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古诗词两首

5+古诗词两首

5+古诗词两首
5+古诗词两首

第二组单元分析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本组的导读提示了学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

5 古诗词两首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选编意图]

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学情分析]

[教学指南]

1、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教学《游山西村》,应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在理解诗意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如“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偶,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节奏美。

3、指导朗读两首古诗时,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如,《题西林壁》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4、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熟读成诵。在默写古诗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师可作如下启发:

⑴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⑵“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⑶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学具:

[精要点拨]

一、课文简说

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释句导读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这是作者由看到的景象产生的联想,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的意思是,来时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水,还以为前面没有了路,可是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村庄,于是悟到一条人生哲理: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突然出现坦途。

[导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豚"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4、完成课后练习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六、作业布置

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背诵引入

个人背小组背竞赛背配乐背等不同形式

二、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

2、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3、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三、制作"陆游小档案"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四、作业

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预习下一课

[导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我能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

m____a h__y__

莫腊浑疑

二、我会查字典

“不识”的“识”字,音序是(),字义是()。

“面目”的“目”字,音序是(),字义是()。

“腊酒浑”的“浑”字,部首是(),字义是()。

“山重水复”的“复”字,部首是(),字义是()。

三、我知道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诗人()。

《游西林村》的作者是()代诗人()。

苏轼、陆游的诗千古流传,你还知道他们写的那些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懂得了下面诗句的意思,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检查签阅]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建议】 1、三首古诗词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学生理解;语言生动形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可安排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三首古诗词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个性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并逐步掌握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本课教学可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解读诗词文义,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采取诵读、想象、吟唱、绘画、改编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三分文章七分读”,古诗词教学尤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音律美;领略诗词的意境美;领悟诗词的情感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古诗词正确地背诵下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优美古诗词22首

1,行路难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密州出猎/(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声声慢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岁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7,蝶恋花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四年级上册 第5课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作者、写诗的时代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三首 1一课一练 人教新课标版

《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课课练 一、看汉字写拼音。 蓑遮醉媚锄()()()()()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草铺(pūpù)横野六七里。 2.收篙停棹(diào zhào)坐船中。 3.清平乐(yuèlè) 4.最喜小儿亡(wánɡwú)赖。 5.溪头卧剥(bāo bō)莲蓬。 三、辨字组词。 牧()哀()醉() 枚()蓑()碎() 绿()遮() 剥()蔗() 三、选择正确的义项填空。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作者分别 是代、代、代 () A.宋吕岩宋杨万里宋辛弃疾 B.唐吕岩宋杨万里宋辛弃疾 C.唐吕岩宋辛弃疾唐杨万里 2.“笛弄晚风三四声”中“弄”的意思是() A.做;干 B.逗弄 C. 耍:玩耍 3.“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B.游手好闲的人 C.顽皮、淘气 五、填空 1.,收篙停棹坐船中。 2.,溪上青青草。 3.,白发谁家翁媪? 4.“清平乐”是,我还知道这些词牌 名:、、。 5.读了本课三首古诗词,我体会到 了。 六、课内阅读。 1.默写《牧童》,并用“/”在诗中画出朗读的节奏。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它们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七、课外阅读。 稚子 (宋)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ɡ). 敲成玉謦(qìnɡ)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2)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八、杨万里写田园诗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从以前读过他的田园诗中选一首写下来,也可以写其中印象最深的诗句。

古诗词25首

古诗词25首 1.《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清江的江水呵,中间流淌着多少流离失所百姓的眼泪,翘首仰望西北京城,不见京城,惟见莽莽的群山。 莽莽群山,重叠峰峦,毕竟挡不住江水东去,我在傍晚的江边,心头愁云密布,耳边只听到深山鹧鸪的悲鸣。】3.《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4.《偶成》宋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 5.《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

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一样蜿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此倾倒。只可惜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却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树)。而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真正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现在的人们。】 6.《送别》唐朝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人生之事不如意,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7.《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8.《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在岐王的府中时常见到您的身影,在崔九堂附近数次听到您的歌声。而今正好是江南风景如画的时候,在这百花凋谢的时节又遇见了您。】 9.《滁洲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牧童》

一、课前游戏 看图猜古诗 二、揭题 刚才咱们读的最后一首《所见》,写得是牧童白天放牧的情景。放牧归来,牧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新的古诗,揭题。 简介诗人。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谁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评价。 相机指导:多音字铺为什么读铺呢? 第四句中有个平舌音容易读错。课件出示蓑衣 指生读。这个字在哪首诗词中学过? 知道蓑衣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看注释。 3、齐读。 四、有板有眼地读 1、提示七言诗的停顿,生练读。 2、师配乐范读。 3、谁听出来了,老师是怎么读的? 注意反馈时的引导。抓“铺、野、明”,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 4、齐读。用手势指挥。 5、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牧童?相机板书悠闲自在 五、品读感悟 1、从哪儿能感受到牧童的悠闲自在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吕岩走进牧童的生活吧! 2、出示一二句,指生读。 诗人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3、那是怎样的草啊?你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得到? ①“六七里”感受草原的广阔。 ②“铺”舒服和辽阔指导感情朗读 4、男女生读。

5、听了大家的朗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片美丽的草原。(课件出示图) 你想听到些什么样的声音? 6、此时的草地上正传来了———听(课件几声笛子) 那是晚风吹来了牧童的笛声啊! 引读第二句 7、牧童他可能会想到些什么呢?链接诗句。 8、笛声三四声,吹尽了他牧牛的乐趣,悠闲的生活。引读——第二句 9、笛子不是用来吹的吗,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弄”字呢?他到底是怎么吹得呀! 链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体会“弄”表达的意味,指导朗读。 10、夕阳西下,草野茫茫,牧童短笛随风扬。多静谧的景象,多悠闲的心境啊!引读一二句。 11、牧童就这样悠悠地回来了。回到家后,他又做了些什么? 出示三四句。 12、你又从哪体会出牧童的悠闲自在呢? 13、引导学生感受牧童生活的快乐。小组读。 14、诗人吕岩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 谁能读出他的这种渴望? 15、看着这些准确传神的词,你能试着把这首诗背一背吗? 16、(配乐)看着课文的插图,背诵古诗。 六、拓展 1、吕岩笔下的牧童以弄笛、卧月为乐,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儿童,去分享他们的快乐。 2、课件出示《池上》《稚子弄冰》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精选: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小学生暑假必背古诗词120首 一年级:背11-20首 二年级:背31—40首 三年级:背51—60首, 四年级:背71—80首 五年级:背91—100首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 (作者不详)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0、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2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7、敕勒歌 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8、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5古诗两首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渎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学古诗的方法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没有遇到主人,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先自己读一读诗。)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①怜:爱惜。(重点理解“怜”,大家想过吗?为什么要怜惜这苍苔呢?其实是怜惜的春色。)小扣,轻轻地敲门;(重点理解“扣”,把“敲”代进去读,体会两者的差别。对比发现,“扣”的力量轻,显得礼貌) ②屐齿:鞋印。(屐:木屐)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7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敕勒歌_苏教版(有答案)

7 古诗词二首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看拼音,写词语。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huíyìjiāng nán rúguǒyīn tiān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hǎo sìc

古诗词两首

5、古诗词三首 濮阳县实验小学张冰洁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看注释、搜集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来感知诗词大意。 2、通过“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通过质疑,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受到感染,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 领悟一些表达感情的方法。 突破策略 联系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边读边想象,在读中体会。教具、学具准备 1、了解诗人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2、幻灯片、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提起家乡,我们都会感到特别亲切,诗人王安石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齐读课题。 2、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王安石? 3、你背过哪些王安石写的诗,并说说你的体会。 4、解题: (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靠岸。)“瓜洲”是在什么地方?(出示挂图,指名找出瓜洲所在地。) (2)“泊船瓜洲”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根据下面的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做上标记。(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互相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小组合作画一幅简图,图上要标有京口、瓜洲、钟山。 2、全班交流。 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出示标有京口、瓜洲、钟山地名的简图,并说全诗意思。 3、评议 你觉得哪一小组完成的质量最高。 4、教师演示 同学们,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在电脑里画了一幅简图,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5、体会古诗思想感情 (出示挂图)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诗人驾船来到了江边,望着对岸,想到了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现在你就是画中那位诗人,此时此景,你在想些什么呢? 6、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让我们带着感情来读好它。读之前先欣赏两遍配乐朗诵。第一遍,要求大家注意听;第二遍,我们边听边跟着录音轻声朗读。)(2)学生自由朗读。 (3)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我为你加上音乐(多请几个人读,读出感情,读后评价。) 7、启发学生推敲词句。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修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我们一起来想一下,作者可能用过什么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指导背诵。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第二首表达思乡情绪的古诗《秋思》。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指名读古诗,正音。 3、通过看注释和插图,试着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9《古诗两首》一

9古诗三首(一) 教学目标: 1.会认“仞、岳”等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仞、岳、摩、遗”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表达的感情。 一.课前搜集边塞诗《出塞》《凉州词》《塞下曲》,了解边塞诗,给学生一些诗词的背景铺垫。 二.1.了解作者,扫清生字词,明确学习古诗的三部曲: A:知诗人,解题意。B:品诗句,明诗意c:多诵读,悟诗情。 2.走进《从军行》圈画诗中的景物,借助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出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借助PPT的辅助理解。思考“第一二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理解诗意交流。 (2)对前两句话读法的指点,读出“望”的动作,读出沉重压抑,思念亲人的悲壮感觉。(3)出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助PPT理解,一二句写景而三四句“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理解诗意交流。 (4)交流从整首诗中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同时指导对后两句诗的读法。(读出铿锵有力,读出掷地有声的豪壮誓言) (5)主题概括《从军行》这首诗所反映的内容。进行课堂演练习题 三.学习第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借助上一篇《从军行》的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将学与思考带入课堂, 1.借助课前搜集资料对陆游的了解,借助小资料的补充,加深对诗的理解。 2.从整首诗中,明白陆游“遗民泪尽”时的“怜”,“王师遗忘”时的“恨”。 3.对《秋夜将晓出篱门有感》进行“主题概括”写的是什么?表现的是什么?结合课本55页的课后习题,通过交流获得。

课文5古诗两首

课文5古诗两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wuhm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3.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2019新人教版】

5.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以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意境,渗透学习古诗。 3.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上课: 一、启:牧童身影越千年 我看同学们刚才很陶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这悠扬的笛声自然而然地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牧童放牛的画面,我们学过一首写牧童的诗,还记得吗?指名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题目就叫《牧童》。 二、承:牧童身影整体显 1.(出示)自己先读读吧,读上两至三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读诗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状态,非常好。 2.指名诵读:谁来单独为大家读读 正音:这个“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注意它是草字头,有一种草就叫蓑衣草呢!用手指书空一遍,可别漏了中间的一横。(过渡:一丝不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来。师声配合读。 3.齐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 过渡:诗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画面。你读后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三、入:牧童身影在眼前 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远景,现在就象拍电影一样,让我们把镜头慢慢拉近。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看哪些字词激起了你的想像? A 草铺横野六七里 “铺”(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 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我们平时铺什么? 2.出示:草长横野六七里 草冒横野六七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 与“长、冒”比较,铺感受到草的多和广。再读这一句学生说道六七里:真的六七里吗?“六七里”在这里是虚指,就是说呀,这原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200首(完整 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 指定篇目70首(1-70)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郎月行 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 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望天门山 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绝句 杜甫(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绝句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诗的乐园,一起品味古诗吧!(课件出示课题“古诗两首”,生读) 师: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望庐山瀑布》,你们会背吗?(两名学生背诵古诗) 师:背得真好!我们也一起来背一背吧!(全班齐背) 师:大家真棒!昨天我们还总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谁能把它说出来? A生:知诗人。 B生:解诗题。 C生:明诗意。 D生:悟诗情。(师相应板书,生齐读学习古诗的方法) 〖语言激励,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顿时被激活了。学法迁移,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 生:绝句。(师板书,生书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 生:杜甫。 师:哪为小朋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杜甫呢? 生:杜甫是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 生:杜甫是李白的好朋友,湖北人。 生:...... 师:你们了解得真多!现在请跟随老师一起去认识杜甫吧!(师课件出示有关杜甫资料) 师:你们知道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此诗的吗?(师简介杜甫写此诗的背景) 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诗人,接下来我们应该是...... 生:解诗题。 师:是的。谁会来解释一下这首诗题目的意思。(生一片茫然)是啊,我们没办法给这首诗的题目解释。因为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古诗的体裁主要有两种:绝句和律诗。在古代,一首诗中有四句的被称为绝句,八句的被称为律诗。(师相应板书“绝句”“律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判断一下它们是绝句还是律诗。(师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望庐山瀑布》是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律诗。 〖“知诗人、解诗题”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为下面的“明诗意、悟诗情”做了有力的铺垫,收一举多得之效。〗 【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师:(师课件出示整首古诗古诗内容)这首诗里面藏着许多生字,哪位小朋友能够请出她们的拼音朋友?(一生带读,师出示拼音) 师:读得真好!谁能来给这些生字宝宝交交朋友? A生:鹭,白鹭。 B生:岭,山岭。 C生:含,包含。 D生:泊,停泊。 E生:泊,湖泊(bó) 师:你的词汇积累得真多,但应是湖泊(pō) ...... 师:大家很会给生字宝宝交朋友。接着,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古诗,并给古诗画一画节奏。(生自读古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 古诗两首 (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是第七册第二组“观察与发现”这个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题西林壁》是北宋诗人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他的哲理用原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游山西村》这首诗写于1167年,当时陆游因为极力拥挤张浚北伐,收复失地,结果被投降派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弹劾,罢官回家。心中十分沮丧和郁闷。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款待。前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乡亲们的盛情,后两句写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和积累,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习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 二、总教学目标 1.能认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哲理,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第1课时题西林壁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整首诗。 2.能借助课文注释、图片、《词语手册》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4.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哲理,能把读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考试必备)

一年级第一学期(6首) 《江南》(汉乐yuè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yáo台镜,飞在青云端。 《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去二三里》(宋邵雍yōnɡ)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年级第二学期(8首)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悯mǐn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咏华huà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村居》(清高鼎dǐnɡ)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鹿柴zhài》(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塞sài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二年级第一学期(10首)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kūn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ɡuàn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bìn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赠花卿qīnɡ》(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jiá蝶飞。 二年级第二学期(10首)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就曾谙ān,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huī。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畔pàn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xī,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huánɡ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泊船瓜洲》(唐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衢道中》(宋曾zēng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年级第一学期(10首)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xiāo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