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媒介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评析

媒介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评析

媒介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评析
媒介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评析

媒介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评析

----------------------------------------------------------------------------------- 张咏华 2005-12-20 15:24:48.0

提到媒介分析领域的理论成果,我国学术界最为熟悉的,恐怕是以“媒介即讯息”论断著称的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理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当然堪称这一领域中影响深远的理论。但是,作为一种诞生于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最关注的媒介,是电视;它尚不可能对后来崛起的更新的传媒作出深刻的理论阐述。麦氏笔下的新媒介,以电视为代表。他对人类传播发展进程的趋势及文化变迁的趋势的分析,亦以他对电视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为基础。如今事过境迁,电视已不再是传播媒介中的最新成员。80年代后期以来,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的一系列信息传播新技术和信息传播系统的作用日益凸现,电脑互联网络已迅速崛起为最新的媒介。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互联)网,已成为新媒介的最杰出代表。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在有关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中,显然应加倍关注那些以探讨比电视更新的传播新技术与新型传播系统为切入点的媒介技术分析理论。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贝尼格(James Beniger)1986年在其专著《控制革命:信息社会的技术与经济起源》中表达的阐述电脑技术等信息传播新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的“控制革命”论,正是这样一种媒介理论。这一理论透过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发展,透视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动向的由来,探溯“信息社会”的起源。贝尼格的专著发表后,赢得了“美国出版者协会社会与行为科学最杰出书籍奖”,一系列学术性刊物和《纽约时报》书评专栏,对该书论述的深度、广度和精辟,赞誉有加。“控制革命”论迅速引起了美国学术界和国际上传播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传播学界对这一理论迄今仍然了解甚少。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一简单的介绍和评析。

I.把/编制程序/计划和控制视为基本的生命过程的重要一环

在传播学者中,贝尼格属于文理兼通的专家。他既具有丰富的电子计算机科学知识,又有主攻历史学专业的学科背景。爱好计算机科学的贝尼格在中学时代就于1963年夏天在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参加了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项为期八周的数学与电子计算机科学进修项目,学习编程。这次经历不但使贝尼格从此与电子计算机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使他萌生了这样一种念头:揭开电脑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之谜,也揭开信息加工处理活动对于使社会走向当时被通俗地称为“电脑时代”的影响之谜。在此后的岁月里,信息时代的起源成为他长期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的领域。他的“控制革命”论,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结晶。

当贝尼格阐发“控制革命”论时,“信息社会”、“信息革命”、“技术化社会”等提法在工业发达国家已不再新奇。电脑的走向普及,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在整个劳动力总体中所占比例的急剧增大,信息日益成为财富之源,等等,这些现象,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社会现实。学术界已一再有人发表著述,讨论信息社会或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讨论与社会的信息化倾向连在一起的某些社会事件、社会变化现象、社会趋势。然而,贝尼格认为,许多有关信息社会的探讨,未能探究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动向的起源。这种研究现状,不能令他满意。贝尼格主张,对于信息社会的研究,应探究当前时代的最为基本的动力,而不宜全神贯注于特定的、也许是昙花一现的事件与趋势上。⑴他注意到,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渐进得难以觉察的变化比那些具有较为戏剧性的、令人激动的直接影响力的变迁事件和倾向具有更为长久的意义。围绕信息化动向的由来,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试图解答如下问题:这场伟大的社会变迁是如何产生的?它为何会产生?为何在人类所珍视的种种事物中,偏偏是信息(包括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而不是其它任何事物独占鳌头地成为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的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事物?它又为何不早不晚地在最近产生──信息的重要性由来已久,信息在所有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中均起重要作用,为何却偏偏是在最近起才以独特的、关键性的商品的形式出现?

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贝尼格的理论,首先试图通过研究物质存在、研究有生命的系统之性质和维持自身的方式,去揭开关于信息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关键作用之谜。他认为,有生命的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对于它们而言,加工处理物质、能源和信息即是它们所做的一切。一切有生命的系统都必须加工处理物质和能源以维持自己并抵制“熵”⑵,而信息加工处理虽然起源于物质世界的组织(organization),其存在完全仰仗于后者,但其重要性却毫不逊色:控制作为“对于预定的目标的有意图的影响,”⑶对于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是必不可少的,而信息又是实现控制所不可或缺的,因而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交流,在它们使有生命的系统有别于无机的世界这一点上来说,可说界定了生命本身的意义。⑷在他的心目中,生命本身必然包含着控制,这一点,不论是在细胞和有机体中还是在国民经济或任何其它有意图的系统中,都是同样的。⑸非但如此,他还认为,正是有机体含有“控制”这一点,方可解释(即使是最复杂的)无机体同(哪怕是最简单的)有机体之间的差别。那么,有机体/有生命的物体是如何实现控制的呢?在贝尼格看来,同“控制”的概念不可分割的是信息加工处理和交互(互动)传播这两种密切相关的活动,它们是任何形式的控制中的互为补充因素。贝尼格指出, 控制是一种对于预定的目标施加有意图的影响的活动,而有目的意图的活动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这就使设定计划(目标)或者说编程(programming)成为关键的一环。他回顾了program (计划、程序……)一词所代表的概念在历史上演变的过程,指出:大体说来,“program”现已指“任何预先安排好的、指导随后的行为的信息”。在他看来,所有控制都是按程序编排的,或者说有计划的/预先安排好的/预先布置好的(programmed),控制仰仗于包括目标以及为了这一目的而加工处理附加信息的步骤在内的编码化的信息(对于过程施加影响正是为了实现目标)。贝尼格把当前情况比作输入信息,把目标比作存储的程序,认为程序,或者说计划或预先安排好的、指导随后的行为的信息,是通过确定决策实现控制的:控制的过程牵涉到连续不断地将当前的状况同未来的目标相比较,亦即牵涉新信息(输入信息)同存储的形式和指令(编制的程序)之间的比较,以便从一连串预定的可选择的行为(可能的输出信息)中作出决定。换言之,他认为决策即控制,控制即决策;而使控制与决策成为可能的,正是信息处理和编程/设定计划。⑹贝尼格还指出,为了实现控制,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必须发生双向互动。控制不仅仅牵涉到由控制者向被控制者传递影响,而且必然包含由后者向前者传递前者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即反馈)。

贝尼格进一步指出,在从人际关系到国际关系的各个层次上,一个社会维持控制的能力同其信息技术直接形成比例。贝尼格笔下的“技术”(technology)一词是广义的,泛指对于物质(matter)、能源(energy)和信息(information)的加工处理这一自然过程之任何有意图的延伸。他举例说,呼吸纯属自然的生命功能,所以并非一种(科学)技术(technology),而与此形成对照的,人类在水下呼吸的能力则必然包含某种技术上的延伸。这样,从广义上来说,除了那些在有生命的系统中自然产生的能力外,其它能力中都牵涉到技术;技术界定一个社会从事活动的能力的限度。贝尼格还提出,每种新的技术创新都扩展支撑/维持生命的过程,从而增加对于控制及控制技术的需要。他觉得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技术似乎一般会自动地进一步引出技术,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物质和能源加工处理中的技术创新会导致对于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之需要。⑺

贝尼格的理论将社会视为一种加工处理系统,这种系统通过从环境中耗取物质和能源并将之分配给社会成员,来维持自己;作为加工处理系统的社会而且不得不是开放的系统,因为社会必然包含着组织(organization),社会唯有成为开放的系统才能维持其组织抵制其“集体能源的累进的衰变。”他因而提出,有关有机体作为开放式的系统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社会系统。但是,与此同时,他还指出,社会系统又不同于生物: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家庭、群体、团体/组织,是相对自主的,这些组成部分可以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目的而行动;社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会系统必须依赖这些个别组成部分之间的交流。由于社会系统需要对相对自主的组成部分进行协调和控制,与单个的有机物的情况相比,在社会系统中,信息处理和传播在物质和能源流动中所占比例更大。⑻

归纳而言,贝尼格的理论通过对物质存在的性质的探究,确立了信息处理与传播及其技术的重要性,并把编程和控制置于基本的生命过程的背景之中来认识:为了抵抗“熵”,每一有生命的系统都必须通过加工处理物质和能源,来维持其组织;对于加工处理物质和能源的过程来说,控制是必不可少

的,而信息处理和按程序/计划设定的决策,是对于物质和能源加工处理过程的控制赖以实现的手段。由此可见,编制程序/计划和控制可说是基本的生命过程的重要一环。

II.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整个物质经济运转速率的大幅度提高对于社会控制的挑战

除了确立信息处理与传播及其技术在基本的生命过程、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控制中的的重要性外,贝尼格的理论的另一重要贡献,在于它通过以历史学的视角将当前社会的变化现象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对于信息化为何发生在现在这一问题,作出了颇有见地的解释。通过对现代西方经济发展史进行深入研究,贝尼格指出,在现实社会中,信息处理与传播在物质和能源流动中所占的实际比例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人口的数量及人口的分散度/分布,社会系统组织的复杂程度,以及(物质和能源)加工处理量和加工处理速率。⑼其中,尤以(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速率,同信息为什么不早不晚地在现在一跃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主要资源,紧密相关,同控制革命的发生,紧密相关。

根据贝尼格的理论,信息化或信息社会的起源,在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整个社会的物质经济运转速率的大幅度提高对于社会控制的挑战。他指出,在工业革命以前,在人类社会尚未应用蒸汽动力之前,即使是最大的和最发达的国家的经济制度,其运转速度实际上也是“人力的”速度,其(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速率,仅只是通过使用耕畜和使用风力和水力而稍稍有所提高,但是其控制始终处于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系统层次的控制可以通过相对固定的行政机构来维持。⑽他认为,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说,工业化的最大的社会冲击力,在于它加速了整个物质经济的运转。“几乎一夜之间,随着蒸汽动力的利用,物质的流通可以加速10倍甚至100倍,并且可以昼夜发生,实际上也可以在任何气候情况下发生,这导致了社会控制的广泛崩溃:严重的火车失事,货车的误放,装载的货物的遗失,不能维持足够高的存货周转率,等。”⑾贝尼格考察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因这种物质流通的加速而造成的控制危机问题,指出:19世纪中叶,社会发展中首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对于物质流通的社会加工处理,在数量和速率方面都显示出超过系统控制它们的能力之兆头。控制危机由此诞生。一度时间内,信息处理和传播技术革新滞后于能源技术革新,滞后于能源运用于大批量生产和运输的技术之革新。控制危机的出现,导致了一场控制革命。在这场革命中,采集、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术与经济排列形式中集中出现了许多迅速的变化革新。换言之,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利用能源的能力的大飞跃,它要求人类运用信息的能力出现相应的大飞跃,这后一种大飞跃,通过控制革命得到了实现。按照贝尼格的思路来观察,可以说没有工业革命,不可能激发出控制革命;没有控制革命,由工业革命所加速的物质经济运转不可能有序地进行。

通过历史性的考察,贝尼格回顾了19世纪40年代起在铁路系统,金属加工业,以及面粉、肥皂、火柴、罐头食品等消费品的市场销售等不同领域中出现的控制危机问题。他指出,在美国,控制危机首先于19世纪40年代出现在交通运输领域(铁路系统)。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上半叶,美国铁路系统出现了大发展:40年代,美国铁路系统铺设了近6,000海哩的新的铁轨;50年代上半叶(1851

-1854),美国四条连接东西部的重要铁路线投入运行。美国铁路哩程在19世纪40年代几乎与运河哩程持平,至19世纪50年代,铁路哩程已增加至几乎是运河哩程的2.5倍,伴随着这一变迁,列车式样也产生了变化,列车的运载量增加。⑿美国铁路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将其铁路系统中控制危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美国早期的铁路的大部分地段都是单轨的,相应铁路业的发展而出现的火车班次增多,使之面临火车撞车的威胁,严重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1841年10月5日,在伍斯特(Worcester)至马萨诸塞州的铁路线上,在一段前一天刚通车的路段发生了一起两辆Western铁路公司的客运列车迎面相撞,造成二人死亡,八人重伤致残,九人受轻伤的惨祸,⒀负责该列车的列车长本人也死于这场车祸中。《控制革命》一书认为,美国经济运作中的控制危机就是以铁路交通运输的安全危机起始的。贝尼格感到,对于信息传播研究者来说,最为耐人寻味的是:有关当局当时对这场车祸事件的调查,将这场惨祸归咎于设定程序/计划(即预先设定指导随后的行为的信息)和传播沟通的失败。⒁Western公司自己的调查,也发现“在将新的指令分发给列车员工中存在松懈现象,”,并得出结论说,“对于所有列车的总控制太松弛。”⒂贝尼格评论说,该公司当时的“应急程序(规划)的编制对于诸如如何处理火车误点等问题缺乏精确性、详细性,也缺乏对于各个工作

人员和各项职能之间的一体化安排。因而,Western员工中的指挥链可能不够明确。”⒃

吸取这场惨祸的沉痛教训,Western公司开始采取一连串创新之举,以改进控制管理。整个Western 公司铁路线的控制权变为集中在位于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新总部,总部与三家地区的办事处相联系,形成几道牢固的指挥链。一道指挥链由座落在斯普林菲尔德市的公司总部的总工程师负责,通过三位地区的铁道长(roadmasters)进行运作,控制铁轨、路基、桥梁和建筑物的情况。另一道指挥链由公司总部的交通主任负责,通过部门主管和各车站代理人运作,控制所有客运与货运业务。还有一道指挥链由公司在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主要工作间的机工长负责,通过各终点站和机车修理房的副技工进行运作,控制所有的引擎和全部车辆。⒄这些创新之举,从组织结构上保证了公司能对数据资料收集、信息处理和决策规则的正式化以及具有反馈的信息传播的标准化,予以特殊的重视。列车长、机车司机、车站站长和其他部下,复责为三位铁道长提供有关铁轨及建筑物的情况的最新信息。而各铁道长则按公司的要求负责记好业务工作日志,并每月向公司总部的总工程师呈交一份正式汇报。公司还具体规定,“列车运行时间或相遇和经过的方式之任何变更,在主管人办公室未收到有关这样的变更已为所有有关人员获知、清楚之肯定消息之前,均不得开始生效”。⒅Western公司的董事会为公司的操作人员们制定“细致而明确的规则。”列车长集中掌握列车的控制权,具有关于应对火车误点、火车出故障和其他紧急情况的标准化的详细的程序/规划,携带一只同铁路线上的所有其他员工的手表时间一致的手表,并使其列车根据精确的火车时刻表运行。列车长控制了从起点站到终点站的所有运作。Western公司的这些创新之举后来为其他铁路公司所仿效,起到了解决控制危机的作用。贝尼格认为,经过这番改革后Western公司的列车长控制列车的方式是标准化、规范化的,按计划的,他们的许多职能在今天都可以用车上的微型电脑来取代。⒆他感到在这一点上可以把这些列车长扮演的角色视为“可编程序的、分布式的决策者”的角色。

根据贝尼格的分析,在美国,首先发生在铁路交通运输领域的控制危机于19世纪50~60年代蔓延到销售领域和生产领域,19世纪80年代初期影响到产品流通的消费环节。在19世纪50年代,随着备有谷物升运器的谷仓和仓库网络的激增,小麦、玉米、棉花贸易的增多,商贸公司和其他运输者在保持这些商品的运货量记录方面和在控制其贸易方面,遇到了日益增多的困难,控制危机开始在销售领域出现。代理商们发现大批量生产的消费品的销售日益困难;对于批发商们来说,使数以百计的制造商和数以千计的零售商中的商品和现金的流动一体化也很艰难。到19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大型百货公司和其他大零售商和大批发商的出现,销售领域的控制危机问题已转变为如何保持存货的快速周转问题。与此同时,19世纪60年代控制危机也影响到了生产商。19世纪60年代后期采用贝氏转炉法(酸性转炉法)的钢轨厂,钢的生产速度大增,一时间,它们在控制方面,步履维艰。铁、铜、锌和玻璃等基本材料的生产商在维持其工厂中的竞争性的快速生产率方面,也困难重重。到19世纪80年代,生产中的控制危机影响到了金属制造业。金属生产供应商的供应速度之快和供应良之大,使生产从铸件、螺丝到缝纫机、打字机、电子马达等各种产品的公司,在跟上这种供应速度和供应量中,困难重重。此外,19世纪80年代控制危机的影响所及,到达了消费领域。由于连续加工技术的采用,许多消费品生产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消费如何跟上成了大问题。以燕麦片为例,1882年,美国一家采用连续加工技术的厂商即能以两倍于全国消费率的量,进行生产。显而易见,对于燕麦片消费而言,开拓新市场与刺激消费的需求,已达到了危机程度。⒇事实上,许多行业的公司都开始面临这样的需要:刺激消费、使产品差别化并建立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忠诚。

贝尼格分析说,在美国,正是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物质经济中的控制危机,激发了信息加工、行政管理和传播中的一连串创新,因为唯有通过这种技术创新,才能提高社会系统控制物质经济运转过程的能力,使之跟上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速率和数量的需要。而这场创新于19世纪80年代初已达到了某种高潮,从而使控制危机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时已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抑制。到20世纪初,伴随着行政控制的迅速增强,工业组织、电讯和大众传媒中的大量创新,控制革命作为对于控制危机的技术上与经济上的应答,已开始在全世界使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按这一思路来看问题,当今以电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可说乃是这场控制革命的继续。(未完待续)

媒介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评析(II)

III.把广告业视为控制手段

贝尼格以三章的篇幅,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大批量生产和销售中的控制革命,大众消费中的控制革命,以及广义的控制革命,即数据处理和行政系统中的革新。他把自动控制、通过统计资料进行质控和通过市场反馈进行统计控制等大批量生产领域中的各种现代控制手段,电讯传输技术如电报、传真、电话等,现代广告业,大众传媒,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电脑技术,等等,都视为服务于控制革命的技术手段。在论述大众消费中的控制革命中,他对现代广告业在物质经济运转过程中所起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归纳而言,贝尼格所描述的广告(同商标、品牌命名、消费者包装等手段一起)在消费领域中的控制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激发和控制消费需求。

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并可进而影响到产品价格及价格竞争。

使生产者得以能控制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使制造商们能更好地控制大批发商和零售商,迅速地垄断其产品的销售渠道。

广告运动还改变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客户之间的关系。

广告运动还被用于控制公众舆论或人们的聚合性行为。

贝尼格例举了1899年美国全国饼干公司为推出其新品牌的产品“Uneeda饼干”而举行的首次耗资百万美元的广告宣传运动及其效果,来说明公众广告对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这场广告运动是由当时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N.W. Ayer and Son策划与操办的。这家公司为美国全国饼干公司要求宣传的产品选择了“Uneeda饼干”这一名称,然后以一场全国性协调的广告运动,将该产品介绍给一个又一个市场,依赖一系列广告手段──各个地区广告板上张贴的广告、电车上的广告和报纸广告等,对“Uneeda饼干”大加宣传,从而成功地在消费者中引起了对一种新的饼干的出现之期待。这场年耗资达100万美元的广告宣传运动,使Uneeda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因此,尽管当时Uneeda是一种全新的消费品,其销售率却高达每月一千万箱。⑴贝尼格指出,这一实例说明,“商标、品牌命名和大规模的广告运动可用于激发和控制消费需求,并且甚至可用于重新调整一个行业的整个行业结构。”⑵此外,由于广告可用于引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名牌产品的生产者也就可对其产品标价较高。虽然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对于广告是否有控制价格竞争方面的效果,意见并不统一,但是在实践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营销专家不断鼓励商人以广告手段来控制价格竞争。显然,业界感到广告在消费领域的控制功能还表现在对于价格竞争的控制。

广告运动还使市场竞争对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美国上一世纪之交时的营销专家们相信,全国性的广告运动就其能维持产品差别化的范围来说,可以对竞争者进入市场构成严重的障碍。上述提到的美国全国饼干公司,当时曾利用那场宣传“Uneeda”的广告运动,作为阻挠许多地区性的和私人的品牌竞争者的障碍。⑶20世纪初,美国广告中大量都是为了创造商标中的无形资产,或者说制造“声誉垄断”⑷(即:使某一商标的产品在同类竞争产品中独占鳌头地享有声誉)。

广告运动还和商标、消费品包装等技术一起为制造商提供了使其在处理与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的手段。在19世纪后期的美国,对于大多数制造商而言,销售牵涉到同批发商和零售

商就付款、批量折扣、广告津贴、货架展览、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处理等问题,不断斗争、交涉。在产品散装、无牌子、未做广告的情况下,批发商可以控制哪些制造商的产品进入零售商的货架,而零售商则通常可以通过集中出售利润率最高的商品来控制消费者的购物。曾有制造商如此感叹这一情况,“制造商站在商人门前的石阶上乞求他购买其产品。当时商人是贸易之王,制造商拜倒在他的脚下。”⑸后来,制造商们设法通过使用商标、消费品包装和全国性的广告运动改变其同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这种关系,使之对自身有利。美国全国饼干公司当时就由于全国性的广告宣传刺激产生了巨额销售,因而得以把发送货物融入自身的业务,其做法是:购入提取佣金工作的售货员的小型送货推车,留下这些售货员作为公司的领取薪金的员工,使用这一送货队将Uneeda饼干直接交付给食品杂货店。这些售货员由营销办公室网络指挥,各人坚持跑指定的送货路线,以确保饼干新鲜、不碎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并确保食品杂货商尽管利润率低(公司为建立销售额压低饼干价格)仍然努力出售这一产品。⑹

美国全国饼干公司运用大规模的广告运动促销成功的实践,还改变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客户的关系,使之成为一种“联盟和同谋”的关系。⑺根据《控制革命》一书的描述,在整个19世纪,广告代理商为相互竞争的客户提供服务是家常便饭。但是,约在1900年,当Ayer公司告诉全国饼干公司它已接受了一家竞争的饼干商的广告时,全国饼干公司作为当时Ayer公司的最大的广告代理客户,以利益冲突为理由强烈地抗议。Ayer公司于是迅速采取了如下原则:一家广告代理公司不应同相互竞争的客户打交道。不出10年,这一原则已被广为接受,今天,它已成为美国广告业的一项行业规范。⑻贝尼格认为,这显示了广告不但可使一家公司增强对于批发商、零售商、竞争者和消费者的控制,而且还具有讽刺意味地可使之甚至控制为它开展广告运动的代理公司。⑼此中所体现的广告和消费领域的控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十分耐人寻味。

贝尼格回顾了美国现代广告业1890~1939年期间的发展,认为:到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广告作为刺激和控制消费的手段已确立了其地位。确实,由于广告在消费领域的作用,美国从19世纪90年代起,即注意对广告业本身的管理。当时,美国广告商建立了俱乐部,开始进行有节制的自律。1898年,纽约州通过广告法,以便“防止误导性的和不诚实的(广告)表述”。1912年,美国联合广告俱乐部组成一家全国委员会,以推进公平的广告实践。1915年,美国广告者协会成立。1917年,美国广告代理公司协会成立……⑽由高速率的大批量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的商品,必然要求大众消费紧紧跟上。广告业的发展正是顺应了社会经济运转的这一需要。而广告业的发展和广告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广告中的话语和形象进入家家户户。这一点,显然离不开面向公众的信息载体──大众传媒。

IV.重视大众传媒和电脑技术的控制功能

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认为,现代广告业在消费领域的控制功能与大众传媒紧密相连。19世纪印刷技术的重大发展,为推动美国报业的大众化和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⑾1833年起,以纽约《太阳报》的问世为标志,美国出现了廉价报(“便士报”),报业开始向大众化与现代化进军。19世纪40年代起,美国杂志的读者规模也有了较大发展。19世纪后期,美国报业完成了走向大众化和现代化的进程:1883年,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普利策(Joseph Pulitzer)买下了纽约《世界报》,将其办成了大多数美国新闻史学家公认为“美国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报纸”,从而揭开了美国现代报业发展的序幕。在美国现代报刊中,广告是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刊杂志同广告业一起发挥了消费领域的控制作用。贝尼格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日报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工具之兴衰,完全同大众消费中(从控制危机)向控制革命之过渡相平行。”按每户人家对报纸的拥有率计算,美国报纸的日发行量,在1880—1890这10年,也就是众多采用连续加工技术的采纳者首次遭遇消费控制危机的时期(亦即面临开创新的市场并刺激消费的迫切需要的时期),增长率最大,达83%。在1910—1930年这20年期间,美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性达到其顶峰,报纸日发行量稳定地达到每户人家1.3份,而这段时间按贝尼格的分析也恰恰是(从控制危机)向控制革命的过渡时期。同1850年的每户人家0.2份报纸和1900年的每户人家0.9份报纸的日发行量相比,⑿增长率之大,显而易见。美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上的大量事实证明,广告业和传媒业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控制革命》一书中提供的数据表明,在美国无线电广播诞生时,美国广告费用中有48%归报纸,

18%归直接邮寄,9%归杂志,3%归商业报纸,2%归户外展示,其余20%归数以百计的其它更加专业化的媒介如乡村周报等。⒀美国当时广告费用的分布显然表明广告业对报纸,尤其是日报的强烈依赖。与此同时,报纸对于来自广告的收入,也依赖日深:1879年,美国日报的总收入中40%来自广告;至1919年,来自广告的收入几乎占美国日报的总收入的2/3。1902年,芝加哥的一家百货公司Mandel Brothers同《芝加哥论坛报》签约,约定全年在该报上以10万美元的一年统一收费率每周6天刊登公司的整版广告,此事一时成为重大新闻。无线电广播诞生后,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自身优势的大众传媒,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传媒领域的竞争,包括对广告收入的竞争,广告费用的分布由此产生了变化。到1940年,无线电广播已吸引美国广告总收入的10.3%;在这10个百分点中,8或9个百分点似可说是从报纸处争夺得来。⒁

与印刷传媒相比,广播在作为广告的载体时自有其优势。广播的接收设备简单、廉价、轻便易带,而且收听广播仅需运用听觉,对人的其它活动限制不大,因而,收听广播不但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场所进行,而且可以在从事许多其它活动的同时进行;不但可以个人进行,而且可以由群体进行。这无疑有利于广播广告的渗透性。广播传媒在美国被大量用于播出广告,参与对大众消费的控制,可说势所必然。美国商业广播于1922年开始后,广告节目发展很快,而且在1931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因祸得福:经济大萧条使人们呆在家中的时间增多,恰恰为无线电广播收听时间的增多提供了条件,也为广播广告节目的深入千家万户,提供了机会。因此,在美国,广播广告节目在1931年后有了很大发展。电视媒介兴起后,传媒领域增添了后起之秀,它同样遵循美国大众传媒与广告业相互依赖的模式。数据表明,商业电视诞生后,美国广告费用的分布又起了新的变化:1945年,无线电广播卷走美国广告总费用的15%。而由于商业电视的迅速发展,1945~1954年期间,无线电广播在美国广告总费用中的百分比曾被削去一半。⒂

广电传媒的宣传作用不但为美国商业界所重视,而且也引起了美国政治界的注意,后者将之用于政治控制。早在1923年,美国第30届总统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即开始运用广播媒介进行政治演讲。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美国,总统竞选运动广播已成为任何影响公众舆论和公众投票行为的全国性努力中的关键一环。⒃今天,广电传媒已成为美国总统竞选运动中极为显著的重要工具。

贝尼格从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是有效控制必不可少的前提这样一种观点出发,把受众反馈研究,也视为控制技术。他认为,虽说大众传媒,尤其是广电传媒,可以充当影响大众行为的有效工具,但是,这种影响要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必须辅以受众反馈。不论是对于追求吸引和保留住受众注意力的记者和节目安排者来说,还是对于试图刺激和控制受众的消费行为的广告商来说,还是对追求影响受众的意见和投票行为的政界人物来说,离开了由受众传回的反向信息流动──反馈,便无从有效地实现其预期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贝尼格将包括受众调查在内的各种了解公众反馈的技术,都视为服务于公众消费领域的控制的手段。他指出,“市场反馈,亦即由零售商和消费者传回给广告商和其他追求控制公众行为的人士的信息流通,可以采取几种主要形式:有关受到广告宣传的产品的销售额或有关某一行业的总体销售情况的信息;描述产业机构或零售机构的其它特点的信息;大众传媒受众调查或广义的消费者调查。采集和处理所有这几种信息的技术在20世纪20年代到来之前即已出现。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亦即向控制革命的过渡阶段,这几种技术继续稳步发展。”⒄在贝尼格的笔下,以邮寄明信片的形式进行的杂志读者率问卷研究,挨家挨户进行的市场访谈,分门别类并分州进行的商店研究,盖洛普(George Gallup)首创的报纸阅读习惯调查,盖洛普等人运用科学抽样法进行的全国性调查,尼尔森(Nielson)公司采用自动记录仪(audimeter)进行广播受众监测调查,等等,都属于美国市场反馈技术中的创新,正是通过不断发展、日益系统与复杂的市场反馈信息采集、存储和处理技术,才使美国大众消费领域得以实现合理化控制。

对于广义的社会控制,贝尼格将行政机构的改革和数据处理等信息硬件技术同控制革命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顺应经济运作急剧加速的)行政控制的发展,既有赖于行政机构的结构改革,又仰仗于办公室硬件技术的改革,仰仗于行政机构编制、记录、存储和处理信息的硬件技术中的一系列创新,人事规划中的一系列创新,以及对内、对外传播中的一系列创新。贝尼格指出,在1880~1939这段

(控制革命的)关键时期,一系列分离的但却互为联系的数据处理和计算硬件技术,即已有了蓬勃发展。在向控制革命过渡的阶段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信息处理和计算技术可用于增强行政控制的观点。初时,这方面的运用仅在于统计材料的编写和总计分析,后又发展到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但是这些都还只是数字资料的处理。直到进入20世纪后,美国行政机构才意识到那些处理数字资料的硬件技术也可用于处理广义的信息,并由此增强整个行政控制。此后,美国行政机构日益注意使信息处理服务于对于个人的管理。贝尼格举出一系列实例,其中包括1935~1936年期间美国政府进行系统的就业记录,来说明信息处理和计算技术服务于行政管理控制的作用。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Act), 该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做好2600万人民的就业记录,这意味着每天处理50万穿孔卡,这显然有赖于对于信息处理硬件技术的运用。美国社会保障管理局(The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为这项任务动用了415台卡片穿孔机、数据核对器、卡片分拣机和校对器(该设备是由IBM公司专门为这一任务而开发研制的),才达到了这一信息处理水平。⒅信息处理技术在美国日常行政管理控制中的作用,由此可窥见一斑。

按照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来分析,当年的卡片穿孔机等技术,是控制革命中出现的技术创新,这场旷日持久的革命是信息社会的根源,其势头延续至今。“一系列因素支撑着这一势头:能源运用,加工处理速度和控制技术,这三者继续呈正螺旋形共同发展,一个因素中的发展导致其它两个因素中的改进──或者至少可说使后者成为可能。”⒆这三种因素之间的相互推动促进,成为当代社会迈向信息化的动力。在这三者中,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本身也会激发对这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对于控制而言必不可少的“信息处理和流动本身也需受到控制,因而信息技术必须继续在越来越高的控制层次上得到应用。”⒇从这个角度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包括50年代商业电脑的出现,70年代微处理器的问世,80年代个人电脑的开发,等,既反映出控制革命的势头持续至今,又构成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标志。

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是麦克卢汉以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的理论。笔者以为,贝尼格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关注历史。

直言不讳地将信息传播技术同社会控制联系起来。

在有关信息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上,探究的主要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如何促成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

与我国学术界已熟悉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相比,贝尼格的理论虽然不似前者那样具有一个试图以信息传播技术及其发展作为主线把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串在一起并以此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庞大体系,但却同样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的关注。如前所述,贝尼格对西方现代经济发展史作了深入研究。在《控制革命》一书中,贝尼格运用了翔实的史料,不但举出了大量经济发展史上的具体事例,而且引用了许多历史上的数据。贝尼格同麦克卢汉在这方面的不同,只是在于贝尼格对历史的关注,不似麦氏那么宽泛,而是较为集中,主要聚焦于对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的探索,其理论阐述中主要涉及的研究时间段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这段时间。他力求阐明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物质经济领域的迅速发展如何促使人类改进处理信息的技术并提高其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形成其运用能源的能力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的新平衡,实现对于日益加速的经济运作过程的、基于信息处理和传播的有效控制。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由于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潮在社会上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于不少西方学者来说,“控制”似乎并非一个受欢迎的字眼。“信息”在西方的传播学研究中似乎每每同“自由”而非“控制”联系在一起:“信息自由”、“表达自由”、“信息的自由流通”,等等,往往被当作理想大受赞扬。因此,信息传播新技术的问世,在西方易于被同赋予个人更多的信息自由联想在一起。近年来体现信息传播最新技术的因特(互联)网在西方倍受褒扬的特征之一,即网上信息流通的自由与互动。而贝尼

格却通过把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传播置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背景之中考察,把信息传播技术同社会经济系统的控制联系起来研究,把信息传播技术的控制功能,当作核心问题来探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独具一格的研究。当然,如果把贝尼格说成是把传媒技术的控制功能当作核心问题来探讨的首位学者,这未免过于夸张。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被后来在传播学界名声大噪的麦克卢汉称为良师益友的加拿大学者英尼斯(Harold Innis),即在其传播研究中,突出探讨了传播媒介在社会体制中的控制功能。他在其重要著作《帝国与传播系统》(1951)、《传播系统的偏向性》(1950)等中提出的媒介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在英尼斯的传播学著作中,“控制”一词是频频出现的关键词之一。尽管以信息传播技术的控制功能为中心议题的研究并非由贝尼格首创,但是他无疑称得上在这方面提出自成一家之言而且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现象的媒介理论的重要学者。在媒介分析理论中,由于最先红极一时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有关信息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上,是将媒介技术及其发展视为社会变迁的动因的,他的理论的影响,容易造成媒介分析研究中的思维定势,使传播技术引发社会变化的一面,易受关注。但贝尼格在这一问题上,却着重研究传播技术的变迁受到社会其它领域的变化的推动这一面,在信息革命、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正形成学术讨论的热点时,冷静地探究信息社会和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起源。这也是他的“控制革命”论的重要可贵之处。

由于贝尼格文理兼通,并且在其“控制革命”论中吸收了许多学术领域中前人的研究成果,他的理论内容丰富,值得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其中的闪光点更是值得认真研究。本文唯求抛砖引玉,引发我国传播学界对这一理论的更多、更成熟的探讨。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目录 导言………………………………………………………………………………1    一、媒介文化的界定………………………………………………………………… 1    二、媒介文化的特性………………………………………………………………… 4 1、全能性………………………………………………………………………  4    2、动态性及可易性……………………………………………………………  5 3、复杂的多面性………………………………………………………………  6 三、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 7 四、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  12 五、媒介文化的未来走向…………………………………………………………  24 结 语…………………………………………………………………………… 26    注 释…………………………………………………………………………… 27

参考文献…………………………………………………………………………… 31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导言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技术的发展使新型媒介的崛起成为可能,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动的因素,根据媒介的发展阶段,可将文化史作如下时代划分:口头媒介文化,书写媒介文化,活字媒介文化和电波媒介文化。按照麦氏的观点,媒介的发展可以一一嵌入文化史相应的发展区段中,即各种媒介文化同各种社会形态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口头文化象征着部族社会;活字文化所代表的是作为同质化个人组成的集合体的近代社会;电视文化则产生出将地球全体居民连结起来的大部族社会。 一. 媒介文化的界定 德福勒在1966年曾提出,“媒介不仅直接地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贮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1)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媒介愈发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与传播媒介的交往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日常交往活动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传播媒介不仅指社会传

传播学媒介依赖理论_媒介发展与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

关于传播学的理论,我们接触到的最多的当属马歇尔?麦克卢汉,虽然他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传播学上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更加远大。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媒介,是传播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表面看来他的含义就是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实际存在的传播载体,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对“媒介”是这样阐述的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我们不难看出,上句话中重点提出了“物质工具”;但是现在关于媒介的定义有点含糊不清,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媒介,信息传播者也是媒介,这样就使得媒体成为媒介,两者之间没有了明显的界定,电视台是媒介,电视机也是媒介,但是电视台又以传播者的身份出现,按照这种理论,岂不是电视节目中的表演者和解说者,也成为了传播的媒介?是媒介的话岂不是也成为了“物质工具”?我们就以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理论对媒介进行分析。 他的理论体系中关于媒体与媒介的理论有很高的前瞻性。 麦克卢汉关于传媒和媒介的理论在数字媒体技术上的体现表现为以下几点 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关于这一重要论点,麦

克卢汉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首先,就是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按照他的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举办一次画展,那么这展厅里面的画就是画展的内容,而画里面的或小桥流水,或高山巍峨又是画的内容,再往下论的话估计就可以联系到创作作品的思想过程上面去了;在这一部分麦克卢汉还提出所有的媒介又是作为令一媒介的内容而存在的,任何一种媒介都有他的内容,使得其效力更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内容”从小往大的范围推进,画是一种媒介,但他同时又作为画展这一媒介的内容而存在着,画面中的小桥流水又扮演着画这一媒介的内容。 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对社会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影响波及的范围角度理解“内容”,他认为一种新型媒介的出现,总能引发社会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无论它传递给人们的是好的或不好的讯息,都是它所展示的内容,以手机为例,抛开手机所传递的信息的内容,不管它是以何等形式来传播讯息,这一媒介本身的出现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关系到存在和不存在的问题,手机出现后,人们察觉到它的便利之处,以及所产生的效应,便开始争先恐后的赋予它内容,由最早的只能语音通话,到后来的短信息,再到微信、微博、手机上网、手机导航,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自然而然地就有好多东西改变了原有的运行轨道,从而,改变着社会。例如,手机被发明以后,有了这一便捷方式,写信这一媒介方式就被大多数人所放弃。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数字媒体例,它涉及的范围包括游戏,动画,数字出版物等多方面。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塑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高调追捧者有之,怀疑批判者有之,但一味的追捧和批判并无益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文化。本文拟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理解媒介文化 对媒介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001)。该学派诸多成员,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对所谓“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已经包括了大众媒介这一维度。后来,伯明翰学派(the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大众媒介研究的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

(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更是成为大众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虽然上述对大众媒介的关注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媒介文化却直到晚近才出现。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媒介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显学。而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媒介文化一词。可见,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中国学界来说,媒介文化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计其数。但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媒介文化却一直众说纷纭。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文化是一种压制性的意识形态,它不但不能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反而以虚假的自由误导大众,让大众沉醉于单向度的感官享受中。而费斯克(JohnFiske)则倾向于从消费实践角度理解媒体文化。他认为,媒介文化是动态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化产品,并能动地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意义和陕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突出强调了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形塑力量。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媒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媒介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文化样态的不同;媒介会消灭一种文化,同时引进另一种文化。而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媒介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拟仿”世界,它使一切真实失去稳定性,并最终促使主体趋向多重化、离散化;它的存在就是填充人们不断变换的、不确定的需要。显然,媒介文化的开放性与超越性给它的理论界定带来了难度,因为我们既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理解媒介文化,也可

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

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 在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看成是“一种某个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同时也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可能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幻想信仰系统,即伪思想与伪意识”。(这种看法揭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建构和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不存在真实或虚假的问题。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 1、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 (1)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背景)“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的。在托拉西那里,意识形态的职责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对观念的神秘主义理解。然而,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却体现出一种实证主义的非批判倾向。据俞吾金教授的观点,这部著作,“至少是作为这部著作的第四、第五篇的‘意识及其作用’本身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因而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歪曲和神秘化”。于是,意识形态的含义就逐渐出现了逆转,意识形态被指认为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对普鲁士政府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通过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认识到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虚伪性和隐蔽性,意识到这些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开始认为,这种具有虚伪性和隐蔽性的统治阶级思想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与国家机器一起发挥维护社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他开始以自己在托拉西的基础上创制的Ideologie(意识形态)来指认这种思想观念。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主要由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拥有者不从事劳动,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简言之,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靠剥削无产者而获得统治地位。 于是,不劳动的人掌握了上层建筑的观念、价值和信仰。阶级身份、政党、社会利益都是根据对这种生产方式的占有、控制和利益所得在社会组织层面得以建立。 统治阶级推行的意识形态系统是以促进资产阶级自身利益,并且将其泛化,使得阶级压迫体制得以延续下去。 当被压迫阶级的个体把统治阶级的价值和信仰当做自己的东西来维护和实践时,他们就参与了对自己的压迫。 (2)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即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这汇总矛盾不可能调和,只有冲突。无产阶级要获得平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必须是暴力夺取政权。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的是——被统治阶级的大众,他们为什么会

认识媒介文化-笔记

尼克·史蒂文森,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等课程。 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19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于1995年出版,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Avebury出版)。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 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Making Sense of Men's Life Style Magazines)。史蒂文森最近的著作有朗曼(Longman)出版的《媒介转型:全球化、伦理和道德》和编著的《文化和公民身份》(公司出版)。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以下简称《认识媒介文化》)一书是1995年由塞奇(Sage)公司出版的。该著作先后被译为西班牙语和汉语,中文版由王文斌翻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002年,《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在英国出了第二版,主要是增补了一些有关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 《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然而,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蕴?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有多大?大众媒介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其他各个方面有何关系?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最后,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的主要理论家都有哪些?——这些问题,

论述媒介批评的功能

论述媒介批评的功能 媒介批评..即是参照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实践, 对新闻传播实务的得失利弊进行批评, 是对媒介#对新闻传播观念更新#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进行探讨的特殊新闻活动因此媒介批评是在新闻传播框架中展开的, 而批评所指则是新闻传播的特定领域. 第一,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在1948 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概括了传播的社会功能,其中第一点就是:环境监测功能。他说“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由此可见,传播作为社会的观察员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谁来充当大众传播的检察官呢?监督社会是大众传播的责任,监督传媒则是媒介批评的首要功能。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首先表现在对媒介行为的监督上,比如,各地的记者协会多年来坚持组织的新闻评奖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评选工作, 举办报纸审读和报纸综合质量的评比活动。其次是对传播导向的监督,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时期的报道要有一定的基调,比如节庆期间,它的报道基调就是欢乐和祥和,灾难事件发生期间它的报道基调就比较低沉和缓和,在2008年“5·12”地震期间南方周末有篇报道,把地震当成了一次转型契机,认为抗震救灾是一场成功的操练,这篇报道的基调就不对,悲哀的背后是要有站起来的勇气,但不能在数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做出这样的报道,新华网和人民网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媒介批评,作为灾难时期的报道,它的角度与大的氛围是不相吻合的。再次,就是对报道质量的监督,对同类新闻不同报道比出优劣,就是媒介批评。目前有报社设定报评小组对当日的报道进行点评,评价哪个报纸对哪个事件的报道更能切中时弊,更有针对性可读性等,这样既能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又能帮助报刊成长。第二,媒介批评的调节和修正功能.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第二个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文化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它所承载的内容, 具有流行性的特点, 必须控制住好的方向,扼制住坏的苗头,这就需要一个冷静严肃的“导向者”——媒介批评,去调节和修正媒介。从实际操作上看,首先,电视台栏目的调整、报纸的改版,都是媒介为适应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需要而进行的内容调节,这属 于媒介自身的调节和修正;第二点,媒介与媒介之间也会互相影响,一个事件最先通过一个媒介的报道有了不好的反响,其它的媒介就会选择自我保护,同时媒介之间也会相互学习,1995年诞生的《华西都市报》靠社会新闻打天下,迅速地在报林中异军突起,很多报纸后来正是学习着华西都市报的模式走出来的。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媒介之间的相互调节修正;第三点,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上看,报纸审读就是对报道的可读性,版面的形式美,主题的针对性上进行调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媒介批评的功能就是要促使媒介为了适应受众的需求作出种种调节和修正,比如收视率调查、“读者信箱”、“ 听众之友”和“为您服务”等节目设置都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第四点,媒介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对接。例如南方周末的批判性曾一度受到各地宣传部的不满,报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会不断地修正,媒介的这个意识和理念也恰恰是媒介批评的监督和反馈在起作用。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一、阐释性研究 所谓“阐释”并非“罗列”也非“翻译”,而是一个理解与再探究的 过程,它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虽说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 阶段,但是它对于澄清理解、深化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研 究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表现”,而更在于通过“表现”阐明研究对 象的意义,或者说被表现的并非仅仅是作为能指的对象,而更应是其 所指。因而,阐明“是什么”绝非易事。 就2008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能够分为“对西方媒介文化研 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一)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汪振军勾勒了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大致图谱及重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总的来看,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注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他同时认为,媒介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新思路、 新方法,对于改变以往技术主义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他指出,伴随理论日益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文化概念实行着持续改 写和扩展,从单 一、不变的文化观扩充到多元、复合、变动不居的文化观。主流文化 和边缘文化的界限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持续浮出水面,与主导性文 化平起平坐。从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到文化霸权观点的提出, 再到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概念。4

从过往的研究来看,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览式的介绍与描述居多,而对其每一个人、每一种理论的深入研究比较少。这种局面在2008年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有所聚焦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具体文本的研究。 殷琦的研究聚焦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这本书,对其中的受众观实行解读。他认为,费斯克的观众理论最大的硬伤在于,其研究观众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强调。时代不同,受众所表现出之状态亦不同,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5 刘宝娜和苏冠元则对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作一分析,他们认为该书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媒介文化的研究,敏锐地发现了意识形态被自然化的神话,并提出了解神话的策略。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行文化批判,并大大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创建了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对以后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6 其次是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钟丽茜对雷蒙德威廉斯对都市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传媒技术与传媒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展望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威廉斯对城乡两种文明的研究,对今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艺很有启示意义。因为英国(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城市化变革相当早、都市文明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中国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处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进程中,两种文明的交织与抗衡正是我们面对的论题,借鉴西方学者对都市文化的评析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同时,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表现的东西方文明与新旧模式混合、错置和交叉的状态,有可能扬长避短,在多种艺术场域的叠合中激发创造的活力、找到深入把握现代生活的审美路径。7

自控基本概念

第一章 1、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器、被控对象、反馈环节、给定装置等。 2、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三种方式。 3、反馈是将检测出来的输出量送回到系统的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只有负反馈能改善系统性能。 第二章 1、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2、 为传递函数的参数形式,τi(i=1,2,…,m)和 Tj(j=1,2,…,n)为系统中各环节的时间常数, K 为系统的放大倍数。 3、 为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形式,zi ( i =1,2,…,m)和 pj(j=1,2,…,n)分别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K1称为传递函数的增益(或根轨迹增益)。 4、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结构和各项系数包括常数项完全取决于系统本身结构;它是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与输入信号的具体形式和大小无关,不反映系统的内部信息。 5、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 但是,对输入量加于系统之前, 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的情况同样适用。 6、传递函数不能(能 或 不能)反映系统或元件的学科属性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和学科类别截然不同的系统可能(可能 或 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传递函数。 第三章 1、系统的模态(响应形式)由闭环极点确定,闭环零点只影响响应的幅值。闭环极点的不同取值,动态过程有单调上升,衰减振荡、发散振荡和等幅振荡四种形式。 2、动态过程包含了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 平稳性等信息。 3、稳态过程是指时间 t 趋近于无穷大时, 系统输出状态的表现形式。它表征系统输出量最终复现输入量的程度。稳态过程包含系统的稳态误差等信息。 4、一阶系统的典型响应与时间常数T 密切相关。时间常数越小, 响应越快, 跟踪误差越小, 输出信号的滞后时间也越短。 5、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性能定性分析可知,ωn 一定, ζ与系统性能的关系:0< ζ <1) 1()1)(1()1()1)(1()(2121++++++=s T s T s T s τs τs τK s G n m ) ())(()())(()(21211n m p s p s p s z s z s z s K s G ------=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网略里,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作为这个网略编织者和信息传播者,今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媒介为我们提供新闻,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为我们提供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如此等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一而足,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改造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协助政府

机关开展工作,并以其具有的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显著性等特性在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独特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国家机关的政务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实施非强制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都会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以上大众传媒对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即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社会稳定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显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媒体为谋一己私利,违背职业操守,传播虚假消息,混淆公众视听,甚至存在网络欺诈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然而,从冲突论来看,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组织直接管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传媒在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宣传政府意志和主张,从而实现对大众思想和认识的引导或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统治阶级

媒介文化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 按照史蒂文森的看法,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而许多理论家是在对一般的现代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建立起各自的媒介文化观的。因此,对媒介文化理论的理解,需要放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的语境中理解。 史蒂文森把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理论划分为3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 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 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史蒂文森认为,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对于媒介文化并无实质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_0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内容提要]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新闻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关系。第一,新闻客体的生命遵循某种自然之道,拆解新闻客体的结构不应静止化;第二,批评的方法首先应从新闻客体外部结构对内部结构的作用入手;第三,批评主体只能对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进行多次反刍性研究,并不断拂去二者冲突的对峙性因素。以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新闻,开展媒介批评,有助于把握新闻这个生命体的内在密秘。新闻作品作为人化的“第三自然”,蕴含和投射着主体的独立品格。这个第三自然处处都有记者的影子,愈是深入地剖析它的内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新闻生命结构的许多相通之处,在批评过程中发现新闻报道者的随意性。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文化传播都是一种社会体制,包含着一个内部关系上的自我决定的结构。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是指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的关系,构成一种社会结构分析。?新闻实体就是作品中的新闻事实及其陈述的形式。从新闻实体与环境的联系看,结构特征不是社会进程的直接投影,而是记者意识创造的结果。新闻作品被感受的深浅、接收的程度、作用的方向,取决于体裁形式、语言媒介等内在的结构。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都可以对新闻实体有一种概括的规范,但特定的社会制度必然反映在对应的新闻作品中。?新闻实体与其对象之间联系的相对恒定性,具有超时空的普遍适应性,在社会生活的链条上留下了相对松散的空间。许多同样的新闻不断发生、不断被报道出来,表现为同时代人的生命过程。这种生命过程使新闻衍生不息,人类的生存和思想特征都在新闻中反映出来,形成新闻的生命结构。由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语言理论的发展,“结构”这个词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专门术语。但持有不同哲学观点的学者对“结构”的解释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某些关系中来理解结构的时候更是如此。?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结合形式,一篇新闻作品的一定组织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是对新闻结构概念的狭义解释。结构表征把一要素和其他要素联结起来,具有中介性,认识媒介和新闻的时候,实际上不可能离开结构,即使不使用“结构”一词,也必定包含了“结构”的驱指。结构和要素不可分离,对象只有在结构中才成为要素,结构的独立性仅仅为了认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概念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概念总结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2.一个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控制装置和控制对象 3.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量和给定值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4.根据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形成闭合回路来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根据信号的结构特点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根据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根据控制系统元件的特性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线性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 根据控制信号的形式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连续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 5.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特征方程 6.系统的传递函数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 7.对复杂系统的方框图,要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采用梅森公式 8.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9.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10.信号流图中,节点可以把所有输入支路的信号叠加,并把叠加后的信号传送到所有的输出支路。 11.从控制系统稳定性要求来看,系统一般是具有负反馈形式。 12.组成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是环节。 13.系统方框图的简化应遵守信号等效的原则。 14.在时域分析中,人们常说的过渡过程时间是指调整时间 15.衡量一个控制系统准确性/精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是指稳态误差 16.对于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17.若单位反馈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其稳态误差ess为常数,则此系统为0型系统 18.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无超调 19.一阶系统 G(s)= K/(Ts+1)的T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越长。 20.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r、调整时间tS等反映出系统的快速性。 21.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ζ增加,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将减小。 22.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阻尼比ξ保持不变时,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不变 23.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II型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0 24.衡量控制系统动态响应的时域性能指标包括动态和稳态性能指标。 25.分析稳态误差时,将系统分为0型系统、I型系统、II型系统…,这是按开环传递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来分类的。 26.二阶系统的阻尼系数ξ=时,为最佳阻尼系数。这时系统的平稳性与快速性都较理想。 27.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扰动消失后,由初始偏差状态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性能。 28.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29.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减小。 30.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可用劳斯判据判断。 31.主导极点的特点是距离虚轴很近。 32.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的幅角条件为∠G(s)H(s)等于±(2l+1)π (l=0,1,2,…) 33.如果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离虚轴越远越好。 34.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特征方程的阶数/开环极点数,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开环零点。 35. 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时,在该交点处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系统阻尼为0

自动控制理论的一般概念

第一章:自动控制理论的一般概念 §1.1引言 §1.2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发展过程: 19世纪 ???????→?呼应 与西方工业革命发展相 ?? ????????频域复域时域 20世纪60年代初 ??????→?与航天技术发展相呼应 ??? ???????????系统辩识等最佳估计最优控制线性系统 应用:深入到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日常生活:收音机、电视机、冰箱、空调、汽车、飞机… 工程:数控机床、合成塔、核反应堆… 军事:火炮群、导弹、特种炸弹、垂直起降飞机… 科技:航天飞机、卫星姿态控制、机器人… §1.3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自动控制: 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被控对象的一个物理 量(被控量)按预定规律(给定量)运行。 出)(单入古典控制理论/出) (多入现(近)代控制理论/

◇ 自动控制系统:能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举例: 被控对象 被控量C 给定量R 炉温控制系统 烘炉 炉温T u r (T 希望值) X -Y 记录仪 笔 笔位移L u r (L 希望值) 液压控制系统 水箱 水箱水位H u r (H 希望值) 1. 开环(信号单向流动) 特点:简单、稳定、精度低。 2. 闭环(信号有反向作用) 特点:复杂、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有稳定性问题。 3. 复合(前向联系、反向作用) 特点:性能要求高时用之。 例如:炉温系统可以采用开环或闭环的。 闭环控制工作原理: 外部作用:? ??r c r c 偏离干扰量:使跟踪给定量:使 控制目的:排除干扰因素、影响、使被控量随给定量变化。 负反馈原理——构成闭环控制系统的核心

媒介批评学术论文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博中媒体人需要的几点反思 ———以媒体对“李刚门”事件的报道为例 摘要:互联网通过让强大的传统媒体更难控制公众事件的解释的方式,现有的传播体系提出了挑战。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博中,许多媒体人迷失了方向,导致非理性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在误导公众。怎样让理性回归受众。本文对媒体和媒体人提出了几点建议:1、对信息的解读。2、对真相的追求。3、对媒体公信力的重视。4、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李刚门”媒介批评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态度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而最初将事件公布是在10月20日,在天涯杂谈上。网友“河大义工”的一篇帖子,该帖子将事件描述为一起校园车祸。而一时间“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到帖子发出的当天傍晚,相关评论帖子超过36万条,该帖子点击超过47万。随着微博帖子的不断更新“李刚门”不断升级,首先通过强大的互联网络进行人肉搜索,李刚的职业、家庭背景、家庭收入、房产等信息不断刷新,同时也不断挑动着公众愤怒的神经。但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做到真实、公正、客观、全面、准确的媒体工作者却选择了沉默,或者是附和着公众的愤怒(详细报道情况见表一),其原因大多是不敢引起所谓之“公愤”,这一点在央视对李刚进行采访后观众的负面评价就得到了充分证明。“10月21日下午,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的父亲李刚接受中央电视台独家采访,向受害人及其家属白哦是诚恳道歉,并且深深鞠躬,采访中李刚多次哽咽,不能自己。”而针对这一采访报道,公众所谓反映多为愤慨,甚至有人说“央视收黑钱了”、“央视太丢人,对不起全国人民”等等言论。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公众非理性情绪的爆发。 表一传统媒体对“李刚门”的报道情况表 一、影响 由于传统媒体在公众事件中的沉默导致报道失衡,进而使舆论一边倒的局面,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对于受众来说,互联网络的信息来源多而杂,他们无法了解事实真相,只能人云亦云,这样也极易导致公众理性的迷失产生的情绪激化。第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作为社会公器,他们有责任从公众利益出发,客观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1】此次事件中多媒体的失聪和部分偏颇的报道都会使其本身在受众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损。第三,对于社会来说,当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群众非理性情绪不断被激化,会导致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从而引发社会危机。 二、建议 在传媒责任理论中,社会责任从来都是与自由报道同时存在。从社会责任角度看来,新闻报道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然权利”,而是以承担相应义务为基础的“道德权利”,要求传媒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开展活动。【2】据此,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博中,对传统媒体及媒体

第一章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绪论

第一章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绪论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为什么要了解西方媒介文化理论: 1、西方媒介文化理论:(1)、顾名思义主要是关于电视、电影、网络、报纸和广播这些媒介现象的理论研究。 (2)、西方媒介文化理论,顾名思义是关于西方的媒介文化理论,因为关于媒介文化理论主要还是从西方过来。 2、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西方媒介文化理论是一门“综合理论”,实际上是一门关于现代社会媒介文化现象的理论,许多学者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社会实际是一个媒介社会。 其次,媒介文化理论综合或者说借鉴了其它学科的理论,是一种有典型的跨文化理论,因为媒介文化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所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和社会理论经常被用来解释传媒现象。譬如社会学理论、文化理论、文学和艺术理论、心理学、伦理学、符号学、法律学都经常被用来解释某一种媒体现象。 第二节几种主要媒介文化理论 1两个学派:尽管媒介理论比较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们要知道西方媒介文化理论分成两个大的流派: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二是以欧洲为主的批判学派。 2、几种媒介文化理论:结构主义、符号学与传媒,传媒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和文化霸权理论,公共领域理论、媒介效果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结构主义、符号学与传媒主要是从文本理论的角度理解大众传媒。传媒政治经济学强调是关注政治经济学在传媒中的价值。文化研究与文化霸权理论主要是讨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等等。 3、了解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意义:(1)、了解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进路。(2)、解释当代媒介文化现象。(3)、加强媒介研究的理论深度。 思考题: 1.你接触过何种西方媒介文化理论?对你理解媒介现象有帮助吗? 2.你认为这样的理论课程有必要开设吗?

浅论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一)

浅论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一)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媒介文化信息文化媒介 论文摘要;一部人类丈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一部媒介发展史和变迁史。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文化传播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全加的过程。文化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嫌介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嫌介化及嫌介文化化等三方面入手。弄清当代丈化传播与媒介丈化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徒进当今煤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媒介文化,它决定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所谓煤介文化是指传播者借用传播媒介在实施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总和。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个体系、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淡薄了文化传播,更没有媒介文化意识。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以后,人们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不仅重视了文化传播的研究,而且也有一些学者对媒介文化的功能、作用、特性进行探讨。但研究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当今媒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要弄清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关系,可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人手。 一、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 文化传播是指“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水平,不在乎传播什么,而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媒介手段进行传播。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会引起文化的变革。 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给社会和文化造成很大冲击,终于延续成为文化的一种积累。媒介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变化、演进与共存,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传播因媒介的发展而得到同步的发展。媒介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文化传播也就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例如人是文化传播最基本、最原始的媒介,语言传播成为文化传播最初的形态,人的流动则成为文化传播重要媒介。后来人类的祖先开始用图画来表达思想;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雕刻文字,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传播开始成为文化传播的形态。人类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普及,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并大量传播,其社会影响更为深广。它使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印刷机的发明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科技革命,今天的报刊、杂志、书籍无一能离开印刷术,它们在传递、交流着各种不同的文化。接踵而来的是影视形象传播的诞生与通讯技术的巨大突破: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宽银幕到立体声电影;从电报到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再到太空传播的卫星通信,这些成就造成了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