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个初中毕业打工仔的英语学习经验有人感兴趣吗?-懒虫学英语

一个初中毕业打工仔的英语学习经验有人感兴趣吗?-懒虫学英语

一个初中毕业打工仔的英语学习经验有人感兴趣吗?

原帖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1453496.html,/post-english-175299-1.shtml BY:懒虫学英语

先说一下我为什学英语吧。我学英语并不是为了工作,因为我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用到英语的。但我的爱好需要到,而且十分的需要。我平时喜欢了解世界,观察世界,享受世界。不会英语真的寸步难行。如果你不懂英语,世界各大主流电视台没有你的份了,就连好听些的音乐,好看的电影你都难以高质量的去享受,因为精彩的娱乐文化内容绝大部分都是以英语为媒介来传播的。千万别跟我说你可以看中文字幕,一样的很享受。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看中文字幕的话,乐趣少了百分之三十,如果连声音也全部翻译成汉语的话,乐趣就少了百分之五十!所以学好英语,单单用来上网就已经赚翻了,爽翻了!!而且这种快乐是低成本的,高质量的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可以伴随你一生一世的!!

我读书时没有好好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不好。英语更是不行。我来到广东打工后,有一次无意之中进入了一家大书店。我打开那种书本式的世界地图,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浏览着世界各国的语言概况,这一次真的彻底震惊了我,因为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六十多个!!官方语言不是英语,但英语也是其通用语的国家也有二三十个!!那一刻我感慨万分!我喜,是因为我终于知道了一个早就应该知道的常识,英语不仅仅是英美国家的语言,更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语言!我怒,是因为英语老师和地理老师都从来没有说过这个事情!我衰,是因为我的英语不行,而且还知道该如何学好!我乐,是因为我还年轻,我还是大有时间和机会把英语摆平!

先作些提前预告吧。英语学习有无捷径可走呢?很多人说没有。我的观点是如果超高效的方法也叫捷径的话,那么捷径一定是有!!本人就是试验品。本贴介绍的方法将会有一百多种,我会慢慢的写。争取谁看了都可以明白,都可以自己去实践。这些方法很有可能都是很多英语专家从未说过甚至从未曾想过的!记住一句话,时间是有限的,但效率是无限的。勤奋对于学习语言来说不是很好的方法。因为你的方式可能都错了,因此是徒劳的。好的方法一天的收获可能比你一年的收获还要大!学习英语讲究的是用脑(但绝对不是记忆)。后面将不但会有诸如“一个小时学3000单词法”等的内容,更会有同声传译,甚至“一变二同声传译”(即同声传译一种语言时,你要同步翻译成另外两种语言)的原理和方法介绍。而且是十分简单的,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这些东西相信很多人都是认为不可能的。不过我很明确的说,那是有可能的,并且是很简单实际的。到那时我相信你对那些无数人都很崇拜的同声传译专家都毫无兴趣了。因为同声传译跟你骑自行车一样简单!

送你一首歌好不好?今年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 2011)参赛歌曲之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首,阿塞拜疆的Running Scared 。希望你也喜欢。

Running Scar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1453496.html,/v_show/id_XMjU5MDI0ODA4.html

建议你多看看印度的IBN—CNN新闻台吧,其实印度式英语比中国式英语好懂。我认为口音是小问题。英语本身天然的抗口音干扰功能就超强,同音词少,逻辑性强。

别忘了,我是用中文发贴。我得按照汉语人的思维习惯来做事。

印度人的清爆破音浊化严重。特别是P变B那是常事。他们说英语时口腔肌肉和鼻腔肌肉振动过大,这一点得留意。这一特点在他们发BROTHER之类单词中的ER音时尤为表现明显。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之中看到有人在看电影《黑客帝国》,虽然我早就看过了,但还是坐下来跟他们一起再看。电影里面说matrix(母体)是某个人设计的。这突然之间给了我一个重要的问题:假如现在要我创造一门语言,我该如何创造?怎么去设计这一门语言呢?正是由于这一个问题的出现,给了我无数的灵感,无数的答案。如果要创造一门语言,并且很快就能让人学会使用,方便使用的话,你必须要了解语言的本质,要设计它的语法系统,语音系统,构词方式,音形义三者如何有机结为一体等方方面面吧。然后人的大脑又是如何感觉和使用它们的。。。。。。一连串的问题出现了,同时一连串可能的答案也就出来了。然后我将这些问题和答案全放到英语和汉语上这两门语言上的慢慢分析研究,结果我发现我曾经苦苦追寻的东西全都找到了!我发现了从客观上讲汉语有多难,从根本上讲有多原始!同时也意识到英语进化得相当科学(虽然也有不少问题),是一门容易学习,并且可以高速学习的语言!同时我已经知道了为什么很多人花了非常多时间却学不好英语的原因,也明白了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的很有效果的,但由于大脑机能的问题,学习效率是不高的。我们大人可以借鉴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但我们大人可以比幼儿们快一千部,一万倍地学习语言!那么幼儿学习语言时他们用的招数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一招是“猜”,其次是“想”,再次是“模仿”,最后是“调整”,其中“猜”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基础。而对于大人来说,学习新语言时,什么“猜”,“想”,“模仿”,“调整”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没有必要的,即使偶尔需要到这些过程时也是瞬间就可完成的。因此大人学习语言的速度是可以超高速的(以后这个问题还要深入探讨)。学习新语言方面,大人比不上小孩的唯一地方就是口音的问题,因为生理方面的原因,大人的口腔肌肉已经成熟,口音难以改变了。

语言的本质是“思想”,语言只是思想的外在的声音和图像表现形式,但思想是不需要语言就可以独立的存在和活动的。一个天生又聋,又哑,又瞎的人,他学不了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你认为他就没有思想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努力想象一下,把自己当作一个天生又聋,又哑,又瞎的人,你现在非常饿,非常渴,非常热,简单难受得就要快死了,但你还不想死,还在到处拼命寻找救星。。。只要你坚持两分种,完全投入进去,我想你对大脑中的”思想“就会有更深的认识了!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大家应该都有过吧,那就是你体会到了思想的非语言形式!其实你的任何思想都不需要你语言的任何形式的帮助,就可以在你大脑之中自由的存在,快速的活动的。甚至可以很好的外在表达出来与人沟通交流。天生又聋又哑但不瞎的一个文盲,他是怎样通过他的手势和表情与人沟通的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请你深度想象两分钟。假设你现在就是一个天生又聋又哑但不瞎的文盲。此时此刻,你正在大街上当着当着众多围观者的面,被警察现场审讯。你特别倒霉,被一位倒在路中央叫苦连天的老大爷认定为你就是肇事者。但事实上这事与你无关,你只是碰巧就在事故现场。你是很冤枉的,这时你应该怎么样与现场的警察沟通呢?一定要坚持想象两分钟,认真体会感觉一下,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多训练一下这样的情景,你就会有这一种能力,你大脑中的任何思想就可以与你大脑中的任何语言分离开了!

当然你大脑中的任何思想也可以与任何语言相结合,这些过程你的大脑都可以瞬间就完成的!你要说汉语,那么就将你的思想与汉语相常结合,用汉语说出来即可!同样你要说英语,那么你的思想就该与英语相结合,同时用英语你的思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十分的简单!例如汉语“房子”,英语“HOUSE”都是指的是同一个“大脑中的思想”,对应的具体事物就是“一座房子”,又例如汉语“快乐的”,英语“HAPPY”也指的是同一个“大脑中的思想”,对应的都是那一种“快乐的感觉”。你想说汉语,就分别说“房子”和“快乐的”,你想说英语,就分别说“HOUSE”和“HAPPY”,但实质上它对所分别代表的“大脑中的思想”是一样的!!你可能会说我大脑之中已经有很多思想了,同时也学了很多英语,但为什么就说不了英语了?问得好!那是因为在你的大脑之中你从来没有将你的思想从你的母语(汉语)身上独立出来,你更加没有学习过和尝试过将你的思想直接与英语相溶合,相结合,将你的思想“英语化”,让你的思想具有瞬间与英语相结合的能力!也就是说你的英语是没有思想的英语,你的思想是没有英语化的思想!你怎么能指望你的大脑能够将“你的思想”和“与你的思想毫无关联”的英语相结合起来,用英语把你大“脑中的思想”表过出来呢??!所以学习英语,一定要将你“大脑中的思想”直接“英语化”!!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将你“大脑中的思想”逐渐“英语化”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英语学习!!你的大脑之中充满了已经“英语化”了的思想,你还怕不会说英语,除非你是一个真正的哑巴!这只是“说”的这一方向,也即是从大脑之中“输出的方向”,那么“听”的方向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你的大脑之中充满了“英语化”的思想,只要有适当的英语一旦与你的大脑发生作用,英语立即就会将你大脑之中相对应的已经“英语化”了的思想唤醒,而且瞬间就被大脑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所使用!就像一些临时文件和程序被你的电脑的CPU使用一样!!因此你的大脑能否“输出”英语和灵敏地“接收”和“感受”英语,前提是你的大脑之中是否充满了已经“英语化”了的思想!!看到了这里,你对你花了十几年辛苦学习所得到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还有疑问吗?还有意见吗?

其实中国很多人的英语学习过程就是试图将他的汉语“英语化”的过程。那么汉语“英语化”与思想“英语化”的区别有多大呢?前面已经说过了你的任何思想都不需要你语言的任何形式的帮助,就可以在你大脑之中自由的存在,快速的活动着。因此你的思想是可以独立于包括你的汉语在内的任何语言之外的。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已经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将思想进行“汉语化”,大脑之中已经有了大量“汉语化”了的思想,结果大家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这一个误区,以为将你的汉语“英语化”就可以学好英语,会说英语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你的汉语“英语化”远不是你思想的“英语化”,你只是试图将那些汉语符号和发音用英语符号和发音来代替罢了!这一过程与你的“思想”几乎无关!因此你的大脑对于英语实质上没有感觉,你的大脑觉得这些英语符号和发音是没有意义的!而大脑对于没有意义的东西是没有什么热情的,更谈不上熟悉了!知道为什么公园里那么多的凳子你都没有印象,你的大脑偏偏却对角落大榕树底下那几块烂石头十分有兴趣,极为熟悉呢?因为这几块石头对你来说意义重大,那是你和你的初恋情人初吻发生的地方。。。因此你想将通过将你的汉语“英语化”来学习英语是没有什么用的,更别指望会用纯英语思维了!因为在你的大脑之中从来都未曾有英语出现过,更谈不上你的大脑之中充满已经“英语化”了的思想!无数的中国人学英语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此!!

上面说到英语其实与汉语是毫无直接关系的,只能通过那一座“思想的桥梁”间接地联系起来。因此你的学习千万不能违背这一基本特点。你千万不能将你的英语与你的汉语直接相联系起来。这上面已经说得一清二楚了,没有桥,你别指望能从北岸直接跑南岸去。违背这一规律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建桥,如果在南北两岸之间你建的桥多了,桥面也宽了,那么整条河上面都将都会是桥面,你从南北两岸的任何之间都可以轻松自然地行走过去!

大家可能又有疑问了,我不能将汉语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的话,我无法学习英语呀!前面已经说过了你的任何思想不需要你语言的任何形式的帮助,就可以在你大脑之中自由的存在,快速的活动着。因此你的思想是可以独立于包

括你的汉语在内的任何语言之外。所以刚开始你还得学会让你的思想与你的汉语相分离。做到你的任何思想都可以随时根据需要与你的汉语相分离。现在我们就开始训练一些内容,例如看到“太阳”,你的大脑之中应该出现实物太阳,但绝不能在大脑之中出现汉字“太阳”和拼音“TAIYANG”的影子,汉语的倾向都不要有。你的大脑之中只有实物天空中的太阳。依此法训练“树”,“草”,“风”。。。抽象方面的“爱”,“悲伤的”,“轻松的”。。。对于“一句话式”相关的训练也应训练下。刚开始你可能觉得很不习惯,很不自然,汉语的声音老是要在大脑想发出来,有时汉字形状也可能要出来。而且各意义间转换得较慢较费力,但多多训练习惯了就好了,就没有感觉了,你想要大脑不要联系汉语,大脑就不会联系到汉语这一方向来。(后面还会有这个能力训练的详细介绍,到时会告诉你,你根本没有必要这么麻烦用这种方式产生与汉语完全脱离的意义和思想,并且可以高速得多轻松得多。不然你不可能一个小时学3000单词。在一秒种时间内要一下子要完成对一个长单词的音,形,义的全面学习,你想下时间会有多紧张)不过对于控制力不够强的人应多多训练这一基本功。

有了这一基本能力时,你在学习英语时,刚开始时一定要用先英后“汉”的方式学习。先英后“汉”,并不是说要你去学什么“用汉语来解释英语单词的意思”。提醒各位,千万不要干这种傻事。之所以要用到单词后面的汉语解释,那是因为对于陌生的英语单词你不知道它的意义,而且你无法在大脑之中凭空产生该单词的“意义”(这种意义和思想也是独立于英语而存在的,只要在同一刻时间内在大脑之中输入该意义相应的单词的声音流和图像流或两者之中的一个,那么大脑就会自动将意义和单词联为一体),这时你如果像幼儿一样不断猜想它的意义,那么学习效率就会很低。我们不如借助后面的汉语解释来间接知道该单词的意义,注意我们这里要的意义绝对不是中文的。我们需要到的是“汉语解释”相对应的完全脱离汉语而独立存在的“本质意义”(以后简“本质意义”算了)。例如,“GRASS 小草”,我们在学英语“GRASS”的时候,绝对不要学中文的汉字“小草”和拼音“XIAOCHAO”,你看完GRASS后,看到汉语解释“小草”,你要立刻想到自然界之中迎风摆动的小草,并与单词GRASS联系起来!越快越好!这一过程很重要,以后当你看到大自然中的小草时,就很容易一部到位想到英语中的“GRASS”了。当你用全英语思维时,你的大脑要思考到什么与大自然之中小草有关的东西时,也是一下直接就能想到英语“GRASS”这个词汇。这样你的大脑之中的“大自然里的小草”这一“本质意义”就与英语单词GRASS之间建立了最直接的相关联关系,而不需要任何汉语的参与了!!这实际上直接还原了人们思考问题,思维活动的基本模式了,那就是大脑思考问题时,都是最先是从“本质意义”出发的,然后才到语言这一层面。只不过这过程太快了,人不容易察觉。例如我突然对你说“You are beautiful ! ”,我的大脑之中肯定已经在产生“You are beautiful ! ”这句话以前已经早就想到了这一句话的“本质意义”。因此学习英语,要学的是英语本身,和其相对应的“本质意义”,并将这两者紧紧的连在一起。而不是还学什么“汉语解释”,背诵“汉语解释”,这简直是乱来。你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这样,看到汉字“火”,你可能想到英语“FIRE”,但看到大自然之中真正的火的时候,叫你用英语表达,你可能就想不到“FIRE”了,现在知道原因了吧?!走在大街上,看着那么多现实中有的东西你能英语说出几种?这就是用汉语乱学英语的后果!

记住,语言的本质是思想,是“本质意义”,既不是汉语也不是英语!如果你在学习英语时还把汉语纠缠在一起的话,后果会相当严重。第一,大大加重你大脑的负担,浪费大脑的精力。这完全没有必要!第二,学习速度大大的下降,本来你可以开车上高速公路的,但你却选择扛上两百斤的包袱(汉语),在烈日之中慢慢走路。你的大脑被你累得无法正常运作。记住,学得快,才得用得快学得轻松才能用得轻松。第三很难养成全英思维,你的英语是无法使用。学得困难,用得费劲,而且到头来多中会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中国大部分学习英语得到的结果就是这样。

其实中国人也是很容易培养全英思维的。英语熟练到一定程度后,你也会觉得用起英语来很自然而然的。你甚至可以做到一天之中连一句汉语都不用,你什么东西都用英语思考。说英语更加容易,我英语没学多少的时候就跑到英语角去聊天,那时我都已经比很多到场的大学生英语好多了。他们个个都是以为我是做外贸工作的。其实并不是我比他们聪明,是因为他们学习的方法是错误的罢了!我是一个大懒虫,学英语也时断时续的。不然英语会更好。网易的公开课,斯坦福大学的《编程方法学》在有字幕以前很多人都在喊“老师说得太快了”,但我觉得不快。你觉得呢?去看下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1453496.html,/special/programming/

如果将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逐步分析的话也会得到很多的灵感。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是分步进行的,分别是信息的输入,信息的编码,信息的储存,信息的检索和解码,信息的输出。相信大家一下子就可以发现“信息的编码”的超级重要性。你输入的信息如果编码方式不好,坏了,麻烦大了!大脑难以处理你输入的信息,难以储存,无法储存,十分容易将你输入的信息变成“坏信息”,“死信息”,让你在想使用的时候,大脑无法检索出相关的信息,更加无法从你大脑的“储存区”之中解码出来,直接快速高效的输出有效信息。你的英语就是信息,你如何将它编码呢?怎么样方便大脑高效地对对它储存,检索,解码,输出呢?这也是英语学习之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人

老想着死记硬背,看到这里你还相信死记硬背会很有效果吗?你知道全世界的信息有多少吗?你需要使用到的信息有多少吗?你能背得过来吗?你每天给我一百块钱的硬币,我不“编码”,我往窗外就是一扔。请问我想要用硬币时,还能在短时间之中找到几个硬币?恐怕我连够坐公共汽车的硬币都找不到吧!你学英语也一样,你不是天天学英语吗?你的英语跑到大脑的哪个地方去了呢?记住,大脑不会丢失你输出的任何信息,就看你能否有效地将它检索出来罢了!百度,谷歌大家就用多了吧,人家是怎么样检索信息的?你还想用你的汉语来给你的英语“编码”吗?!

其实那主要是你控制大脑的事情了。说是控制大脑,不如说是引导大脑。只要你了解你的大脑,知道它的特点,你的大脑也要非常乖的与你合作。像你那一个问题,你只要向你的大脑输入这种明确的指示和强烈的暗示就可以了:我不懂得汉语,我是一个完全的汉语哑巴。不但想的时候可以不用汉语(其他任何语言也不要用),甚至看着汉字使用着汉语时,也可以在大脑之中不出现汉语的声音和文字图形。如果你英语还可以的话,还可以这样:看着汉字快速阅读,在大脑之中把看到的汉字相应的意义快速同步的转化成英语。也就是说,你阅读的是汉语,但在你的大脑之中同步出现的却是英语而不是汉语。我把这种方式叫作“同步阅读翻译”,跟“同声传译”类似,只不过前一种方式的源信息是图形,后一种是声音罢了。这两种方式也是英语学习的高效方法,可以把你大脑之中大量已经“汉语化”的思想快速转变为“英语化”了的思想。

当然,学好引导大脑的好处还多着呢!如果你引导大脑的水平很高的话,你还可以每天随时随地享受高质量的睡眼。什么叫做随时随地呢?这就不用解释了吧!如果是晚上的话,你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轻轻松松进入极佳的睡眠状态,而且是一觉就睡到天亮,非常之爽。那有人会说,这不是催眠吗?我认为不是,因为我们只不过是对大脑进行一下适当的思维引导,让它进入自然睡眼状态一下而已。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优化了自然入睡过程而已。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大脑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呢?答案很简单,你只要让它“想”睡觉,“想”作梦就可以了。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应该让它“忽略”所有已经存在的干扰(注意不是“忘记”,因为你无法要求你的大脑“忘记”任何事情,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你只能指示它“暂时忽略”或“永远忽略”某些事情)。同时,我们给大脑一个简单的,轻松的,自然的,连贯的,不能引起强烈心理反应的,最好是你的世界之中还未出现过的虚构情景作为你大脑的思想入口,思维的出发点。比如,你可以这样想象:我现在就住在一个没有任何其他人的美丽小岛上。这里没有任何会伤害我的动物。此时我正躺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微风轻轻从我身上吹过,真的很舒服。。。我看到了很多的小鸟。。。这是一只燕子,那是一只海鸥。。。总之,你要让你的大脑忘记时间和现实的存在,同时在你设计的情景之中,绝对不要有太多你已经熟悉的东西出现。你认识的人绝对不能出现,你平时经常见到的场景更不能出现。你必须满足大脑喜欢“新”,“爽”的需要,简单来说就是让你的大脑忘掉现实,追寻和沉醉于虚幻之中,从而彻底的进入梦乡,让大脑去享受它乐于享受的东西。这其实就是通过让你大脑的思维活动由“表意识”进入“潜意识”,从而让你的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这就是睡眠的基本原理,平时所有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就随机运用了,但由于是随机,所以入睡时间的快慢,睡眠质量的好坏就没有办法很好地去控制了,搞不好还会失眠。如果你学会引导你的大脑,你就可以利用睡眠的基本原理,让大脑“忽略”你想睡觉的这一现实,而去享受“虚幻情景”,从而逐渐进入“潜意识”的思维状态,最终达到快速入睡的目的。也就是说是通过“想”来入睡,而不是平时很多人所说的“我什么也不去想”来入睡。有哪个人可以让他的大脑停止“想”,停止思维活动呢?恐怕只有死人才可以吧!你有没有试过“发呆”呢?那就是你的大脑不知不觉之中就进入了“潜意识”状态。其实你的“表意识”只占到你全部意识中的一小部分,而“潜意识”在你全部意识中的所占比例却达到大约为百分之九十之多。可见,让大脑进入潜意识状态是很容易的,我们通过对大脑的引导来快速入睡是很简单的。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是不是你从最近的电影《盗梦空间》所得到的启示?当然不是!我两年前就已经想到这些东西了。那时我每天中午都是这样,1:10准时睡觉,1:26准时起床,1:30准时上班。尽管有很多的干扰因素,但我天天都有好觉睡。

上面这个贴子我要补充一下:

你有没有试过“发呆”呢?那就是你的大脑不知不觉之中就进入了“潜意识”状态。只不过不是深度进入而已。有句说得好,想赢战争靠战略,想赢战斗靠战术。其实字英语也一样,首先你得搞清楚战略和战术之间的关系。战略就是你的主要学习策略。你是靠调整你的用脑方式,增强你的大脑学习能力,然后再配合相应的高效方法取胜?还是不肯作出调整,用你的常规用脑方式和传统学习方法,再加上所谓的刻苦勤劳来取胜呢?对于喜欢后面这一种方式的朋友,估计你们都乐于“勤记好背”吧,尽管我认为你们的学习方法实在有太多的问题,但我还是给你们一点小小的建议。《频度英语》和刘毅的英文字根学习法对你们提高学习效率效果应该不错,希望你们可以去留意一下,参考一下。对于喜欢前一种方式的朋友,我的看法是你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其实我就是这么做的。我用四年的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学习英语。在这四年时间中,前面的一年半是在寻找方法之中乱学的,没有什么收获。中间的一年半是找对了战略方向,但各种具体战术还要不断的建立,验证,改进,完善,所以学习速度也不是非常快。只有后面的一年,也就是最近的一年才是学得最快的。说是一年,其实只有二三个月的业余时间里我是拼命学的。

在扩大词汇的那个阶段,我一天就学一万个单词(也就是说正常使用情况下主要所需的词汇一天就可以学完一遍了,二天当然就学了两遍。学一万词汇足够了,平时人还会在使用时自然增加词汇量)。

很多人肯定会说,“别开玩笑了,我死记硬背学习英语十几年了,经常背单词,到现在还没有学到一万单词呢?像你那样学,有多少单词给你学?另外你学那么快,就像水淋鸭背一样,会有效果吗?还会有什么用?”说得太好了,跟很多专家学者的观点一模一样!可是我要说,英语里没有任何地方需要你背诵的,单词是,句子是,文章更加是。我还要说,英语里没有任何地方需要你用手去抄写的!单词是,句子是,文章更加是!最后我还要说,在你的英语学习过了初级阶段以后,你在大量快速地学习英语时,你的嘴巴最好是好好的闭着,你的手最好乖乖的放着,不要动来动去的(少量慢速时随便你怎么来)!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如果不那样,你一张一闭的嘴巴和那划来划去的双手会严重干扰你大脑的高效运作,极度影响到大脑的学习效果!“哗,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老师就是要求我们一边背单词,一边用嘴念,一边用手写的,这样才会效果的!”可能很多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这样说。好吧,我只想说一句,凡是让人学到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学习方法绝对是一种错误的英语学习法。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我这一句话吧,那么就麻烦大家自己检测一下自己吧。

如果你发现你的方法是严重错误的时候,你还有必要去继续坚持吗?为什么不来一些大胆的改变呢?有人会问:“你叫我不要去背诵,也叫我不用手去抄写,甚至还叫我不要用嘴巴去说,你这不是叫我什么都不要去做吗?我还怎么学英语呢?我还能用什么东西来学英语呢?!”朋友,你难道忘记了你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对灵敏的耳朵和一个超级发达的大脑吗?这就是你学习英语的最大资本!

你知道吗?那些天生是哑巴(就相当于学习语言时他没有嘴巴)的文盲(没上过学,没有学过书写,相当于学语言时他没有手),为什么他也能听懂很多话语,也会看懂一些文字呢?而且在哪一种语言系统之中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那样?他们学语言时是又没有练嘴,也没有练习过手的!其实他们是通过耳朵和眼睛把语言学会的!如果你的耳朵听得少,训练得少,缺乏实战经验,那你怎么能指望你的耳朵不是“聋子”?指望你的耳朵能听懂大量的英语?这就解释了你的“聋子英语”出现的原因!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来都没有器官给你的大脑输入什么英语营养,你的大脑之中连半点英语都没有,那你怎么能指望你的大脑能榨出半点英语从你的嘴巴说出来呢?!这就解释了你的“哑巴英语”!

其实人的语言主要是从耳朵和眼睛里输入的。一个天生又聋又瞎的人就算嘴巴多么厉害,双手多么灵活,都不可能学会任何语言!因为他缺少了大脑接收语言的两个主要通道眼睛和耳朵的基本能力!尽管在他身上大脑输出语言的两个主要器官,可以用来说话的嘴巴和可以用来书写文字的双手的功能十分的正常。这个人是很倒霉的,因为他天生就不会说话,人们都以为他是天生的哑巴。其实他们的整个发音器官系统也是正常的。只不过大脑里从来都没有语言输入,没有体会过语言,因此大脑就无法学会语言。因此想通过天生本该是语言输出器官的双手和嘴巴来学习英语,输入英语的学习法完全可以叫做“用屁股吃饭式英语学习法”,简称“屁股吃饭式学习法”。因为这跟人应该是从嘴巴输入食物的,但有人就是想通过食物的消化出口处来输入食物的做法的实质是一样的!这叫本末倒置!很多所谓的语言专家也是这么干的!简直荒唐之极!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呢?可能很多人已经想到了,那是因为大脑的缘故!没有错!这些人体器官只不过是接受大脑的命令,把英语写出来罢了,它们根本无需学习英语。同样,你的双手和嘴巴其实也根本不需要学习,只要大脑会英语,它们也就会写英语或说英语了!因为它们是由大脑控制的,它们只有接受命令的份,它们没有任何自主的控制能力。那我们刚开始学英语时为什么又要训练双用书写英语和嘴巴说英语呢?其实我们是在训练大脑,我们在训练大脑如何控制好双手书写英语,如何控制好声带,口腔,鼻腔,胸腔等众多发音器官发出英语的声音。只要大脑已经具备了在使用英语时对这些人身器官的良好控制能力,那么这些器官部位在大脑学习时就可以休养了,适时训练一下即可,没有必要老是麻烦这些器官,也没有必要老是麻烦大脑做这些工作,随意去做没有必要的指挥工作,增加大脑的负担。这样做可以极好地减少对大脑的没必要的干扰,大大增加大脑的效率,改善大脑的学习效果。这一点相当重要。

你知道吗?平时你用手抄写时的学习效果实际上是来自于你的眼睛,因为你的眼睛“顺便”在看,但由于是“顺便”,所以神经系统感应强度低,学习效果不行。你用嘴巴背诵时的学习效果实际上是来源于耳朵,因为你的耳朵也“顺便”在听,但同样神经系统感应强度也很低,学习效果很差。由于大脑那时要指挥你的手和嘴巴,因此大部分注意力的重心不在你的眼睛和耳朵上。要知道,眼睛和耳朵就长在离你的大脑最近的地方,而且神经系统非常密集,众多的神经系统就短距离的直接连在你的大脑上,只有你大脑的注意力是专注于这两个器官上面,那么相应的神经系统感应强度就会很高。于是你将注意力的重心放在眼睛和耳朵上实际上就等于将注意力的重心放在大脑上,你想一下这样大脑的学习效果能不好吗?你为什么要隔山与大脑“打招呼”而不直接与大脑来过近距离亲密拥抱呢?如果直接通过眼睛和耳朵来学,那样效果会好上几十倍以上! 不就是很多人想用嘴说英语,用手抄写英语吗?其实也这样可以的,在你的大脑之中想象你的嘴在说英语,你的手在抄写英语就可以了,这样效果也不错。

说到这里,你没有发现每一个汉字实际上就是一幅行“笔”路线图(跟行车路线图一样)吗?因此大脑要多次慢慢地精确地熟练每一个汉字的每一个笔划。这样才能让大脑控制双手书写出这些汉字之中每一个汉字的每一个笔划的这件事“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也就是说你的手或手中的笔对大脑起到了辅助和引导作用,让大脑的思维跟着笔你的尖同步走,不要快也不要慢,要精确到位,不能有任何马虎和模糊,方便大脑就获得正确的的汉字。我们可以把它叫作“定脑”,即通过某物给大脑的思路进行精确化定位。就相当于告诉大脑:“你应该这样具体地,详细地,精确的来写”。这其实是对大脑注意力的一种引导和约束。将大脑的注意力控制到极小的范围内。

前面已经说过了,当你的大脑已经具备了在使用英语时对双手和嘴巴等这些人体器官的良好控制能力后,你在大量快速地学习英语时,你就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到双手和嘴巴,让你的嘴巴好好的闲着,你的手乖乖的放着。同时我也说了,我们学习英语,吸收英语,消化英语时基本上百分之一百靠的是大脑,眼睛,耳朵这三大器官。如果你的英语学习不是以这三大器官为基础,那么你的英语是难以学好的。你的大脑,眼睛,耳朵这三大器官的运作速度决定了你的学习速度,也极大程度地决定了你使用英语时的速度。

刚才说到了学习汉字时,大脑需要通过辅助工具例如手和笔来“定脑”,即通过某种方式给大脑的思路进行精确化定位。那么英语的学习也可以这样做吗?是的!不过我们不是通过双手的书写来“定脑”,而是通过英语单词本身自己!具体来说是这样,单词的形,音,义直接相互交叉定位。用形来定音义,用音来定形义,用义来定形音。这种方法相当之简单方便和高效(以后会细讲)。

对于一个陌生单词,在你看到它的形(即拼写构成)以后,你应一下子就知道它相应的发音了(以后会讲英语发音的几条基本规则,让你第一次见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新单词时直接就能准确发出它的正确读音,而且越是越少见的单词即低频单词越准)。另外,如果你学过字根的话,对于绝大多数单词,那么你一看到单词的形就应该知道它的意义了。例如:cordheart accordance 一致,调和con together ,disnot concord 协调,同意discord 不和,不一致英语之中绝大部分单词都是由字根组成的,中长单词几乎是百分之百。想学好英语,字根学习法绝对是其中的一个好学习方法。其实英语之中最好学的单词就是中长单词了,无论是音,形,义都是这样。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还要学会划分音节,拼写与发音一定要一一对应起来,任何的一个字母都不能漏掉。如construction, 应该这样分开,con , stru , ction,即每一个音节对应的每一小团字母集合要分开来看(这叫条理化,再长单词这样分好后,也就变为几个音节了),如果出现单独非音节辅音时,在后面还有音节的情况下,应与后面的音节连在一起,例如,action a, ction discussiondis,cu,ssion 千万不要这样划分dis,cus,sion (很多词典就是这样分的),因为这样不利于大脑的检索和输出,你很容易把cus中的S单独发音出来,而不是ssion 这样连为一体来发音。给单词划分音节的过程,是单词学习中最重要的“编码”过程,这是为了我们使用时方便大脑高效检索信息,输出信息的。这件事要高度重视。

那么我们在学习单词时大脑该如何运作呢?前面已经提示过了,应该用单词的形,音,义直接相互交叉定位,以达到让大脑高效地精确地运作的目的。对于一个新学的单词,第一步是看单词的形即字母拼写,此时眼睛的注意力绝对要高度集中,从左到右细看单词的每一个字母。因为此时眼睛正在向你的大脑输入图像信息,即单词的拼写。速度要快而准,不要犹豫。第二步是从整体上划分几个音节,并在大脑之中发出读音(嘴巴不用说,对于未知读音和你不敢肯定读音的单词应立即看音标),此时大脑将此发音(是大脑自己想象之中生成的,但效果跟直接从耳朵听到的效果一样好)输入大脑,并默认为前面单词拼写的发音,并直接与单词的形建立紧密的联系。第三步是理解意义。此时你可以选择“猜”,例如用字根法就很容易知道新单词的意义了。也可以一步到位,直接看解释,当然也要看单词的词性,并瞬间转化为相应的“本质意义”(注意:绝对不能用汉语代替),此时大脑在“感受和理解”到“本质意义”后,自动将“本质意义”与第一步得到的单词的形与第二步得到的音分别建立紧密联系(即形,音,义是紧密的三角关系,为了直观,大家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图),并在大脑之中全部“储存”起来。

在第三步的时候,如果能与字根法相结合的话效果会更好,单词的音形义三者的联系会更紧密。第三步如果要想做得又快又好的话,还得学一下以后会讲的“脑最小冲击量训练法”。通过这三步,单词的形音义已经全部被输入了大脑。按照专家的说法,形即拼写,由于是图像,被输入右脑,而声音和意义则被输入左脑。

如果是在高速学习的情况下,学习第一次见到的单词,平均下来的消耗时间为:第一步1秒,第二步0.7秒,第三步0.3秒,综合各种因素进去,一个小时可学单词1200左右。如果每个单词再额外加上一句例句和几个衍生词,那么每一个小时可学400左右新词(总数中没有加上衍生词)。如果是在你复习性学习情况下,比如去学那些半生不熟的,见过五六遍的单词,这时由于单词已相当熟练,第一步和第二步被大脑基本上合为一体了,即形与音已经“同步”了,你看完形即拼写时,音也已经在大脑之中发完了。这时,平均下来的消耗时间为:第一步加第二步0.7秒,第三步0.2秒,综合各种因素进去,一个小时可学单词3000左右。这时例句是没有必要再看了,每个单词如果额外加上几个衍生词的话,一个小时可学单词1200左右(总数中没有加上衍生词)。

本人的速度比这稍微快点,对于半生不熟的单词一般的速度为每个小时3400个。不过以这种速度最多也只能连续

坚持一个半小时,就得休息半天才能再次开始这种“高速战斗”了。因为大脑的耗能太大了,到最后你会感觉到大脑嗡嗡地响,热呼呼的,快顶不住了。可见这个过程之中,大脑里参与运作的细胞数量之多,活跃度之高。在这种高强度用脑的情况下,想没有学习效果都难。那么快速学习单词与快速阅读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而且非常之大!前者由于面对的东西大多是陌生的,大脑需要做建立,创造,理解,转化,储存等工作太多了,因此大脑的工作模式是全方面的,工作强度是巨大的。而快速阅读时,由于它的内容通常都是不太难的,大部分单词都是认识的,因此大脑的主要工作是检索,对比,理解,任务相对较轻松简单。所以你快速阅读一整天大脑都不会觉得累。

在用快速法学单词时,向大脑之中输入单词拼写的图像时,你的眼睛一定要认清楚单词中的每一个字母。但也并不是叫你在单词上慢慢看。因为每一个单词都是由二十六个字母从左从右排列而成的,而二十六个字母是很好识别的,所以大脑对整个单词的拼写的认识过程是可以瞬间完成的,即使是第一次见到的陌生单词。虽然整个过程快速而且又是只看一遍,我们对大脑输入的图像信息还是相当清晰的。因为英语单词构成太简单了,所以在大脑之中快速生成清晰图像十分容易。大家可以做这个试验.现在你在大脑之中“说”出英语“I am a worker”的时候,同步将“I am a worker”相应的整体图像由前到后依次在大脑之中显示出来。怎么样?可以做得到吧!如果做不到,就让你的大脑“说”得相对慢一些,图形也就能同步的“显示”出来了。

其实如果你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方式的训练,大脑的这种同时显示英语拼写图像的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了。速度高到什么程度?英语声音的产生速度有多快,它就能有多快!比如,CCTV—NEWS,BBC,CNN等电视台整点新闻时,主持人的语速不是很慢吧,那么就算英语语速是这种播新闻的语速的两倍,大脑还是可以相当轻松完成这种任务的。半岛台ALjazeera中有一些对话或辩论节目里的嘉宾激动时的语速可能是正常播新闻语速的三倍还要快,但大脑同步产生拼写图像的速度还是可以跟得上的!我验证N多次了!可见大脑快速生成英语拼写图像之容易!

而且这个过程之中还不仅仅是快速同步生成英语拼写图像这么简单。大脑通过耳朵从外界接收声音后,分析声音,识别声音,并立即在整个大脑之中进行声音的检索,在大脑的声音储存库之中作分析对比,伴随着快速解码的过程,瞬间在大脑之中检索和“找到”声音相对应的单词的拼写和“本质意义”,并极速地产生拼写图像并且“显示”出来!这么复杂的过程大脑能瞬间完成吗?当然可以,而且是相当轻松的!人类发达的大脑的速度和效率是相当惊人的!

话又说回来,尽管大脑很强大,但对于线条错综复杂,形态多变的汉字,大脑是没有办法快速同步产生清晰汉字图像的!这个我也做了很多的试验。大家现在就可以进行一个简单一点的:在大脑之中“说”汉语“我是一个工人”的时候同步将“我是一个工人”相应的整体图像由前到后依次在大脑之中“显示”出来,注意每一个笔划的清晰性哦!怎么样?做不到吧!这种情况下,大脑里会反应很慢,而且一片混乱,一片模糊!所以学汉字时,是比较麻烦的。你要借助你的手或手中的笔对大脑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对大脑进行“定脑”,才有可能学得会汉字(汉字的麻烦还非常之多,以后再分析)。所以,汉语无法高效输入大脑,而英语却可以做到超简单,超高速地进行学习!(英语学习的容易之处还多得很,请务必继续关注本贴,让你的英语学习变得超级简单又轻松。)

在使用时,大脑有多种检索模式。都是检索形,音,义三者之中的一种。同时还可分为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直接检索就是第一次检索,何为间接检索?即是指在第一次检索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检索,第三次检索等多重检索。大脑先是直接检索,然后再以直接检索得到的结果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间接检索,即二次检索。依此类推。比如说吧,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声音被输入大脑,大脑先是直接检索声音,然后再以检索声音信息所得到的结果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二次检索,即间接检索形和义之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两个。如果直接检索失败,间接检索就无法进行。当然,即使直接检索成功获得有效信息,也不代表间接检索一定会成功。例如,我们用汉语写文章时,有很多时候已经知道意义和读音了,但就是无法想起相应的汉字怎么写。或者阅读时看到很多汉字明明知道自己已经学过了,但就是无法想起它们的读音和意义。这些都是大脑直接检索成功获得有效信息,但间接检索时却失败了的例子。由于英语单词在形,音,义这三方面的整体自然溶合性和紧密性较强(大家可以对比下汉字在这一面的生拉硬扯,先天不足),英语单词在被大脑快速检索到的方面有很多的先天方面。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英语学习。

前天,我一边阅览着纽约时报的新闻网页,同时一边听着半岛台的节目。由于当时注意力太投入在新闻网页上,所以大脑就没有太留意在半岛台的声音上。突然下意识隐隐约约之中我好似听到了一个从发音上看拼写应该是“CONTERMISE”的单词。我当时反问自己:这个词怎么这么陌生,到底存不存在,我学没有学过?大脑为什么又觉得发音很熟悉呢?我漏掉哪些发音了?由于没有详细听,相关的语境也错过了。根据读音来判断拼写还有其他几种可能,但没有任何一个结果是我认同的。再想几秒,大脑之中还是无法检索到合适的单词。后来我留意到电视的播放内容都是关于日本的电子产品行情的,我就往大脑之中在前面检索所得到的可能结果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检索条件“有关商业方面的”,这时大脑即刻检测到了最佳结果,那就是CUSTOMISE。果然,没有过几分钟,节目之中这个词又再次出现了“They customise their product。。。”。

可见,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大脑越明确的关键词,越充分的条件进行检索的话,越容易得到合适的检

索结果。大家可能觉得:“这不是跟我用百度和谷歌检索一样吗?”没错,十分相似。但大脑的检索极具优势,那就是大脑在检索的同时也在快速思考分析相关的信息,最后大脑给出它可检索到的已知的最佳的答案。这种人工智能优化检索效果的功能是机器永远无法达到的!

其实,大脑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的检索一直伴随着大脑的所有思维活动。在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是如此。例如你在向大脑快速地输入新信息之时,大脑在快速检索对比相关信息,所以大脑才能“告诉”你,这是“新”的信息而不是“旧”的信息。在无意识的思维活动时也是如此,所以你才能在熟睡时梦到你过去的好朋友。换句话说,检索就是人类大脑思维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大脑的世界是一个信息的世界,而检索正是大脑与所有信息能够相互联系的基础。检索的快慢直接关系到你大脑工作的快慢。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如何让大脑快速检索”这个问题。其实,改善大脑的的信息输入过程(即信息的编码过程)就是改善大脑检索的最佳方式。你在信息编码输入时一定要先思考这个问题:“在使用信息,输出信息时,大脑应该怎么样去检索才能快速而轻松地联系到信息并输出信息呢?”然后再考虑和决定大脑该怎么样学习,怎么样编码输入信息。这其实就是逆向思维分析法。即先想好“该怎么用”,再决定“该怎么学”。

对于“大脑应该怎么样去检索”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以最初编码的方式进行检索”,即怎么编码就在使用时就怎么检索。再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是怎么来的,你就怎么返回去”。例如,来时“工人》》worker 》》wor ker 》》['w?:k?] ”。你听到了声音['w?:k?],再原路返回,“['w?:k?] 》》wor ker 》》worker》》工人”(注意这里的“工人”是指相应的“本质意义”,即工人的客观具体形象,大脑之中不应该用中文代替)。['w?:k?]指的是worker 的发音。

如果你反复试验的话,你会发现,信息的条理性与清晰性是信息能被大脑快速检索的重要前提。因此信息的条理性与清晰性应成为我们学习时的侧重点。其实你只要按照我前面所说的“学习英语时还要学会划分音节,拼写与发音一定要一一对应起来,任何的一个字母都不能漏掉”的方法再加上那三大步学习法用心学习英语的话,信息的条理性与清晰性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另外,由于英语的很多天然优点,大脑在检索英语方面的抗干扰和自我纠错能力相当的强。只要让大脑稍加学习,条理性与清晰性很差的英语,大脑也可理解(以后会讲大脑超级纠错法,让你在重口音,乱发音,乱用语法等问题上能最大程度地得到解决)。

如果想让大脑快速生成英语拼写图像的能力增强的朋友,刚开始时还可以这样在有空的时候训练一下。你想象你的面前有很多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字母,二十六个全都有,有大写的,有小写的,而且是各种颜色的。它们在你面前慢慢飘落,这些字母都是立体形状的,你从各个角度快速地一个一个的依次观察它们,上下前后左右,正的斜的。。。A,c,g,B。。。然后再想象几个长单词的拼写图像(可以是你熟悉的,也可以是你自己随机乱造的)。只要隔几天训练一次,每一次训练几分种,用不了多久,你大脑快速生成英语拼写图像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你用那三大步学习法时效果会越来越好。

大家可能都遇到这个情况,有些人你很久没有见到他了,但再次见面时,你一眼就能认出他来,虽然他的名字你却一直都想不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脑在输入图像时参与的细胞数量多,所以在相关图形再次出现时,很容易被大脑检索到。不过复杂的图形在大脑之中还是很模糊的,而且实际图形越是复杂,在相对应的大脑之中的图像越是模糊。由于信息的模糊,条理性和清晰性不够,所以大脑难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清晰地”的输出。例如你可能很熟悉你家里房子的外形,但你却难以把你家的房子的外形画出来(相当于大脑无法清晰输出)。不过,简单的图形在大脑之中相对应的图像还是很清晰的,因此大脑可以很轻松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清晰地”的输出。英语单词就是这种简单图形,因此学习英语时,对于每一个陌生的单词,我们可以图像输入为侧重点,然后再到声音和意义。在单词的形,音,义这三者之中,只有形是最直观的,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最具体的最形象的东西。所以先侧重“有形”的拼写再侧重到“无形”的声音和意义,其实也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方法。

前面已经说过了,英语单词在形,音,义这三方面的整体自然溶合性和紧密性较强。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在单词的形(拼写)之中,就直接可以体现出音和义。大家可以再次体会下以前举过的一个例子“cordheart accordance 一致,调和con together ,disnot concord 协调,同意discord 不和,不一致”

在单词的形(拼写)之中,是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单词的读音和意义了?其实,就算在单词的形(拼写)之中,没有直接体现出相应的音和义,只要我们给大脑暗示它们(单词的形,音,义)之间存在紧密关系,那么大脑自然会在三者之间建立“强制性紧密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有点脆弱,容易断裂。但多让大脑重复几次的话,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会极强,极不容易断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没有用字根法学习单词,也没有知道什么英语的发音规规律,他们也学会了英语。

其实,我们读小学的时候也是用后面的那种在大脑之中建立“强制性紧密联系”的方法来学习汉语的。比如,我们当时学汉字“老师”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这两个字就表示他“我自己这一个人”,“我是你们的老师”。然后,怎么读呢?用拼音表示:LAO SHI,前者第三声,后者第一声,老师叫我们先认读和背读十遍。第二天上课时,再复

习读几遍。怎么写呢?先跟老师慢慢用手写几遍,不然会跟老外学汉字一样,还不知道从哪里入笔。好了,就这样写了好多遍,老师是过来人,知道这肯定是没有多大学习效果的的。于是命令我们放学回家后每个字再在本子上练上一百遍,这就是我们的课后作业。第二天还要上交,遍数不够的还得罚。

按照相对性原理,要想人家的英语在我的大脑之中的速度是很慢的,那么我的大脑就要加速,只要我大脑处理英语的速度比人家说英语的速度还要快的情况下,我的大脑就肯定会觉得人家说的英语是慢的,是很容易“应付”的。而如果要想人家说的英语在我的大脑之中是清晰而简单的话,那么我的大脑对英语的处理能力应该极度细微化和敏锐化。于是我的重大发现——最小脑冲击量原理——横空出世了!

很明显后面的那些人在达到目标——知道迷底——大脑所需要的信息提示量更少。这些为了让大脑想到某些内容(也就是让大脑检索到某些信息)的“信息提示量”就是我所说的“脑冲击量”,,因为它能冲击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的大脑作出反应,发生相对应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所以我们可以叫它为脑冲击量。也就是说“信息提示量”就相当于一系列大脑思维活动的“起动量”,是大脑思维活动的“导火索”。没有这些“信息提示量”(也可以叫“大脑思维起动量”),大脑相应的一系列后继进行的思维活动就不可能发生。

例如,一个人发狂了打人一般总有一个原因,而这一原因就是“大脑思维起动量”,也即是脑冲击量。有些人你要连续骂他一天一夜,他才会情绪失控而打人。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让他发狂了打人”(相对应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的目标所需的脑冲击量就十分大,你要连续骂他一天一夜才行。而有些人,你只要突然给他瞪一个眼神,他就会发狂了地打人。对于后面的这一情况,为了达到“让他发狂了打人”(也相对应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的目标所需的脑冲击量就十分的微小,你只要突然给他瞪一个眼神就可以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个具体的单词能引起你的大脑“听得懂它,理解它”的脑冲击量又需要多少呢?如“SUN”这个单词,你要听多慢,听多少遍,需要多少反应时间才能让你的大脑明白它的“本质意义”太阳呢?很显然,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脑冲击量有大有小。如果我们以时间长短的标准来衡量脑冲击量大小的话,这个脑冲击量可能是一分种,也可能是一秒种,等等。我们把所有冲击量之中最小了的那一个叫“最小脑冲击量”。也就是挑战你大脑反应速度极限的那一个脑冲击量,如果脑冲击量再小,那么你的大脑将无法做出反应,无法激发相对应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很明显,我们在英语学习时每一个单词的“最小脑冲击量”(注意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最小脑冲击量能帮助大脑完成任务)越小越好。那样的话,大脑对英语的处理能力将极度细微化和敏锐化,大脑处理英语的速度将是极高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找到每一个单词具体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呢?例如英语单词HOUSE具体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是什么?你为何要这样问“是什么”?你不是说“最小脑冲击量”越小越好吗?没错,这里的“小”包括了时间上的“短”和内容上的“少”,这里的“内容”是“信息提示量”。也就是说“最小脑冲击量”是“持续时间极短的一丁点极少的信息”!一定要记住这一句。

好了,说了那么多,终于知道了“最小脑冲击量”就是“持续时间极短的一丁点极少的信息”,这点信息起到脑思维活动的“起动量”的作用。每一个单词具体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是不同的。那怎么样才能找到每一个单词具体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呢?这个问题本人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问题搞定!搞定的那一天也就是我英语质的飞跃的那一天!希望你也一样!

象一下这个情形:你脖子旁边紧挨一把锋利而发亮的长刀,刀柄正握在你的右手之中。你无比的痛苦,因为你不小心染上了毒瘾,倾家荡产。不远处有数名放高利贷的黑社会打手到处找你,想要了你的命,因为你还欠他们一千万,你一生已无力还清。而此时此刻,你的毒瘾又上来了,难受得喘不过气来,像千万把刀割在你的身上一样。。。你已下定决心要自杀,并且决定要速战速决,当快速数数一二三后,口中快要喊出那个“死”字的瞬间动手了结这痛苦的一生。。。你的右手紧握,准备动手,“一,二,三!死!妈——”你最终没有下得了手,你在说“死”的那一刻,你瞬间想到了你妈妈。。。

在这个模拟训练之中,汉语“死”或英语“DIE”具体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你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快要“死”的那一瞬间你大脑瞬间的感觉!为什么会是一瞬间,因为“一,二,三!死!妈——”这些言语极快,而“死”在“三”和“妈”之间,你的思维快速由“三”转移到“死”。“死”具体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瞬间激发你的大脑有关于“死”的思维,但当你的大脑正准备展开更多有关于“死”的思维活动时,你的思维却在瞬间之间转移到“妈”上面去了!“死”具体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的作用时间是极短的,可能只有0.2秒吧。大家可以再次体会两次快速“死”的瞬间感觉,体会下“最小脑冲击量”是怎么回事。然后现在慢慢地说“我——要——死——了——”,每个字说两秒种,慢慢体会大脑之中“死”的不同感觉。前一种情况大脑之中有关“死”的思维活动是瞬间的,来不及展开更多有关于“死”的思维活动,但后一种由于时间允许却可以充分展开。

大家可以继续体会下“花”,“树”,“室”,“鸟”,“云”等相应的“最小脑冲击量”,你的大脑在每个字的“最小脑冲击量”之间不断转换,速度越快越好!一定要体会那一种“最小脑冲击量”的感觉。每个字的“最小脑冲击量”

都在不断冲击你的大脑,激发每个字的相对应的脑思维(语言的本质意义),但都是冲击,激发你的大脑,你的大脑都有一种要将相应的脑思维要展开的趋势,但被迫停止(凭借着“最小脑冲击量”的激发作用,此时你的大脑已经将相应的信息检索到,并被大脑识别和理解,加入到大脑整体思维之中利用。何为大脑整体思维,说到英语语法时再细说)因为下一个其他的“最小脑冲击量”又跟着出现了。。。依此类推,循环下去。一定要控制好大脑的节奏,激发,停止,转移,激发,停止,转移。。。每一个“最小脑冲击量”都应尽量时间短,内容简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单词应多个快速连续地学,最好一次学几百以上,效果才会好。如HOUSE,FLOWER,PLANE,BOY。。。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些很简单的名词,目的是方便大家的理解。那么动词,副词等的“最小脑冲击量”怎么去体会呢?都是一样道理的,自己慢慢领悟吧。你只要在大脑之中把握好“趋势”和“节奏”就可以了!不断地快速地激发,停止,转移,激发,停止,转移。。。最好每一个“最小脑冲击量”都能瞬间完成。大家可以想一下句子由什么组成,单词为主要成分吧。如果大脑对句子中的每一个词的处理都是瞬间就可以完成,那么大脑对整句话的处理时间也要极短。反之,如果你的大脑处理速度过慢,反应迟钝的话,就连“I am a student ”这些最简单的句子你都会反应不过来,都会不能理解。记住,只有你学习和训练时能够“快”,你在用时才会“快”!不然不行。因此,切忌慢腾腾的乌龟学习速度,因为那样你大脑的战斗力太差,上战场参加实战的效果会很差劲!

为什么我们说简单汉语时没有那种大脑在不断处理“最小脑冲击量”的感觉?那是因为说话的内容太熟悉了,大脑处理每个字词的“最小脑冲击量”的时间极短,短到你都没有发觉。所以你觉得你说话时好像只管说话,大脑不用思考,不用处理什么“最小脑冲击量”似的。但这都是假象。如果你在看内容难一点的陌生一点的汉语文章时仔细留心体会的话,你还是能体会到大脑不断处理“最小脑冲击量”的感觉的。甚至有很多的时候,你大脑无论怎么样慢思细想你都不能理解相关的内容。其实,你的英语熟练后,你说英语时不但很自然,没有感觉,而且极有可能你的英语思维会比你的汉语思维还要快。而且越是抽象的东西,英语思维越是比汉语思维快而好用。(以后也会在这一方面进行分析)

“无敌泡妹仔英语学习法”

给你五个小时的总时间,随便你怎么用,你如何去俘获一个在蛋糕店里独自上班的女孩的心?这个问题很多的人看到后,可能会笑,“怎么可能呢?时间太短了,两个人连相互熟悉的时间都不够。除非一见钟情!”那好吧,一见钟情的情况我们忽略它。如果我是这样像下面这样利用这五个小时的话,你看看我成功的机会大不大。

前面的一个月我每周去和女孩子聊天三次,每次5分钟,第二个月开始,我每周去与和她聊天一次,每次10分种,这样连续四个月,第六个月的时候前面的一周里每天都去“泡”她,每一次就5 分钟,然后接着就是看时机进行最后的真情告白,大约是半个钟。这样刚好与这个女孩的实际总共相处时间为五个小时,见面三十六次,交往时间长达半年。你想一下,假如我的魅力不是很差,这个女孩子也是很正常的话,我追上的这个女孩的机会难道不是很大吗?!

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在总时间固定的情况下,应学会科学分散利用时间,别集中利用。我去“泡”这个妹仔,本质上是我去“泡”她的大脑。如何让她的大脑觉得我不陌生,让它觉得跟我很熟,对我感觉很好,很喜欢。如果你不会利用这五个小时的话,你可能一见面就赖在人家的商店里不走,呆上花五个小时。就算你的嘴巴再厉害,人家的大脑还是会觉得跟你不熟悉。甚至觉得你是神经病,对你很反感。我把这种情况叫做不科学利用时间。

这让我联想到学英语这件事上来,很多人就是不科学利用时间。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偏偏很多人心急想吃热豆腐。就拿学单词来说吧,有很多人想一下子就让一个新单词做他熟悉的“好朋友”,于是与新单词一见面就“扯”个没完没了,又是写呀,又是读呀,又是背呀,练上个几十回,几分种都不肯放过这个刚认识的单词朋友。刚开始就这么热情吧,单词新朋友也不一定会介意,但见面以后,这些人就把这些新交的单词朋友给冷落了,一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都没有再与这些新交的单词朋友打过几次招呼。为什么这些人冷落这些新交的单词朋友呢?哦,原来这些人一直都很忙,一直都忙着与一个又一个的新单词交朋友,同时一个又一个地开始冷落以前交过的单词朋友,直到这些以前交过的单词朋友与他们彻底断了联系,成为完全陌生的单词。当然,这些人可能还会在很久以后又会再次上门来,又重新与这些单词交“新朋友”。为什么叫“新朋友”,因为虽然在这以前他们与这些新单词见过面,但此刻互相都已经想不起来了。因为这些人忙呀,为了应付最新的朋友,结果没有时间与以前的新朋友保持联系。

你想一下,使用这样的与单词交朋友的方法能找到很多熟悉的单词朋友吗?不行吧!其实这些人的初衷也是好的,想一下子就跟这些新单词变熟悉,并且还想着以后很少相互联系,但互相不能忘记,互相保持熟悉度。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们违背了交朋友的基本规律:多次联系,定期联系。只有“多次联系,定期联系”你才会把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互相熟悉的朋友。

我刚才就是使用这种“多次联系,定期联系”的交朋友方法花费五个小时的总时间与那个女孩子“混”熟的。可见,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每次联系的时间也不用很长(当然也不能太短,起码得让大脑能感受到联系),只要使用“多次联系,定期联系”的方法,你就可以把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互相熟悉的朋友。一个女孩子这么复杂总共才花五个

小时就变得这么熟了,一个单词这么简单能花费多少时间?!没有理由用得上五分钟吧。我的试验表明,只要你采用“多次联系,定期联系”的方法,再配合“大数量快速学习法”,还有其他很多的可以合并在一起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综合来学习的话,平均算起来,你可以让绝大多数的单词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做你的熟悉朋友,好朋友。为什么叫好朋友,因为他们总是跟你很熟,你很了解它们,随时可以找到它们,使用它们。

你要学10000个单词要多久,就以10000分种来算吧,那就是167个小时!你难道在半年之中连16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都没有吗?你怎么会老是在学单词而没有几个单词是你十分熟悉的呢?!朋友,想想愿因吧!其实在这学这10000个单词的167个小时的时间里,你还学会学到很多的相关的衍生词,短语,例句。。。有人可能会问,“万一过久了,我对它们又不太熟悉了呢?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提醒一句:在一个小时可以复习3000个单词的情况下,你想复习10000个单词还不是小菜一碟?!

况且,由于大部分的单词你都断断续续学了一二十遍以上了,都相当熟悉了,除了单词的拼写你要快速看一遍以外,其他的东西你都可以不用理了!复习起来,大脑轻松得要死,就差点没变成“快速阅读”了!另外,如果你平时还喜欢经常使用英语来工作或娱乐的话,那你都不用怎么复习了。因为大部分的单词在你平时使用的过程中就已经被你复习N+1遍了!!

那问下楼主,背新概念有用吗?有人说可以增加语感,我背了几篇,总是不能坚持,因为也已经上班了。

望回复下,谢谢

背诵几乎没有用。如果你不去理解英语,不去建立英语思维的话,即使你把牛津大词典背下来也不太可能会说英语。你去理解一下相应的内容即可,完全没有必要背。那样既浪费时间又折磨大脑,而且又无效果。以后我会分析背诵这一大普遍的误区。你应该追求的是大脑理解英语,产生英语的能力。即人家怎么说英语你都能明白理解,同时你想什么就可以用英语说什么。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很多人学英语是相当盲目的,学了数年可能都未曾试过去实战,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学英语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学。实际上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一个问题:我们在使用英语时基本环境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实际战斗”时,我们的“战时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跟培养军队准备参加战斗的道理是一样的。假如每一个士兵平时是这样训练的:跑一百米的最快速度为一分钟,换一回子弹最快要二分钟,瞄准一个十米外的一块大石头需要的最短时间为三分钟。你想吧,这样的军队会有好的战斗力吗?能打胜仗吗?恐怕就算是跟一群野鸡开战,也会被野鸡全部叮死吧!因为在战时实际环境中的一切都是发生和变化得非常快的!你一旦速度慢了,反应迟钝了,你只有被打败的份。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就应该按照“战时实际环境”的需要来训练自己。可惜很多人连“战时实际环境”都不太了解,那怎么去训练呢?怎么去打赢战争呢?那么,使用英语时的“战时实际环境”是怎么样的呢?

大家先看个例子。这是今天BBC网站上一条新闻的部分内容摘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1453496.html,/news/world-south-asia-13313201

Al-Qaeda has confirmed the death of its leader Osama Bin Laden,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attributed to the group and posted on jihadist internet forums.

The statement said his blood would not be "wasted" and that al-Qaeda would continue attacking the US and allies.

Bin Laden's death would be a "curse" for the US and urged an uprising in Pakistan, the statement added.

The militant was shot dead on Monday when US commandos stormed his compound in the Pakistani town of Abbottabad. 这些内容在BBC新闻上播出的话,如果用的是正常英语语速,那么应该是35秒种左右的时间主持人就会把它说完。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听得明白吗?你平时的训练速度有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呢?我想,中国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者都在喊:“太快了!”估计很多人也会说:“生词太多了!”

凡是学了英语三年以上但还是这么认为的人,他的英语学习方法肯定有严重问题。人家的速度快了吗?这样的速度同声传译你都应该来得及进行。生词多吗?那是因为你还不适应随时面对新单词。这两个问题看似十分不一样,但实质上都是速度的问题(后者暂时不详细分析)。对于语速问题,你应该知道:你听完每一个单词之后,只有0.1秒左右时间的一瞬间给你去领会这个单词。因为下一个单词接着要出来了!而给你去领会这个单词的时间也只有0.1秒,紧接着再下一个单词又出来了。。。依此一直下去。。。

这意味着什么?你的大脑处理单词的速度要快!理解单词要快!只有0.1秒钟的时间留给你!你的大脑没有时间将每一个单词相应的意义去展开,去理解!因为你的大脑肯定要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听人家的声音上(可以想象下,如果大脑听漏了别人的几个音,几个单词,它还能正确的理解人家的话语吗?),所以大脑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将单词相对应的“本质意义”慢慢的去展开,慢慢的去分析,慢慢的去理解。。。

这些“战时实际环境”就要求大脑处理单词,理解每一个单词都是要瞬间完成!(实际上我们说汉语时也是这样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自己是怎么说汉语的)那么你在平时的学习之中有没有以这种速度来训练自己的大脑呢?可能

很多人会说,我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呢,有办法训练吗?当然有!前面我不是隆重向大家推出“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吗?我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气力来说那个问题呢?就是因为“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是你的英语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实战水平”的最关键法宝!

不然你等着你的英语在漫长岁月的自然使用过程之中慢慢地熟练,慢慢达到“实战水平”吧!你做得到吗?有了“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以后,我们处理单词的形音义这三大要素时应变为处理形,音,最小脑冲击量,也就是说要用每一个单词相应的“最小脑冲击量”来代替单词相对应的意义(确切来说是“本质意义”)。

那么,我们学习新单词时该怎么办呢?对于“本质意义”极为熟悉的单词(例如,TREE,你未学英语以前,在你大脑的汉语系统之中,相应的“本质意义”你早已十分熟悉了),从第一次见到单词开始就应用“最小脑冲击量”来代替单词相对应的意义。对于那些“本质意义”不是极为熟悉的单词(如,tornado 龙卷风)在学习时可以在最前面的两次之中,让大脑对单词相应的本质意义进行充分的展开,但从第三次开始,就不能这样做了,也应用“最小脑冲击量”来代替单词相对应的意义。(大家可以再回去看下我的三大步学习法,一个小时是怎么去学3000单词的)只要你坚持使用“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那么你的大脑对英语单词的反应能力将会是极速的。大脑处理单词,理解每一个单词都将会是瞬间完成的!这些速度刚好是“战时实际环境”所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在听人家快速说英语时,你只要留心听人家的声音就可以了。

在听到每一个单词的声音后,大脑会自动地,自然地,高效地,通过“最小脑冲击量”瞬间检索到单词的“本质意义”,从而瞬间理解每一个单词!这些每一“瞬间”在大脑熟练最小脑冲击量以后,由于耗时太少了,以至于你都没有感觉出这个过程。因此你的整个大脑里好像只有声音一样(像你听汉语时一模一样)!当然,只要你愿意,单词的形(即拼写)与声音一起同步在大脑之中出现也是可以的!但你从来不会觉得英语单词是需要去刻意地理解的!因此你听英语时大脑是一片轻松,一片自然的!再者,只要你坚持使用“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你的英语书面阅读水平也会得到无限级别的提高!所以你一定要认真地理解“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积极地使用“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

如果你不是使用“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而是采用传统学习方法的话,那样要想让你的英语达到“实战水平”太难了!那样你只有通过在非常长久的自然使用过程之中让你的英语慢慢地熟练,你的英语才会慢慢地达到“实战水平”。(随着在自然使用过程之中大脑对单词的熟练度的慢慢提高,在使用时,大脑对单词的理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后达到与使用“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时所需的时间一样的水平)那样我们太难做到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以高起点的“战时实际环境”所需要的速度水平来训练大脑,让我们的大脑不战则已,一战必胜!!

如果一直都是采用传统的“野鸡军队”训练法的话,那么你苦学英语十年后与老外的交谈情形将会是这样。你先是用你背得混瓜烂熟的那一句英语“My english is very very very bad, please speak very very very slowly"开头,然后老外非常非常慢地,每个单词说上十秒种以上地对你说:“You——are —— a ——God ——damn ——idiot!”你当晚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因为你终于听明白了一个老外的一句英语,尽管他说的意思是:“你真的是一个超级大白痴!”

大家都能都玩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假如你是扮演“老鹰”的,那么如果扮演“小鸡”的那一群人跑得都比你快的话,你是很难抓到“小鸡”的。大脑“抓”单词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你的大脑必须要运作得快,识别单词,理解单词一定要快,才能“抓”到单词。不然,绝大多数的单词,包括很多你已经熟悉的,都可能“自由自在”地从你的大脑边上溜过,而你的大脑除了表现出慌乱以外却无能为力。。。久而久之,你的大脑可能对英语都麻木了。

例如,下面这些这句话中的每一个单词大家可能都学过无数遍了,但在电影中听到这句话时,你的大脑可能毫无反应。“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单词够简单吧,但你的大脑可能一个单词也“抓”不到,因为反应太慢了!这里面的“慢”实际上包含了多方面的慢。包括大脑对每一个单词处理的慢和对整体意义理解的慢。后者与你的英语思维能力关系最大。至于英语思维要到以后再谈,因为现在得重点探讨大脑对每一个单词的处理方式。

上次说到“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的问题,现在我想再补充些内容。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这是我所有英语学习法之中的最重要的关键所在。这直接决定了快速学习英语并达到“实战水平”的成功与失败。这个问题搞好了,熟练了,后面我将会说的“同声传译”对你来说也会是小菜一碟。所以我愿意罗嗦些再继续讲。

学会了“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你“玩”英语。即使你其他的方法都有严重问题,你也会在不断的误打误撞之中学到相当多的“自由英语”(不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难以使用的礓硬英语)。不然,你千辛万苦到头来很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是被英语“玩”!可能很多人只相信勤奋,不相信方法的关键,所以现在我还要先说些题外话。

那么多教了几十年书的英语老师有几个是真正会说英语的?寥寥无几!记住,会从书面上背诵英语,会看着书本照念英语那不叫会英语。那只能叫“会背英语”和“会念英语”,或者叫做“英语搬运工”。“会英语”跟你“会汉语”在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会英语”肯定要会流畅的自然的英语思维。你可以轻松地听,说,读,写绝大多数英语

(不常用的,太过专业的内容,例如很多历史和高深科技专业内容,普通人不一定要学,就像在我们在汉语系统之中有相当多的内容不懂一样)。

我昨晚在网上到处看了一下,发现英语教育培训界到处都是英语忽悠专家,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我一想到这一个情况就觉得十分荒唐可笑。为什么很多人就不用他们的脑袋想一下问题呢?至于太详细的东西,我就不想说了,免得发生口水战。

很多人学习英语时在出发点上就发生了很大的问题。他们认为学英语一定要跟那些英语最好的人学。其实学英语主要得自学。因为语言的内容太多,大部分的东西肯定要自己亲自去学习理解运用,去直接地详细地参与整个过程。要想学好,谁也逃避不了这个过程。别人只能极为有限度地帮助你,最多只能给你一种种详细的学习方法,和在某些细处问题上指导你一下。

于是问题来了,对于有些人所说的“你只要用我的方法学,你肯定可以学会英语”的这个问题,你该如何分析?第一,方法是否可行,第二,方法是否可复制,第三,方法复制成功以后,学好英语所需的代价是多少?特别是时间的成本要多少?

很多人去学英语时,就是这样来的:谁的英语好我就跟谁学。于是绝大多数人死得相当惨。为什么呢?按照他们的判断,那肯定是跟母语是英语的那些老外学得最快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先给大家补充点常识。在美国的唐人街,有一部分受教育水平极低的华人很年轻就以各种途经来到了美国。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看法:“长时间沉浸在英语的海样之中,英语一定学得很快”。按照这种说法,这些华人的英语应该是不错的。但实质上他们所懂得的英语寥寥无几,英语水平很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学习环境太差”了!

有人说,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美国英语学习环境太差了?!是的,对于一部分没有多少英语基础,也没有懂得相应合适的英语学习方法的人,像美英加澳这些国家的英语学习环境实在太差了!因对于这一部分人,这样的环境他们根本就无法有效地学习!

很多人可能只顾学习,却忽略了有效学习的一个基本前提:可理解性。什么叫做“可理解性”呢?顾名思义就是说只有在你的大脑已经理解的基础上,你的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对于没有理解的东西,大脑是难以使用的(大家可以思考这一个问题,你将所有的医学书籍背熟,你就能当医生了吗?)。由于这一部分华人没有多少英语基础,也没有懂得相应合适的英语学习方法,因此当他们面对几乎百分之一百的英语环境时,就无法适从(跟你没有英语基础时看BBC一样)。虽然每天都有很多机会接触数不清的陌生英语,但由于都无法理解(也没有人和东西帮助他们理解),所以全部都难以学习,因此学习效果极差。结果可想而知,一下子掉进了英语海样,差点被“淹”死了。没有被“淹”死的,绝大多数也只能一辈子呆在唐人街里寻求发展。

所以,对于那些指望靠老外迅速学会英语的人,你还是得想得清楚些。由于双方语言上的差别,所以双方难以详细沟通,更加无法了解对方的思维,因此这样问题就特别多。一方面,老外就难以知道你对于每一个知识要点是怎么理解的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你理解。另一方面,你也无法向老外说明你是如何理解的,难点在哪里,哪些东西还不明白。于是,为了教学能够进行,教的全都是那些最简单的东西。如果教难一点的内容的话,他难以向你说得明白,而你也难以听得懂。你能指望学到什么?用英语谈天文说地理?

老外在中国的英语教育培训市场中数量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时候面对的是归国人士的“诱惑”。“你看下我的英语多好,你跟我学英语肯定能学得像我这么厉害!”对于这一个诱惑,你应该问他:“我可能都没有你那么聪明,那我要跟你学多久呢?要十年吗?另外我也未必像你那样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呀。你的学习方法我可以复制,但你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我却复制不了呀!我能学得像你那样好吗?”。

有些人更能忽悠,以英语口音来作诱惑。“我的英语口音就是纯正的美国口音”,这是他们最惯用的一招。对于他们的这种推销法,我姑且不管他的英语口音是不是纯正的美国口音,首先还是要给大家说一说这一个常识。大家都应该知道每个物体才有他天然的物理特性吧。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质就是这其中的一种物理特性。一个物体在物理上没有发生变化的话,他的音质也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钢管和木头在振动时发声的音质会不同。

口音的道理跟这十分相似。在年纪小的时候,人的身体在发育过程之中,人的发音器官在不断变化。一旦这个过程结束,人的发音器官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都基本确定下来了,那时口音也就基本固定下来了。你长大了口音是不太可能改变的!何必做这种没必要的努力呢?顺其自然不是很好吗?你只要将每一个发音学得完美些自然些就可以。口音问题应该被忽略。

美国的黑人,白人,黄种人由于人种的不同,身体的物理和生理特性肯定也有些差别,所以在口音上天生就不同。即使是那些ABC,绝大多数人的口音也跟白人的口音有不少的差别。而白人呢,北部跟南部的也有不少的口音差别!何来的标准“美国口音”?!你要说就说你用的是美式英语的发音方式,别说什么的标准“美国口音”。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Calcutta)有数千华人,他们移居此地有数百年了。由于他们还保持着说汉语的习惯,尽管他们在学校时大多听到的都是印度口音的英语,但他们说英语时的口音却是跟中国人基本一模一样的!完全不是印度口音!所

以别去相信什么“口音谎言”!说句实在话,对于英语学习者就应多听听带有世界各地口音的英语,那样对英语学习非常有益!不但要听英语,也要适应听一下法话,西班牙语,德话,俄语等各种外语。虽然你听不明白,但却可以大大增强耳朵对各种语音的识别能力!

闲话说了那么多,现在回到“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的问题。如果只学一个单词该如何学?实际上这和一下子学多个单词时的用脑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只要把“所有其他单词”用“同一个单词”代替就可以了!就相当于不断地学“同一个单词”。而且也是在大脑之中把握好“趋势”和“节奏”就可以了,不断快速地激发,停止,转移,激发,停止,转移。。。但都是转移到同一个单词上去。先体会第一遍“最小脑冲击量”,接着转移,重新开始,体会第二遍。。。每一次“最小脑冲击量”训练都应瞬间完成。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好相应的节奏,做到有“节奏”地做好每一次的“最小脑冲击量”训练。

如果你学一个单词,且只训练一次怎么办?记住,在大脑之中“一激发就立刻停止”,激发要够快,停止要迅速!感受一下那一瞬间的“最小脑冲击量”即可,然后将大脑的思维转移到其他的内容上去!任何的内容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在大脑之中将单词相对应的“本质意义”展开!即大脑的思维只要想到“本质意义”开始的一丁丁点的瞬间即可!并且在一瞬间就要完成!换句话说就是,“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大脑养成这种习惯:在看完单词的拼写或听完单词的读音后,大脑检索和联系单词相对应的“本质意义”时,它所需做的最大任务量就是“最小脑冲击量”的那一丁点内容而已!千万不能多,多干了就等于“干坏事”!

如果我说了这么仔细,还不明白的人,可以反复多次体地会你听汉语的感觉。例如,“我在公园里看到了很多的动物,有猴子,大象,海马,老虎。。。”你在听汉语的每一字的时候,你的大脑有对每一字相对应的“本质意义”展开吗?没有吧!但你的大脑为什么能理解这一句话的意义呢?你只要理解“最小脑冲击量”的相关情况就全都明白了!在这一过程之中,大脑在听到每一个字的声音后实际上已经执行了“由声音联想到意义”的任务,但对每一字相对应的“本质意义”都没有展开,只做了它所需要做的最大任务量——“最小脑冲击量”的那一丁点内容!再次强调一次,“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大脑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以“最小脑冲击量”方式来检索与使用单词意义的习惯!

现在来举个详细的例子。“HORSE 马”该怎么学习呢?你在大脑之中发完HORSE的读音后,大脑应立即激发HORSE 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例如是“马的一丁点眼神”(这些是无法用语言具体说明的,而且由于每个人对马的熟悉情况不同,因此在不同人的大脑之中,HORSE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会有所不同,但都只是一丁点的瞬间的思维趋势而已。在不熟练时也可以将“最小脑冲击量”扩大些,例如时间长度上扩大为0.5秒。这时你都可以在大脑之中联想到整个具体马的形象了。但随着每一次的练的进行,你的大脑对马的联想内容应越来越少!下次你的目标应定为马的一个眼睛就够了,再下次,一个马的眼神。。。)然后,在你的大脑快要想到马的一丁点眼神的那一瞬间(0.1秒),你的大脑应立即将思维转向(转移)到其他的内容上去!因为你你的思维一转向,大脑很自然就会停止“对马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展开”!

而这些“其他内容”有无限多种选择。可以是“牛”,“树”,也可以是“我要吃饭了”,更加可以是“HORSE本身的最后的那一个读音SE”,随便你喜欢。。。大家现在就可以直接训练。先训练HORSE本身。然后再到这一句例句“The horse jumped over the ditch 马跳过了那条沟”。

在这一句例句之中,大家可以先训练其中的每一个单词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然后再合起来训练全句。可以先慢后快。一定要先让大脑找到那种“一激发就立即刹车”的“最小脑冲击量”感觉。只要让你的大脑成功突破了第一个单词,领悟到了那么种感觉,那么以后所有的单词都很好办了,大脑一见到单词就会按部就班地去那样做了!那样你会学得也轻松,用到也轻松!!所以关键是要让你的大脑先体会到一次“最小脑冲击量”的感觉!让它有那一种体会!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都学单词很久了,但当时我是用常规方法学的,现在该怎么办?”一句话,把词典拿出来,把每个单词用“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依次训练一遍!所有你认为有必要学习的单词学完后,接着再从新开始新一轮,过几天后再一轮,半个月后再一轮。。。对于多意义的单词,先只学最常用的那一个意义,其他意义统统忽略(以后在讲“游击队根据地学英语法”时我会讲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一切都要尽量快!这样四轮过后你就可以不用再专门去训练这些单词的“最小脑冲击量”了,以后在平时使用中保持相应良好的用脑习惯就可以了!那时候良性循环也开始了。。。

接下来这几天要讲的内容是脑信息点共振原理和全脑信息点网络原理。另外,有些朋友说理解英语长句存在困难,所以也打算简单讲一下语法方面的意义团原理和补充语原理。

关于“最小脑冲击量”的问题,现在再说几句。如果还未理解的朋友,请让你的大脑认真集中注意力地做下面这些事情。

请迅速思考这个问题:你认识的动物有哪些?在大脑之中依次把相应具体的名字说出来。连续完整做三遍。第一遍

非常慢地进行,第二遍要快些,第三遍最快速地进行。请问,你的大脑在想到这些动物的名字以前,是不是先是想到了“动物的具体形象”?在你快速说出这些具体的名字时,“动物的具体形象”还在你的大脑之中出现吗?如果没有出现,为什么你的大脑会想到这些动物?详细多次体会。。。

依照此方法继续体验你的大脑,去思考下面问题。

你认识的植物有哪些?

你认识的人有哪些?

你见过的河流有哪些?

你从小到大吃过了哪些菜?

你体会到“最小脑冲击量”了吗?如果没有,每天按照我所说的方法做一次上面的这些体念。另外,没事的时候再来这个贴子看多几遍,再想想。一直到你体会到“最小脑冲击量”,搞清楚“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为止。

注意,在你看“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的这些内容以前,你们应先看完我前面所写的所有贴子。不然你很可能难以理解透彻这个问题。

基本完全正确。刚开始就是这么做的!当你的大脑对“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极为熟练后,就仅剩“思维趋势”罢了。到时你只需体会“瞬间趋势”就可以了。这些不用学的,你用多了“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你的大脑自然就懂了!现在可以训练下HAPPY CAREFULLY MUST SHOULD AS AND等难一些的“最小脑冲击量”了。

我个人对于“最小脑冲击量”的一点理解:

1.来源。最小冲击量来自于一个人身体所有的感觉器官:看到马的时候你不会把它当作驴、听到一首歌你知道这是谁唱的、嗅到一股香气你能辨别出是在炸鱼而不是在煎饼、碰到开水你能赶紧的抽手...都是感觉器官对大脑的冲击量造成的(有点像“条件反射”中的“条件”)

2.感受。我回想了一下多年前沉迷于武侠小说的时候,费劲口舌才从同学或朋友手里借到一本“厚厚的”“完全陌生”的武侠小说,人家说“明天早上就要还给我啊”,于是晚上开始挑灯夜战。因为“厚”且“完全陌生”,加上小说特别有意思,逼迫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它,这时候看完一个字、一句话、一页后立刻转到下一个,看书的这段时间就是一个个汉字描述的物件、情景...对大脑进行“最小冲击量”的过程

3.时间。按照楼主前面所讲述的例子,这个时间是趋于一个无穷小的过程,我理解的极限也就是你目前对汉字描述的“本质意思”的反映时间,有人说怎么别人读个一千字的文章那么快,我要用两倍或者三倍的时间才能看完,这大概就是因为LZ所说的“习惯”所造成的。这个习惯有的时候是强迫造成的,像前面的两个人听同一段声音的时候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阅读的话肯定会有一点的差异,如果这段话理解难度不是很大的话,那么声音对两个人的“最小冲击量”的差异很小,但是视觉引发的“最小冲击量”差异要大一些。

4.还有什么来,暂时想不起来啦...

以上是个人暂时对这个感念的理解,不当的地方还望楼主帮忙指正~

呵呵,理解得不错!十分正确!“最小脑冲击量”实质上就是大脑对单词的“本质意义”检索时的“最小检索思维标记”。这个“思维标记”既要小,但也要能帮助大脑能检索到单词的“本质意义”。

duplicate-----du + pli + cate是对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C本身就必须是和ate在一起组成音节发音的。在字根划分与音节划分有冲突的情况下,肯定是先考虑音节划分的!因为在单词熟练了的时候,你是不用再考虑字根问题了,而拼写与发音是我们在每次使用单词时的关注点。因此学习单词时以拼写与发音为重,其次才到字根。

谢谢各位的捧场,但请大家千万不对我本人进行吹捧。本人很容易骄傲的哦!心情不够平静就难以把贴子写好,因为写这种贴子是不能与“激清”相伴的。其实,即使没有人给我肯定,甚至有很多人来砸楼,我也会杷这个贴子一点一点地写下去的。我知道很多人心中对于英语有数不清的问题。但这是急不来的,我得一个一个地说清楚。这个贴子的重点内容我争取在三个月内完成。

首先得找“最小脑冲击量”。前面说过了,“最小脑冲击量”实质上就是大脑对单词的“本质意义”检索时的“最小的检索思维标记”。高速公路上的公路标志,大家都见过,它们提醒和告诉你到某个地方该怎么走,从哪里进去,从哪里转变,从哪里出去。“最小的检索思维标记”的设计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我们引领大脑到通往单词“本质意义”的思维路径的入口处即可,剩下的“工作”就让大脑的“潜意识”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悄悄地完成。

这跟你走路时一样,你只要提醒大脑往左走,往右走,往直走即可,你无需详细向大脑提供它该怎么样去抬腿,伸腿等详细信息,大脑即可在潜意识中自动完成所有的过程。如果说在走了很多的路以后,大脑自然就会“在潜意识中随时准备指挥走路,并且做得十分熟练”的话,那么大脑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看到了文字(包括汉字与英语单词)就去自动理解它们的意义(而不仅仅的看看文字的笔划构成和检索相对应的读音)”的过程以后,大脑早就在“潜意识”之中养成了“看到文字(包括汉字与英语单词)就去自动检索和理解它们的意义(除非检索失败或受到了你的“不要去理解”的特别指示)”。

因此你无须担心引领大脑到通往单词“本质意义”的思维路径的入口处后,大脑无法去完成剩下的“工作”。但这里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大脑要对单词的“本质意义”要十分熟悉!记住,一定要熟悉!不熟悉不行!这跟接下来下面这个例子在道理上是一样的。你的大脑对“指挥你的双脚走钢丝绳”不太熟悉,因此,你不能指望你的大脑会“在潜意识中随时准备指挥你的双脚走钢丝绳,并且做得十分熟练”。

此时此刻,当你看到“懂得”这两个字时,你无需刻意“命令”你的大脑去理解这两个字,你的大脑看到了“懂得”这两个字时,就会习惯性地在潜意识之中试图去理解它的意义。由于大脑对“懂得”的“本质意义”十分熟悉,所以大脑瞬间就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你可能自己都没有发觉这个过程,但你能体会到这个过程的结果,那就是你感觉到你理解了“懂得”的意义了。

如果你的大脑遇到那些它没有知道或不熟悉“本质意义”的词汇时,你的大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去体会下吧。“悉熟质”,“果结程”,“觉发都”,“到遇大”,“备挥走”,“丝双你”,“动往理”,“成的公”。。。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的大脑是不是一下子就很晕了,很迷糊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大脑见到了这些汉字后,它就“习惯性地在潜意识之中试图去理解它”。但很不幸的是,这些词的“本质意义”它一个都不认识。因此当它在潜意识之中试图对这些词的“本质意义”进行检索时出现了这种情况,检索到了每个汉字的形音义,但对于整个词的意义却无从下手。于是大脑一下子在矛盾重重之中就“全蒙了”!

可能有些人会说:“不是说英语中的单词多吗?如果词汇量不够大,那大脑是不是经常会迷糊?”当然极少会这样。由于汉语中的汉字是极少增加的(汉语中的汉字也不敢轻易增加,一增加的话,相信很多中国人的眼一下子就傻了。面对新汉字,既不知怎么读,又不知是什么意思,更加难以学会新汉字的笔划),因此在构建新词时就不得不借用已有的汉字。但由于每一个汉字本身各自就有很多早已存在的旧的意义,因此汉语“新词”虽然是新建的,但它实际上一开始就与每一个汉字的已存在过去交混在一起,无论形音义的哪一个方面。

因此每一个汉语“新词”从构造开始的那一刻,就实际上像是一个“杂夹着滚滚红尖往事的中年‘祥林嫂’一样”的沧桑妇女,而不像是一个“纯纯的初生婴儿”。所以大脑在面对汉语“新词”时,由于每一个汉字的意义对大脑的正常思维的干扰,大脑对汉语“新词”的理解极容易发生思维迷糊的现象。当大脑第一次遇到像“奥巴马”,“甘地”,“阿拉伯”,“乌克兰”等这些词时,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大脑就会处于看既想把这些词当作新词(对于某个人来说是新词的新词),但又不能把它们当作新词的矛盾和纠缠之中。

而如果大脑面对一个英语新词(对于某个人来说是新词的新词)时,虽然新词是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但由于每一个字母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大脑就会“顺其自然地”,“毫不犹豫地”地它们当作一个新词,并根据具体情况来猜测,给它一个大脑“不太确定”的意义,并在以后的使用之中不断对这个“不太确定”的意义进行调整,直到大脑自己完全“肯定”为止(例如你看到标准词典中相应的权威解释以后)。因此,大脑在英语中之中遇到相对于它而言是新词的单词时,大脑是不会迷糊和矛盾重重地处理这些新词的。例如,当大脑遇到了OKASADA时,大脑会很犹豫地处理这个生词吗?它找不到可以选择的余地,怎么犹豫?

另外,由于英语之中出现最多的“新词”是那些“临时性单词”(出现了一次后,可能大脑永远不会遇上它们了,如BABASEDE),像人名,小地名等等都是如此。因此在英语中大脑对很多生词的主要处理方式就是简单地“一次性”使用。大脑只对那些反复出现的生词和你认为十分重要的生词认真处理。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使用英语过程中遇到生词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简单地“一次性”使用绝大多数生词,只认真对待那些反复出现的生词和你认为十分重要的生词!

上面说了,当大脑遇到英语单词时,在大脑对单词的“本质意义”十分熟悉的情况下,你只要引领大脑到通往单词“本质意义”的思维路径的入口处后,大脑就会习惯性地在潜意识之中去理解它的“本质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单词时,只要在大脑之中激活单词相对应的“最小的检索思维标记”也即是“最小脑冲击量”就可以了。而无须详细去展开单词的“本质意义”所对应的具体思维。

在这里得补充一下,这种对单词的处理方式实际上相当于让单词“激活”并“准备就位”参与下面一系列的由小到大的脑思维活动:单词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单词的意义——单词团所对应的“意义团”——句子相对应的句意——段落所对应的段意——文章所对应的文意。这个系列过程将会在讲语法的时候细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最小脑冲击量”是最小的思维小单元,相当于思维的“细胞”,这些思维的“细胞”再有机的组成思维的“个体器官”,然后是思维的“个体系统”,,思维的“个体”,思维的“整个生态系统”(整体英语思维)。换句话来说就是:整体英语思维就是由无数的“最小脑冲击量”通过各种思维关系一级一级地由小到大地构成的!

好了,那么“最小脑冲击量”怎么找呢?“最小的检索思维标记”怎么标记?我给大家一些参考意见。想做好“最小脑冲击量”训练,你得让大脑觉得所有的单词跟它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让大脑紧密地参与到每一个单词的“最小脑冲击量”中来。换一种说法就是,你得让你的大脑与单词的意义及单词相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建立紧密的直接关联。

做好“最小的检索思维标记”这一点有四个办法。第一,通过想象你的眼,耳,鼻等所有感觉器官或其他身体部位参与到其中来达到让大脑参与目的。第二通过想象获得抽象感觉来让大脑参与。第三,通过想象大脑直接使用该单词在英语中的某一具体用法来让大脑参与。对于这三个方法,如果直接以“最小脑冲击量”来举例,那么难以说得明白。因此下面我所有的的例子都是“具体的思维”来说明,告诉大家的一些努力方向。想要获得这些“具体的思维”所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的话,那么你按照我前面所说的“最小脑冲击量”训练法来做即可。

对于第一种方法,举个例子。前面我举的例子是“HORSE”,那个例子之中我们实际上利用的是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看到了“马”。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的东西很多,因此所有那些具有具体形象的东西都可以这样来进行。如HOUSE,TREE ,FLOWER。。。那么我们的耳呢?LOUD,LODDLY RAINY, NOISY...依此类推。舌头,手等你的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运用,结合你的熟悉度,怎么好用就怎么来,依单词而定。

对于第二种方法,举个例子。“Sovereignty 主权”,那么你可以想象钓鱼岛问题或南沙问题。SAD ,HURT 你可以想象你失恋了。

对于第三种方法,举个例子。“AS ”,AS的用法有很多,那么你可以用你最熟悉的那一种情况来参与。如“as soon as...”,你在大脑中想象你正要使用“as soon as...”来让大脑建立与“AS”的直接紧密关联!即通过想象大脑是如何使用单词的来让大脑与该单词建立紧密关系。第三种方法对任何单词都管用,但效果比第一和第二种方法差不少。再具体到各种词性的单词。用的方法都是上面的三个方法。但你得在“最小脑冲击量”上也能体现出词性。(明晚再讲)

再次提醒,第三种方法应尽量少用。任何单词都应优先考虑使用第一和第二种方法,因为这两种方法效果最好。如何对各种词性的单词进行“最小脑冲击量”训练呢?为了方便说明,我所有的的例子都是以“具体的思维”来说明,相应的“最小脑冲击量”训练请各位朋友自已来进行。

名词。例如,“HAPPINESS 快乐”,你可以联想到你最快乐的一瞬间。如你考试得了第一名。

形容词。例如,“CRAZY 疯狂的”,你可以想象一个吵架中的人。为了在思维之中体现出单词的“形容词性质”,大脑的注意力应有两大重点。一个主要重点,即形容词的意义本身一个次要重点,即形容词所修饰的对象。于是这里的注意力的两大重点为,“疯狂的”的意义本身和修饰的对象“一个吵架中的人”。

及物动词。例如,“KILL,杀死”,你可以想象你杀死了一只老鼠。为了在思维之中体现出单词的“及物性”,大脑的注意力应有两大重点。一个主要重点,即动词本身的行为一个次要重点,即动词行为的目标对象。于是这里的注意力的两大重点为,“杀死”的动作本身和目标对象“老鼠”。这样训练后,在使用时,如果及物动词缺少逻辑上应该存在的目标对象(宾语),大脑就会发出警告:“错误或异常用法!”

不及物动词。例如,“GO,去哪里”,你可以想象你去学校。为了在思维之中体现出单词的“不及物性”,大脑的注意力只有一个重点,那就是仅仅是动词相对应的行为本身。并在大脑之中暗示这是“状态性”动词。什么叫“状态性”动词?我自己命名的。当时为了让大脑对某一个动词在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能一下就能检索出“不及物性”来,我参考了“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这一习惯说法,就把不及物动词叫作“状态性”动词。由于不及物动词在使用时,在思维逻辑上,动词相对应的行为是没有目标对象的,因此仅仅出现“动词相对应的行为本身”,所以我们可以把“动词相对应的行为本身”视为“状态性”行为。目的就是与“有行为的目标对象”的及物动词清晰地区分开来。这样训练后,在使用时,如果不及物动词被强加上逻辑上不应该存在的目标对象时(如FLY BEIJING),大脑就会发出警告:“错误或异常用法!”

副词。例如,“CRAZILY 疯狂地”,你也可以想象一个吵架中的人。为了在思维之中体现出单词的“副词性质”,大脑的注意力应尽量只有一个重点,即副词相对应的意义本身(例如,程度如何)。但由于副词修饰最多的是动词,我们也可以加上“合适的动词相对应的行为”来加强效果。于是这里的注意力的重点为副词的意义本身“疯狂地”和修饰的行为“吵架”。

代词。例如,“THIS 这”,你可以想象,你正用手指着近处的某物。

介词。例如,“AT,在。。。”,你可以想象你站在某一地方。

连词。例如,“IF,如果。。。”,你可以想象你是一个老板,你正在警告你的员工:“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老板教训员工”的情景模式几乎适用于所有连词。

数词。例如,“FOUR 四”,你就想象下相应的阿拉伯数字“4”即可。

冠词。例如,“THE 这那”,你就想象你的手指向一个苹果,表示“特指”,而“A或AN”呢,你就想象有一大堆苹果,表示“泛指”。

感叹词。例如,“HI”,你就想象你正在实际之中使用这些词。

另外,动词还有其他几种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而很多名词也有单复数。这些也可以在“最小脑冲击量”中体现吗?是的,这是可以做到的!你只要在“最小脑冲击量”的训练之中加入相应的“思维”即可。这时候,这些由

基本形式变化而来的变化式所对应的“大脑思维”跟基本形式所对应的“大脑思维”相比,前者显得更像是一种“复合型大脑思维”,所对应的是“复合型最小脑冲击量”。这些变化形式的“大脑思维”是多重的,注意力上有多个“重点”。例如,“WASH”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为“WASHES”,那么“WASHES”所对应的“复合型大脑思维”是“WASH”的“大脑思维”加上“ES”的“大脑思维”(第三人称单数所对应的“大脑思维”)。“复合型最小脑冲击量”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可能有人会问:“大脑思维”变复杂了,那么相应大脑的反应时间会不会随着它们复杂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呢?反应时间是增加了,但不会增加多少。一方面,随着思维复杂度的增加,大脑之中积极参与大脑思维活动的“临时活跃细胞”的数量也会急剧增加(相当于可用兵力大大增加了)。另一方面,对于对那些熟悉的“复合型大脑思维”,大脑会使用“意义团”思维方式。例如,“in the morning”这个“单词团”所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跟“morning”所对应的“最小脑冲击量”大小基本一样,因为“in the morning”这个“单词团”太常用了,大脑就把它当作一个单词似的看待了。(这里顺便提下,常用的“单词团”跟单词一样也有“最小脑冲击量”,例如“as soon as possible”。)总之,学语言重在学“思维”,无论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和第三人称单数,还是名词的单复数,又或者是其他任何单词的任何形式,对应的都是相应的一种“通用的思维”。这些“思维”一定要多多理解和体会。只要理解多和体会多,大脑自然就会在“潜意识”之中对这些“思维”熟练。学习时训练的是“思维”,熟练后,在使用时,大脑自然就会通过运用这些“思维”把相应的英语说出来。因此学会时一定要多训练“思维”,为使用英语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为“用”而“学”,而不是为“学”而“学”。

如果你留意我所举的例子,你会发现,我所举的例子都是极为普通平常的。那么这样会有学习效果吗?当然有。我们在学习时很容易忽略了这一个重点:我们的大脑是“智能”的,它的变通能力与灵活运用能力十分强。我们得好好地利用大脑的这些能力。如果你让大脑理解和体会一个具体的使用例子,那么大脑它很容易就能在相类似的例子中运用自如。例如你在学“HAPPY 快乐的”时,举的学习例子是“考试得第一”,你以为大脑就不会在“我很幸运地坐到末班车”这个例子中联想到“快乐”吗?!如果我们的大脑没有极好的变通能力与灵活运用能力,那么我们可能什么语言也学不会!包括母语!

某些网友感兴趣的内容很多,其中甚至也包括了我的一些个人情况。为了避免更多人产生误解,我现在再说些闲话。我将我的一些情况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出来。

这些内容都是你自己写的吗?

是的,这些内容完全是我自己百分之百的原创。如有类同,纯属巧合。

这些内容可以免费拿来使用吗?

我写出来的目的就是想与你们分享!

这些内容是你很久以前就写好的吗?

不是。这全是我现在才抽空写的。我一般是下班后先在电脑上打好相应的内容,再一段一段地阅读检查并适当修改下,然后一段一段地发到天涯上去。

你为什么都是很深夜才发贴?

因为我是个夜猫子,一般到半夜一点钟才睡觉。虽然是这样,但我一天也会有七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因为我中午还有一个半(有时是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平时我下班后有看新闻了解时事的习惯,而且也要适当听下音乐看下电影。所以我一般很晚才抽时间更新一下贴子,而不是一下班就来努力发贴。目的就在于让这个贴子不会影响到我正常的生活习惯。

你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读书,去读个大学什么之类的?

说你都不相信,我读书时就不把读书当回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爸妈都管不了。所以就这样了,早早出社会。

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生产技术工人。

月收入多少?

除掉吃住,还剩三千左右。

多大年纪了?

80后。

结婚否?

恋爱中。

你有什么爱好?

太多了。时事,体育,电影,音乐,读书,看报,聊天。。。

有无QQ等联系方式?

你我的缘分就在这个贴子或天涯某个地方,让我们彼此之间保持和珍惜这份神秘吧!

这个贴子里面有你的托吗?

没有,他们都是好心帮我顶贴的。我的朋友中也没有谁知道我发这个贴子,所以他们也没有帮忙。

你打算什么时候写完这个贴子?

无法确定。因为我心中还有无数的东西想写。但我会把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先写。最好玩的,最有趣的,由于它们在英语学习中不是最重要最关键,所以被我留到最后慢慢写。

你写这个贴子的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作个英语学习总结的记录。在这里先做个草稿,写完整些后,我打算学一下标题党,弄一个吸引人一点的贴子名字,然后转载到天涯的热门版块或其他的热门论坛上去。以便能给更多的人在英语学习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你在这个贴子中有没有想要做什么广告或者最后诱使我们购买什么东西的企图?

我没有任何从你们身上获利的企图。请相信我。如果你既对这个贴子感兴趣,但又害怕在不断跟进这个贴子的过程中会有“破财”的危险的话,那么请你早点远离这个贴子。要不你就在看这个贴子的时候,要加强防范,不断地在心中提醒自己:“楼主是个大坏蛋,想要骗我的钱花。我得提防着他一点,千万不能被他忽悠了!”

想问一下lz是不是用的《频度英语》一天背的10000个单词?

学习英语的材料到处都是,选择的余地十分之大,没有非得要使用哪一种学习材料的说法。不过真的很巧,我当时就是用《频度英语》来学单词的。因为这本书是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按照每一个单词在英语系统之中的使用的频度高低来排列的。我十分认同这一做法。所以我当时就用这套教材来大规模来学单词。效果十分好。不过书店可能早就没有《频度英语》买了。

在小数目时,数词的学习法是:例如,“FOUR 四”,你就想象下相应的有四个苹果即可。而在大数目时,例如,“hundred 一百”,你就想象下相应的阿拉伯数字“100”即可。

》那我们刚开始学英语时为什么又要训练双用书写英语和嘴巴说英语呢?其实我们是在训练大脑,我们在训练大脑如何控制好双手书写英语,如何控制好声带,口腔,鼻腔,胸腔等众多发音器官发出英语的声音。只要大脑已经具备了在使用英语时对这些人身器官的良好控制能力,那么这些器官部位在大脑学习时就可以休养了,适时训练一下即可,没有必要老是麻烦这些器官,也没有必要老是麻烦大脑做这些工作,随意去做没有必要的指挥工作,增加大脑的负担。这样做可以极好地减少对大脑的没必要的干扰,大大增加大脑的效率,改善大脑的学习效果。这一点相当重要。》》》

另外,对于英语的语音问题我还会细讲。英语的语音问题比汉语的语音问题好解决得多。大脑很容易检索到英语的读音,而在同样条件下,大脑检索到汉语的读音则l困难不少。大家可以作个对比。用最快的速度分别朗读一篇汉语文章和一篇英语文章。你会发现对比十分强烈。你的大脑在用汉语快速朗读时太累了。不但快速不起来,并且十分难以流畅。因为大脑在检索汉语声音时又慢又费力。

英语本身就是拼音文字,跟汉语不同。在你对英语单词的“直接拼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你只有向大脑输入“单词拼写图像”,大脑就会在“潜意识”之中由单词拼写自动产生相应的拼写读音。因此即使你不开口说英语,只要你在阅读英语,在自然状态下,大脑之中“图像流”和“语音流”都是同时出现的。

再者,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英语的发音在你学习英语的初期训练熟练后,是很容易保留效果的,即使你相当长时间一点英语也不说。而且比汉语(即使是你说了很久的家乡方言)的发音轻松自然很多。

开始时我对这一个情况也觉得很奇怪,后面慢慢分析发现了其中的原因。说英语时十分讲究“用气”,小腹应收紧些,气流的“压力中心”应在胸部稍上的位置,喜欢唱歌的人更容易理解这一点。而所有的发音器官应彻底放松,肌肉的紧张度只有你说汉语时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些你只要养成习惯就好了,很容易做到的。也就是说,说英语时“多用气,少在嘴巴上用力”。而在说汉语时“则少用气,多在嘴巴上用力”。一定要找好这种感觉。

每一个都分别去对待?没错。方法前面已经说过了。你学习时思维清晰些,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不然一片混乱,你自己都不敢用。

至于“听力,整句的方面”还早着呢!因为我还有很多基础内容还没有说完。放心吧,不用着急的。如果用上高效的学法,而且用得很熟练,我认为就算基础不是很好,用上两年的业余时间也都可以把英语学得很好。如果你的基础不错,一年的业余时间就足够了。关键是方法问题,特别是怎样用脑是重点。要好好的去验证,体会。刚开始的重点是要先学方法,先训练方法,慢慢把好方法融合到英语学习中去。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英语要学得多快。等你的学习方法熟悉后,大脑习惯了,再大量地快速地来学习英语也不迟。

站在学习的立场看,如果是我看书的话,我专挑那么生词多一点的来看,这样才能学得快些。不过你得有相应的方法。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打算在以后细谈。

到了在使用英语过程之中自然增长词汇的阶段后,那些专业词汇书是没有太多必要看了。最多一年复习一遍就够了。

这时你需要的是“量身定做”的词汇和去全面增强你的“英语血肉”了。因为在“捡砖头”的工作做了那么多以后,你应该去好好地“建房子”并且做好全面“装修”工作的时候到了。

明晚开始讲新内容,我的“两个猜想”——脑信息点“共振”原理和全脑信息点网络系统原理。

我表示其实我没有看懂这句话~

******************************************************

“捡砖头”----- 就是积累单词的过程通过学习积累大量的单词和词汇

“建房子”------ 单词和词汇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你就可以随意阅读、写作、看实新闻电影....等从这层意思来讲是就是你可以学会如何使用这些原始“砖块”知道他们的用途使这些“砖块”具有价值为已所用

“装修”------- 向各个专业领域拓展知识和见闻到的一个阶段吧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还要学会划分音节,拼写与发音一定要一一对应起来,任何的一个字母都不能漏掉。如construction, 应该这样分开,con , stru , ction,即每一个音节对应的每一小团字母集合要分开来看(这叫条理化,再长单词这样分好后,也就变为几个音节了),如果出现单独非音节辅音时,在后面还有音节的情况下,应与后面的音节连在一起,例如,action a, ction discussiondis,cu,ssion 千万不要这样划分dis,cus,sion (很多词典就是这样分的),因为这样不利于大脑的检索和输出,你很容易把cus中的S单独发音出来,而不是ssion 这样连为一体来发音。给单词划分音节的过程,是单词学习中最重要的“编码”过程,这是为了我们使用时方便大脑高效检索信息,输出信息的。这件事要高度重视。》》》

你的划分法我认为不是很好。X(任何字母)加L,R是很多的,在发音时前后是要十分流畅的,不能分开。例如,FLY,CRY,PLAY。。。应尽量养成“如果出现单独非音节辅音时,在后面还有音节的情况下,应与后面的音节连在一起”的习惯。这还与说英语时的气流控制问题息息相关(以后也会细说)。乱划分危害极大。另外,学英语单词时千万别这样“一个一个字母说出来”地学拼写。CRY,C——R——Y。这样的学法只有死路一条。学英语单词时应直接一个个音节学(几个字母),同时在大脑之中“发出”相应的一个个音节的读音。

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感受下欧洲各国人的口音。

我的“两个猜想”——脑信息点“共振”原理和全脑信息点网络系统原理。

我已经写了部分相关的内容。为了避免大家可能的“不明不白”,所以要等到明晚这些内容被基本写完后,我再贴到这里来。这些内容比“最小脑冲击量”容易明白很多,而且也相当实用。明白了这两个“原理”后,你将会明白很多传统学习方法上的巨大误区。

我的“两个猜想”——脑信息点“共振”原理和全脑信息点网络系统原理。

这些内容你可能不会相信,但你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它们的存在。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我尽量讲得简单些。

我们往大脑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之中是怎么样储存起来的呢?这一直是一个迷。在不同的时间里输入的同一个元素(例如“AND”)在大脑之中会不会在大脑同一地方储存起来呢?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果同一元素是在大脑之中。。。。。。。(此处省略一万字)。由于这个问题的探讨过程相当之复杂,存在的可能性非常之多,因此暂时不写了。中间的相应的很多结论也只能从效果和表现上反向去证明,无法直接证明。因此我的探讨结果只能是“猜想”。而且我也难以去说服你们去相信这些“猜想”。但不管我的“猜想”事实上是对是错(我自己相信是对的),我还是要把其中的两个“猜想”简单地说出来,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为了把问题简单化,我们对大脑的功能区没有详细划分。

我们对大脑输入的信息是以信息点的状态在大脑之中储存。即在某一时刻我们对大脑输入的某一信息是由大脑之中某一特定位置附近的极少数量细胞来完成储存工作的。而这里面的“某一特定位置附近的极少数量细胞”就是相对应的“在某一时刻我们对大脑输入的某一信息”的“脑信息点”。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大脑中所有的细胞的任务是多重的。同样,“某一特定位置附近的极少数量细胞”之中的任何脑细胞的任务也是多重的。但从整体上看,这“某一特定位置附近的极少数量细胞”的共同性却是都是为了完成“在某一时刻我们对大脑输入的某一信息”的储存工作。当然,它们也同时参与着其他的某些信息的储存工作。所以,“脑信息点”是相对独立的,但也是相互不同程度地交叉重叠的。

简单来说吧,大脑里的某一个细胞就像是地球上的某一个人一样,他的任务是多重的。是某一团体的工作者,但也是其他某一团体的工作者。这里的“一个人”对应着某一个脑细胞,“某一团体”就对应着我所说的“脑信息点”,而地球则对应着“整个大脑”。某一个脑细胞所扮演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但在这里面之中,有一个是它的主要角色。某一“脑信息点”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但在这里面之中有一个任务是它的主要任务,那就是积极参与“在某一时刻我们对大脑输入的某一信息”的储存工作。

对于大脑如何放置“脑信息点”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两点。第一点,从某一局部的“脑信息点”群上看,大脑对“输入的信息”是以“输入信息时的时间先后”为主要参考基础来将“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之中进行“在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