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烛之武

烛之武

烛之武
烛之武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探究烛之武说辨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圈点批注法;比较感悟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梳理了字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今天我们要通过课文来体会《左传》语言的艺术魅力。

首先谁能告诉我,《左传》的全名是什么?(提问)答《春秋左氏传》

对的,“传”,我们常说“名不见经传”,那么“经”与“传”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呢?(提问)

明确:古代经典著作称为“经”,如四书五经之:诗书礼易春秋。

“传”,是解释经书内容的著作。

比如,在《春秋》里,对“烛之武退秦师”只有六个字——“晋人秦人围郑”。左丘明根据当时的史料以及他了解的故事演绎成了这样一篇文字,当然,我们文章选的这一部分前后也有删节。实际上,这篇文章就是对“晋人秦人围郑”这六个字的诠释,这也是《春秋左氏传》的最大特点。《春秋》有三传,《春秋左氏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故事,善于用人物原型来演绎历史,所以《左传》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特别是《史记》——经略传详

二、回忆初中知识

我们在初中也学过《左传》的相关文章,哪篇啊?(提问)答:曹刿论战

大家还记得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吗?

明确:1、善于记录人物语言2

2、对战争的描写是一言以蔽之,战前战后诸事详。

三、叙述语言特点:

这篇文章我们读完后有这种感觉,虽然没有出现战争,但是有些地方也是写几个字一带而过,但是却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夜缒而出”就四个字,就是这样,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下面请学生把这四个字扩写成100字的短文,要求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想象合理。(师点评,想象是否合理。)(补白)

这就是《左传》的语言的“飞白之美”,语言留下的巨大的想象空间。《左传》的叙述语言简洁凝练,尤其善于用简洁、凝练、准确的语言,将头绪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生动传神。

再比如,文中用一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交代了秦晋联合攻打整过的原因,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

再比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函陵”“氾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占领,文章仅用简洁的一句话,一来说明秦晋联军势不可挡;二来说明两国的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也说明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小结:我们把这一点称为——语言的飞白之美

四、人物语言特点

秦晋联盟,大兵压境,郑国命运危在旦夕,非常时期烛之武被推到拯救国难的风口浪尖上。肩负非常使命的烛之武只身赴秦,智所秦君,就使得秦伯不但“去郑”,而且还帮助守卫郑国,其辞令之妙,也是《左传》语言的典范。

那么,烛之武怎样巧舌如簧,劝说秦伯退兵的呢?文章又是怎么写的呢?这就要我们细细的品味,认真阅读。

我们回到课文中来,(手指向黑板上的课文题目问学生)大家看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如果让大家在“退”字前面加一个字修饰,大家觉得是怎样退秦师呢?(学生一般会回答劝退,说退,这时进一步追问)

他是怎么劝的呢?他是依靠什么劝退秦伯的?(学生会想到:智慧)。

对,“智退”是不是比“劝退”更贴切?

大家继续思考,烛之武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说服秦伯的?

我们应该从文中哪部分入手分析?烛之武对秦伯说的那九句话。预习时已经让大家标上序号了。你觉得这九句话包含几层意思?其中你认为哪句话最能打动秦伯?下面大家先自读该部分再小组讨论,给大家5分钟时间。(学生讨论并展示)

师总结:学生回答时指导诵读(请你模仿烛之武当时对秦伯说的语气语调读一下,明确:铿锵有力。

其他同学认真地听,同时选取你觉得合理的作好旁批。

(例)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用委婉的语气游说秦伯,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来意,然后以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客气的说法,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可看出烛之武的礼貌很好。(师提醒:“示弱”应作为旁批,注在旁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点出越过晋,令郑成为秦的边邑是很困难的。这只会削弱秦国的力量而扩大了晋国的领土。从各为其利的角度动摇秦伯,激起秦、晋之间矛盾。(师提醒:不是“激起矛盾”,而是“揭示矛盾”。可批注为“揭示矛盾”。)

老师补充:“秦、晋围郑”把秦放在晋的前面突显秦的优势,且“郑既知亡矣”的“既”明确点出郑国自知会灭亡,显现弱势,令秦伯放下戒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点明保留郑国对秦国的种种利益且无害于秦国;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回顾历史,从历史史实上说明晋国言而无信。(师提醒: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说成“援史”,“援用历史”旁批。)

老师补充:(放出秦晋围郑图),从晋国的野心来说,它是不会满足的。就算使郑国成为了它的边境也不会停止,东扩必要西拓,到时必定会损害到秦国的利益。

4、“邻之厚,君之薄也。”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对秦、晋两国的利弊关系,语言简短,却字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都像刀子一样直接撼动秦伯的心,令其动摇与晋的盟约关系。

老师提醒:“邻之厚,君之薄也。”并非没有依据(出示秦晋围郑形势图),“越国以鄙远”分析灭亡郑国只对晋有利,对秦不但无利反而有害。“对比”应旁批。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对文本做了自己的解读,初步感悟了说辞的魅力。烛之武伶牙俐齿、说理透辟、语惊四座、言震天下,真可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出示幻灯)

我们来看看古人的评点(再点击幻灯)

清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师:这里有两个字的读音大家要注意,悚(sǒng);彀(gòu)中,即圈套的意思,请同学们先读一遍。

师:两人的评点有些语句难了点,老师给大家作个解释

“起见”—着想“悚动”—轰动效应“层折”—层次

请学生试着翻译

师:短短125字,表现出他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

我们在为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的爱国情怀所感动的同时,更为他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机智善辩的口才而折服,一番说辞,足以让烛之武扬名天下。

请大家齐读一遍,感受其强大的语言魅力。

烛之武用简短的的语言就抓住秦"图利"的特点,层层深入,最终说服秦伯退军,抓住“利”,游说的技巧就在于此。抓住各国皆为本国利益着想的心理来游说,事实上,一个有个性的外交家,并不只是反复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各个侧面来映衬出只有自己的战略计划才是可行的,并且指出各种长期与短期的利益回报,

列出烛之武的游说层次:

围郑郑既知亡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以退为进

亡郑晋厚秦薄阐明利害动摇秦军反面说理

存郑君亦无害诱之以利拉拢关系正面说理

援史朝济夕设揭示矛盾瓦解同盟明事寓理

看今阙秦利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析事推理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动之以利、晓之以理,而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

师:同学们,烛之武能够说服秦君退师的原因,除了他娴于辞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春秋无义战,正如同学所分析的那样,秦国与郑国无怨仇。秦晋联盟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秦晋之好,其二是秦国也想借机扩张土地,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因而一旦发现无利可图反而会损害自己时,就必然让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必定深谱此道,把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他手段更见效,《烛》便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在现代,我们说语言也是很锋利的武器,试着学习烛之武设计一段谈话劝说你的一位沉溺于网络的好友,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打动他。他的劝说艺术体现了逻辑的力量,可以看出他严密的逻辑推理,这里面是下了功夫了,体现了论辩的逻辑之美。最后秦穆公不得已,尽管说“秦伯悦”,但这个“悦”里也有无奈的成分,毕竟带着部队远征打仗花费巨大,到嘴的肉吃不到了,这里的“悦”其实不是“喜悦”,是“心悦诚服”。这个“悦”实际上是“服”的意思。这可以看出逻辑的艺术。

我们把这一坐庄的语言特点称为——逻辑的严谨之美

烛之武在去郑国之前跟郑伯有一个对话,这个对话写得也很好。通过这个对话,我们能看到这篇文章语言之外的人格魅力。

烛之武一开始推辞是真的推辞么?

再一个,烛之武推辞的时候是用什么理由来推辞的?为什么用这样的理由?

推辞一件事的理由很多,像这样一件事情,两个大国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基本上已无回天之力了,这样的事,这样的任务,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推荐烛之武去。国君甚至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他当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做一个养马的官。国君找到他,他用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来推辞,为什么用这样的理由推辞?为什么不直接说“你看这两个国家这么强大,并且我们以前还得罪过人家,人家打我们我们也无话可说”?他有很直接的理由,但是没用,而是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人家,现在老了更没用了”。根本就不提这个任务,就可以看出来他话里有话,不仅是个道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烛之武这个人实际上已经成竹在胸了。他已经早就把事情分析透彻了,所以才找出一个不相关的理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么大的事根本不谈,郑伯也明白了“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自己请的出使的人,不谈与战争相关的事情,郑伯也明白这个人了不得,这个人肯定有这个本事。所以最后激他“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时候郑伯也确信这个人有这个实力、才干。

学生品读郑文公语言时,郑文公先说“是寡人之过也”,然后说“子亦有不利焉”。如果从说话艺术上讲,实际上郑文公这两句话也是有顺序的。如果郑文公先说第二句“子亦有不利焉”,感觉会全然不同。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何妨让学生换一换序呢?这也是个问题,一个小的方法和策略。

五、叙事的节奏之美

这篇文章没有废话,而且该详写的地方不惜笔墨,该略写的地方一个字都没有,惜字如金,表现出作者很强的叙事艺术性,构思很值得我们去品味、琢磨。

我们总结为——叙事的结奏之美。

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是怎样苦思解危之策,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严阵以待,防范攻城,又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烛之武退秦师》素材运用

《烛之武退秦师》素材运用 一、●素材开发 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运用点拨】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运用示例】 ●想象画面型—— (提示:发挥想象,营造诗意优美的画面是夺人目光的有效妙招!) 夜缒而出 是夜,万籁俱寂,黯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向秦营。这是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生死难料的险途,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于是他前行的蹒跚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著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 ●心理描写型—— (提示:心理描写是最能直接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之一!) 深明大义 烛光依旧阑珊,而他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生命就像这烛光,虽然现在明亮,可能在不经意的那一刻黯然熄灭。他的一生平淡如水,虽然平凡,但也算充实。可是自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注解

烛之武退师 【说明】1、“红色幼圆”字体的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2、“蓝色仿宋”字体,并且带下划线的为次重点掌握的词语。 3、“绿色楷体”字体的,是带有语法现象的句子。 4、已注上拼音的字,要注意读音。 5、课本上已有词语解释的,不再列出。 ①晋侯、伯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3)也。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以,因为,连词。于,对于;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穆公联合围攻国,因为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函陵,军氾南。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国地名,在今新北。 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②佚(yì)之狐言于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君,师必退。” 佚(yì)之狐言于伯,状语后置句。 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 佚之狐对伯说:“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伯,(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从:听从。辞:推辞犹:尚且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亡,子亦有不利焉!”之。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用:任用。然:然而。之:答应这件事。,答应。 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③夜缒而出,见伯,曰:“、晋围,既知亡矣。 而:表修饰既:已经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伯,烛之武说:“、晋两国围攻国,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若亡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18)。越国以鄙远(19),君知其难也,焉用亡以陪邻(20)?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亡:使…灭亡。使动用法。以:介词,拿越:越过以:来,表目的 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焉:哪里,怎么以:来,表目的 假如灭掉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的国作为(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以为东道主,行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24),君亦无所害。 “以(之)为”,省略句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国而把它当作东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26),朝济而夕设版焉(27),君之所知也。“君之所知也”,判断句 且:况且而:表顺承 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夫(fú)晋,厌(28)之有?既东封(29),又欲肆其西封(30),若不阙(qu ē),将焉取之?阙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的素材运用

让课文走进我们的作文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谈作文素材的发掘 王余龙 当今学生怕写作文的不在少数。作文课上,他们常常“横眉冷对黑板,俯首咬破笔头”,大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势。眼看就要下课,作文本上依然一片空白。问之,则曰:“无话可说”、“没东西可写”。看看他们千辛万苦挤出来的文章,记叙文或列陈年旧事,或胡编乱造;议论文或空话连篇,或举例张冠李戴,错误百出。其实,这些都是写作素材的匮乏造成的。 如何走出这个困境?有人说“多观察生活”,可是困于“三点一线”的学生又有多少生活可观察。有人劝“多读书”,可陷于“书山题海”中的学子又有多少时间去“奢侈”。有人支招“看《作文材料大全》”,可是这玩意儿平时作文翻翻尚可,要说全记下来谈何容易,到了考场上还不得“望题兴叹”。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座素材的宝库,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本。语文课本精选的均为名家名篇、优秀时文。如果能很好的发掘利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素材缺乏的难题。 下面笔者就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来进行多角度的发掘: 1、关键词:爱国 烛之武虽早年得不到重视,心有怨愤,但面对国家处存亡之秋,危在旦夕之际,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毅然舍小怨而全国家。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拄着拐杖,大义凛然,身赴虎狼之地,说退秦兵,力挽狂澜于既倒,其存国保家之心,实为后辈爱国之楷模。 素材联想: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北海牧羊一十九年,其心不改。 2、关键词:人才 人才乃强国之本。郑国这次能化险为夷,烛之武无疑是最大的功臣。而慧眼识珠的和责已恕人的郑文公也赢得不少人的赞誉。但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外交危机,烛之武这匹“千里马”会不会被佚之狐荐出、被郑文公礼敬?恐怕烛之武依然做他的圉正(养马的长官),“骈死与槽枥之间”,湮灭无闻。看来,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要形成健全的机制,而不能靠领导者的“临时抱佛脚”。 素材联想:文种谏勾践曰:“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刘邦虽弱,但善用韩信、萧何、张良,遂有万里江山;霸王虽勇,空有范增而不用,无奈饮恨乌江。 3、关键词:智慧口才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烛之武抓住秦晋两国貌合神离、因利益而结盟的特点,游说秦伯,晓以利弊,不战而降人之兵。烛之武的说辞,举重若轻,他能揣度时事,抓住矛盾的焦点,深入秦伯的内心,把握其心理;字辞端正委婉,既坦言事实,又不刺激秦伯,也不丧失本国尊严,不卑不亢,理由充分,分寸恰当,处处闪耀智慧的光芒。 素材联想: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老触龙循循善诱,太后幡然悔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重点实词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 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 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 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 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 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 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 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 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 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 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 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 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 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译文对照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译文 对照翻译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烛之武退秦师对照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国国王、秦国国王围攻郑国,因为他对晋国无理,并且(存)有贰心和楚国结交。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泛河南岸。佚之狐对郑国国王说:“国家危险啊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如果派烛之武拜见秦国国王,敌军必然退兵。”(郑国国王)按照他的话做。(烛之武)推辞道: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 “我在壮年的时候,就非常不如别人;如今老了,没有能力做事了啊!”(郑国)国王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我不能早点用您,如今紧急的时候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但是郑国灭亡,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 夜晚用绳子吊下烛武出城。(烛之武)拜见秦王说道:“秦、晋围郑,郑国已经知道(自己)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要灭亡啦。如果灭郑国于您有利,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 您知道那样很难啊。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 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往来的使者,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就没什么害处啊。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但他们)早上(渡过黄河)上岸晚上就设置筑城墙的板(修筑城墙以防您要那两邑), 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 这是您知道的啊。晋国,哪里有知足的啊?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便)又想 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损伤秦来让晋获利,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国国王很高兴,跟郑国人结盟。派杞子、逢孙、扬孙戍守,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晋国的)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国国王说:“不可。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国)也离开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 人物形象再分析

学完文本再读崤之战,学生就会深入理解“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原理理以及各国外交的本质都是毫无信义的,有的只是利害关系这些政治军事常识,学生还可以很轻松地勾勒出两场战争敌对双方的较量。文本里:秦晋围郑,后秦郑结盟,晋去;后传:秦攻郑,后晋击秦,结局:秦败。在这两场战争中,秦晋郑三国都充当了很好笑也很尴尬的角色,第一战的盟友都变成了下一战的冤家对头,既然这样,我们分析文章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文本的深入挖掘与课后反思。 首先,文本这场战争本身就没有谁是谁非,各国争斗都是贪利之心在作祟,所以战争也就没有正义邪恶的划分,毕竟“春秋无义战嘛”,何况,牵强点说,即使错,也是郑国在先,谁让你的国君有眼无珠,对重耳无礼呢?人家秋后算账,打你,活该! 在国之将亡的情形下,烛之武出场了,一席话就改变了战争的局势,郑国也没有遭到灭亡,反而造成了秦晋同盟的破裂,导致秦晋敌对,诱发了日后的秦晋崤之战。烛之武功劳大矣。两次大战,郑国都是被强国攻打的国家,却都能脱身事外,烛之武可真会嫁祸于人。不,嫁祸他国吧。秦晋打吧,打的你死我活

耗尽元气,郑国才高兴呢。郑人的奸邪由此可见一斑。突然想到了这个国家的立国之初——武公兼并虢叔,庄公跋扈,周郑交质,甚至公然犯上作乱,与周天子对垒箭射周桓王,以后又有忽突争位,郑国本身就很邪恶,不值得人怜悯。但在文本分析中却把烛之武捧成一位智勇双全之辈,教案上也全是溢美之词:1。单身一人深入虎穴,大勇;临危受命,保家卫国,大义;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郑国转危为安,大智。以这种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就会发现教案编写者带有很强烈的主观喜恶,对于人物的评价完全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即使是出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需要——找一个忠君爱国的典型,也不该如此不客观公正的来评述史书人物吧。 既然学习文本就不要孤立地,断章取义地学,文本全文没有对烛之武做任何评价,后人评价至少应遵循规律吧,但名师教案都是站在郑国的立场来赞美烛之武,这样的评价结果极易误导学生,如果从晋国的观点来评价烛之武呢?他一定会是个拨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坏蛋。这个糟老头子巧舌如簧,瓦解本方同盟,偷偷摸摸挖墙脚,显然不能评价为足智多谋,老成持重,恐怕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老油子更合适吧。看一看,对他的评价,由于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有多

烛之武写作素材的运用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 (有志不在年高: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运用示例】 烛之武 1.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可仍毅坚,先驱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 2.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全大局。 3.人参是人间极品,人参也是越老越珍贵的。年轻的时候没人要,让它在土壤中默默生长,积蓄了一生的能量,只为在年老出土时释放出来。烛之武就像是一个人间极品,大半生都被埋没的人参。人参是植物中最特别的一种,就如烛之武,不然郑伯怎么会把国家的安危托在烛之武身上呢?人参也是极好的补品,对人的作用很大,烛之武便是如此,一席精辟的话,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抓住秦伯的心理弱点,达到了劝退的目的。 4.何谓君子之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烛之武为国只身涉险,他为何如此笃定面对那很有可能一去不回的任务?人生道路困难重重几多变故,又有谁能做到如此笃定,我想烛之武与秦伯谈判时一定成竹在胸,谈吐冷静,那是超越生死的智慧与心力战胜了秦伯。 5.“酒香不怕巷子深。”烛之武就是一壶香醇的美酒,经过了时间的酝酿,终于散发出浓郁的酒香。烛之武年轻时,刻苦积蓄经纶之才,隐忍于世。在秦国围郑的危急存亡之刻,烛之武的才能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改变了战局也改变了历史。 6.兵临城下,万箭齐发,刀光剑影,威力甚大,亦敌不过一张嘴。古有烛之武凭嘴退秦师,后有孔明舌战群儒,实例甚多,然则口舌之争不可小觑。只靠一张嘴,亦可通天下事,知天下人,掌天下权。 7.烛之武虽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的牢骚与怨气,但是他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我想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的焦急与渴盼。如果没有对国家结实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他又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以及秦晋之间的恩怨如此了然?烛之武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烛之武的胜利,因为成功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晋侯 1.学会包容,不因为被人背叛而发怒,从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学会包容,要像晋侯一样,懂得把握形势,理智退兵,学会包容,更要放眼未来,不要把眼光留在自己的脚下。

最新-高一优秀作文《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分析 精品

高一优秀作文:《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分析佚之狐可谓是这匹千里马一生当中的一位伯乐。 当兵临城下,四面楚歌,国将不国之时,这只老狐狸意识到只有那位须发皆白的花甲老人烛之武才是郑国的救命稻草啊!于是,他对郑伯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果不其然,郑伯宣见了烛之武,但是当白发苍苍的烛之武拄着拐杖踱进来的时假,佚之狐也不禁发问这还是二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有着雄心壮志的烛之武吗?岁月无情啊!半年的不被重用,满腹的诗书才华无地施展,烛之武心中的愤慨与不甘又有谁人能知?但是,岁月又给予了他一份内敛与平静,面对郑伯的请求,他略带嘲讽地回答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这句立场明确的拒绝背后,又饱含了烛之武多少的辛酸与失望。 但是轻轻的一句然郑之……,又使他铁石铸起的心墙瞬间崩塌。 是啊,身为郑国的子民,即使天下人对我不仁,我也不能对天下人不义啊!既然老朽还有点用武之地,试一试又何妨?许之。 与秦伯的谈判中,他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条一条地指出之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他深谙诸侯之间明争暗斗地种种矛盾,于是他离间秦晋关系,又以利相诱,最终秦军退兵并帮助郑国戍守疆土。 在这场不流血的政治战争中,烛之武仿佛是那蜀中诸葛亮,决胜于千里之外。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因为这样,才使烛之武放下个人恩怨,大义凛然地去捍卫自己的国土,义无反顾地为了郑国子民而战。 假如时光倒退三十年,郑伯知人善用,重用烛之武,使烛之武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在烛之武的带领下,郑国兵强马壮,国家兴旺昌盛,又岂会惧怕秦国、晋国?历史永远不会被改写,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叫佚之狐的大臣让烛之武在他有生之年得以大展宏图,让他的生命在画上句号之前得以大放异彩,一举成名,尽管这个伯乐打了个盹,当他醒来的时候,千里马已经老矣,但是我们宁愿像飞蛾扑火般追求一瞬间的光和热,也不愿一辈子生活在碌碌无为的死水中。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运用

《烛之武退秦师》作文素材运用 【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小我与大我、个人与集体、道德与利益、关键时刻彰显个人品质、站在他人的角度才能说服他人、迂回比正面进攻的效果好、双赢、目的与策略、机遇与准备…… 【适用话题】多维解读 ? 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在太平时期,郑伯未能早用烛之武,兵临城下的危难之际才想到他,难怪烛之武有怨言。但是面对国家危难,烛之武还是很快接受了郑伯的委命,“夜缒而出”,并获得成功。不计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的爱国精神值得赞扬。 ? 2.永不言弃的人生 烛之武怀才不遇,但他时刻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定天下救济苍生的路径。他对晋国的历史和晋君的为人十分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和秦晋之间的恩怨一目了然,表明他是一位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不公,也决不放弃,到了紧要关头,你就有用武之地。 ? 3.语言的艺术魅力 烛之武会见秦伯,先言郑国必亡无疑,再言亡郑有利于晋而无益于秦,最后揭露晋之野心,分化秦晋联盟。烛之武一席话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主动与郑人结盟。不费一兵一卒,仅凭三寸不烂之舌,破秦

晋联军,足见语言之魅力。 ? 4.个人的巨大作用 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烛之武退秦师便是一个例证。 5.若欲取之,必先予之 郑伯欲使烛之武,烛之武有怨言,郑伯首先自我检讨,进而再言亡郑之利害,成功地说服了烛之武。烛之武使秦,也并不直接指责秦国以强凌弱之举,而是替对方着想,晓以利害,秦伯心服。古人言,欲取之而先予之。郑伯和烛之武的成功,都是辩证法的成功。 ? 6.人有至交国无恒敌 秦晋联盟,视郑国为敌,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秦晋联盟瓦解,秦郑结盟,化敌为友。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例文选段】 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直奔秦营。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大门的时候,那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他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苏武传

12、苏武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 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 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 学审美价值。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力图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 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 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 苏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串读课文,串读过程中正音、把握节奏。(10段由10个学生来读,其余学生听读,注意是 否正确,如果有误在读完一段后及时纠正) 2、学生参考课下注释(注释很详细)自读并翻译,确认重点词义、句式,教师明确。 (一)句式积累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判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 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 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 为降虏于蛮夷 (介宾后置) 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 (省略句式)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阅读文字,亲近文字,为后面的解读 铺垫。积累句式要善于抓住特殊句式的形式标志来准确判断,善于在学习中归类。 (二)词类活用 单于壮其节 (意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 其一人夜亡 (名作状) 为什么“壮”是意动?“归”“降”是使动?“夜”是作状语?推演出一般规律并联系已经学过的 句子来佐证。 (三)古今异义 且陛下春秋高(年纪)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押) 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老人、长辈的尊称) 欲因此时降武(“因”,趁机;“此”,这)武等实在(“实”,确实;“在”,存在) 3、思考:课文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先后记叙了苏武的两次自刎、两次反劝降和北海牧羊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 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苏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 三、布置作业

苏武传人物形象

《苏武传》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一、导入 十九年的艰难困苦,没有使他倒下,十九年的威逼利诱,没有使他屈服,十九年的孤独寂寞,没有使他忘却那远方的祖国。历史用丹青铁笔镌刻下他的名字----苏武。如此之人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瞻仰苏武的光辉形象。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苏武真挚的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学会描写人物 三、检查预习 1、总结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2、畅谈苏武给我的第一印象 四、人物形象分析 1、本文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对比反衬的方法。 2、那么我们来看语言描写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语言描写主要体现在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部分。 3、请分别找出卫律与苏武、李陵与苏武对话的段落,分角色朗读,感受语言特点。 明确: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措施是软硬皆施、威逼利诱的方式。语气中透着嚣张的气势、不可一世的傲慢。李陵在劝降苏武时是以老朋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言推心置腹、委婉通情。 小结: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的悲痛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一位忠诚爱国的君子!(PPT) 4、在这几处语言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苏武形象。我们再看细节描写中又为我们展现了怎样一个苏武。先请大家找出文中细节描写的地方。 明确:武不动。武不应。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苏

烛之武退秦师

抓住关键品味语言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 《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是选自《左传》的先秦历史散文,重点写烛之武言辞,表现他的机智及爱国情怀,但晋、秦从围郑到解围而去的全过程也相当完整地写出来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本文安排在必修2第三单元第一篇,该单元的阅读鉴赏侧重于“思考与领悟”。“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侧重于“领悟”的过程与方法(如“提要钩玄”、“质疑解难”、“融会贯通”等)。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领悟语言内涵,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文言文阅读有一定的了解,但初中所学的篇目有限,学习本文的词类活用及句式有些困难。第一课时教学应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整理“分类式笔记”,理解掌握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练习中涉及的词语,达到诵读中的“读准、读通”目标;第二课时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言辞,了解《左传》的语言特色,领悟烛之武高超的语言技巧,达到“读好、读精”的目标。 教学重点 一、疏通字句,诵读课文(第一课时) 二、阅读鉴赏,领悟精髓(第二课时) 教学难点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探究烛之武说辩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圈点批注法、比较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文本对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梳理了字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烛之武的说辞,通过对烛之武说辞的揣摩、品味、鉴赏、评析,体会《左传》语言简洁而不简单的艺术魅力。 秦晋联盟,大兵压境,郑国命运危在旦夕,非常时期烛之武被推到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肩负非常使命的烛之武只身赴秦,智说秦君,仅仅10句话,125个字,就使得秦伯不但“去郑”,而且还帮助守卫郑国,其辞令之妙,不愧为《左传》语言的典范。那么,烛之武怎样巧舌如簧,劝说秦伯退兵的呢?文章又是怎么写的呢?这就要我们细细

烛之武退秦师作文素材99608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素材宝典】《烛之武退秦师》中,面对郑伯之请,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话语间,流露出长期不被重用的委屈,以至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诚意和对形势的分析,让烛之武尽释前嫌,毅然受命,“夜缒而出”,说服秦伯,与郑结盟。结果是,晋国悻悻退兵,郑国化险为夷。烛之武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而摒弃个人恩怨。正因为如此,烛之武成了千古传颂的爱国志士,其深明大义的品质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 提炼话题: (1)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责已恕人,宽容待人 【素材宝典】春秋时,在秦晋合兵围郑的危急时刻,郑伯老臣烛之武只身赴秦营,向秦伯幡然醒悟,遂与郑结盟。于是,秦晋联盟瓦解,晋国被迫撤兵,解除了郑国之危。烛之武凭借自己的巧言机智,使郑国不费一兵一卒,保住了国家社稷,百姓免遭涂炭,还与秦结成了联盟,使晋国不敢轻举妄动,可谓一石二鸟。《战国策》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信然。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提炼话题:口才与成功 【素材宝典】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提炼话题:一鸣惊人源于默默积蓄 【运用指向】本领、能力、才智、爱国、责任、名声、流传千古、技巧、语言的魅力……【运用示例】 一、烛之武 1、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全大局。 2、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重点实词

一、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 fàn yì 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zhuì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jué 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qǐpáng 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

shù 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

烛之武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过空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作为高中生,写作的“优美的原料”来自何处,很大程度来自于所学过的高中课本。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课文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积累与运用。从积累来说,可引导学生积累课文经典片断,积累作家经典小故事,积累课文中的文化,积累古诗名句。从运用来说,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思考哪些材料可以为哪些话题服务、如何为话题服务,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写作源”。 下面以高中语文部分篇目为例,谈谈如何积累课内写作素材并运用。 课内素材一、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我们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配角的形象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配角的形象分析 ——红岭中学时培富 内容提要: 《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艺术精彩绝伦,史官采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应该借助于其细节和人物的语言,通过寥寥数语,以小见大,去细细发现那些配角人物身上的精神特质,这些可能会更好的展现文言文作品的艺术魅力。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对《春秋》的注释,故史官深谙“春秋笔法”,借“微言”析“大义”,简略的记事中暗含褒贬,令“乱臣贼子恐惧”。《烛之武退秦师》文笔简练,惜墨如金,然看似简单的情节、对话中,人物形象却呼之欲出。笔者试从几处情节入手,借助春秋笔法分析文中几位诸侯形象,旨在揭开文字背后的面纱,窥探史料隐藏起来的内容。 一、“仁义”的晋文公 孟子曾提出“春秋无义战”的观点,春秋礼乐崩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故言无义战。晋侯、秦伯很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无义战”,文章给出秦晋围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况且当时晋文公也只是一位流亡公子,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没有按照应有的礼遇接待,也是正常。“贰于楚也”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争战中,郑出兵助楚,然楚国失败后郑国立刻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两年后重提旧事,又拉拢秦国一起伐郑,打着“正义”的旗号显然是立不住脚的。 再看晋文公退兵前与子犯的对话:“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冷静克制,优雅从容,充满了仁义与智慧。既然晋文公这么仁义,为什么要发动流血战争,一位君王的仁义与虚伪,已历历在目。结合前文,晋文公出师伐郑,是争霸的需要,西边的秦国实力强大,要想称霸,必须打着王道的旗号向东吞并,秦晋皆有此志,此次拉拢必然水到渠成,然当核心利益被烛之武参破,秦晋联盟破裂,就换了一副嘴脸,大讲道义,既不失风度,又不至于与秦彻底决裂,以遭秦郑合围的困境。通过几处细节,我们可以得知,在礼乐还没有完全崩坏的春秋时代,有野心、富谋略,却处处仁义道德的晋文公能够成为五霸之一,必然是有原因的。 二、“隐忍”的郑伯 晋秦围郑的局面下,郑伯更像一个可怜虫,被强国窥视,朝不保夕。郑伯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君王那?借助文中有限的文字,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先从佚之狐的推荐说起,佚之狐在国家危难时站出来信誓旦旦的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一位智者,能够在烛之武出现之前,已经预测到了事件的结局,并且安排好了游说的对象。那么,佚之狐为什么不自己去呢?为什么要推荐烛之武呢?结合另一处细节,全文字数有限,字字珠玑,在紧张的情境下,安排一段烛之武与秦伯的见面是否多余呢?如果烛之武听闻郑伯召见,立刻出山,挽大厦于将倾,这样是否更具魅力呢? 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要先从郑伯说起,文中的郑伯是历史上的郑文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位第十任国君,在位45年,公元前628年去世。郑文公在位时间较长,其在位时郑国已经失去了郑庄公时代的威风,郑国夹在楚晋之间,风雨飘摇。郑文公能够察言观色,常常与大国结盟,躲过了一次次的灭国危机。 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逐一回答。佚之狐善于识人,但并不一定长于辞令,推荐烛之武,

作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作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 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 【运用示例】 1.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全大局,作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 2.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可仍毅坚,先驱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 3.人参是人间极品,人参也是越老越珍贵的。年轻的时候没人要,让它在土壤中默默生长,积蓄了一生的能量,只为在年老出土时释放出来。烛之武就像是一个人间极品,大半生都被埋没的人参。人参是植物中最特别的一种,就如烛之武,不然郑伯怎么会把国家的安危托在烛之武身上呢?人参也是极好的补品,对人的作用很大,烛之武便是如此,一席精辟的话,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抓住秦伯的心理弱点,达到了劝退的目的。 4.当今社会,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有一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将竞争之激烈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伯乐完全忽视了那匹千里马时,原本再雄心壮志的人也一定愤怒极了,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可他是否想过,是匹千里马就总会被发掘,如果重新振作,就不会在后来错失良机了。烛之武便是这样的聪明人,虽然他这人才被白白浪费了许久,但国难当头,国君求助,爱国振邦之心强烈的他又怎么会拒绝?于是,他放下了多年来不受重用的愤怒、忌恨与傲气,虽然还是略表牢骚之意,却仍旧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退秦师的重任。烛之武正是不因个人情绪影响,才保全了大局。 5.烛之武称得上是一壶佳酿,但他却被埋没在晋国——这条深巷子中。尽管它香飘四方,却也迟迟未被晋侯——也就是这条巷子的尽头所“品尝”。直到这条巷子将要被拆毁的时候,它才被当作救命稻草般地呈到了晋侯的手中,成为了晋国命运的转折点。由此观之,哪怕是再聪明,再厉害过人,若不懂得毛遂自荐,也会永远掩藏于平凡世俗中,最后只能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不留痕迹。 6. 晚年得志,不能不说是他的运道好。明明有才,明明有若干机遇摆在面前,不伸手去拿,谁能说他拿不到手,仅仅只是懒得伸一伸手。当今社会,不是过去,我们应该把握机遇,不应等着机遇来找你。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坚定的爱国者--苏武 《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艰苦处境和他卓绝的节操,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古代忠君爱国的典型人物,为后世所颂扬传唱,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家喻户晓。 首先,我们可以从《苏武传》中看出苏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当单于使卫律劝降时,苏武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引刀自刺。苏武以他的举动表明他忠于汉朝绝不变节的决心。而又有谁会有他那份坚定的忠君爱国之心呢?连李陵这样的将领都劝他投降,苏武也不为所动,表明心志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在私底下,在无人处,苏武也一如既往的坚定他的爱国心。当他听李陵说汉武帝驾崩时,“南乡号哭,呕血。旦夕临,数月。”无论在何时何地,苏武的忠君爱国之心都得到体现。 反观那副中郎将张胜在卫律举剑威胁的时候,立刻请降。张胜这副贪生怕死的嘴脸,如何与苏武面对生命威胁时的巍然不动相比呢?到最后,连卫律都清楚地知道苏武的满腔爱国心,知道他绝不会投降。敌方单于对他的种种刁难也只是因为佩服他的气节而生出爱才之心。从敌方的表现中,更能看出苏武坚定高尚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 其次,苏武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在面对叛国者卫律的劝降之语时,苏武痛骂卫律“不顾恩义,叛主背亲”。然而,在他面对同僚李陵的劝降时,他知道李陵的投降是事出有因。虽然李陵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苏武也只是说:“愿复勿再言。”对李陵充满理解和耐

心。 最后,苏武还是一个坚韧不屈、意志坚定顽强、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人格高尚。天下大雪,单于不给苏武食物时,苏武“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都不死。单于没有办法,又不忍杀他,把他流放到北海无人处,对他提出种种刁难,并且连唯一的财务都被偷走时,苏武仍坚持下来。 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从壮年到满头白发,都没改变他的初心,至始至终都坚定他的爱国信念。这样难能可贵的爱国者,这样坚韧的人,值得被名流青史,为后世所颂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