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 (四)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 (四)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 (四)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 (四)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四)

2008-04-27 20:17:47| 分类:心理学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思维的深度就是世界的深度。

第一节思维的概念

一.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见解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为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对经验的改组三个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比较和概括的过程,这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

三.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第二节表象与思维

一.表象

(一)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

工的角度来看,表象是事物或物体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从创造程度来划分,可分为知觉表象、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Mental Rotation)(Cooper ,Shepard,1973)

可操作性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确实可以借助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支柱就是人们已经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表象。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为思维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二.想象:

(一)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

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形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符号。

想象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情景,是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想象的预见是以具体形象的形式产生的,而思维的超前反映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的,

当人们面对问题情景,头脑中可能存在两种超前系统,一种是概念系统,一种是形象系统。这两种系统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取决于问题的原始材料是否可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

(二)想象的功能:1)预见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

代替作用4)对生理活动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三)想象的综合过程: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四)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以记忆为基础,利用语词思维的组织作用、创造想象—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幻想)

第三节表象和思维的脑机能

一.表象的脑机能:表象具有同知觉相同的脑机能

二.问题解决的脑机制

(一)大脑的额叶

额叶与大脑皮层的其他部位及皮层下组织具有紧密的联系。由大脑皮层其他部位加工过的信息,都要传递到额叶进行更为复杂的加工、综合、编制成行为的程序。进而调节控制人们的行为和新;心理过程。同时还要对行为的结果与最初的目的进行对照,以保证活动的完成。当额叶受损时,产生思维的障碍。

(二)大脑半球左颞叶和顶-枕叶与思维也有密切关系。当左侧颞叶受损时,言语听觉记忆出现阻碍,因而难以保存问题的条件。顶

-枕叶受损,表现为综合信息的功能受到破坏,特别是综合能力受到破坏更明显。思维进行时,ɑ---?快波。

(三)推理的脑机制:

大脑右半球在推理中起重要作用。(Caramazza,1976)

第四节概念与推理

一.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概念与词不可分。

概念的种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Concrete Concept, Abstract Concept)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 Disjunctive Concept, Relative Concept)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模拟自然概念形成过程人为地创造出的概念)

二.概念结构的理论。

(一)层次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Collins et al ,1969)

概念以结点(node)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中,年、每一个概念有一定的特征(也是概念)

各种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其抽象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概念特征实行分级贮存,即在每一个概念的结点上,只贮存该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概念的共有特征,贮存在上一层的概念结点上。该理论不具有心理的现实性。

(二)特征表说:(Feature List Theory)波纳(Bourne et al,1979)

1.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和特异性特征(Characteristic Feature)。定义性特征是

定义一个概念所必备的特征(本质特征);而特异性特征是有描述功能的特征(概念的非本质特征)。

2.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性特征的规则构成。这些规则也称概念规则,包括肯定、合取、析取、条件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

优缺点:1)重视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的作用,能很好解释人

工概念的研究。

2)难以解释自然概念。

(三)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茹什(Rosch, 1975)

茹什认为概念主要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从典型性的主观评定来看,同一概念范畴,其

成员的典型性程度有差别;从概念结构来讲,原型模型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组成的。

原型说较好地解释了自然概念地组成因素,但并非所有的概念都有原型。

三.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学会某个概念的过程。运用人工概念来研究,其目的是说明自然概念的形成。

(一)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它可以简化概念的研究的进程,控制研究变量。赫尔在1929年首次用对偏旁部首作为概念,用无意义音节命名。采用配对学习。50年代以后,布鲁纳(Bruner el al ,1965),81张图片;属性:图形、数量、颜色、边线。采用空白—反馈实验程序。

(二)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1.假设检验说(Bruner)hypothesis test theory

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的反馈,提出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就形成了。

2.内隐学习说:(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

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里伯(Reber et al ,1978)―人工语法‖的研究。

该研究表明,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采用比较被动、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

(三)概念形成的策略:布鲁纳提出

1.保守性聚焦(Conservative Focusing):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包含的全部属性看作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是一个更有效的策略。

2.冒险性聚焦(Focus Gambling):把第一个肯定实例全部属性都看作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但同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

3.同时性扫描(Simultaneous Scanning):指根据第一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

4.继时性扫描: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是正确的,则保留,否则采取另一个假设。

四.推理(Reasoning)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则,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为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本质为概念的形成),后者为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本质为问题解决)

(一)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Syllogism)由两个假设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组成。

理论:

1)气氛理论(效应)(Woodworth et al ,1935):前提的形式产生的气氛将影响人们的得出一定得结论,它说明人在推理时不一定遵循严格得逻辑规则。

2)换位理论(Conversion Theory)(Chapman et al ,1959)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错误不是由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3)心理模型理论(Mental Model Theory)约翰逊—莱尔德(Johnson –Laird et al,1983;1989)

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造并建立心理模型的过程。即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待证明的结论,然后搜寻其他可能创建的心理模型。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只根据前提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

(二)线性推理关系推论

在解释线性推理时,休腾洛切尔(1968)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克拉克(Clark et al 1981)则认为,线性推理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题来表征的。在线性推理时,人们首先把前提转化为命题形式。

(三)条件推理(Conditional Reasoning)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成为―证实倾向‖(Confirmation Bias)。这是一种偏离逻辑规则的倾向。

(Wason ,1966,1968 ―四卡片选择作业‖),但另一种观念认为,卡片选择中的错误与材料的性质有关,由于采用了抽象、人为性的材料,导致了错误。

第五节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纽威尔和西蒙(Newell ,Simen ,1972)通过对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General Problem Solver Model)

纽威尔和西蒙用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

状态,它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他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通路。

(二)问题的分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和界定含糊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

2.对抗性问题(Adversary Problem)与非对抗性问题

(Non-Adversary Problem)

3.语义丰富的问题(Semantic Rich Problem)和语义贫乏的

问题(Semantic Impoverished Problem)

二、题解决的策略:

策略:

(一)算法(Algorithm Strategy)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采用算法策略的优点就是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采用这种策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

(二)启发法(Heuristic Method)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

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有手段—目的的分析、逆向搜索和爬山法

1、手段—目的的分析(Means-End Analysis)就是将需要达到

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到总目标。

2、逆向搜索(Backward Search)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到找到通向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只适用与一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

3、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三.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专家和新手在知识数量以及知识的组织方式上有所不同,可能是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专家的知识是按层次结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一)知识表征的方式

(二)定势(Set):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三)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事物的倾向(Functional Fixation )

(四)动机

(五)情绪

(六)人际关系

第六节创造性

一、创造性

(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Reactivity)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总是体现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因此属于问题解决的一个研究领域。

(二)创造性的的心理成分及创造性的测量:

1.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Guilford ,1967)把思维分为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他还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Divergent Production Test)来测量创造性。有三个指标: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流畅性(Fluency)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Flexibility)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独特性(Originality)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异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除发散思维外,幅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幅合思维可能从总多的方案中选择到最合理的方案。一个创造性活动要求发散思维到幅合思维多次循环。

2.远距离联想能力(Remote Association)

远距离联想能力是指在彼此很远的观念之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它也是创造性的一种构成成分。梅德尼克(mednick et al ,1967)--远距离联想测验(Remote Association Test)来测量创造性的高低。但有关的研究表明,远距离联想分数与创造性只有较低的相关。Amalie(1994)提出一致性评估技术。

3.与创造性相关的因素: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酝酿(Incubation)与创造性

酝酿可消除定势或功能固着等心理因素,还有助于重新形成问题的表征。

2.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思考题:

1、介绍概念形成的有关理论。

2、概念形成有哪些途径?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解释创造性、问题空间、算法和启发法、概念形成的策略

5、你认为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

参考数目: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实验心理学》坎特威茨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认知心理学》John B. Best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课外阅读或实验:

河内塔问题

Bruner的概念形成实验

Rosch的概念形成实验

《创造的秘密》S. 阿瑞提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创造性的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陈光磊刘志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野人与传教士过河问题

八张牌问题

锚定效应

证伪倾向

六根火柴问题

第七章语言(言语)

教学目的:掌握言语的概念、言语的分类,了解言语与言语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结构,理解言语的加工和表征、言语的生理机制、言语的产出与理解。

重点与难点:

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语言的分类

言语的加工与表征

言语的理解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及LAD理论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导读法

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

―维特哥斯坦(著名实证主义哲学大师)

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语言的概念及特征

语言(Language)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符号系统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是词。

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个体性。

二、语言的结构:

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句子以下分别是短语、语素、音位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又包含一定的语言成分和将这些成分组织起来的语言规则。

(一)音位(Phoneme)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二)语素(Morpheme)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包括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三)词: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词是图形、语音、语义、构词法与句法物种信息的符合体。词的不同组合可构成不同的结构成分,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

(四)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繁荣语言单位。

按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57)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句子包括两个层次: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表层结构是指我们实际上所听到或看到的语言形式,或

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而深层结构是说话着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义。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而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义。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一个表层结构也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规则和转换规则。运用短语结构规律可以把某些表层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

区别开来。转换规则则是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关系的规则。

三.语言的种类:

四.语言的表征和加工:

(一)语言的表征:

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人们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时,这种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存储的。

语言的表征(Language Representation)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

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由于语言具有不同的层次,语言的表征也存在不同的层次,既可以是词语的表征,也可是句子的表征、课文的表征。可能以表象的方式,或命题方式以及两种方式的表征。

心理词典(Mental Lexicon):是指保存在人脑中的一部词典。它储存着大量的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词的写法、语音以及词义等各种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一般认为是以层次网络的形式来组织。具有相关词义的词语组成的一种网络,网络中每一个词语占据一个节点,人们提取词义就是在网络进行搜索的过程。

心理词典中的每一个词一个词条,各个词都包括形、音、义等方面的信息,这种表征方式称为局部表征方式。近年来又提出分布表征。分布表征的观点认为,词的形、音、义等知识不是储存在单个节点上,而是分布在网络的各个单元中,与其他单词共同使用每一种信息。

(二)语言加工:

语言加工(Language Processing)是指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根据语言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语言的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两种方式。自动化加工是无须注意资源参与、不受人的控制的加工。而受控制的加工则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资源、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根据语言加工时的各种成分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语言的加工又可分为模块化(Modular)的加工和交互作用式(Interactive)的加工。模块化的

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各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而交互作用式的加工则认为,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

注:启动(Priming)的实验范式是研究语言自动加工的一种有用的技术。由梅耶尔等(Meyer et al ,1971)提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_

五、研究语言的意义:

a) 研究语言有助于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b) 研究语言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语言的生理机制

一.语言的生理机制:

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动力)、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器)

二.语言活动的脑机制:

语言活动有复杂的脑机制,与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起作用的有左半球额叶的布罗卡区(Broca`s Erea),颞上回的威尔尼克(Wernicke`s Erea)和顶-枕叶的角回(angular gyrus)。

(一)布罗卡区(19C 60`S)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为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或表达性失语症(Expressive Aphasia),病人的阅读、理解和书写正常,但发音困难,因此语言运动功能的障碍布罗卡区(语言运动中枢)损伤引起。鲁利亚认为布罗卡区能产生详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这些程序被送到相临的运动皮层的颜面区,从而激活发音器官的有关肌肉。

病人不能使用代词、连词,不能处理动词的变化,不能使用复杂的语法结构,采用的是电报式语言。还出现词语的反复现象。

包括布罗卡区在内的大脑半球额叶,特别是前额部皮层,还和语言的动机和愿望的形成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布罗卡区损伤的病人不仅产生语言运动的障碍,而且语的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二)威尔尼克区:(威尔尼克,1874)位于大脑左半球颞叶

颞上回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词义,因而和语言的接受(或印入性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威尔尼克区损坏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语言失语症—Agnosia)。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可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言的复杂声音模式;另外是对语义作错误的估计。患有接收性失语症的病人谈吐自由,语流很快,但话语没有意义,几乎不能提供任何信息。

(三)角回(Angular Gyrus)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在这里实现着视觉和听觉的跨感觉道的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因此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并引起阅读障碍。病人能开口讲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切除角回还将引起听—视失语症,不能理解语词的意义,丧失了正确的综合能力。

鲁利亚(1983)指出:大脑左半球的顶—枕部以及颞-顶部都参与相应的解码过程,若这些部位损伤,将破坏同时性的空间图式,因此在语言(符号)水平上将引起一定的理解逻辑语法关系的破坏出现语义性失语症。一些研究还表明,角回部位储存着语法和拼写的规则。

布罗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以及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对语言的产生、表达和接受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在各自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彼此协同活动,共同执行着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惠特克(1972)提出了脑内语言代表区的模式图。该模式强调语言中枢系统的两个主要的解剖组织。1)一个包括威尔尼克区(部分)、弓形束、布罗卡区、运动皮层的声束区,它们是语言成分的基础;2)

一个是威尔尼克区(部分)、听觉联合皮质、缘上回和部分角回,它们是语义和句法成分的基础。

近年来研究表明语言的加工不只局限于布罗卡区和威尔尼克区,语言的加工可能分布在脑的更广泛的区域内。欧杰曼

(Ojeman ,1991),普赖斯(Price et al ,1996)

运用脑成像技术。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化优势与语言活动:

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加工有优势,但右半球也参与了其中,与语言理解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语言的理解

语言的理解(Language Comprehension )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过程。

语言的理解分为三个水平:1)词是语言材料的最小单位。词语或词汇识别是语言理解的第一级水平;2)句子的理解是语言理解的第二级水平;3)课文或话语的理解是第三级水平。

一.语音知觉(Phonological Perception)或言语知觉(Speech Perception)

语音知觉是指人们对语音的识别过程。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音调、音强、音长和音色

(二)音位及其区别特征:

音位的区别特征有助于人们解释人对语音的感知。每个音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区别性特征的模式。因此对音位的感知可能依赖于人脑

普通心理学_彭聃龄_超详细笔记

普 通 心 理 学 彭聃龄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剥夺实验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因而又叫机体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等。 二、近刺激和远刺激 ?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因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一定波长的光线。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等。 三、感觉的编码 ?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光幻视(phosphenes) ?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uller)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能,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缪勒的学说有其合理的地方能不能说明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当代两种有代表性的感觉编码理论:①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②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或模块理论(module theory)认为,编码是由整组的激活模式引起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和感受性(sensitivity)。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E=1/R (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受阈限)。 阈限值不是绝对不变的。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或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得出公式: K=△I/I (P.97)韦伯定律,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虽然揭示了某些规律,但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费西纳发现,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对数定律)。史蒂文斯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幂定律)。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 (四)

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四) 2008-04-27 20:17:47| 分类:心理学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思维的深度就是世界的深度。 第一节思维的概念 一.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见解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部联系,并主要表现为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对经验的改组三个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比较和概括的过程,这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 三.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第二节表象与思维 一.表象

(一)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 工的角度来看,表象是事物或物体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从创造程度来划分,可分为知觉表象、记忆表象 和想象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Mental Rotation)(Cooper ,Shepard,1973) 可操作性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确实可以借助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支柱就是人们已经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表象。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为思维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二.想象: (一)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 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形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符号。 想象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情景,是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想象的预见是以具体形象的形式产生的,而思维的超前反映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的,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注 意 分 配 的 性 别 差 异 研 究 班级:心理0802班 姓名:翟土梅 学号:20080605

注意分配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0802班翟土梅(20080605) 摘要:此实验利用注意分配仪测定10名心理专业的大学生对不同刺激——光亮 和声调——同时反应时的注意分配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一任务情境下,双任务条件下视觉或听觉的选择反应任务的准确率更低;个体注意分配量Q值在0.26~0.59之间的范围内变化,5名女生的平均值为0.418,男生为0.40。男女平均值为0.409。结果表明此实验条件下:1)双任务提高了被试的心理负荷,降低了作业的绩效;2)被试的分配量Q值存在个体差异。此外,还分析了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带来的实验结果分析,把男女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还讨论了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并从实际出发,拓展探讨了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类注意分配的事例。 关键词:注意分配心理负荷注意分配量Q值显著性检验性别差异 1 引言: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注意分配是可能而且是有效的。但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也就是说,在同时进行的多项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活动生疏的,需要集中注意于该活动上,而其余动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可以不假思索地稍加留意即能完成。条件之二是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同时进行几种要困难些。当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反应系统后,组织更加的有合理性时,注意分配才容易完成。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发展的。最初,对注意分配的研究来源于心理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丁.贾斯特罗和W.B凯恩尼斯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快速的敲打时,能很快的加数目和阅读。另一位心理学家潘尔哈姆,记录了教师一边朗诵一首熟悉的诗,一边手写另一首熟悉诗的例子。1973年,卡内曼提出来资源限制理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要是没有看这本就别考了,绝对的主要复习参考资料!(2)普通心理学叶奕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也挺重要,有些内容跟彭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3)心理学与生活Gerrig Jimbar 这本好玩是挺好玩,但对考试帮助不大 (4)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叶浩生主要了解一下重要的那些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 实验心理学: (1)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 (3)实验心理学孟庆茂 (4)实验心理学郭秀艳实心绝不能只看一本,上面四本都挺重要,另外还有 (5)实验心理学纲要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心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金志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张的那本主要看的实验设计,金的那本主要看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和实验结合统计方法 (7)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超级有意思,里面有很多著名实验,看着又有趣又了解了著名实验 心理统计: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大学出版社其实这一本就够了,其它的爱看不看,内容差不多(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3)教育统计学王孝玲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冯忠良这本是主要的,因为考题是北师出的啊,和大纲也比较吻合 (2)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个人认为这本虽然体系不好,但是今年那题奥苏伯尔就考的里面的题目,所以不能轻视 (3)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这本据说很重要,但我没看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精)林崇德 (2)发展心理学(简)林崇德这两本虽然是一个人写的,但内容有很多不同,对比来学 (3)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这本随便看看 心理测量学: (1)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这本是我主要的复习材料,内容和大纲比较吻合 (2)心理测量学郑日昌 (3)心理测量金瑜 (4)心理与行为测量凌文铨 补充楼上:1.普心: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发展: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也写了一本 还有一本中科院研究员写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最近人大也出了一本 3.实验和统计:统计还有甘怡群的,有十套题,不错;实验建议和认知一起看。 心理学是全国统考,没有指定教材,推荐一些书给你吧!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考核类别:考查课适用对象:11级本科 适用专业:药学 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学科,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医学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健康与心理的关系问题的认识,增强全面健康意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药学类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人类常见心理问题的认识,以希为工作、生活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的重点是常见的心理问题,难点是预防和治疗措施。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方式。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言(2学时) 1.教学内容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2)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医学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4)医学心理学的进展。 2.重、难点提示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2)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医学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4)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主要流派(2学时) 1.教学内容 (1)精神分析学派。 (2)行为主义学派。 (3)人本主义学派。 (4)认知学派。 (5)心理生理学派。 2.重、难点提示 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第三章人的心理(2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现象及其本质。 (2)认知过程。 (3)情绪情感过程。 (4)意志过程。 (5)人格。 (6)人格的心理特征。 2.重、难点提示 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的特点。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2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 (4)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 2.重、难点提示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 第五章心理应激(2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应激的概念、理论和意义。 (2)应激源。 (3)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4)应激反应。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一、单选题: 1.(C)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觉知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2.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 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微风拂面感 到丝丝凉意等,这些都是(B)现象。A认知 B知觉 C感觉 D觉知3、(B)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动物心理 B个体心理C团体心理 D社会心理4、()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区别开来。 A认知过程 B情绪 C意志 D心理特性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7、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8、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9、在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10、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C )不好. A.效度 B.施测时间 C.信度 D.常模 11、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研究领域中,下面哪一项不是行为主义研究在实践中的运用?( ). A.程序学习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 (四)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四) 2008-04-27 20:17:47| 分类:心理学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思维的深度就是世界的深度。 第一节思维的概念 一.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见解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为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对经验的改组三个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比较和概括的过程,这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 三.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第二节表象与思维 一.表象

(一)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 工的角度来看,表象是事物或物体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从创造程度来划分,可分为知觉表象、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Mental Rotation)(Cooper ,Shepard,1973) 可操作性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确实可以借助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支柱就是人们已经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表象。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为思维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二.想象: (一)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 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形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符号。 想象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情景,是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想象的预见是以具体形象的形式产生的,而思维的超前反映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的,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二)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课件(二) 2008-04-27 20:13:43| 分类:心理学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三章感觉 教学目的: 理解感觉的概念、意义、感觉的编码,了解视觉、听觉的生理机制其他感觉,掌握感觉的测量、视觉和听觉的心理现象。 重点与难点: 感觉的编码 感觉的测量 视觉、听觉的心理现象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无眼耳舌身意-自我“感觉剥夺”。 ―班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Sensation) (一)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二)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4)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具有反射的性质。 二.近刺激和远刺激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考夫卡(Koffka,1935)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远刺激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近刺激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Dember, Warm,1979) 三.感觉的编码: 感觉编码是指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觉器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即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 (一)Johannes Muller(1891-1959)的感觉编码---神经特殊能量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认为1)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相互区别;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3)感觉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不同。 评价:1)认识论上的结论: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2)缪勒的学说有其合理因素,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外物引起的神经冲动。但否认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这是不对的;3)缪勒承认感官的分化,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感官性质不是由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决定的,而是由客观刺激的性质最终决定的。

人的心境及】2014.03.14

人的心境及其调查分析 摘要:心境是人的一种心理,它既作为人的生活品位的构成元素,又关乎人的学习、工作等生活状态,良好的愉悦心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员工的心境与员工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调查分析人的心境影响因素,探讨塑造保持良好的愉悦心境十分重要,本文就几个基本问题作一研究。 关键词:人;心境;调查分析;调整模式 1.关于对人的心境认识 在心理学领域,人们对心境关注研究相对少一些,从认识解决现实人们的心理问题的视角说,还需要重视研究和认识心境,从而积极有效地调整塑造人们的良好心境。 1.1关于人的心境研究认知的主要观点 国内外学者对心境已作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关于心境的一系列的认识观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1.1心境的认知观点 对于心境定义的认知,有如下几种主要观点。McDonald.D.G等人将心境定义为是个体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绪和情感,通常指暂时的情绪状态。[1]库恩认为,心境是持续的,低强度的情绪状态,也是各种基本情绪最弱的表现形式。在日常行为中,心境以一种微妙的情绪流的方式影响我们。[2]曹日昌认为:心境是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3]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中这样描述心境,心境(mood)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4]叶奕乾认为,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处在某种心境中的人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5]王有智和欧阳仑所著《心理学基础》中写道: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它是一种情绪,而且体现在情绪状态中。按其强度来说,心境并不强烈,但往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6] 1.1.2心境的特点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心境的弥散性指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它似乎成为一种内心世界的背景,每时每刻发生的心理事件都受这一情绪背景的影响,使之产生与这一心境相关的色调。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其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低。[7]心境持续的时间可以是几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差别甚大。某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这种心境的客观环境和个体的个性特点。[5] 1.1.3心境的影响因素 普通心理学认为,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庭境遇、事业成败、工作顺逆、人际关系、对往事的回忆、未来遐想和身体状况等,都能引起某种心境。时令气候、自然景物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要点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知识要点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导演课程

本课程以故事片导演的艺术创作过程为纲,从构思与体现的各个方面研究导演艺术的创作规律,在拍摄实践的带动下结合理论讲授,定位于让学生掌握导演创作的基本技巧,并找到认识导演创作规律的方法。 本课程分理论讲授和创作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讲授部分行课36周,144课时,创作实践部分分四个作业单元,288课时。 理论讲授课教学进程如下: 第一章、电影是什么?共12课时 o电影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文化4课时 o电影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4课时 o电影是一种新型艺术4课时 讨论题:1.如何认识电影是一种现代科技文化、大众文化、视觉文化。 2.如何认识现代传播媒介的特点及电影与电视在信息构成与传播上的异同。 3.如何认识电影的艺术特性及电影导演创作的特点。 第二章、导演工作的程序及其职责与任务共12课时 第一节、导演工作4课时 第二节、副导演工作4课时 第三节、场记工作4课时

讨论题:1. 2. 第三章、导演构思共40课时 第一节、电影思维与思维资源12课时 第二节、构思是导演创作的起点和依据12课时 第三节、导演构思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流动过程8课时第四节、导演构思起始于剧作8课时 讨论题:1.如何认识电影思维的特征。 2.什么是导演构思。 3.导演向编剧索取什么。 第四章、导演创作共40课时 第一节、立意是导演构思的核心8课时 第二节、人物是银幕形象的主体8课时 第三节、动作是电影形象的支柱8课时 第四节、空间是电影结构的框架8课时

第五节、时间是电影叙述的载体8课时 讨论题:1.艺术片与类型/娱乐片在主题/立意把握上的差异。 2.如何认识导演对人物的再创造。 3.如何认识电影是动作的艺术。 4.如何认识电影空间意识的演进。 5.如何认识电影时间的控制与再造。 第五章、电影的语言共40课时 第一节、蒙太奇是电影的一种独特的语言方式及语法规则12课时 第二节、长镜头是电影的本体语言12课时 第三节、电影的空间、场面调度8课时 第四节、声音是电影的第二语言系统8课时 讨论题:1.如何认识现代电影镜头语言的基本态势。 2.如何认识空间/场面调度是导演的一种主要的作方法,也是电影语言的一种重要的结构方式。 3.如何认识电影声音的语言要素及其艺术功能。 创作实践课分四个作业单元进行:

论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爱情

论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爱情 摘要: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一直作为社会主流所认同的男女之爱,更是让很多诗人或作家为它讴歌,写下许多佳作。但是在两性关系中,男女之间的爱情始终是处于不平等中。女性,作为相对于男性的一种性别,以及担当孕育生命使命的一种生物体,长期以来自觉或不自觉的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现代女性要想摆脱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的偏见,改变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必须要能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进行独立、自由的思考和行动,并最终与男性一起构建和谐、平等的发展空间。(波伏娃《第二性》) 关键词:爱情,男女平等,女性主义 从18世纪末开始,由于世界局势的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女性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或是生活中受到压迫,被剥夺了种种权利,继而就像一个国家想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度一样,女权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对当代世界的女权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这在男女的爱情中也发生了巨大作用,当今的人们提倡自由恋爱,或是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提高,都对极大的促进男女爱情平等。但在男女爱情关系中,依然有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或潜在的社会规则让男女以跷跷板的形式存在,本文将探讨其中不平等关系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阐述男女之间向更和谐、平等的空间发展的意义。 一、男女对于爱情的认知差异 在人类一百多万年的绵绵历史长河中,男性基本处于受尊的社会地位,女性处于受贬的地位。人类确实经历过母权制时代,在那个时代,妇女为男性崇拜,社会由女性主宰。但纵观历史,女性一直处于劣势,这也让男性在潜意识里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意识。在爱情中,男性的大男子主义对女性所造成的影响也成为一种被默认的文化存在,它使女人成为奴隶和附属。在男人看来,爱情最根本上是为了自己血脉能繁衍下去;在女人看来,爱情根本上是为了自己精神上的整合。在爱情中,男人想得更多的是要征服自己喜欢的女人,他们会为爱情而战,战胜后女人应为男人服务。因为他们会把女人看成自己的所有物,所以料理家务、抚养孩子等就变得理所应当。女人为了爱情大多会舍弃自己的理想与自我,只为求得一个完美的结局,然后甘愿为自己的爱情付出青春和一切。这些认知上的差异让男女之恋爱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始终处于失衡状态。 二、男女对待爱情的道德感 恋爱过程中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约束,但其要受到社会的监督。男女在历史的进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的道德感,这其中不乏对于女性的不平等待遇。在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对男女的评价可谓天壤之别。如一男子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博得众多女子的喜爱,他只要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可以四处留情。对于此,他会认为自己有魅力,社会上对其的评价也大多是正面的,积极的。但如果是一个漂亮的女子这般,那么等待她的是将是冷言冷语,大家口头的批判,她的名声将被泼上层层污水。男人的爱情道德感更加的宽泛,随意,但女人的范围将会在恋爱时缩小到一个男人或是一个家庭中,而这已被社会认可了。 三、男女在爱情中的责任 由于男女在社会上的分工不同,他们在爱情中也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我们习惯认为:女性在爱情或是家庭中应是“女大当婚”、“相夫教子”的,应该处理家中的琐事,大事应为男人做主。男人挣钱养家为大,女人应该理解、包容。在现代社会中,有些女人为自己的理想打拼、奋斗,在事业有成时,被称为“女强人”,显然是把女性的成功看作是异常的事。女人应该做着分内的事,别“抢”了男人的活,那不是你的责任。爱情中如果女性太强,得到的不是称赞,更多的是不看好。这种责任分工,压制了很多女性追求自己的理想,或是理想已经被爱情的分工制消磨殆尽了。 四、对男女不平等爱情的期望 女性也和男性一样,但是女性在爱情中却得不到与男性一样的地位,平等的爱情不存在。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心理学考研必备教材伴随着2016年心理学考研前辈们紧张的复试备考,2017年心理学考研的征程已经开启。作为备考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的小伙伴们,普通心理学无论是在心理学学硕还是心理学专硕、统考还是自主命题的考试中都占据了很大分值。312统考中甚至占了近100分(专业课满分300分),这么大的分值我们必然要引起重视。博仁考研老师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发现普通心理学的考查在难度方面几乎只能说是中等难度,然而题目考查点是非常细,面非常广一定程度上无形中提高了难度。那么,对于这样一科关乎我们考研成败的科目,究竟该如何去备考呢?下面由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仔细讲解我们到底要如何学习这本书。 对于普通心理学的备考首先是教材的选择,根据近几年博仁考研老师对于考试大纲的研究,博仁考研老师推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想要购买心理学考研备考教材的同学可以咨询博仁考研老师。 考研的小伙伴都在用这本书复习哦,也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彭聃龄老先生《普通心理学》的认可:

确定了心理学考研复习用的参考书,下面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复习这本教材,复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一、普通心理学提纲内容 备考2017年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首先我们需要对参考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学习。博仁考研老师整理出《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提纲内容: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46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神经元 第三节神经系统 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感觉/91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视觉 第三节听觉 第四节其他感觉 第四章知觉/149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第三节空间知觉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第五节错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202 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述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心理学》的修订版,是教育部推荐的高等学校21世纪课程教材,全书五篇十四章,全面论述了心里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作为控制和调节系统(动机和情绪、情感)人的心理特征系统(能力和人格)学习和人的全程发展。本书不仅可作为心理系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还可作为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 一、个体心理 2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5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6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7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 7 一、心理学要探索什么 7 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10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12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3 五、心理学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 16 第三节如何研究心理学17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17 二、科学态度与方法 18 三、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18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21 一、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1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24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29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33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40 一、神经系统的起源 40 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41 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42 四、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43

第二节神经元47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47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49 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51 四、神经回路52 第三节神经系统53 一、周围神经系统54 二、中枢神经系统55 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60 四、神经系统的发育 66 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67 一、定位说67 二、整体说68 三、机能系统学说68 四、模块说70 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71 一、内分泌腺的概念71 二、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72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78 一、什么是感觉78 二、近刺激和远刺激80 三、感觉的编码80 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82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88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89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96 第三节听觉109 一、听觉刺激109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110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112 第四节其他感觉117 一、皮肤感觉117 二、嗅觉和味觉12l 三、内部感觉123 第四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129 一、什么是知觉129 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130 三、知觉的生理机制130 四、知觉的种类1 31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 彭聃龄版

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完结】

《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完结】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在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普通心理学课程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既有很雄厚的历史积淀,又有新时代的特色和创新的精品课程。【目录】 新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第二节如何研究心理学 一、心理学要探索什么 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五、心理学科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二、科学态度与方法

三、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心理学派别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脑的进化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 二、元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四、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第二节神经元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 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四、神经回路 第三节神经系统 一、周围神经系统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四、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一、定位说 二、整体说 三、机能系统学说 四、模块说 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一、内分泌腺的概念 二、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 三、神经—体液调节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感觉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 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六.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七.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 ○2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3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7,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 八.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 1,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彭聃玲教授《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北师大三人行教育点击数:999 更新时间:2010/7/16 本文转自[教育频道-新都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1102891.html,/Master/Specialty/Psychology/201007/193603.html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