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台北市立中山女高10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国文第一次期中

台北市立中山女高10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国文第一次期中

台北市立中山女高10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国文第一次期中
台北市立中山女高10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国文第一次期中

臺北市立中山女高10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期中考題

一、單一選擇題(占分52分,每題2分)

1.下列各組「」中的字音,何者字形、字義完全相同?

(A)亦不敢「ㄐㄧㄠˇ」俗干名/慨然有「ㄐㄧㄠˇ」世變俗之志

(B)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ㄕㄤ」之/引「ㄕㄤ」滿酌,頹然就醉

(C)古人以儉相「ㄍㄡˋ」病/亦不敢服「ㄍㄡˋ」弊以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D)肴止於脯「ㄏㄞˇ」、菜羹/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ㄏㄞˇ」於子路

答案:(D)

詳解:(A)矯,違/矯,糾正(B)觴,進酒款待/觴,酒杯(C)詬,罵/垢,污穢(D)醢,肉醬/醢,肉醬

2. 中文的動詞之中,有一種情況是用來表示「使……怎麼樣」的意思,這個動詞稱為「致使動詞」,這

個用法稱為「使動用法」,有些名詞和形容詞也可以活用為使動詞,同樣屬於使動用法。下列「」內的字詞,何者屬於「使動用法」?

(A)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B)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

(C)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D)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答案:(D)

詳解:(A)飲酒(B)名詞作動詞用,插、戴(C)招致(D)使……富裕

3. 下列各組文句中,「」內的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隆起「而」粟/三折肱「而」成良醫

(B)「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果」至二月而後瘳

(C)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不速治,「且」能傷生

(D)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答案:(C)

詳解:(A)如、像/連詞(B)水果/果真(C)將/將(D)好幾個/多次、頻仍

4.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其中「潺潺」一詞為描摹水流的狀聲詞,下列文句,何者亦含有狀

聲詞?

(A)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B)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C)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D)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

答案:(A)

詳解:(A)颯颯、呦呦皆狀聲詞

5. 楊牧〈壯遊〉:「旅行是一種滌洗,是一種□□。我可以花一個早上坐在帄整如鏡的小湖邊看高巒的倒

影,飛鳥掠過半空的蹤跡;或站立參天的針葉林間,為一隻麋鹿不期然的出現,屏息長久不敢出聲驚動;或倚著欄杆注視千萬活水的瀑布,從雲煙的山頭□□傾瀉,濺起無窮的溼寒,又落在曠古的青苔上,注入冷澗,終於緩緩流去,□過開滿黃花的草原,向海洋的方向。」

以上缺空的字,依序宜填入何者?

(A)探索/電掣/拂(B)尋覓/雷轟/拂

(C)探索/雷轟/切(D)尋覓/電掣/切

答案:(C)

6. 下列文句,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

甲、吾果無一失乎

乙、然誠易地以處,帄心而度之

丙、多訾古人之失

丁、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

戊、人固不能無失

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錢大昕〈弈喻〉)

(A)甲戊乙丙丁(B)甲丙丁乙戊(C)丙丁乙甲戊(D)丙乙甲戊丁

答案:(C)

詳解:「讀古人書」,下面應有一個現象描述或判斷語句,最適合的是「多訾古人之失」。「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句式相同,語意遞進,正好成為上下文。訾人失、稱人失,都是作者要評斷的現象,底下就要作出轉折以利判斷,所以下文接「然」(但是)的轉折。「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以後,先來個激問「吾果無一失乎」,才能夠下斷語「人固不能無失」,以接續下文「不能見吾失」。

7. 下列文句的解說,何者正確?

(A)「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強調人之無恥乃為萬惡之首

(B)「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燭之武此言,意在挑撥離間

(C)「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旨在描寫滁州朝暮之美

(D)「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作者用以警示世人,

桃源仙境非凡人可尋

答案:(B)

詳解:(A)強調恥的重要(C)寫琅邪山四時之美(D)暗示刻意尋訪仙鄉之不可得,同時意味理想社會的幻滅

8. 〈在迷宮中仰望星斗〉文中,龍應台認為文學的功能,不包含下列何者?

(A)使得現實世界看不見的東西得以被看見(B)觀察人生的生存狀態及其中的無奈悲傷

(C)對於人生從事理性的思維與邏輯的推演(D)對於情感的同理感受及對於美感的了悟

答案:(C)

9. 燭之武遊說秦穆公,就諸多事理,各國局勢多方闡析。下列文句,何者是針對秦、晉兩國之間的利害

關係而分析?

(A)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B)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C)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D)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答案:(C)

詳解:(A)鄭秦之利害關係(B)非燭之武所論述(D)鄭秦之利害關係

10. 〈項脊軒志〉一文中多以細微情節刻劃人事情理,下列文意分析,何者正確?

(A)「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三事顯示大家族分家後的熱鬧

(B)「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暗示此地是風水學中的吉祥福地

(C)「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以「聽音辨人」強調作者讀書之專注

(D)「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以相處瑣事呈顯伉儷之情

答案:(D)

11.

(A)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

(B)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

(C)千丈之隄,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D)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答案:(D)

詳解:(A)(B)(C)都與指喻的「病端微細、容易忽略」有關,只有(D)與此無關。

12. 下列各組文句中所使用的修辭,何者有誤?

(A)卒以此死東市/非久於布衣者也:借代

(B)且角且走,心大駭/又鳴其角,角不能成音:轉品

(C)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倒裝

(D)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映襯

答案:(D)

詳解:(D)映襯/排比

13. 閱讀下列文字,選出正確的選項:

及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明年遷侍講學士,國家大政事輒咨之。帝好讀書,每有疑,即召使講解。臨朝奏事,臣僚面議可否,或命□□就扆前批答。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諸書,□□皆為

總裁。更定官制,□□改文學博士。燕兵起,廷議討之,詔檄皆出其手。……姚廣孝以□□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頷之。」

文中□□所指的人物,應為:

(A)顧炎武(B)黃宗羲(C)史可法(D)方孝孺。

答案:(D)

詳解:扆音ㄧˇ,門窗間的屏風。修《太祖實錄》,可知為開國初年,燕兵作難,可知為明成祖,城破不降,被姚廣孝稱為天下讀書種子者,乃方孝孺也。

14. 閱讀下列文字,選出正確的選項:

□(按:□為人名)孝友忠信,恭儉正直,居處有法,動作有禮。在洛時,每往夏縣展墓,必過其兄旦,旦年將八十,奉之如嚴父,保之如嬰兒。自少至老,語未嘗妄,自言:「吾無過人者,但帄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誠心自然,天下敬信,陝、洛間皆化其德,有不善,曰:「□□得無知之乎?」

依據上文內容研判,文中□內的主角最可能的人物是:

(A)劉基(B)方孝孺(C)司馬光(D)王安石

答案:(C)

詳解:司馬光誠信坦蕩,此事最為知名,事見《宋史》。

15. 承上題,文中所表現的人格特質最接近於:

(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C)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

(D)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答案:(D)

詳解:題幹所述,乃事無不可對人言的誠信坦蕩,而(A)是才華不被人所知,心中亦不至慍怒不快,(B)是求學須求真知,(C)是形容顏回不貳過,以上三者皆與誠信坦蕩不同。

16. 小美上網搜尋古代文人資料,根據作者生平擬定了幾組關鍵詞,何者正確?

(A)永某氏之鼠、吾之子房、郁離子──劉基

(B)羲皇上人、隱逸詩人、彭澤縣令──陶潛

(C)六一居士、岳陽樓、先憂後樂──范仲淹

(D)明夷待訪錄、亭林先生、經世致用──顧炎武

答案:(B)

17-18為題組,請先閱讀下列短文,然後回答以下問題: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鍼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

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亦見《韓非子.喻老》)

17. 關於本文的理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湯熨之所及也」是指飲下煮沸的熱湯就可以治好

(B)「欲以不疾者為功」是說給沒病的人治病,又說成是自己的功勞

(C)扁鵲「望見桓侯而退走」的原因,是害怕桓侯責怪他未能及早處理

(D)本文的主旨,是為了告誡人們:平日就要注意身體保健,預防重於治療

答案:(B)

詳解:(A)用熱水熨貼,即熱敷(C)是因為見其病已經無可治療(D)重點不在保健預防,而在於正視自己的缺點,不宜諱疾忌醫、拒絕批評

18.

(A)良醫之治疾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

(B)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C)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

(D)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欲制物者於其細也

答案:(B)

詳解:(A)見《韓非子.喻老》。良醫治病,當疾病在皮膚時就及時醫治,這是因為剛顯露苗頭就要及時處理(B)見《老子》第64章。走千里遠的路,要從眼前的第一步走起。比喻任何遠大的目標,都從目前細微的小事情做起,即登高自卑、行遠自邇,是正面事物的耐心累積(C)見方孝孺〈指喻〉(D)見《韓非子.喻老》,凡有形的東西,大多都由小發展而來;久存的事物,大多都由少積聚而成,下文有「欲制物者於其細也」,講的是負面事物的及時防範

19. 古人為文講究「前有伏筆,後必照應」的章法技巧,下列文句,何者具有前後照應的關係?

(A)〈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B)〈出師表〉: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廉恥〉: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

(D)〈醉翁亭記〉:朝而往,暮而歸/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答案:(D)

詳解:(D)「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呼應「暮而歸」

20. 閱讀下列文字,選出正確的選項:

臣自少以來,略涉群史。竊見紀傳之體,文字繁多,雖以衡門專學之士,往往讀之不能周浹,況於帝王日有萬幾,必欲遍知前世得失,誠為未易。竊不自揆,常欲上自戰國,下至五代,正史之外,旁采它書,凡關國家之盛衰,繫生民之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帝王所宜知者,略依《左氏春秋傳》體,為編年一書,名曰□□,其餘浮冗之文,悉刪去不載,庶幾聽覽不勞而聞見甚博。」

請問□□內的這本書,最可能是:

(A)貞觀政要(B)新五代史(C)資治通鑑(D)明夷待訪錄

答案:(C)

詳解:(A)吳兢撰,為政論性的歷史文獻,分類編撰貞觀年間唐太宗和身邊大臣四十五人的政論,〈諫太宗十思疏〉出此(B)歐陽修撰,為紀傳體史書(D)黃宗羲撰,內容批判君主專制、體現民本思想,為思想著作,不屬史書

21. 《世說新語》、《紅樓夢》、《聊齋誌異》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三者皆屬章回體小說

(B)三者皆以文言文寫成

(C)作者分別為劉義慶、曹霑、蒲松齡

(D)三者皆編列於四庫全書子部小說類

答案:(C)

詳解:(A)聊齋不是章回(B)紅樓夢為白話體小說(D)後二者不收錄四庫全書

22. 閱讀下列文章,並判斷下列有關本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王黃門兄弟三人俱詣謝公,子猷、子重多說俗事,子敬寒溫而已。既出,坐客問謝公:「向三賢孰愈?」謝公曰:「小者最勝。」客曰:「何以知之?」謝公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推此知之。」

(A)故事中所出現人物共有六人(B)王子敬乃所謂「躁人」之流

(C)本文旨在描寫謝公識見宏遠(D)本文出自《世說新語.品藻》

答案:(D)

詳解:(A)王黃門兄弟三人,謝公,座客,共五人(B)吉人(C)透過對比呈顯子敬人品最佳

23.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爲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爲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槃與燭也。自槃而之鐘,自鐘而之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蘇軾〈日喻〉節錄)

(A)「自槃而之鐘,自鐘而之籥」,意在表現教學者的各種靈活變化

(B)正如「下士聞道,則大笑之」,作者認為:生而眇者永遠不可能識日

(C)那些有目者,雖然要幫助眇者識日,卻不懂得巧譬善導的各種教學技巧

(D)要真正理解「道」,不能單靠讀幾本經書,必須循序漸進地累積認識和體驗

答案:(D)

詳解:(A)是說輾轉地譬喻、形容下去,終究只是片面的訊息(B)從下文「可致」可以得知,作者並無此意(C)不是不懂得巧譬善導,而是雖有巧譬善導,仍有其限制

24. 閱讀下列文字,選出正確的選項:

吳士好誇言,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尤善談兵,談必推孫吳。遇元季亂,張士誠稱王姑蘇,與國朝爭雄,兵未決。士謁士誠曰:「吾觀今天下形勢,莫便於姑蘇,粟帛莫富於姑蘇,甲兵莫利於姑蘇,然而不霸者,將劣也。今大王之將,皆任賤丈夫,戰而不知兵,此鼠鬥耳。王果能將吾,中原可得,於勝小敵何有!」士誠以為然,俾為將,聽自募兵,戒司粟吏勿與較嬴縮。士嘗遊錢塘,與無賴懦人交,遂募兵於錢塘,無賴士皆起從之,得官者數十人,月靡粟萬計。日相與講擊刺坐作之法,暇則斬牲具酒燕飲,其所募士實未嘗能將兵也。李曹公破錢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縛至轅門誅之。垂死猶曰:「吾善孫、吳法。」(方孝孺〈吳士〉)

(A)文中藉吳士之口論天下形勢,強調為將者須善用天時地利,方能稱霸諸侯

(B)文中的張士誠頗有識人之能,故能充分授權,果於用才,使吳士獨當一面

(C)文中獨到之見,謂為將之道,必須堅定不移,至死不變,不以成敗論英雄

(D)本文主旨在表明:驕傲自大、喜歡吹噓的人,終究會自食惡果,一敗塗地

答案:(D)

詳解:(A)地利已具,吳士認為「不霸」的原因,乃是「將劣」(B)張士誠識人不明,乃致此敗(C)文中明謂「未嘗能將兵」,是負面的至死不悟,不是正面的堅定不移

題組:下列文句皆選自袁枚《續詩品》,請閱讀內容,並回答問題:

25. 關於三段文句的內涵,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甲文為序言,介紹《續詩品》內容及寫作技巧

(B)乙文針對古代作家及作品,進行優劣得失的評論

(C)丙文主張創作時應博採眾人之長,以免作品流於淺陋

(D)三文皆以詩體形式寫成,皆著重用韻、對仗及平仄格律

答案:(C)

詳解:(A)說明《續詩品》的寫作動機及論述的方向,但不曾提及寫作技巧(B)乙文並未提及古代作家及作品(D)甲文並無押韻

26.

答案:(A)

詳解:由「萬卷山積,一篇吟成」可知乙文談論的主題是「博習」,由「今人詩難,群題紛來。……宜善相之」可知丙文談論的主題是「相題」

二、多重選擇題(佔分39分,每題3分)

27. 下列引號內的字詞,其音、義何者皆正確?

(A)非三月不能「瘳」:音ㄔㄡ,病重

(B)其容「闐」然,音ㄓㄣˇ,強壯的樣子

(C)死則「諉」以他故:ㄨㄟˇ,利用託詞推卸責任

(D)越巫自「詭」,善驅鬼物:音ㄍㄨㄟˇ,說謊騙人

(E)為胡旋舞「禳」之:音ㄋㄧㄤˋ,祭祀以消除災禍

答案:(C)(D)

詳解:(A)病癒(B)飽滿,引申為強壯(E)音ㄖㄤˊ

28. 下列各組文句中,「」內的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瞷」其夜歸/「瞷」良人之所之

(B)手慄氣「懾」,不能角/農夫「躡」絲履

(C)皆為之痛,若「剟」刺狀/危「惙」之際,不暇及他

(D)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傅」璣之耳,阿縞之衣

(E)「幸」其未發,以為無虞/病「幸」已,饌酒食,持其貲去

答案:(A)(E)

詳解:(A)窺視(B)恐懼/踏、踩,此指穿鞋(C)用刀刺/虛弱,指病重將死(D)敷、塗抹/附著、鑲嵌(E)僥倖

29. 下列文句「」內,屬於名詞做動詞用的選項是:

(A)「下」沙石擊之(B)饘粥以「餬」口

(C)故就酒家「觴」之(D)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E)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答案:(A)(B)(C)

詳解:(A)往下丟,形容詞做動詞用(B)稠粥、粥狀食物→用食物填飽肚子,名詞做動詞用(C)酒杯→進酒款待,名詞做動詞用(D)遠離,形容詞做動詞用(E)聰名才智,形容詞作名詞用

30. 寫作時常使用「借事說理」的技巧,借淺近的故事來說明作者想表達的深刻道理,明清時這類文字不

少,關於其文主旨的理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方孝孺〈指喻〉:以拇指比喻天下之事,旨在提醒人們戒慎於常忽,杜患於初萌

(B)方孝孺〈越巫〉:希望時人破除迷信,揚棄無謂的宗教習俗,用科學的態度解決問題

(C)劉基〈工之僑為琴〉:即使名工巧匠,若不能深通古法,總是徒具其形,未能掌握其神

(D)劉基〈賣柑者言〉:藉賣柑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以諷刺文武大臣徒有其表,卻庸弱無能,恬不

知恥

(E)蒲松齡〈勞山道士〉,藉王生習術失靈,提醒世人求道不在求術,而是求人心之潔,若以術求炫,

只會自取其辱

答案:(A)(D)(E)

詳解:(B)有神棍被假鬼嚇死,並不代表世上無鬼,更與接受宗教或科學無關。如方孝孺所言:「《越巫》、《吳士》二篇,余見世人之好誕者死於誕,好誇者死於誇,而終身不知其非者眾矣」,重點不在宗教或科學,而在警告自欺欺人、欺世盜名者,終將自食惡果(C)同一張琴,用作假之法仿成古物,國工就以為希世之珍。諷刺社會上評價、判斷事物優劣僅憑外表,而非考究內在品質的現象。

31. 蘇軾〈赤壁賦〉:「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困於周郎」是「被周郎所困」

之意,屬於「被動句」。下列含有「於」的句子,也屬於「被動句」的選項是:

(A)亦皆以為鬼,號求救「於」人甚哀(B)君慮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也

(C)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D)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E)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答案:(E)

詳解:(A)向(B)在(C)在(D)比(E)被

32. 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中舉了許多事例,關於這些事例所表達的意思,下列各項的理解何者正確?

(A)「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是說他雖位居重臣,而治家十分儉樸

(B)「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是說管仲太小氣,在祭禮中也不肯使用華貴的器皿

(C)「公叔文子享衛靈公」,是說他自己飲食菲薄,而能盡心事奉衛靈公,盡力於國事,足為學習典範

(D)「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南掌書記時」,是因為個人雖有薄產,但考慮食之者眾,欲舉家錦衣

玉食,亦有所不能

(E)「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是因為他考慮到子孫若榮升太祝、奉禮

郎,當另建宅邸,舊邸亦將廢棄,不如簡單為好

答案:(A)

詳解:(B)管仲生活奢侈越禮,足見器量狹小(C)臣富而君貪,日後必然招致禍害(D)其俸祿優厚,「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他擔心的是俸不能常有,若有變故,家人由奢入儉,必致失所(E)太祝、奉禮郎只是蔭官,官職不高,更無另建宅邸之想,是因為居第當傳子孫,舊邸對他們已經夠寬

33.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中的「去留」文法上為偏義複詞,下列「」內的

詞語,何者也屬相同用法?

(A)「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B)嚴顏在城中,連日不見張飛「動靜」,心中疑惑

(C)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D)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E)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答案:(B)(C)(D)

詳解:(A)此處雙義兼用(B)不見張飛有所動作(C)不宜異(D)長鋏歸乎(E)此為同義複詞

34. 下列文學常識的解說,何者正確?

(A)「駢文」即唐代所稱的「時文」,其文講究詞藻、多用典故,要求平仄

(B)桐城派主張「義法」,強調為文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內涵與形式並重

(C)公安派重視「獨抒性靈」,認為詩文若非從自己胸臆流出,則不肯下筆寫作

(D)「文以載道」理念多為歷代古文家所宗,強調文章教化人倫、端正世風的功能

(E)前、後七子高喊「文必盛唐,詩必秦漢」,標榜「復古」,主張詩文當從仿擬入手

答案:(A)(B)(C)(D)

詳解:(E)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35. 下列古文名篇的內涵說明,何者正確?

(A)〈左忠毅公逸事〉使用了側面書寫的方式,以史可法來烘托左光斗

(B)〈醉翁亭記〉一文融合敘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筆法精煉

(C)〈燭之武退秦師〉內容描述燭之武遊說秦君退師之事,側重人物心理描寫

(D)〈晚遊六橋待月記〉一文按時間的推移安排結構,書寫作者個人審美感受

(E)〈師說〉乃韓愈批駁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之風,闡述從師問學之道的論說文

答案:(A)(E)

詳解:(B)文中並無議論之處(C)文中並無人物心理描寫(D)此文並不以時間推移來安排結構

36. 中國語文在表達數量時,有時會使用拆數相乘的手法,如「二八年華」,指十六歲。下列敘述,何者

也使用了這種數量表示法?

(A)「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

(B)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C)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

(D)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E)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答案:(A)(D)

詳解:(A)指十五(B)二或三(C)六或七(D)指二十(E)六或七

37. 下列有關「史書」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二十五史皆紀傳體,《臺灣通史》即其中代表

(B)《史記》是最早的紀傳體史書,也是通史之祖

(C)《國語》、《左傳》、《戰國策》皆為國別史名著

(D)歐陽脩精通史學,曾經與宋祁合撰《新五代史》

(E)司馬光乃著名史學家,《資治通鑑》為其史學著作

答案:(B)(E)

詳解:(A)《臺灣通史》不在廿五史之列(C)《左傳》是編年體(D)歐陽脩與宋祁合撰的是《新唐書》

38. 王維〈桃源行〉一詩根據〈桃花源記〉寫成,一詩、一文內容多有呼應。其中「漁舟逐水愛山春,兩

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帄陸。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詩句與下列哪些〈桃花源記〉中的文句相互呼應?

(A)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D)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E)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答案:(B)(C)(E)

詳解: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39. 下列詩文、對聯、話語所吟詠的對象,何者正確?

(A)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蘇軾

(B)一言而為天下法,匹夫而為百世師──韓愈

(C)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六出師──諸葛亮

(D)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劉邦

(E)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張良

答案:(B)(C)(E)

詳解:(A)韓愈(D)劉備

三、非選擇題──文章解讀:(占9分)

閱讀下列文字後,請問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什麼?(3分)其理由何在?請試加闡釋(6分)。文長限200字—250字﹙約9行—11行﹚。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因於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負蓋世之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於此,而禍興於彼,終至於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活己之子哉?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惟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此慮之遠者也。(方孝孺〈深慮論〉)

2020.2021河北衡水高三语文一模模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2020(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以“明德”作为思想的聚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明“明德”。历代的学者对“明德”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东汉儒者郑玄释为“至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为“光明之德”,清人唐文治释为“君德”。这些阐释看似不一,但是都反映出“明德”与先王政教之间1A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结合“明德”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1B 其一,“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这种美德。从《大学》中的阐发来看,从政之人要心怀仁爱百姓之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君主和百官应以义制利,不以个人私欲损害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君主百官要做到内心公平中正,一言一行为百姓起到示范作用。《大学》中将“明德”指向“明政之德”,是对早期“明德”传统的继承。“明德”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指承自先祖、以威仪和勤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品格。在《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中,“明德”也多次出现,用以颂扬古代圣王的美好德行 3B。在这些文献中,“明德”常与“幽昏””无礼”等词对举而出现,凸显出“明德”是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等非理性的政治品性的对立面。 其二,“明德”也指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明,使人所本有的光明德性得以显明。《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乃“明政之德”的传统进行了继承,但同时对“明德”的主体和“明德”之“德”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西周及更早的时期都是推行王官之学,早期的“明德”具有着鲜明的贵族性,但是在《大学》中,“德”不再被认为是君主、官员、贵族所独享,而是属于所有人。对“明德”的主体进行扩充,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秩序的构建、

高考复习:高三生如何准备月考模拟考

高考复习:高三生如何准备月考模拟考 未 2014-01-10 0832 高考复习:高三生如何准备月考模拟考 高三的日子,黑板上距高考倒计时的数字被放大了无数倍,生活由语数外理化生拼凑而成,铺天盖地的考试是一年的主旋律。高三的月考,尽管你心里清楚这只是高考的练兵,但走进考场,依然忐忑,依然期待通过考试来验证自己的进步。那么,充分的考前准备就是你胜利的第一重保障,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月考之前要准备些什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月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的是第一步。高三的四次月考,会各有侧重。首先,考试内容会配合复习进度,考查阶段学习重点和难点,其次,四次考试会以变换题型的方式对高考进行“围追堵截”,真正实现高考前预备战的补漏作用。另外,月考的难度系数可能会略高于高考,这样才能起到“带着沙包奔跑”的加码作用。 这样,我们在考前复习时,就应针对以上的内容进行。不管现在复习的内容在高考所占比例有多少,都以阶段学习为界,寻找重点,提前加强训练。前两次月考已经考过的题型可以减少训练,贴近高考却一直没有考查过的题型作为复习重点。中等难度,甚至高难度的习题应该集中练习,以避免出现考试当中措手不及的惶惶然。复习中也不要采取“题海战术”,题要做,但要有针对性地做,明确考试对象,主攻考试重点,能让你有限的复习时间“事半功倍”。在三中,一些善于思考,对高考有计划、有全局准备的同学,甚至可以推断出下次考试的某些题型和考查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射中靶心。 有些同学不太愿意为了月考放弃自己的高考长期计划,觉得月考没有那么重要,这种全局式的复习值得提倡,但,我要提醒你,如果你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考试中找到全力出击的感觉,到了高考,也许就失去了临场战斗力!月考给你带来的益处并不仅仅是每次考查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你能对每场考试全力以赴的准备,超越自我的发挥。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临时抱佛脚”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很难避免的尴尬局面,所以“不快也光”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自我安慰。其实,有时候临阵磨好了枪,还能打个胜仗呢!时间短,任务重,怎么磨才够光呢? 最接近考试状态的就是计时做套题,这是最能模仿考试状态的做法。在做题过程中,注意合理分配做题时间,核对答案后,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漏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2),池鱼思故渊 (3)地崩山摧壮士死,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人生如梦, (8)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证券.quàn饕.餮tāo荫.庇yǐn怙恶不悛.quān B.酗.酒xù戌.时wù踟.躇chī恣.意妄为zǐ C.毗.邻pí纰.漏pī囊.括láng畏葸.不前xǐ D.发轫.rèn窖.藏gào应卯.mǎo卖官鬻.爵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络里程碑顶顶大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百叶窗戳力同心疾风知劲草 C.词藻实名制仗义直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众生相融会贯通口惠而实不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与美国都面对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 冻,危如累卵 ....;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B.当祖国60华诞庆典仪式开始时,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 起时,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 ....。 C.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被网友认为是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 ....,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D.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 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流感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中法两国政府为了加强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近日,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着.迷/穿着.参.差/疑信参.半扁.担/一叶扁.舟 B.婢.女/裨.益庇.荫/刚愎.自用髀.骨/筚.路蓝缕 C.沮.丧/矩.形踽.踽/越俎.代庖龃.龉/含英咀.华 D.薄.弱/薄.暮分.量/分.外妖娆便.装/大腹便.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3分) A.安金鹏的母亲卖了家中唯一值钱的牛给儿子凑学费,真是心劳日拙 ....。 B.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 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 ....汗颜无地。 C.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 他长期惨淡经营 ....的成果。 D.只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让刚性的法律真正成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尚. 方宝剑 ...,让基层群众的维权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尔街并非没有先例。 B.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NBA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这个中锋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 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甚至十几元都承受不起。 D.去年10月,同样在红海,该船的姊妹船“萨拉姆95”号客轮与一艘塞浦路斯商船相撞后沉没,乘客几乎全部获救。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3分) 2008年我国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实属历史罕见。灾害天气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持续了近一月的时间;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受灾,范围遍及中国南方各省;此次灾害给电力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人民币。 请从三个方面概括今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点。(包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6字)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秦皇岛一中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请同学把选择题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总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 周笃文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1693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东坡赤壁诗》,2010年第4期) 1.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是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为避萌动的邪气,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书写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感冒有“流行性”和“普通性”之分。前者十年左右暴发一次,来势凶猛,起步急骤,传播迅速,常殃及数国甚至数十国;后者起步较缓,传播多局限于某个范围、某个地区,但经常发生。两种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但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情往往很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两种感冒都会被反复传染,有时让人防不胜防。 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从婴儿落地始,呼吸道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在呼吸道感染的病源之中90%是病毒,而在目前发现的160余种病毒中,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并非畅行无阻。一旦有病毒侵扰,免疫系统即作出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细胞、干扰素等物质会“中和”病毒使之丧失进入细胞的能力;或将已有病毒寄居的细胞溶解,防其繁衍;或封锁细胞表面,使其无法侵入缝隙。在此情况下,有的病毒借咳嗽、喷嚏溜出体外,有的被吞噬细胞吃掉。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记忆”能力也很强大。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但流感病毒善于改头换面,目前已发现的流感病毒甲、乙、丙三个“型”之中,以甲型最为善变。整个变异过程需要3年准备、8年积累,10年左右方能完成。一旦完成变异即为一新“亚型”,其形态与原型截然不同。这种面目一新的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过去的免疫物质失去了作用,约一周后才能组成新的免疫物质与新亚型病毒对抗,这就使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流感病毒就是这样才得以横行于世。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又称“伤风”。由于病毒群中分种,种中分型,多群、多种、多型组成庞杂的病毒团伙,你出我进闹事于呼吸道,引起相似症状,貌似一种病毒反复感染,实则多种病毒轮番侵袭。有些病毒长期栖息于鼻咽部位形成“基地”,坐以待时。一旦人体大汗着雨、风袭受凉、疲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九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九中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M ={x|x ≥0,x ∈R},N ={x|x2<1,x ∈R},则M ∩N =( ) A .[0,1] B .[0,1) C .(0,1] D .(0,1) 2.函数y = 1ln x -1 的定义域为( ) A .(1,+∞) B .[1,+∞) C .(1,2)∪(2,+∞) D .(1,2)∪[3,+∞)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y =ex B .y =sinx C .y =x D .y =lnx2 4.设全集U ={x ∈N|x ≥2},集合A ={x ∈N|x2≥5},则?UA =( ) A .? B .{2} C .{5} D .{2,5} 5.“x>0”是“3 x2>0”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 .充要条件 6.函数f(x)=1 x -6+2x 的零点一定位于区间( ) A .(3,4) B .(2,3) C .(1,2) D .(5,6) 7.已知f(x)=??? ?? f x -5,x ≥0, log2-x ,x<0, 则f(2 016)等于( ) A .-1 B .0 C .1 D .2 8.若命题“?x0∈R ,使得x20+mx0+2m -3<0”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6] B .[-6,-2] C .(2,6) D .(-6,-2) 9.函数f(x)=1+log2x 与g(x)=21-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像大致是( ) 10.函数f(x)=x2+|x -2|-1(x ∈R)的值域是( ) A .[3 4,+∞) B .(3 4,+∞) C .[-13 4 ,+∞) D .[3,+∞) 11.设M 为实数区间,a>0且a ≠1,若“a ∈M ”是“函数f(x)=loga|x -1|在(0,1)上单调递增”的一

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生命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 .丙酮酸 B .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4.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A .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 .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 .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 .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5、下列有关ATP 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ATP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② ATP 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 ATP 水解一般指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 ATP 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⑤ ATP 在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是能量的“携带者”和“转运者”,有“能量货币”之称 A .①③ B . ③⑤ C .②④ D .④⑤ 6、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 ∕L 和400mmol ∕L 的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mmol ∕min ,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细胞吸收M 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7、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芽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体,它是细菌的有性生殖方式 。 B.质粒是许多微生物细胞内独立于拟核外的能自主复制的DNA 分子。 C.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含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菌核糖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8.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 .接种特效疫苗 B .设立隔离病房 C .注射相应抗体 D .室内定期通风 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 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 .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班级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3年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 参考答案) 2013年颍上一中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 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 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 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 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 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俗文化 刘志琴 ①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②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 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别尊卑,辨是 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又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 服志”、“舆服志”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 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 的消费品。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 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 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 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礼治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所以朱熹在注解《论语.为政》中说:“礼,谓制度品节也。”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 ③而植根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在古代可表白为“俗”,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习也。”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具有习惯性、自发性。俗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刘华忠田春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绯.闻(fēi)说.服(shuō)恪.尽职守(kè)按捺.不住(nà) B. 矿藏.(zàng)盥.洗(guàn) 瞠.目结舌(chēng)溘.然长逝(kè) C. 忸怩.(niē)隽.永(juàn)锃.光瓦亮(zèng)令人咋.舌(zé) D. 追溯.(sù)埋.怨(mái)下自成蹊.(xī)穿凿.附会(z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伎俩珠光宝器沉湎指手画脚 B.睿智视若草介赌博世外桃源 C.楹联牙牙学语录像照本宣课 D.部署千刀万剐装订势不两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②地沟油事件表明,总有人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是有关部门不力,放任自流,还是无能为力? ③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我们己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成见监督即便 B.偏见监督虽然 C.成见监管虽然 D.偏见监管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高三英语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试题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 08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 答案无效。 2.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听力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读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三个小题。 1. Where does Jane ask Tom to meet her at first? 2. When and where do they agree to meet finally? 3. What does Jane have to do before going out to meet Tom?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4~6三个小题。 4. According to Peter,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the building? A. The air-conditioning is too strong. B. The air-conditioning is out of order. C. The air-conditioning stops working sometimes. 5. Why did Peter miss the breakfast yesterday morning? A. He overslept. B. He couldn't fall asleep the night before. C. He talked with his roommates late into the night. 6. How many students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room? A. Two. B. Three. C. Four. 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7~9三个小题。 7. Which subject (s) does David find particularly difficult? A. Math. B. English. C. The sciences. 8. What does David do to help his uncle with the cows? A. He milks the cows on Sundays and cleans the cowshed sometimes. B. He drives the tractor on Sundays and does the milking sometimes. C. He cleans the cowshed on Sundays and drives the tractor sometimes. 9. What is David going to do now? A. He is going to work on his own farm. B. He is preparing to attend an agricultural college. C. 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to pass the exams.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0~12三个小题。 10.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n and woman? A. A research student and a stranger. B. A social worker and a businessman. C. A businessman and a research student. 11. What made the woman begin to smoke at the age of 17? A. Her boyfriend offered her a cigarette. B. She often went to parties with her friends. C. She wanted to follow her friends’ example. 12. What was the result of the woman's first attempt to stop smoking? A. She stopped smoking for a while. B. She managed to give up smoking completely. C. She began to smoke fewer cigarettes than befor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15三个小题。 13. What do the students come to the school for?

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学军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 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时, 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 一。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 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新唐书·卷一五八·列传第八十三·张建封传》)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②阍闼:宫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显:显扬 B、希烈数败王师,张.甚张:张狂 C、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何:怎样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0级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集备组) 【得分情况】 1——7题满分23分,年段有四、五十位同学得满分,每班近二十位同学得20分以上(含20分),十几位同学得15分(含15分)以下。 【评分情况】(按评分要求评分) 1、2题必修一课内必修一文言文阅读(4分) 这两题完成很好,基本上都选对了,个别学生做错一题,第2题错得较第1题稍多些。 默写名篇名句(6分) 第3题默写名篇名句得满分的同学较多约占三分之一,失分的原因主要是错别字,以(4)(6)句最甚,主要错误有如下:(1)“夙”错写成“宿”(2)“长”错写成“常”、“陆”错写成“路”(3)“尘”错写成“陈”、“庭”的广字头里面写成“延”字(4)很多同学句前漏了“又有”、“激”错写成“急”(5)“槊”错写成“塑”或“朔”(6)“无禁”错写成“不尽”;也有少数同学背错句子造成失分。 选择题4、5两题百分六十的同学全对,错一个的主要是第5 题错选为其它项。 第6题翻译句子5分,全对的占五分之一左右,此题可以看出学生认真复习与否,第一小题“道”“进”翻译错误“道义”“进一步”,第二小题“无厚”“有间”“游刃必有余地”也翻译不准确。 第7题半数学生断句三处全对,得3分,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是断在“以”、“有涯”和“为知者殆”后;另外有些同学漏做此题、只断一处或多断了两处。 【复习建议】 1、默写小测要坚持,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同桌出题互考,课代表课前三分钟出题写在黑板上,每册一张试卷测试等等。 2、历来是文言文是考测的重点,也是学生得分的难点,也最能反映学生古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做好注重必修课本课内文言文知识复习,注重向课外文言阅读进行能力迁移。 3、不断做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不让语文拖后腿,尽量减少失误,这也是提高薄弱科成绩的最有效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8、(1)“思归之念” 【得分情况】 这道题四分,学生得满分的很少,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大多数学生拿2分与三分。【评分标准】 1)否定“思归之念”的,扣一分。 2)没有具体分析全诗的,要酌情扣分。 3)分析为归乡之情的得2分。 4)单纯分析景物描写,认为就是抒发闲适之情的,得1分。 (2)理解“合”字的含义: 【得分情况】 大多数学生得1分。 【评分标准】 以下两种答案打2分:1)准确写出“合”的字面义和句中义,以及手法和表达效果;2)写出“合”的意思,并结合“飞鸟望田飞”分析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 1、教授学生诗歌鉴赏的审题步骤和解题模式。

2020-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 温馨提醒:客观题提交到问卷星(见附件二维码);主观题根据班级语文老师要求另外提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 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 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 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 外、得之于外、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 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 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

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 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 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 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 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 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B. “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C. “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 “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 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