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失败型”校长何以失败

“失败型”校长何以失败

“失败型”校长何以失败
“失败型”校长何以失败

“失败型”校长何以失败

经营管理

03-13 1946

“失败型”校长何以失败

一、何谓“失败型”校长

自学校产生、发展、演进到当今时代,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集体的组织者、学校发展的决策者等多重角色的合一,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进而加以认识。根据学校的类型可将校长分为小学校长、中学校长、大学校长;根据学校的举办情况可将校长分为公立学校校长、私立或民办学校校长;根据校长之年龄可将校长分为老年校长、中年校长、青年校长;根据校长之性别可将校长分为男校长、女校长;根据校长党派身分可将校长分为有党派校长、无党派校长,等等。但是,这种与校长之成功还是失败没有必然联系,因而也就无助于对成功校长或“失败型”校长的研究。而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校长进行,有助于认识“失败型”校长。

一是根据校长之任期,可将校长分为短任期型校长、中任期型校长、长任期型校长或终身校长。这里短任期可界定为2年以下,中任期可界定为2年到5年,而长任期型可视为5年以上。根据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分析,校长之成功与任期长短有一定的关系,但任期与校长能否作出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一般而言,2年到3年左右的时间,校长就应能够打开局面,使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发展。若在2年到3年的时间内还打不开局面,不能给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往后也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短任期校长一般可视为“失败型”校长,而长任期型或终身型校长则一般为成功型校长。

二是根据校长离职情况,可将校长分为被迫辞职型校长、主动辞职型校长和正常离职型校长3种。其中被迫辞职型校长多为“失败型”校长。

三是根据校长管理学校的方式,可将校长分为放任型校长、民主型校长和专制型校长。其中民主型校长多为成功型校长,而放任型校长和专制型校长中有成功者亦有失败者,但以“失败型”为多。

四是根据校长被师生的接纳程度,可将校长分为受欢迎型校长、可接纳型校长和被拒型校长3种。其中,受欢迎型校长显然是成功型校长,而被拒型校长一般为“失败型”校长,可接纳型校长中有成功者,亦有失败者。

五是根据校长任期内取得的成绩,可将校长分为模范型校长(即成功型校长)、平庸型校长和“失败型”校长3种。成功型校长是促进了学校发展的

校长,是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和传统的校长,是使学校具有了良好声誉的校长,这种校长往往因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和提出独到的办学主张而名垂青史(教育史或校史)。平庸型校长可谓之维持型校长,这种校长在任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哲学,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远离改革、创新与探索,只求学校能够运,只求自己平稳度过任期。“失败型”校长是相对成功型校长而言的。所谓“失败型”校长,如果给以描述的话,其表征有:任期短、被迫辞职、管理专制或放任、不被接纳等。其实,相对于成功型校长,平庸型校长也是“失败型”之一种,只是其与“失败型”校长有程度上的差别而已。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山大学教授王秀南曾将校长分为官僚型校长、市侩型校长、学究型校长和师表型校长4种,并指出,官僚型校长信奉独裁主义、应付主义、跳板主义;市侩型校长信奉门面主义、揩油主义、学店主义;学究型校长信奉无为主义、宁人主义、放纵主义。王秀南认为官僚型校长、市侩型校长、学究型校长对学校的发展都没有益处,应将他们从教育园地清除出去。他认为理想的校长是具有教育至上、民主第一、与人为善特点的师表型校长。根据王秀南教授的观点,官僚型、市侩型、学究型校长都会将教育引入歧途,将学校引向失败,因而这3种类型的校长也就会成为失败的校长。“失败型”校长是相比较而言的,具有针对性,但“失败型”校长既具有事后可评估性,也具有任期内的可预见性,或实践检验的及时性。就其事后评估而言,“失败型”校长是指其离开校长岗位之后,其任内的所作所为,在学校后来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被证明有副作用或使学校发展进程滞缓或受阻的那一类校长。就其任期内的可预见性而言,“失败型”校长在任上的所作所为有违成功之常理,出现了导致失败的种种征兆。就其实践检验的及时性而言,“失败型”校长在任期内出现决策得不到执行、发布的指令不被下属或师生接受、布置的任务得不到及时完成等情况。因此,所谓“失败型”校长是历史(主要是学校发展史)证明的,是实践检验的,是事实决定的。故“失败型”校长是可以判断评价的。

二、“失败型”校长何以失败

为什么给校长以舞台,有的校长成功了,有的校长失败了?为什么在同一所学校,前任校长成功了,继任却不成功,前任失败了,继任却取得了成功呢?这里原因很多,有校长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思想品质结构等自身的原因,还有校长所处的时代环境,诸如制度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从每个时代、每个区域都会产生杰出的成功校长的情况看,校长自身的原因是根本的,外部因素对校长是否成功不具有决定性。对一些不成功的“失败型”校长进行考察、分析,会发现他们“失败”之因主要与以下“十失”有密切联系。

一是“失志”。“失败型”校长一般缺乏远大的抱负、理想与志向,不把办学与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联系起来,也不能把办学与学生的命运、教师的命运联系起来,抑或有抱负、有理想、有志向,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不能坚守自己的志向。

二是“失策”。“失败型”校长之失败很大程度上与失策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往往不能及时决策、果断决策,不能正确决策、科学决策。同时,对不正确的决策缺乏自我认识,即使意识到也不愿改正。

三是“失守”。所谓失守,是指“失败型”校长不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与职守,在校长岗位上做着校长职责之外的事。诸如以校长岗位为跳板,谋划着如何从政升官;诸如以校长的职权谋划着如何致富发财等。同时,这种校长往往不能坚守原则,失去节操,成为制度、规则的破坏者。要求师生做到的,他自己不去做或自己做不到,禁止师生做的,他自己却去做。这种失去了操守、职守的校长,其办学是不可能成功的。

四是“失信”。所谓失信,是指“失败型”校长往往不能信守诺言,或许诺很少兑现,或说话不算数,朝令夕改。“失败型”校长之失信,还表现在失去了威信和信誉,其结果是,即使许诺,下属也不相信。

五是“失察”。所谓失察,是指“失败型”校长缺乏洞察力,对学校发展存在的隐忧,对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和谐状况,乃至对学校发展面临的危机等,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缺乏敏感性、警觉性,不能及时处理学校出现的问题,不能将矛盾冲突消解在萌芽状态。

六是“失计”。所谓失计,是指“失败型”校长在如何打开学校发展新局面,如何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缺少计谋,严重时,面对问题束手无策。即使有计谋,有对策,也是失算的,往往不合时宜,不切实际。

七是“失礼”。所谓失礼,是指“失败型”校长在待人接物上不注意礼节,对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没有礼貌,往往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能平等待人,对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缺少尊重。这种校长只强调师生对他的尊重和服从,很少或从来不反思他是否尊重了师生。

八是“失言”。所谓失言,是指“失败型”校长说了不该说的话,不能做到在适当的场所说适当的话,针对具体人说适当的话。比如,该批评时没批评,该表扬的不表扬,可谓之失言;同样在不适当的场合批评、在不适当的场合表扬,也可谓之失言。失言就达不到言之初衷,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九是“失省”。所谓失省,是指“失败型”校长缺少自我反省、反思的精神,对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管理缺少自我评估的能力。“失败型”校长很难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因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他人。“失败型”校长要么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自信过度,走向自负,不注意发挥下属和教师的积极性;要么又过低地估计自己,缺乏搞好工作、办好学校的信心。

十是“失心”。所谓失心,是指“失败型”校长在处理问题时,在面对困难和冲突时,在对待事故、事件时,感情用事,缺少理智,不能冷静而理性地处理。这又容易导致失言、失色、失态,进而将事情弄糟;将问题弄得更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