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佛教的认识

现代佛教的认识

现代佛教的认识
现代佛教的认识

随着佛教的发展,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信仰者的要求,佛教需要大众化,于是产生了上种新的佛教派别——大乘佛教。由此把原来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或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在教义上显示出与小乘佛教不同的宗旨:1。普渡众生,体现出明显的利他主义。2。大慈大悲,以行善威德为修行解脱的主要途径。3。承认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给信仰者一种永生的追求。4。不出家也可修行,只要布施积德,也能成佛。

早期原始佛教按照当时的传统,不允许描绘人形的佛陀像,凡需要表现佛陀事迹的地方,均无一例外地用其它事物来代替。桑奇大塔栏循上的雕绘、菩提迦耶的佛像雕塑、野鹿苑的柱冠都是采用象征、“隐喻和暗示手法。这是原始佛教艺术的广大特点。

键陀罗的造像运动,在佛教内部几乎是同大乘教派的掘起同时并兴的。大乘佛教秉其应世太俗的宗旨,主张以善巧方便化导众生,理论上也可樟助声色形相对佛陀世尊进行艺术表现,这对佛像的出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公元1世绿贵霜王朝时;希腊人的神明观念和造像意识,打破了次大陆原回固避佛像的禁忌。这一对期不仅雕刻了许多佛的座像和立像、而且在佛传图的浮雕中也出现了涅磐佛的本相。但键陀罗的佛教雕刻,检的来说还是以表现小乘佛教的内容为主,特别是涅磐像所刻划的佛大”无余涅磐“的境界,”完全是小乘教徒的宗教理想、与不般大乘教义主张的“无住涅磐”(无余涅磐、无住涅磐,未来佛教唯识法相宗把涅磐分为四种,即涅磐、有余涅磐、无余涅磐和无住涅磐。有余与无余涅磐指断烦恼障,无住涅磐指断所知障)恰好相背。因此卧佛这一造像形式,就其包含的宗教思想的来源和特质而论;始终同小乘佛教保持着更为亲近的关系。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特别是在西域地区,佛教造像多为小乘艺术。龟兹地区的克孜尔。库水土拉、森木塞本等石窟中,大量的宣扬“忍辱牺牲”“厌身灭智。等思想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及涅磐变相,这些小乘经故事画通过高昌传到敦煌。所以敦煌早期洞窟,多为小乘思想,宣扬”善恶报应“因果轮回”,经过累世而成佛。早期壁画占主要地位的是小乘教《六度集经》、《贤愚经》和《佛说本起经》等为依据所画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画面充满了悲惨绝望,消极厌世,看不到一点点生的欢乐。另外,七佛造像和交脚弥勒造像也是小乘佛教艺术的特点,在炳灵寺、云冈及麦积山等处石窟,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开凿的窟穴,此类题材造像都比较多见。

唐代大乘数流播全国,宗派不断兴起,各种内容的经变画增多,如《维摩诘经变》中维摩诘,这位在家的居士,拥有妻儿、奴婢和庄园,享尽荣华官贵且辩才无碍又具有超越世间的种种神通变化,最为中国士大夫们所激赏。大乖教内容以经变画为多,如以《法华经》为依据的“二佛并坐说法图”,以《金光明经》为依据的“流水长者救鱼”故事,以《佛说阿弥陀佛经》为依据的净土变,着重表现”极乐世界“的种种豪华与欢乐。画面也开始脱却质朴粗犷的气息,进而追求丰满华丽的效果。

早期洞窟中,佛像多为说法图,特别是正龛佛像与壁画相结合的大场面。隋唐以后由于大乘佛教思想流行,佛像画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佛、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大天王、地藏菩萨等单体的形象。唐代净土思想流行,因而观音塑像受到佛徒们的特殊崇拜。禅宗盛行,罗汉造像和画像的流行与普及,便在早期究僧像的基础上,以禅师为摹本创作出入世住法的五百罗汉像。而在历代文人书画中所.体现出的大乘禅宗艺术那种含蓄、空灵、疏淡的审美待征显然不同于早期小乘艺术所追求的“满”、繁复和浓艳的装饰美。南传佛教诸国如泰国“苏科达耶”时期佛教艺术由于受斯里兰卡影响,提倡上座部佛教,并定为国教。这种”苏科达耶“风格在线条类型化和形式简化上十分突出,较典型的佛像特征是:

颜面呈卵圆型,双眉呈满弓形向下曲线,头顶螺发高耸成尖顶火焰状,表情空法,并有些冷漠,完全不含印度雕刻充斥色情的成分,这种观念符合14世纪平稳年代小乘佛教艺术的崇高和禁欲主义的理想。

缅甸和斯里兰卡一样,小乘上座部佛教有很长的流传历史。著名的那难陀寺,寺壁上刻有佛本生故事浮雕数百幅,寺柱上刻有佛传故事数十幅,代表了当时佛教雕刻的最高水平。缅甸供季在庙宇中的大佛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和过去四佛,通常是用砖砌塑;再用灰泥粉刷,镀金而成。由于小乘上座部佛教重视精确地按照佛像仪轨造像,故很多作品程式化严重,缺乏生气。

印尼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创造要算婆罗浮图,这座现今世界上最庞大的佛教建筑物体现出大乘佛教的宇宙观。塔基部雕刻的是佛的早期生活,从佛本生故事开始向上进入佛主求道、寻求人生真讳的过程,再上则是天上的大乘诸佛。这样的三层,实际上是按照大乘思想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安排的。佛教认为欲界众生,在生与再生的循环中永远解脱不了轮回之苦。色界,虽已摒弃各种欲望,但仍有名有形。只有进入无色界:才永远获得绝对的安宁和静止。当一个朝拜者进入佛塔时,他好似经历了一次由前生至来世的旅程,看到了佛主的前生、生活和各重天界的景象,体验了一次从低级到高级、从尘世到天庭的宗教经历。

柬埔寨也是大乘佛教国,吴哥王城中心的巴荣寺是一座奇特的金字塔形庙宇,庙中有无数的观世音菩萨头像,另一处是小吴哥,它的形式好似模仿婆罗浮图,设计意图亦是体现大乘佛教思想。

浅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浅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摘要: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漫长的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虽曾经历三武一宗的法难,但直至今日,佛教依然相当兴盛。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关键词:佛教中国影响现实意义 正文: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诞生在印度次大陆,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发生冲突和融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为辅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格局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时代。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中国所发生的影响,对中国是深远而广泛的,一直到今天还在发生作用。本文就文化艺术以及道德这两方面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解析,并结合自身观点谈谈佛教对中国的现代意义。 一、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影响 佛教的一大影响表现在文学艺术上,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深受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带来大量的外来词汇,如般若,意识,禅那,摩诃,三摩地,丰富了我国汉字词汇。唐代诗人中如王维深受大乘维摩诘经的影响,田园诗富有禅意。宋朝的三苏他们的词赋洋溢着禅的味道。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 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二、佛教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影响外,对社会风尚习惯亦有潜移默化之功。 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是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问题,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都是存而不论。纵然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问题也只寄望于个人的后代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实,从现实的史实上看,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不可靠的。因此,自从佛教传入之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 佛教给我们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均由各自负责;善恶报应的问题告诉我们,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善报属于自己,恶果也属于自己,现生不报,来生必报。这一点鼓励了人们,要积极地去除恶。这一观念,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之大之深,实在无法估量。 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孝道为本。佛教之传入,益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因为儒家论孝,不过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佛教言孝,不仅侍奉供养,继其志,展其业,更要使其止恶行善,进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佛教孝道之提倡,确可令社会充满孝敬与亲善,而人心之向善,前途之幸福,亦可指日可待。所以说,佛教之孝,不止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抑亦可以敦风化俗,有助于道德之发扬。 三、佛教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意义 根据佛教界的说法,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尤其中国佛教更是具有积极入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教育和引导人自修、自悟、自证、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自我解放,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啊,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正是中国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摘要: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但是今天佛教面临着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我们不得不承认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也决定着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佛教道德规范社会功用 佛教从创建初到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但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其解脱论亦是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等现世问题展开的,具有普世的价值与永恒的魅力。中国佛教更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宣扬“人间佛教”的理念,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佛教精神的观照下合理化解。“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决定了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同时,佛教自身也蕴含能够为现实服务的丰富宝藏。笔者仅以佛教伦理道德为例,对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然与必然进行阐释。 一、佛教基本道德规范 (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偈在教内教外均广为流传,可视为佛教道德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准则。《增一阿含经·序品》对此进一步阐释,“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笔者认为,该偈从内容上来讲可理解为世俗和超世俗两个层次。首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属世俗伦理道德层次,与社会道德具有同一性,佛教藉此使人防非止恶,所以通世出、世间法,并摄一切止持和作持性戒律。佛教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有漏善”。漏是烦恼意,因其虽讲为善去恶,但并未究竟,所以是有漏。此与儒家伦理道德“五常”“八德”等类似。其次,“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属超伦理道德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3458957.html,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鑫 来源:《老区建设》2015年第02期 ?眼提要?演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变得愈来愈快,身心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极大的困扰。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对于心理问题的研究和治疗有很大的成果,而与西方心理学相通的佛教更是以塑造人的心理为其关键。借鉴修心思想和禅修方法来解决当代人的身心健康等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眼关键词?演佛教修心;修心七要;菩提心;身心健康 ?眼作者简介?演张鑫(1990—),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艺术学。 ?穴江西南昌 330013?雪 ?眼基金项目?演本文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本文为2013年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YC2013—X14。 西方医学在分析了一百多个情绪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之后,发现长期焦虑(包括哀愁、沮丧、悲观、愤怒、敌意)的人们,罹患重病的机率要高出常人一倍,这充分揭示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哈佛医学院的进化心理学家南希·埃特考夫曾认为,我们在正面与负面的体验中,进化的过程似乎让我们更容易去关注并记住后者。这就意味着即使在没有任何问题出现时,人们依旧会有烦恼、不愉快的情绪和对过去或未来悲观的想法,实际上多数的痛苦都源于人的内心。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人们在奔波忙碌、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忽视了对自身心灵的重视和提升,人们正面临着各种身心健康问题。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Ronald D.Siegel在工作中发现,他的病人中所有人都认为生活很艰难,而没有接受心理治疗的人的烦恼也并不比他的病人少。现代人面临的各种困扰和烦恼,仅仅依靠医学或心理学的治疗和帮助,恐怕远远不够。 早期著名的康斯托克和帕特里奇(Comstock and Par-tridge,1972)研究显示,在某种程度上,有宗教信仰的人比其他人更健康一些。人们也常常在生活中用宗教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而日本京都大学的佐藤学者在研究禅的心理学意义上,也认为禅可以调身和调心,能为现代人提供一种高度的生存之道。笔者采用了文献综述法,经过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及佛教书籍,发现佛教中的修心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佛教是心性之学,佛教的修行注重修心,更多的是对人的心灵的教导。佛教中任何法门的修行都离不开修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学习本文的主旨: 一、学习这节课,改变了你哪些错误的想法?你以前是怎样认为的?假如你身边也有人和你过去一样,你打算怎么帮助他? 二、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必要性? 前言: 1、依止上师是为了闻思修法。 2、利用网络闻思修。 一、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1、家庭责任。P206一、二、三段: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多体谅他们的情绪。 2、工作责任。P206四、五、六段:对同事以慈悲心。 3、修行责任。P207一、 二、三段。修行也要善始善终,要有面对的能力、准备、方法。具足各种善巧方便。讨论:家庭、工作、修行该怎样结合,是以出离心或是菩提心来对待。 二、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1、学习佛法。 2、修行佛法。 3、传播佛法。P208三段:~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就是教法与证法。教法是学习经律论三藏,证法就是修持戒定慧三学。对此各个寺院都应具足,不能将佛法只停留在烧香拜佛的层面上。P208四段:就是学习佛法、修行佛法、传播佛法。讨论:居士们到寺院做什么?是烧香拜佛或是闻思修法? 三、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1、人格贤善,p210四段:上师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讲具足人格,心很善良,人很正直,这样才不会做很多坏事。从出家人讲,则戒律清净、品行稳重。 2、具足智慧,p210五段、p211第一、二、三段:有智慧做很多事不容易搞错、有智慧别人会服从,对弘扬佛法有利。 3、利他心重。P211四段:大乘佛法就要大慈大、普利群生悲。 四、佛教徒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1、信心~p212二、三段:如果没有信心,诚如佛经中所说,就像种子被火烧焦而不能发芽一样,善法的功德苗芽是不会产生的。信心是入门的津梁。 2、悲心~p213一、二段:大乘佛弟子对众生必须要有悲心和菩提心。 3、智慧~p213三、四、五段:对密法的法本不在乎,跨越法本,跨越僧衣,<入菩萨行论>、<前行>中讲过,至少要恭敬三宝的所依,应当把法本当成佛一样。凡是出家人的三衣,哪怕一个碎片,都要恭敬顶戴。P214二、三、四段:不要做一个盲目的群体,要有智慧,弘扬佛法不只是上师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佛弟子义不容辞的责任。P215第一、二、三、四段:每个佛教徒应齐心协力弘扬佛法,不要诋毁不同宗派,不要诽谤不同上师,不要争抢其他上师的弟子。要感恩释迦牟尼佛、赞叹佛教如何殊胜。

佛教文化概论论文

“佛教文化概论”心得感悟 今天,我想向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一门课——佛教文化概论。我当初选这个课,并不是因为喜欢,因为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当时只有几个不多的选择了,这个最合我眼缘。当时我觉得佛教对人是一种信仰,而我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这个对我应该挺有用的。所以说,我跟这门课真不是一般的因缘。 第一节课时,我怀着好奇的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担心接触的是一堂无趣的,难以理解的课程。一开始时,老师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接受的是佛教文化。我们将要接受一种教育,这个教育的名称叫做‘佛陀教育’。”我当时听到‘佛陀’二字,就想:难道是要我们清心寡欲,一切为善。之后老师解释了它,佛陀就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的觉悟,或者说圆满觉悟的人,而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教育。我想:要是我的一生真的达到圆满,思想透彻觉悟那这一生真的美满的啊。自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这门课,深入的领悟它,修身养性。 经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例如,九法界、诸法实相、三法印、了义说、涅槃寂静、八正道等。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它没有片刻的停留,辩证法的思想它也是这样认为。第二叫“诸法无我”。诸法就是指万事万物。无我就是它没有自性。“诸法无我”,就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最后是“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的心彻底的清净,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这就叫涅槃。寂静就是指的身心安稳,就是一切自在,自在到了不能再自在。 “三法印”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苦是苦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苦呢,实际上就是苦在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所以妄念就很多,苦是苦在这里。为什么我们会有生苦呢?也是因为这个。 接着,我想说说佛法的另一重要内容——八正道。首先知见要正,见解不正,知见不正,什么都谈不上。有了正见,还要有正思维。有了正见、正思维,

物理学之道精华节选

《物理学之道——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精华节选 達之2013年4月8日星期一 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的扉页上曾引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的一段话,其中说:“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会点上。” 以下《物理学之道——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精华原文节选。其中大部分是网上复制下载的,少数网上没找到可复制的文本,是我自己对照原书用键盘敲出来的,为此今天花了好几个小时。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惊人的平行之处。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之间的相似性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我们将会碰到许多论述,几乎无法区别它们究竟是物理学家还是东方神秘主义者说的。 在东方传统中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联系。 我所说的“东方神秘主义”是指印度教、佛教与道教的宗教哲学。 我们越是深入微观世界就越体会到现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多么相似,他们把世界看成是由不可分割、相互作用、永远运动的各部分构成的系统,而人则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我们要谈论的究竟是哪一种“知识”,来自吴哥窟或京都的佛教徒所说的“知识”与来自牛津或者伯克利大学的物理学家所说的“知识”是不是一码事?一方面是实验数 据、方程式和理论,另一方面则是宗教经文、古代神话或哲学论文,我们要从中选择什么呢?这一章要澄清两点:有关知识的性质与表达它们的语言。 纵观历史,公认的人类思想具有两种知识或者两种形态的意识,一般称之为理性的和直觉的,并分别把它们与科学及宗教联系在一起。在西方往往推崇理性的科学知识而贬低直觉的宗教型知 识,但是传统的东方态度正好相反。 例如《奥义书》谈到高级与低级的知识,低级知识是指各门科学,而高级知识是指宗教知识。 东方神秘主义者所考虑的是对实在的直接经验,它不仅超越智力的思维而且超越感官的知觉。

佛教农业

佛教农业 佛教农业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之一。指以寺院(或佛教协会)为基本单位,坚持“人间佛教”的思想(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三个传统(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的指导下,以贴近自然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佛教独特的修证精神融入其中,以农业发展寺庙经济,以农业陶冶僧众情操,以农业与村民和睦相处,以农业引导众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农业劳动。 佛教农业类型及创建模式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活动的基地,具体在佛教农业建设上,可采取两大类型六种具体的创建模式:一、庄严国土型 庄严国土型,重在强调利用自然的、生态的、环保的农业生产优势,不断绿化、美化、净化寺院环境,创造美好的人间净土。包括传统农业模式,自然生态模式,环保模式。 1)传统农业模式: 主要表现为村庙,村庙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地带,据调查,村庙是一个多种文化的综合体,村庄是原始农业文明的产物。而佛教僧侣,参予村庄的管理,指导影响人民的生活。僧侣和村庙是村庄的中心。除了传佛音,解佛法等之外,僧侣也参加世俗的活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古时,很多村庄的建立是由于僧人们在荒芜之地先建立了寺庙,随着僧人们开垦荒地种田收获,逐渐吸引农人们在周边安家落户,并形成一个村庄型的经济体,分工协作,共同生活。历史上,很多村庄名称来源于寺庙名称。 2)自然生态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自然山川与建筑、绿化的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将审美活动引申到哲学高度,导引人们进入禅境。作为游人、香客,从佛寺的一草一木、一经一偈都可体会到常住的良苦用心,他们正是通过此种亲切的感受来认识佛教。佛寺自然景观是其形式,佛教的信仰、教化则是其基础。 3)环保模式: 基于佛陀所说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理念,佛教主张在环境尚未被破坏之前,就应该进行互利共生的措施。亦即从事环保不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而是希望拥有平衡的自然生态。现代的佛教界,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有种种实际的环保运动与措施。 二、弘法利生型 弘法利生型,重在强调佛教中慈悲的、济世的、利众的人文思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环境,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在劳作之中净化世道人心。包括产业化模式,素食文化模式,扶贫救困模式。 1)产业化模式: 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禅僧务农,大都因地制宜,采茶制药,以资生息。“自古名寺出名茶”,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许多珍品,最初皆出于禅僧之口。如九华佛茶,即为禅僧所命名;地藏黄精,即依禅僧而得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黄精之采集、选用,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使黄精与成佛合二为一,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黄精文化的产业化。 2)素食文化模式: 众所周知,佛教是讲慈悲戒杀生的,但在传入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梁武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肉,从此全国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可以

佛教的积极意义

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高姗姗佛教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所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展,人类精神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佛教此时正好充分发挥其心理辅导和治疗方面的功能,帮助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运用佛教理论化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又会留给他们那些活着的亲人数倍的痛苦。而这些自杀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存有心理问题和认知上面的障碍。心理疾病一方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严重的还可导致自杀轻生的后果,另一方面也会给亲友和家人带来很多负面因素,造成伤害和打击。 佛教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因此主张开发人们心中无量的宝藏,将恶心改为善心,教导众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离开不了心。因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的。所以经上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可以说世间上种种的痛苦烦恼,皆由心造,我们的心在五趣六道里流浪,多生多劫以来不听从指挥,贪求五花八门的外境,对名利、金钱、权势、爱情,汲汲营营追求、计较、分别。其实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如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

以滋长善根,种植福德;如明镜,可以洞察万物,映现一切;如大海,蕴藏无限能源宝藏。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疗,因为智慧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佛陀以简便的法门告诉大众:佛法就是心法。在佛教的教理教义中,还有很多方面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佛教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在佛教唯识学中,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多。佛教认为,我们所有的种种烦恼痛苦,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众生的苦恼,唯有从心入手。 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心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是怎样地被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能够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心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容易被我们的心“欺骗”了,我们就可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做个自在快乐的人了。 二、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佛陀指示人际的关系,亲到母子夫妻、亲戚朋友,乃至怨家对头,都是由宿生之缘缔结而来的!没有缘就不会在一起:过去没有缘的人,即使相逢了,彼此间也不起反应的。人际关系就是四种缘会:在感情

汉传佛教的反思

汉传佛教的反思 ——戒幢佛学论丛总序 济群法师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唯佛教属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佛教,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决烦恼痛苦,也能使我们对中 国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历经南北朝的弘传,至隋唐而达鼎盛。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初期,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一是佛经翻译,一是义学研究。对佛经的翻译,使汉传佛教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印度早期和中期的佛教思想;而对义学的研究,则使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即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 宗派的形成,并非中国特有的新生事物。不论在早期印度,还是南传、藏传地区,都曾出现过不同的教派。之所以会有宗派之分,主要是因为佛教博大精深,任何人都难以完整掌握。祖师们为了佛法弘扬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便于人们修学,便根据某部经论或内容相似 的的经论,建立起各自的修学体系,进而演变为不同宗派。 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多创立于隋唐,但其历史却可追溯至南北朝甚至更早。如净土宗初祖为东晋慧远,而实际创立者乃唐代善导。天台宗初祖为北齐慧文,因读《大智度论》领悟“三智一心中得”,又从《中论》悟到“一心三观”。慧思继承此说,结合《法华经》要义,传至智者形成“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天台宗。由此可见,任何思想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须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几代人的总结方能形成。其后,还有赖

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方立天 编者按:1961年,方立天教授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从先秦到当代,古今数千年,哲学家数以百计,哲学史籍汗牛充栋,难以全部究其原委。在一次教研室讨论研究重点分工的会议上,他确定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哲学为自己的研究重点。这一段长达700年历史的哲学史,包含了儒、道、佛三教的丰富内容,研究难度很大。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近半个世纪的孜孜以求,他由此成就为中国的佛学大家,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以这样一幅对联评价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精思穷微著作传九州”。他对佛教哲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中国哲学史的内涵,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对于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所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佛教的作用,方教授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看法,记者就此采访了方教授。 “我并不信仰宗教,也不反对宗教,我坚持真理。” “佛教的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的思维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 “我们应该纠正过去那种把佛教简单地看成迷信的做法。” ——方立天 应该如何看待佛教 记者:您是学哲学的,和中国哲学打交道已近半个世纪,但对佛教的研究也很深入。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呢? 方立天:1956年,我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这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在北京大学,我曾经受业于汤用彤、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哲学界泰斗,他们的治学态度、方法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之所以决定研究佛教并矢志

不渝,主要是因为佛教内容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又极其之大,还可以与中国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中国的佛教研究成果又极其之少。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近现代学术界有过争论,我的看法同汤一介先生是一致的,就是认为佛教包含很多哲学内容,佛教既是宗教也是哲学。佛教哲学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我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整理、研究佛教哲学,丰富中国哲学史的内涵。在上个世纪,胡适曾经写过《中国哲学史》上卷,但因为对佛学了解不深,没有办法完成《中国哲学史》下卷。哲学大师冯友兰讲解中国哲学史就把佛学中的重要概念“空”理解错了! 记者:您是老一辈的哲学家,在诸种思潮蜂起的今天,您仍然诚笃地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实实在在地运用这一思想,长期以来认真地整理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脉络。您信佛教吗?您怎么看佛教呢? 方立天:我并不信仰宗教,也不反对宗教,我坚持真理。我把自己的任务限定为从学术的角度研究宗教,力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宗教的复杂现象,肯定在我看来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在我看来应该否定的东西。我对宗教研究了40余载,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在我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安身立命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很大,我的工作、事业取儒家的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生活上、名利上则受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顺其自然,淡然处之。佛教的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的思维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其初衷当然是为了挣脱和解决人类千百年为之不满、为之困惑的那种不自由的现实状况。从这个背景上看待佛教和它的思想观念,形而上的玄想也就成为了人类因为追求自由解放而不断探索和创造的积极行动。这也正是宗教的以至于宗教情绪的文化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根据所在。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记者:我们知道佛教源自外来文化,但千余年同中国的本土固有文化互相影响,彼此融合。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吗?

李润生先生简介

李潤生先生簡介 李先生先後畢業於香港葛量洪師範學院、珠海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事新儒學家唐君毅先生及佛學家羅時憲先生,曾任教於羅富國教育學院、葛量洪教育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新亞文商書院、新亞研究所、能仁研究所及志蓮淨苑等學府。所授課程包括儒、釋、道三家思想。主要著作包括《僧肇》、《佛家輪迴理論》、《因明入正理論導讀》、《唯識三十頌導讀》、《唯識二十論導讀》、《中論導讀》、《中論析義》、《山齋絮語》、《百論析義》及《成唯識論述記解讀〃破執篇》等多種。 (以上部份內容輯錄自法相學會網址) 訪問及整理: 趙敬邦李: 李潤生先生 問: 請問您可否與我們分享一些有關唐先生的軼事? 李: 唐先生授課時非常投入,以至經常忘記扣襯衣的鈕子、抽煙時又會忘記點煙,甚至會用粉刷抺汗。學生上課時均有一定困難,因唐先生說的是四川話,因此我也能聽懂一半而已。由於新亞研究所未有投影機,故唐先生每次上課均會使用黑板,其邊講邊寫,以至經常弄得全身皆是粉末; 又唐先生喜歡沉思,有學長便曾告訴我,唐先生有一次乘車到中大馬料水時,車子駛至海灘以至差點翻倒,但唐先生竟若無其事,且沒有任何驚恐表情,原來他當時正在沉思。而唐先生雖主要研究哲學,但他的文學修養很好,講書時喜歡引用詩句,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便是唐先生喜歡引用的詩句之一。他有時會把詩句默寫於黑板上,學生對唐先生之文學修養均十分欣賞。我們雖未能接上唐先生的思路,但隨他在理念世界中遊觀,已讓我們感到陶醉。但唐先生也有一不好的習慣,便是經常抽煙,乃至尚未抽完第一枝煙,第二枝煙已經點起。由於經常被煙燻黃燻黑,故你會發覺唐先生的手總是黑黑的,當我們去探望他時,便要被迫吸二手煙了。另唐先生的客廳放有一小盅白砂糖,他偶爾會進食一匙,相信這是為了解自己的煙癮。不幸的是,或基於此一緣故,唐先生的眼睛和肺部最終均出現了問題。 問: 請問當時新亞研究所的學習氣氛如何? 李: 當時研究所的學習氣氛很多。現在研究所的同學多是兼讀,而我們當時則多為全職學生,學生當時還可以拿津貼。我覺得其時研究所最好之處,是每月均有例會,每一研究生須輪流發表論文。學生在研究所研讀兩年,第一年不用寫專題論文,但須出席例會。而所有老師和參與同學均可對所發表的論文提出意見或批評,若你的文章得到好評,那便有信心繼續撰寫畢業論文;若論文受到攻擊,那你便須對自己的寫作提高警惕,以免犯上各種錯誤,故例會可視為一「木人巷」,對研究生的學習非常有用。另外,我們要修讀一科「方法論」,該科由謝幼偉先生教授,其會教導學生在研究文學時應用什麼方法,研究哲學和歷史又當用什麼方法。研究生既學習方法論,又參與例會,故一般而言,其時研究所畢業之同學對自己的寫作能力均有一定信心。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着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 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 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佛家智慧

近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已经连篇累牍。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培育健康心理、提升人生境界是大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挖掘传统的智慧宝藏,破解心理建设的难题,应当是一条积极可行的思路,但也是一条有待开拓的路径。佛家智慧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意义,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佛教哲学与现代心理学之关系 佛教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说佛学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哲学是专门研究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的。佛教基本经典《金刚经》开篇即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之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段文字是说有一个叫须菩提的长老恭敬地请教释加牟尼:那些善男善女如果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要怎样才能守住心念,又怎样控制好自己的心灵以免受邪念的干扰呢?整部《金刚经》都在逐层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影响最广的禅宗经典《坛经》反复讲人的本心、自性、自性自度、无念、无住、迷悟、正见、明心、顿悟,就是一套心理学的语言。同时《坛经》有一套完整的修心方法,《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有一段文字,记录慧能为信徒传“五香”,即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事实上就是一套有效的调适心理的方法。 佛教对于心理学的贡献和作为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历来学者们有着非常一致的看法。梁启超晚年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1922年他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指出:“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1]葛兆光在他的宏篇巨著《中国思想史》中也有同样的表述,他说,从八世纪中叶以后,士人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以戒律严格护持自己的身心不受污染,然后以禅定去体验自己的心灵本原,或者以禅定体验到自己原本清静的心灵境界,然后用戒律小心呵护这种境界不至于失坠,这种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2] 佛家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家理论从心的角度研究宇宙万物以及芸芸众生,并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已经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佛家基本理论就是围绕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心理困惑而展开。例如,佛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痛苦的原因来源于人无止境的欲望,人们总是由于迷茫、贪求和执著而生出种种痛苦。人生皆苦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克服人间的狂放之态,以低调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勤修苦修、辛勤劳作取得心态的平静和行为的自适。又如,佛家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永无常态。人生也是一样,天天在活动,“我”在时刻变化,没有稳定的相状,佛教认为所谓的“真我”是不存在的,一切都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佛家强调世界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事物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不自缚于一时一地的人事纠缠,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 佛教反复强调的因缘,是谓万物变化乃因果链条,人生的变化也是如此,人从生到死是十二因缘的聚合,“佛以为一个人的生命,并非由天所赋予,亦非无因而突然发生,都是由自己的意志力创造出来的”[3]。人生的命运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自身在其生命过程中所造的“业”,即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的我是过去造就的,而我未来的命运,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理论给予人们行为以极强的外在约束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从而去恶从善。 在人生皆苦、无相、因缘等等理论的基础上,佛教大力宣传人的自我心性修养,要求人们进行智慧的修养、意志的修养和情感的修养。智慧的修养就是要从哲理上通达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意志的修养就是要锻造意志力,向无我的境界攀登; 情感的修养就是要树立同情心,佛家不仅强调渡已,更强调普济众生。佛家虽然把幸福寄托在来世,但佛家努力让人们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体验现实生命的充实与永恒。 历代知名人士把佛学当作修心养心的工具不胜枚举,唐代的杜甫、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宋代的周敦颐、朱熹、苏东坡,近代的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等,与佛学的缘分都有可靠的史料记载。王维《叹白发》诗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由此可见,佛学与心理学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完全可以通融、借鉴。美国心理学教授依莲娜.罗许说:“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在于西方心理学如何向佛教取法,以便使心理学能够处理真正的人心,而非假想的图画”[4]。中国是佛学理论研究最深入、佛教典籍最多、佛学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挖掘佛学资源,解决现实中人们的精神问题,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积极可行的。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刘延刚 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

世俗与神圣之问-以现代佛教的产生-特点及发展为例

世俗与神圣之问: 以现代佛教的产生特点及发展为例摘要:现代佛教在近百年发展历程中入世倾向逐步加强。一方面与现代社会实现了允恰的调适,彰示了佛教的生命力及永恒价值;另一方面深入世俗化不可避免地对其宗教神圣特征有所消解。二者交错成为宗教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新困境,对治的路径在于从世俗与神圣的张力间寻找新的平衡。 关键词:宗教;现代:世俗;神圣 所谓现代佛教,即指传统佛教的现代化转型。从普遍意义上审视佛教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特征及所遭遇的困境,对思考宗教的发展走向将有所裨益。佛教现代化发轫于十九世纪末的杨文会;形成于上世纪20 年代的太虚;滥觞于上世纪中后期的印顺及当代的星云,其影响广泛深入,呈现出进一步向纵横掘进的态势。因为它产生于现代社会、关照现代生活、直叩现代问题,所以表现出鲜明的人世倾向。 一、产生背景——内因外缘 1、历史必然。佛教传人中国,经过与固有儒道文化一系列地冲突交融后,彼此借鉴、相互吸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过宋元至明清以降,由于义理更新停滞、僧众修学松弛,质朴简洁饶有意蕴的佛法走向神秘与怪诞。佛教在经历传人、融合、兴盛、过渡期之后转入凋敝阶段,“明清以降,数百年间直可谓之衰落凌替之期” 。此颓废之势引起教内外的普遍不满,莲池大师曾感慨“末法僧有习书、习诗、习尺牍语,而是三者皆士大夫所有事,士大夫舍之不习而习禅,僧顾攻其所舍,而于己分上一大事因缘置之度外,何颠倒乃尔” ?;近代对此的认识

更加清晰,“有清世宗以来,僧禁废弛,而僧品杂,寝至末叶师虫遍体……长此以往,佛法之不亡,焉不可得也” ;杨仁山更是严厉指责,“自试经之例停传戒之禁弛……于经、律、论毫无所知,居然做方丈,开期川戒,与之谈论,庸俗不堪” 。正是佛教自身的堕落与凋敝抹煞了传统佛教的价值与光芒,最终直接刺激了教内外知识阶层产生挽回佛教自尊、重振佛教精神的宏愿和实践。 2、时代要求。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取得史无前例的科学技术大进步。随即科学思想、唯物论、进化论等兴盛于西方而后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有压倒东西方一切哲学精神之气势,导致“虽然都是不了义的东西哲学难以抵挡科学的锐利攻击” 。顿时东西方世界都洋溢着对科学、物质、理性的热切渴望和偏执追求,无暇顾及且极力批判精神、意义和神圣的世界。作为秉持浓厚人文精神的佛教面,对这一情景,深感“佛法能救济物质文明于偏枯,挽回狂澜于既倒”,旋即自觉适应时代要求,主动阐释固有深义,通过对治人类社会的现代性弊病,充分发挥自身效用、彰显其永恒价值,积极寻找和重塑自己在社会历史发展潮流中的位置。 3、学术契机。鸦片战争后,封闭传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变局,道德礼法紊乱、社会结构涣散,顿时陷入国衰族殆的困境。对此,知识分子为挽救国亡族灭的危机、实现传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立足实际需要、采摘佛学资源,建立发展自己的思想学说、思索救亡图存之道,奠定了佛教文化现代转型的萌芽。经过一系列艰难尝试后,国人逐渐意识到民族危机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是文化危机。若要成功实现中国富强兴盛和现代转型的关键在于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这首先要求对传统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视频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佛教之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 作者:李小托 对佛教感兴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对佛教感兴趣。而是对人种感兴趣。印度是一个人种博物馆。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对印度的人种感兴趣。为什么印度会有黑白这样各色各样的人种。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书上描述。雅利安人最初进入印度河流域的情景。其中一段描写是这样的。那个英俊的雅利安青年。骑在马背上。在刚刚进入的印度次大陆驰骋,金色的长发。在晨曦中飘扬。那时候我就知道。印度曾经有一个这么漂亮的民族,后来通过阅读又知道。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前,在印度河谷流域。曾存在一个特别璀璨的文明。他们用印章。他们用泥来烧成砖盖房子。他们有自己文字,他们好像传承了苏美尔文化。那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有冥想。有禅定。后来白种人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他们貌似是入侵者。但是他们被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我甚至怀疑婆罗门教的吠陀仙人时期,就是指早于雅利安人的印度河谷文明时期。所以说印度文明是一个连续的包容的文明。所以你看后来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都很体现这种柔和。包

容。五花八门,这样的特色。 《佛教之二,为什么佛教是包容的,基督教不包容》虽然 印度史诗中。有非常残酷的战争描写,但是总体你可以看。这是一个融入。不是分别的过程。这跟基督教正好相反。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这样的一神教他们为什么是一个分别的宗教。不是融入而是分别出来。为什么一神教是 不包容的宗教?这要从一神教的创立历史看。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左右。一神教犹太教的创始人。亚伯拉罕出生在唔耳。是当时苏美尔第三王朝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苏美尔文明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他创立了很多世界第一。包括文字。最早的楔形文字。当 时他们的宗教是拜各种各样的神。是一种多神教的信仰。这种文明被叫做城市文明,起初就有城市存在。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保护神。那么唔耳的保护神就是月神。亚伯拉罕出生在一个闪系白人的游牧民族家庭。那时候他们家已 经从旷野迁到了唔耳,从游牧弄成了经商。你看犹太人的经商历史非常长。那时候的游牧民族他们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家族神。我们可以这样猜想。亚伯拉罕他们家的家族神就是耶和华。我们知道。落后的文明总是要被先进的文明所同化的。就像当年雅利安人被古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满清被汉人同化。落后的游牧民族也会被强大的苏美尔农耕文明同化。这个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历史也有偶然。亚伯拉罕和他的

佛教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

佛教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自汉代传入我国,经过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的排拒、吸纳、依附,最终融为一体,并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即使是非佛教徒,佛教思想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们。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当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组成的一个多元文化结构。儒家注重人伦、道家崇尚自然、佛教提倡出世,它们以多元的角度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基础。而外来文化的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一直以恒久的生命力、活力,植根中国这片沃土,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我们传递它们的佛教思想。 因此,当我们讨论佛家想对我们的影响时,并不仅仅局限于佛教思想对我

们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还会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发,探讨它们对我们生活的一些习惯的影响。 一、佛家的哲学思想 (1)佛家理想人格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神学唯心主义。由此决定,可以说,它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神格”。不过,佛家鼓吹苦海无边、万法皆空也好,宣扬明心净性、涅槃寂静也好,说到底,都是以人为理论思考中心,以治人为目的的。因而,佛家自有其理想人格的追求。 佛家的理论极为繁琐,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期理想人格是超尘脱俗、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1] (2)心如古井 佛教把世界上一切都看作是“空”的,即所谓“万法皆空”。在中国佛教宗派中,仍然如此。 正是由于佛教把世界看成空的、虚假不实的,所以,佛教才能达到并要求

别人也达到这种境界:吹到山岳的狂风是静止的,一泻千里的江河是不流的,迅速飘荡的游气是不动的,周旋惊天的日月是不行的。进而,在人生态度上,佛教徒们主张“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泥垣(涅槃)。”[2] (3)随遇而安 宋代著名大慧禅师总结了三条生活经验:第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心中。”即对任何事物都抱旷达、放任、自然的态度,自我排遣心中的郁闷或欢喜。第二,“宿习浓厚,不加排遣。自尔轻微”,即对由本心而生的积习,不用着意改变,而顺应自然,它终会复归于本心的清静淡泊。第三,以清静恬淡的心情,因应外界事物。可见,大慧禅师的生活经验就是要求人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去改变现状。[3] (4)与世无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