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建省麻醉学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麻醉学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麻醉学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摘要] 该文回顾了福建省麻醉学科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福建省麻醉学科在临床医疗、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展望了福建省麻醉学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麻醉学 学科进展 科研

现代麻醉学是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它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多种边缘学科中有关麻醉学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形成自身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麻醉学科是手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支柱。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麻醉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麻醉专业人员的数量与学历结构、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条件与待遇等方面均发生很大的改变,麻醉学科及麻醉医师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同时,要认识到我国麻醉学科目前还处于从三级学科向二级学科发展的过程之中,是一个发展中学科,其发展道路还是相当艰难甚至是坎坷的,而福建省的麻醉学科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落后,表现在学科建设、医院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人才队伍、硬件设施、麻醉复苏设备、医院投入绝对和相对资金数量、麻醉学科管理、麻醉质量控制、乃至麻醉医师在医院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因此,如何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完善麻醉学科体制和机制、改善设备设施条件、强化人才培养,加快向二级学科平台的发展过程,体现麻醉学作为临床学科的独立地位,是麻醉学科今后发展所需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1 福建省麻醉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1956年以前,福建省内的医院还没有专职的麻醉医师,手术由外科医生轮流承担麻醉,常常生麻醉意外,手术死亡率很高,而且此状况难适应开展心胸、颅脑及其它大手术的需要。1957年,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领导决定成立麻醉科,抽调刚由上海中山医院进修麻醉回来的外科主治医师陈本禄、外科住院医师杨锡馨和手术室护士陈雅如等三位同志负责手术麻醉工作,陈本禄为科主任。在这以后,省内各大医院陆续派人出去进修麻醉,回来后相继成立了麻醉科。麻醉科除了负责日常的手术麻醉工作外,还参加各科危重病人的抢救,不仅要负责危重病人的紧急气管内插管,还得派人轮流按压呼吸囊对危重病人进行辅助呼吸直至病人心跳停止。当时人员少,设备简陋,工作繁重。手术病人没有任何呼吸循环监护仪,测血压靠平常使用的血压计及听诊器;测脉搏靠触诊数桡动脉搏动;测呼吸靠目测病人胸廓的起伏或呼吸机呼吸囊的波动或观察粘在鼻孔旁棉花丝的飘动;了解病人血氧合情况,靠观察口唇颜色、手指颜色或手术野血的颜色。在这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乙醚开放、半开放或循环紧闭吸入麻醉、三氯乙烯吸入麻醉、静脉普罗卡因复合麻醉、腰麻、单次硬膜外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控制性低血压、低温麻醉及自体血回输等麻醉方法和技术。到了1965年,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提倡中医的针刺麻醉,并认为无须设立独立的麻醉科,加上1966年陈本禄主任受迫害被隔离审查,各大医院麻醉医师骨干被下放,麻醉科几乎是名存实虚,并最后撤散。直至1971年下放人员逐步调回,才恢复和重建麻醉科,麻醉设备从零开始,麻醉方法如旧,真是困难重重,经过努力,才逐渐摆脱困境,正常地开展手术麻醉。1974年开展了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颈部手术。1976年开展了氯胺酮分离麻醉。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医学的发展,麻醉学科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麻醉设备逐步更新换代,麻醉机由原低档的103国产麻醉机、中档的日产木村麻醉机到高档进口的Ohmeda、Drager麻醉机以及价值100多万元的Ohmeda-Datex 麻醉工作站;监护仪由零设备至简单103脉搏血氧仪和现在高档多功能多类型的监护仪,新的麻醉药物、麻醉方法、麻醉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如1985年开始开展的笑气吸入麻醉、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安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技术及1999年的喉罩临床应用等,为各种外科手术提供了必要的麻醉保障。

2 福建省麻醉学科发展现状

2.1 学科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1979年12月,在福建省卫生厅和福建省医学会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作为福建省麻醉事业的创始人与带头人,陈本禄担任分会第一届

主任委员,并选举张进、杨锡馨、陈学秀为副主任委员,陈学秀兼任秘书;1985年11月进行了换届改选,陈本禄连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为张进、杨锡馨、陈学秀,秘书由陈学秀(兼)和李传醋担任;1991年5月在顺昌县举行了第三届选举,陈本禄再次连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仍然由张进、杨锡馨、陈学秀担任,李传醋担任秘书。

1997年10月,学会在莆田市进行了换届改选,并成立了第四届委员会,共有委员34名,其中常务委员11名,李传醋担任主任委员,杨锡馨、陈学秀、窦元元担任副主任委员,于荣国担任秘书。2003年10月,第五届委员会在东山县成立,林财珠为主任委员,郭永正、陈彦青、陈国忠为副主任委员,秘书由林献忠担任,共有委员39名;2007年11月在泰宁换届改选,成立第六届委员会,林财珠再次当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陈彦青、郭永正、陈国忠、陈朴、于忠元担任,林献忠和林健清担任秘书,共有委员53名。

2.2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1979年~1997年期间,在主任委员陈本禄教授领导下召开学术年会8次,专题学术会议3次。3次接待国外专家来榕进行讲学及开展中外学术交流工作。1994年与日本那霸市汉医学会联合召开“中日汉医学术交流会”。1985年陈本禄教授应美国克利夫兰国际医学中心及纽约蒙塞那医学中心的邀请,作为国际访问学者,赴美考察参观。1993年福建省麻醉学会设立“陈本禄麻醉学科研成果奖励基金”,以奖励本省麻醉学专业队伍中有较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1994年举办首次颁奖,有10名中青年麻醉工作者获奖。1995年召开麻醉科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形成比较成熟的本省麻醉科(室)建设标准,为有关卫生行政领导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决策依据,对福建省麻醉专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997年~2003年期间,为扩大和提高麻醉学专业的影响,在主任委员李传醋教授的带领下,共召开了3次福建省麻醉学术年会,举办了11次麻醉学术会议和麻醉研讨班,在福州地区不定期开展12期学术交流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讲座,听讲者达1000多人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进入21世纪特别在2004年之后,在主任委员林财珠教授带领下,经过全体委员及全省麻醉工作者共同努力,学会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被福建省医学会评为先进单位。学会每年各举办一次学术年会、全省麻醉医师联谊会,邀请了多位知名的国内外专家讲授麻醉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参加者共计8000多人次;并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培训班。2006年5月12日~14日, 第十一次长江流域暨华东六省一市暨福建省麻醉学术会议在福州召开,这是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以来第一次承办的高级别会议,会议邀请了30多名全国知名专家如李树人、于布为、曾因明、类维富、姚尚龙、薛张纲、李士通、戴体俊、俞卫锋、钱燕宁、朱也森、王焱林、景亮、徐建国、方才等,就液体治疗、吸入麻醉、麻醉信息系统、围术期体温监测与保护、循证医学与麻醉实践、糖尿病人麻醉、围术期应激反应等方面问题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请来了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麻醉部的林必盛教授就当前国际上气道管理方面的发展作学术报告。2007年11月28日~12月1日,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术年会在泰宁县召开,本次年会是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的分会场,以“加强闽台学术交流,促进麻醉学科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台北医学大学教务长陈大樑教授和慈济医院的陈宗鹰教授,就台湾麻醉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宝贵的交流。2008年7月11日~12日,在福州召开“福建省麻醉新进展研讨会”期间,邀请新加坡中央医院的林文龙教授作了“困难气道的管理”专题报告。2009年9月3日,在福州举办了“全凭吸入麻醉专题巡讲暨麻醉交流会”,会议邀请了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医院的上园晶一教授作“VIMA(全程吸入麻醉)在儿童和成人麻醉中的优势”的专题报告。2010年9月16日~19日,福建省麻醉医师学术会议暨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于在武夷山市召开,庆典会上表彰了陈本禄等22位福建省麻醉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麻醉前辈,感谢他们对麻醉界事业的执著追求和不断探索,在人手少、设备简陋的条件下高负荷、高风险运转,为消除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力地促进福建省麻醉学科的快速发展。

2.3 建立健全福建省麻醉质控网络

2003年,福建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它是福建省卫生厅医政处直接领导的、协助医政处负责对全省医院麻醉科进行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派出机构。质控中心挂靠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财珠教授任质控中心主任。麻醉质控中心成立后,计划在全省建设8个“分支中心”,最终形成省中心——市分中心——县(市)质控领导小组三级严谨有序的质控网络组织。为了使质控工作能较快得到贯彻落实,加强全省各级医院麻醉科管理,提高临床麻醉医疗质量,发展麻醉学科建设,先后在泉州市、漳州市、宁德市、莆田市、厦门市、福州市成立了分中心。

2003年,省质控中心组织专家讨论、制定并落实《福建省临床麻醉质量与技术操作规范》(试行稿),使全省各级麻醉科的各项工作制度、操作常规、麻醉科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准人标准等章程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从而使全省各级医院麻醉科的管理和建设能够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经过5年的临床实践,该规范进行修改,计划修订完毕后,经卫生厅批准,2009年9月已汇编

成册,达到全省麻醉工作者人手一册。同年,福建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召开福建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会议,讨论并确定了全省统一的麻醉科医疗文书,包括麻醉前评估书、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记录单(包括麻醉后医嘱及麻醉后随访等内容)等麻醉科格式化文书以及各项目书写标准,拟出初稿并上报福建省卫生厅医政处,从而改变福建省麻醉科医疗文书各自设计,标准不统一的局面。

为了规范和统一福建省麻醉临床程序及相关事宜,提高麻醉质量控制,保障病人麻醉安全,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自成立起每年举办2~3次的麻醉科科主任麻醉质量控制会议,由省属、各市县医院的麻醉科主任、骨干医师参加。通过会议的举办,对福建省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8月,根据福建省卫生厅医政处领导对福建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呈报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医院麻醉科建设》的报告” 的批示,根据“三点建议,提出具体方案、即哪些必须强制执行,哪些探索建立”精神,福建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在福州召开了专家组成员会议,来自全省各地的20位专家就如何加强福建省麻醉科建设展开积极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并将《福建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麻醉工作的意见》上报福建省卫生厅医政处。

为促进福建省麻醉学科建设,同时也为了解福建省三级医院麻醉科的整体状况,2006年8月21日~25日,福建省卫生厅医政处委托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对全省27家医院(其中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4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3家、三级甲等中医院1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三级乙等中医院3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3家、二级甲等医院2家)麻醉科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涉及麻醉科建制、核心制度执行状况、室内质控等三方面内容,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和建议。2010年,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又组织专家对全省各级医院麻醉科进行督察,总的印象是:三级医院麻醉科的建设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麻醉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已得到了肯定,科主任基本上都具有高级职称,学术梯队逐渐形成,麻醉科设备比以前有所改善,大多数医院尚能适应日常工作需要,但对处理复杂、危重病人手术麻醉尚有困难;各级医院青年医师占多数,青年医师的健康成长将是各级医院麻醉科希望之所在。

自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成立以来,每年印刷出版2期《福建麻醉质控通讯》,其内容包括麻醉科管理、质量控制、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福建麻醉质控通讯》对了解全省质控状态、交流临床经验、活跃学术气氛、宣传和强化质控意识以及提高管理艺术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10年,福建麻醉质控中心和福建省麻醉学会一起,依托福州电视台,开展了4期“走进陌生的麻醉”知识宣传,每期半小时,让社会和广大群众初步了解麻醉及其风险和安全所在。

2.4 麻醉专业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麻醉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医师人才队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改变当时医院麻醉科“人员少、学历低、条件差、风险高、待遇薄”的状态,我省麻醉前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于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当时的福建医学院开设了麻醉专业大专班,次年开始招生,学制3年,每年招生20~30名,陈本禄教授任教研室主任,这在麻醉专业人才培养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暂时缓解了麻醉专业人员紧缺的困难。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总结,于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福建医科大学麻醉系设置开办,招收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学制五年,杨锡馨教授任教研室主任,挂靠临床医学系,1998年临床医学系实行院系结合后被撤消,麻醉学专业挂靠学校教务处。2002年9月成立麻醉学系,并入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林财珠教授任系主任,张良成副教授任系副主任。1994年麻醉学专业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设置麻醉学业余专升本(三年制)。麻醉学系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成人教育等多层次教学任务,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10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麻醉学专业毕业生713人,其中本科生474人,研究生69人,成人教育专升本学生170人。目前麻醉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474人,其中本科生349人,研究生43人,成人教育专升本学生82人。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省级先进水平,并逐步形成自身特色。20余年的专业建设形成了以下特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重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融合”;师资建设“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促进教学”的特色。注重“质量工程”建设,2008年,麻醉学专业被福建医科大学批准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麻醉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疼痛诊疗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临床麻醉学教学团队”获评校级教学团队。麻醉学系设有五个专业教研室:麻醉药理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麻醉设备学。现有教师4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2人,教授3人(占7.5%),副教授13人(占32.5%),讲师24人(占60%),具有博士学历10人(占25%)、硕士学历20人(占50%)。麻醉学专业师资队伍中先后有6名教师获“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2名教师遴选为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2名教师遴选为学术带头人人选。近10年该实验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市厅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余篇。10余人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团体中任职。同时,我系教职工积极参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麻醉学专业教材《麻醉药理学》(第二版、第三版)的编写工作。

2.5 存在的问题

2009年,根据卫生部医政司对我国医疗机构麻醉科现状进行调查的精神和调查提纲内容,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向全省各级医院发放福建省麻醉科调查表,共收回调查表近173份,经统计写出调查报告上报省卫生厅,由卫生厅呈送卫生部。这次共调查了全省9个设区市共173家的一级乙等以上医院,结果见表1。

从这次调查结果以及结合2006年的福建省麻醉科整体情况调查,可以看出,经过20多年的努力,福建省麻醉专业队伍在人员数量、学历结构、麻醉设备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显示了福建省麻醉学科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沿海与山区、大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悬殊和差异,暴露出了麻醉学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距离二级学科的内涵还有一定的差距。

表1 2009年福建省麻醉专业人员情况

福州厦门宁德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合计

调查人数348 159 108 75 193 125 101 111 104 1324

男比例

206

59.20%

90

56.60%

64

59.26%

59

78.67%

121

62.69%

80

64.00%

70

69.31%

80

72.07%

77

74.04%

847

63.97%

麻醉

人员

比例

142

40.80%

69

43.40%

44

40.74%

16

21.33%

72

37.31%

45

36.00%

31

30.69%

31

27.93%

27

25.96%

477

36.03%

~30岁比例

107

30.75%

52

32.70%

40

37.04%

20

26.67%

63

32.64%

49

39.20%

25

24.75%

35

31.53%

35

33.65%

426

32.18%

30~40岁比例

132

37.93%

58

36.48%

34

31.48%

35

46.67%

73

37.82%

40

32.00%

48

47.52%

36

32.43%

44

42.31%

500

37.76%

40~50岁比例

71

20.40%

35

22.01%

21

19.44%

13

17.33%

38

19.69%

30

24.00%

22

21.78%

28

25.23%

20

19.23%

278

21.00%

50~60岁比例

28

8.05%

11

6.92%

13

12.04%

6

8.00%

8

4.15%

5

4.00%

5

4.95%

12

10.81%

3

2.88%

91

6.87%

年龄结构

>60岁比例

10

2.87%

3

1.89%

0.00%

1

1.33%

11

5.70%

1

0.80%

1

0.99%

0.00%

2

1.92%

29

2.19%

主任医师比例

19

5.46%

14

8.81%

1

0.93%

3

4.00%

2

1.04%

1

0.80%

1

0.99%

1

0.90%

0.00%

42

3.17%

副主任医师

64

18.39%

27

16.98%

16

14.81%

12

16.00%

25

12.95%

13

10.40%

13

12.87%

17

15.32%

5

4.81%

192

14.50%

主治医师比例

107

30.75%

56

35.22%

38

35.19%

32

42.67%

73

37.82%

34

27.20%

37

36.63%

37

33.33%

52

50.00%

466

35.20%

住院医师比例

150

43.10%

56

35.22%

49

45.37%

27

36.00%

82

42.49%

76

60.80%

50

49.50%

53

47.75%

44

42.31%

587

44.34%

职称

结构

护理8 6 4 1 11 1 2 3 1 37

博士比例

11

3.16%

3

1.89%

0.00%

1

1.33%

0.00%

0.00%

0.00%

0.00%

0.00%

15

1.13%

硕士比例

41

11.78%

23

14.47%

1

0.93%

0.00%

5

2.59%

2

1.60%

0.00%

0.00%

0.00%

72

5.47%

本科比例

208

59.77%

101

63.52%

51

47.22%

45

60.00%

109

56.48%

59

47.20%

47

46.53%

57

51.35%

63

60.58%

740

56.23%

大专比例

57

16.38%

20

12.58%

33

30.56%

21

28.00%

45

23.32%

31

24.80%

40

39.60%

30

27.03%

32

30.77%

309

23.48%

学历结构

中专比例

28

8.05%

12

7.55%

23

21.30%

8

10.67%

34

17.62%

33

26.40%

14

13.86%

24

21.62%

9

8.65%

185

14.06%

2.5.1学科人才缺乏

麻醉医师总量不足,各级医院麻醉科不同程度存在人员缺编情况,个别医院缺编达30%~40%,麻醉医师超负荷工作;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仍然缺乏,尚有一定比例为非本科学历或本科以下医师;在一些基层医院,学科带头人学历偏低,有的仅为中专学历,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麻醉医师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继续再教育在多数三级医院均未达标,主要原因除了是人员紧张外,还与院领导及科室负责人不够重视有关。

2.5.2 麻醉设备配置不足

按规定,麻醉机与手术台比例为1:1,个别医院未达标,在无麻醉机的情况下进行手术麻醉;基层医院监护设备存在一定的缺口,设备较陈旧,而且国产机器占有不小比重;抢救设备如心电除颤仪等有的医院并未配备。

2.5.3 麻醉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麻醉死亡率控制在0.02%之内,但麻醉意外事件在各级各类医院时有发生,包括严重并发症、医疗差错、麻醉意外、麻醉事故和麻醉死亡等,主要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观察病人不仔细,判断错误处理不力以及业务素质不高所致。2008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连续发生的麻醉医疗安全事件,就突出地暴露了这个方面的问题。

3 麻醉学科发展趋势

麻醉学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各种边缘学科中与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形成了麻醉学自身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卫生部在1989年下发文件将麻醉科归属为临床二级学科,它的标志就是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和疼痛诊疗学三者合一,其任务包括临床麻醉、危重病监护与治疗、心肺腑复苏和疼痛诊断与治疗等方面。3.1 临床麻醉

3.1.1 麻醉基础研究

临床麻醉的进步始终离不开麻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随着麻醉工作范围的拓展以及与药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麻醉学的基础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其中全身麻醉机制的研究一直是麻醉学基础研究的核心问题,如麻醉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对于神经系统作用的方式和药物结合受体的位置与拮抗方法等;同时,临床麻醉的进步也离不开麻醉新药的研究和应用,如麻醉药物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特点、麻醉药物使用时的相互作用研究、吸入麻醉药与静脉麻醉药的联合使用及单独使用的不同机制探讨等。

3.1.2 麻醉技术和方法

经历了160多年的沧桑巨变,临床麻醉工作场所已从手术室拓展到手术科室外,如妇产科、胃肠镜检查、影像科和介入放射科等;麻醉方法和技术也推陈出新,从局部麻醉到椎管内麻醉,从腰硬联合麻醉到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从静吸复合麻醉到全凭静脉麻醉等,以及体外循环、控制性降压、低温、血液保护、靶控输注技术等应用,充分满足了各种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临床麻醉医师除了为手术提供镇静、无痛、肌松外,对病人生命体征和生理功能的监测与调控已成为临床麻醉的重要内容,这些新药物、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投入临床使得临床麻醉更加方便、快捷、舒适,也增加了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3.1.3 麻醉恢复室

又称麻醉后监护室,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严格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如今,随着危重疑难病人、老年病人、术前有合并症的病人和复杂手术比例的增加以及全麻在麻醉方法上所占比例的增加,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功能等未能彻底纠正的生理紊乱,机体保护性反射也未完全恢复,如病人的气道保护功能未彻底恢复,常易发生气道梗阻、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各种并发症,因此设置术后麻醉恢复室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术后监护和治疗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在麻醉病人的恢复、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而且是现代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也是现代化医院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3.1.4 舒适医疗

随着麻醉学技术的广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病人在安全、无痛苦、舒适状态下进行各种检查治疗,已成为医生和病人的一种新追求。舒适医疗是指病人在局麻手术和接受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时,麻醉医生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和技术,解除病人焦虑及恐惧情绪,消除病人部分或全部痛苦记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舒适医疗的理念及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和推广,如无痛胃肠、胆道镜检查、无痛宫腔镜、无痛人工流产及介入治疗等,这些都是麻醉科以后发展的方向。

3.1.5 麻醉信息化管理

随着麻醉学科的迅速发展,麻醉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要面临巨大的信息流,传统的人工记录、人工储存资料等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日常科室管理的需要,使用计算机对麻醉学领域的巨大信息流实行数字化管理并进行麻醉质量控制势在必行。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对麻醉实施全程监控、自动描记麻醉记录单、统计医生的工作量、方便麻醉收费与物品管理、查询化验结果、调阅影像报告和图像、调阅病人

基本信息等,及时准确地储存大量的麻醉信息和数据,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不断改善麻醉管理和质量。麻醉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是现代麻醉学科建设的标志,是现代麻醉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3.2 危重病医学

1958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属麻醉科领导的、具有现代规模的重症治疗室,这是麻醉学成为二级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麻醉学的发展与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由于麻醉科医师的基本工作就是实时地观察、分析大量动态的手术麻醉病人信息资料,并及时进行分析、判断与处理,以维持病人生命征的稳定,这些都是重症医学科医师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模式,同时,麻醉科医师长期面对与基本生命密切相关的呼吸、循环两大生命系统,积累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丰富知识与经验,并熟练掌握了无论是气道管理、容量治疗、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还是有创的动脉穿刺置管、深静脉置管等技术,这也是重症医学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因此,危重病医学的萌芽、形成与发展始终都离不开麻醉科医师的参与和贡献,危重病医学也是麻醉学科的重要内涵之一。

3.3 疼痛治疗

最初的“麻醉”就是保证手术病人的“无痛”,疼痛及其止痛治疗与麻醉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麻醉学的内在性质决定的。麻醉医师不仅掌握了病人静脉自控镇疼、鞘内、硬膜外及胸腔内输入以及连续神经阻滞,还熟知药理学和疼痛神经生物学知识,因此,他们始终站在急性术后镇痛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的前沿,成为疼痛治疗的主力军。因此,疼痛治疗是麻醉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麻醉学科另一重要内涵之一。

4 福建省麻醉学科发展的思路、目标及展望

4.1 明确学科分级及麻醉学科的定位,加强麻醉学二级学科内涵建设

虽然福建省的麻醉学科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我们要明确麻醉学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的地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充分应用麻醉学科整体思维优势,摆脱“辅助”、“被动”、“局限”专业的思维定势,麻醉学科要在临床麻醉、重症监护和疼痛治疗等领域主动发展相应的优势亚专科,这是麻醉学成为二级学科的根本所在。临床麻醉的亚科建设更要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这种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掌握与亚科领域相关的临床技术,有丰富的与亚科领域相关的医疗、教学、科研经验。同时,我们要结合当今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转变观念,才能更好地发展麻醉学科亚专科。危重症医学、疼痛治疗是麻醉学科的两大重要亚专科,麻醉医师也是危重症医学、疼痛治疗的基本力量,但不能因此包揽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治疗。危重症医学科的专科医师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掌握得更好,麻醉科可以借鉴他们的治疗经验,而麻醉科医师丰富的复苏技术、通气技术、监测技术也可以介绍给他们,两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更有利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常见或者主要症状,疼痛治疗专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疼痛治疗体系是多模式的,从基础到临床,从研究到实践,需要经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疼痛诊疗。麻醉学科亚专科的发展判定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医、教、研工作,是否有利于麻醉学科的发展。

4.2 加强麻醉专业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学科发展的基础是专业人才,针对我省麻醉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和专业队伍发展不平衡等情况,我们要立足于自我培养,依托于医学院校,求助于团结协作,加强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步伐,进一步提高麻醉队伍的学历结构。

学科发展的关键是学科带头人,人才队伍建设要培养能团结和带领全体人员打硬仗的学科带头人。我们要在全省各地市培养思想作风好、专业造诣深、组织能力强的技术骨干担任学科带头人, 要轻名利、顾大局、善宽容、讲原则、纳群言,真正起到"以人带科"的作用。

4.3 加强福建省麻醉质控与安全

麻醉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对临床麻醉中所有环节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评价、监督和管理,要增强和提高麻醉专科的综合水平、整体实力和二级学科“含金量”,保证生命安全,关键是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把质量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核心,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福建省临床麻醉质量与技术操作规范》,规范是医疗质量的基础,技术常规是医疗质量的核心,进一步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降低医疗事故、麻醉意外、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麻醉学科也将发生更深、更广的发展和变化,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全面的技能来迎接这个挑战,为开创新世纪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实现麻醉学科“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古妙宁.麻醉学科的组织构架与内涵建设[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8,

29(5): 477-479.

[2] 赵兴旺,陈丛丛.再谈我国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J].中外医疗,2009, 28(8):

152.

[3] 李文志.麻醉学科实验室建设初探[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29(5):

480-482.

[4] 何宗学,聂宝印,杨华等.论提高边远地区麻醉专业队伍的素质问题[J].中国

初级卫生保健,2001,15(5):51.

[5] 曾因明,李德馨,邓小明等.抓住机遇努力推进我国麻醉学科法规化建设[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1):1-2.

[6] 刘洪珍,杨承祥,王汉兵等.麻醉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

学教育杂志,2010,30(6):914-915,954.

[7] 徐国亭.浅谈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医药指南,2005,3(3):294-296.

[8] 于布为.疼痛医学发展的新模式——“3P 医学”和“转化医学” [J].上海医学,

2009,32(6): 471-472.

[9] 曾因明.重视奠基性工作加速我国麻醉学科发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

志, 2007, 28(1):1-2.

[10] 杜智勇,杨天德,陶军等.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薄弱环节及应对措施[J].

重庆医学,2009,38(16):2106-2107.

[11] 韩如泉.特色麻醉学科建设与临床规范刍议[J].首都医药,2010,17(6):19.

[12] 陈蓓,冷金昌,张铁铮等.临床麻醉与监护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J].中华医

院管理杂志,2006,22(12):848-850.

[13] 尚德延.当前我国麻醉学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华外科杂志,2011, 49(1):

29.

[14] 李树人.我国麻醉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5):

563-564.

[15] 张传汉.麻醉与镇痛新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42-45.

[16] 许旭东,邹鲁.麻醉科普及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 2008, 17(34): 5351-5351.

[17] 张立生,刘小立.疼痛诊疗进一步发展的思考[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7,

27(2): 101-102.

[18] 黄正东,徐小伟,郭雷清等.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疗

设备, 2009, 24(1):63-64.

[19] 张晓峰,徐美英.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与功能拓展[J].中华医院管

理杂志,2007,23(8):558-559.

[20] 苏帆,胡亮.麻醉信息化下的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数字医学,2009,4(10):

46-48.

[21] 于布为.中国麻醉学科发展60年概要[J].上海医学,2009,32(11):941-943. [22] 李文志.麻醉学科实验室建设初探[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29(5):

480-482.

[23] 曾因明,李德馨.理清思路,进一步加快我国医院麻醉科的发展[J].国际麻

醉学与复苏杂志,2009,30(1):1-2.

[24] 刘秀珍,王卓强.麻醉科在现代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11): 760-761.

[25] 解温品,朱俊峰.疼痛医学观念的发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0,06(3):

227-228.

[26] 安建雄,郭曲练.我国麻醉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处方药,2010,

(9): 60-61.

[27] 李树人.临床麻醉的新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48-52.

[28] 孙明兰.循证医学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

1465,1480.

[29] 车晓琪.麻醉安全与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4):394-395.

[30] 王冬青.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8,19(1): 14-15.

课题组成员:

1、林财珠,课题组第一执笔人,教授、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麻醉科主任,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

2、郭永正,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福建省医

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3、陈彦青,教授,主任医师,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主任,福建省医学会麻

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4、陈国忠,教授,主任医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麻醉科主任,福建省医

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5、陈 朴,主任医师,福州市第二医院麻醉科,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6、于忠元,主任医师,厦门市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7、林献忠,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副主

任,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秘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