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神自由与心灵自由

精神自由与心灵自由

精神自由与心灵自由
精神自由与心灵自由

精神自由与心灵自由——庄子与萨特自由精神之比较

2014-09-29

▋精神自由与心灵自由

——庄子与萨特自由精神之比较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萨特(1905—1980)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两位哲人虽然相距两千多年,但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对“自由”的呼唤。他们呼唤的自由精神是一样的吗?本文试图做一些分析与比较。

一、庄子的精神自由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一位思维开阔、想象丰富、气势恢宏的思想家。他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诗化的语言,通过寓言故事,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他对自由理想——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1. 庄子精神自由的基本内容

在《逍遥游》中,庄子通过大鹏的形象,描绘了他追求的理想人格:“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非常明显,实现这种人格,就要从恐惧死亡和追逐名利的双重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达到“齐生死”、“忘物我”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认为,人要获得自由,首先就要从恐惧死亡的精神桎梏中解脱出来。去掉这个沉重的精神负担,人生的其他问题都容易解决了。卸掉这个精神负担的最好办法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泰然面对死亡。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生与死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物之常情。“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生与死是“气”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庄子的旷达胸怀正是由此产生,他把自己融入到永恒的自然变迁、运动过程中,视生死犹如梦觉昼夜、春秋四时,形有所迁,而质未有变。这样生与死的界限就不是不可跨越的了,而是不用跨越了,因为生与死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界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从惧怕死亡的精神束缚中解脱出来以后,人是否就获得自由了呢?庄子的回答是否定的。要想获得自由,人还必须要从种种世俗观念和功名利禄的社会束缚中解

脱出来。解脱的最好办法也是顺任自然,做到“无己无为”。“无己”,就是取消自

我中心;“无为”,就是任顺自然而无所作为。“无己无为”的具体表现是内无私欲,外无索取;对己无所求,对人无所争。名利、权位、功业统统置之身外,甚至对道德、知识、文化也漠然待之。庄子说:至人无为,“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

庄子还把“无己无为”的至人人格与有己有为的普通人格作了比较,以说明至人人格的优越性。庄子说,有己有为的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

以心斗。”“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而“无己无为”的至人“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这就是说,有己有为的人从自我中心出发,执意追求,因此,陷溺于社会斗争而不能自拔,着力于奋勉劳作而一无所获,是一种典型的悲剧人格;而无己无为的至人却“无为而无不为”,自然就具备了“天地之道,圣人之道”。

庄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可见,庄子的“无己无为”就是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不生本性以外的妄念,不作本分以外的贪求。“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这样,心无得失祸福之累,心境则无哀乐波澜之起,一切顺任自然。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是一种一切顺应自然,不要有所作为,更不能有所抗争的自由,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

2. 庄子的精神自由的社会意义

庄子的精神自由本身虽然是消极的,但是,两千多年来在中国社会中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庄子的精神自由提出了一个和儒家价值哲学完全不同的理想境界和人生态度,填补了儒家思想留下的精神空间,与儒家思想形成了互补关系。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入世的,“知其不可为

而为之”。庄子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遁世的,“即使可为也不为”。庄子的精神自由提供了一种超然的生存智慧。这两种人生态度就组成了统一的现世生活的不同方面,它们不仅体现了人世间不同境遇下不同人的不同心境;同时也可体现同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心境。这就使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的人展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既有积极入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也有超然

尘外、睥睨万物的仙客和退隐山林、甘于寂寞的隐士。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同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下也可以“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正是庄子和儒家的人生哲学概括了社会生活中的全部人生境遇和中国文化中的人生境界。如果说,一种文化的活力,是以思想理论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为前提的,那么,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意义,就在于它为以后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发展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挥,奠定了最早的精神基础。其二,庄子的精神自由消解了人的紧张情绪,缓和了社会矛盾。庄子视“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将自己融入自然,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他用超世、顺世、遁世等处世方法软化、避开来自社会的压力;他以安命处顺、“不将不迎”的态度使心境平静如镜。庄子的超脱人世的精神自由,实际上是一种无惧、无忧、无求的精神状态,它使处于逆境中的人视人世逆境犹如逆旅蘧庐。可见,庄子的精神自由,是一种很全面、很透彻的人的自觉。它让人们从自然、社会的压力和“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给予沦入困境、陷入逆境中的人们的生存勇气。它要求人们顺任自然,缓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也缓和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毋庸讳言,庄子的精神自由也有其消极影响,它会使人消极处世,懒于做事,不思进取。有些中国人身上存在的因循顺应、听天由命、萎靡不振、柔弱退让、安于现状等缺点,都与庄子的精神自由的影响

二、萨特的心灵自由

萨特关于自由的理论是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存在”现象学的范围内提出来的,是他的所谓“自为的存在”的延伸和展开。

1. 萨特心灵自由的基本内容

存在,在萨特的现象学中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在的存在”,另一种是“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存在,是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萨特又称之谓“现象的存在”。这种存在,处在一种完全沉寂的状态,没有差别、没有联系、漆黑一团、混沌朦胧,它们自身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自为的存在”是指被人的意识活动所意向的存在。“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了意识的意向活动的揭示。“自在的存在”没有经过意识的意向活动的揭示,因而处于混沌朦胧、没有差别的状态,它们的作用就在于为意向活动提供背景和素材;“自为的存在”已经经过了意识的意向活动的揭示,因而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具有明确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可以区别、可以分辨。这里人的意识的意向活动是“自在存在”转化为“自为存在”的关键因素。

在萨特看来,正是人的意识的意向活动的揭示作用,将“自在的存在”转化为“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构成了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因此个人意识是世界赖以存在的条件,意识是第一性的;个人意识既是人存在的条件,也是人自由的源泉;个人意识具有本体论的意义。由于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物,而意识本身就是自由,因此在萨特看来人不是先存在后自由,人即自由,没有自由,人则变成虚无。人的自由是命定的:“我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或者可以说,我们没有停止我们自由的自由”“人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变成自由的人,人的存在和他的自由没有区别。”

“人是自由的”这一命题是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一现象学命题逻辑地推导出来的。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指:在存在与本质的关系上,先有人的存在,然后才能谈到人的本质,而不是人作为人一开始就具有了某种先天固有的不变本质,然后才有人。也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由于人没有什么先天固有本质的约束,因而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人按自己的意志造就自身,人是循着自己设计而成为的东西。所以萨特说:“如果存在确是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出发,推演出人是绝对自由的,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在他看来,既然人是绝对自由的,自然这种自由就不应受任何充足理由律的支配,不受任何意义上的决定论制约。

于是在萨特那里,自由实际上就是“我们进行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们并不选择是自由的:我们命定是自由。”自由是绝对的无理由的,选择也是绝对的无理由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地造就自己、选择自己——完全是自由的。人做了俘虏,他可以有选择逃跑的自由,自杀的自由。即使被关在监狱里,也可以自由地选择越狱、读书或其他可能性,甚至看天花板上的小虫爬行。当了奴隶也有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抗奴隶主的自由,人永远是自由。一句话,在萨特看来,人本来是自由,人能够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

正因为人是自由的,人的选择是自由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这个结果无论好坏,“我”都必须承担责任。所以在萨特那里,自由和责任是紧密相连的。他说:“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既然世界是由人在活动中创造的,人就始终背负着这个世界,它是“我的”,我无法逃避它,就像我无法逃避我的自由一样。例如,我参加了战争,我就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因为是我自己选择参加战争的(我也可以选择自杀或逃跑来避免参加战争,但我没做这种选择),我的自由选

择使这场战争成为“我的”战争,我必须对战争负责。同时,我也必须对我自己负责,虽然我不是自由选择出生到世界上来,但是我仍然可以选择我出生的意义。我的活动创造的不只是世界,也是我自己的本质。我的无限自由使我对自己的责任成为无可推诿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萨特的意识(心灵)自由是积极的,不需要顺任存在(自然),存在(自然)是在人的自由意识的观照下才有了意义和价值,人命定是自由的,人可以自由选择,人的心灵永远是自由的。

2. 萨特心灵自由的社会意义

萨特是在德国法西斯对法兰西民族血腥屠杀和残酷统治下写作《存在与虚无》、提出他的自由理论的,他鼓吹的心灵自由,对唤起法兰西人民起来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和压迫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他告诉人们在任何环境中,哪怕是在面对死亡的环境中,都要保持自己的心灵自由。要敢于否定现状,面对高压要敢于说“不”。他的目的是要号召每一个法国人都要负起把法兰西民族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责任,外部高压不能成为逃避参加战斗的借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萨特思想中迸发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反抗法西斯的英雄气概。萨特在《沉默的共和国》中是这样描写法国人民抵抗法西斯运动的:“我们从来没有比在德国占领期间更自由过,从说话的权利起,我们丧失了一切的权利。每天我们都受到当面的羞辱,却必须沉默地承受。随便加个罪名,譬如工人、犹太人、政治犯,就把我们整批地放逐。告示牌上、报纸上、银幕上,到处我们都碰到我们自己可厌而枯燥的图像——我们的压迫者要我们接受的。而由于这一切,我们得以自由。由于纳粹毒素渗进我们的思想,每一个正确的思想乃都成为一项胜利。

由于势力庞大的警察组织企图强迫我们闭嘴,每一个字乃都具有基本原则宣言的价值。由于我们被人搜捕,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乃都具有严肃献身的千钧重量。……放逐,囚禁,尤其是死亡……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关注对象。我们发现,它们既不是无可避免的偶发事件,也不是经常无可避免的危险;它们必须被视为我们的天数、我们的命运、我们做人这一实在的深邃根源。时时刻刻我们按着这个平凡短句的完全意义过活:…人必有死!?而我们每个人做的生命抉择都是真正的抉择,因为它是面对着死亡而做的,因为它总是可以用这几个字来表达:…宁死也不…?并且我在这里说的不是我们当中真正反抗分子的精锐,而是指所有那些4年当中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回答…不?的法国人。”正是这个“不”字体现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尊严。美国学者威廉·白瑞德对萨特的这种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无法从一个人身上剥夺的主要自由,终极的自由,就是说一声…不?。……只要他保持知觉的清明状态,则无论他可能行动的范围多么窄小,他依旧可以在

自己心里说:不。意识和自由是合而为一。要想剥夺人的这种剩余自由,唯有消灭他的意识。……萨特这么坚持很有道理,因为他使人得到他最后的尊严——做人的尊严。”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特的这种理论对惩治战犯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些法西斯战犯以“奉命”作借口来为自己的罪行辩护,而萨特的思想却告诉人们:人是自由的,战犯们是自己选择为恶的,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萨特所宣扬的心灵自由和自由选择、自我造就的理论也存在一些弊端。因为他仅仅从孤立的个人和个人意志来讨论自由、自我选择和自我设计,不相信任何外在的东西对人的限制,把人的行为的着眼点完全放在人的“自我意识”上,“自我意识”是人的行为的唯一出发点和原动力。他的自由理论表达的是一种极端个

人主义的主观随意性和行动上的盲目性。

三、庄子的精神自由与萨特的心灵自由之比较

从前面两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和萨特宣扬的心灵自由二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要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的话,恐怕只能找到这两位哲人都具有文学家的气质,他们一方面通过哲理的论述阐述他们的自由主张,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形象描绘他们理想的自由境界。

二者之间的区别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由”的性质不同,庄子的精神自由是消极的,萨特的心灵自由是积极的。从前面两部分的论述中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区别,这里就不赘述。

二是实现理想的途径不同,庄子认为要想实现自由理想,就要顺任自然、“洗心

去欲”。在庄子看来精神自由最大的祸害是欲望,它一伤民性,二损天机,三累

道德,四危性命;其次是心智,“智为孽”“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智)”庄

子提出通过“坐忘”和“心斋”,实现去欲去智。“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堕肢体?、…离形?实指的是摆脱由生理而来的欲望。…黜聪明?、…去知?,实指是摆脱普通所谓的知识活动。”“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去掉思虑和欲望,就是所谓…心斋?。”庄子认为通过“坐忘”和“心斋”,人就和大道融通为一,就达到了精神自由的境界。

萨特则认为“人命定是自由”,自由在萨特那里从来不是需要到外面去争取的东西,人就是自由。如果说自由也需要争取的话,那也只是努力争取认识自己是自由的,

不再逃避自由和责任而已。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找回“自我”,通过自由选择,设计未来,谋划人生。人的一切都是由自己决定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由此看来,萨特宣扬的心灵自由与孟子的“大丈夫”气概、陆九渊的“心即理也”、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可能更多一些。这一看法不属本文论述的范围,以后另撰文进行讨论。

作文例文:人格独立与恒顺人生

人格独立与恒顺众生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要活出自我,活出独立人格。因而要高扬自我的旗帜,不随俗靡;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随物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失去了自我,我们还有什么价值呢?这是一种价值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这种价值观的心态,“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是它的意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它的生活方式,“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是它的写照。孟子有句话:“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反躬自问,正义确实在我手里,就算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则是这种价值观的信念。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我们不是独立的,我们本来一体,我们从来都没有分开过。豪杰之士,从来未曾忽略这一点。因而有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钟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从这幼”,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佛教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华严经》提到“恒顺众生”,离开众生,佛是无法存在的。 其实,我们在独立的同时,又本是一体。独立是我们的直觉,而完全的独立却是我们的误解。 每棵树都是独立的,但他们的根都连着大地;所有的鱼都是独立的,但它们的身体都紧贴着同一片海洋;飞翔的鸟都是独立的,但它们的翅膀都翩跹在同一片天空。 真正独立的人,恰恰是胸怀天下的人;而那些为一己私力蝇营狗苟的人,则恰恰是失去了自我的人。 不要成为孤芳自赏的人,那不是独立,也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冰心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更不要随波逐流,甚至趋炎附势。苏轼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菜根谭》讲到,“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的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那点不忍的念头,是人性本善、众生一体的流露;那段不为的气节,是我们特立独行、舍生取义的写照。 《菜根谭》又讲到,“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我们独立的人格正是在服务众生的事业中得以实现的。 钱钟书《论快乐》中有一句话,“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我们人生当中那一系列的矛盾呢。(954字)

心灵解放才是终极自由

心灵解放才是终极自由 我们解放了自己的身体,却没有解放心灵。其实,不管是否有处女情结,都是个人意志的自由选择。在这个倡导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包容和接纳不伤害他人的“选择文化”,而这就是心灵的自由。 性自由的发展史 关于处女情结的争议,只有在真正了解性观念的历史发展之后,才能更客观地去看待。 作家沈万九说:“记得在三国争霸时期,曹操每攻占一座城池,就会专门把当地的寡妇找来,来一场战后余生的鱼水之欢,而他从来不会找处女。他的儿子曹丕,更是娶了别人的老婆为妻,生下的儿子曹睿,正是魏国的第二任皇帝。”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处女情结盛行的话,这堂堂一个太子,能娶这么一个二婚熟女吗? “事实上,早在先秦时代,就没什么处女观念。按《周礼?地宫?媒氏》记载,仲春二月是男女狂欢的节日,未婚男女只要对上了眼,就会因爱而性。对此,在《诗经》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男欢女爱的描写,对男女之间的纵情狂欢,可谓是毫不避讳。” “其实,开放的性观念,一直持续到了隋唐,直到宋代才

开始发生本质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程朱理学的发展,各种诸如‘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男女授受不亲’的奇葩口号都是理学提出来的。贞操观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尤其在元朝。” “等到了明代,‘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变得更为盛行,也正式确定了理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并一路畸形地发展到了清代,对女子贞操观的重视和禁锢可谓是达到了极端状态。” 而从古至今,在中国这样一个男权社会中,男性的性自由是得到了一定保障的,被压抑的主要是女性的性自由。南京大学教授胡翼青在著作《中国体验》中说:“在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男性实行的是一种‘有限的性自由’:只要不破坏婚姻家庭的性关系就被允许;凡是有可能破坏婚姻家庭的性关系,就必定被谴责与禁止。” 比如在家庭以外,男人不能与任何女性通奸,也不能拥有任何现代意义上的“情人”或者“第三者”,但可以与妻妾、婢女,以及妓女发生性关系。反观女性,她们的性自由却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不管是发妻还是小老婆,都必须在性问题上,绝对忠诚于丈夫。 所以,所谓的处女情结,其实跟古代缠小脚和欧洲束细腰一样,都属于历史阶段的产物。 处女与否,都可以被包容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目录 (一 )关于人的自由之说 1、自由之解 (2) 2、庄子自由思想的成因分析 (2) (二)庄子个人自由思想具体分析 1、庄子个人思想之具体分析 (4) (1)个人与自然界 (4) (2)个人与社会 (5) (3)个人与他人 (6) (4)个人与自我 (6) 2、个人自由思想的实现 (8) (三)个人自由思想的价值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1、积极意义 (8) (1)人欲贪纵不自由 (8) (2)生死豁达是自由 (8) (3)人生自由须平等 (9) (4)环境和谐更自由 (10) 2、消极意义 (10) (1)没有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10) (2)对社会的彻底否定 (11) (四)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2) 1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董丽娟 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 指导老师:谷生然 摘要:庄子思想的核心就是追求生命的自由,本着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把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从四个角度加以分析,并且联系现代社会剖析个人自由思想的现实意义。肯定庄子自由思想的历史地位,从而更加说明了中国文化之根早已孕育了个人自由思想。 关键字:个人;自由思想;庄子 Zhuangzi's Personal Freedom of Thought and Modern Enlightenment Dongliju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2008 Instructor:Gushengran Abstract:the core of zhuang zi thought is the pursuit of life free, in lin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zhuangzi thoughts, I put the zhuangzi thoughts of individual freedom from four Angle to analyze, and modern social contact analysis personal freedom of though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Suring zhuangzi's freedom of thought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thereby more that the Chinese cultural roots have bred the personal freedom thought. Key words: personal Free thought Zhuang zi 现读完《庄子》一书的七篇文章,也就是《庄子》的内篇,内篇依据各篇意旨命题,思想、文风比较统一,学者们多认为是庄周自己所著。从《庄子》内篇中我感受到了庄子追求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生活,当然这是与当时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这种生活态度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中国,自由思想命途多舛,甚至很多学者们认为中国缺少自由思想。比如,李泽厚认为中国“个人自由的经验传统并不存在”,更主张“不需要硬从中国传统寻找资源和依据”;又如任剑涛也认为“中国古典文化里,差不多完全匮乏自由理念”。其实从老庄思想中,不乏可以看到自由思想的迹象,由此,我觉得研

中国哲学史论庄子的自由观

《中国哲学史》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 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摘要:“自由”这个词表面上简单易懂,实质上却很难被人理解。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意识到人作为特殊生命体并有权力追求自由的人是庄子。庄子的自由思想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所以基本倾向还是属于现实主义的人生哲学,其主要自由思想主要致力于作为生命解放的自由及其精神的绝对自由。他指出,人即使处于现实的压迫和不得已之中仍可以保持内在精神的愉悦,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 关键词:庄子自由哲学 一.自由思想的理论定位 生命是自由的,庄子的自由思想让处于当今社会的我们意识到自由的实质和生命的最高价值,面对整日为物质财富奔波不停的人们,我们应该静下来思考下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对庄子自由意识的理解使我们既得到了心灵上的解放又能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庄子》显示出来的不为物役保持内心纯正的自由思想对当代人精神健康方面起到了特别意义。总的来说,庄子的自由思想所反映的不仅是人生观的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 《庄子》一书及其它典籍中记载的庄子生平,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庄子自由思想萌发背后的清高、孤傲、以及对心灵洁净的守望和执着提供了视角。一是拒绝权势的召唤。当时的社会,汲汲奔走于富贵名利之途的士人大有人在,甚至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讲原则。曹商、苏秦、张仪之流的特点就是媚世,就是向权力献媚,就是对权势的崇拜。而在庄子看来,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丧失生命的尊严,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不盲从才能保持独立的人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临近毕业,高三某班召开“普通人能为国家进步做些什么”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发言。最后主持人通过归纳,整理出以下几点: ①拒绝说谎,客观看世界。 ②不从恶,不冷血,讲道理。 ③正视、同情、声援弱势群体 ④独立思考,对听到的消息有所鉴别,保持质疑 ⑤凭借良知、依据常识说话,不信口开河。 ⑥传播友善,启蒙民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其中两到三种观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不盲从才能保持独立的人格 地板角落里一片纸上,一群苍蝇在不停地舞蹈。一只蝇子看到那么多的同伴在玩耍,也想飞过去参与其中。殊不知那些同伴不是在开心地跳舞而是在做生命最后的挣扎!面对蜜蜂的善意提醒,它却不以为意,终于还是抵制不住诱惑,盲目地跟随它的同伴,结果可想而知。它的“聪明”却让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此惨痛的代价,不禁让我心声忌惮。环顾四周,名利、金钱、权势都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们想有权有势,我们想腰缠万贯,我们想让别人仰视自己,我们想名利双收——这些我们想要的都成为了我们心生邪恶的源泉,都会减弱我们抵御外界诱惑的定力。当我们想要放纵自己的私欲,请想想这样做你的明天会怎样,会不会一步步地迷失自我,会不会也象那只盲目从众的苍蝇一样把自己毁灭?一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在自己的作品享誉国内外时,却拒绝记者的采访,拒绝涌向他的鲜花和掌声。对他来说,名和利不过是外来的附加物,是加在灵魂上的枷锁。他只想在自己的书屋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专心地研究文学,潜心学术,保持自己心灵的安静。面对名利的诱惑,他没有动摇,他本应名副其实地享受“学术泰斗”“文学大师”等称谓,但视名利如浮云的他却把它们统统拒之门外,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大众追求名利。 一位富翁想让儿子成为毕加索那样有名的画家,就想让儿子向毕加索学习他的画作。而毕加索却拒绝了,因为毕加索只有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让儿子成为另一个毕加索,那他也不过是个复制品而已。真正伟大的画家应该拥有独特的观察力和不一样的灵感,

人活一种心情的经典心情短语

人活一种心情的经典心情短语 也许你不知道,你是我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朋友。所以,我把你放到很重要很重要的位置,我不允许任何人接近,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不允许任何人触碰,哪怕是我自己。 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此刻,我多羡慕那只飞在云端的雄鹰;如果我是那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不就可以看清你的容颜,不就可以飞到你的身边。 【尽量避免这些,让我们变得快乐起来】1、无信仰。2、乱攀比。3、缺美感。4、难施舍。5、不知足。6、很焦虑。7、常盲目。8、无主见。9、重得失。10、很麻木。11、太匆忙。12、很贪婪。13、纵欲望。14、不自由。15、少阅读。16、无忏悔。17、多暗算。18、少坦诚。 人们常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静思】人之所以对坏事保持沉默,一是恐惧;二是无能为力;三是这坏事对他来说是好事。2、人最难得到的是心灵自由,最容易失去的也是心灵自由。心灵看似隐藏得最深,其实最容易受伤害。3、看不起别人的人,一是把自己看得过高;二是眼光狭隘;三是仗势欺人。因为我们在意的,往往不是人做的事,而只是做事的人。爱在心里,

不在口中。绝口不提爱你,不是不爱,而是因为太爱。太爱,所以怕伤害;太爱,所以甘愿受伤害;太爱,所以容易错过爱。 我假装无所谓,告诉我自己,我那么那么的坚强我可以承受一切的。可是,当我被遗忘在角落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输不起,我会害怕。那些凌乱的思绪,再也整理不好了。再也不敢知道你的消息,怕听到你过得比我好,我会难过,怕自己的堕落会让你嘲笑。所谓的坚强,模糊了我。 人的一生总是在喜怒哀乐,悲伤离合中度过的。要做自己生命中的主角,那就要做到,不管是遭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不管是遭遇到什么悲惨的逆境,都能把握好自己的“度”。都能够做到,在逆境下求生存,在困境下求发展。 敢不敢在微博公开自己爱人?敢不敢拒绝想与你暧昧的人?敢不敢在异性面前和自己爱人畅聊?敢不敢为了爱人与异性保持距离?敢不敢为爱人放弃激情的游戏?敢不敢把扣扣密码微博密码都告诉爱人?敢不敢记住所有你们的纪念日对方的生日?敢不敢全心全意的对待爱人?就问你敢不敢? 男人其实就像被层层钢铁包裹的鸡蛋,当你穿透那坚强的外层后,表露出的就是一个脆弱的实体。天生的使命责任造就了坚强,长久积压的压力与憋屈的泪水,造就了内心脆弱,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男人总是要表现的坚强。男人很多时候所要的不过只是一份关怀、是一声问候、一种理解。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辈。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 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后来,他在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他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他离昆明到香港,拟全家搭英轮转赴英国牛津大学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逼暂居香港,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香港,陈寅恪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他坚决拒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文

革”开始之后,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 1969年陈寅恪去世,享年79岁。 摘录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手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节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案可查。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由;现代意义 道家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自然是自在而已然的存在。“道”是含括万物的整体,亦即无所不在,是天地万物之根源,亦是天地万物之归宿。庄子曰:“人与天,一也。”即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自由——“相忘于江湖” 张世英这样描述:“婴儿在其天人合一境界中尚无主客之分,根本没有自我意识,这种原始的‘天人合一’,我把它叫作‘无我之境’;有了主客之分,从而也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这种状态,我称之为‘有我之境’;超越了主客之分所达到的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应该说是一种‘忘我之境’。”因此,“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最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展示的是最初的本真自我。 《庄子·大宗师》说:“泉涸,鱼相与处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涸”是一种隐喻,它表征自然状态的破坏,鱼生活在水中,正如虎豹生活在丛林中,万物各得其所,这便是“自然”。而“自然”与“人为”对立。既然鱼生活在水中是“自然”的,那么,自然状态的破坏只能是“人为”的。

人生与人心尔雅满分答案

++++++++++++++++++++++++++++++++++++++++++++++++++++++++++++++++++++++++++++++ 大学之“大”,何“大”之有? 1 在本课程中,超一流人之间比的是(D)。 A、财富与名望 B、气质与文化 C、成功与前途 D、胸襟与气度 2 “大学”,究其实质要培养的是(C)。 A、大学问 B、大人脉 C、“大人” D、大能耐 3 “仪式”的意义不在于(D)。 A、昭告天下 B、昭告自我 C、自我内心的确认 D、形式的完满 4 一个大学的兴起往往能带动周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5 大学之为大学,最主要是因为它规模大、面积大。(×)1.2什么是完整的“大人”? 1 以下与人的“成熟”没有必然联系的要素是(C)。 A、身体 B、精神 C、教育 D、心理 2 课程中所指的“大人”意味着18岁以上的人。(×) 3 人的成熟度与其年龄成正比。(×) 成熟的含义 1 根据课程,哪一个不是成熟之人的评判标准?(B) A、自由之精神 B、阅历之丰富 C、独立之人格 D、责任之担当 2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根本的“成熟”意味着(A)。 A、精神的成熟 B、身体的成熟 C、头脑的成熟 D、社会地位的确立 3 “衰”和“老”一定是同步的。(×) 何为“自由”? 1 据课程,自由的三大要素不包括(C)。 A、清醒的自知 B、勇敢的选择 C、独特的存在方式 D、无悔的担当 2 选择总是艰难的,因为选择总是一种(A)。 A、同类中的取舍 B、异类中的取舍 C、好与坏的取舍 D、欢乐与悲伤的取舍 3 标新立异是自由的表现之一。(×)

我的独立人格不被人理解

我的独立人格不被人理解 --我是学屌!但我不比任何人差!学校里有两种人神人,一曰学霸,一曰学渣。学霸主要是指:专注于学习,分数很高的学生。学渣则是指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时才开始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学生群体。但很多徘徊在中间,既不很刻苦也说不上懒散的同学没了定位。而昨天,这种人也有了自己的代名词——“学屌”。 “学屌”一词在昨天火速蹿红,它火的不稀奇,因为它让广大一直徘徊在学霸和学渣间的同学迅速找到了自己的 定位。根据网络定义,所谓学屌,是指一种徘徊于学霸与学渣间的异类存在,他们有时超越学霸,拥有学霸所没有的天赋;有时又埋身在学海之中,不闻世事。上课从来只看心情,作业什么的一笔带过。他们无学霸的执著,亦无学渣的颓废,但他们拥有无尽的放浪与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不少网友见此词激动大呼:“终于找到了自我!” 网友“鲍鹏杰christ”说:“我必须是学屌。读了十多年的书,我终于找到自己的定位了。我是学屌,我为自己代言!” 网友“菇凉李灰常需要正能量”说:“昨晚才刚刚和别人说了我只是百分之五十的学渣,今天就给诞生了这词,原来我们不是渣渣,是学屌!”

网友“冰糖拌莎拉”说:“我想我就是学屌吧!成绩不好又比那些学霸多点天赋,更重要的是我也没学渣的破罐破摔!” 网友“猪猪安久妹”说:“这就是我,我最讨厌学霸,死读书。但是我也不能容忍自己太差劲。所以虽然我经常翘课、上课睡觉,但是每次考前一晚都复习自学一夜,往往还都拿A,从来没挂过科。连高数都是,没上课自学一夜,拿了A。所以身边的人有人觉得我是天才,有人很不爽(她们天天上课分都没我高)。” 今天,整个网络都在为学屌加油:“Fighting!学屌!你不比任何人差!”

李希贵,让心灵自由呼吸

走近李希贵,让心灵自由呼吸 临邑第五中学周华 临邑实验中学来洪吉 走进李希贵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领悟着他全新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的结晶历数着他20多年的从教历程,感受着他长期“自由呼吸”的教育梦想的漫漫求索,每一个做教育的人都不能不为之震撼为之感动,聆听着李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切身经历的典经案例。每一个都能引发我心灵上的共鸣和理性的思考。当我顺着书中的教学线、教育线、管理线,来历数李老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应该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统慑了整部书的灵魂。 李先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起步,他跋涉的足迹刻录了他对语文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冷静地反思。正如他在书中所说:“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书中还引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铭说过的话“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其实,读书不求甚解有一点类似于素描。先勾勒骨架,然后逐步细化,让笔下的人物或形象逐步鲜活和丰满起来。没有听说画人物,先把一个人的眉毛全部画好,画得不能修改之后再画眼睛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会没有整体感,会失掉这个人物的神韵。 读书不求甚解也与人生的一个浅显的道理相契合,那就是凡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很多时候人要不厌其烦,要有耐心逐步深入,逐步探究,务必坚韧,如是而已。

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希贵先生逐渐生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信仰亦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在书中,李希贵先生曾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品读着李希贵先生的这部书,很是为其中的先进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做法所深深打动与触动。 在“教育,从平等开始”一节中他叙述了三个故事。“教师完全可以道歉”、“学生不需要假分数”、“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其中最好一个案例给我的触动最大。叙述的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当面揭穿一偷同桌手表的女生,结果毁了这位女生的一生。最后他总结道“教育与警察不同,教育的成功决不是抓出一个小偷,它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用情感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在“经营学校文化”一节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让苦累文化‘上市’”一文。李希贵在担任高密四中任校长时,帮助四中人建起了“苦累文化”,到现在高密四中大门两侧的墙壁上依然写着“怕苦累莫入此门,图轻松另寻他处”。正是在这“苦累文化”的影响下一个个后进生升入了高校,一个个教育奇迹正在四中创造。 李希贵先生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

[庄子,思想]庄子的自由思想研究

庄子的自由思想研究 一、自由与逍遥 (一)自由 对于政治领域中的自由概念,穆勒在其被公认为自由理论经典著作的《自由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就直陈其所欲讨论的自由:并非意志自由而是公民的或社会的自由:亦即社会能够对个人正当行使的权利之性质与界限。穆勒所谓公民或社会的自由,即政治领域中的自由概念,这是我们讨论自由首先要厘清的一点。 黑格尔一方面认识到必然性对自由的制约作用及其联系。他指出,内在的必然性就是自由。另一方面认为国家是绝对观念的化身,是自由的真正主体。自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通过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伦理制度所给予人的一种地位。 由以上几种观点可知,自由就是指不受限制或阻碍。我们说一个人是自由的,是指他或她能够不受威胁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强制,自愿地实现或不实现某一行为。自由是自由与法律二者逻辑地和历史地发展的统一。它以个体为社会最后的实体,对独立的自我的承认是自由的重大前提。自由是以人工文明的营造为目标的,希望建立高度的物质文明。它属于文化或文明,而文明要驱逐粗俗、野性的自然。因此,人类的自由就意味着对自然最大限度的征服。 (二)逍遥 庄子所谓的自由可以用逍遥来概括,逍遥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但是逍遥在庄子的思想中不仅包括这个意思,还具有多层含义。 第一,无拘无束的状态。在内篇《逍遥游》中,庄子回答道: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意在说明,德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人只有得道,游心于道才可以逍遥。逍遥在这里意指一种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状态。 第二,批判儒家的礼仪习俗。《大宗师》: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解释说那些人的精神与天地造化同为一体。此处的逍遥是批判儒家的礼仪习俗,反衬出道家的超凡脱俗。庄子主张真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礼仪习俗只会给人带上枷锁,增加负担,造成人的本性的缺失。 第三,真人境界。在外篇《天运》中,庄子借老子之口说: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此处的逍遥指的是真人得道之后的自发自为的世界,接着庄子用无为解释逍遥。无为即惟道是从,自然而然。这显然是针对世俗的礼仪、知识文化而言的。庄子主张自然而然,要维护原初的生命本质。 总结以上几点内容,可以说庄子的自由的最完整的意思是强调野性的、原始本初的、自然的随机的、不受干扰束缚的状态和思想活动。它强调人的精神的自然化,主张人性的回归,

保持我们的独立人格

保持我们的独立人格 老温话题 ″人格″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话语里。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不要失去人格。″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人格″,这是固有的东西,又怎能失掉呢?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人格并不能混同于尊严和节操,也不能仅仅理解为道德品质,人格的含义远远大于此。 也难怪我们许多人对人格一词有着种种误解,在中国古代的书里是没有这个词的。它产生于几百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简单地概括一下,人格就是″个人存在的状态″,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下,是根据他的存在状态来判定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反之,如果一个人依附于他人而存在,他的人格就是不健全的,可称之为″依附人格″。所谓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不是象孤立于海岛上的鲁宾逊一样,离群索居地去做孤家寡人,而是在群体社会中保持自己经济政治的独立性。 我们的先人中以独立的人格传名于世的比比皆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一种独立人格的闪光。杜甫有一首题为《有木》的诗,是咏凌霄的:″有木名凌霄,攫秀非孤标,偶依一枝树,遂抽百尺条,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一旦树摧毁,独立暂飘摇″——这首诗就是以凌霄为例,告诫人们不要失去独立的人格。 独立人格被明确提出是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在《警告青年》中希望广大青年们″是自由而非奴隶的″,呼吁他们以″独立自主之人格″为上。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在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共和国,然而,建国之初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除了一时难以摆脱对他人的依附外,又开始普遍依赖于所供职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和农业合作社组织。在原本存在的人对人的依附之外,又加上了人对单位和集体的依赖。改革开放之后,实现了市场经济,才把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对单位的依赖关系转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即转为人对资本的依赖关系。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主,平等竞争,既呼唤独立人格的出现,也为培养独立人格创造了经济关系方面的条件。再加之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依附于他人组织的劳动者,开始转变为拥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正如在允许私人企业出现后,有的国营企业职工所说的: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处处不留人,就干个体户。正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们这样描述与干部的关系:″有吃有喝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摘要:庄子作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中,色彩最为鲜明的是追求自由,希望人能从困扰人生的生死之限、世俗之礼、哀乐之情中摆脱出来, “逍遥于天地之间”,实现自由。本文主要探究庄子的自由观,庄子自由观的表达方式,进而论述庄子的自由思想,不能实现对个性和自由的实质性承诺与肯定,从逻辑上都是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与个性自由精神相背离的。 关键词:庄子;自由;现实社会;悖论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以一种有别于儒家所强调的群体主义精神,独特的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而著名,一直被认为是个性自由精神的象征,影响极为深远。哲学大家冯友兰老先生最初将老庄的自由与西方的自由观念相对比,他认为,西洋哲学家所讨论的自由,其义是不受决定;而老庄所说的自由,其义是不受限制。①革命斗士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惟此自性,即造物主。惟有此我,本属自由。”②李泽厚在其文章《庄玄禅宗漫述》中也提到“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化的思想家,反对人为物役,要求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③从词源学意义上来看,“自由”的基本意义就是免除束缚、不受限制、按己意行事,《辞海》中将自由解释为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所指的自由,也是指免除束缚、不受限制之意。 《庄子》一书中,虽没有直接出现自由这两个字,但确实又通过“摆脱束缚”、“不受限制”、“逍遥游”之类词语表达了自由思想,因此可以说《庄子》书中是有“自由”概念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庄子意义上的自由,庄子是用什么样的词汇、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其自由观念的,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是解读庄子的关键。 一、庄子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一)顺乎自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研究庄子思想,必须从道入手。虽然庄子与老子并称道家,但庄子极少论道,并且认为道并不神秘,不可捉摸。东郭子曾问庄子道在何方,庄子说:“无所不在”,并做了“每下愈况”的比喻:“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④。言下之意,不要把道看得尊贵无比,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由此出发,庄子认为人要想自由,就要顺乎自然,反对人为,主张无为,极力降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庄子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齐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人,作为天地中的一物,只不过在宇宙的洪流中偶然遭遇了人形而已。《大宗师》里有一则寓言,某工匠在铸造金属器物,金属突然从熔炉里跳出来大叫:“一定要把我铸成一把良剑!”工匠一定会认为这是块不祥的金属。如果人成了人形以后就大喊“我是人!我是人!”造化者一定认为这是不详之人。庄子用寓言告诉人们,不要以为人多么尊贵,人无非是自然中之一物,与猪马牛羊并无区别。在此基础上,庄子强烈反对破坏自然,“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 ①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278.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集[Z].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6.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67.

塑造当代青年的独立人格

塑造当代青年的独立人格 ——《经典天天读》有感写给师大青年工作学习之余,翻开《经典天天读》,感受古之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不禁为之嗟叹不已,既为他们兼济天下的成就,也为他们独善其身的人格。孔子曰:?学而优则仕。?鲁迅也说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然是为王侯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作为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青年,要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必须立身自身,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塑造伟大而坚强的人格,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顶起中国的脊梁。 通读《经典天天读》,感悟最深的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中的那种生生不息的家园情怀。从先秦到民国,从屈原到孙中山,浩浩千年,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参与和担当,有?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凌云壮志,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陈词,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黍离之悲,有?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无限眷念……而这一切,均源于我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源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作为当代青年,塑造独立人格,首要便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承这种可贵的人生理想和家园情怀。无论何时何地,真正的爱国者都是以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捍卫民族尊严,投身祖国建设为己任。只有这种对国家的担当,才能真正走向人格的独立。

然而,对于成长中的青年来说,光有家园情怀是不够的,塑造伟大而刚强的人格,忧患意识和变革意识也是不可少的。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将这种忧患思想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应当是我们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的一种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超越一己之厉害荣辱与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牢记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之心。尤其是在中国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中国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这种忧患意识更兼可贵。但治国安邦,理政安民,更离不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精神。商鞅变法成就了秦国帝业,辛亥革命开始了中国的共和之路。而当下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恒古未有的时代变革。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变革面临的阻碍和付出的代价。作为当代青年,就应该在继承忧患的基础上强化变革意识,坚信变革的阻碍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才能解决,变革的代价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变革才能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变革出一个更将富强的中国。 梁启超在《中国少年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亚洲则国胜于亚洲,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国家的青年就应当有更多的担当和作为,更应该为自己塑造坚强的人格,从现在开始,从师大开始。

让学生享有心灵的自由与快乐

让学生享有心灵的自由与快乐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一种潜能的开发,是一种充满创造的激情和人性的光辉的互动和交流。 一、让课堂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说:“要实行学生个体的大解放,让学生充分享有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课堂世界是动态的、活生生的,要给学生自由的探索空间,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交流中,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如作文课上适当组织一些游戏,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将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心灵自由,乐此不疲地感受带来的欢愉。 二、让学生活起来 教师积极创设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与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积极地感受和追求学习的乐趣。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思路越来越广,创新的成果越来越多。学生自己参与、自主选择、自主体会、自主发展,愉快地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去认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要把关注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既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业水平,也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班集体中使每个学生认识到“我是集体的一员”、“我愿意为大家服务”,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同时在过程性评价中,体现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21世纪是关爱生命的世纪。关爱学生,就必须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心灵自由的空间,充分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力。

我之鲁迅观——浅析鲁迅的自由注意思想

我之鲁迅观 ——浅析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 胡雪丹 摘要: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如此心声且付之于行动的人,难道还不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足够的勇气,畅所欲言,冲破社会的阴暗面,追求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吗?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思考的。 关键词:鲁迅自由主义思想立人特操特立独行精神奴隶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确是一个思想复杂且矛盾的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许多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思潮学说在鲁迅的思想中消长起伏,融会贯通。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鲁迅的思想,鲁迅的精神世界都不是可以某种主义、某种信仰所能完全概括的。他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矛盾的。就像他接受共产主义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抛弃自由主义,正如他接受了唯物史观却没有抛弃进化论,接受了阶级斗争理论并没有抛弃人道主义一样。而我对他早年的自由主义思想印象最为深刻。下面主要谈谈我对鲁迅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些儿看法。 纵观鲁迅的一生,在我看来也是“革命”的一生。他反专制,反

奴性,不当奴隶,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和个性的解放,先立人而后立国,立人乃是根本,个人的独立自由具有终极的价值,也是改革国民性的最终目的。从这里不难看出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如此心声且付之于行动的人,难道还不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足够的勇气,畅所欲言,冲破社会的阴暗面,追求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吗?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思考的。 首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鲁迅一直强调“立人”乃是根本。鲁迅为什么要一直强调“立人”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立人”。所谓“立人”就是“尊个性而张精神”,是自我的完全独立。人们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个性,之后才会去发现“精神”。精神是自由的,还是压抑的,这直接关系到是安于现状还是奋起反抗!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正是立人所必经的考验。我认为这就是鲁迅一直强调“立人”的原因。鲁迅他在沉默中爆发了,鲁迅的“立人”思想不就恰恰是他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抗吗?这 也证明了鲁迅不断的探索如何让中国人摆脱奴役和贫困,从而迈进“世界人”的行列中去。经过先驱者的启蒙、教育,无数的“闰土”、“阿Q”清醒过来,不在沉默、胆怯、徘徊,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做到了“尊个性而长精神”了呢?我是更加愿意在沉默中爆发,而不是在沉默中灭亡的。然而我却似乎无法做到像鲁迅那样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付之于行动。当代之中国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不管是政治上、

谈谈你对庄子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看法

谈谈你对庄子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看法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他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但是庄子的精神自由既不是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里的阿Q自欺自贱、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也不是犬儒主义者斯多葛派所崇尚的精神至上的生活主张,而是立足生活、张扬自我精神、注重不为时、为物、为人所拘限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精神面貌。对险恶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凡响的深刻的洞察力,是庄子的“精神胜利法”存在的基础及其高明之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为友。”是庄子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实质;庄子的精神自由是有为、有情、有用、变化的精神胜利法。庄子“精神胜利法”主张人应该有超越物欲、情欲之上的更高的脱离本能、低级趣味的精神境界,而这却是庄子“精神胜利法”的精髓所在。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精神自由的境界。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