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狗的浮躁_论贾平凹小说_浮躁_的时代情绪

金狗的浮躁_论贾平凹小说_浮躁_的时代情绪

第4卷 第2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4 N o 12

2003年6月

J OURN AL OF ZHEN GZHOU INS TITU TE OF LIG HT IND USTRY (Social Science)

Jun.2003

[收稿日期]2003-04-07

[作者简介]魏玮(1965)),男,河南省商丘市人,河南省人事厅公务员,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文章编号]1009-3729(2003)02-0053-05

=文史哲研究>

金狗的浮躁

)))论贾平凹小说5浮躁6的时代情绪

魏 玮

(河南省人事厅,河南郑州450003)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代的开始,旧的体制逐渐松散,新的体制正悄悄萌生。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历史文化与现实文明相互生发,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浮躁。贾平凹的小说5浮躁6是一部把写实性的具体描写与象征性的总体构思成功地统一起来的长篇巨著。它通过州河上小小的静虚村、两岔镇,写出了中国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情绪,成功地塑造了一群不同程度沾染上了浮躁气的人们,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蕴涵。金狗这个艺术形象,反映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文化变迁轨迹与心态特征,可谓民族心态和时代情绪的活标本。

[关键词]浮躁;时代情绪;金狗;贾平凹[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The Morale of Jin Gou

)On the morale of the times in the novel The Im petuosity by Jia Ping c ao

WEI Wei

(The P ers onnel Dept.o f He c nan Prov ince,Zhengzhou 450003,Ch ina )

Abstract:The 1980s w as the beginning of a big change w hen the ne w systems were replacing the old ones.The

old systems were falling apart gradually,while the new systems were shooting quietly.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historical culture and realistic civilization,influenced and contradicted each other,a so 2cial morale )impetuosity,thus e merged.The Im petuosity ,written by Jia Ping c ao,is a novel combining the con 2crete description on the reality with the subjective conception.Through the life of tw o small villages:Jingxu Cun and Liangcha Z hen,the morale of the times in a specific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w as vividly described,and a group of people infec ted with impetuosity were portrayed successf ully.The novel contains a wealth of culture and thought.Jin Gou,the character in the novel,reflecting the historical destiny,the culture changes as w ell as the mood feature of the whole nation,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live specimen for national mood and the morale of the times.

Key words:impetuosity;morale of the times;Jin Gou;Jia Ping c ao

(一)

5浮躁6是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属于贾平凹/商州系列0。作者说:/5浮躁6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部描写商州生活的作品,我试图表现中国当

代社会的时代情绪,力图写出历史阵痛的悲哀与信念。小说写到的仍是我许多作品曾经写过的地方,我希望人们意识到那块土地所蕴藏的意义,企图把这种意义导向对于历史对于传统对于现实的民族生活,对于种种人生方式及社会人性内容的更深刻的

#54#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醒悟和理解。0[1]也许,这是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一把钥匙。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代的开始,旧的体制逐渐松散,新的体制正悄悄萌生。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历史文化与现实文明相互生发,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浮躁。贾平凹的小说5浮躁6是一部把写实性的具体描写与象征性的总体构思成功地统一起来的长篇巨著。它通过州河上小小的静虚村、两岔镇,写出了中国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情绪(或称作/民族心态0),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蕴涵。/浮躁0这个词,就是贾平凹对时代情绪的总体概括。小说展示的是具有封闭性、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艰难而又不可逆转地发生某种深刻变化的乡镇社会生活图景。这个社会确实是很古老的。不静岗上的佛寺、渡口与渡船、矮子画匠的画笔、麻子铁匠的铁匠铺、小水对传统爱情方式的恪守,,都是传统乡镇社会生活的面貌。甚至巩宝山、田有善、田中正这些党员干部,在本质上也还是传统社会宗法势力的代表。然而,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具有一定现代意识的金狗出现了,为人欺诈而又愤世嫉俗的雷大空出现了。他们像投到湖面上的石头,在传统乡镇社会的一潭死水中激起了一层层的波浪。他们既动摇了封建宗法势力的顽固统治,也改变着人们固有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田有善和田中正不得不利用他们,甚至被他们斗败;那些在巩、田两大家族的统治下小心翼翼生活了许多年的人们开始寻求经济上的富裕和人格的自由。由于作家熟悉商州山地生活,所以小说对以静虚村和两岔镇为主的乡镇生活的描写细致而逼真,充满乡土气息。但是,只看到上述这些,尚未认识这部小说的全部价值。小说描写的是州河边上小小的乡镇社会,但力图揭示的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文化变迁轨迹与心态特征和时代情绪,小说追求总体构思上的象征性。在小说的序言中作家声称:小说中的商州是/虚构的商州,是作为一个载体的商州0,小说中的州河是一条/太年青0的河,/它的前途是越走越深沉,越走越有力量的0;小说力求写出民族文化/令人振奋又令人痛苦的裂变过程0,所以设计一个考察者对州河进行考察,从哲学的高度思考州河的性格、命运,并结合州河谈民族心态和时代情绪。小说中那条既连接着州城、两岔镇、静虚村、白石寨,又贯穿整个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密切相关的州河,也具有很大象征性。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或者曲折动荡的现实生活。所以在作品中州河被赋予了与金狗、与时代、与小说作者同样的品格)))浮躁。小说最后预言州河将爆发有史以来的第二次大洪水,实际上是暗示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即将到来。正是这种象征性使5浮躁6这部以乡镇生活为主要描写内容的小说具有了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蕴涵,成为民族心态和时代情绪的活标本。作家在小说序言中明确表示这篇小说追求/更多混茫,更多蕴藉0,这一目的达到了。

贾平凹也曾经说过:/怎样看待5浮躁6中这些人,比如金狗、雷大空、小水、石华等,要评价这些人物当然只能用现代意识,就是当代意识,当代意识严格讲里面也包括一种历史的眼光,不能就事论事来看这个东西,所以,不能仅仅用道德,尤其是过去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如果仅仅用道德来评价,只能导致黄世仁和白毛女的模式。0[2]正是从这个视点出发,作者写出了许多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这些州河子孙们,几乎是感到在一夜之间面临一个新的时代的。于是,他们的兴奋、激动、鲁莽、困惑、宽厚、忠实、狭隘、愚昧、浅薄、刁滑,,全挤上了5浮躁6的舞台。

/当代小说从社会伦理题材开始,表现出的对现实关系、对传统、对自然、对历史的多种文化思想的冲突0,/在感情和理智的旋涡中浮沉,在历史与现实的磁场中震荡,在困惑中寻找,又在寻找中困惑,在痛苦的撕扯和艰苦的选择之中蹒跚前行0。[3]5浮躁6即是如此。它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抗衡、渗透中,写尽生活的困惑和感情的纠葛,写尽对历史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盼,写尽丧失的痛苦和新生的欢喜,写尽民情世风的纯美和生命创造的激奋,,而这一切,作者极其恰切地用了两个字来概括)))浮躁。这是个象征性极强的文学用语,给人丰富的时代精神上的信息,而作品中的大多数人物都体现了这一时代情绪,只是或多或少而己。金狗、雷大空、小水是其中的代表。

(二)

5浮躁6中的主人公金狗是作者所钟爱的人物形象,也是浮躁情绪的主要体现者。金狗的出生带有相当的神话色彩,母亲在州河上淘米身亡,却生他于米筛之中,奇迹般地漂在水上。这样,金狗的生命就与这条/古怪得不可捉摸0、/性情暴戾0、/全中国最浮躁不安的河0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关于这条河,作者有这样的具象描写:/浮躁当然不是州河的美德,但这是州河不同于别的河的特点,这就和它翻洞过峡吼声价天欢喜悲壮的声势一样,只说明它还年轻。事实也是如此,州河毕竟是这条河流经商州地面的一段上游,它还要流经几个省,走上千上万里的路往长江去,往黄河去,往大海去,它的前途是越走越深沉,越走越有力量的。对于州河,我们不需要作过分赞美,同时也不需要做苛刻指责。它经过了商州地

第2期魏玮:金狗的浮躁#55#

面,是必由之路,更好看的是它现在流得无拘无束,流得随心所欲,以自己的存在流,以自己的经验流。0[4]这一段描写,也是对金狗复杂个性和心态的揭示。可以说,州河就是金狗,金狗就是州河。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正是州河所孕育的传统文化,浇铸了金狗文化心态中强烈的农民道德观念和建立在自卑之上的自尊心。它们与现代文明一碰撞,就使具有正义感和初步的历史使命感的金狗,即使在取得小小的胜利之后也摆脱不了沉重的忧患感。为与田、巩两家作斗争,势单力孤的金狗不得不采取一些不甚合理和不大光明磊落的手段,甚至耍起手腕来,绝不在卖鼠药的雷大空之下。而这些又反过来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和自尊心,使他忧郁、困惑,甚至产生了夸父逐日式的悲剧感。然而,也正是这种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金狗没有在喧嚣的时代文明中丧失自我,如雷大空那样向浮躁情绪的恶性方向发展,最终自我毁灭。金狗是浮躁情绪向良性发展的代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社会生活上,金狗从部队复员回乡,成为州河上的/浪里白条0,却卷入仙游川的种种纠葛之中。由于对田中正的以权谋私愤恨不已,他千方百计地争取到了进州城报社当记者的机会,以实现自己改造社会的宏图。但是当他进了州城报社,参与了一桩桩揭露不正之风的报道而受到重重阻挠和打击之后,强烈的自醒意识使他/知道了在中国,官僚主义不是仅仅靠几个运动几篇文章所能根绝得了的0,于是他/取消了那些不着边际的想入非非0,又回到州河上来,要/实实在在在州河上实施能耐,干出个样儿来,使全州河的人都真正富起来,也文明起来0。可以说,在金狗滋生了/回到河上0的念头之后,他身上的那种独特而又普遍的浮躁心绪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平息与抑制。

与此相叠合的心态,还表现在金狗的情爱生活方面,或者说他对待异性的心理方面。金狗与小水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尽管他在小水面前有过非分之举,但那也是一种真诚的爱的表达方式。可当他遭到小水拒绝之后,/似乎发现他与小水之间有那么一层看不见的隔膜0。于是,在他得知州城报社分给仙游川一名记者名额时,他混混沌沌地转向了英英。他并不爱她,只是为了填补感情的空白和事业追求的需要,他要通过得到田中正的侄女英英来实现他的抱负,并为他的失落的感情找到一个暂时的归宿。目的达到之后,他就毅然与英英断绝了关系。而后由于在州城日报得不到支持而备感苦闷,小水又于极度伤心之中嫁给了憨厚的福运,这促使了金狗接触石华,并最终越过雷池。但是,金狗作为小农经济环境下长大的人,他无时无刻不受着传统文化意识的制约。当他与英英保持着婚姻关系时,/小水的形象却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他0;当石华劝他去/州圳公司0时,他也满心里只留下一个小水的形象,/天下只有小水是干净的神0。因而,当小水成为寡妇之后,金狗又回到了她的身边,绕了一个大圈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以说,金狗与这三个女性的分分合合,都呈示出一种过程性的浮躁倾向,一种情爱满足与伦理道德的冲突趋势。

伴随他的生活、感情变化的是心灵的蜕变过程。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涌进,与传统文化的强烈碰撞,引起了金狗的生命骚动,激活了他到社会中搏涛击浪的勇气和活力,而不再甘心于待在仙游川这个闭塞狭小的天地。他要为维护自我尊严、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拼搏一番了。然而,当他进了报社、当了记者,为伸张正义却又遭受了重重的阻挠和打击之后,产生了剧烈的思想冲突,此时的金狗由盲目的横冲直撞、极度的心理失重、一味的感情发泄逐渐懂得了参与社会变革、投入现实斗争,必先对自我来一个重铸。于是他的灵魂进行了一番痛苦的蜕变:由浮躁走向现实,由盲目走向清醒,由对自我尊严的维护走向对自我改造的自觉。正是经过这个蜕变过程,金狗的精神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他重又回到州河上,开始了一个新的生命追求的历程。5浮躁6对金狗的心态变化和蜕变的描写,表现了改革过程中普通人所必然经历的由心灵失重到自我裂变的过程,揭示了改革并只不是完善我们的事业,更是为了完善、提高人自身这一深刻的道理,也提出了/人的改革0这一深远命题。

当然,金狗这三个方面的历程,都不是简简单单的/活着0,也不是静止的循环往复,而是历史前进过程中心灵的升华和提高,是时代浮躁情绪由生发到逐渐平息而稳健突进的过程。很清楚,金狗这一系列的浮躁情绪并非他一人独有,而是改革初期我们民族心理的普遍状态。正是这种亦褒亦贬的/浮躁0,在艰难地推动着我们的时代一步步前进,而不至于凝滞、死亡。

看着5浮躁6和金狗,会使人想起5红与黑6和于连。1827年,斯汤达在5法院公报6上看到了一个名叫贝儿德的青年家庭教师开枪射击自己的女主人的情杀案件的详细报道,在此基础上加工改编构成了5红与黑6的基本情节。而在1986年,贾平凹以1985)1986年在陕西乃至全国引起很大反响的几个经济案件作为基本事件构成5浮躁6的基本框架。也许,这仅仅是一点貌似,甚或只是一种巧合。

然而,在金狗和于连的身上却有着一些不可忽略的相似点。他们都出生于社会底层的家庭,金狗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于连说:我是一个乡巴佬。

#56#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他们都企望能走到更高的阶层,金狗的目标是当上州城的记者,于连则是要一步步爬到社会的中心阶层。为了达到目标,他们都努力地奋斗)))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并在报复中寻找心理平衡:金狗占有了乡党委书记的侄女后感到十分痛快,于连占有了市长夫人后感觉到报复的快意。

但是,他们更有着巨大的差异性。于连是个典型的个人主义者,是为了自己能挤进统治自己的那个阶层里去统治别人。他不可避免地要失败,那样的社会、那样的时代、那样的阶层,是不允许他有任何非分之想的。他的不安分只能使自己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成为统治阶层杀鸡儆猴的道具罢了。当站在被告席上被宣判死刑之后,他才对这一切有了切肤的认识。金狗则不然。他在几经挫折后,雷大空之死以及喧嚣浩荡的州河就给予了他富有时代哲理的启迪:人的主体意识的高扬与低文明层次的不和谐成了当时普遍的浮躁情绪的引擎。这构成了金狗对于时代和社会的一种领悟,同时也构成了金狗对于自身的一种把握。不管这种领悟和把握如何拘囿于精神的范畴来解释精神现象,它毕竟已经摸到了当代中国特定的人文背景下独有的民族心态。而一旦接触到这一命题,金狗们将或早或晚地认识到对于这种浮躁的心态的克服、涤除,并不是仅在精神领域就能解决的,它还需要物质生活层次的高扬。在文章的结尾,金狗在州河上操起了小火轮的举措,不正暗示了这一点吗?所以可以说,金狗的回归河上,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出发。从这一点来说,金狗不是远比于连要幸运得多吗?

在5浮躁6塑造的几个人物中,就浮躁情绪的体现而言,雷大空可以说是与金狗处在同一坐标的完全相反的取向上的。金狗是浮躁向良性即深沉、坚实、完善的方向发展的代表,雷大空则是浮躁向恶性即浅薄、盲目、失落方向发展的代表。这种相反的取向,并不是作家为了演绎一个派定的逻辑或概念而人为设置的,生活本身给了作家创造这两个活生生人物的社会依据。雷大空和金狗是站在同一营垒中的人物,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处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地位中,有着相同的进攻目标,他们是利害与共、感情相通的异姓兄弟,/苦里结识,同命煎熬0。雷大空的生性是聪明的,但由于父母早逝,幼年失去教育条件,因而就其文化水平、人格修养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应变韬略来说,都处于较低的水准,有些方面根本不能与金狗相比。但他仍不失为改革时代的一个风云人物。

(三)

/浮躁0是5浮躁6中人物情绪的共性,也是一种概括。它概括出了我们所处的时代骚动不安而又充满生气的精神特征。作者正是在这一视角下描写旧价值观的毁灭和新价观的萌动的。因而,小说中的金狗与田家、巩家的斗争,以及金狗与小水、英英、石华等的爱情纠葛可以说是一种浮躁的时代情绪的外化。作者将这种浮躁情绪放在一个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中加以考察,从而提出了新一代农民在改革大潮中面临的多重历史使命)))对整个人文环境的改造和自我觉醒、自我拯救的命题是同样重要的。这是5浮躁6的文眼,也是作品比同时期其他写改革的作品的高超之处。这种以社会生活透视人生、这个感情上的/圆圈0含蓄地印证了一个锐意进取的青年农民的彻悟轨迹及自觉过程:它传达了一种精神面貌的飞跃,一种心灵状态的渐变,一种从忧患导向更加坚定的信念的升华。以人心情绪透视社会变动为着眼点的写法,使5浮躁6在大批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单就人物形象塑造来看,5浮躁6也是相当成功的。作品写的也是处于改革大潮中的人物,但却摆脱了大多数改革文学作品那种拘泥于写人物参与改革,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展现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的写法。而是着眼于在历史和现实的发展中挖掘人的精神变动、心态发展轨迹,以此来折射生活、再现历史,通过人的心态纠葛和变化表现人的生命追求和人为改变其生存命运而不懈追求的生活理想。/如果用树木作比喻,5浮躁6写出的不是仅仅有风致有个性的独立的树,而是写出了树的特征与它的根系、土壤、空气及其他生长环境的联系,从而写出了它的坚实性和生命力的外延性特征0[5]。这就极大地开阔了作家观察人物、表现生活的视野和思路,使作品的思想和生活容量更加丰富,更具有艺术的张力,就这一点来说,贾平凹是超越了其他的作家的。

超越别人不易,超越自己更难,但作者确实做到了。作者此前作品中的人物,如5小月前本6中的才才、5鸡窝洼人家6中的禾禾、5腊月#正月6中的王才等,都较为粘滞于人物在改革中的机遇和与生活中种种邪恶、困难作斗争时所经历的艰难与坎坷,以此揭示人物某种复杂性格和精神品质。应该说,这些人物是复杂的,但与金狗相比,就显得单薄了些,是一种带有明显主导倾向的复杂。而金狗的复杂,是一种质的结构的复杂,而这种复杂又化为更高层次上的单一。并且,作者在其身上传达了自己对人与生活、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深邃思考。

(下转第61页)

第2期张宝钧:在解构与建构之间#61#

洛#莫伊在比较罗兰#巴特与西苏的文本理论的差异时认为,/前者表征了绝对的丧失,那是一个主体隐没于无物的空间;而后者总是终究能在想象的富足中,收拾起它种种的矛盾0[8],这正好可以用来解释解构主义与女性主义的这种差异:解构理论强调解构一切事物,拒绝建构任何事物,反对任何理论的建构和体系;而女性主义却要在解构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独特的女性话语。

由此可见,解构式的女性主义批评话语正是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一方面要消解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文化、颠覆菲勒斯象征秩序,另一方面又要对解构理论中的男性中心主义提出质疑;一方面要超越解构理论的虚无主义游戏,另一方面又要重建女性文化,创造一种独特的女性话语以改变使妇女沉默或立于边缘的传统。女性主义与解构理论的互动关系对于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建构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arbara Johnson.The Critical Difference:Essays in

the Contemporary Rhetoric of Reading[M].Hous2

ton:The Univ of John Hopkins Press,1980.5. [2]D ouglas Atkins G.Reading D econstruc tion/D ec on2

structive Reading[M].Kentucky:The Univ of Ken2

tucky Press,1983.20.

[3]Jacques Derrida.Positions[M].Chicago:The Univ

of Chicago Press,1981.41.

[4]Pam M orris.Literature and Fe minism:An Introduc2

tion[M].Lyon:Breakwill Press,1993.122.

[5]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17,215. [6]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

南文艺出版社,1986.175,39.

[7]Luce Irigaray.This Sex Which Is N ot One[M].Ne w

Y ork:The Univ of Konell Press,1985.93.

[8]托洛#莫伊.性别:文本政治[M].纽约:梅逊出

版社,1987.34,121.

[9]凯特#米勒特.性政治[M].纽约:布兰蒂出版

公司,1970.12.

[10]乔纳森#卡勒.作为妇女的阅读[A].当代女性

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46.

[11]帕特丽夏#斯塔布.妇女和小说[M].巴黎:哈

威斯特出版公司,1979.8.

[12]巴巴拉#史密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

[A].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2.102.

[13]西苏.书写差异[M].丹佛:空中大学出版社,

1988.14.

[14]西苏.美杜莎的微笑[A].新法国女性主义[C].

马赛诸塞:马赛诸塞大学出版社,1981.258. [15]斯匹瓦克.女性主义与批评理论[A].当代女

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02,315.

[16]沃尔夫.自己的房间[M].纽约:哈考特#布雷

斯#乔瓦纳奇出版公司,1963.45.

[17]Luce Irigaray.Women.Exile[A].The Fe minist

Critique of Language:A Reader[C].Marseilles:

Ledize Press,1990.80.

[18]桑德拉#吉尔伯特,苏姗#古芭.镜与妖女,对女

性主义批评的反思[A].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

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0. [19]罗思玛莉#佟恩.女性主义思潮[M].台北:时

报文化出版公司,1998.214.

[20]雅克#德理达.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中的

游戏[A].最新西方文论选[C].桂林:漓江出

版社,1991.141.

(上接第56页)

5浮躁6中的金狗,不是为复杂而复杂,而是一种有骨力有内在运动幅度的复杂,这种复杂容纳了丰富深广的社会时代内容。尽管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也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纰漏,但瑕不掩瑜,我们不能不说这是贾平凹在其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迈进。

[参考文献]

[1]张英.贾平凹访谈录[A].文学的力量#中国当代

作家访谈录[C].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53. [2]王愚,贾平凹.长篇小说5浮躁6纵横谈[J].中

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8,(5):163.

[3]张汉杰.当代小说:在/夹缝0中间[J].小说评

论,1987,(2):60)63.

[4]贾平凹.浮躁#序言之一[A].贾平凹文集[C].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62.

[5]费秉勋.一部成功的长篇[A].贾平凹论[C].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11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