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检测雌二醇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检测雌二醇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检测雌二醇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检测雌二醇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雌二醇

检测物简介:

内分泌干扰物(也称环境激素)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积累并起到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使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作为一类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雌二醇、睾酮、己烯雌酚等类固醇激素被发现存在于自然界的水体以及工厂的排污

水中。其中雌二醇作为一种天然雌激素,具有很强的雌激素效应,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可诱发雄性生殖系统畸形生长和功能异常,此外还可诱发肿瘤等。因此研究建立环境污水中雌二醇的检测方法对于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或缺陷:

传统的雌二醇检测方法主要借助HPLC或GC—MS等分析仪器,可以准确灵敏地检出样品中的雌二醇,但该方法分析时问长,操作复杂,需要大型精密仪器,不宜广泛推广。目前雌二醇的快速检

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或生物传感器法,其中,基于受体的雌激素类物质检测方法可以检测所有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物质,灵敏度较高,但无法区分哪一种雌激素。基于抗体的ELISA法虽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其操作过程中需要多个洗涤步骤;基于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操作简单方便,但该方法对抗体要求高,且抗体用量大,由于高亲和力雌激素抗体较贵,导致检测成本高;而且由于抗体需要

低温保存,对保存和运输要求较高。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比色法原理:

链核酸适配体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纳米金表面,保护纳米金免于高盐浓度引起的纳米金凝聚溶液变蓝现象;当加入靶标后,适配体与靶标结合,并从纳米金上解离,纳米金在高盐浓度下发生凝聚,溶液颜色由红变蓝。并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纳米金溶液的在520nm和620nm的吸光度的比值,从而确定检测雌二醇的检测最低限。

一般检测过程:

检测雌二醇的适配体纳米金比色方法为:首先取50uL适配体与50uL纳米金结合,孵育5min后,加入50uL雌二醇溶液,再孵育5 min 后,加入10uL的2mol/LNaCl溶液,5 min观察颜色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520,620 nm的吸光度值。根据OD620和OD520的比值变化确定样品中雌二醇的浓度。

该方法优点:

该方法可以检测低至10 ng/mL的雌二醇,且可在20 rain内完成,检测实际样品时的基质效应很好,并且对于雌二醇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果肉眼可见,操作简单,雌二醇的快速分析提供了--可用于现场监测的新思路,具有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方法缺点:

由于在很多情况下,环境中的雌二醇浓度在0.2~3 ng/mL之间,检测灵敏度为10 ng/ml,该方法灵敏度不高。

金纳米棒的制备简史(四)——晶种法

金纳米棒的制备简史(四)——晶种法 2016-04-13 12:44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晶种法制备可控长径比金纳米棒 晶种生长法是目前制备金纳米棒最成熟的方法.Murphy小组在柠檬酸盐保护的情况下,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溶液,得到直径3.5 nm的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精细调控生长条件,如最优化C16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抗坏血酸的浓度,通过两步或三步晶种法制得了高长径比的金纳米棒,棒的产率大约为4%.随后,他们改进了这一方法,仅仅调节反应的pH值,就使高长径比金纳米棒的产率提高到90%.El-Sayed小组进一步改进了这种方法.他们用CTAB代替柠檬酸盐封端的金纳米粒子作晶种,克服了先前方法的一些缺点和限制(如形成非棒状,φ形纳米粒子以及大量的球形粒子).此外,在单组份表面活性剂体系中,通过调节生长溶液中银量即可得到长径比在1.5-4.5之间的金纳米棒.为获得长径比为4.6-10的金纳米棒,则需要N-十六烷基-N,N-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DAC)和CTAB混合使用.在Murphy小组和EI-Sayed小组工作的基础上,人们又进行了一些改进和调整.主要集中在各种参数的变化,如晶种陈化时间,晶种浓度或生长溶液中金离子量与晶种的比例,温度,不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等. Michael等用硝酸代替硝酸银,得到的金纳米棒尺寸均一,直径19-20nm,长度400-500nm,平均长径比21-23.他们认为,与硝酸造成的轻微pH变化相比,硝酸根离子的存在对棒的形成影响更大. Zijlstra等利用无晶种生长途径,在高达97°C的条件下制得了金纳米棒.与晶种生长法中晶种异处制备相反,此处的晶种原位生成.即在剧烈搅拌的情况下,往生长溶液中快速注入硼氢化钠,成核与生长会在5s 后发生. 尽管具体的制备方式有差异,但晶种生长法的基本原理可以表述为:制备出小尺寸的金纳米粒子作为晶种,然后生长溶液中的金离子在这些晶种上还原沿特定晶面生长得到金纳米棒.晶种法对设备的要求比较低,且反应温和,能扩大生产,是目前制备金纳米棒最成功的方法.

COD电化学检测方法

这两天查了电化学之羟基(OH)检测方法: 1.主要参考论文: 《掺硼金刚石薄膜微电极阵列的性质及其测定水体COD的方法研究》 《船载海水COD值的检测系统》 《电化学法直接快速测定COD初步研究》 《化学需氧量测定法研究进展》 《利用嵌入式计算机实现污水COD在线监测》 《密封式COD反应器快速测定法》 《一种新型的COD在线自动监测仪》 《Ti_PbO_2电极在测定COD中的应用》 2.主要原理: 基于特殊电极电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同步迅速氧化水中有机物,羟基自由基消耗的同时,工作电极的电流将发生变化。当工作电极电位恒定时,电流的变化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成正比关系,通过计算电流变化便可测量出COD的值。 3.测量方法: 系统为三电极系统: 工作电极采用铂金丝涂上PbO2金属材料; 参比电极采用Hg/Hg2SO4电极,其中参比液为:K2SO4溶液;它对工作电极提供一个稳定的参比电位; 辅助电极采用铂金电极; 当对工作电极施以一定的电压时,工作电极上的金属涂层PbO2表面将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 4. PbO2电极的制作: 制备工艺参照日本专利,采用电化学方法将多孔性的β-PbO2 沉积在清洁的钛上。电镀液的配方为Pb (NO3) 2·3H2O30g/L 和少量添加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电镀时以铜片为阴极,电流密度、温度和酸度分别控制在30mA/cm2 和65℃和pH=3,电沉积2h。在钛基体上可以得到表面平整而多孔的PbO2 涂层,

厚度约0.1mm。 另外的铂片电极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则需要购买 5.实验所需仪器 双恒电位仪,磁力恒温搅拌器 6.实验所需试剂 葡萄糖标准储备液的配制:准确称取 1.0321g分析纯的葡萄糖,溶于1L 去离子水中,得到COD为1000mg/L 的溶液。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储备液的配制:控制烘箱温度100 ℃,将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烘干2h,待冷却后,准确称取0.850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1L 去离子水中,得到COD为1000mg/L 的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配制:称取4.26g无水Na2SO4 溶于1升去离子水,此时溶液的浓度为0.03mol/L。 再生液的配制:称取28.42g无水Na2SO4 溶于1升去离子水,此时溶液的浓度为0.2mol/L。 7.总结 如果要实现COD的在线检测的话,就是不用双恒电位仪来测电流,则需要一组运放来实现电流电压的变化,处理器来实现电压的变化来间接地实现电流的检测。可参考《船载海水COD值的检测系统》一文,里面有简单的实现。

纳米金催化剂参与的反应

纳米金催化剂参与的反应 2016-05-04 12:46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纳米金催化剂参与的 反应 纳米金用途广泛,但在当下的生活中,纳米金主要用于催化如下反应: (1) CO 催化氧化 降低燃料电池成本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甲醇重整产生的富氢气体。通常该混合物中含 75 %氢气、24 %二氧化碳和 1 %一氧化碳。CO 的存在会导致 Pt 催化剂中毒,因此需要除去 CO,而对 CO 选择性氧化是一种有效方法。同时,CO 低温(常温) 催化氧化过程,涉及空气净化、封闭式 CO2激光器、CO 传感器、防毒面具等多个 方面。目前使用的催化剂的缺点或者是稳定性太差,或者对毒物太敏感,或者反应过程中放出氯化氢造成二次污染。负载型 Au 催化剂,显示出较强的催化氧化 CO 活性和较弱的催化氧化 H2的活性,以及其它催化剂所无法比拟的抗硫中毒能力。(2)水煤气变换反应 鉴于聚合物电解燃料电池在汽车和居民电热传输系统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再度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与己经商业化的 Ni、Cu 基催化剂(其使用温度分别为 900 K或 600 K)相比,负载型金催化剂的使用温度低(473 K)。 (3)选择性加氢反应 Okumura等报道丁二烯在 Au/Al2O3 催化剂上选择性加氢生成丁烯,选择性为 100 %。同时,碳氧化物催化加氢反应生成甲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 (4)选择性氧化有机反应 Onal等报道了在催化氧化 D-葡萄糖成 D-葡萄糖酸反应中,在反应温度为323 K,p H 值为 9.5,Au/活性炭为催化剂时,D-葡萄糖酸的产率(83 %)最大。金粒径对催化活性影响很大,金粒子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产率越高。 (5)乙炔氢氯化反应

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摘要:长期以来,黄金一直被视为具有永久价值的“高贵”金属,在人类社会 象征高贵和权力,决定黄金具有这种地位的科学基础是它的化学非活泼性和优良的可加工性。但1989年 Haruta等发现负载在Fe2O3 和 TiO2 等氧化物上的金纳米粒子具有很高低温 CO 催化氧化活性。金催化剂具有其它贵金属不具有的湿度增强效应,在环境污染、燃料电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开辟了金作为催化剂的新领域。本文主要纳米金催化剂制备的研究现状及其部分应用。 关键词:纳米金催化剂选择性氧化加氢环境保护 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 一、沉积-沉淀法 沉积-沉淀法是将载体浸渍在 HAuCl4 的碱性(pH值为8~10)溶液中,利用带负电荷的金与载体表面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实现金的沉积。制备的纳米金粒子较好地分散于载体面,但要求载体具有尽可能大的表面积,对制备低负载量 Au 催化剂非常有效。为了获得最大量金沉积,提高金的负载量,整个制备过程对溶液 pH 值有较大的依赖性,溶液的 pH 值决定了金的前体在水中的水解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到金在载体上的吸附,当pH值为8~9时,[AuCl(OH)3]-是 HAuCl4 水解产物中吸附能力最强的形式、,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载体其最佳 pH 值有所不同,目前一般将pH值控制在7~10。在沉积-沉淀法中,尿素对控制均匀沉淀非常有效,还可实现金的最大沉积,金负载量可达到12%,但该法仅适用于等电点较高(IEP>6)的 TiO2、Al2O3、CeO2 等载体纳米金的沉积。后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若用浸渍法对表面浸渍吸附了HAuCl4 的催化剂在高温焙烧前用氨水等碱液多次洗涤,同样也可获得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活性相当的金纳米催化剂,这种方法避免了金的流失,克服了沉积-沉淀法受载体等电点限制的缺点。 二、浸渍法 浸渍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备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表明,金和载体表面间亲和力比较弱,在制备和反应过程中容易造成金纳米粒子的聚合,使得催化活性降低,通常认为不适合高度分散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后来研究发现金催化剂低温催化 CO 氧化中,沉积-沉淀法比浸渍法获得更高活性是因为该法制备过程中

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一.纳米金催化剂的发展 早在1972年,Bond在一篇综述中就指出,第Ⅷ族金属,特别是钯、铂的催化活性都要远高于金的催化活性。金属催化剂主要使用第Ⅷ和ⅠB族的12个金属。用得最多的是3d金属元素Fe、Co、Ni、Cu,4d金属元素R h、Pd、Ag,以及5d金属元素Pt。因此在选用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时候,很少在第一时间考虑使用金。1985年Schwank的综述中则这样的评价金的催化剂性:尽管本身不具有反应活性,但金的存在,能够影响第Ⅷ族金属的活性和选择性。而到1999和2000年,Bond和Thompson就金的催化行为相继发表综述性的文章。这足以证明,金已经被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金属元素来使用。特别是在一些多相或者均相反应中,金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而这个有无到有、到丰富的过程,仅仅花了15年。在这15年的时间里,大量的研究工作彻底改变了改变了人们对金催化惰性本质的看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金催化剂的研究,相继出现了两个突破性进展。1985年发现,英国威尔士大学的Hutching教授,发现纳米金催化剂是催化乙炔氧氯化反应最好的催化剂:1987年,日本学士春田正毅博士发现,负载型纳米催化剂具有低温催化CO的功能。这些研究工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但是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将纳米金负载在氧化物载体上所产生的新的多相催化行为,对丰富催化剂的制备科学以及催化理论将产生重要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纳米金的研究引起一些国家的注意。在日本美国英国以及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集中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展开此方面的科学研究。有关纳米金方面的研究论文如雨后春笋般见诸各期期刊。关于金催化剂的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入逐步扩展的局面。目前,以纳米金作为主题的国际性催化会议,已经举办了三次,也进一步说明,学术界以及产业部门对金的催化作用给予极大的关注,并预示着金催化剂具有不断增长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展开。 二.纳米金催化剂的性质 1.金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自然界中,金只以一种稳定的非放射性的同位素形式存在。在任何温度下,空气和氧气对金都不起氧化作用。在所有金属元素中,货币金属属于非稳定的一类,它们的稳定性按电离能力排列为金>铜>银。由于离子半径大,铜银金的金属晶体构型为立方面心晶格,具有熔点沸点高的特点。单组分金属得到的催化剂耐热性差,对使用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因此,在工业上为了防止催化剂的失活,要求一定要有适当的助催化剂或载体。 金的熔点汽化热比银要大,较接近铜,这说明金原子之间的键强较强。精确测量表明,金原子金属半径比银稍小。金的电负荷性非常高,只比硫和碘稍稍电正性一点,其亲电子性比氧还强。事实上,金可以一-1价的稳定氧化态存在。另外,进容易于铜铝钛等形成一定组合的合金。 在所有元素中,金的收缩率最大,其半径比没有相对论影响的情况下收缩了15%。金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与其特殊的6s价的电子的半径有关。由于6s价的电子的束缚能被加强,因此导致金很高的电负性和化学惰性。 2.金的催化特性 金的第一电离能力很大,很难失去电子,因此金与表面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力通常是很弱的。在低于200℃的温度下,在单晶金的表面,连极具反应活性的分子,如氢氧等,都不易吸附。由于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是催化反应的先决条件,因此可以认为单质金对氢化反应和氧化反应不具有很好的活性。金不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事实上,金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的前提是制备得到高分散的纳米级的金粒子。 3.纳米金粒子的吸附作用 传统方法制备的负载型金催化剂,活性较差,主要是因为它不像其它贵金属催化剂一样高分散。而现在制备得到的粒径在3mm-10mm的纳米催化剂,则显示了特别的优异的催化活性。 纳米粒子是指粒子尺寸为纳米数量级的超细粒子,它的尺寸大于原子簇,小于普通的粒子。纳米粒子是由有限数量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是保持原来物质化学性质并处于亚稳态的原子团或分子团。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所处的的晶体场环境及结合能与内部原子有所不同,存在许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的性质,因而极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所以,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同时也容易吸附其它原子发生化学反应。这种表面原子的活性,不但引起纳米粒子表面构型的变化,同时,任何发生在表面的化学反应,都会因为纳米粒子的存在而表现不同。 随着粒径的减小,金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及反应活性相比块体金出现了明显变化:①表面原子的比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蛋白质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

项目名称: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蛋白质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首席科学家:谭蔚泓湖南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本项目针对当前蛋白质研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发展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蛋白质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以肝癌和食管癌为研究对象,面向我国社会发展中提高人类健康的重大需求,通过建立肝癌和食管癌相关蛋白的发现、分离分析、检测表征等新技术,探索肝癌和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开展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研究,形成具有原始创新的方法学突破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研究支撑平台,获得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多学科知识和创新研究能力的研究队伍,促进我国在蛋白质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五年预期目标: 1. 阐明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的进化规律,建立针对蛋白质、细胞、组织等不同层次蛋白质靶标体系的高效率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平台,并筛选出针对肝癌和食管癌特异性标志物的核酸适配体15-30种。 2.揭示核酸适配体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发展2-4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研究核酸适配体分子识别的方法,为核酸适配体分子探针的设计、筛选、构/效关系和性能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3. 发展高灵敏、高通量、高准确度的蛋白质定量检测的新原理、新方法,

提出高效率、高重现性的蛋白质分离富集的新方法、新技术,研制出相应高通量、自动化的蛋白质分离及检测系统,对低丰度蛋白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 pg/mL及更低水平,为肿瘤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与早期诊断提供研究工具。 4. 建立肝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体系的特征核酸适配体分子识别指纹图谱,发现4-5种特异性高的癌症标志物,并完成核酸适配体分子识别体系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评估,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系统。 5. 取得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基础研究成果,提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发表一批高水平、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论文。申请并获得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发明专利。 6. 在蛋白质研究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优秀人才队伍与中青年研究骨干。通过项目协作,促进形成一支在核酸适配体相关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团队。 三、研究方案 (一)总体思路 (1)以肿瘤为研究模型,发展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蛋白质研究技术本项目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人口与健康”等国家重 大战略需求出发,以2008年度起蛋白质研究重大计划重要支持方向“蛋白质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核酸适配体识别等新技术新方法”为依据,发挥核酸适配体所具备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高稳定性、便于化学修饰与功能化、易于大量低成本与可重复性合成等优势,以及可通过核酸适配体筛选发现未知蛋白标志物并获得病变体系特征分子图谱的优越性,开展核酸适配体分子识别基础研究,指导蛋白质分离与检测方法的设计与发展,建立高通量、高灵敏、高准确度的蛋白质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为癌症早期诊断提供特异性蛋白质标志物、分子探针、分子识别传感器件,满足提升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需求。

金纳米棒的制备

金纳米棒的制备 2016-05-02 13:05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金纳米棒的制备由于贵金属在医学,光学及其他运用场景下发挥的作用与其形貌特征有很大的关系。以往对于金等贵金属主要是从制备纳米球形的方向入手,这是最简单,最容易控制成核及尺寸的,但是棒状金纳米材料在其优异的性能影响下,越来越的研究也开始了。人们发现金纳米棒的尺寸和晶体结构的差异对于应用有着显著的影响,对金纳米棒合成的有效调控直接决定着其后续应用研究的效果。 采用模板法,电化学法,种子生长法和无种子生长法对金纳米棒进行制备,采用TEM等对金纳米棒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电化学合成的金纳米棒具有单晶结构,这是经典的银离子辅助合成金纳米粒子,在无银离子辅助条件下合成的金纳米棒具有五重孪晶结构,这与银离子辅助条件下合成的单晶结构差别很大。研究发现,一旦种子长到一定的尺寸,孪晶层积缺陷便会产生以降低体系的表面能。影响金纳米棒生长,行核的关键因素主要有表面活性剂,卤化物,溴化物,他们决定着金纳米棒粒子的行核机制和生长尺寸等。同样,对于制备的金纳米棒粒子来说,分离纯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目前合成出来的产物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状和尺寸多分散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纯化产物,目前常用的分离方法是离心分离,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除去溶液中未反应的原料,如过量的CTAB,此外离心还有助于进行形状分离与长径比分离,由于颗粒的直径对其沉降速率影响最大,因此直径越大越容易沉降。另外对于分离纯化高长径比的金纳米棒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目前主要利用重力沉降,静置10-12h后,纳米棒和纳米片沉降于离心管底部,球形颗粒仍留在液体中,将底部的产物取出分散后,加入复合物Au(Ⅲ)/CTAB,利用氧化刻蚀速率的形状依赖性,可使片状颗粒体积减少40%并转变为圆形的纳米盘,而纳米棒体积只减少20%。

含有金纳米棒的复合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含有金纳米棒的复合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091班 学生姓名代文竹 指导教师闫尔云 成绩 2013年6 月13日

摘要 金纳米棒因为具有各向异性,化学性质稳定,合成方法简单,特殊的光电学特性等很多独特的性质,受到广大研究者的亲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例如药物传输与控制释放、细胞成像与光热治疗),生物化学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在课题中,我们采用晶种生长法制备分散性好,尺寸均匀的金纳米棒。然后,我们将具有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棒掺杂到PVA/CS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含有金纳米棒的复合纤维。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随着金纳米棒长径比的变化,纤维的直径及其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纤维形态完好,但是存在些许粘连。接触角测试分析说明,在含有金纳米棒的PV A/CS 复合纳米纤维中,PV A含量越大,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越好。 关键词:金纳米棒;等离子共振吸收峰;静电纺丝;晶种生长法;复合纳米纤维

Abstract Gold nanorods with anisotropic, stable chemical properties, simple synthesis method and specific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widely used in drug delivery and release, cell imaging and treatment of field of biological medicine, biological chemical sensors and catalyst, which have received the researchers’great attention. In this thesis, we used the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to prepare well dispersed and uniform gold nanorods. After that, we doped gold nanorods with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into PV A/CS solution and the composite fibers containing gold nanorods were prepar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alysis showed tha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aspect ratios of gold nanorods, the diameter and distribution of fibers had no obvious change; the morphology of fibers was in good condition, but there were some adhesion. Contact Angle test showed that in the PV A/CS composite nanofibers containing gold nanorods, the larger the content of PV A, the better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Key words:Gold nanorods;Plasma resonance absorption peak;;Electrospinning; Seed-mediated growth method; Composite nanofibers

【CN110111849A】一种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及核酸适配体【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79241.4 (22)申请日 2019.05.08 (71)申请人 北京市计算中心 地址 100094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249 号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72)发明人 刘彤 屈锋 裴智勇 刘书霞  陆晓娟 刘满姣 袁寒玉 杨杰  (51)Int.Cl. G16B 50/00(2019.01) G16B 30/00(2019.01) (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及核酸适配体(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根据匹配原则查询筛选平台集成的数据库系统中是否有与目标蛋白匹配的蛋白结构,如果有则作为受体模板,如果没有则进行同源构建,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对接筛选得到初选的核酸适配体,最为核酸适配体候选物,具有高效、快捷、准确率高的特点。该筛选方法可与“湿法”实验结合,减少“湿法”实验次数,节省实验成本,提高筛选成功率。通过计算机辅助模拟分析得到适配过程中蛋白质与核酸分子间化学反应机理等信息,并将数据在终端进行展示,并在揭示相应生物材料与核酸分子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机理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具有重要 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2页CN 110111849 A 2019.08.09 C N 110111849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111849 A 1.一种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对数据库进行筛选,筛选出具有蛋白A相应结构的蛋白质数据库和核酸数据库,蛋白A为目标蛋白; 步骤二,对经过第一步筛选后的数据库进行下载,并对所述经过第一步筛选后的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述经过第一步筛选后的数据库和经过第一步筛选后的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录入筛选平台数据库系统中; 步骤三,搭建核酸适配体计算生物学筛选平台进行核酸适配体筛选; 包括:蛋白体系的构建: 所述蛋白体系的构建包括: S01:根据匹配原则查询所述筛选平台数据库系统中是否有与所述蛋白A匹配的蛋白结构: 如果所述筛选平台数据库系统中具有与所述蛋白A匹配的蛋白结构,则下载所述蛋白结构作为受体模板; 如果所述筛选平台数据库系统中没有与所述蛋白A匹配的蛋白结构,则进行同源构建; S02:根据所述受体模板或所述同源构建方法构建A蛋白三维结构; S03:对所述蛋白A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A蛋白稳定结构; S04:将所述蛋白A稳定结构与所述筛选平台数据库系统中的核酸分子进行对接;判断所述蛋白A稳定结构与所述核酸分子是否对接成功: 如果对接成功,则所述核酸分子为初选核酸适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数据处理包括:对经过所述第一步筛选后的所述数据库需求数据,从后台下载,对所述需求数据进行统一整合形成存储数据,存储录入筛选平台中数据库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数据包含蛋白的三维晶体结构序列信息、名称信息,将所述存储数据录入相应的后台数据库表格中,用以后续的存取、调用和删减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步骤中是在所述筛选平台数据库系统中的所述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查询;所述S04步骤中是与所述筛选平台数据库系统中的所述核酸数据库中的核酸分子进行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3步骤中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包括: S0301:构建所述蛋白A格式文件; S0302:选择与所述蛋白A格式文件合适的力场文件; S0303:提交所述蛋白A格式文件与所述力场文件,进行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酸适配体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4步骤中所述核酸分子对接过程包括:安装分子对接软件; 还包括: S0401:构建与所述蛋白A进行分子对接的格式文件; 2

金催化剂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金催化剂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在很长时间内,金元素因具有高度稳定性而都被认为是化学惰性的。自从1989年研究人员发现负载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上的金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之后,金催化剂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关注。由于黄金的价格远远低于铂和钯的价格,而且其价格比较稳定,因此开发和研究金催化剂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自1990年以来,有关金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日益活跃。国内研究人员先后论述了2002~2003年金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近几年来,金催化剂在许多新的反应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甲醇部分氧化制氢和苯乙烯环氧化等,预示金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将不断扩大。本文主要介绍了2003年以来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1 影响金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1.1 制备方法的影响 金的催化活性是通过采用一定的制备方法将金负载在载体上而得到体现的。目前,制备金催化剂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沉积-沉淀法。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金催化剂,催化活性往往差异较大。 传统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渍于氯金酸水溶液中,然后经过干燥、焙烧处理得到金催化剂。使用该方法制备的金催化剂由于富含氯离子而容易形成较大的金晶粒,并且分散性很差,难以得到高活性的负载型金催化剂。 共沉淀法是将HAuCl4水溶液与相应载体的硝酸盐溶液,在一定的碱溶液中进行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金催化剂。使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金催化剂,如Au/α-Fe2O3,在-73℃下对催化氧化CO就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 沉积-沉淀法是将载体悬浮在一定浓度的氯金酸水溶液中,采用碱液调节溶液的pH值,使金物种以氢氧化金的形式沉积在载体表面。如果悬浮液的pH值调节适当,金物种则以非常小的晶粒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得到的金催化剂具有很好的低温活性,从而可以减少氯金酸的用量,提高金的利用率。 由于采用共沉淀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金催化剂的过程中,得到的金催化剂前体往往经过多次过滤和洗涤,可以将吸附在载体表面的氯离子去除,从而明显地减少氯离子对金催化剂的毒害作用,提高金催化剂的活性,因此用共沉淀法和沉积-沉淀法比浸渍法更加可取。共沉淀法与沉积-沉淀法相比,有研究认为后者更优于前者,因为采用

纳米金

摘要:纳米金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作为新型催化材料引起关注。尝试用胶体浸渍法 将金催化剂负载于基体材料上,以解决纳米金颗粒难于均匀负载于基体材料表面等问题,并重点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金历来被认为呈催化惰性,但20世纪80年代HarutaM等开创性地发现,负载于氧化物上的纳米金催化剂在CO室温氧化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反应活性,纳米金作为新型催化材料引起关注,其应用涉及污染治理、化工过程和H的开发与利用(如燃料电池、选择性氧化CO、水蒸汽变换反应)等方面。纳米金催化剂显著特征是低温活性,许多催化反应都可在室温下实现高活性催化,有些反应甚至可以在0℃实现完全转化,可见金催化剂具有非常低的表观活化能;金催化剂具有好的选择性,Au/Al2O3催化剂催化丁二烯加氢反应可100%生成丁烯;同时,金催化剂比铂族催化剂廉价。本文介绍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重点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进行评述,旨在为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1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 金催化剂制备方法主要是浸渍法、沉积沉淀法和共沉淀法。浸渍法虽然被广泛用于工业制备贵金属催化剂,但许多研究表明,该法不适合于金催化剂的制备,主要是因为制备的金催化剂分散性不好,金颗粒大。共沉淀法和沉积沉淀法是金催化剂制备的常用方法,但共沉淀法的最大缺陷是所需负载量大(一般认为纳米金颗粒被载体包裹,有效活性部位减少)。而沉积沉淀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制备的纳米金粒子较好地分散于载体表面,但要求载体具有尽可能大的表面积,整个制备过程对溶液pH有较大的依耐性,当pH为8~9时,[AuCl(OH)3]-是HAuCl4水解产物中吸附能力最强的形式,因此,为获得最大量金沉积,应将pH控制在8~9,沉淀剂的选择直接影响催化剂制备过程中pH的变合处理低浓度的CO。相比这些催化剂,金催化剂显化,使用的沉淀剂是NaOH和Na2CO3,采用Na2CO3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氧化CO活性,抗水性能好,比铂和钯催化剂廉价。可避免引入杂质Na+;用NaOH作沉淀剂时,溶液pH不稳定,而且金的沉积量也有限。文献报道,在沉积沉淀法中,尿素控制均匀沉淀过程非常有效,可以实现金的最大沉积。 年来,由于不同的实验需求,许多研究者开发出一些新的制备方法。IvanovaS等开发出阴离子交换法(DirectAnionicExchange,DAE),其原理是利用金络合物的OH基团与载体表面的OH基团发生置换反应,将金以氢氧化金的形式负载于载体表面。以Al2O3作载体,用DAE法制备Au/Al2O3催化剂,实验发现,不同HAuCl浓度对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浓度越低,负载效果越好,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越高。不同的洗涤方法对催化剂活性也有较大影响,氨水洗涤比水洗的催化活性好,因为氨水水解产生的OH与Cl发生交换,减少了催化剂表面Cl的残存。DomínguezMI等用混合氧化物制备的泡沫作基体材料,负载一层CeO后,用DAE法负载金,用于CO氧化。虽然这种制备方法操作简易,但负载的金沉积量有限,很难应用于一些需较高金沉积量的催化反应。MallickK等开发了一种新型简易金催化剂制备方法———硼氢化钠还原法。将载体氧化物悬浮于蒸馏水中,剧烈搅拌,滴入HAuCl溶液,静置,剧烈搅拌下,加入NaBH4燥,得催化剂。实验发现,该法制备的Au/TiO2催化溶液,老化,过滤,洗涤,干燥,得催化剂。实验发现,该法制备的Au/TiO催化 剂比其他方法制备的Au/TiO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CO氧化活性。除以上几种制备方法外,用于金催化剂制备的法还有化学气相沉积法、有机金配合物固载2.2丙烯环氧化法、光化学沉积法和直流磁电管溅射法等,相比前面介绍的几种制备方法,这些制备方法对仪器设备或对金前身化合物物性要求较高。

金纳米棒的制备和应用

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在生命科学 上的应用 第一章研究背景 金属纳米微粒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形貌可控制备及其相关应用的性质和应用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非球形的金纳米颗粒如棒、线、管及核壳结构相继被成功合成,其各种性质不仅仅依赖于尺寸而且还依赖于拓扑结构,其中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GNRs)是最受关注的一类。 金纳米棒是一种尺度从几纳米到上百纳米的棒状金纳米颗粒。金是一种贵金属材料,化学性质非常稳定,金纳米颗粒沿袭了其体相材料的这个性质,因此具有相对稳定,却非常丰富的化学物理性质。金纳米棒拥有随长宽比变化,从可见到近红外连续可调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极高的表面电场强度增强效应(高至107倍),极大的光学吸收、散射截面,以及从50%到100%连续可调的光热转换效率。由于它独特的光学、光电、光热、光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性质,金纳米棒在材料科学界正受到强烈的关注,并引发众多材料学家、生物化学家、医学家、物理学家、微电子工程师等科研工作者对之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 GNRs的制备及修饰 2.1 GNRs的制备 近年来,对于金纳米棒的合成已经研究出来许多有效的方法。主要分为晶种生长法,模板法,电化学法和光化学法等不同方法制备出分散性好颗粒均匀的金纳米棒。

2.1.1 晶种法 晶种法研究的时间最长,因此研究的最深入。晶种可以是球型金纳米粒子,或者是短的金纳米棒。晶种法合成金纳米棒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晶种的制备、生长液的配置、金纳米棒的生成。 1 种子制备:将5mL 0.50 mM氯金酸(HAuCl4)溶液与5 mL 0.2M 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混合,加入0.6 mL 冰冻的0.01 M 硼 氢化钠(NaBH4)溶液,搅拌 2 min 后 25℃静置2h。 2 生长溶液制备: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5mL 0.20 M CTAB,5 mL 1 mM HAuCl4, 0.5 mL硝酸银(AgNO3), 0.07 mL 0.10 M 抗坏血酸(AA),搅拌 2 min。 3 GNRs制备:在生长溶液中加入0.012 mL种子溶液,搅拌2min后 28℃,静置3h,得到充分生长的GNRs。 在生长过程中纳米棒的纵横比可以通过改变晶种与金属盐的比例进行控制。在随后的研究中,通过调节溶液的 pH 也可改善纳米棒的合成。对于长的金纳米棒的制备,侧需使生长液中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CTAB 与 BDAC。另外通过控制 CTAB 浓度,也能进一步还原并获得高纵横比的金纳米棒。而 Danielle K. Smith等报道应用不同厂家生产的CTAB都会对金纳米棒的制备产生影响。一定范围内Ag+的加入量能控制金纳米棒的纵横比,提高金纳米棒的产率。这种方法设备要求低,制备过程简单,改变反应物浓度就可改变纵横比,使用最广泛。 2.1.2 模板法 模板法是指用孔径为纳米级到微米级的多孔材料作为模板,使前驱体进入后在模板的孔壁上反应,结合电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气相沉淀法等技术,形成所需的纳米棒。模板法具有良好的可控制性:通过对模板尺寸的控制,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范围窄、粒径可控、反应易于控制等贵金属纳米颗粒。 Martin等最早利用模板法制备金纳米棒,利用金纳米棒的生长空间受限的原理,来合成金纳米棒。van der Zande等发展了该方法,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将金沉积在纳米多孔聚碳酸酯或氧化铝模板内,先喷上少量的导电基底,再电沉积金,随后去除模板,加入PVP以保护和分散金纳米棒,具体的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邵桂妮等利用HAuCl4以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利用在多孔氧化铝(AAO)模板中浸泡金溶胶,制备出一维金

生物化学-核酸适配体及其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核酸适配体及其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学号姓名)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摘要:核酸适配体是一段DNA或者RNA序列,是利用体外筛选技术——指数级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从核酸分子文库中得到的寡核苷酸片段,该片段能与目标分子作用产生特殊的构象形式,对目标分子具有高度亲和力和专一的识别能力。核酸适配体通常由化学合成,不依靠生物;价格便宜;且易于保存;而且标记后的核酸适配体一般与目标分子的结合力不会改变。因此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化检测技术到人们极大的关注[1]。本文基于对核酸适配体的基本了解,通过对SELEX技术及对核酸适配体在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的了解做了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核酸适配体,检测 0 引言 核酸适配体是寡核苷酸DNA或RNA,长度一般为20-80个核苷酸,它对很广范围内的物质都具有极强的亲和性能和特异性能,这些物质如药物类、蛋白质类、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脂、有机分子或者是无机分子类以及其它的小分子。核酸适配体的出现,使抗原抗体的反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大大弥补了现有抗体的不足,也为传统免疫传感器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 SELEX技术即指数级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从随机单链核酸序列库中筛选出特异性与靶物质高度亲和的核酸适体(Aptamer)。自Tuerk 等首先运用此技术筛选到特异性吸附噬菌体T4DNA聚合酶和有机染料分子的特异寡核苷酸配基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SELEX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和工具。 1 发现核酸适配体的技术——SELEX技术 核酸适配体,是指一小段能与相应配体专一性紧密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一般由几十个核苷酸组成,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最早是由Tuerk和Gold 发现的。1990年,Tuerk等提出了一种新的体外筛选和扩增核酸的方法,命名为

金纳米棒综述

1.1引言 水质监测与金纳米棒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共同作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和战略制高点[1]。其中,自罗马帝国和早期中国采用经验法合成金纳米和银纳米胶体颗粒以来,贵金属纳米颗粒自的光学特性就备受追捧[2-4]。然而,只是在近二十年来,科学家们在真正掌握合成形状可控的各向异性的金属纳米颗粒。金纳米棒由于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在纳米电子学、光学、生物医药等领域[5]都有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金纳米棒的合成方法和机理以及其在化学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并对其在离子检测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2 金纳米棒的合成 成功合成出均一稳定的金纳米棒对其应用至关重要。球形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合成金纳米棒颗粒最普遍的方法是柠檬酸盐还原法。这种方法将一定量的柠檬酸盐加入到沸腾的氯金酸溶液中,通过调节柠檬酸盐和氯金酸的比例可以轻松调节制备的金纳米颗粒的尺寸[6-8]。而金纳米棒的合成方法更加复杂,合成金纳米棒的较为成功有效的方法在过去十年中才实现。比较幸运的是,金纳米棒有趣的是光学特性,吸引了大量的研究人员为之不懈努力。合成不同结构的金纳米棒的方法有多种。第一种是Murphy [9]和El-Sayed[10]等发明的湿化学合成法,然而,所有这些技术制备的只是单晶纳米棒。第二种是在某种模板表面还原金,这种方法制备的为多晶的纳米棒。最后一种方法为在一些有机溶剂中合成不同形态的纳米棒,像超薄纳米棒和纳米线。 1.2.1 晶种生长法 在多种金纳米棒的合成方法中,由于晶种生长法过程操作简单,并且高质量、高产量,纳米棒尺寸控制简单,易于表面改性[11],所以应用最为广泛。Jana[12]等首次在2001年证明了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该方法首先通过硼氢化钠在含有柠檬酸钠的环境中还原氯金酸,来制备柠檬酸盐包覆的3~4nm金纳米种子溶液,然后将种子溶液加入到含有氯金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抗坏血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使种子溶液中的金纳米颗粒生长。通过调节种子溶液的加入量,制备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棒。

电化学测量方法 PDF

电化学测量方法 PDF 一、电化学测量方法的分类 ??第一类电化学热力学性质的测量方法 ??第二类单纯依靠电极电势、极化电流的的控制和测量进行动力学性质的测量。 ??第三类在电极电势、极化电流的控制和测量的同时引入光谱波谱技术、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体系电化学性质测量方法二、电化学测量的基本原则要进行电化学测量研究某一个基本过程就必须控制实验条件突出主要矛盾使该过程在电极总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降低或消除其他基本过程的影响通过研究总的电极过程研究这一基本过程。三、电化学测量的主要步骤 ??1、实验条件的控制 ??2、实验结果的测 量 ??3、实验结果的解析四、电化学测量的基本知识 ??1、电极电势的测量和控制 ??2、电流的测量和控制 ??3、电化学测量的基本元件介绍 1、电极电势的测量 ?当用电势差计接在研究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时测量电路中没有电流流过此时测得的研究电极电势VV开E但是使用电压表作为测量仪器电路中不可能完全没有电压VV开i测R池 i测R仪器? E所以对测量和控制电极电势的仪器有一系列的要求。 ?要求测量仪器有足够高的输入阻抗以保障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足够小使得电池的开路电压绝大部分都分配在仪器上同时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小还不会导致被测电池发生极化干扰研究电极的电极电势和参比电极的稳定性。 ?要求仪器有适当的精度、量程一般要求能准确测量或控制到1mV。 ?对暂态测量要求仪器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具体测量时对上述指标的要求并不相同也各有侧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电流的测量和控制极化电流的测量和控制主要包括两种不同的方式 ?在极化回路中串联电流表适当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精度测量电流。这种方式适用于稳态体系的间断测量不适合进行快速、连续的测量 ?使用电流取样电阻或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将极化电流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然后使用测量、控制电压的仪器进行测量或控制。这种方法适用于极化电流的快速、连续、自动的测量和控制。 ?另外还可能对

书籍介绍: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书籍介绍: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2016-05-22 13:21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封面 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是近二十年来催化界发生的一件比较大的事情。金历来被认为是催化惰性的,但自从将其负载在氧化物载体上,制备得到高分散的纳米金粒子后,纳米金催化剂所显示的独特的催化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目前,已经有4次国际会议,将金催化剂列为单独的主题进行讨论。由此可见,学术界对纳米金催化剂发展前景的重视。将纳米金负载在氧化物载体上所产生的新的多相催化行为,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大气污染物的消除、燃料电池用氢气的产生和净化、精细化学品的形成以及有机物的液相氧化反应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纳米金催化剂优异的低温活性,对于制备常温环境净化材料将会有明显的贡献。 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涉及到很多的反应,比如催化CO氧化、臭氧分解、水气转移反应、NOx的还原、乙炔氢氯化、丙烯的环氧化、1,2-二醇的选择性液相氧化等等许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反应。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湿度下催化CO完全转化的性能,使其成为军事和民事生命保障系统中净化CO的一个完美选择。在军事密闭环境、人防工程、潜艇、宇宙飞船、高能武器的CO:激光器以及逃生面具和自救器中,都迫切需要这种高效、综合性能好的CO净化材料。 产业界对于纳米金催化剂的常温活性期待很高。但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其许多应用还不为广大生产者和应用者所熟知。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并满

足研究、开发和生产与实际使用的要求,作者将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编著成此书,希望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借鉴,为应用者提供参考,群策群力,开拓纳米金催化剂的新局面。 内容简介: 纳米金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催化材料,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相关的专著问世。本书重点阐述了纳米金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有关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制备化学以及在低温C0氧化、大气污染物的消除、氢能的产生和净化、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液相氧化等方面的活性机理和反应机理,并对纳米金催化剂在未来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本书适合于从事新材料以及纳米催化剂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有关专业院校的师生使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