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公考申论热点:十二五政策解读

2012公考申论热点:十二五政策解读

2012公考申论热点:十二五政策解读
2012公考申论热点:十二五政策解读

2012公考申论热点:"十二五"政策解读(1)

【“十二五”规划摘要】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京佳点评】

2011年被称为“楼市调控年”,国家重拳出击遏制房价上涨,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控,这这些调控措施,将成为联考申论的切入点,所以考生必须有所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申论考点材料解读】

1.限购令。

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后,各地将根据其房地产现状逐渐出现“限购令”。2010年4月30日,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即京十二条),即日起,每个家庭只能再购买一套商品房,三套房和不合规的外地人购房贷款被叫停,“不让炒房”成为此项政策的根本意图。2010年9月29日多部门再次出台调控新措施时,针对第一条中有关“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史上最严厉调控措施——“限购令”在全国推广。

积极评价:

对于各地出台的限购令,对于当前市场上的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将能够起到明显的遏制作用。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此次调控是政府以往“以时间换空间”调控战略的延续:一方面通过限购令等措施改变市场成交结构,缓冲房价涨速,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中小型商品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健全多层次的住房供应结构。

我国房地产调控继续取得积极进展,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逐步增加,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重点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显著减缓,部分城市开始出现下跌,有些城市下跌幅度还比较大。

消极评价:

限购令有可能损害首次置业的刚需和真正的改善性居住需求的消费群体。房地产市场走势将日益严峻,楼市成交量下滑将是必然的,但未来还要取决于相关政策是否能够进一步地跟进和落实。此番限购措施多与户籍挂钩,这导致部分购房人群和中介想出一些怪招、新招予以应对,甚至出现了违规违法的迹象。各地需要出台限购细则,明确限购措施可能引发的相关法律和经济责任。另外,限购令毕竟治标不治本,房价上涨并不是单方面由投机者哄抬而起,所以还需要深挖原因,制定治本之策。

专家建议:

从政府角度来说,所谓治本之策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以房产税改革为主的税收调节机制外;第二,保障性住房比重的加速提升;第三,信贷调控制度的完善。

从房地产公司角度来看,他们针对新一轮的调控进行了积极准备,做好调整:一是加快开发进度,更快地满足刚性需求;二是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增加中小型户型和普通住宅的比例;三是适当增加商业地产在资产中的比例,如养老行业、旅游休闲、写字楼开发等领域加大投入,逐步拓宽收入来源。稳定未来收入预期。

2. 政府收购

措施背景:

在2012年2月24日召开的2011/2012榨季广西食糖交易会暨中国糖业协会商业流通会

员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赵丽华处长谈了国家调控的看法。从总的情况来看,国内市场需求的潜力还是比较大,国家宏观调控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有很多做法,成效也在提高。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增加,国际形势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很大,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很激烈,国际原糖价格变动很大。

糖业发展瓶颈:

造成最近几年糖料价格过快上涨,主要影响原因是甘蔗砍工费用上涨过快,抵消了农民增收的利益。政府、企业要加大对蔗农的扶持力度,保证蔗区长期稳定的发展,国家、主产区、制糖企业应通力协作。目前主要瓶颈有两个,一是品种退化,二是机械化程度低。

具体调控措施:

2012年2月10日,国家启动收储,先后两批累计收储21.8万吨。国家计划是收储100万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交糖的意愿还是比较积极,糖价也出现了回升。当前仍然是榨季制糖生产的高峰期,阶段性供大于求,后期国家还会继续落实收储。国家对稳定市场的决心很大,如果后期糖价再度跌破6550元的基准价,如果糖价下跌的趋势不改,那么国家还将会加大调控的力度。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还会做好食糖储备、投放的预案,主要工作贯彻一个“稳”字,稳定是调控工作的原则,防止价格出现下跌,防止企业兑付原料款困难,目的仍然是为了保供稳价,农民的利益是国家首先需要考虑的。在调控力度的把握上,国家有关部门也会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来灵活调整。目前国家的储备资源丰富,国家有信心把糖价调控在合理区间。

过去的一年,国家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平稳有效的发展。

3. 存款准备金率

【热点速递】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20.5%,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17%。考虑到2011年8月开始,央行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的缴存范围,此次下调所释放的资金将超过4045亿元。

【名词解释】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政策效果】

第一,可以将金融机构分散保管的准备金集中起来,防止存款人集中、大量挤提存款而导致支付能力削弱,对经济金融产生破坏性影响,保证金融机构的清偿力和金融业的稳定;

第二,用于调节和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三,增强中央银行资金实力,使中央银行不仅有政治实力,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公考热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政策时事解读(二)【“十二五”规划摘要】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

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京佳点评】

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近期复苏前景似乎变得愈为黯淡,而经济话题又称为今年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热点。以内需为主导,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内需潜力是促进我国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优势。所以针对如何扩大内需、目前内需不均衡的现状以及扩大内需对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影响考生应有所认知。

【申论考点材料】

考点1: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

2011年6月1日,国务院决定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覆盖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年满16周岁,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年满60岁、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考生要能看到,养老保险试点的启动,不仅仅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减轻家庭养老负担而增加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从而拉动内需增长。

可见,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广大城镇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政策,也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

考点2: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

2011年1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在全国组织开展的“201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太原市启动。

每年春季开展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是集中一段时间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帮扶的全国性活动。本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主题是“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重点是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

活动期间,全国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将深入基层,广泛宣传促进就业的新政策;开展全面普查,了解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情况和就业需求;为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进行认定,提供分类帮扶。

“就业援助”是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党和政府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就业服务机构为主的有关部门的具体帮助,实现再就业,以此达到增加家庭劳动收入,摆脱贫困的目的。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调查了解和帮扶,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就业困难人员只要有就业愿望,并在不挑不捡的情况下能及时得到就业帮扶。

“就业援助”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同,它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困难的措施;它也与计划经济时期安置就业不同,而是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既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又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家庭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大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公考热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十二五”政策时事解读(三)

【“十二五”规划节选】

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

【京佳点评】

既要发挥投资对拉动经济的重要作用,又要控制投资的流向与规模,保证资金流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防止盲目投资的恶性循环,这就将扩大投资问题推到的风口浪尖,该如何正

确调控和引导,国家又出台了哪些标志性的政策或者试点工程,考生应该对这些考点做必要的跟进。比如,国家出台限购令,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入房地产业的投机资金进行了有力的遏制,引导资金向其他领域投放,避免过度炒楼导致楼市泡沫。

【申论考点材料】——中央出台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

2012年2月国务院再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民间投资新36条的重要性,并明确向社会出台实施细则的最后完成时限,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改革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工作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针对新“36条”,国务院将各个领域引导民资进入分配给了相关的部委来负责。每一条“任务分配”不仅明确了牵头部门,还对民资进入的方式予以了确认。

【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障碍】

一是行业准入存在不少障碍。特别是在一些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仍然存在着制约民间投资进入的“玻璃门”或“弹簧门”问题。

二是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银行信贷更多投向大项目和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显突出。

三是民营企业的投资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民间投资的管理水平有待整体提升。

四是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需要不断改进,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建议与对策】

1. 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

2.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方式做大做强。

3. 要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攻关,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 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支持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切实加强监管。

公考热点: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十二五”政策时事解读(四)【十二五规划摘要】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京佳点评】

随着城乡二元制矛盾的日渐凸显,促进城乡融合的各种新政层出不穷,对于这些比较热门的新政,考生应有一个冷静理性的认识,哪些新政可以立竿见影,哪些新政有暂时性作用,而又有哪些新政只是隔靴搔痒,无任何实际意义。另外,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新问题新局面,考生要多方思考,建言献策。

【申论考点材料】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通常指的是“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他们是城市最基层的建设者。然而,城乡二元结构在制度安排上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

生活水平低、社会保障程度低等现象长期存在,外来人员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也时有发生。

2012年1月3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广东将加快研究并适时出台取消“农民工”称谓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根据职业和工作年限享受相应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真正融合。

广东加快研究并适时出台取消“农民工”称谓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根据职业和工作年限享受相应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加强企业与当地党组织、工青妇组织和所在社区的联系,努力实现各类组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全覆盖,切实加强对外来工人员的服务管理,有利于促进外来工人员与本地居民真正融合。

【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

城乡发展差距的最根本原因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制度。所以,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解决制度性障碍,以此作为着眼点和切入点,重新设计有利于城乡均衡发展的制度,破解各种制度性、政策性障碍,坚持走“三化”(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带“三农”的路子,实施“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拉动、工业化推动”的基本战略,打破城乡发展界限,由城乡分治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具体分为:

1. 户籍制度方面,取消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限制,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让农民能充分享受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实行居留地、就业地、不动产所在地户籍制,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2. 劳动就业制度方面,清理各地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种种制度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的就业机制,让农民与市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劳动力供求主体双向自由选择确定劳动就业关系,从而让进城农民就业合法化、制度化和效率化。

3. 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方面,在维护土地集体所有制基本框架的前提下进行制度创新,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以股权等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发展,保证农民能够分享土地农转非所带来的增值收益。同时,建立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合作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要素的高效利用。

4. 共享公共产品方面,保障由各级政府、社会组织、民间机构或团体提供的面向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产品惠及城乡、人人受益。政府除了努力增加农村投资所占份额之外,要不断拓展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渠道,吸引外资、城市资金、农村民间资金参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投资运营,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公考热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十二五”政策时事解读(五)【“十二五”规划摘要】

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京佳点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支撑引领作用,而我国在科技创新上虽然一直在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但科技创新依然是薄弱环节,比如,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无较强的竞争力,甚至有部分企业无核心技术,完全依赖技术进口,在每次国际知识产权的纠纷中败下阵来,国家已经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关键性作用,我们考生也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为国家鼓励创新,激发科技研发热情提出个人解决方案。

【名词解释】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

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我国对科技投入的增速为全世界羡慕不已,科技成果的数量也已经名列国际前茅。但迄今为止,我们的科技发展还是以跟踪为主,原创性的成果不多,引领潮流的研究更少。一句话:发展迅速,创新不足。

公考热点: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十二五”政策时事解读(六)

【“十二五”规划摘要】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京佳点评】

作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应认识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所以,其必然会成为一个公考常考不衰的申论热点。所以,对这种大方向把握的宏观热点考生应能从微观去解读,去分析,去建议,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为国家的和谐发展出一份力。

【申论考点速递】

考点1:“北上西移”协调发展

随着一批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其工厂向内地搬迁,它们不仅给中西部地区直接创造产值和利税,而且带来了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各种要素的“北上西移”,推动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棋局走活。

工人们并不关心区域均衡发展的动力机制何在,但制造产业在“家门口”的发展,带来家庭生活的极大改观,却是他们的一致感受。他们可以就近上班,白天到工厂打工,晚上回家照顾孩子、老人。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劳动力输出地区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这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侧影,也是制约农民工群体“幸福感”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这种局面或者会有所改观。

考点2:中原经济区的设立

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前,中原经济区还被列入大陆主体功能区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

考生必须用全局性的眼光审视中原经济区,中原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国兴,建设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中原经济区,不仅对中部,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和战略选择。中原经济区要做好和周边各经济区域的联动,做好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的历史重任。

河南具有区位适中、城市集聚、人口总量大、粮食产量高、文化底蕴厚的潜在发展优势,然而要将这些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需从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工农业协调发展、发挥中原地区城市的作用、促进黄淮流域生态平衡这六个方面做文章。

【做好产业转移六要素】

一是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从各地实际出发,立足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避免产业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是大力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

局,培育和壮大一批重点经济区,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强产业园区管理,防止盲目布点和新的园区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

三是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要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支撑,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

四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能转移污染和落后,要坚持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五是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鼓励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园区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着力消除制约产业转移与承接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在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六是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产业向城市集聚、人口向城市集中,重点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提升产业素质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2012公考申论热点:节能减排激励机制之探讨——十二五政策解读(7)

【十二五规划摘要】

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京佳点评】

节能减排,很多同学还停留在政府如何做的层面,对于公考生来讲,我们应该听见政府呼吁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呼声,作为社会个体,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的政府公共管理,对其政策进行建言献策以及监督执行,同时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明白全民环保,节能减排如果去实现。

【名词解释】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公考热点解读】

一、生活中节能减排

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例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机动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节约塑料袋就是节约地球能源。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一百万吨,一次性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另外可以多购买本地的产品,购买本地的产品能减少在产品运输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二、节能减排宏观措施

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制定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强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

3.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节能环保电力调度。

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

出台《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到位,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6.对高耗能企业采取节能措施。

7.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8.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调整《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研究试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向节能减排领域倾斜。

9.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和节能科普宣传活动,实施节能宣传教育基地试点,组织《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法》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节能表彰和奖励活动。

10.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中央政府将率先规范。中央国家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

【激励制度】

第一,建立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奖惩机制。

可以实行税率与企业节能减排挂钩。对同一行业和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低能耗、低排放企业实行低税率;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实行高税率,当其节能减排达到一定水平自动适用较低税率。鼓励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

第二,加强节能减排的金融服务。

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做好符合节能环保条件的企业和节能环保领域企业的上市资源培育工作。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与环保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环保信息、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重要依据。

第三,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高耗能行业制订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和减排措施调度制度,对监控重点污染源实施联网在线自动监控,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年度污染物排放数据。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012公考申论热点:公共服务均等化之探讨——“十二五”政策解读(8)【“十二五”规划摘要】

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

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

【京佳点评】

近些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的迅速增长,老百姓关于公共服务质量的探讨变得越加深入和广泛,前段时间,对于PM2.5指数否应该公布展开了关于环境保护知情权的大讨论,最终征服听取了民意,这是公共服务诉求凸显的重要表现之一。所以不论是从党和国家的政策出发,还是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公共服务均等化必然成为公考申论或者面试的热点。

【名词解释】

公共服务,是目前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现状及意义: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热点材料解读】——PM2.5公布的意义探讨

争议人物: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网上微博署名“巴松狼王”的杜少中

争议言论:“对于环保意识提高,以及环保本身来说,这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你说出来以后,发现很难治理。在PM10还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超标的情况下,我们来公布PM2.5,实际上意义不大。如果你把过多的财力和人力放在PM2.5的监测和防治上,恐怕也不合算。”

【京佳点评】

首先明白什么是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其次,对于在国家强力推行公布PM2.5的高压态势下,居然有环保局关于对此事持消极态度,确实让人感觉很意外。这是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质疑,也让群众看到了推卸责任的影子。

再次,我们要对这位官员的言论持中肯理性的看法,不可过于偏激。

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于PM10的治理还再严重艰难推行中,很多地方监测数据现实PM10严重超标的的情况确实存在,这就从客观上印证了,对比PM10更小的颗粒进行检测实际意义可能确实不大,因为它比大颗粒的治理难度更大,要求的技术和投入更多。所以,这位官员从现实角度说了一句实话。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由于没有能力治理,就掩盖环境污染事实的存在,不正视问题何谈解决问题呢?所以,公布PM2.5的意义在于体现了政府坚决采取措施促进现状的改变、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并且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让公共服务与群众更贴近,让政府与群众

心连心。另外,群众了解每天的污染指数至少可以合理安排个人的活动,根据天气选择是否户外活动等。

最后一方面要谈的是,作为官员,应该站稳立场说话,时刻明白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是在传达中央和政府声音,是一种政策和舆论的导向。对国家政策持反对之声,必然会激起群众不满,严重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其实,政府公布了污染指数后,当市民发现城市空气污染很大部分都来自机动车时,公众意识会产生一定的转变,并亲身参与到环境污染的治理中来,这也为政府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存在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公布PM2.5数据,并列出了时间表,要求2012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率先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这显示政府关心民生的一个重要进步。然而,面对这一民心举措,一些地方的心态颇为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公布PM2.5后,空气质量数据会“难看”,“蓝天”数可能会下降,达不了标。迫于群众的呼声和国家有关部门公布PM2.5的要求,一些地方又开始动歪脑筋,在监测点上做手脚,将“数据差”的城中监测点撤掉,而将位于城郊的“数据好”的监测点数据作为主要参数。这样的“监测”数据是好看了,但很难称得上科学,不客气地说是弄虚作假、愚弄群众。

所以说,有了好的政策更要有好的执行,否则政策被架空则会让国家法制政策蒙羞,让群众对政策失去信心,对政府失去信赖。政府必须制定更为详实的监督和处罚措施,刚性执行党中央的指导方针,让环境治理政策落到实处,只有如此才能上行下效,政令通达,形成全民环保的,全面参与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和谐局面。

公务员申论热点,热点+对策+开头+分论点+结尾,全总结!

经济领域 热点一:新型城镇化 【重要性】 1.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公平的方舟。 2.新型城镇化是促进消费的引擎。 3.新型城镇化是三农问题的利剑。 【对策】 1.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人文之路。 2.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绿色之路。 3.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民生之路。 【经典开头】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片面地将农民从农村赶到城市,也不是野蛮地切断农民后路。“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农民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写好大大的“人”字。 热点二:创新驱动 【重要性】

1.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 2.创新发展是国家兴衰的经验所得。 3.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对策】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企业创新“动起来”。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化渠道“通起来”。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政府之手“活起来”。 【经典开头】 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转变发展一系列衍生问题,给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造成了若干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无论是建设“美丽中国”还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在创 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经典分论点】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国际地位的有效路径。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科技实力的战略选择。 热点三:供给侧改革 【重要性】

1.供给侧改革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2.供给侧改革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动选择。 3.供给侧改革是显著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 【对策】 1.推进供给侧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推进供给侧改革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3.推进供给侧改革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经典开头】 供给侧改革即从生产、供给端发力,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经济供需不匹配。一方面是国人海外扫货风行,从奶粉到马桶盖,从电饭煲到化妆品,高品质的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很多产业低端产能过剩,营业经营艰难。如何破解供需不均衡难题?唯有扎实推进 供给侧改革,才能让发展再次扬帆起航! 【经典分论点】 1.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学有所教。 2.深化供给侧改革,缓解医疗供给不足,实现病有所医。 3.深化供给侧改革,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实现老有所养。 【经典结尾】 “道虽迩,不行不至”。发展力供给侧、打赢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们将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激发经济新动能,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热点四:共享经济 【重要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审批

【背景链接】 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务院机构改革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 ——李克强 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这既影响了效率,也容易有腐败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 ——李克强 要严格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要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改革要公开透明,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李克强 依法及时公开项目核准和行政审批信息,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打破分割、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各地要注重运用市场的办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消化过剩产能,防止盲目建设,使转变政府职能和转变发展方式同步推进。 ——李克强 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改革基本取向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创造力,政府尽应尽责任,让人民受惠。 ——李克强 [行政审批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 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同时,可以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廉洁、法治、责任和服务型政府,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和开放型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大力度减少行政审批,是行政管理改革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当然也是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发展壮大的基础。政府把一些事放出去了,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才能把这些事接过来;政府在微观领域退出来了,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才能进得去;也只有如此,政府的职能才有转变的可能,而基层技术层面的行政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才有更大的空间。 [行政体制改革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改进网络管理 创新社会服务

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改进网络管理创新社会服务【背景链接】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所谓电子政府是指应用信息技术重组政府部门,改善公共服务,增强公众参与、政务公开和民主程度,促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面向公众和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化政府。 【标准表述】 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狠抓措施落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公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地区政务公开几乎成为摆设。 政务公开是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多种政务公开方式,推动强化社会经济事务管理职能,把更多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政令和市场统一。 把政务公开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要适应政务公开对精简效能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合理界定部门职能。加强项目规划、立项公开,搞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进一步理顺并依法公开部门与所属事业单位、社团法人等的权责关系,应当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事情要真正放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要加强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公开工作。进一步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再取消一批审批项目。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强化对审批全过程的监控。 把政务公开与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要把公开的理念贯穿于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保证政务公开有效覆盖政府机关内部各个部门。 把政务公开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发展快、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加强于网民的交流互动。政府部门之间要做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

2016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汇总(6.9)

2016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汇总(6.9) 文章来源: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背景链接】 2015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会议强调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标准表述】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境遇的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由于投入不足、经济滞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问题长期存在,教育水平和质量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师资极度缺乏,教师待遇普遍偏低。长期以来,由于待遇低、条件差、上升通道狭窄,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优秀教师流不进来,学校成为“孤岛”,教育不发展,贫困观念就难根本改变。 贫困犹如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短板”,它不仅对贫困者个人、贫困家庭造成负面影响,从长远看,还将影响到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因此,当前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重大意义。 【具体措施】 一、严厉整改扶贫工作,加强补救性扶贫计划。在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困难的家庭紧急救助,避免陷入因贫导致的恶性循环。 二、政府应有计划地帮助贫困家庭缓解因教育而带来的经济紧张问题,减少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注重对落后地区成年人的教育培训,提供多种培训项目,提升他们的识字率,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完美打印版)

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考生在申论复习训练过程中,须结合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定要求和申论考试通常所涉及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有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来开展复习,作理论的积累以及重要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并不能覆盖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的全部,考生应有选择地展开阅读,阅读积累中要讲究策略,重点关注某一个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影响,原因,对策思路以及理论评述性的文字内容,像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及各省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很可能会出现的重大社会热点主题,比如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拆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抗震救灾中的民族精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老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民生、保稳定的关系等,并未出现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当中,考生在利用这本通俗理论读物开展复习申论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申论主题热点范围的扩展,同时要根据申论持点和要求有策略地加以利用本书。 那么,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在复习备考申论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这体通俗读物来应对申论考试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金波老师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考生参考,并结合两个理论热点问题举例说明利用本书复习备考申论的策略方法。 第一、根据申论考试的持点,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和领会 在众多的理论热点中有些理论热点,肯定不会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出现,比如第9章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第10章为什么不能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是“普适价值”。其中也有些理论点,不太可能出现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比如第2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8章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其中这样一些理论热点,是值得考生重点关注和领会的,比如第1章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因为今年是持殊的一年,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两大主题交织的一年,2009年中央机关公务申论考题的主题,考的就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那么2010年中央机关及地方公务员考试会不会出现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相关的主题呢,如果出现,也最容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来切入。第5章和第6章可以结合起来当作一个主题来切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定位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所体现的宏观思路就是科学发展。最值得考关注的是第7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7章、第19章以及第21章的内容,其中第13章怎么看网络反低俗行动,第19章“三鹿事件”的警示(为何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第12章如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第21章为何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引起广泛共鸣,无疑应引起考生高度重视,并开展精细化阅读和领会。 第二、根据申论命题的持点和规律,有策略地开展重点阅读、提炼和积累,为应对申论作答的基本问题展开训练 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不论怎样变,都逃不出基本原始题型的制约和限制,因此,考生每面对其中一个重大申论考试热点问题时,都应抓住问题本身,状况+影响,紧迫性和原因,对策思路和中心论点论据等关键线索开展积累训练和复习,因为申论主题不论怎样变化,材料信息都始终如一地紧密围绕上述关键线索展开,变不出什么新花样,也翻不出什么新招式来,理由就在于申论测试考生的四大基本能力类型,几乎是固定而流于规范的。那就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重点测考察考生四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归纳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对四种基本能力的测试,就决定了作答要求的具体题型,翻不出什么新花样来,难逃申论题型的三大家族题型的限制和范围,纵观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其申论题型概莫能外,都遵循着三大家族题型的支配和主宰。 第三、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针对一个重大申论热点问题展开复习时,应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细心收集和提炼出针对申论考试热点的中心论点论据,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意识地作些文字表达方面的合成、归纳、写作的训练。书中材料所提出的极为重要、带有结论性的语句和观点,要重点收集和整理,避免临场发挥时挤牙膏或提炼不出规范贴切、经典权威的结论和论点来。阅读本书时,一定要先做有心人,用申论的眼光和要求去审视本书中的重点材料和表述,用申论的规范语言归纳原因,提炼对策思路以及针对该问题展开论述和写作的思维角度,是复习阅读时要把握住的着力点。多作写作思路的设计和训练,是申论写作成功的致胜法宝。只要写作思路开阔,论点论据信手拈来,不愁写不出好的申论文章。要仔细研读经典段落,看别人是从哪些角度切入并展开的,论点的分层和确立正是以切入点为根据的,因此要细心留意别人从哪些方面来设计、提出、设置论点论据的。申论复习一旦得法,找到突破口,申论成绩可在短期内提高10—15分都是完全可能的,这正是考生在应对申论这种主观试题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 第四、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时,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最近最新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政策方针由于近几年公务员申论考试开始转向当前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背后的基本国策、大政方针的测试,要求考生在领会中央精神、基本国策、大政方针基础上来应对现实社会问题,展示自己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因此,考生在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时,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最近最新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政策方针,尤其是一些重要观点和最新提法,往往隐藏着重要的宏观思路和视角,需要考生细心体味和理解,比如该书中第59页所提出的“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关于三者关系的辩证论述,十分重要而精彩,也传达出中央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大思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切调控思路,都要服从这一宏观思路,值得考生细细琢磨和品味。2010年中央机关公务员申论命题思路,一定会从某一个角度或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切入到中央决策的主轴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观思路上来,这一定是考生关注的重中之重、热中之热。具体哪些问题与保增长有关、哪些问题与保民生有关、哪些问题与保稳定有关,尤其值得考生细心体会领会的。

2016年国考申论热点:基层公务员的现实困境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基层公务员的现实困境 华图教育蒲婷婷 ?热点概述 目前广大基层公务员普遍遭遇的这种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窄的困境长期得不到系统、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压抑更多人的积极性、创新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乡镇公务员望而止步,继而导致基层工作人才严重匮乏。 一年工资收入不到3万元,最低的一个月仅为775元。近日,一名叫“乡镇公务员”的网友在湖南一知名论坛上发帖,晒出了一份每月发放工资的银行存折照片。 虽然该网友明确表示这“纯粹是晒一下自己的工资,没有其他的目的”,但此举还是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虽然有网友对此工资表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此帖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当前基层公务员的生存现状。 ?相关评论 @法治日报:“说句实话,不靠关系,不拼老爸老妈,通过考试和层层选拔从千军万马中拼杀出来成为基层公务员的,大多数能力素质都相对较高,也付出了较大的成本。无论是亲友还是自己,对其未来的发展大多有着较高的预期和期待。”章维认为,如果目前广大基层公务员普遍遭遇的这种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窄的困境长期得不到系统、有效的解决,不仅会严重压抑更多人的积极性、创新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乡镇公务员望而止步,继而导致基层工作人才严重匮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使部分人去贪污腐败,捞外快,走偏门,逐渐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由于编制预算、历史遗留等多方面的原因,如今不少地方尤其是贫困乡镇的基层公务员,普遍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和矛盾,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为工资待遇相对偏低,工作压力普遍偏大,晋升空间普遍偏窄。”9月27日,在邵阳县一贫困乡镇工作7年多、现已是镇党委委员的姜运标(化名)告诉记者,作为乡镇基层公务员,这些年来自己经常是工作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对普通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纠纷。有时候为了调解一些突发的矛盾纠纷,不仅要从早忙到晚,还要熬夜到深夜三四点钟。 ?模拟题 目前广大基层公务员普遍遭遇的这种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窄的困境长期得不到系统、有效的解决。对此你怎么看?

申论热点问题及对策

申论热点问题及对策.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热点话题一: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在为农民工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要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并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以方便农民工就医。 (2)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多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农民工医疗开支。 (3)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国内有关的医院对农民工医疗费用实行自愿减免。 (4)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研究完善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办法和政策,确保农民工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 (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针对农民工中存在的重大健康与疾病问题,以满足农民工基本健康需求为重点,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热点话题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融资政策上,要把中小企业与大型骨干企业同等对待,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 (2)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社要重视中小企业对分散银行贷款风险的积极意义,要把优良中小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3)国家金融部门要指导下属的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对信誉好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完善信贷激励机制。 (4)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要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 (5)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 (6)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要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7)树立新的融资理念,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地方财政可以尝试提供担保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空间。 (8)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搭建平台。 热点话题三:煤矿安全问题 主要有以下对策: (1)运用国外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以及系统工程、控制论和风险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提高煤矿安全科技、安全管理水平。 (2)制定煤矿安全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煤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 (3)加强煤矿行业管理,修订及完善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 (4)研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经济调控手段;积极鼓励、支持商业保险进入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推动矿山行业加入意外伤害险,雇主责任险或其它财产险。 (5)加快立法工作。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除了对现行法律、法规及时补充修订外,还要鼓励、支持部门和地方立法,作为对国家法律体系的补充。严格安全执法,对抗拒执法的予以严厉惩处。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一是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

2012申论热点时评 (2)

1、户籍枷锁,束缚了谁? 国务院办公厅昨日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继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对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政策措施要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修改的认真修改,该废止的坚决废止。(2月24日腾讯新闻) 笔者读完这条信息后,由衷的为出门在外务工的人们感到欣慰。因为户口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件大事,亦是公民的一个身份象征或者说是一个代码,对远在他乡的打工人员尤为重要。 自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城市陆续实施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成都市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山东省淄博市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等等,都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迄今,国办印发的《通知》精神,是我国户籍改革的又一大跨越。 户籍枷锁束缚了谁?无非束缚了异地工作、外来务工以及农村户口的人们。想想看,户口对这些人群的重要性很大。全民制职工可能会影响单位分房、子女就业问题,外来务工人员不但行为要受限制,子女上学、租赁房屋、社会保险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外来人员孩子上学虽说大部分是免费了,但是规定几个固定的学校,让你没有选择的机会,如果择校要交择校费,交的起吗?相比之下,不如人家城里人、官人、富人了,有权有势、有身份有地位,就没有办不了的事。 这项制度的出台,大大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不用担心自己是黑户,更不用犯愁落户问题。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只要是县级以下城市,居住一段时间后,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而且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技能培训、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不会再被当地人歧视。

申论热点真题交通安全管理专题

【第1题】请仔细阅读材料,以“交通与安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100分)要求:1、立论准确,具有独立思考意识,避免模式化问题;2、能结合生活中的感受进行分析,不可单纯的谈措施;3、能够结合案例进行诠释,字数为1000字左右。(本题分值:100分) 聚多方合力保交通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了更多的伤亡,这一问题一直存在。12年发生的湖南永州、陕西延安、福建永德等多起双层卧铺客车事故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才能保证交通安全的思考。发生这些交通事故有多方原因,车辆不安全,运营不规范,交通管理不到位,交通参与者不守交规等,所以保证交通的安全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保证交通安全需要客车生产和客运企业的努力。山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事故原因是因为双层卧铺客车门窗封闭、缺少安全通道、被褥等可燃物多、司机疲劳驾驶。福建宁德特大交通事故原因为凌晨疲劳驾驶、车上定位和超速检测设备及监控设备形同虚设。为吸取这些事故的教训,客车生产企业应提高客车安全指标,并为客车设置安全通道,方便一旦发生事故乘客逃生。客车运营企业应加强公司规章制度对驾驶人超速、违章、疲劳驾驶的处罚力度,完善车载的测速监控设备并加强对驾驶人的监控,特别是加强超长客运线路的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证交通安全需要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在接连的双层卧铺车特大事故发生之后,联合下发通知,暂停受理卧铺客车新产品申报,暂停办理卧铺客车注册登记,交通运输部推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的措施,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了集中整治“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这说明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在保证交通安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为保证交通安全,交管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将客运车辆的安全大检查常态化,避免突击;应加大对闯红灯等导致交通事故高发的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并努力解决客车在高速上的休息问题;加大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通过这些努力才能查补交通管理漏洞保证交通的安全。 保证交通安全需要公众的自觉、自律与自省。除了客车每个公众都是交通参与者,因为占道行驶、抢道超车、变道加塞,行人在斑马线上闯红灯等,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公众在对政府管理批评监督之外也应对自己缺乏自觉自律性的交通违章行为进行自省。自觉遵守规则,在遇到事故的时候积极自救,为交通安全作出贡献。 如果交通工具安全,交规健全,管理有序,公众守规礼让,交通事故不在夺去那么多的生命,我们的社会将再添一份和谐文明与安全,为了这美好愿景,请大家一起努力。 作答综合评语:【水平测试提供以下评分、范例指导和优秀习作,在备考方案中将提供1对1的精确评分、详细评语及专业写作指导。】本题是一道申论大作文写作题。从你所答来看,围绕“保交通安全”这一中心进行写作,是没有偏题的。且洞悉了申论新闻的基本结构,从管理、认识等角度来考虑分论点,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些应给予肯定。但综合你作答的具体情况来说,还需要注意:第一、应注意梳理清楚各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来说,你需要明确较之你分论点一,更多只是着眼于客车,而其他是着眼于整体交通安全。因此,建议呈现宏观、微观的层次,即将分论点一置后。第二、就具体论证而言,一者,应注意把握模拟行政的立场。具体来说,申论属于模拟行政,要求站在行政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国家的政策解决问题。因此,你所答如“客车运营企业应加强公司规章制度对驾驶人超速”等举措,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你可以考虑从行政引导、制度规范、社会教育等角度来引导、鼓励、要求企业这么做。当然,分论点三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二者,应注意避免内容的交叉,也正是由于你存在上述问题,才导致了内容的交叉,比如“加大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这一内容,显然就能够达到分论点三

2020年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半月谈解读

2020年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半月谈解读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改革如何在关键领域有新的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时间表等,并对改 革做出了系统部署。近日,半月谈记者采访了人士,请他们对《决定》中的改革亮点实行解读。 【亮点】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新目标 【《决定》原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解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决定》 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新目标, 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提法。过去我们说建设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的,而新目标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 现代化,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 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重 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亮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决定》原文】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 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解读】“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意味着市场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 研究所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新提法,不但体现 了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也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杨伟民说,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也 是未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其未来影响将 不亚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但作用的内涵不同。同时,只有界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当前政府职责越位、缺位、不到位并存的 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可概括为5项职能、20 个字,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亮点】提出更加公平地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两个“都是” 【《决定》原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解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人们把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形象地比喻为“东方巨人”,为什么能走得快、走得稳?就 是因为“东方巨人”有两条腿——公有制、非公有制。 杨伟民说,这次的表述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没有老大、老二之分。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 市场准人、依法监管等各方面,《决定》都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决定》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 有新的内涵和定位,今后既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也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亮点】国有资产监管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决定》原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增强国 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认为,国有资 产监管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有利于从整体上发挥国有资

2012年公务员申论热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让人民批评政府 【背景链接】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不少领导干部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媒体监督批评政府,多反映百姓呼声。这显示出中国在巩固经济复苏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奉行以人为本理念、广开言路、打造责任政府的决心。 【标准表述】 [原因]批评监督政府是现代国家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现代政府自我检视、自我完善的必要一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行政监察法、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对公器私用 打击报复批评者的官员进行行政处罚。 [条件]让人民真实、充分、善意地批评政府,帮助政府改进工作,应该从 以下方面创造条件: 第一,政府的工作应尽量公开透明,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要认真受理群众的批评,让群众的批评、监督、意见,能够得到认真地采纳,得到政府的尊重,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为公民的荣誉感。 第三,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更要做到违法必究,让批评者不再担心受到报复或追究,而让报复者付出惨重代价。但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往往是“知易行难”。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和谐社会 2010年05月07日11:02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背景链接】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概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标准表述】 河北中公教育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2013406.html,/

2018国考申论热点:手机App权限不能滥用

2018年国考报名倒计时这些要提前准备好。时光飞逝,转眼已是8月,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报名均在10月进行,笔试均在11月举行。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2017年10月中旬启动报名工作,预计在2017年11月下旬举行笔试,具体时间安排暂未确定。距离报名只有两个月的时间,那么我们的考生需要提前准备些什么呢?下面就来说一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2018国考申论热点:手机App权限不能滥用 一份有关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的报告显示,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面对危害和隐忧,除了号召用户“千万别装”,还需在法治框架内,让无良软件没有生存的空间与炫技的土壤。 智能装备时代,手机APP成为生活必须。近日,中新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APP权限不但五花八门,有些还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比如读取短信、读取联系人、读取通话记录,甚至包括监听电话、修改通话记录等权限。 装个APP看视频,却要监听你的电话;下个APP来导航,却要掌控你的联系人……如此匪夷所思的逻辑,在智能机时代已属正常。有些手机,就像个不设防的工地,谁都能在用户的“房子”里砸个窗、开个门。 权限被滥用,隐私不设防。工信部近日公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共计42款,其中不少软件涉及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操控用户手机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中有不少来自知名厂商的应用商店。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末,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3.65亿户,4G用户总数达到8.88亿户。可见,手机APP权限滥用已成为不容小觑的数据安全风险。 这些年来,数据泄露带来的网络安全话题绝不只是吐槽那么简单,它直接指向资源与竞争、公共治理与社会环境。不久前,北欧某国遭遇史上最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许多机密信息以及几乎所有公民的个人资料都可能被曝光,其国内因此要求相关官员引咎辞职。 手机APP“越权”成风,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领域的监管乏力。制度上说,2016年12月,《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对外发布,并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指出,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不得调用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终端功能。不过,面对海量的手机APP,这个“不得”的禁令,大概就像暑假里的补课禁令一样,多半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这当中,有两个问题难有定论:第一,谁来判断消费者安装的这些软件,在调用权限的时候是合法还是不合法?有标准吗?第二,如果有软件设计方违反规定滥用用户权限,监管部门怎么罚,能罚出痛感吗?消费者不是程序员,不懂权限等专业设置,不可能在消费自觉层面构筑起有效的隐私防火墙。此时,专业监管若袖手旁观,消费者恐怕只能乖乖“挨宰”。

202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精选合集

202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精选合集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篇一】202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精选合集 背景链接: 2021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基本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包装绿色化工作不断推进。在江苏,寄递企业按《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推广可循环周转箱;在湖南,一些地

方已经有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目前,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原则正加快在快递行业落地。 公考角度解读: [综合分析] 意义: 有利于建立快递绿色包装的基本规范。 有利于推进快递绿色包装的协同治理。 有利于加速快递绿色包装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存在问题: 一是政策供给亟待强化,目前,针对快递包装绿色应用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供给不足。 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待加强,个别企业总部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上存在虚化弱化等问题。

三是上下游协同治理有待加强,由上游电商经营者提供的包装在快递包装中占比较高,随意包装和过度包装问题较为突出。 四是绿色供给相对不足,针对行业生态环保领域的科技研发相对滞后,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和绿色模式无法满足行业绿色发展的需要。 [参考对策] 政府引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升级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对法律法规、政策的技术支撑,出台激励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实施快递绿色包装标准。 企业主体。强化生产源头治理,明确企业实施快递绿色包装标准的主体责任,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市场竞争等手段,推动企业执行绿色包装标准,提升包装绿色化水平。 创新驱动。聚焦快递绿色包装材料研发、设计、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等关键环节,支持绿色包装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标准,以科技创新带动标准创新,以标准创新促进快递包装绿色升级。 产业协同。打通快递上下游产业链,统筹考虑适应实体渠道和电

申论最新热点汇总.doc

2012年申论最新热点汇总 2012年公考申论热点:鼓励人才自由创新 以自主创新谋求全面发展 纵观古今,秦国因极力推行“商鞅变法”而使国力昌盛,以致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伟业。而清政府闭关自守,摒弃改革创新,终致丧国辱权、泱害国民。故此,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器,惟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谋求全面发展。“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曾高屋建瓴强调。而至今日,我国虽步入经济快速增长的上升期,但却凸现出许多有关创新水平低下以致阻碍发展的问题。据报道,中日双边贸易规模、最大的30种商品中,中方具有比较优势的很少,多数是日本具有优势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水平偏低是我国目前亟待正视的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创新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高、所需人才匮乏、体制不健全、科技水平较低等决定性因素阻碍发展。观念是创新的源泉,落后的思想只会阻碍发展,又谈何发展?所需人才匮乏,创新主体力量薄弱,只能是捉襟见肘,想促进社会快速发展谈何容易?创新能力低下、体制不够完善、科技水平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又如何促进发展呢?社会终究是向前发展的,落后就等于挨打。那么该如何才能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使我国步入更快发展的轨道呢?

首先,务必提高创新观念,在思想上有新突破。观念乃创新之本,失去创新的观念,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政府要重视创新者的个性想法,鼓励创新者积极探索,帮助扶持创新事业的发展。破除旧的传统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科学的发展观念。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创新光荣”的社会氛围。 其次,务必创新先进技术,在生产力上有新突破。邓小平曾高瞻远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成立专门研究技术开发的部门,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创新工作。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发明创造新技术,开创新领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务必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保障创新力度上有新突破。创新需要有环境,需要有健全的体制做坚强后盾。及时出台有利创新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拨款资助等倾斜性政策。坚持走政企分离的道路,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保障和维护创新成果。依法惩处侵犯个人、法人创新产权行为,行为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务必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在人才使用上有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任用。企业要搭建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鼓励人才自由创新。高校要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培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

2018年国考申论热点预测-共享经济

2018年国考申论热点预测——共享经济 华图教育尤健健 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笔试当中,最让考生充满期待的可能就是申论试卷的主题了,由于申论科目的特殊性,其分值整整占据公考笔试的半壁江山,因此大家对申论的每一次期待和吐槽热度都未曾减弱,申论材料的主题甚至一直是考试后大家分享感受的最大谈资。谈论最多的自然就是谁谁押中了材料主题,谁谁在考试前刚看过主题相似的范文或资料等等。总之,考试之后,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么,申论作文押题到底靠不靠谱?材料的主题到底是不是能够预测?考前对热点的突击到底有没有意义? 事实上,相对于省联考而言,在国考备考过程中,对申论的材料的主题进行预压似乎并没有一些考生想象的那么离谱。但纵观近7年的国考申论材料,也不不难寻到一些蛛丝马迹。2010年的材料主题是讲海洋资源与环境,偏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011年副省级主题是黄河的开发保护,偏生态,地市级是农村地区教育和文化问题,偏文化和社会;2012年考的社会道德和公共安全问题,偏社会文化类;2013年主题是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问题、偏文化层面;2014年是社会心理健康的问题,偏社会层面;2015年讲的科技和人文的关系,材料重点偏向科技发展层面;2016年副省级和地市级主题差异较大,副省级讲礼仪文化与公民素质,而地市级的主题则是好政策,分别偏向文化和社会管理;2017年副省级与地市级又比较相近,都讲的是城市水系建设的问题。历年的申论材料主题看似凌乱,但稍加梳理就会发现,国考的主题怎么变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这“五位一体”当中。这对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而言,无疑指明了大体方向。 关心时政的同学应该会注意到,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自此,“五大发展理念”便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也成了各个社会团体热烈讨论的话题。这五大理念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经济、政治、生态文明、文化、社会建设其实是相互对应的。对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的建设发展,创新是动力,协调是节奏,绿色是底色,开放是格局,共享是目标。 “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后的第二年,2016年的4月23日的25省大联考就将“创新”作为了材料的主题,这也给我们了一个信号:最近几年的考试主题很有可能就在“五大发展理念”之内。而在这“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则是最可能考察的方向。

2018年最新国考申论热点范文(精选10篇)

2018年最新国考申论热点范文(精选10篇) 1.用参与的力量提升文化水位 “知识渊博、表达风趣,讲得还很有代入感”“偏专业的内容,被他们讲得活色生香”……正在浙江省博物馆进行的“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上,现场20余位志愿者轮番上岗讲解,被热情的观众明星般簇拥着,成为亮眼的景观。有观众来“二刷”,就是想听听不同的讲解版本;也有游客错过了上午的解说,下午早早就来等着。展览中《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这样的名作,因为志愿者的讲述而更加立体、更为动人。 志愿者已成为大型博物馆服务公众的重要力量,也体现着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性和公益性。故宫博物院自2004年开始,累计注册志愿者近3000人次,服务公众60万人次、13万小时。有一位高中生根据自己当志愿者的经历,为故宫导览提出“分众化”讲解、“大文化”视野、“思辨性”互动的建议。在世界范围内,大英博物馆的志愿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人;日本也在持续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推广终身学习理念。这些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是公民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也让“文化”二字,更有了现代文明的意蕴。 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又让有兴趣的人更多地参与其中,志愿者为博物馆注入了鲜活而多元的力量。其实,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综合性文化服务,比如讲解丝绸的历史,不能只懂得丝织技艺、蚕桑文化等,还要掌握语言表达、服务技巧甚至应急处置能力。浙博的“乾隆特展”,开展前三个月就提前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涵盖了高校学生、文艺工作者、教师等人群,还安排了礼仪、传统文化、文物知识等培训。志愿服务不仅是服务人数的“物理叠加”,更有服务内涵延伸、文化影响力和感染力提升的“化学作用”。在向外辐射文化光芒的过程中,博物馆与志愿者一起,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 文化志愿者传递着知识,也传递着精神。实际上,志愿者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化服务,而且是要让观众“共同参与学习并享受乐趣”,这样才有更精彩、更深刻的文化体验。“乾隆特展”中有一位叫钟觉辰的志愿者,本职工作是童书编辑,为了做好讲解,他花了近半个月时间查阅资料,在统一讲解文本基础上又写了一份讲解稿,一遍下来要一两个小时,观众听得兴致勃勃。在首都博物馆,志愿者张鹏当了14年讲解员,收获了一大批粉丝,还制作了微信公众号分享文博知识。这些志愿者就像沟通文化与公众的一座桥,促进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共识和自觉。 中国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还在发展中,各地、各馆水平仍是参差不齐。也是在国庆期间,杭州另一所博物馆的“中国团扇文化印象特展”,主题别致、布展精美,有宋徽宗《枇杷山鸟图》等珍品。不过展览却难觅专业讲解,在博物馆服务台询问,回答是“须提前三天预约”。其实,对于公共文化机构而言,公众的需求既是努力方向,也是发展契机。利用文化的魅力,创新更好的方式,把更多人吸引过来,一起进行文化建设、文化推广,培厚整个社会的文化土层,公共文化机构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掌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