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标准工时分析作业流程

标准工时分析作业流程

标准工时分析作业流程

标准工时分析作业流程

一:(分析)接到样衣.按样衣的上款时间先后顺序分析。

①:拿到样衣先跟技术员一起分析整件衣服流程,分部件制定出初步

计划,来的及情况下尽量与技术员同时进行,能有及时的勾通,同时有效及时找出分析时因考虑不周到漏掉的动作,能准确考虑到工序的难易度,分析好后让技术员添上实际操做时间,有与分析时间相差太多就跟技术员一起讨论这道工序动作,找出原因,再确定时间,以及检查是否与技术员工序统一或漏工序。

二:(修改工序)

拿到完善好的工序分析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以及核对视频与

分析时间是否达到,相差多的找出原因.为什么相差多,从中

吸取经验,不是常规工序动作不少达不到时间暂时用视频时间

短于分析时间暂时视同OK,分析时间与IE视频时间有争议就自己去拍,找出原因,再确定时间,修改后分析总时间多于或少于200秒第一次分析总时间的要写出原因,

三:(导入视频)

按工序分析表编辑每个视频名称,再导入标准工时每道工序里

面,注:视频总时间一定要少于分析时间,个别工序相差多的

自己再拍视频

工时分析报告

设备科员工及零工工时、工资、假期统计分析 1、分析目的 本报告主要为了了解设备科员工、零工薪酬结构、水平及工时情况,为完善公司的薪酬体系和人员工作量分析提供参考性意见。2、数据来源 2015年1月-10月设备科员工、零工工资 3、数据统计 人员组成、工时、月休 薪酬构成 公司设备科员工薪酬构成:基本工资+津贴(班长津贴100元/月、特岗津贴50元/月)+产量工资+考核工资

资资 设备外修1200浮动浮动 基本工资执行聊城最低工 资标准 电工612浮动浮动跟车间关联密切,部分基 本工资从产量工资中调整内修571浮动浮动 锅炉1200浮动浮动 制冷1200浮动浮动 消防1200浮动浮动 零工:日工资(90元) 日均工资 用工成本情况统计 零工2人:2015年1-10月共用工485人次,用工成本为43650元,人均21815元。 外维5人:2015年1-10月用工成本(不含津贴)为116461元,人

均23292元。 4、分析 目前公司设备员工有32人,其中外修5人,内修9人,电工8人,锅炉6人,制冷3人,消防1人(内修工王宪靖兼职消防,值夜班),基本上执行是8小时工作制,为保证夜班正常生产,各岗位会安排1-2名员工值夜班。 设备员工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津贴+产量工资+考核工资,外修、制冷、锅炉、消防基本工资是1200元/月,执行的是聊城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内修、电工跟车间关联比较密切,会在产量工资中调整一部分作为基本工资,产量工资根据生产情况会有浮动。从1-10月份的工资数据来看,设备员工的日平均工资基本上在100以上,各岗位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 公司现有零工2人,2015年1-10月份用工485人次,日工资90元/天,用工总成本43650元,人均成本21815元,此成本基本达到我公司外修员工的人均工资成本23292元。 5、解决意见 工作量分析 以2015年为区间对公司现有5名外修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工作内容、工时、分工、请休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工作量是否饱和。 对2名零工进行工作量分析,从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时间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2名零工都是日工资,在没有有效监督机制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在工厂经常有人讲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只是一个含混的概念。这里将提出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概念,以帮助工厂科学地制定效率目标,找到达成的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产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效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 - 损失工时)X100% 生产率用来考核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是制造成本的标示之一。 生产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X100% 案例分析: 如果整个车间的月度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大超过100%意味着什么?Productivity: 123% Production Efficiency: 142% Productivit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Over Time)) Production Efficienc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Downtime + Overtime)) 所有的乘积都是相乘相加的结果,即Excel 中的sunprodut()函数。 我想一定在什么上面出了问题? 可能的原因是: * 每个机型的标准工时定的太高了 * PCBA 和 FA中的标准工时有重复 * Oracle 中标准工时的定义是瓶颈时间*所有人数,还是每个工位时间*每个工位人数的累加 * 工作时间定低了 * Working Time 的定义,是按照劳动法的每日8小时,还是需要去除吃饭,休息时间

标准工时与效率改善(精)

标准工时与效率改善 开课信息: 课程编号:KC7357 开课日期(天数)上课地区费用 2014/9/20-21 广东-广州市 3280 更多: 无 招生对象 --------------------------------- 工艺工程师,精益制造工程师,IE 工程师,生产主管,生产经理,工程经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培训中心 w w w. W a y s. O r g. C n 【协办单位】深圳市威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课程内容 ---------------------------------课程背景 在中国,随着廉价的劳动力慢慢退出历史,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最低成本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到来,标准工时已被应用于企业的各个领域,他是企业实施TPM 、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内部改善的基础,标准工时已被誉为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基石! 如何制定标准工时? 如何测定标准工时? 如何根据标准工时改善公司的产能及交期?

如何利用标准工时实施绩效管理与改善? 如何依据标准工时,开展效率改善? 如何利用标准工时,推动企业的整体改善? 以上问题及困惑将由冠卓IE 改善高级讲师带领您共同探讨。冠卓基于多年的企业改善咨询辅导经验,特别推出此全新课程。课程搜集了大量企业真实改善案例及企业在运用标准工时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误区,实用性高、专业性强。课程不仅能够带给学员专业实用的工具及知识,更将指导学员如何有效在企业中进行实施和应用。 课程目标 了解标准工时的构成、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制定步骤,宽放率及标准工时的改善;了解劳动定额的制定,生产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改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提供标准工时、劳动定额的制定,绩效与生产效率的基本知识,训练技术与管理人员怎么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本企业中(最好能事先由企业提供部分案例)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标准工时的定义与作用 时间研究的定义 游戏一:扑克牌游戏 标准工时的定义及分类 标准工时制定的基本条件 合格工人

IE标准工时评定规则(mod)

标准工时评定规则 1.目的:为公平设定本公司之动作单元之时间标准,以资评估产品之标准工时及生 产线人力之依据,故制定此细则. 2.范围:凡本公司之所有产品之操作员正常操作时间均适之. 3.本标准工时系统采用模特排时间法(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简称:MOD法) 4.MOD法说明: 模特法的基本原理来源于大量人体工程学的试总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所有由人进行的作业,均是共通的基本动作组成的,模特法将实际生产作业 中的人体动作归纳为21种. (2)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在作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需时间基本相等. (3)人体不同部位的动作,所用时间值是相互成比例的,如手的动作时间是手指 动作时间的2倍,小臂的动作时间是手指动作时间的3倍,由此就可以定义手指一次动作时间为人体动作的基本单位时间,同时其他动作与之成倍数关系计算求得. 模特法根据人的动作级次,选择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最小的一次,即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它的时间单位,即1MOD= 模特法的21种动作都以手指动作一次(移动距离的时间消耗值为基准进行试验、比较,来确定各动作的时间值.具体21个动作的分类及表示符号见下表: MOD法动作时间分类表

由上表知,MOD法把人的动作分成上肢、下肢、其他等动作,分别由符号M、G、P、F、W……代表,符号后仅赋予数字1、2、3……代表模特时间值,如M1代表1MOD=,M2即代表2MOD、以此类推. 5.本公司MOD法制定标准工时基准如下: (1)以MOD分析之正常时间(即100%效率水平). (2)本细则规定之标准作业距离为20CM. (3)私事宽放:因本厂采取中休制度,故宽放率为0%. (4)疲劳宽放:因本厂作业强度属轻、中度作业,故取宽放标准为15%. (5)作业宽放:如,a.台及场地的简单清洁与准备,包括转换产品品种时的时间消 耗. b.来料及零件不良造成的停顿.(SMT零件脚宽不准) c.现场监督者与检查员临时抽检及口头指示造成的偶发停顿.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一、目的: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修改作业,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使ERP系统运行之排程合理和成本准确。 二、名词定义: 2.1、标准工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2.2、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 2.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3.1、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观测时间*(1+熟练修正数+努力修正数)+观测时间*宽放率 3.2、正常时间: 3.2.1、主体作业时间: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指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改变产品外形,改变产品性能等。 3.2.2、副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如取放工具、检查等。 正常时间设定方法如下: 直接观测法:秒表观测法;摄影分析法;work sampling法。 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 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需要评价标准速度;生产之前不能设定。 合成法:动作分析法、历史数据法。 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动作。 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 3.3、宽放时间: 3.3.1、私事宽放时间:作业过程中,满足生理要求的宽放时间,如上厕所,喝水,擦汗。 3.3.2、疲劳宽放时间: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休息或操作速度减弱的宽放时间。 3.3.3、特殊宽放:学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其它宽放. 作业宽放时间:补偿作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要素作业。如用处理不良品等。 3.3.4、集体宽放时间:集体作业时,对于个体差异产生损失的补偿。如熟练度的差异,工位编排产生的损失等。 3.3.5、宽放系数表

工时分析报告

工时分析报告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设备科员工及零工工时、工资、假期统计分析 1、分析目的 本报告主要为了了解设备科员工、零工薪酬结构、水平及工时情况,为完善公司的薪酬体系和人员工作量分析提供参考性意见。 2、数据来源 2015年1月-10月设备科员工、零工工资 3、数据统计 3.1人员组成、工时、月休 3.2薪酬构成 公司设备科员工薪酬构成:基本工资+津贴(班长津贴100元/月、特岗津贴50元/月)+产量工资+考核工资

零工:日工资(90元) 3.3日均工资 3.4用工成本情况统计 零工2人:2015年1-10月共用工485人次,用工成本为43650元,人均21815元。 外维5人:2015年1-10月用工成本(不含津贴)为116461元,人均23292元。 4、分析 目前公司设备员工有32人,其中外修5人,内修9人,电工8人,锅炉6人,制冷3人,消防1人(内修工王宪靖兼职消防,值夜班),基本上执行是8小时工作制,为保证夜班正常生产,各岗位会安排1-2名员工值夜班。 设备员工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津贴+产量工资+考核工资,外修、制冷、锅炉、消防基本工资是1200元/月,执行的是聊城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内修、电工跟车间关联比较密切,会在产量工资中调整一部分作为基本工资,产量工资根据生产情况会有浮动。从1-10月份的工资数据来看,设备员工的日平均工资基本上在100以上,各岗位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 公司现有零工2人,2015年1-10月份用工485人次,日工资90元/天,用工总成本43650元,人均成本21815元,此成本基本达到我公司外修员工的人均工资成本23292元。 5、解决意见 5.1工作量分析 以2015年为区间对公司现有5名外修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工作内容、工时、分工、请休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工作量是否饱和。 对2名零工进行工作量分析,从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时间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由

生产效率与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富士康科技集團 生產效率與標準工時管理辦法 一,目的 1.1.規范各(M)BU對”綜合效率” 、“投入工時有效率”、“有效工時產出率”三項KPI指標的統計辦法﹐明確各相關數據的計算標准。 1.2.統一各(M)BU對標准工時的制定標准﹐提高標准工時的時效性和准確度。 1.3.通過此管理辦法﹐全面了解產生無效工時的原因﹐找出非生產因素并加以改善﹐提高生產效率。 二,三項KPI指標的公式及其意義 2.1.三項KPI指標的公式 2.1.1.投入工時有效率(E1)=有效工時/投入工時 投入工時有效率的意義在于找出生產過程中因管理原因而產生的無效時間。 2.1.2.有效工時產出率(E2)=產出工時/有效工時 有效工時產出率的意義在于找出生產過程中因操作方法不當而產生的無效時間﹐并加以改善。 2.1. 3.綜合效率(E)=總產出工時/總投入工時=投入工時有效率*產出工時有效率 綜合效率的意義在于找出生產過程中所有的非生產因素﹐并加以改善。

產出工時 損失工時 有效工時 投入工時 a b c d a--指完全依照設計資料,以最佳制造方法所能制出該產品所需的最小時間值。 b--因私事寬放﹑疲勞寬放﹑延遲寬放﹑政策寬放的 時間。 c--因產品生產過程中操作方法不當所發生的無效時間。 d--因產品生產過程中管理原因而發生的無效時間。 ※由上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此三項KPI指標的計算值都<100%﹔反之﹐則可能是參與計算的各項數據資料統計有誤﹐需要重新修訂。 2.2.相關參數的定義 2.2.1.投入工時 投入工時﹕投入工時指的是員工的支薪工時﹐包括正常上班時間和加班時間兩部分﹐也就是從人資系統導出的員工實際刷卡工時。 投入工時=正常班工時+加班工時 2.2.2.有效工時 有效工時=投入工時-損失工時 2.2. 3. 損失工時 損失工時﹕損失工時包括換線、待料﹑來料不良﹑機故﹑試樣、重工、等損失的時間。

生产效率分析

生产效率分析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Performance Analysis & Control ) 通过实时效率的分析和管理,提高生产率 (劳动力) 、材料、机器(设备)在规定的日期内生产出用户所期待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后交到用户手里; 那么生产率又是什么呢?生产率是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的尺度,一般是产出对投入的比。 产量(OUTPUT ) 生产率 = 投入(LNPUT ) 产量 劳动生产率 = 劳动投入量 产量 设备生产率 = 设备投入量 产量 原材料生产率 = 原材料投入量 是相互依赖生存的。 其中各生产要素中的改善合理化结果都体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故劳动生产率倍受重视;特别是最近由于劳动力紧张,收入又上涨等的原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为宝贵。 由于生产金额和作业量的关系不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制造部门用时间来管理生产率非常必要的。 这是因为说服力和提高的目的明确,客观的评价如过去、每个行业、每工序、事业部车间之间都可进行比较。 生产数量×单位的标准时间(此作业所需的时间) 劳动生产率 = 实际时间(此作业所用的时间) 旧方法的单位标准时间 生产数量×新方法的单位标准时间

= × 新方法的单位标准时间 实际时间 = 标准时间的缩短度(1)×标准时间的达成度(2) 善来改变 (1); 消除实际发生的不合理的时间按照标准时间进行生产(2); 以上的(1)乘上(2)不等于提高整体的生产率,而是对(1)和(2)分别进行并评价才是 提高生产率的捷径。 作业熟练度的方面、对资源效率的方面。 1) 方法方面 (1)标准作业顺序的改善、平面布置改善 (2)材料搬运方法的改善、恰当的工具及设备的选择 (3)质量、安全维护方法的设定 2) 效率方面 (1)作业人员动机的改善、没有监督的现场结构 (2)标准时间的导入、熟练度的提高及效率管理制度的导入 2) 利用方面 (1)生产计划及作业分配的改善、作业时间的缩短 (2)强化机器设备的维护、组织的变更 种管理方式。 按照指定的标准作业方法工作的作业人员的生产率是作业效率,也就是说根据体力劳动来决定的。

标准工时

1.标准工时制定的基本条件:①在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 ②确定而且最好是迄今最佳的作业方法; ③适任合格的作业员; ④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行作业。 标准工时的应用: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 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 3)作业绩效管理的运用; 4)标准成本管理的应用; 5)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6)工作改善案的评估。 其他相关概念: 2.生管排程可以大致分为“主排程”MPS与“细排程”DPS 细排程工时=准备工时+排程量×单件标准工时 3.负荷工时=准备工时+单件工时×本周排程量 产能工时=工作天数×日工作时间×机器台数×机台操作率 某公司主排程原则:产能工时*95%≤负荷工时≤产能工时 4.有效工时=制令完工良品数*标准工时+准备工时 毛效率=∑有效工时/总出勤工时*100% 净效率=∑有效工时/(总出勤工时-责任外损失工时)*100% 所谓责任外损失工时,包括机台故障、停电、缺料、未排程等待工,以及开会等未能真正进行作业的时间。 (责任部门或责任者)损失工时率=责任项目总损失工时/作业组总投入工时*100% 5.关于“直接人工成本”,建议必须以标准工时为展开基础,加上制程调整系数,施予必要的宽裕处理以更符合车间现实,再乘以该制程的人工费率标准,就形成了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修订制程系数与人工费率标准。 6.生管人员在做细排程进度计划时,必须把制程调整系数考虑进去,因为标准工时只考虑有效作业时间,并未考虑到物料搬运,以及工件在前后工序间的暂存及搬运时间。 注意:标准工时是不变的,但应该因作业员绩效水平的不同而做适当的调整。 执行绩效分析时,资浅作业员的效率基准可能只有标准基准的60%~70%。7.在下列状况下,标准工时必须重新修订: 1)工作方法变化; 2)生产设备变化; 3)产品线变化。 作者强调:标准工时是科学化的标准数据,但应用在生产计划或绩效管理时,一定要先调整为管理基准,而且在不同的必要状况下,它的基准可以随实况而变,而标准时间不能变。

动作时间研究

动作与时间研究(IE) 动作与时间研究(MotionandTimeStudy)也称“工时学”、“工作研究”或“作业研究”,是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测定、分析和研究作业动作与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工作方法。动作与时间研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以及在工劳动工时测定与管理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动作与时间研究由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两部分组成。动作研究又称“方法研究”或“工作方法设计”,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发现、寻求最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动作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E.B.吉尔布雷斯和L.M.吉尔布雷斯夫妇。F.B.吉尔面雷斯于1885年受雇于一建筑商时进行了著名的“砌砖研究”。在该研究中,他通过对砌砖动作进行分析和改进,使工人的砌砖效率提高了近200%。1912年,吉尔布雷斯夫妇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议上,首次发表了题为《细微动作研究》的论文,在文中他们首创用电影摄影机和计时器将作业动作拍摄成影片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同时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的作业动作分解成三大类共17种基本动作《命名为“动素”》。这些基本动作是:伸手、握取、移物、装配、应用、拆卸、放手、检验、寻找、选择、计划、对准、预对、持住、休息、迟延和故延。其中前8种动作称之谓“必需动作”,中间5种动作称之谓“辅助动作”,最后4种动作称之谓“无效动作”。他们指出,籽提高动作效率必须尽可能地删减第二、三类动作。以后,F.B.吉尔布雷斯又独创性地发明了“灯光示迹摄影”和“设计灯光示迹摄影”两种摄影方法,使动作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缓和、消除工人对早期动作研究的抵触和不满,在富有心理学诰诣的L.M.吉尔布雷斯的帮助下,F.B.吉尔布雷斯又逐渐地将动作研究范围扩大到工作疲劳与单调、动机及工作态度等方面。 时间研究又称“作业测量”或“工作测量”,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科学方法测定工作的实际时间,以此作为制定工作定额、核算成本、计划生产以及检验工作方法效率等的基础。时间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F.W.泰勒。约在F.B.吉尔布雷斯从事动作研究的同时,F.W.泰勒在美国伯利恒钢铁厂进行了著名的“铁铲试验”。在该研究中,他比较了工人铲煤与铲矿砂间的差异,对工人的铁铲进行了改进,并制定相应的劳动定额及奖励制度,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内,使该厂原需400-600人的工作降低到只需140人即可完成。F.W.泰勒在时间研究上的最主要贡献之一是指出

GSD标准工时软件

GSD标准工时系统 GSD即General Sewing Data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一般车缝数据,是专门为缝制品工业所设计的一套预定动作时间系统,是一个标准动作和标准时间的科学分析方法。 GSD适用于制定裁剪、车缝、熨烫、检验以及包装等相关操作的标准动作和标准时间,工厂依此决定订单报价、针车配备、工人的劳动报酬,还可以用作排期排产、生产排位。 2、GSD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点 1) 方法合理:通过对动作的细化分析,来减少浮余动作,改善方法和动作,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并建立标准的工序生产流程。 2) 时间标准:以正常的速度及正确的方法为基础,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制定出标准时间。 3) 易沟通和易理解:标准的动作代码库,适合所有缝制品工业。 4) 通用性强:以时间为基础,不同地区可以传递。 5) 预测性强:无需要现场数据即可为业务接单、生产计划、生产线平衡等提供有效预测 数据。 6) 车缝训练:车缝方面的专业化,适合于企业车缝标准做工的培训,帮助员工提高技术 水平。 精益生产辅导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 ?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或下

道工序急需的产品) ?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 八大浪费 多余动作不适当的加工和过于精细的加工 等待生产计划不当、生产线不平衡、产品切换、缺料、机器故障 搬运生产线的安排或物流的安排等 修正技术、信息、标准、沟通等问题引起返工 冗杂处理没有秩序或没组织好的处理 过量生产生产超过必要的数量 库存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库存是不会产生任何附加值的,只能增加营运成本认识断层标准不统一、信息传递、沟通问题

MOD法标准工时

课程名称MOD法标准工时培训时间1天(6课时) 讲师洪剑坪 课程描述 预定时间标准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主要方法有MTM法、WF法、MOD法等。 培训对象 企业领导者、生产厂长、主管、工程QA\QC部门等主管﹑IE﹑PE﹑QE 等工程师﹑现场管理及技术人员等。 课程大纲第一章动作时间分析方法:MOD法原理 1、动作经济的基本原则 2、关于人体的使用原则 3、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原则 4、关于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原则 5、操作动作在MOD法中归纳为21种 6、同一个动作(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需的时间基本上相等; 7、身体不同部位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 第二章MOD法的特点 1、易懂、易学、易记 (1) 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比其他方法要少很多。 (2) 把动作符号和时间值融为一体,在动作符号上直接能计算出时间值。(3)MOD法中不同的时间值只有8个很容易计算。 2、方便实用 (1) 采用模特法不需要测时,就能根据动作决定出正常时间。 (2) 模特法计算时间值的精度比较高。 第三章MOD法动作介绍 1、基本动作---------上肢动作 (1)移动动作(M) M1, 手指动作分析与举例 M2,手的动作分析与举例

M3,小臂的动作分析与举例 M4,大臂的动作分析与举例 M5,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分析与举例 (2)终结动作,分为抓取动作和放置动作 G0,触摸动作分析与举例 G1,简单的抓取动作分析与举例 G3,复杂的抓取动作分析与举例 P0,简单的放置动作分析与举例 P2,需要注意的放置动作分析与举例 P5,需要有注意力复杂的放置动作分析与举例 (3)反射动作(也称作特殊移动动作) (4)同时动作 2、身体及其他动作 F3脚踏动作分析与举例 W5步行动作分析与举例 B17身体弯曲动作分析与举例 S30站起来再坐下去的动作分析与举例 L1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分析与举例 E2目视动作分析与举例 R2矫正动作分析与举例 D3判断动作分析与举例 A4施加压力分析与举例 C4旋转动作分析与举例 3、其他符号 BD延时 H保持 UT有效时间 除了人的动作之外的机器或其他所有的加工时间。 第四章MOD法动作的改进 1、替代、合并移动动作M 2、减少移动动作M的次数 3、用时间值小的移动动作替代时间值大的移动动作 4、替代、合并抓取的动作G 5、尽量不使用眼睛动作E2 6、尽量不做校正动作R2 第五章应用MOD法制定标准工时 1)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2)MOD法计算出的时间就是正常时间,不需要评比。 MOD法制定标准工时应用案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