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几减九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十几减九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十几减九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十几减九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十几减九》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惠阳区秋长镇中心小学黄惠琼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进一步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现将十几减九的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案例:买铅笔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人教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用什么写字?

生:铅笔。

师:那你们去买过铅笔吗?

生:有。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小白兔是怎样买铅笔的?

出示主题画,老师接着说:袋鼠阿姨开了一间小书店,小白兔说:“(课件制出声音)阿姨,我买9支铅笔。”

师:同学们,我们看小白兔多有礼貌呀,我们平时也要向小白兔学习,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大家说好吗?

生:好

师:那你们能够根据袋鼠阿姨拿出的铅笔和小白兔要买的铅笔提

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

生(1):阿姨拿出15支铅笔,被小白兔买去了9支,还剩多少支?

生(2):有15支铅笔,,卖出去9支,还剩几支?

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并表扬他们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怎样列出算式呢?

生:15—9=

师:那么15—9等于多少呢?

二、动手操作,探究计算过程

师:请同学们拿出15根小棒,四人为一个小组,摆一摆,议一议,怎样从15根小棒中减去9根,看哪组同学想的方法多?

学生操作,议论

小组汇报。在投影仪上展示操作方法,表达思维过程。

生(1)、把10分成9和平1,从10里拿走9,剩下1,1加5得6(破十法)

生(2)、把15分成10和5,9分成5和4,5—5=0,10—4=6,0+6=6(连减)

生(3)、因为15—5=10,所以15—9=6(推移法)

生(4)、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法算减法)

……

师小结,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肯定学生的算法都是正确的,让学生初步感悟算法的多样化,并让学生今后在做题时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体验感悟

1、试一试,以救兔子的形式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灰狼吗?它把小兔子藏进了磨菇房子,房子有四个机关(四道算式)大灰狼已经去找同伴来吃小兔子了,兔妈妈很着急,你们能帮帮兔妈妈把小兔子救出来吗?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看谁最快把小兔子救出来。

汇报交流,学生每答对一题,就会跑出一只小白兔。

师表扬学生的勇敢精神,并适时教育学生平时要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2、完成79页练一练第一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师:兔妈妈为了感谢大家,带来了很多礼物。你们想得到兔妈妈的礼物吗?(出示算式,等号后面是动物的头像)你们算对了,就奖给你们一个头饰。你们先把结果写在书上。

学生选择喜欢的头像的题目做答,答对就得到相应的礼物。

接着让学生观察第一组与第三组题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生讨论

师小结:(1)减数不变,被减数大,得数就大;

(2)被减数不变,减数大,得数就小。

四、实践运用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用游戏的形式出现:摘苹果,找朋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个纸包,里面是口算卡片,算出得数后,摘走相对应的苹果。

五、课外延伸

回家把数学故事告诉家里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六、总结全课

反思:

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同学们投身于自己探求知识的活动中去。他们动手操作,互相研讨,认真观察,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主要体现在: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由学生写字的工具——铅笔,引入买铅笔,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于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在学习新课前,大部

分学生都买过铅笔,但通过买铅笔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这样组织教材,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二、注重实践操作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案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新世纪的到来,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个体的竞争意识,更应该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群体精神。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与习惯,这是群体参与学习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课题《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和创造力培养实验与研究》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的一个举措。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多次讨论与交流,而且在讨论交流中,教师不仅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想方设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幕后,只充当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

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合作交流,实现了数学再创造。这节课通过讨论与交流,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算法的多样化,而且发现了规律。

四、准确把握了“算法多样化”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算法多样化,其中包括了“多样化”和“优化”两个方面的内涵。“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即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展示出来给大家探讨;“优化”是指“个体的优化”,即在多种方法呈现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方法,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个性特征的方法。

在本案例中,教师在小结和练习中多次提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从练习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大多数用“想加法算减法”、“破十法”两种基本方法进行口算。

五、注重贯穿思想教育

在本案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两次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宋吉法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是伴随着新课程实验而新兴的教育文体,它们也应该包括教育情境及个人思考,只是和教学案例也略有不同。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以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考;而案例的指向对象范围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大到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状况,可以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一、教学反思 1.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

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三年反思成名师。 2. 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2)超越型(3)个性化 3.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1)自我提问(2)行动研究(3)教学诊断(4)交流对话(5)案例研究(6)观摩分析(7)总结记录 4. 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后思(2)周后思或单元思(3)月后思(4)期中思 5.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 6. 举例:《木兰诗》教学反思 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锦州十中任玉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应是学生问、学生答或者教师点拨,引发学生回答。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学习《木兰诗》一课,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课堂上,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了文章的大意。通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数一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案例】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训练 7+5+2+1= 5+6+3= 3+2+6+4= 二、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

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三、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一)”,问: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熊猫图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棒,还有别的数的方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 (2)小结: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 (板书:加数相同) (2)齐读:5+5+5=15 3+3+3+3+3=15(学生感到有些难读,相同加数的个数太多)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3个5连加等于15(板书)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统计》 宋门学区军王小学 —I-R 芬 2013-4-1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当探究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非常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水彩笔教学过程: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1.收集数据的过程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参考表单 ? ?

2.t: revise the numbers from 1 to 31 by counting the students i n class. ask the students to count the students together。 (通过唱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重温韵律为后面的生日歌曲奠定基础。复习1到31英文数字为后面的日期的读法做好准备。) step two : presentation 1. show them the calendar, and ask “ what’s the date today?” and help the student answer “ it’s december 5th.” by looking at the calendar. tell them the more dates with the calendar. 2. ask a boy “ when is your birthday ?” and help him with chinese . he can speak the date in chinese .then let him repeat in english. 3. notice the dates , and write the question and the answer on the blackboard . 4. teach the dates’words and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like : january 1st february 2nd march 3rd ….. and let them to repeat the words. (先呈现日期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语言,并用日历呈现一年十二个月的英文单词,学生更加直观的接触语言,练习语言,并且运用语言做事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语言。) step three : task 1 pairwork 1. t: today is lin’s birthday. let’s sing the song 《happy birthday to you 》 2. make a converstion : a: when is your birthday? b: it’s ju ne 12th . 3. let them work in pairs for 3 minutes and fill in the chart. (学生在歌声中愉快的感悟本单元语言重点,并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在学生已经形成系统的语言材料之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语言,并做好记录,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听,说和写。让学生多维的去体验语言。) step four : act 1.call several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 in class ,other students listen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en is her/ his birthday ? 2.report . using the results they got and give a report. for example : wang fang’s birthday is on …… 3.call some students to report in class and give them claps when they finish their work. step five:listening task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 2. listen again and check the answers in class. then repeat after the tape. 3. work in pairs to act the dialogue : a: when is danny’s birthday? b: it’s october 10th. …… 4. in class ,call some students to give a report about the three students who they talked about just now. (在完成听力的基础上设计第三人称的问答,不仅更深的练习语言,而且为下一课时的语言做好了铺垫。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多维语言能力。) homework : 1. ask four students for their birthday and then write a report. 2 .ask your parents’ birthday or the other family member’s birthday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作者:霍彦泽 课题:从加法到乘法 教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大家知道我们班有多少学生吗,今天我们就数一数我们班里有多少名学生,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数最快。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我们就先数一下一列有多少名学生。生1:我是两个两个地数,一共是12名。 (板书:2+2+2+2+2+2=12) 生2:我是竖着6名6名地数,一共是12名。 (板书::6+6=12) (2)我们再数一下两列有多少学生,生1:先横着数4个4个的数一共有24名学生, (板书:4+4+4+4+4+4=24) 生2:我是竖着6个6个的数,一共有24名。 (板书:6+6+6+6=24) (3)小结: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数一数 黑板上画出四行小圆圈,每行5个 (1)板书:5+5+5+5=20 4+4+4+4+4=20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5等于20;5个4 等于20) 3、活动(三):数一数 (1)出示图画,有五盘苹果,每盘3个苹果。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小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3+3+3+3+3=□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是不是感觉加数多了不好读呀,我们就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今天就学习乘法 引导学生观察。5+5+5=15 3+3+3+3+3=15 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板书:加数相同) 齐读:5+5+5=15 3+3+3+3+3=15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3个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优秀教学反思案例

第九模块的精华帖子及回帖 教学反思---伴我成长 由康巧红小数发表于2011年01月7日星期五11:24 我觉得执教《除法的初步认识》的老师有必要进行反思,课中教师先把“有六个桃子,分给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有几种分法?”的问题情景导入本节课,挑选的素材较切合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分法学生表达出来时,教师又追问:“哪一种较公平?”学生这时产生不同想法,实际上从学生的问题回答上来看是孩子们对“公平”的认识不同,也就是数学的角度看法不同,价值观不同。孩子并没有错,但我们教师应在学生第一次回答时就应该做出反映,并引导孩子们这节课要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出公平。这样才不会产生无法控制的局面。如果教师再改变一下教学的策略,认真反思,我相信这节课教师一定会对出现类似现象肯得到合理的处理,课堂驾驭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复习课课后反思 复习百分数的应用教学片段: 一、小组学生交流: 1、生活中你常见哪些百分数? 2、哪些百分率可能小于100%,哪些百分率不大于100%,哪些百分率大于100%? 3、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过百分数? 二、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见过的有90%、67%.45%........合格率可能不大于百分之百。 生2:发芽率可能不大于百分之百。 生3 发芽率可能等于百分之百。 话声一落就有学生反对:发芽率不可能等于百分之百,只能小于百分之百。 生3立即反对并解释:如果种1粒种子,一粒种子就发芽那发芽率就是100%。 生2一解释学生就分成了两派。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冷静下来思考:把这个问题放在生活中。但生2还是不依不饶。此时我知道在争论下去就没有意义了,宣布学生把这个问题放在课下处理。 生4我在商场用过百分数,是商场打折出售衣服时,我帮妈妈算衣服价钱。 课后反思: 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分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多问,学习生活会因生成资源而丰富多彩。学生能说出“如果种1粒种子,一粒种子就发芽那发芽率就是100%。”说明孩子对百分率的意义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但一粒种子进行实验这只是他的想象,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但对孩子来说,这个发芽率在生活中的产生又是陌生的,孩子的执着让我感动,查资料知道快速测试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的简便方法,介绍给孩子,另外又查找到新玉米大概发芽率可达90%以上、菜籽的出油率在50%左右等等。同时这些查到的资料让我也开阔了视野。 学生们的看法多样,产生了课堂乱草现象,教学的反思,不但让我解决了课堂问题,也提高我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们受益了,同时让我教学中也增长知识,扩宽知识面,这样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B组:康巧红 回复: 教学反思---伴我成长 由韩慧丽小数发表于2011年01月8日星期六21:10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分析与反思 张琳 一、导课的背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设计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艺术开头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数学课程本身的局限性,使它不可能像语文课、社会课导入那样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因而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正是因为这,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才值得去探索、去研究。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导入一般是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来实现的,“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但是,教学情境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正确利用,锦上添花;利用不当,适得其反。导课应该是简捷、现实、亲切、有趣。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整堂课教学质量,而我们有些课的导入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1.繁琐。如一教师在上《人民币的认识》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导入情境,“小熊超市”。好多小动物购物,画面非常漂亮。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买什么呀?”“想不想当售货员?”……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忙得不亦乐乎。十几分钟的课堂黄金时间过去了,却还没有切入正题。看得出来,上课老师是精心设计的,课件也是精心制作的,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这么煞费苦心的设计、制作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

反思:情境导入的创设,要根据需要,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流于形式上的闹猛和新鲜,而冲淡教学主题,弱化教学重点,更不能让情境干扰学习。情境要有数学味,实实在在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2.烦闷。课伊始,是孩子们精神最饱满、精力最充沛的时光,也是最能接受知识的时机。而有些老师却不善于把握这样的大好时机。一上课,“同学们,我们先来做几道题,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几道三四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唉,又是这样。孩子们象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提不起精神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了。 反思:课的开始如果没有利用有效的情境活动,明显是苍白无味,“有课无导”怎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三、精实巧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教师该进行怎样的课堂导入呢?愚以为须因课而异,做到“直白、有趣、快乐、悬疑”。 例如:直白即开门见山,能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展开学习活动。 案例:《年、月、日》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那些知识?请说给大家听听。 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 生2:一年有12个月。 生3:一个月有30天。 生4:不一定,有的是31天。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案例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天城中学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论文 一、教学叙事关于优秀教学叙事论文的撰写: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由于它叙述的是教师自己身边真实的教学事件,且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非常适合广大的教师撰写。教学叙事的特点与教学论文的区别:教学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附以论证;教学叙事是以叙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也就是说,教学叙事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与教学实录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是全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是视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可以是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表述,是预期,没有结果;教学叙事则是对已发生过的教学事件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有结果。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教学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是教学的整合,可以是在教学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多种角度的教学故事来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宗案。教学叙事的内容教学叙事就是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评析。即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和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反思。依据不同的目的和主题,从范围上,可以大到介绍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教学的整体情况、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情况等,但更多的是偏重于描述一堂课、一个实验、一个课题或一

关于教师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教学反思5篇

关于教师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教学反思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教师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教学反思1 “我们都没回来过年,在外地。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 这是我跟家长交流的过程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留守儿童在农村到处都是,而且基本我班上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习打卡、视频资料、上传作业,无一不要用到手机或电脑,对于常年跟着爷爷奶奶,只有老人机的学生来说,硬件设备都不具备,何谈网络上课。 “老师,你布置的作业我们都不会做,没法辅导,上传作业好麻烦。还是等开学了你们再教他吧。”每次听到这样说话的家长,我都想怼他一句:“你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我就更教不好了。”那些只喜欢把孩子放在学校里,在家里只当甩手掌柜的家长,说好听点是信任老师,全权托付,说难听点就是不负责任。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例两例,把教育小孩的权力出让给别人,那就别怪小孩没有成长成为你期望的样子。 还有一部分家长,既不配合老师做好网络教学工作,也不和老师反应他的难点困惑,直接是打电话都联系不上,在教学群里催作业就像对着木头说话一样,三请五催,求爷爷告奶奶,就是不理人。我才这部分家长的心态是已经放弃了小孩的学业,但是又不好得罪老师,只好避而不聊,避而不听了。

教师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教学反思2 停课不停学----每个小家都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微缩校园”。 都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疫情下的寒假,原本的“坐月子”有多清闲,现在的“停课不停学”就有多虐。 学校延期开学的通知一下,各种网络文化课程全面开展,这是硬指标。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都在紧跟步骤学习,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落下,于是学习环境必须打造良好。每天早上定点定时的各科课程,家里的电视机、电脑、ipaid甚至手机提前准备好,孩子一坐下来就是一个半小时。为了不影响孩子视力,学习了一天两天,大厅的电视机要让出来了(屏幕大嘛,看得清),原本靠电视打发时间的老人更无所事事,只能在房间甩手扭腰,做点强身健体的室内活动。 而此时其他校外兴趣班的老师也不甘落后,纷纷免费推出各种为期5天、10天的网络小课堂,稳稳地把家长的心牢牢抓住。想想也是,只蒙头看书做作业可不行,孩子必须劳逸结合。于是,早上文化课,下午晚上兴趣班瞬间被安排得无缝连接。女儿的小提琴课就是跟着老师的视频去学习新乐曲的,ipaid放谱架上,反复听音,看谱自学,那个难度哦! 舞蹈课老师更厉害了,实行网络课打卡,每天在群里发布当天的课程视频,孩子们练习后发视频相互点评。好了吧,家里就那么大点地,每天晚饭过后还要整理一番,硬是拖拉捣腾出一块地方让孩子可以尽情起舞。

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体育 3、学生课前准备:穿好运动服或宽松的衣服,鞋子最好是运动鞋。 二、教学课题 本课教材选自省编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五册第六课。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处 理紧急的意外事故做到自我保护。 2.技能目标:1、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 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滚动圆滑,滚成直线。 2、难点:低头含胸,蹬地有力,头后部着垫,团身紧。 教学准备: 小垫子40块;体操垫1块;白纸10张;篮球5个;小正方形纸箱5个,电脑1台,背投影仪1台,小音箱1台,优盘1个。

教学方法: 1、表现法:通过感知,是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 对本节课学习的动作的了解和尝试。 2、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动作完 成的要领。 3、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更好的去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上课前6分钟先让学生在教室观看前滚翻的视屏,简单的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动作要求。 【设计意图:利用视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整队到操场上,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引导学生分组分别用篮球、小正方形纸箱进行比赛,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步骤: 1、原地蹲撑,屈臂,低头练习。教师在体操垫1块做示范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直观的看清楚老师的动作,并知道前滚翻开始的动作】 2、辅助性练习:学生分组仰卧团身前后滚动(4次) 【设计意图:是学生分组练习找到前滚翻的惯性动作】 要领:团身紧、手抱小腿前后滚动。 3、低头夹白纸,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前滚翻(3次) 【设计意图:低头夹白纸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做到低头含胸这一动作难点】 4、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完整的前滚翻练习。(3) 【设计意图:教师给与适当的帮助与保护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好的完成前滚翻动作】 5、分组各自练习,找出做的好的同学,行表扬。 【设计意图:有效的语言刺激能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更好的学习动作要领,找出别人做好的原因,自主学习动作。】 6、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放松活动。 7、本课学习点评,宣布下课。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倍加注意:1、把生活

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2、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现实生活。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例题后,可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其它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

美术教学反思及教学案例上传

美术教学反思及教学案 例上传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美术教学案例 增城区小楼镇长岭麦韵芳小学吴国辉 在我任教美术课期间,学习了很多美术教学成功案例,观摩过许多优秀美术老师精彩授课,同时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总结的教学理念搬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所以,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寻找的途径,必须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现代儿童教育基质中,无不体现着“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美术教育教学侧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然而,儿童的美术教学中,并不是以通常意义上的“轻松游戏、浅尝辄止”,它的“游戏”内容更为丰富,规划更为宽松,过程更为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一个亲身体验的参与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而我们教师就是这项“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学生的心智,发散学生的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着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

最喜欢的水果教学案例及反思

《最喜欢的水果》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及分析】 教材安排两组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通过整理水果和办公用品这两项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都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是不很困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经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初步获得统计的方法;初步学会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师:新年快到了,班级里准备开联欢会,老师想买一些水果给同学们吃,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呀? 生1:我喜欢吃苹果。 生2:我喜欢吃香蕉、梨。 生3:我喜欢吃橘子、草莓。 师:老师课前也到商店里调查了一下,苹果、梨、香蕉、橘子现在市场上能购买到,而草莓、弥猴桃等冬季买不到,所以老师决定买这四种水果,可以吗? 生:可以。 师:可是我不知道哪种水果应该买多少呀?你们能给我想想办法吗? 【反思:教师的这句话,主要是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水果数量的统计。这就把统计的需要转化成了学生自己的需要,并且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统计的活动中去。】 (二) 做中学,学中得 师:每个桌面上都有一个信封,那里面有不同的水果图片,现在请你们打开信封,每人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卡片举起来,让老师和小朋友们看一看。 (生活动) 师:老师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个人喜欢呢?谁能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生:把喜欢吃苹果的同学排成一行,喜欢吃橘子的排成

《秋天的叶子》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秋天的叶子》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艺术上册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秋天树叶的实物、图片或录像等,发现秋叶形、色的特点,并运用肢体语言、绘画、粘贴等艺术形式表现秋叶的形态和动态。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近”秋天,学唱演《秋叶》 1、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看,“树叶娃娃”正在向“树妈妈”告别呢!(播放多媒体课件自然界中各种树叶飘落的情景) 2、谁来说说秋天的叶子都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呀? 3、生畅谈自己的所见所知。(如:枫叶是红色的,巴掌形的;松树的叶子是针形的,绿色的┄┄) 4、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秋天的叶子》(出示课题),并配乐朗诵儿童诗《树叶娃娃》。 5、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歌曲《秋天的叶子》,感受拍律动,想像树叶娃娃离开妈妈的情景。 6生畅谈自己想像到的画面(如:我看见树叶娃娃正拉着手儿,唱着歌,跳着舞,它们可开心了;我看见几个树叶娃娃回过头来,依依不舍地和妈妈说再见呢!┄┄”),生边说边即兴地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拍律动。(如用拍手、拍肩、跺脚等表现) 7、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秋叶》,并用肢体语言模仿不同场景下(如微风、狂风等)“落叶飘落”的形态和情感。 8、请几组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同学猜猜他们模仿的是什么场景下落叶飘落的情景。(播放歌曲,生可自由设计对话或风吹落叶的声音。)

9、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奖”。 活动二欣赏、创作“树叶画”,并创编故事 1、这些可爱的“树叶娃娃”飞到了课本上,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树叶画”,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媒体课件) 2、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的颜色和形状,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落叶特点。 3、生自主探究,发现树叶画的制作方法及要点。 4、鼓励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运用自己搜集到树叶,创作一幅树叶画(可一人完成,也可同组合作完成)并给树叶画添上不同的表情。 5、鼓励学生尝试用撕、剪、贴、拓印、添画等方法制作“树叶画”。 6、根据自制的“树叶画”,创编一个小故事,并讲给同桌或组内的小朋友听。 7、作品展示,并讲叙创编好的小故事。 8、评出“最佳创作奖”、“小小故事家”。 活动三歌舞表演,体验“秋的气息” 1、“树叶娃娃”离开“树妈妈”时,会有什么表情,他们会说些什么呀?“树妈妈”又会怎样鼓励孩子的呀? 2、生自由发言。(如:他们会唱歌、跳舞、互相鼓励┄┄) 3、分组创作“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头饰,并给他们加上相应的表情。 4、(师生配戴上头饰)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去感受一下“树叶娃娃”和“树妈妈”此刻的心情吧!(师播放音乐)

教学案例反思

苹果引发的收获 曲才华 “教育犹如在森林里游弋,每天总会遇到一朵奇异的花,一株不知名的草,或一颗耸壑昂霄的大树,带给人欣喜,引起人思考,使得人震撼。”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出现了许多教学预设之外的的情景和事件。如何巧妙应对这些意外,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教学机智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 案例描述: 这个班级在全校以“吵”而著称,对老师来说上每一节课都像是挑战。今天是12月25号圣诞节,铃响后,八年级四班还沉浸在热闹中,站在教室门口的我惊呆了,教室的地板上躺了好几个红红的大苹果,让人看了禁不住真想咬一口,可是再继续往前看是一个摔得粉碎的苹果,还有一个已经踩成稀泥,讲桌上还放着一个用一张漂亮的包装纸包好的大红苹果……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我怔住了!肯定是哪个捣蛋鬼在作怪,一时间怒火充满了我的大脑。镇定片刻之后,我调好状态走进教室,指着讲台上的苹果说:“what’s this ?”“It’s an apple”这声音倒还整齐,但有点低沉。“It’s an apple”我顺势将单词写在黑板上,说道:“I know you all like apples, but whose is it?”真想快点就出小捣蛋来,问个清楚。“It’s ours.It’s for you.”稀稀落落有几个声音。我怀疑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句:“why?”“Merry Christmas!”我心里“咯噔”一下,好一个意外!顺着声音找去,那不是张宁吗!他终于开了“金口”。我冲他微微一笑,想到自己刚才有些责怪的语

气,我的脸颊有些发烫。一个念头忽的闪过我的脑海,为什么不借题发挥呢?“Thank you for your apple.But don’t you have angthing else to say on this special day? Do you know about apples”我开始用汉语引导这个在英语方面有困难的小捣蛋鬼:“apple 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最常见的一种水果,酸甜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是健身防病的食物,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大夫第一药”。“有谁知道有关apple的著名谚语?”这时班里的“万事通”说道:“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我让同学们翻译了这句谚语。接着我顺势又问了同学们:“Do you know what’s the meaning of ‘apples’?”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说出来一些有关苹果的喻意,结合学生学习了“Thanksgiving Day”有关知识,引导学生说出有关圣诞节的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运用和扩展,表现好的学生可在课后分享苹果,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连基础差的学生也参与进来了。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完全跳出了教材的局限性,各显身手。这时捣蛋鬼向我示意走向讲台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说:“I’m sorry! Miss Qu! ”然后他收拾了弄坏的苹果。最后我总结:“Appl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us , we should cherish every apple.let’s eat an apple every day! Thanks to the apples,they makes our English class so fun.”师生之间融成了学习的共同体。 教学反思: 一妙用教学机智。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尤为重要,所谓教学机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