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国崛起第八集观后感(寻道图强)

大国崛起第八集观后感(寻道图强)

大国崛起第八集观后感(寻道图强)

一个国家的惯性

——《大国崛起》第八集观后感

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从而一度被轻视。那时的俄国,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为改变这种现状,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学成归来后,彼得一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他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他改革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地位;他改革宗教,加强皇权;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并在杀了太子后表现的若无其事。

随着改革的推进,彼得一世将个人意志全部投入到了权利中,在打败了强敌瑞典之后,他下令建造起一个面向欧洲的新首都圣彼得堡。在这种唯我独尊的信念支配下,俄国迅速地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没过多久,俄国已经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大帝国。

改变国家不易,改变自己更难,但亦不能因此放弃自我塑造,毕竟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对自身的雕琢。唯有改变本质才能改变惯性,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打磨”自己,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呢?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作文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作文《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XX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该电视片在XX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XX 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近段时间,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历史,原来是这么充满趣味!这么深奥奇妙!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它们的强盛都离不开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和领导人。从哥伦布、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瓦特、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卢梭到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

乐、郫斯麦、彼得大帝、华盛顿。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从是这里产生的。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一千年以前的中国》,这里面谈到了中国唐宋的强盛时期,它是这样描述的: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很多的福利设施;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 导语:看完《大国崛起》纪录片12集,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欢迎阅读参考。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纵观《崛起》,其重点介绍了历史上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葡萄牙的强盛源于它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而资源十分匮乏迫使其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世界,走向强盛。随后完成统一的西班牙境况相似,而二者的竞争更加速了其共同崛起。荷兰人凭借其经济头脑和对财富的向往打开国门,经营海运,他们关心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并凭借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全球的贸易。英国通过文艺复兴将其文化的精华提升,成为一个思想高度发达的民族,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之彻底翻身崛起,超越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经历了太多的兴衰交替但最终走向了富强。德国统一后大力发展教育,并两次走上了侵略外国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其文明彻底脱离亚洲不如列强行列。俄罗斯靠彼得大帝改革和叶

卡捷琳娜二世的德国血统充分吸收欧洲工业革命的精华,而战争波及的延迟也使俄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最终成为世界大国,并以此能够在冷战中和经过118年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美国抗衡。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听说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爆流行,有口皆碑,于是借了碟看,末了还不忘刻录下来。 恩里克王子、伊莎贝尔女王、奥登巴恩维尔特、伊丽莎白女王、拿破仑?波拿巴、俾斯麦、明治天皇、彼得大帝、乔治?华盛顿…… 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 《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厘清落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

大国崛起之西班牙葡萄牙

题目:大国经济崛起的非制度成因与对策分析 ——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例 1、摘要(西班牙、葡萄牙经济繁荣时期,概括非制度成因与对策)、关键字 2、详写西班牙、葡萄牙航海原因,由远洋航海带来的利益与发展 3、远洋航海带来的非制度成因(各种背景因素),归纳成点,再各点分析 4、提出存在的问题,针对各个问题提出对策 5、总结两国的经验,分点论述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何启示与借鉴 6、参考文献 [1] 张旭平,全志聚. 试析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新航路开辟的原因[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07) . [2] 于民. 近代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业经济的兴起与衰弱[J]. 潍坊学院学报, 2008,(03) . [3] 范卫平. 首先探寻新航路的为何是葡萄牙和西班牙[J]. 中学文科参考资料, 2000,(10) . [1] 张旭平,全志聚. 试析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新航路开辟的原因[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07) . [2] 于民. 近代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业经济的兴起与衰弱[J]. 潍坊学院学报, 2008,(03) . [3] 范卫平. 首先探寻新航路的为何是葡萄牙和西班牙[J]. 中学文科参考资料, 2000,(10) . [4] 李卫东,严英. 如何理解新航路的深刻内涵[J]. 历史学习, 2008,(11) . [5] 赵婧. 葡萄牙帝国的大西洋贸易[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S1) . [6] 赵婧. 葡萄牙帝国与早期近代世界贸易[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7] 范红军. 资本主义性质抑或封建性质——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刍议[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07) . [8]香料为什么是新航路开辟的诱因[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11) . [9] 孙瑞友. 郑和下西洋与开辟新航路之比较[J]. 中学政史地(初中历史), 2006,(Z2) . [10] 孙梅. 关于新航路开辟经济原因的困惑[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09) . [1] 张晓鹏. 葡西兴衰与教育起落[J]. 上海教育, 2007,(06) [2] 周南. 鴉片戰爭前的中英貿易關係[J]. 历史教学, 1955,(02) [3] 刘振修. 首先探求新航路的为何是葡萄牙和西班牙[J]. 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2009,(04) [4] 范卫平. 首先探寻新航路的为何是葡萄牙和西班牙[J]. 中学文科参考资料, 2000,(10) [5] 离弦. 有话好好说[J]. 体育世界, 2000,(13) [6] 谭瑞贞. 球迷致西班牙的慰问信[J]. 新闻天地, 2004,(07) [7] 轻松一刻[J]. 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2003,(01)

大国崛起12集观后感

大国崛起12集观后感 《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Nations)是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这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12集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大国崛起12集观后感一:央视二台正在播放的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我个人认为这是今年央视最有震撼力的电视片。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

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一部十二集的电视也许不可能给出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 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 大国崛起12集观后感二:近段时间,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历史,原来是这么充满趣味!这么深奥奇妙!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

大国崛起观后感七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一 因为不常看电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在央视2套播出结束当日,我才知道有这么个系列片。在网络几个褒义词的鼓励下,我到央视网站上去看这个片子。当天就看了两集——西班牙葡萄牙强国史、荷兰强国史。而后几天,陆续在央视重播中看了德国、日本强国史。 对这一系列片子:感触颇深。作为一个曾经强大过的封建帝国,在150年前还轻视西方列强并将其称为“蛮夷”的“大国”,作为一个常常将5000年历史、地大物博挂在嘴边的“自恋者”,这次终于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世界大国”的地位。而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称为“九个世界性大国”,摈弃了自大的心理,实在难能可贵,值得称道。 倾3年之力、集百余位专家智慧的这部纪录片,将大国崛起之路,在这个时候展现在我们所有中国人面前,不能不引起这个国家的公民的思考。我们国家的这个时刻,正是中国走在崛起之路初级阶段的关键时刻,正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越来越强大的路上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强大之路上寻找属于自己方向而又找不到坐标的时刻-----我想,凡是看过这个系列片子的人大抵都会地头思索:中国的强国路在何方,中国的强国梦是否能实现。思索中,满怀激情,然而,不能怀疑的是,我们仍然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

显然,这个片子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展示9个强国的历史,而在于反思这9世界大国如何崛起并且衰败,在于指导中国将如何走向持续的强大而立于不败之地,在于引导更多的人思考面对机遇中国该如何探索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现在,传统媒体、网络、各种公众场合都不约而同地在谈论这件事情,这个片子引起这样的关注,说明它已经成功。它的眼光、气魄、密集而又精华的知识、即使而又尖锐的问题的确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 然而,除了讨论国家,讨论崛起之外,我也会想到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它的国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么?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的大国时,它的国民并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可能它内心存在强国的自豪,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着眼于实事。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社会也同样出现了混乱,大久保利通政府将很多国家财产几乎零价送给财阀,导致了社会的巨大的不公平,并造成国家裂痕的产生,大久保利通最终死于非命。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德国,当德意志帝国不断强大的时候,他们将更多的财产使用在军事上;二战之时,希特勒可以说是为了德国的更加强大,但是他带给德国的灾难同样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而当一个国家并不是世界级大国的时候,也许也并不追求世界大国的时候,它的国民也许是最为幸福的。英格兰莱斯特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根据178个国家的数据和100项研究成果,撰写了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报告说,丹麦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排在丹麦之后

大国崛起第十集观后感新国新梦

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观后感 美国的崛起之路看似不长,但是同样透露了其艰辛与不易。美国的崛起与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持之以恒的奋斗是离不开的,关于美国的崛起,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一、联合统一 一个国家的建国宗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性质,决定这个政权的是否可以长久。美国始终强调国家统一,这也是美国成功的原因之一。从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来到北美这片新大陆。到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颁布《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在这10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过程中,在这片新大陆上生活的人民逐渐形成了“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真理。进而形成一种文化,成为深入每个美国公民骨子里信念,成为美国的建国宗旨。当所有美国人都秉承这一宗旨去回报社会,那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可以大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境界,然而美国却做到了,这是美国得以崛起的基本前提。 二、人才引进 刚独立的美国,采取的一系列的政策,为什么吸引来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并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快速发展?不排除国际环境和美国的利益诱惑,吸引来了大批的欧洲移民。然而,这些外来的移民能融入到这个意识形态中,他们的价值观

在美国的大众文化中能得到肯定,能力和智慧在被得到认同,应该是他们能继续移民的根本缘由。美国的人才引进政策,它强力支持移民入境,这种支持无外乎同时为美国带来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连同先进的科技,这一切都为美国启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另外,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美国精神”,所谓的“美国精神”,可以用“通过奋斗,实现个人理想”简单概括。我认为,美国精神对美国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比如,今天的美国是强调个性化的,这就是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样一种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国家的崛起可以分解为人民的自立自强,美国精神是一种及其独立自强的精神,这对其前期发展尤为重要。 三、科技创新 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更不甘落后于西方国家,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移民优势,大力鼓励科技发明,注重科技应用,使得美国于1894年超越英法德,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这一年距美国诞生仅118年,距离美洲大陆被发现仅400年,400年,他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他学以致用,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美国由照搬欧洲技术到后来的自主创造发明,确实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这里不是简单的量变而引起的质变,而是美国的政策所向。美国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时机,鼓励自主创造发明,并通过宪法规定了相关专利,这点燃了全体人民的创造热情,很喜欢影片中的那句话“专利制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这就是在这

大国崛起西班牙葡萄牙观后感

大国崛起西班牙葡萄牙观后感 荆门保费部罗慧奇周五观看了大国崛起第一集葡萄牙、西班牙后,慢慢的对1500年前的欧洲历史进程有了了解和兴趣,从历史的河流中也对这两个国家的崛起有了些感悟和想法。 片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的关键共同点就是走出国门开始进入海洋,做什么?第一经商,通过贸易交换换取国民紧缺物质,第二掠夺通过对落后小国家掠夺获取廉价的增加国家的财富。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飘洋过海到处觅宝,结果出现了“地理大发现”。没有地理大发现,我们这个世界还不成为一个“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不同的地方都联系起来了,形成了“世界”,一个世界体系。 地理大发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追求财富,而且财富的概念非常明确,就是贵金属,是金银。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那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尤其是西班牙对所谓新大陆的劫掠极其残暴,充满了血腥。印第安人90%以上被消灭了。为了填补人口空缺,就开始从非洲进口黑奴,这样又造成一种新的类型的商业贸易,即奴隶贸易。这就是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的情况,西班牙和葡萄牙代表着重商主义的早期阶段。 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大国舞台上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国家在欧洲最早从封建分裂状态中走出来,形成了自己统一的国家,出现了强大的中央政府。另一个原因就是邻国内战内陆垄断贸易切断了积累国家财富的道路。迫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另寻新路从海洋打开了贸易和掠夺的道路。同时两个国家也重视人才和引进人才。最重要的是“探险家”对航海探险的

执着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残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到19世纪两国残存的封建主义因素仍然相当多,因此,它们没有继续发展。这也注定了两国走向衰败。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百年沧桑,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报告会,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2016年11月在的一次演讲视频,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新中国一路走来是如此得不易,100年前多少仁人志士尝试拯救山河破碎的中国,他们前赴后继,无畏无惧,九死一生,真可谓惊心动魄! 多灾多难的中国之所以屹立不倒,只因不同时代都有中华民族的脊梁出现,这些民族之魂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无私无畏,只为救国图强。 我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只在历史书上模糊而知,我不知道我们的先辈是如此得担当,如此得抛头颅洒热血,在黑暗中寻找一条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光明之路,路在何方?! 当我的心与先辈起来时,心中隐隐地痛,在车上痛哭了一场。他们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现如今我们不配做他们的子,因为我们活得没有担当! 良知之心是如此地柔软,如此地易痛,如此地易感,当心渐渐开始光明起来,那一刻我触到了先辈的心灵,致良知唤醒了我那颗久被尘封的心! 当年四万万中国人就如一盘散沙,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民族观念,没有组织观念,人民的心在昏睡。当年抗日英雄靖宇被身边的人出卖,很多人没有理想、没有信念,只有功利。老乡劝靖宇不如投降,靖宇说过一句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

吗? ”惊天动地的一问,视死如视归,中国的脊梁就是心中的那份担当。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十三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有的被开除、有的当汉奸,最后只剩下了两个人从头走到尾:和董必武。 几十年之前,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之路如此艰难,没有红地毯,没有夹道欢迎,不尽的流血牺牲与叛卖,为了什么?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觉醒! 说:“没有,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组织民众,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的先辈如此轰轰烈烈、前赴后继,而我们如今做了什么?我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什么?此心被问得实在惭愧,此心被问得生生地疼! 历史选择了党,人民选择了党,一路走来,今天我们物质富裕,丰衣足食,但我们又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无尽地迷茫,路在何方?! 是醒来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先辈肩膀头子很硬,扛过来了。中华人民国前三十年,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为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三十年需要我们醒来,继承! 担当!中国梦需要我们的脊梁! 如今的我们,肩膀头子也要像先辈一样很硬,扛起我们的责任,祖国再也不会是过去那个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啦! 我接受了一次真正的心灵洗礼与爱国主义教育!感恩老师们的觉醒和对我们的唤醒,我要去入党!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后代子,只为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肩膀头子硬一回,像先辈一样成为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4篇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4篇 它曾以战败国的身份失去土地、财富、以及应有的尊严;它曾以民主、和平的方式来实施统一;它曾以铁和血的手段来实现统一;它曾以工业革命技术的先进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它曾以武力的方式来征服整个世界;它曾以下跪的姿态来恳求世界的原谅。它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德意志罗马帝国,一个不可征服的,强大的日耳曼民族。 每当我看《大国崛起德国篇》,我的心中充满了万般敬仰,同样也充满了万般沉痛。德国在国家衰败,领土分裂,民族矛盾恶化,外国势力入侵,真可谓是内外交困。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全国之力来发展教育;以教育的方式来培育人才;以人才的智慧来创新技术;以技术的价值来开发工业;以工业的先进来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形式来证明强大。从教育到强大,德国不知含辛茹苦了多少年,过来多少代。 每次我看《大国崛起德国篇》,我心中就充满的无数疑问。为什么德国能在民族分裂,国土分裂,经济分裂的环境下仅仅用了41年就实现了统一?为什么德国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仅过去20年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日本以德国为老师,中国以德国为效仿对象?带着这些疑问我再次观看《大国崛起德国篇》,当我看到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举动时:他跪倒在地。一位记者写道:“不必

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这时,我想我已经明白,我已经有答案。德国人诚恳的接受了自己历史上沉痛的一面,诚恳地回忆自己的错误,帮助德国人大大地减轻了民族复兴的困难。勃兰特是跪下了,但德意志却站起来了,德国重新回到了世界的怀抱。 德意志,在哪里?为了统一与强大,为了自由与平等,为了子孙与后代德。国经济学家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德国经济统一;德国国王用自己的财富换取教育快速发展;德国宰相用自己的铁与血的誓言换取德国的统一与强大。 当今的德国,已是统一与强大的国家,已是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是欧盟的核心成员,已是世界经济第三强国。再联想我的祖国

大国崛起第七集观后感百年维新

模仿与超越 ——《大国崛起》第七集观后感日本,在他的发展史上,曾经封建保守,也曾经动乱不安。有幕府统治的黑暗,有闭关锁国的安宁,也有打开国门的无奈。但他终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在《百年维新》这一集纪录片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即是不断地模仿与超越,永不停止。他崛起的路径,是按部就班的,姑且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一探究竟。 一、学习——从闭关锁国到打开国门 从闭关锁国到打开国门的历史性时刻,应当是美国的黑船逼近日本,是抵抗还是屈服,任何一种选择都将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聪明的日本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深受闭关锁国之苦,同时也十分清楚继续下去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只有敞开国门,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由于无法预知未来,他们还是遵从由学习开始。就学习而言,日本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层学习中国的儒学,医学,佛学,茶道等等,甚至以以中国为师,效仿中国来发展。而在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失败后,日本便已有意向另投他门。由于被打开国门,日本能够和当时西方先进的国家有了充分的接触和交流,使得日本深切地明白只有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兴国,所以他们又把目光瞄向了西方。1871年,日本高层组织了一个以岩仓为首的使节团从横滨出发前往欧克里,沿途考察了12个国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等,为本国的发展提供非常好的模版,日本也由此走上了工业兴国的道路。 二、变革——从拿来主义到本国化 日本最初的发展方式,是不断将当时列强国家的先进技术与项目直接搬回本国强制使用。然而单纯的拿来主义是不会长久的,日本人随后就意识到了本国文化濒临消亡的危机,再加上政府为了将日本变成强国对民众的一系列文化压迫与严重的官商勾结最终使日本爆发了民权运动。这场运动是日本社会的一个转折点,结果是日本产生了宪法,天皇成为国家至高无上的领导人,并且开始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虽然的文化经过百年维新大多与其它国家结合,如歌舞伎、浮世绘。然而通过不断的探索,日本将新兴科技、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本国化,学习先进也不忘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葡萄牙和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第一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好总理。在二战中被杀的二百五十万多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才能堪称大国。 盛田昭夫说坚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

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和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看来,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有几个共同点。有对外扩张的历史,都曾经称霸世界,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教育、工业、科技等某一方面有过突出的表现。再看看中国,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我想,中国能不能称霸世界,这不重要。能不能成为工业、科技强国,这不重要。中国,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能这样存活到现在,本就是个奇迹了。我想,中国一定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 第二篇: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 近段时间,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历史,原来是这么充满趣味。这么深奥奇妙。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它们的强盛都离不开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和领导人。从哥伦布、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瓦特、莎士、亚当·斯密、卢梭到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乐、郫斯麦、彼得、华盛顿。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从是这里产生的。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

大国崛起之1、2海洋时代,小国大业

大国崛起 一海洋时代 1500年左右应该是历史的一个里程碑纪年。因为人类终于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对未知大陆的探索【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扬国威,并非开拓贸易】。首先进行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由于当时欧洲动乱,葡萄牙率先统一了国家,开始了探索。西班牙紧追其后,稳定了国家。迪亚士到了好望角,哥伦布到了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但他到死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达伽马沿着非洲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印度,麦哲伦向西出发环游了世界,但麦哲伦却死在了菲律宾。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是残忍的殖民侵略。葡萄牙殖民了非洲沿岸的部分国家,印度,中国台湾,菲律宾,巴西。西班牙则殖民着除巴西的所有美洲地区,并进行着残忍的掠夺,奴役着当地原著居民,把黄金白银运回国内。但这种掠夺是封建性质的,是为了应付封建贵族的消费,是封建贵族支持的,并没有转化为资本。最终还是引起了价格革命,黄金白银贬值,物价飞涨,资产阶级地位上升,而以固定地产为收益的贵族地位则下降。同时还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向了大西洋地区。总之,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对海洋的探索和西欧国家的殖民,开辟了世界市场,使世界日益联系,但也增深了对殖民地的残酷统治,使之生活艰难。 二小国大业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面积只是现在两个半北京的国家叫荷兰。在八百年前,这里是个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十二世纪到十四世纪,才逐渐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就是这个地方,在三百多年之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最富有的国家。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几乎把自己的势力遍布到全球。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澜,历史像大海,总是在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的,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到夏天,就有大批的鲱鱼洄游到荷兰的北部沿海区域,荷兰人每年可以从北海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这对荷兰的经济太重要了,十四世纪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当时约有20万的人从事捕鱼业,鲱鱼养活了五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其他国家也开始捕捞鲱鱼,为了争夺捕鱼场,荷兰和苏格兰进行了三次战争。 是什么使荷兰在竞争中脱引而出?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小渔村里,有个人发明了用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做法。然后用放入盐,可以保存一年多,因为当时没冰箱,所以荷兰的鲱鱼可以畅销欧洲。 随着渔业的发展,荷兰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十五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成为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的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远销到欧洲各地。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但是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中,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英格兰商人强有力的挑战。当时英格兰的面积比荷兰大三倍,人口是荷兰的五倍,作为大西洋中的岛国,它比荷兰有着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 这次荷兰又依靠什么手段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就像发明一刀除去鱼肠子的方法一样,荷兰打败英格兰的方法是建造更加廉价的船只开始的。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就需要更加坚硬的木头,然而荷兰的船上没有武器,所以,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知道为

观后感--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苏联篇观后感 --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net)吴心亚高中的时候,这部纪录片就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放映了,由于高考的原因,一直没有时间去观看,直到自己拥有了自己的电脑,才把它全部的下载完放在自己的硬盘上,从《大国崛起01_海洋时代.开篇》到《大国崛起12_大道行思.结篇》,自己已经前前后后的看了3遍,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以至于自己硬盘里的电影换了又换,删了又删,却一直把这部纪录片保存着,没有删掉。虽然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却一直没有想起来写点什么观后感,说实话,自己长这么大,写的作文不在少数,但观后感,却寥寥可数,要不是老师的要求,自己估计就不会写观后感了,虽然今天老师又叫写观后感,自己却觉得自己没有以往的那种反感,反倒觉得自己可以写写观后感了。 我时常思考,学习历史的意义。我想大国崛起里的话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 忽略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 苏联给我们的启示是精神的力量。而其广袤的疆域无疑是成就大国的资本。 俄国的崛起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虚心,什么叫谦卑。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作为世界上面积几乎最大的国家,却拥有着世界上几乎最落后的制度。为了让这个国家崛起,一国之君彼得一世,虚下心来,在欧洲成为了一名谦卑的学生。正是这个欧洲人眼中优秀的学生,工匠,凭借着一己的满腔热忱不顾一切的推动着农奴制的帝国赶上资本主义的快车。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难以释怀的尊严,更有着难以割裂的历史和文化。全盘的西化只能是过眼的烟云。皈依东正教的外籍女皇叶卡捷琳那二世,用自己的抱负重拾起彼

大国崛起第一集观后感(海洋时代)

勇于开拓,成就人生版图 ——《大国崛起》第一集观后感 任何一个奇迹的创造,都不是偶然;任何一个重大的改变,都源于历史的必然。不是每一次开拓进取,都能造就丰功伟绩,但正是前人一次又一次的拓与创新,才成就了现代社会的文明。 《大国崛起》第一集中,欧洲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的支持下航海冒险,一个正在在当时欧洲的经济大环境下苦苦寻求出路,一个是刚刚独立于战争废墟中的新政府。但是他们都做了同样一件事情,举国鼎力支持航海,力求从未知的世界中寻找出路。最终他们成功了,并开始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一度到达鼎盛,然而这两个国家都疯狂地痴迷于掠夺,却没有着力发展工商业。历史是冷眼的旁观者,也是无情的判官,没有给他们留下喘息的余地,狠狠地翻到了下一页。于是,这两个曾经在航海时代相继“粉墨登场”并且“红极一时”的大国,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姑且抛开这两个国家迅速衰落的故事不谈,从他们的迅速崛起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规律:任何进步与改变,都来源于一次又一次的开拓与创新。历史亦然,企业亦然,人亦然。 每个人都在追求进步,谋求发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只有那些勇于开拓者,才能成就人生的版图。四百年前,伽利略并没有相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一百五十

年前,爱迪生被人当做疯子,但他却发明了改变世界的留声机;四十年前,比尔盖茨摒弃他人羡慕的学业,与朋友创办了电脑公司,将轻便的电脑推广到每家每户,改变了全球信息分享方式。勇于开拓的人,他们不断摒弃旧观念,不断接受新思想,努力从思考中获取进步;勇于开拓的人,他们不断迈出第一步,不断创新,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吸取走向成功的营养;勇于开拓的人,他们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克服恐惧,在一次又一次征服的快感中变的自信……他们不在乎失败,他们认为失败是不断在接近成功,因为他们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魄力和决心。 勇于开拓,成就人生版图。

大国崛起第七集观后感百年维新

大国崛起第七集观后感 百年维新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模仿与超越 ——《大国崛起》第七集观后感日本,在他的发展史上,曾经封建保守,也曾经动乱不安。有幕府统治的黑暗,有闭关锁国的安宁,也有打开国门的无奈。但他终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在《百年维新》这一集纪录片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即是不断地模仿与超越,永不停止。他崛起的路径,是按部就班的,姑且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一探究竟。 一、学习——从闭关锁国到打开国门 从闭关锁国到打开国门的历史性时刻,应当是美国的黑船逼近日本,是抵抗还是屈服,任何一种选择都将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聪明的日本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深受闭关锁国之苦,同时也十分清楚继续下去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只有敞开国门,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由于无法预知未来,他们还是遵从由学习开始。就学习而言,日本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层学习中国的儒学,医学,佛学,茶道等等,甚至以以中国为师,效仿中国来发展。而在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失败后,日本便已有意向另投他门。由于被打开国门,日本能够和当时西方先进的国家有了充分的接触和交流,使得日本深切地明白只有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兴国,所以他们又把目光瞄向了西方。1871年,日本高层组织了一个以岩仓为首的使节团从横滨出发前往欧克里,沿途考察了12个国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等,为本国的发展提供非常好的模版,日本也由此走上了工业兴国的道路。 二、变革——从拿来主义到本国化 日本最初的发展方式,是不断将当时列强国家的先进技术与项目直接搬回本国强制使用。然而单纯的拿来主义是不会长久的,日本人随后就意识到了本国文化濒临消亡的危机,再加上政府为了将日本变成强国对民众的一系列文化压迫与严重的官商勾结最终使日本爆发了民权运动。这场运动是日本社会的一个转折点,结果是日本产生了宪法,天皇成为国家至高无上的领导人,并且开始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虽然的文化经过百年维新大多与其它国家结合,如歌舞伎、浮世绘。然而

大国崛起第十一集观后感(危局新政)

我们惟一害怕的就是恐惧本身 ——大国崛起之《危局新政》观后感 1929年,面对史无前例的大萧条,推行新政的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作为一名强有力的领袖,他的这句名言响彻历史:“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在一个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掷地有声的告诉所有美国人“这都会过去”,不仅振奋人心,而且行之有效,究其原因,姑且可从以下三步说起。 一、迎接恐惧 有了罗斯福总统对大萧条“无所畏惧”的态度,美国政府对所谓的“危机”有了一种积极地心情。逐渐他们发现,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出现的经济危机不过是经济高速发展之余,产能过剩导致的一次自我调整。防佛一个小儿在青春期迅速成长的阶段,如果运动过度而又营养补充跟不上的话,容易缺钙抽筋。所以,只有迎接恐惧,才能了解恐惧本身。 在工作中,我们多少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一问题就像山一样摆在你面前,要克服它,似乎完全不可能。于是,一种说不出的恐惧不招自来,我们很快就向像山一样高的问题屈服了。出现这样的情境并不奇怪,因为有些问题,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但是,由于对问题难度的恐惧,就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又到底有多少合理性呢? 二、直面挑战 在罗斯福总统早就发现,关于“危机”,体制本身的问题不大,是人的内心恐慌情绪导致了股市的大抛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形式。所以,针对缺钙的“市场经济”,他开始加大政府公共建设财政投资,并且逐渐拉动经济,使美国经济看到走出阴霾的方向。 直面挑战,不是硬着头皮不顾一切地往前冲,而是发现所谓恐惧背后的问题,正视它,再去想办法解决它。直面挑战,是一种对自我

的肯定,也是对自我格局的修炼。 三、创造办法 “加钙”只是开始,罗斯福迅速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整顿银行秩序;救助贫困人口;恢复农产品价格;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由此,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 美国之遭遇大萧条,恰如猎人遭遇大老虎,猎人固然怕老虎,但老虎更怕带枪的猎人。人对老虎只怕3分,老虎怕人却有7分。既然这样,我们为何要恐惧这种看上去你怕它、实际上它更怕你的“老虎”呢!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所感觉到的危险或恐惧往往是预先设臵的、被歪曲的。预先的恐惧会扭曲事实真相,事情绝对没有想像的那样严重。问题的严重性往往是我们自己放大的,事情的“困难”也是如此。有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知道恐惧背后是什么,但正是因为我们有勇气敢于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才会最终发现:只要努力面对恐惧,恐惧就会烟消云散。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文字版

大国崛起——葡萄牙,西班牙(十四,十五世纪):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此前的世界是隔绝地生活在几块陆地上,每个文明都认为自己是生活在世界的中心。郑和下西洋并非开拓贸易而是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之后的世界海洋就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首先将各种文明联系在一起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小国葡萄牙。征服从被征服开始,先后有罗马,日耳曼人征服这片土地等等。1143年葡萄牙独立,欧洲大路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王权得到臣民和贵族的支持,民族自豪感强烈。但这个国家却只有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独立后的两个世纪葡萄牙一直未脱离贫穷与落后。142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关于地理学的书出版,引起了人们对地理的兴趣。将葡萄牙人推向历史前台的是香料,那时香料是保存事物的主要途径,而香料生意一直被阿拉伯人垄断,之后又是奥斯曼帝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欧洲人到了海洋寻找出路。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聚集了一批精英为他出谋划策,改制了指南针和帆船,把数学天文学运用于航海学,他举全国之力,指定计划,终于向着大海的另一边出发了。葡萄牙的罗卡角是葡萄牙的天涯海角,陆地在此结束,海洋在此开始。 1443年,慈宁宫罗卡角出发的航海家出发了,在此之前有21年的研究和积累。他们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一个世纪以来一路收获黄金,胡椒等,统统回到里斯本的国库。而其他欧洲国际还在互相明争暗斗。意大利还在享受传统贸易最后的利益。20年后,又一只由三艘船组成的船队在迪亚士的带领下出发了。在好望角遭遇风暴被迫向北航行,他们发现好望角已经是非洲的最南端。他们

即将发现通向东方的道路,这时却遭遇了第一个对手——西班牙。 西班牙的收复失地的战争持续了八个世纪,15世纪时格拉纳达王国还处在穆斯林的统治之下,在伊莎贝尔女王的亲自督战下终于战胜摩尔人。这时机会找上了西班牙,热那亚人哥伦布在之前的六年时间在葡萄牙一直未被重用,因为葡萄牙的航海策略是从好望角往北到达亚洲,和印度人做生意。而哥伦布想直接往西行,开辟新的通向东方的航线。但葡萄牙人认为往西行的距离远的无法想象。1492年,女王召见了哥伦布,哥伦布出生在布商家庭,谈判能力很强,这样的谈判持续了三个月。哥伦布可以得到新发现地所有财富的十分之一。航行两个月后水手发生了骚乱,因为看不到陆地,这是哥伦布让大家再坚持三天,没有看到陆地就返回,但是历史选择了哥伦布,他们发现了美洲,但哥伦布认为他到达了印度,所以他命名为印第安人。但是土著居民与印度并无太多关联。这一天是10月12日,后来被定为西班牙的国庆日。最早看到哥伦布凯旋的是葡萄牙国王里昂二世,他让哥伦布带回来的印第安人用干豆子摆出新世界的模样,后他捶胸顿足悔恨自己错过了见证新世界的机会。 在那个时代,谁先发现了新世界,这个地方就属于谁,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谈判开始,这样的争论持续了一年时间,他们想在地球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一人一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拿走了美洲。这个条约开创了西方划分殖民地的先例,也是西方驶向全球战略的开始。 条约已定,现在就看谁下手最快。4年之后1498年的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终于到达印度,郑和也同意到达了此处。1519年麦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