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第二单元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第二单元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第二单元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第二单元

香花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日晷是测定()的仪器,它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面上物体的影子也在相应的变化的规律制成的。

2、日晷由()和()两部分组成。

3:位置(),()。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5、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

6、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做()。

7、夜间出来活动的动物有蛾、蝙蝠、( )等。

8、白天开放的植物有( )、( )等,晚上开花的植物有( )。

9、古时候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的生活。

10、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提出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11、波兰科学家()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提出了()。

12、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形成的。

13、法国科学家()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14、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要()小时。

二、选择(26分,每个2分)。

1、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A、大雁迁徙

B、树木发芽

C、猫头鹰捕食

D、青蛙冬眠

2、傅科摆可以证明()。

A、地球绕太阳转

B、地球在自转

C、地球绕太阳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D、太阳绕地球转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4、傅科摆摆动时会发生()。

A、加速

B、偏转

C、减速

5、下列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拉萨

6、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有关的是()。

A、猫捉老鼠

B、青蛙和蛇冬眠

C、日落而息

D、鸟吃虫子

7、下列在冬天开花的有()。

A、迎春花

B、月季

C、腊梅

D、菊花

8、不在秋天收获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大豆

C、小麦

D、水稻

9、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个时区。

A、6

B、12

C、24

10、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间作为标准的时间称()。

A、统一时间 B 、北京时间 C 、标准时间

11、用小球代表地球、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称为()。

A、对比实验

B、代表实验

C、模拟实验

12、()。

A、昼夜现象

B、日食现象

C、四季现象

13、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

A、极昼

B、极夜 C 、极端

三、判断(24分,每个2分)。

1,不同高度物体影子的长度不同。()2、一天之中,同一物体的影长是相同的。()3()

4、所有的植物都在白天开放,所有的动物都在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5、人的活动、动植物的行为习性变化与昼夜变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6、如果人为地改变昼夜的长短,生物()

7、创立“日心说”的科学家是托勒密()8()9()

10、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11()12、我国是夏天的时候,()

四、问答(10分,每个5分)。

1、在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气温和影子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能吸引小磁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源后小磁针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说明电流能产生(磁)。他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关系的科学家。 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 池)、(铁钉)。 5、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6、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7、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8、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变化。 10、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11、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2. 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等 13.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14、(磁铁)用起来简单,(电磁铁)使用起来烦麻。 15、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它是利 用(电磁铁)的原理研制的,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高速、平稳、安全地运行,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16、电磁铁通电后,用铁钉的钉帽一端接近指南针的南极,指南针被排斥,此时钉帽的一端是(南极)。 17、比较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课题:听话的电磁铁编写:课时共六课时 使用者:班级:五年级使用日期: 1 制作电磁铁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猜想。 2、用自制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在玩电磁铁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奥斯特认真、细致、努力的科学研究精神。 2、体验与他人合作有助于增进思考。 科学知识:1、知道电能产生磁。 2、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难点: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课时 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进行分析建立解释模型,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从而体验科学史上这一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的重要。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铜芯)导线、指南针、铁屑等。 【教学建议】 磁的基本性质是三年级下册学习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适时复习回顾,有利于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从此揭开了电与磁关系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 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 (一)复习回顾:一个简单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连接?(短路、断路) 关于“磁”,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能也只能吸铁;磁极、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化) (二)新授 1. 奥斯特当年做实验的时候,到底发生什么现象呢?你们想当一次奥斯特,重现他当年的实验吗? 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你还记得奥斯特的实验是怎样做的吗? 3.学生思考回答。(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指南针放在导线下)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重点:指南针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学生活动。 5.你们有什么发现?(导线通电后磁针发证偏转。) 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在哪些情况下磁针会发生偏转呢?a.铁;b.磁)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湘版科学复习提纲

---------------------------------------------------------------最新资料推荐------------------------------------------------------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湘版科学复习提纲五年级上册湘版科学复习提纲第 1 单元认识我们自己第一课我们在呼吸 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 ________、咽喉、气管、支气管和_______。 2、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增多, ______减少。 蜡烛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燃烧的时间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时间______。 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 3、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的______ 。 3、人体胸腔________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_________时气体排出体外。 4、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_________。 一般来讲: 男生比女生肺活量要____;身体健壮的同学比身体瘦弱的同学肺活量要____;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肺活量要_____。 所以,积极、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增强肺活量。 第二课心脏和血管 1、 _______和_______都是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心脏在人体胸部偏____的地方,大小和自己的_______差不多。 1 / 14

2、脉搏是_______有节奏的搏动,在人体的手腕、耳后、颈部都可以摸到脉搏,脉搏的跳动与_______跳动是一致的。 3、 ______是 17 世纪时英国的一名医生;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他得出结论: 心脏_______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_______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通过____________连接在一起,使血液在身体中循环流动。 4、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从心脏流出的血液含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流回心脏的血液含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 5、 ________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 人的一生中,心脏都在不停地工作着,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60---100 次。 通常锻炼的人,心跳_______、 _______,心脏休息时间也就更_____。 6、保护心脏应注意些什么?①不抽烟,不喝酒;②刚做完剧烈运动不要马上停下来;③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 第三课我们的大脑 1 、人的大脑看上去就像一团___________的豆腐脑,外层灰色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 ,它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如_____中枢、 ______中枢、 ____中枢等。 2、人的语言中枢由四部分组成: 运动性语言中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书写中枢),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湘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在四年级,学生已经重点学习了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并将分散收集的零散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制成统计图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能力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即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提出自己的或小集体的假设,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由此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教材安排了“认识我们自己”、“简单机械”、“我们的家园——地球”、“电与我们的生活”、“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五个主题单元。 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认识我们自己”:由浅入深地探究有关自己身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对比实验、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卡等研究方法,围绕着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研究。 “简单机械”:通过指南车信箱的介绍的科技史,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定量描述简单机械的省力情况,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人类在猜想与探索中,揭示自己“家园”的历程。在阅读、实验、猜想中使学生逐步了解地球。 “电与我们的生活”:在猜想中设计实验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常识。 “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反思通过猜想解决过的问题,归纳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懂得合理地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这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影响摆摆动时快慢的因素.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进一步使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能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 ●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15知识点.docx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1-5单元复习重点 1、我们在呼吸 1、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课本2页上面的呼吸器官图要会标出各个器官的位置) 2、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3、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我们体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不断的进行着交换,肺是它们的交换场所。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4、人体胸腔舒张时吸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肺部。 5、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多少等因素有关。 2、心脏和血管 1、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指的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身体上太阳穴、手腕、脚踝、脖子、大腿内侧等。脉搏跳动的次数与心脏跳动的次数有关。正常的人脉搏跳动的次数和心脏跳动的次数是一致的。 3、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4、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5.抽烟、喝酒会对心脏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6、不锻炼的心跳比经常锻炼人的心要快。经常锻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运动后心跳加剧,脉搏跳动的次数也随之加快。 7、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心跳的越慢。 3、我们的大脑 1、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人类有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有相应的语言中枢。 2、大脑的形状:就像一团核桃仁状的豆腐脑,非常柔软。 3、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4、语言中枢由运动型语言中枢(说话中枢)、视运动型语言中枢(书写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组成。它们分别处于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通过合理锻炼可以使大脑各部得到均衡发展。 5、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克服自己的短处。 6、颅骨具有保护大脑的作用。 7、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 8、保护我们的大脑应做到剧烈运动时要戴头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等。 4、和谐统一的身体 1、人体的各个器官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它们之间相互协调,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器官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人体其他部分的健康,

五年级(上册)湘教版科学复习汇总

五年级上册湘版科学复习汇总 一、呼吸系统(肺)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神经系统(大脑) 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注: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人体胸腔吸气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呼气时气体排出体外。 4、肺活量: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肺活量大,积极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 5、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博动,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是一致的。 6、【哈维】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注:鼻腔可以起到温暖、湿润、过滤空气的作用,用鼻子呼吸有利于健康。 7、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8、保护心脏应注意:不抽烟,不喝酒刚做完剧烈运动不要马上停下来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

9、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颅骨对大脑有保护作用。 10、保护大脑应注意:要有合理的休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剧烈运动时要带头盔。 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在各个系统共同作用、相互协调下,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11、人平静时,呼吸心跳平稳,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加剧。当人运动后,身体各部分器官需要大量的氧气,因此心跳加快使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加速氧气的运输,呼吸次数增加使人体的氧气量增加。 二、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类会使用工具 {五种简单机械} 注:凡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为“机械” 优点: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12、几千年以来,人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制造和改进工具。 13、像阿基米德说的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杠杆工作时总围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做支点,“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点是动力点,悬挂重物的点是阻力点。 14、杠杆是否省力是由是三个点的位置决定: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等于= 既不费力也不省力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可直接打印)

小学科学(湘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0年9月) 一、基本情况 在四年级,学生已经重点学习了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并将分散收集的零散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制成统计图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能力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即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提出自己的或小集体的假设,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由此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教材安排了“认识我们自己”、“简单机械”、“我们的家园——地球”、“电与我们的生活”、“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五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7个活动。 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认识我们自己”:由浅入深地探究有关自己身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对比实验、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卡等研究方法,围绕着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研究。 “简单机械”:通过指南车信箱的介绍的科技史,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定量描述简单机械的省力情况,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人类在猜想与探索中,揭示自己“家园”的历程。在阅读、实验、猜想中使学生逐步了解地球。 “电与我们的生活”:在猜想中设计实验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常识。 “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反思通过猜想解决过的问题,归纳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懂得合理地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这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影响摆摆动时快慢的因素。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进一步使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能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 ●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有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人体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意个人保健,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能使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内部构造,以及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能够连接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四、教学措施 1、抓住先发散后集中,不断验证的过程落实“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训练重点。 如图所示: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重点学习了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并将分散收集的零散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制成统计图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能力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即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提出自己的或小集体的假设,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由此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教材安排了“认识我们自己”、“简单机械”、“我们的家园——地球”、“电与我们的生活”、“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五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7个活动。 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认识我们自己”:由浅入深地探究有关自己身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对比实验、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卡等研究方法,围绕着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研究。 “简单机械”:通过指南车信箱的介绍的科技史,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定量描述简单机械的省力情况,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人类在猜想与探索中,揭示自己“家园”的历程。在阅读、实验、猜想中使学生逐步了解地球。 “电与我们的生活”:在猜想中设计实验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常识。 “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反思通过猜想解决过的问题,归纳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懂得合理地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这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影响摆摆动时快慢的因素。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1.1、我们在呼吸 [教学目标] 1、(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及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2、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及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在教材P2图上指出气体在人体中进出的路线(不要在书上标画!)。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体味呼吸 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那么胸廓变化及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1)、呼吸是由于胸廓有规律的扩大和缩小的变化而形成的。(也可以说呼吸是由于胸腔的舒张及收缩而形成的。) (2)、依据:胸廓扩大时,吸气;胸廓缩小时,呼气。 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这及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教师汇报。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湘版)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 1 生活中的好帮手 1、在生活中,为了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人们的“好帮手”。 2、各种工具的关系: A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方法起不同的作用。 B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 C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 3、几千年以来,人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制造和改进工具,现代工具都是在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 他能撬动地球吗 1、像阿基米德说的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杠杆工作时总围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那点是动力点,悬挂垂物的那点是阻力点。 2、在同一杠杆设置中,动力点与支点间的距离越大越省力,距离越小越费力;阻力点与支点的距离越大越费力,越小越省力。 3、生活中杠杆不一定都是省力的,有的是为了方便。 4、找出几种类型杠杆的三个点。 3 轮轴 1、像自来水开关这样由轮和轴组成的装置叫轮轴 2、在轮轴装置中,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动轮转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3、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 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更省力?(轴缩小) 4、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 5、最早的轮轴——轱辘 6、轮想等的情况下,轴越小越省力。 4 滑轮兄弟 1、像安装在旗杆顶上的那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2、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像这样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4、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并不省力。 5、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6、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却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7、滑轮也是一种杠杆。 5 在斜坡上 1、认识斜面各个部位的名称:斜面、坡度、斜面长度、坡度、物体运动所走过的距离、物体被抬高的距离、竖直提起重物所用的力、沿斜面拉重物所用的力。 2、斜面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坡度、斜面的光滑度。 3、斜面越低、越长越省力。 4、斜面虽然省力,但是费距离。 5、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6、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运用斜面一定省力,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6 有趣的传动 1、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都是简单机械。复杂的机器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一部完整的机器是由工作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作用部分构成的。传动部分或传动系统,是传动运动和动力的机构。齿轮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完整)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第1 课我们在呼吸 [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 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 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 了解呼吸的路线与呼吸的意义。 (3) 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 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与作用进行推测 (5) 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呼吸实际上就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 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 : 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 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 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瞧能憋多长时间?( 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 谈感受。 (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 一) 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 我们来放松一下, 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 您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 相互质疑,汇报、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 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就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与肺组成。肺就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其余的器官就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 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 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吸入与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您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就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套 精品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上期的能力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即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或小集体的假设,训练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由此逐渐形成了创新思维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围绕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针对“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主题单元,共21课,53个活动。 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听话的电磁铁”以电磁铁为研究对象,在磁铁与电磁铁的比较中获得对电磁铁较全面的认识。 “地球的运动”指导学生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因的运动而引发的自然现象,按照从学生身边可接触到事实现象的研究到原理的发现进行研究。 “显微镜下的世界”带领学生探访微观世界的神秘,了解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遗传和变异”介绍了遗传和基因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们通过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完成。遗传现象保持了生物界物种的相对稳定,变异现象使生物界得以进化和发展。 “青春活力”学生正在或即将进入人的一生中一个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通过学习进一步关注自己的成长变化,自觉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我们怎样做计划”是本册教材的总结单元,引导学生“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至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进一步使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能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 ●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有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汇总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复习 资料 班级:姓名(本资料自己务必认真加深记忆,并能灵活运用,切勿丢失) 1、我们在呼吸 1、用手捏住鼻子我们感觉呼吸困难。 2、我们吸气时氧气依次经过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时正好相反)。(课本2页上面的呼吸器官图要会标出各个器官的位置) 3、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吹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会熄灭,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4、我们体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不断的进行着交换,肺是它们的交换场所。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5、普里斯特利发现: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气体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一样的(氧气)。 6、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氮气等。 7、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8、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9、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多少等因素有关。 10、人是怎样呼吸的? 答:吸气时,空气由鼻腔经咽喉吸进气管,经支气管进入肺部。吸进的氧气从肺进入血管,然后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与养料结合。各种与养料结合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又由血液带到肺部,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外。 2、心脏和血管 1、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指的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身体上太阳穴、手腕、脚踝、脖子、大腿内侧等。脉搏跳动的次数与心脏跳动的次数有关。正常的人脉搏跳动的次数和心脏跳动的次数是一致的。 3、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4、血液是怎样流动的? 答: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5、哈维预言:在动脉和静脉的末端必定有一种微小的通道把二者连接起来,微小的通道指的是毛细血管。 6、心脏的作用: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具有输送血液的作用。 7、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8.抽烟、喝酒会对心脏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9、不锻炼的人一天心跳约为100800次,经常锻炼的人一天心跳约为91400次。经常锻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运动后心跳加剧,脉搏跳动的次数也随之加快。 10、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组成。 11、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心跳的越慢。 12、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大约60——100次。 13、献血对身体有益,但不提倡未成年人献血。 14、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答: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 管流向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到心脏心跳一次。 15、脉搏与心脏什么有关系? 答: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16、心脏保健应怎样做?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案

1、《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 2、学习对比探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与分析推理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含量变化的发现和推理。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难点]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理解呼出的气体比吸入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含量少(不是没有) [教学准备] : 分组材料: 水槽、容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高的两根蜡烛、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的两份澄清石灰水。演示材料: 呼出与吸入气体对照表。 [教学过程] 一、资料引入。(1) 谈话: 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 (2) 实验可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办法, 我们先来看看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请同学们阅读 P5 普里斯特利的发现, 思考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他有什么发现?拉瓦锡又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阅读, 汇报, 小结 (3) 谈话: 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呼吸离不开周围的空

气,可人把空气吸进去又呼出来了,那为什么还要呼吸? (引导学生推测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变化) (4) 今天, 我们就来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 . 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1. 讨论收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方法 (1) 我们吸进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你能收集一瓶这样的气体吗? (2) 我们再来看看呼出的气体, 你能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气体吗? (3) 分组讨论: 这样收集来的气体怎么保存? 2 你能利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收集到呼出和吸入的气体吗? (4) 生汇报讨论情况,师引导学生利用排水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体 (学生分组收集不同的气体) 2、对比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讨论: 我们有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 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1) 阅读教材 P3,实验中那些条件相同呢?不同的条件是什么? (2) 交流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 学生实验, 汇报讨论: 蜡烛在哪一种气体中燃烧得久?原因是什么? (二) . 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完美版)

学校电子教案 科目科学年级五年级上册课题 总课题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分课题1、我们在呼吸 课时第(一)课时总(一)课时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5、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教学准备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 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 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 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 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 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体味呼吸 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 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 呼气的时候呢?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汇总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复 习资料 班级:姓名(本资料自己务必认真加 深记忆,并能灵活运用,切勿丢失) 1、我们在呼吸 1、用手捏住鼻子我们感觉呼吸困难。 2、我们吸气时氧气依次经过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时正好相反)。(课本 2 页 上面的呼吸器官图要会标出各个器官的位 置) 3、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 是二氧化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 体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吹一支点 燃的蜡烛,蜡烛会熄灭,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 含有二氧化碳。 4、我们体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不断的进 行着交换,肺是它们的交换场所。肺是氧气 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5、普里斯特利发现: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 气体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一样的(氧气)。 6、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 燃烧的氧气和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氮气等。 7、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8、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9、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多少等因素有关。10、人是怎样呼吸的? 答:吸气时,空气由鼻腔经咽喉吸进气管, 经支气管进入肺部。吸进的氧气从肺进入血 管,然后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与养料结合。各种与养料结合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又由血 液带到肺部,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 外。 WORD 格式整理 2、心脏和血管 1、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指的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身体 上太阳穴、手腕、脚踝、脖子、大腿内侧等。脉搏跳动的次数与心脏跳动的次数有关。正 常的人脉搏跳动的次数和心脏跳动的次数是 一致的。 3、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4、血液是怎样流动的? 答: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 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5、哈维预言:在动脉和静脉的末端必定有一 种微小的通道把二者连接起来,微小的通道 指的是毛细血管。 6、心脏的作用: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 在我们全身循环,具有输送血液的作用。 7、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血液是人体的运 输兵。 8.抽烟、喝酒会对心脏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9、不锻炼的人一天心跳约为 100800 次,经 常锻炼的人一天心跳约为 91400 次。经常锻 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的时间也就更 长一些。运动后心跳加剧,脉搏跳动的次数也 随之加快。 10、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 心房组成。 11、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 心跳的越慢。 12、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大约60—— 100 次。 13、献血对身体有益,但不提倡未成年人 献血。 14、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答: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 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 ;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 管流向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 感到心脏心跳一次。 15、脉搏与心脏什么有关系? 答: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16、心脏保健应怎样做?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知识练习题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最全版)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1、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和()。 2、人体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 3、我们在呼吸时,要用(鼻子)呼吸,而不能用()呼吸。 4、()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 5、人体需要()气;呼出的气体中()增多了,()减少了。蜡烛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燃烧的时间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时间()。 6、()等科学家发现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燃烧的(),和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等。他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7、研究发现: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进去的主要是();呼出来的主要是()和(氮气)。 8、普利斯特利发现了支持燃烧的气体与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气体是()的,都是()。 9、胸腔()时,气体(排出)肺,胸腔()时,气体()肺。 10、()和()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从心脏通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叫();从全身各处通回心脏的血管叫(静脉)。 11、心脏(收缩)时血液从()(流向)全身,心脏()时血液从(静脉)流回()。 12、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3、蜡烛燃烧需要()气。 14、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一般来讲:男生比女生肺活量要();身体健壮的同学比身体瘦弱的同学肺活量要(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肺活量要()。所以,积极、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增强肺活量。 15、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体育锻炼)有关。 16、人体呼吸实际是进行(气体)交换。 17、(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器官。心脏在人体胸部偏()的地方,大小和自己的()差不多。 18、()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在人体的()、()、()都可以摸到脉搏,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是()的。 19、古罗马医生()认为,心脏的收缩使血液到达全身各处,肝脏不断造血补充到心脏。这个观点是()的。 20、人体脉搏跳动的次数与()跳动的次数相等。 21、经常锻炼的人,心跳()(填快或缓慢)、(有力),心脏(休息时间)也就更长。 22、()是17世纪时英国的一名医生;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他得出结论:心脏()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心脏()时血液从()流回心脏。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通过()连接在一起,使血液在身体中循环流动。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我们在呼吸》是《认识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在呼吸”一课教材由“我们的呼吸器官”“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 “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五个活动组成。为了让同学们在体验呼吸的活动中更好地认识呼吸器官;感知呼吸过程;我们把 活动一“我们的呼吸器官” 活动三“一呼一吸” “制作呼吸模型” 整合为第一课时. 即本课《我们在呼吸》;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有梯度的自身呼吸体验;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同时;通过模仿制作模型;观察模型的变化;从而将不直观的现象呼吸变得直观;加深学生对呼吸机理的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呼吸系统的概念的构建. [教学目标] 1、(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2、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 色的彩笔在教材P1 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二)体味呼吸 1. 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 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 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