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考点三迁移运用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考点三迁移运用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考点三迁移运用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考点三迁移运用 Word版含解析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题组一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或颠倒事实

1.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张冠李戴或颠倒事实”的错误。

原文: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指传主陶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选项: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比对:

答案:张冠李戴。“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

(二)比对时间地点,看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

2.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的错误。

(1)原文: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选项:作者夫妻二人下棋时,秋芙常输,但她并不气馁,要与丈夫再决胜负,在输了棋之后调皮地让小狗搅乱棋局。

比对:

答案:时间错位。原文中是“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由此看出秋芙让小狗搅乱棋局是在将要输棋之时,并非输棋之后。

(2)原文:(孙长卿)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家几人?”曰:“惟此弟尔。”曰:“然则汝杀弟也。”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选项:孙长卿临危不乱,又善于断案。担任河南府通判期间,孙长卿果断制止了一场兵变,并审理了一桩命案,最终将黑心哥哥捉拿归案,他因此而名响一方。

比对:

答案:地点有误。审理案件是在担任和州知州时,非任“河南府通判”时。

(三)比对细节,看有无词义曲解、文意曲解

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词义曲解或文意曲解之处。

原文:刘湛初入朝,委任甚重,日夕引接,恩礼绸缪。善论治道,并谙前世故事,叙致铨理,听者忘疲。每入云龙门,御者便解驾,左右及羽仪随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为常。及至晚节,驱煽义康,凌轹朝廷,上意虽内离,而接遇不改。

选项:刘湛刚刚回朝做官时,皇上早晚拉着他谈论政事,恩赏礼遇十分优厚。可是到了后期,他煽动刘义康,欺凌朝廷,皇上心中早已与他决裂,但表面上的礼遇仍然不改。

比对:

答案:曲解词义。刘湛刚刚回朝做官时,皇上委以重任,早晚接见,并非拉着他。“引接”是“接见”之意。

(四)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

4.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于文无据”(无中生有)的错误。

原文:禄山乱,擢太原少尹,佐李光弼,以功加刑部侍郎,迁兵部。太原将王无纵、张奉璋恃功,以缙儒者易之,不如律令,缙斩以徇,诸将股栗。

选项:在太原少尹任上,王缙整肃纪律,将恃功自居不受约束的太原将王无纵、张奉璋等以军法处斩,全军将校再不敢居功自傲或玩忽职守。

比对:

答案:无中生有。“再不敢居功自傲或玩忽职守”于文无据,文中只有“诸将股栗”的说法。

(五)比对因果,看是否因果不当或强加因果

5.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因果不当或强加因果”的错误。

原文: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云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选项:余若水刚踏入仕途,就担任宝应知县,但他品性孤傲,不屈从于权贵,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从此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

比对:

答案:因果失当。余若水“从此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的原因,不是因为“品性孤傲,不屈从于权贵,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而是因为“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云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

(六)比对表范围或程度的词语,看是否以偏概全或缩小范围

6.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以偏概全或缩小范围”的错误。

原文: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攻,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人莫见其方。居无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所亲登东山,视菟丝所生,秉火烛其下,火灭处之,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气骨坚悍,如无疾者。

选项:钱乙医术高超。晚年他想出将病症转移到双脚来保全生命的奇招。他自制药液服用,使左侧手足出现挛缩症状,又派人挖来茯苓服用。此后身虽偏瘫,却气壮骨坚。

比对:

答案:以偏概全。“将病症转移到双脚”不正确,原文有“吾能移之,使病在末”是将疾病移到四肢,而不仅仅是“双脚”。

[题组二综合练]

(2016·福建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劾

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奉钱

..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中书二千石⑤。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选自《盖宽饶传》,有删节) 【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②奸:同“干”。③太子庶子:官职。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⑤中书二千石:官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B.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C.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D.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解析:选A。根据语法结构及动词“用”“信任”“浸废”“不行”等断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解析:选C。“奉钱”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资助之钱,其二是薪俸。在本文中应该是薪俸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向皇帝检举揭发张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盖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盖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盖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旨意,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盖宽饶性格刚直,高风亮节,志在奉公。同时他又为人苛刻,好陷害他人。太子庶子王生赞赏宽饶的节操,但不同意他的这些做法,写信劝他,盖宽饶却始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解析:选C。“他的职位不升反降”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译文:

(2)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译文:

答案:(1)(盖宽饶)提升为司隶校尉之后,揭发不加回避,官职不分大小一律举报,被检举揭发的人很多。

(2)皇上不听,就把盖宽饶交给御吏。盖宽饶举刀在北阙下面自杀,众人无不怜惜他。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借孝廉的身份做了郎官。被推举为方正,对策被定为优等,升任为谏议大夫。弹劾卫将军张安世的儿子张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并牵连到张安世居官位而无补朝政。张彭祖当时实际上下了车,盖宽饶因犯上奏大臣不实的罪,被贬职为卫司马。

盖宽饶刚任司马一职时,亲自巡视士卒住室,察看他们的饮食情况,有疾病的亲自探视慰问,并送来医药,对待士卒很有恩德。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士卒都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来报答盖宽饶的厚德。汉宣帝嘉奖他,让盖宽饶做太中大夫,派他巡察各地风俗,查出的多数上报,有的被提拔,有的被降职或免职,接受使命做事符合皇上的心意。(盖宽饶)提升为司隶校尉之后,揭发不加回避,官职不分大小一律举报,被检举揭发的人很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官吏出使到长安,都恐惧,不敢触犯法令,京城因此清静。

盖宽饶为人性格刚直,高风亮节,志在奉公。家中贫困,每月俸禄几千钱,其中一半赏给当耳目送消息的吏民。身为司隶,他的儿子经常步行前去戍守北方边境,公正廉洁就像这样。然而他为人苛刻,好陷害他人,在位官员及贵戚人人跟他结怨,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旨意。同僚后进有的官至九卿,盖宽饶自以为行为清廉,才能过人,有益于国家,却被平庸之辈超越,更加失意不快,多次上疏谏诤。太子庶子王生赞赏盖宽饶的节操,但不同意他

的这些做法,写信对他说:“英明君主知道你廉洁公正,不畏强暴,所以把司察的官职授予你,把奉行使命的大权交付给你,高官厚禄也给了你。你应该日夜思虑当世急务,执行法律,宣扬教化,担忧天下,即使日日办好事,月月有功劳,还是没有很好地称职报恩。”盖宽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这时,皇上正用刑法治国,信任重用中尚书宦官,盖宽饶上奏说:“如今圣人之道渐渐废弃,儒家的学说不被推行,拿宦官当周公、召公,用法律代替《诗》《书》。”皇上因为盖宽饶怨谤始终不改,把他的奏书交给中书二千石官吏处理。谏议大夫郑昌怜悯盖宽饶忠直忧国,因为奏事不符合皇帝的心意而被文官诋毁侮辱,上书称赞盖宽饶。皇上不听,就把盖宽饶交给御吏。盖宽饶举刀在北阙下面自杀,众人无不怜惜他。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麻花辫。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而坚毅。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谷子的叶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心若向阳,何惧忧伤。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孤独与忙碌迥异,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

16、生活除却一份过往和爱情外,还是需要几多的遐思。人生并不是单单的由过往和爱情符号所组成的,过往是人生对所有走过岁月的见证;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 教案1:读懂诗歌知人论世缘景明情 一、真题体验 1.(2012·新课标全国卷)214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赏析】这首词后人评为“痴人痴事”。相思情苦,以泪洗面,还算常事;以泪研墨,却是痴态;以泪和墨润笔作书,更属痴绝。结语不说红笺因泪褪色,反说情深使红笺无色,语似无理,却是慧心妙语,令人称绝。上片由写景引出“千里念行客”这一中心。首句由物候点明季节,景物氛围渲染出离别的悲凉气氛,三、四句旨在怀人。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书不得,思念之情无由寄托,故而弹泪。全词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在文笔上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 2、(2014.新课标2)210页 15、(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解析】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到,虽然题目只是问的两个“灯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答题时必须紧扣这个基调。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考情分析 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统计如下: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3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四节 古代文化常识训练定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古代文化常识训练定时规范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部分文人是进士出身,如王维,但仍有很多不是,比如李白,杜甫。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狄仁杰就曾在此任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古制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是为丁忧,时间视亲疏而定;丁忧期间不能为官,已为官者则需停职守制。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解析D项,“拜”“除”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只是指任命官职。 答案D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B.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如“正统二年”中的

“正统”是年号,这里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谥号”“庙号”,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解析A项,禅位: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不是皇帝登临皇位。 答案A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 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解析B项,“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答案B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

高中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中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4.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练习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押题预测 【名师精选热点试题,值得下载练习】 过永乐文长老①已卒 苏轼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②,葛洪③川畔待秋深。 [注]①永乐:在今浙江嘉兴西北。文长老:即文及,蜀人,嘉兴本觉寺住持。②圆泽:圆观与李源相友善,曾与李源相约,卒后十二年,在杭州 天竺寺相见。③葛洪:东晋人,字稚川,号抱朴子。始以儒术得名,后好 神仙导养之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不可识”“无处寻”,给人空虚无常之感,体现悼念僧人不同于世俗的特点。 B.颔联叙述两人交往事实,并扣紧“去来今”等佛家术语,表达诗人对时 光短暂的感叹。 C.颈联中的“存亡惯见”,重在“惯”字,见亡应流泪,却接以“浑无泪”三字,语特沉重。 D.尾联运用典故设喻,把圆泽比文及,既赞美了文及道行高,又表现了诗 人对文及的思念之情。

2.请简要赏析首联中“惊”“觉”二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1.B 2.①“惊”,上次见面时文及的病容使诗人吃惊,“觉”,此时到来,到处寻找 文及,不过没有找到。 ②“惊”“觉”二字既简洁地串起了诗人与文及的交往,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 文及生病及离世的伤感,情感炽烈。 古代诗歌阅读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释】①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②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③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④阑干曲:栏干的角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限时:60分钟总分:63分 一、(2019四川成都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注]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 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五、六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2.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B “景象凄凉残败”错,从全诗来看,此处描写的是初春之景,并无“凄凉残败”之感。 2.答案①对比:第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形成对比。诗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②以乐景抒哀情(反衬):第五、六句描写二月新柳、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却触动诗人的离情,更显悲哀。③用典:第七、八句化用《击壤歌》,表现朋友杨山人“凿井耕田”的恬淡,赞叹其超然世外的隐居生活。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落实训练高效增分

专题六传记体裁不偏离四大题型有顺序 文言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光禄四行。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 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 ..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 ..,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 ..,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①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②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②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B.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三教案半卷练8古代诗歌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古代诗歌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限时:30分钟满分:27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鲁东门观刈蒲 李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①,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 ①龙须:龙须草,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寒事”“初霜”点明深秋的时令特点,交代了“刈渚蒲”农事活动的背景。 B.“挥镰”“拂水”两句用比喻描写劳动场景,富有诗意,意在表现劳动之美。 C.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侧面表现蒲草珍贵。 D.本诗前面部分叙写场景,后面部分托物言志,脉络清晰,情感抒发含蓄委婉。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C项,“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错误,从诗中来看,“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是写席子可以给人带来享受,而非写农人“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 2.诗人为什么说“此草最可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①编织的席子实用舒适,不比龙须草编织的席子差;②具有不染尘的特点;③借物喻人,表达对才高品洁之人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诗歌的内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此草最可珍”,“此草”是指“蒲草”。“何必贵龙须”“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意思是“何必看重那龙须草”“织成草席铺上玉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这是说“蒲草”的实用价值,可以用“蒲草”织作玉床席;“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意思是“蒲席光滑平贴,罗衣能够反复拂扫,不必担心会聚积尘土”,这是说“蒲草”的品性,“不畏”“素尘”更凸显得蒲草的高洁纯净;结合全诗来看,诗中所写的“蒲草”又喻指有才能又品性高洁之人。因此诗人说“此草最可珍”。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① 杜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最新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汇编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汇编 江西省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2题。(4分)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2分) A 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 2.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无锡市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 阅读上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华市 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1.诗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金华哪两处名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婺江(双溪)八咏楼 2. 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嘉兴市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文言实词训练定时规范

文言实词 (时间:60分钟 分值:87分) 题组一 基础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单于使卫律召武(苏武)受辞.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③我从去年辞. 帝京④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B.?????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②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④彼且奚适. 也 C.?????①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②低眉信. 手续续弹③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④信. 可乐也 D.?????①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②控蛮荆而引.瓯越③引.赵使者蔺相如④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 节 解析 C 项,①使者,指媒人。②随意,随便。③④的确,实在。A 项,①口供,引申为“审讯”。②辞谢。③辞别,离开。④应酬的言辞。B 项,①出嫁。②适合、依照。③享用,享受。④到。D 项,①后退。②连接。③延请。④自杀。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①戍卒叫,函谷举.(攻占)②杀人如不能举. (尽) B.?????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然)②谗人间. 之,可谓穷矣(离间) C.?????①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②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偏指“我”) D.?????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欺负)②胜负. 之数,存亡之理(失败) 解析 D 项,①负:辜负,对不起。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 C .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 D .野马也,尘埃.. 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解析 A 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 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C 项,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重在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主要指旁系亲属。 答案 D 4.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实词。(14分) (1)伐罪吊.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大不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洒扫庭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聚讼. 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患. 无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严惩不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克. 日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2016-2019)

2016-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之 古代诗歌阅读 一、2016年全国卷Ⅰ(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9.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 8.第一问(3分):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景象。 第二问(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9.(5分)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危机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答出①,给3分;答出②,给2分。 二、2017年全国卷Ⅰ(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 14. BE 15.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显出烤肠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三、2018年全国卷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命题规律 .从选材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有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 2.从题材上看,赠别诗、写景抒情诗、羁旅思乡诗等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重点。 3.从考点上看,重点考查语言、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形象的考查还是隐含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考题中,较少直接设题考查。 4.从题型上看,2017年为一道5选2的客观题,5分;一道主观题,6分。2018年变为一道4选1的客观题,3分;一道主观题,6分。 命题角度1鉴赏形象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一、(2018全国Ⅱ·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D项,“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错。诗的第五句中,“端溪石池”指端砚,五、六句的意思是在砚台中研好了浓墨,在烛光映射中挥毫。这是诗人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本诗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失落。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奇特丰富的想象,把万里胡尘的战斗场面与纯熟精湛的草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酒”字,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复把”时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一个“酒”如同进军的旗鼓,勇士气吞万里的声势在这里重现;第二个“酒”展现了凯旋庆功的场面,复饮反映了战 争胜利、狼烟尽扫后的自豪。 二、(2017全国Ⅱ·14~1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苏辙在当时的名位很高,诗人引用唐代李揆的典故,用李揆指子由,是想借此告诫子由,出使契丹,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可知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的典故,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属曲解文意。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理解偏颇。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题干要求回答“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所以应具体赏析首联。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习题(含解析)

专题规范练十二古代诗歌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踯躅:杜鹃花的一种。③恩波:皇帝的恩泽。④斗:通“陡”。 (1)赏析颔联的“竞”和“闲”二字的妙处。 (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④契⑤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指乘小车出游。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③黾勉:殷勤。④及兹:来此。⑤契:惬意。

(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③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②陂:池塘。③堑:护城河。 (1)第一句的“输绿”一词别致典雅,试结合诗歌前两句分析该词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通关练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考点九 古代文化常识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考 点九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统称“诸生”。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答案 D 解析“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 答案 C 解析“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黜陟”中的“黜”指晋升、进用,“陟”指降职或罢免,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旧典”,“典”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等意思,“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古代的典籍或老典故等。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三 古代诗歌阅读检测

古代诗歌阅读 (时间:60分钟分值:88分) 1.(2015吉林长春一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11分) 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遣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6分) 解析:在整体感知两首诗歌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两首诗歌中“须惜少年时”“直须折”“空折枝”“得即高歌失即休”“今朝醉”“明日愁”等关键词句均表现了要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分析二者不同之处,前者可抓住“莫惜金”“惜少年时”,从不负青春、惜时进取的积极角度作答;后者可抓住“今朝醉”,从放纵自己、失意颓废的消极角度作答。 答案:相同点:这两首诗都含有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2分) 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2分)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激之情(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生活亦可)。(2分) (2)《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叠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解析:可从情感的重叠和字词的重叠中选取一种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抓住具有相同意义的词句进行分析,如选取字词的重叠变化,可从诗句中找出相同的字词进行分析;在变化上,也可从词性的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一)情感上重叠而富于变化。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四句“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 (示例二)字词上重叠而富于变化。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叠;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多”“悠悠”重叠形成反复。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两字重叠;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叠,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重叠中有变化是本诗突出的艺术手法,答出诗歌重叠处得2分,变化处得3分) 2.(2015河北唐山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除夜宿石头驿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刘希国】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模块汇编及精品解析之古代诗歌阅读(一)(2019全国Ⅰ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词句注释 1.许道宁:北宋河间人,一作长安人,善画,自成一家。 2.“向来”二句:山谷《以椰子茶瓶寄德孺》:“往时万里物,今在篱落间。”此用其句式。一窗间,指画幅不大。 3.晚:晚照或晚气。 4.“此中”句: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 【白话译文一】 画作望去,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山水,苍苍茫茫的是哪一个郡的山。一向都是万里无边的意境,今却画在尺幅不大的一窗间。树木映照在夕阳的余晖中,孤零零的云朵还没有落下去。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诗句,吟咏不断也体会不出其意境。 【白话译文二】 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创作背景 此诗为一首图画诗,当作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诗人所题之画疑为徐道宁的《渔父图》(又名《秋江渔艇图》《渔舟晚唱图》)。 作品鉴赏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起笔两句,就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苍然”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意境全出。三、四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承接上二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画间,仍将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诗表,不同的是前之赞叹是对山水而发,此之赞叹是对画的意境而发。及至第五、六句“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其物与心之互相感发的关系,至此已脱颖而出。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之引发。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谓“尽而不尽”。 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谈中见新奇。古人认为“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简斋此诗,可证此论。全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板。然而这淡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淳”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非索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昔人谓陈与义“天分即高。用心亦苦,意不拔俗,语不惊人,不轻出也。”看来此论是公道的。[6]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试题汇编 1、(2012浙江衢州)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2分) 2.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2分) 1.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写出早春柳树的特点即可) 2.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 2(2012浙江丽水)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诗中有画。(2分)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2.景中有情。(2分) 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2分)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2、(2分)愉悦、快乐。(大意写出即可) 3、(2012浙江嘉兴) 野池(4分)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2分)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4、(2012山东滨州)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1分)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1.湍急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2012浙江台州) 秋夜山居(4分)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2.(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6、(2012浙江温州)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名校专题冲刺练(含答案)

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 一、(2020·湖北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 见寄 [ 南宋] 陈亮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①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②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③,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④。天地洪炉谁扇鞲,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注)①亏杀:辜负。②涕出女吴:春秋时,齐本大国,因齐君畏惧吴国流着泪把女儿嫁到吴国。③一椿大义:指抗金这一正义事业。④痴绝:极端的痴心妄想。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讽刺了南宋统治者把纳币输绢的屈辱说成是爱民不爱金缯的行径。B.“冠盖阴山观雪”一句批判了南方豪门士族偏安一隅偷生享乐粉饰太平。C.“丘也幸,由之瑟”为过片,既以振作之态收束上片,又引出了下文设想中的救国行动的描述。D.本词词风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风相似,豪放苍凉沉郁。2.夏承焘先生认为陈亮和辛弃疾酬唱的几首《贺新郎》“最能见出他热烈激越的感情”,诗人在词中如何表达感情的,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二、(2019·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各题。宿楚国寺有怀 赵嘏①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 满床。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江边松菊②荒应尽,八 月长安夜正长。 (注)①赵嘏,楚州人。唐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不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②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的“寂寞”语带双关,既写衰败荷花的余香,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寂寞伤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