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学习力是指一个人在通过体验或者传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力强度、_________和认知能力。

A、个性特征

B、意志水平

C、情绪情感

D、气质性格

2、_________是绩效考评的关键步骤。

A、绩效计划

B、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

C、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

D、获取信息与数据

3、_________是战略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技术。

A、德尔菲法

B、马尔科夫分析法

C、关键绩效指标

D、工作研究法

4、在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中,一般要坚持的原则不包括_________。

A、战略相关原则

B、梯度结构原则

C、公平公正原则

D、关键人才原则

5、首次提出战略管理概念的是_________。

A、安索夫和汉斯

B、彼得·德鲁克

C、马克思·韦伯

D、加里·德斯勒

6、战略制定的基础和根据是_________。

A、阳光

B、资源

C、费用

D、无形资产

7、_________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A、《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8、_________是战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技术。

A、德尔菲法

B、马尔科夫分析法

C、人员替换图法

D、战略地图

9、_________是指植根于组织历史,伴随组织的成长而积累,以独特方式存在,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了解和模仿的资产。

A、战略执行力

B、无形资源

C、组织文化

D、有形资源

10、在各类资源中,_________是最重要的资源。

A、物力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制度资源

二、多项选择

11、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维度包括:______。

A、规划的态度

B、规划与战略的相关性

C、规划的范围

D、规划的灵活性

E、规划的正规程度

12、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需要遵循_________的原则。

A、战略相关原则

B、精确性原则

C、过程控制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E、工作质量原则

13、下列不属于提升组织战略生产力途径的有_________。

A、沟通交流

B、拓展训练

C、课堂指导

D、在岗培训

E、培养战略思维

14、平衡计分卡体现了_________的平衡。

A、信度与效度的平衡

B、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C、指标间的平衡

D、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E、数量与质量的平衡

15、常见的福利形式包括_________。

A、补充性报酬福利

B、保险福利

C、改善工作环境

D、退休福利

E、雇员服务福利

一、名词解释:

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2、战略领导力

3、绩效管理

4、选拔测试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2、什么是信度和效度?分别举例说明。

3、什么是绩效管理?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

4、什么是薪酬?什么是福利?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举例说明。

5、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的“战略伙伴角色”?

三、论述题

请说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内在关系和外部特征。

四、案例分析题

HR在 IBM战略执行中的角色

战略总是看上去很美,成功执行才是关键。HR(人力资源)在 IBM战略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什么才是战略 HR?HR有责任推动业绩发展,这就要求 HR深入了解业务。如果不了解客户需求,就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不知道如何帮助企业提高业绩。HR的价值体现在对业绩是否有影响力。IBM的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模型,左边是战略模块,右边是执行模块,上面是领导力模块。在战略模块中,企业需要对市场了解,有完善的商业计划,明确的战略构想,还要有创新意识,把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相结合,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规划出蓝图。在右边的执行模块中,需要做正确的事情,拥有合适的人才,适合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这都是 HR部门的执行重点。

HR可以在战略执行层面中增值。在人才方面,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体的能力和知识,做好人才储备;在组织架构中,好的激励机制十分关键,如果企业论资排辈,那么企业留住的往往是不该留的人,流走的却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另外内部组织氛围、企业文化也很重要。工作氛围对保留员工十分关键。是否有内耗,是强调团队还是个人,这都是 HR战略执行所考虑的重点。

2001年 IBM对 HR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HR管理部门的客户是不同业务部门,为了更好地服务业务部门,采取矩阵式架构。第一层是人力资源顾问,他们既懂业务,也了解客户需求,可以把客户需求带回来,制订相应政策。第二层就是职能部门,按专业职能来设计,如招聘、薪酬福利等。第三层是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20人服务于 6000多名员工,员工可以进行自助服务,还可以通过系统把问题带到服务中心。一般情况下保证 5分钟有明确答复,解决不了的问题将转到顾问那儿去。这样,HR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对业务有关键影响的 HR业务上去。

在 HR管理中,需要建立正确的人力资源模式,计划人力资源,确定关键岗位和技能。战略制定以后,对客户产生关键影响的核心团队必须用正式雇员,而有些工作可以外包或找到替代者,则可以不用正式雇员,采取 GR(全球资源 )或 BPO(业务流程外包)形式。组织文化中的重点是沟通渠道、有效的流程、授权、职责分明、团队和回报系统。IBM的领导力素质模型中强调必胜的决心,包括行业洞察力、创新思维、达成目标的坚持;快速执行的能力,包括团队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直言不讳、坚决果断;持续的动能,如组织建设能力、教导指引、奉献精神;领导力素质的核心特质是对事业的热诚与追求。

对 HR管理者来说,成功执行公司战略必须具备业务积累、客户管理、组织诊断、资源配置等核心素质,同时需要具备专业化支持业务战略、快速决断能力、有效沟通、灵活运用管理工具等基本技能。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6分)

2.人力资源管理都基于战略吗?(6分)

(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战略性成长与相应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战略性生长与相应人力资源管 理探讨

企业战略性生长和相应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壹、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HRM)于现代企业营运中起着巨大作用, 比如影响壹个国际化了的大公司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有四个:当地员工的教育水平、当地原材料的采购、当地技术人员的雇佣和留任、当地合作厂商的选择,其中HR 方面的因素就占了壹半,显示ft HRM 的重要性。 普遍来讲,HRM 对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1)确定和分析对公司成功至关重要的外部机会和威胁; (2)处于唯壹能够提供ft具有竞争性智力资源的位置; (3)以提供ft公司内部优势和弱点方面信息的方式参和到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之中; (4)壹个公司HR 的长处和短处对于整个企业的变量选择有决 定性影响; (5)HRM 于企业战略计划的成功实施和完成中起到支撑点作用; (注:GaryDessler,HumanResourcemanagement,清华 大学ft版社,p.23~24)

从传统的物本经济时代到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作用越来越小,经济增长越来越 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于企业的战略推进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之壹,某种程度上讲仍起着关键和核心的作用。壹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多年以来人们壹直认为资本是发展的瓶颈。但我认为这个观点已经不再正确。我认为恰恰是劳动力及公司不能招募和维系壹个好的劳动群体组成了生产的瓶颈。我仍没有听说过哪壹个大项目,大家对它均有很好 的设想、生机勃勃的干劲以及很高的热情,最终却被资金短 缺所搁浅。但我的确听说过某行业的发展部分地由于没能维持壹个高效、热情的生产力大军而中止或受到阻碍,我认为 此中道理日后将更显正确……”(注:FredK.Foulkes,"TheExpandingRoleofthepersonnelFunctio n",HarvardBusinessReview(March-April,1975), p.71~84.)企业组织结构要服从、服务于企业战略。HRM 作为比企业组织结构更活跃、更具影响力的因素,其模式发展本身就是企业战略推进过程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因此, 探讨于企业战略性生长的不同阶段其相应的HRM 模式是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战略性生长的各个阶段及其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标题: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专业化建设是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专业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明显的专业特征,通过专业化建设为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奠定专业基础,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建设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的岗位分析以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职权、工作条件和任职资格;根据公司业务和职位特征设定相应的定员标准;组织系统的岗位评价,作为制定薪酬序列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和岗位类别开发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基础建设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保证这个系统能够得到正常运行还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管理体系,包括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客观的信息,开展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一,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一、问答题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能对财富的创造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还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作用: (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从宏观角度看,人力资源不仅在经济管理中必不可少,而且是组合、运用其他各种资源的主体。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和促进各种资源实现配置的特殊资源。人力资源把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人力资源的使用量也决定了财富的形成量。 (2)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进展,主要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使社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提高,具有较高的运用物质资源的能力。“知识进展”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人力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使用能够充分激活企业的其他物化资源,保证企业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其功能与目标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获取员工、培训员工、评价绩效和给付报酬的过程,同时也关注劳资关系、工作安全与卫生以及公平事务。 功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吸纳、维持、开发、激励。 吸纳功能主要是指吸引并让优秀的人才加入本企业。(基础) 维持功能是指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工作。(保障) 开发功能是指让员工保持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手段) 激励功能是指让员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的绩效。(核心) 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当从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来理解。最终目标是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具体目标要支持最终目标的达成。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组建优秀的企业员工队伍,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有效的开发和激励员工潜能,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有效利用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 B )。 A.人力资源 B. 管理 C. 控制 D. 操作协调 2、下列属于管理领域的有( ABCD )。 A. 财务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物流管理 D. 信息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划分为(ABCD )阶段。 A. 手工艺制度阶段 B. 科学管理阶段 C. 人际关系运动阶段 D. 组织科学-人力资源方法阶段 4、霍桑实验表明( BC )。 A.企业是一个经济技术系统 B. 在工作中,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变量是员工的心理状态 C.企业是一个社会系统 D. 在工作中,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变量是外界条件 5、组织中个人的目标越是(AB),组织总体目标越难以实现。 A.多样化 B. 多元化 C. 单一化 D. 一元化

6、组织的一般共性有( ACD )。 A.有构成组织的人 B. 组织有特定名称 C.组织中的人有自己特定的任务 D.人的任务在性质和数量上相互协调 7、( AB )是决定工人行动的两项关键因素。 A. 技术 B. 组织结构 C. 员工心理状态 D.外界环境 8、组织中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有( ABCD )。 A. 规划 B. 组织 C. 任用 D. 领导 9、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有( ABCD )。 A. 吸引 B. 录用 C. 保持 D. 发展和评价 10、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模式有( ABCD )。 A.民族中心主义原则 B.多中心原则 C.地区中心原则 D.全球中心原则 11、激励的满足理论包括( ABC )。 A.需要理论 B.强化理论 C.期望理论 D.X-Y理论 12、( A )提出了X-Y理论。 A.麦格雷戈 B.泰勒 C.利克特 D.梅奥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文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从内涵上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多选) 1、不可剥夺性是最根本的特征(单选) 2、时代性 3、时效性 4、生物性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单选) 5、能动性 6、再生性 7、增值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宏观: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管理。 微观:是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本书讲的是微观)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简答、论述要加宏观微观的概念)

1、人力资源管理最终是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为组织战略服务。 2、为了实现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通达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技术方法的运用,达成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对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管理,进而达到间接管理生产过程的目的。 4、人力资源管理在注重人与事的匹配上,并不是被动地使人消极地适应事件的需要。 5、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6、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简答) 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达到有效管理员工的目的。 2、通过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关系的管理,在实现人员管理的同时,达到组织体系、文化体系协同发展的目的。 3、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组织的生产率,实现组织目标。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多选) 1、获取这一过程包括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等环节。(单选) 2、整合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当战略管理概念被引进中国以来,不管企业家或经济、管理学家(学者)均在运用和研究战略管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下相应的战略目标、战术手段,以期待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企业战略目标。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与之配套战略支撑性的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社会里,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发展中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所以现代企业都十分关注战略。因为战略是就是方向,是企业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与对现在优劣状况的把握结合起来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确定好自己的客户,经营好自己的客户,实现客户满意和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让客户满意?需要企业有优良的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带来利益;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上。因此,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1、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

分层分类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四)

分层分类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四)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预测,并使员工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过程。一项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既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员工,同时又能防止冗员的产生。这是企业经营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 工作分析。通过搜集工作岗位的相关信息,明确界定每个岗位的责任、任务或活动。一份精确的工作说明书可以规范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最大地发挥每个岗位的功效,提高企业产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招聘。人是竞争的源泉,优秀的员工能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优质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因此,挑选和录用合格乃至优秀的员工是企业占据竞争主动地位的重要环节。许多企业都十分注重员工的招聘方式,以求最快最省地找到最合适的员工。比如,有的企业采用本企业员工举荐的方式招聘新员工,既能节省

费用,又能快速地找到企业所需劳动者。 培训。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岗前培训是对新员工进行职业教育,使其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在岗培训是结合员工工作中的表现,进一步开发和提高其工作能力。良好的培训能提高员工生产效率。培养稀缺性人力资源,当企业员工的技巧、知识和技能与竞争对手截然不同时,就是一种有竞争优势的资源。比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为了获得高于竞争者的优势。不惜以巨大的投资来培训最优秀的员工,被称为公司培训的“金本位”。 绩效考评。绩效考评能识别员工们由于缺乏能力而导致的任何绩效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制定绩效改进方案?提高员工工作技能。此外,对于在考评中表现优秀的员工,企业给予晋升、加薪等多种方式的奖励,使员工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进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这一切都能带来员工工作绩效的增长,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激励。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员工的表现受感情、情绪与态度的影响很大,他们在工作中产生的满足感会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由于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类别的,企业中的员工不仅受物质奖励的激励,而且也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和精神因家的激励。因此?应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合理的需求都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业绩。 员工的内部管理,员工内部管理过程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的精心组织过程?当员工的才能在工作中被恰当地组合和运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时,员工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也就具有了竞争优势。比如?日本丰田公司采用工作轮换的方式来训练员工?通过让员工轮换担任若干种不同工作的作法,考察员工的适应性,将其安排到最能发挥能力的岗位上。 薪酬和福利。薪酬和福利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当劳动成本过高时,适当削减薪酬和福利可以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取得成本领先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拥有优秀的人力资源?合理的报酬和福利正是吸引和留住员工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保护。人力资源保护通过各种法律措施、经济措施、行政组织措施以及技术措施等,对人力资源在生产和开发、配置和使用等方面提供保护。人力资源保护能增强员工对预期风险的心理保障意识相安全 感,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企业利益付出额外的努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人力资源管理诊断通过对人力资源战略实践活动及其效果的评估,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使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服务。 企业文化 自从威廉?大内1981年出版《Z理论》以来,企业文化的研究掀起高潮。Schein认为企 业文化应是:特定群体所发明、发现和发展的,用于学习和应付外部环境及内部整合问题的基本假设形式,并成为教育员工用以认知、思考和感受组织问题的实际方式。Schein 把 企业文化划分为表面层、应然层和突然层三个水平。他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有两个功能: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

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00147人力资源经管(一) 人力资源问答题汇总 第一章 1. 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具有不可剥夺性、时代性、时效性、生物性、能动性、再生性和增值性等特点。 2. 什么是人力资源经管,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经管? 答:人力资源经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概念。宏观人力资源经管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经管。它是指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开发和使用的过程。微观人力资源经管是指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经管。它是研究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协调以及人与事之间的匹配适应,以调动人力资源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潜能,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 人力资源经管最终是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 2) 为了实现对人的经管,人力资源需要通过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技术方法的运用,达成组织的目标。 3) 人力资源经管既不仅是简单的对人或对事的经管,也不仅是对劳动过程的直接经管,而是通过对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经管,进而达到间接经管生产过程的目的。 4) 人力资源经管在注重人与事的匹配上,并不是被动地使人消极地适应事情的需要。 5) 人力资源经管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6) 人力资源经管不仅是人力资源经管者的工作。各层经管人员,尤其是高层经管者都必须直接参与到人力资源经管的活动中来。 3. 人力资源经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力资源经管必须达到哪些目标? 功能概括为: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五个方面。在具体的实践中,人力资源经管由六个活动领域组成: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资结构、奖金与福利。 人力资源经管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战略的实现。人力资源经管的各项功能和活动都必须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 4. 现代人力资源经管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四个阶段:一、初级阶段,特点: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 二、人事经管阶段,特点:以工作为中心

案例5 西尔斯公司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案例5 西尔斯公司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西尔斯·罗巴克公司(Sears, Roebuck,&Company)建立于1886年,现在已经成为零售业的巨人,资产达到410亿美元。西尔斯公司的CEO阿瑟·马丁内斯(Arthur Martinez)正在努力通过扩展范围对这个零售企业进行重大变革。其扩展计划包括建立大批家庭修理服务店以及成千上万的小商店’这些小店大多数都将更接近顾客和远离商业区。马丁内斯1992年掌管西尔斯公司,那时西尔斯的年亏损额达到34亿美元,他力挽狂澜,取消了西尔斯目录购物(Sears Catalog),压缩了50000个职位,关闭了113家不盈利的分店,出售了著名的西尔斯塔,取消了Allstate、Coldwell Banker,the Discover Card和Dean Witter交易所,只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现在,西尔斯正在执行一个5年的改进计划。这个改进计划包括一个把美国中年女性(25,---54岁,家庭主妇,收入在25000---60000美元之间)作为目标客户和实施以“西尔斯更温柔的一面”为补充的市场销售运动。这些努力已经得到了回报:它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都获得增长。该公司被《财富》杂志提名为今年的最佳创新零售商。 该公司的重组(1996年早期)将其分为5个完全不同的业务部门:1.百货店(大约2.5万名员工);2.家庭店或是远离商业区店,包括家用五金商品店、家居家具店、代销店以及各种还正处于发展中的专业商店(大约有10000名员工);3.汽车服务店(轮胎、部件、服务以及WesternAuto;大约35000名员工),4.家庭服务(产品服务和许可业务;大约30000名员工);5.西尔斯信用卡(12000名员工)o创立这些业务部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管理人员脱离仅从百货商店,出发做决策的模式,帮助管理人员根据其特殊市场情况去制定和实施战略。西尔斯现在出售了西尔斯墨西哥公司的股份,只保留西尔斯加拿大公司45%的股份作为其国际业务。CEO马丁内斯没有任何扩展国际市场的计划,他说:“这绝对是排在西尔斯需要做的10件事情之后的。”但是该公司正在通过互联网开拓市场和出售某些关键产品。 西尔斯公司新战略的核心是今年再开380家分店。其中358家将会自主决定所售的特别产品(例如,某些店将会出售一些耐用商品,比如工具和汽车部件之类的东西,这些代表了“西尔斯更钢硬的一面”)。马丁内斯解释了这里面有明显矛盾的一面,他说:“伟大企业的特点是有识别游戏规则变化的能力,也有切实去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为了能够达到这种灵活性,他也承认需要根据企业战略变化对其员工进行再教育,使他们能够适应命令一控制型的外部环境,使其能够习惯于冒风险和创新。 西尔斯公司的人力资源 西尔斯公司的人力资源共同体在高级行政与人力资源副总裁托尼·鲁奇(Tony Rucci)的领导下(自从1998年初),已经普遍认为是领导公司内容变革活动的最重要的业务小组。这些变革的大部分活动已经体现在西尔斯公司员工管理方式改变中。人力资源部门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构想、增加了资源,使其员工深入到各个商店,而这已经提高了该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期望。在西尔斯公司,人们觉得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排除了那些过低的目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取得更大的改进将会比较难以实现。 CEO马丁内斯和托尼都指出员工所有权在推进实施西尔斯公司战略中的重要性。他们说:“所有权是西尔斯下一步变革的核心”。他们认为,在建立西尔斯公司的“所有权文化”方面,保持信息沟通、采取行动、在未来业务中建设财务稳定性等都非常重要。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说明我们认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人力资源实践、政策或战略(即西尔斯公司非常擅长此道以及那些对该公司成功已经具有或可能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西尔斯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的重大影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王濂: 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东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管理与薪酬体系设计 在学习中层管理培训课程时了解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相对与传统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态,它在保证组织绩效、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的战略性职能,促进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本质性认识,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在进行企业管理培训时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涉及到对“什么是战略”和“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的界定。虽然,多数的学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对于“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的解释和界定,仍未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在许多文献中,“战略”的定义多种多样,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一种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适应性,即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适应性。关于战略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衡量战略,大多数学者和他们的文献,都倾向于用波特、迈尔斯的经典理论。但是,他们关于战略的分类,通常是在假定组织已经明确界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的一种外部性分类,未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变动与战略调整之间的关系。 因为对战略界定的多样性,形成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在学习企业培训课程后,总结发现大致形成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 (1)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贡献或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2)关注企业或组织在所处竞争性环境中采用的战略选择以及这些战略选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考察企业战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匹配程度,该研究方法假定“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都对企业业绩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包括德莱利、莱文、奥斯特曼、伯菲、休斯里德、查德维克和凯培利等人。他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深度影响组织绩效,因此,组织必须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范围,并保证能够得以贯彻实施。当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活动必须和组织的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同时保证战略导向的一致性。 休斯里德提出了被认为具有某种“通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沿着休斯里德的思路,伯菲提出16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德莱利确定了7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部职业机会、正规培训系统、评价方法、利益共享、工作安全、投诉机制和工作定义。有些文献采用这七项工作来检验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主要理论观点:一般性、权变性和配置观,分析结果对这三个理论都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大多数学者认为权变性的观点更适合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不应忽视配置。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匹配与否是直接影响企业

分层分类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分层分类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于核心人力资源。在未来市场竞争的较量中,企业如何将企业现有人才转变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并予以开发?笔者认为,关键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战略方向的引导并被员工认可;二是人才的合理使用并被“激活”。对此,构建一套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建设公司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重构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体制,最重要的是把人看作企业中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按照企业战略要求,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并以此构建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打造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核心在于如何从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存量中培养、锻炼出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员工队伍。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基础在于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核心是价值链管理,成败在于激励机制和沟通机制。如图所示:www.5iguanli.net免费的商务管理资料平台 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人力资源价值链的三个环节具有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激励的依据是价值评价,激励的手段是价值分配,而激励的目的在于使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价值评价和分配本身就是沟通机制的具体化形式。因此,只有在企业人力资源分层分类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和价值分配体系,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沟通机制,从而推动企业各层级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何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核心能力就突出的表现为企业所具有核心的人力资源。核心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并已取代资金、技术、资本而成为商业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核心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企业创造独占性的异质知识和垄断技术优势的基础。针对这一特殊的战略性资源必须进行分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复习

判断:1×5(每小题2分,答错倒扣一分,共10分) 单选题:1×10 多选题:2×10 简答题:5×4 综合题:10+20 案例:20×1 1.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是?各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将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联系起来? 3.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过程一般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包括那些内容? 4.什么是人力资源环境分析,有哪些基本方法?大致内容呢? 5.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环境分析? 6.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影响因素的有哪些?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呢? 7.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它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有何不同? 8.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9.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及其类型。 10.人力资源战略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1.何为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参考点(HRSRP)? 12.规划好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与能使企业达成目标的行为适应性类型? 什么是组织柔性和适应性及其关系?13. 14.支持组织适应性和柔性的人力资源措施有哪些? 人力资源战略如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其基本逻辑是什么?15.

16.企业优势资源的条件是什么? 17.西方人力资源战略分类? 18.什么是雇主品牌?一个良好的雇主品牌在企业人才竞争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和价值?如何评价和构建雇主品牌?

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目标是什么?其它目标呢?。19.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环境分为几类,各类别主要有哪些因素。20. 地位、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地位、规划制定的基本过程。21. 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劳动力市场类型。22. 什么是企业人力资源存量分析,具体包括哪些方面?23. 24.如何定岗,定员? 人力资源内部存量分析包括那些主要方法?分别是什么内容?25. 26.人力资源数量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27.什么是人力资源的质量,常用度量指标有哪些? 28.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地位? 29.影响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0.什么是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有哪些预测方法?各种方法大致是什么?这些方法如何分类? 31.确定计划期内员工的补充需要量的平衡式是什么? 32.什么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有哪些预测方法?各种方法大致是什么?这些方法如何分类? 33.员工的个别需求与组织需要的关系。 34.影响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5.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必须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如何运用自身的资源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从而最大程度地创造组织绩效,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人力资源获取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并将之引向企业的战略利润区,形成持续盈利模式,提高组织绩效和企业发展成果,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对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和价值链的整合,来获取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从而使组织绩效最大化。 1.与企业战略的整合 如前所述,企业要通过战略匹配来保持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一致性。无论是何种战略都必然是追求企业的整体利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建立在由企业管理层共同确定的、符合企业内外部各方面利益且得到企业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这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配合,可以帮助企业增加利用市场的机会,提升企业内部的组织优势,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如下表所示: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 企业战略盈利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行动 防御型战略通过低成本来赢得 竞争优势累积型战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充分的技能培训,开发员工能力、技能与知识,获取最大潜能 开拓型战略通过高质量来赢得 竞争优势协助型战略:从外部获取优质员工,正确的人员配置及弹性结构化团队的协调,使员工能力与特定工作相符。 进攻型战略通过创新来赢得竞 争优势效用型战略:基于新知识的创造,鼓励及支持员工自我发展,对关键岗位的关注及高技能利用。 2.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企业文化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两大要素,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将企业核心文化整合到吸引、培育、发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源实践中去。从实践中看,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梳理,可以更好地使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一部分中去。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依托企业的整体战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管理。企业可以根据企业文化,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体系,确保人力资源战略有效的支撑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信仰追求。人力资源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整个流程的整合和人力资源战略思想对企业核心战略的支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共同形成了企业一整套时间跨度由长到短的目标体系,以及支撑这些目标的策略体系,它们共同形成了企业的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打造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来自国企的案例分析 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南京远洋公司走出困境并取得骄人业绩的根本原因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劳动者——人力资源,他们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更关心的可能是它的资金和市场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常常为其所忽视。然而恰恰可能是人力资源的瓶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南京远洋公司(下称“南远”)的成功经历也再次证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南远为例,探讨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今后尚需完善的工作。 南远成立于1988年,其主营业务是提供货物的海上运输服务。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市场好时也曾风光一时,市场不好便急转直下。到1997年年底,已累计亏损403万元,并有40多万美元的应收帐款,公司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1998年4月董事会调整了领导班子,当年南远就实现持平,1999年赢利203万元,2000年利润超过40 0万元,资本金也从1994年股份制改造初的1025万元扩充到如今的6000万元。无可否认,公司在短短几年内扭亏为盈并取得迅猛的发展,与近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缓和的良好经济形势无法分开。但是外部经济形势的好转却

无法解释周边地区同行们普遍经营惨淡,与此同时南远却一支独秀的现象。那么隐藏其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经过对公司长达4个月的调研,我们发现,重视并进行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才是南远取得骄人业绩的根本原因。南远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因而这也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二、唯有不变的是不断创新求变的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效,对企业中长期经营业绩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南远就是最好的佐证。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南远一直坚持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并因此取得了优良业绩。其创新的管理思路和经验,归纳为四点:(1)组建一只适应公司战略的管理队伍;(2)制定一个良好的培训机制;(3)将管理部门推向市场;(4)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1.精练的管理队伍适应公司的“低成本”竞争战略

会展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

会展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要点 一、选择(单选or多选) 1、最早“播下人事管理种子”的人是罗伯特.欧文,他创建了最早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2、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 3、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 4、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人力资源”概念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受到重视。 5、1984年,比尔等在《管理人力资本》一书中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6、泰勒的科学管理重点关注工作,梅奥研究的重点是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既注重以人为中心,又重视工作与人的匹配,突出人和工作的双赢。 7、人力资源的特征包括:A能动性、B两重性、C再生性、D社会性、E、生命周期性、F 高增值性。 8、人力资源管理最早是由社会学家怀特.巴克在1958年发表的《人力资源功能》中提出来的。 9、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A研究与规划、B获取与配置、C保持与开发、D评价与激励。 10、会展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理念有:平衡、协同、双赢等。 11、平衡理念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理念。 12、人力资源规划评估的内容包括:对基础层面的评估、对实施层面的评估、对技术手段层面的评估。 13、人力资源规划中信息收集的方法有:(1)普查法(2)重点调查法(3)典型调查法(4)抽样调查法(5)统计报表法。 14、微观集成法一般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相结合来开展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工作。 15、人力资源规划评估的方法:(1)利益相关者法(2)绩效分析法(3)成本控制法(4)离任审计法。 16、会展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第一步是可行性研究。 17、影响会展组织设计的因素:A外部环境B技术条件C组织的经营战略D管理体制E组织规模 18、任务是指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它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要素组成。 19、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分析方法,是收集脑力劳动、特殊工作环境、员工态度等方面信息的有效方法。 20、直接观察法的缺点是不适用于脑力劳动成分比较高的工作和处理紧急情况的间歇性工作;工作量太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时间也过长。 21、调查问卷法的缺点在于设计理想的调查问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费用较高。 22、工作日志法的优点是对于高水平和高复杂性工作的分析,显得比较经济和有效。 23、定量分析法包括:A、职位分析问卷法B、功能性工作分析法C管理岗位描述问卷法 24、工作说明书编制应遵循准则:A、逻辑性B、准确性C、实用性D、完整性E、统一性。 25、人力资源招聘计划的制订与审批是人力资源获取的第一步。 26、因事择人原则是以企业的工作需要和岗位的空缺为出发点,根据岗位对员工的(任职)资格要求来选用人员。 27、预算主要包括活动费用和人工费用。

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分析报告

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一、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公司人力资源环境SWOT分析

二、可行的战略组合分析

三、面向公司经营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及目标: 公司三个层次的经营战略和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经营思路,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调整,其主要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为: ?战略方向:培养一只职业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营销队伍;目标:两年内培养60名高级管理人员、20名各技术岗位带头人、60名高级技术专家、80名高级营销人员、160名中级营销人员、

18名海外营销专家。 ?战略方向:建立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层级岗位结构、岗位职责和关键业绩指标,配套的培训体系和任职资格制度。公开、透明的人事选拔、考评和晋升体系。目标:两年内80%以上的人事作业有明确的业务流程。 ?战略方向:激活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10%以上的岗位淘汰和晋升率(包括管理岗位);2%左右的流失率,专业岗位保持10%的轮岗率。 ?战略方向:竞争力的薪酬制度、高效的人事运作、切实有效的培训。目标:薪酬总体水平在两年内与沿海企业持平,工资费用比和人均劳动生产率高出主要竞争对手两个百分点。3年内培训费用达工资百分比为2%。专业岗位人均培训时间不低于36小时,技能岗位不低于18小时。 ?战略方向: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和公平竞争的人事氛围,提高公司凝聚力。目标:员工整体满意度(抽查)在两年内达到80%。 ?组建一只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团队 四、面向人力资源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理念改变: ?人性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的。现在的 理论和实践逐渐群向于人性本中的学说,即“人性中的确有向 善的倾向:友谊、同情、善良、正义;但也有为恶的倾向:嫉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代码:417582012年6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围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历史、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结构、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内部选人、培训与开发、人员激励、绩效考核、劳动关系、职业管理等人力资源核心问题,系统地介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个模块的典型案例,从案例中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运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运用情况,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工作,充分开发各项人力资源潜能,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模块的实际运用情况,学会分析具体情境下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不强调识记,要求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知识方法,学会分析人力资源案例,并在实践中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延伸课程,与《人员测评》、《工作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实验》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相配套。在学习本门课程前,需先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掌握相关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理论。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以福特公司为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上的各种管理思想以及主要技术方法,了解人力资源思想在实践中的变化历程,了解历史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企业变革案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福特汽车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变迁历史 理解:福特公司发明流水线的历史及影响 福特主义的理念 日薪5美元政策的意义 福特公司劳资关系化敌为友的历史变迁原因 福特公司的人类工程思想 福特公司的“企业公民”的概念 应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变迁的相关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传统日本人事制度特征 最经常被人们提及来表现传统日本型人事制度和劳务管理特征的三个术语是“企业内工会”、“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如果我们把雇佣形式等特征考虑在内,可以将日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概括为以下六个特征: 终身雇佣指的是企业在劳动者达到预先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对其进行持续雇佣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明治维新后期。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处于重化学工业发展阶段,企业必须自己进行熟练工人的培养,从而使这一雇佣制度一般化和普遍化。采用终身雇佣制度的优点是企业可以确保优秀的员工,同时员工的工作可以得到保障。 一致性的雇佣形式指的是企业的核心是男性“正式社员”,在具备了全面赋予女性(妻子)干家务、教育子女责任的前提下,男性员工能够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减私奉公加班加点地为企业奉献。 企业内工会指的是按特定企业成立的工会制度。由于日本一般都采用终身雇佣制,所以管理者年轻时为该工会会员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这样,经营管理者很少与工会成员发生对立冲突。在这种谋求企业发展的劳资协调路线的指导下,劳资关系因圆满妥善地得到解决而受到各界的好评。 企业家族主义指的是企业和劳动者、劳动者之间有着像家族似的意识。企业感到对待员工的培养以及生活上的照顾要尽父母般的义务,相反员工应当不辜负企业的期望,努力工作以报“父母”(企业)的养育之恩。这是一种企业与员工之间密切合作的体制。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到,另一方面这也减少了企业同外部信息的沟通,抑制了机动灵活构想的产生。 年功序列工资、晋升制度指的是伴随员工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长,企业为员工增加工资和提高职位等级。因此,在终身雇佣制度下,日本企业中员工的职务随着年龄“自动地”增长和提升。由于这个制度在增加工资和晋级上没有按照员工的能力或实力给予差别,因此对于那些同等年龄和工作年限一样的员工,工资就没有差别。 以录用当年毕业生为中心指的是日本企业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属于那种众所周知的“命运共同体”或“生活共同体”。员工作为个人的利益融入组织,受到雇佣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围绕着这个目的来运作。 但是,随着员工的劳动价值观的多样化,劳动者自立意识的高涨和解雇现象增加等雇佣关系的调整,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意识和一体感逐渐丧失。再加上劳动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以终身雇佣为前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就成为必然。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一,日本人口构成的变化日本企业员工人口的构成变化也反映出了日本人口构成的变化,即中高年龄层员工比率不断增大。年功序列制中的组织阶层和员工的年龄结构应该大体对应,如果年龄偏大员工的数量在组织结构的底层增大,就不能确保金字塔型组织而产生矛盾。企业规模的扩大,新员工的持续增加,产生了使中高年龄员工向其他关联企业流出的组织结构,企业内能够使员工年龄与其在组织内地位的保持一致。这些是维护终生雇佣和年功序列制的基本条件。因此,当企业扩大的速度变得缓慢,或中高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靠派遣到关联公司以解决剩余人员限制的时候,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就有必要对年功序列制再探讨。 第二,日本经济的状况日本经济曾经长时间一贯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即便出现不景气,也会马上好转。在经济形势循环崩溃的今天,以经济成长为前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需要重新再认识。首先,日本企业改变了工资制度中定期晋级、提高基本工资的想法,从工资自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