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利率的概念

关于利率的概念

关于利率的概念
关于利率的概念

关于利率的概念

利率

字体[大][中][小]“利息率”的简称。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率。通常分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则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在中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利率以“厘”为计算单位,而厘本身又是一个内涵不一致的标准。如年息10厘,指10%,月息10厘,指10‰,日息10厘,指10‰。

利率水平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直接制约因素有:①平均利润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利息率才会等于或超过平均利润率。例如,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由于借贷资本奇缺,少数资本家急于偿债,被迫以高于平均利润率的利息率来取得贷款。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都在平均利润率之下,并随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而变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息来源于社会纯收入——利润。为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利息也只能是社会纯收入的一部分,利息率也必须受平均利润率的制约。②资金供求状况。借贷资本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因而是作为商品存在的资本”。生息资本虽然是和商品绝对不同的范畴,但却变成特种商品,因而利息就变成了它的价格,这种价格,就象普通商品的市场价格一样,任何时候都由供求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11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平均利润率对利息率的决定作用是从总体上讲的,但某一时刻的市场利率则是由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市场借贷资本供应紧张,利率就上升,反之则下降。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资金供求状况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不如资本主义条件下那样直接,制定利率主要不由资金供求状况决定,但也要充分考虑其影响。③借贷资金的风险大小。借贷资金的贷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暂时让渡。资金从投放到返回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借贷资金可能无法收回,从而给贷款者造成损失,这种可能性就是借贷资金的风险。风险客观存在,但又无法准确预测。为弥补风险发生后的损失,贷款人在确定每笔贷款的利率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④借贷期限。利率随借贷期限的长短而不同。通常,借贷期限愈长,利率愈高,反之愈低。从存款方面看,存期愈长,资金愈稳定,银行愈能有效地运用,赚取的利润愈大,银行可能也应该付给存款人更高的利息。从贷款方面看,贷期愈长,风险愈大,银行受到的机会成本损失愈大,银行理应收取更高的利息。⑤预期价格变动率。纸币流通就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造成纸币贬值,而纸币贬值又给借贷资金造成损失。为弥补这种损失必须提高利率水平。同时,物价上涨不仅给借贷资金本身造成损失,而且也会使利息额的实际价值下降,造成利息贬值。故为了保证实际利息不致贬值,在确定利率时,既要考虑物价上涨对借贷资金本身的影响,又要考虑它对利息的影响。⑥银行费用。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也要追求利润,讲究经济核算,其费用也必须得到补偿。因此,存贷款利差必须包含银行正常的业务经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⑦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利率水平应该由客观经济因素决定,但国家在利用利率杠杆时会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背景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调整既定的利率水平。⑧历史因素和世界利率水平。这是制定和调整利率的参考因素。利率既有历史继承性,也受各国利率水平及其调整趋势的“示范效应”影响。马克思曾指出:“不以一个国家的生产条件为转移的世界市场,对确定利息率的直接影响,比它对利润率的影响大得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

412页)。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加深的条件下,世界利率水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所有因素中,决定利率水平的最基本因素是平均利润率与借贷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

中国的利率经过了多次调整与改革。在1978年以前,采取了不断降低利率水平、简化利率档次的策略,1978年以后,则逐步调高利率水平、增加利率档次、逐步改革了利率管理体制。

字数:1633

实际利率

字体[大][中][小]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利率,或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之后的数值。美国经济学家I·费雪在所著《利息理论》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以货币和以实物财货两个标准计算利率的观点。北欧学派创始人K·魏克赛尔虽然提出了货币利率概念,但在其理论体系中,认为与货币利率对应的不是实际利率,而是自然利率。

由于不同的财货有不同的实物度量方法,且两种不同商品的比价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在理论上,有多少种不同的商品,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实际利率。为避免这种情况,费雪认为可以用生活费用指数作为实用的客观标准来计算实际利息。并且,由于生活费用指数可以同时显示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价格的变化,借助于这样的指数,可以将名义利率转变为实际利率。后人将这个思想公式化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

决定实际利率的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有以下五个方面:①平均利润率是实际利率的最高限。因为利息是利润的转化形态,若利息水平超过利润水平,企业就不会向银行借款。②零是实际利率的最低限。因为低于这一点,贷款者是不愿贷出资金的。在高低限之间,实际利率受下述三因素调节。③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⑤开放经济条件下他国利率水平的影响。要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必须保证实际利率为正值。若实际利率为负值,会减少储蓄,刺激金融投机,并促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相对稳定物价,适当提高名义利率水平,是保证实际利率为正值的根本途径。

字数:592

知识来源:黄达,刘鸿儒,张肖主编.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第186页.

实际利率

字体[大][中][小]

(一) 名义利率或货币利率的对称。即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利率,或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之后的数值。借款人用货币所支付的利息与借款额之间的比率,为货币利率。如果将市场价格变动,从而货币价值的因素加以考虑时,就会发现,货币利率仅仅是名义上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某个国家的货币利息率是10%,而同期价格上涨了

10%,此时某个人贷出100元,一年后不仅未能获得每年10元的利息,同时他的本金的购买力也将下降10%,此时,他的货币利息率是10%,但其实际利息率却是零(不计算本金的贬值) 。由此可知,实际利率等于货币利率减去“价格上升的百分比”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实际利率=货币利率-物价上涨率

因此,在货币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会随价格的上涨和下跌而下降和上升。所以实际利率对于确定货币利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决定实际利率的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平均利润率是实际利率的最高限。因为利息是利润的转化形态,若利息水平超过利润水平,企业就不会向银行借款。(2) 零是实际利率的最低限。因为低于这一点,贷款者原不愿贷出资金的。(3) 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4)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5) 开放经济条件下他国利率水平的影响。要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必须保证实际利率为正值; 若实际利率为负值,会减少储蓄,刺激金融投机,并促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

(二)指借贷关系中实际执行的利率。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原订月利率为7.2‰,政策规定可以在上下各20%的范围内浮动。由于种种原因确定利率为8.64‰,月利率8.64‰即为实际利率。

字数:764

知识来源:张正学,刘永功主编.利息学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233-234页.

负利率

字体[大][中][小]银行挂牌的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就是负利率。在存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里,利率有名义与实际利率的差别。名义利率即银行挂牌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差数。当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便呈负数。此时的银行利率便是负利率。负利率对正常的资金融通和社会经济活动都是非常不利的。首先,不利于国内储蓄事业的发展。国内储蓄的不断增长,不仅是筹集生产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依据。在负利率情况下,储蓄事业难以发展,人们会感到存钱吃亏,存钱不如存物,而持币待购,甚至持币抢购。其次,负利率容易助长投资膨胀,加剧物资供应的压力。低利率是扩大需求,促进消费,鼓励投资的一项有效的政策措施,但其作用以社会需求不足为前提。在负利率情况下,通货膨胀,助长投资膨胀。再次,负利率会造成虚假的信贷需求,助长投机。在通货膨胀的经济中,负利率必然会加剧工不如商,商不如囤,囤不如投机的趋势。其危害决不限于信贷关系,还将恶化国民经济。最后,负利率不利于控制信贷规模,稳定货币流通。现实情况往往这样,负利率是通货膨胀的产物,而负利率的存在,又直接插进通货膨胀的发展。

字数:489

负利率

字体[大][中][小]银行挂牌的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在存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里,利率便有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所谓名义利率,即指银行挂牌的利率。实际利率则是名义利

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差数。当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便呈负数,此时的银行利率便是负利率。如果以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代表通货膨胀率,以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代表名义利率,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次出现过负利率的情况。1980年,中国的名义利率为5.4%(均为年率,下同),通货膨胀率为6.0%,实际利率为-0.6%;1985年,名义利率为7.2%,通货膨胀率为8.8%,实际利率为-1.6%;1987年,名义利率为7.2%,通货膨胀率为7.3%,实际利率为-0.1%;1988年,名义利率为8.64%,通货膨胀率为18.5%,实际利率为-9.86%。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考虑,负利率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在生产领域扩大了资金供求缺口,加剧了社会总需求膨胀的态势,激化了社会总体供需失衡的矛盾。在通货膨胀时期,负利率对于借款企业来说是一种“补贴”,谁能争取到银行贷款,谁就能赚钱。即使不生产经营,也能坐收物价上涨率与低利率之差额。谁借到的贷款多、占用的时间长,谁就能多得利润。因此,企业都争相向银行借款,有些企业甚至宁愿接受罚息,也不愿还贷。特别是在投资膨胀难以遏制的条件下,低利率更是起到了刺激投资的消极作用。②在流通领域助长了企业囤积居奇之风,人为地加剧了物资供给短缺的矛盾。在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中,负利率必然形成并加剧工不如商、商不如囤、囤不如投机的趋势。不少企业利用银行的低息贷款大量抢购和囤积紧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事实上,企业通过紧俏商品价格上涨所获得的利润比占用银行贷款所支付的利息要高得多。③保护了落后的低效企业,抑制了先进的高效企业的发展。在资金使用总额中,低效企业所占份额越大,高效企业所占的份额就相对的愈少。负利率的存在使低效企业得以生存并呈增加趋势。它一方面造成了整体经济效益的低下;另一方面又不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④负利率对于存款人而言是一种“无形税收”,它因损害存款人的利益而使大量资金逃离银行,城乡居民普遍存在存钱不如存物的心理,它刺激了人们的盲目消费和抢购,居民储蓄倾向下降,消费倾向上升,从而加剧了消费膨胀。

负利率持续的时间愈长,弊端暴露得愈明显,对社会的危害也愈大。因此,有必要调高利率,尽早从负利率过渡到正利率。在中国现有条件下,调高利率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可以抑制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过旺需求。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企业的利息负担就会增加,在不能够自行消化或转嫁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作出减少借款需求或不再投资、不再借款的抉择,从而为抑制投资膨胀和社会总需求膨胀起到促进作用。②可以调整产业结构。银行贷款利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会使现在处于盈亏边沿和已经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减少借款,或者归还部分已借贷款。这样,银行更多的信贷资金就可以投放到急需发展的行业、企业和产品的生产中去。信贷资金得到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便可得到一定的调整。③可以促进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利率的调高会加重企业的负担,这会迫使企业更加慎重和节约地使用银行资金。同时,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也能够在整体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④可以积聚更多的资金,增加银行负债。中国的经济实践表明,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是比较大的,即调高储蓄存款利率,储蓄存款就会增加。中国目前在资金总量短缺的情况下,社会闲散资金还不少,居民个人手存现金也大多超过其最低需要量。因此,银行调高存款利率,就有可能把这部分游资吸收进来,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

字数:1517

知识来源:黄达,刘鸿儒,张肖主编.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第187页.

负利率

字体[大][中][小]其含义有二:(1)指的是名义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的利率,即实际利率小于零时的利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负利率存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生产领域扩大了资金供求缺口,加剧了社会总需求膨胀的态势,激化了社会总体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是在流通领域助长了企业囤积居奇的风气,人为地加剧了物资供给短缺的矛盾; 三是无形中保护了落后的低效的企业,抑制了先进企业的高速发展;四是刺激了人们盲目消费和抢购,居民储蓄倾向下降,消费倾向上升,从而加剧了消费膨胀。(2) 银行对存款人收取利息时所适用的利率。负利率是一些国家为了缓和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它规定对非居民在该国内该国货币存入银行的款项不仅不付利息,反而还要倒收利息。例如70年代瑞士就采用这种办法。

字数:365

利率的基本分类

字体[大][中][小]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利率进行分类的方法。按对利率是否进行管制,分为法定利率、限制利率和自由利率;按借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银行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有价证券利率和市场利率; 按利率的作用可分为基准利率、优惠利率和普通利率; 按期限可分为货币市场利率和资本市场利率; 按时间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各类利率之间和各类利率内部都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它们彼此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发挥调节作用。

字数:214

利率结构

字体[大][中][小]指利率体系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现实经济生活中利率种类纷繁复杂,不进行分类难以把握其作用。利率不仅取决于资金供求因素,还取决于借贷期限和风险。借贷双方都需要预期利率的变动趋势。国家、银行更需要通过利率结构的调整来左右利率水平的变化,由此产生了西方利率结构理论。研究利率结构总是以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需要为前提。通常从以下角度对利率结构进行分类研究。

(一)利率以到期时间分类借贷是有偿出让资金使用权的行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故借贷时间的长短,对利率高低的影响是最基本的。借贷资金到期日是区分不同利率的基本影响因素,对利率结构有重大的作用。

(二)利率以是否受控分类受控利率是指利率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取决于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还要受政府经济政策控制。最主要的受控利率是中央银行利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银行对银行系统再融资的利率,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另一类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的利率。中央银行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利率起核心、领导作用,中央银行透过利率政策来控制市场利率,从而形成受中央银行控制的利率体系。

(三)利率以承担的风险大小分类利率的高低还与风险这一基本因素有关。如储蓄、债券、股票所承担的风险有明显区别,故分别形成了储蓄利率、债券利率和股票利率。而由于各种储蓄、债券、股票的风险大小不同,因而又形成不同收益等级的储蓄、债券、股票利率。

(四)利率以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的质量分类金融资产的多样化带来利率的多样化,金融资产的质量决定其利率水平及变化趋势。

形成多种不同利率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各种因素。(1)资信的差别。政府的国库券或债券,有政府信誉担保,被认为是资信最好的证券,因而利率水平最低,被认为是基

础利率。其它不同利率在此基础上加上风险系数确定其利率。还可对企业按资信程度划分等

级。资信程度最好的AAA级企业发行的债券利率最低。这类企业取得的银行贷款的利率一般也是最优惠的。(2) 管理成本的区别。不论金额大小的信贷交易,所需费用和管理成本相差无几,因此,每笔业务的数额越大,相应成本越低。(3) 市场完善程度的差别。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利率不存在所谓差异;在非竞争条件下,行政干预所形成的一些利率会有一定差异。(4) 其它如纳税不同、服务质量的优劣、地区间的差异等,也会对利率结构产生影响。

字数:1100

知识来源:张正学,刘永功主编.利息学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304-307页.

利率结构

字体[大][中][小]某一时点上多种多样市场利率的排列和构成。如1990年某国金融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年利率,活期存款0.00%、储蓄账户5. 00%、定期存款5.75%、联邦政府国库券(一年之内) 5.80%、联邦政府中期债券(17年) 7.55%、银行承兑票据6. 30%、联邦政府长期债券(7年以上) 6. 98%、市政公债(州与地方) 7. 05%、长期公司债9.46%。形成这个利率结构的原因主要包括:债务人违约风险、债务凭证流动性、发放和管理贷款的成本、市场垄断程度、债务凭证技术特点和债务凭证期限等因素存在差异。利率结构表示各种市场利率的差别性。

字数:276

利率结构

字体[大][中][小]指各种性质、各种期限和各种信用形式的利率的组合方式。反映着各种利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中国目前的利率结构可以划分为期限型、管理型、信用差别型和经营型四种:

(1) 期限型利率结构。是由不同期限形成的各种存贷款利率。

(2) 管理型利率结构。是中央银行运用行政手段干预而形成的利率结构。其作用对象有:①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调节其经济利益,如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②规定某些管理型利率水平后由各金融机构对客户进行利益调节,如浮动利率、优惠利率、差别利率、惩罚利率等。

(3) 信用差别开支利率结构,即不同信用形式的利率结构。如银行信用利率、国家信用利率、商业信用利率、股份信用利率、企业债券利率以及民间自由借贷利率。

(4) 经营型利率结构,即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这一利率结构目前仍由国家规定,今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专业银行企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型利率结构将充分反映专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字数:428

利率体系

字体[大][中][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利率的总和。

利率分类利率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利率的管制方法可分为法定利率、限制利率和自由利率;按借贷的主体划分,可分为银行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有价证券利率和市场利率;按利率的作用可分为基准利率、优惠利率和普通利率;按期限可分为货币市场利率和资本市场利率。各类利率之间和各类利率内部都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发挥调节作用。

利率结构各类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利率结构。一般情况下,同类利率中期限长的利率高于期限短的利率,风险程度小的借贷主体的利率低于风险大的借贷主体的利率。在各类利率之间存款利率要低于贷款利率,商业银行的利率要高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市场拆借利率要低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政府债券利率要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通贷款利率要高于优惠利率。各类利率的总水平受经济因素的制约,但在一定的利率总水平下,各类利率的变动取决于基准利率的变动。

中国目前的利率体系按借贷主体可以分为:银行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有价证券利率和市场利率。

银行利率又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和专业银行利率。中央银行存款利率有:缴存准备金利率、在人民银行存款利率、农村信用社在人民银行特种存款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有:铺底资金利率,基数贷款利率,年度性贷款利率,季节性贷款利率,日拆性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老、少、边、穷”开发性贷款利率,发展地方经济贷款利率和购买外汇人民币贷款利率。专业银行存款利率有:①单位活期存款利率、单位定期存款利率。②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率。其中有:活期、定期、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存款利率。③华侨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专业银行贷款利率有:①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其中有:国营工业、商业、农业、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城镇集体工业、商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城镇个体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国营工业结算贷款利率,乡镇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农户贷款利率。②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其中有:一般固定资产贷款利率、预算内拨改贷基建投资贷款利率(各行业利率不同)、农村开发性贷款利率、乡镇企业生产设备贷款利率。

③各种优惠贷款利率。其中有:平价粮油贷款利率,中药材贷款利率,小商品生产企业贷款利率,知青集体企业贷款(开办两年内)利率,民政部门福利工厂贷款利率,生产民族用品企业贷款利率,生产民族用品集体所有制手工业贷款利率和民族贸易“三照顾”县地方国营商业、中药材(医药)公司贷款利率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有:农村信用社利率,城市信用社利率,信托投资公司利率,保险公司利率,财务公司利率等。

有价证券利率有:国库券利率、金融债券利率、公债利率、企业债券利率和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

市场利率有:同业拆借利率、民间借贷市场利率。

以上各种利率均按期限不同有不同的档次。利率体系的简单与复杂,有国家政策的因素,但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中国建国初期,与多种经济成分相适应存在多种金融机构,利率体系比较复杂。1956年之后,随着经济的高度集中和经济成分的单一化,利率体系则相对比较简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利率体系逐渐复杂起来。改革以来,初步解决了某些利率倒挂的问题,利率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字数:1391

知识来源:黄达,刘鸿儒,张肖主编.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第176-177页.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练习题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一、判断并改错(或说明理由) ()1.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称为商业信用。 ()2.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将最终取代商业信用。()3.消费信用既可以采取商品形态,又可以采取货币形态。 ()4.利率的高低与期限长短、风险大小有直接的联系,一般来说,期限越长,投资风险越大,其利率越高。 ()5.优先股具有偿还性而普通股不具有。 ()6.由政府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称为行业公定利率。()7.利率是一定时期本金与利息之比。 ()8.通货膨胀率是影响一国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9.商业汇票是与商业信用相对应的一种信用工具,在我国商业汇票只能由购货方签发。 ()10.只有在购销双方发生赊销商品、延期付款的情况下才能签发商业汇票。()11.当发行人为公司企业时,股票和债券的风险是一样的。 ()12.如果债券持有人用1000元购买10年期、年息票利息为40元的债券,持有该债券1年后将其卖出,售价为1050元,债券持有人该年的回报率为9%。()13.债券的息票利率等于息票利息除以债券的面值。 ()14.如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高于其息票利率,债券的价格就高于其面值。()15.债券的价格与其到期收益率是负相关的。 ()16.售价为9600元的国库券,其面值为10000元,一年后到期,那么其到期收益率应当为4%。 ()17.如果名义利率为7%,预期通货膨胀率为2%,实际利率应为9%。()18.有价证券是指具有一定的票面金额、能定期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并能转让所有权或债权的证书。 ()19.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所以,实际利率又可以理解为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也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20.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完全放弃对利率的调控,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21.利率水平变动对资金供求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一国宏观经济状况及其国际收支,但利率只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变量,而不是全部作用变量。 ()22.在市场分割理论中,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由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因此,对短期利率的预测并不能决定长期利率的变化。 ()23.因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名义利率必然高于实际利率。 ()24.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的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25.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都必须经过付款人承兑后才能生效。 ()26.租赁信用是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信用形式。 ()27.信用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让渡。 ()28.商业信用是商业企业间提供的信用。 ()29.有价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模式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模式 我国目前仍属于严格利率管制的国家:政府包揽一切利率的制定,金融机构利率自主权几乎没有。利率尚未市场化,常常有研究者对此耿耿于怀,并将它作为中国金融深化程度不足的主要原因。这大约也是受了麦金农·肖的影响,把放开利率作为金融深化改革的核心。即使在产权比较明晰的私有制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深化改革的效果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我国20年改革中,企业和银行一直未实现完全商业化经营,利率充其量只能在动员储蓄、化消费为积累方面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而对于避免贷款的低效益使用却无能为力,至少对于大部分国有企业是如此。在企业非企业化经营、贷款利息进入成本、企业财务软约束的情况下,放开利率不可能达到遏制企业过旺的外源融资需求以阻止信贷资金低效益使用的目的。在银行微观经营机制不健全、基层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进行自我约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还有可能造成利率恶性竞争,金融秩序混乱。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与麦金农假定及国内很多想当然看法不同的是,在1982年以前中国并没有实行人为低利率,实际利率一直高于5%。即使在1982年以后,实际利率水平也一直较高,只有个别通货膨胀剧烈年份才是负利率(见表1)。如果考虑到储蓄补贴率,几乎就不存在负利率时期。由于实际利率水平较高,以及资本市场不发达,过去50年来我国严格的利率管制并没有导致储蓄的减少,相反储蓄率一直位于全球前列。所以,近20年来没有把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并未造成主流意见所描述的弊端——储蓄不足投资规模缩减。(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认为利率市场化起不到麦金农·肖所描述的作用,并不等于否认利率管制弊端的存在。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大,特别是在非国有企业和股份制银行的兴起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之后,利率管制的弊端愈显突出。“ 在严格受控的金融体系中,银行贷款利率一般是有上限的,这使银行不可能获取高风险贴水,这样,对高风险客户的贷款将会无利可图。”(Asli Demirg— Kunt 和 Enrica Detragiach e,1998)商业银行不能通过利率差别来区别风险不同的贷款人,高风险贷款缺乏高利息补偿,银行处于风险收益不对称状态。实践中,多数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远高于官方利息,只是这些剩余被个体或小集团寻租,没有计人银行帐表。多年来,屡禁不止的“储蓄大战”和帐外帐经营就是利率管制扭曲的反映,我国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资产正成因于此。 利率管制还会强化金融工具之间的非市场差别,因而制约公平竞争。如,长期以来,债券利率一直高于存款利率,直接导致居民节余资金向债券倾斜。 1999年3 年期国债就比银行同档次存款高0.58%,一些企业债券更是高出银行存款利率3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1999年债券利率较银行存款利率高1%—2%与前几年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前几年高1%,若换算成百分数就是高10%(1%十10% ),现在高1 %,则换算成百分数就是高2 5%(1%十4%)。可见,二者悬殊之大。近年屡屡出现的居民排队抢购企业债券、国债券的原因即在于此。再如在浦东国际机场贷款招标方面,中国银行由于受到利率管制只能提供UBOR十1.32%的外汇贷款利率;而汇丰银行的贷款利率为LI-BOR十0.2%,显然汇丰具有竞争优势。 现在,人民币利率远低于美元利率,一年期相差3个百分点,而且中国经济增长已从高位上滑落,这使得今后几年资本外逃的压力继续加大。解决资本外逃问题,短期内依靠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一、背景 首先了解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较为一致的观点有两种:一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保护,靠市场供求决定资金的价格;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形成,即在市场竞争较充分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决定者。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是由政府推进的一项改革,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就是由市场主体通过竞争机制决定利率的过程,其目标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后者根据资金状况和对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金融市场利率为中介、由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其次是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利率管制往往造成实际负利率,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改革就是要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上的功能,消除金融抑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利率管制的政策。政府管制利率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及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石油危机的冲击,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开始放弃过多干预市场的政策,由此展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自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于1986年废除了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Q规则;日本自1977年允许商业银行承购国债上市销售,至1994年放开全部利率管制;90年代末,印度、印尼、韩国等国也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大推动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得制定与国家利率政策和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具体办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的 第一,先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1995年11月,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人民银行撤销了各商业银行组建的融资中心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从1996年1月,所有同业拆借业务均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从而生成了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1996年5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进程

金融学各章节概念

金融学各章节概念 第一章 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中,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这种特殊商品(黄金、白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它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价格标准: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和货币单位曾经是一致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本身重量单位名称分离了。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并有其独特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其特点如下①自由铸造。②无限法偿。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无限法偿: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银行券: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论文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资本市场中资金价格体系的革命,是我国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市场的必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整个金融部门乃至全社会经济达到均衡。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率自主权的同时,也隐藏着更大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新的冲击和更大的挑战。本文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出发,从息差、利率风险、利率定价和产品研发四个方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的影响,并得到了利率市场化将会增加风险控制难度和管理效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促进中国银行的持续、协调发展。 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自从二战爆发以后,大部分的国家都经历了从利率的管制到市场化的进程。从发达的国家来看,利率的的市场化只要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原有的体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在加上一波又一波的景荣创新的浪潮在规避着传统的利率的管制,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对旧的利率管制的方式进行否定。从发展中的国家来看,他们为了追求经济的超常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的低利率的管制政策,然后通过强制储蓄的方式来将工业化的资金集中起来,长此以往下来,不仅降低了储蓄的积极性,还刺激了投资的需求,所以就会产生资金紧缺和资金低效使用并存的现象,这种金融的压抑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效率的发挥。 一、利率市场化理论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逐步放松和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以达到资金优化配置的目的。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结合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积极探索建立利率的调整机制 我国的利率调整在改革开放之前只有4次,可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进行了20多次的调整。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对于利率调整政策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增强,而且利率的调整依据也从物价上涨的幅度转向了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的幅度、储蓄存款的增长率和经济的增长率等等因素。 2.逐步实现部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 我国在1993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与《中共中央银行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两个决定最先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基本设想进行了确定。1996年国债发行的市场化促进了市场化的国债发行的利率的形成;全国的银行 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摘要:始于1996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经十来年探索之路,目前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及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原因;影响;对策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中央银行则通过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利率市场化是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利率完全或全部由市场决定,只不过是加大市场决定的比重而已。是中央银行仍通过确定基准利率,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进行调控,并逐步形成各种利率的合理利差,构建起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二、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原因 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相继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在我们就此来分析一下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1、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考纲传真]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 【知识通关】 1.数列的有关概念 n n 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则a n =??? S 1,n =1, S n -S n -1,n ≥2. 4.数列的分类 [

求数列的最大(小)项,一般可以利用数列的单调性,即用??? a n ≥a n -1, a n ≥a n +1.(n ≥2, n ∈N *)或?? ? a n ≤a n -1,a n ≤a n +1 (n ≥2,n ∈N *)求解,也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或利 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相同的一组数按不同顺序排列时都表示同一个数列.( ) (2)一个数列中的数是不可以重复的.( ) (3)所有数列的第n 项都能使用公式表达.( ) (4)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可能不止一个.( ) [答案] (1)× (2)× (3)× (4)√ 2.已知数列11×2,12×3,13×4,…,1 n (n +1) ,…,下列各数中是此数列中的项的是( ) A .135 B .142 C .148 D .154 B 3.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则a 8的值为( ) A .15 B .16 C .49 D .64 A 4.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1)n a n -1(n ≥2),则a 5等于( ) A .32 B .53 C .85 D .23 D 5.根据下面的图形及相应的点数,写出点数构成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5n -4

信用利息与利率练习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用、利息与利率一一练习题 1.什么是信用?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信用从经济意义上看,它的含义是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2)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的产生与存在同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有关特征高度相关 (3)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资金以及社会总资金在其循环周转过程中存在有大量的闲置资金,闲置货币资金在客观上具有再使用的本能要求。 (4)在大量货币资金因各种原因被闲置起来的同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又产生了对货币资金临时性的要求,需要借入资金。 可见,信用的产生起因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个经济单位出现资金赢余,而另一个经济单位出 现收支不抵时,便形成了双方借贷关系的基础。通过信用,将这些资金在社会范围内抽余补缺,以一方面的闲置抵补另一方面的短缺,就会使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高,社会的产出规模 增大,人们的福利也会因此而增加。 2.试述信用的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信用是以授信人对受信人偿债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贷双方的相互信任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借贷行为是借贷双方追求收益(利润)最大化 或成本最小化的结果。债权人将闲置资金借岀,都是为了获取闲置资金的最大收益,避免资本闲置所造成的浪费;债务人借入所需资金或实物同样为了追求最大收益(效用),避免资金不足所 带来的生产中断。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信贷资金总是以产业资金运动和商业资金运动为基础而运动的,它 有两重付岀和两重回流,表现岀的公式是:G—G— W…P…WG'—G' 3.试述信用的基本职能。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通过信用活动就可以把社会经济运行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聚集起来,投入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从而使国民经济更有效地运行。 (2 )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信用一方面把社会资金积累和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特有的 资金运动形式把这些资金分配岀去,这里,信用的分配职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信用还能 对生产成果进行再分配。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信用通过积累、集中和再分配社会资金,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分配,按照经济利益诱导规律,全社会资金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在宏观上,通过信用活动调节货币流通,通过信用活 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信用活动还可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在微观上,通过信用促进或 限制某些企业或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扶植或限制某些企业的发展。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关系发生时,总要岀具一定的证明,这些信用证明就是信用流通工具,如期票、汇票、本票、支票等。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无论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一个部门的经济状况, 都在银行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根据银行反映岀来的这些情况,国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不尽合理的经济结构。

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融概述 复习思考题 一、关键概念 金融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2.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关键概念 金融:是用以概括货币银行或货币信用及以此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作为媒介体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双方当事人直接建立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货币关系等经济关系。 间接融资:间接金融是指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体来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二、问答题 1.答:金融涉及到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范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金融活动的整体。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信用是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实体,是主要经营存款、放款和结算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具体地说,货币和货币资金的收付、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买卖、债券与股票的发行和转让以及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 2.答: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应概括为:当代金融体系运行规律、运行机制以及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关系。 3.答: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体系内围绕资金融通、由相关要素有机构成的子系统。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除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外,还包括金融制度。 第二章货币、信用及利息 复习思考题 一、关键概念 货币制度、信用、银行信用、利息、基准利率、无限法偿、劣币驱逐良币 二、问答题 1.货币制度构成要素是什么? 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3.人民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4.如何理解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计算题 1.某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100万元,利率为6%,贷款期为3年,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将利率上浮30%执行,按单利计算3年该企业应付多少利息? 2.某债券面值100元,5年偿还期,年息4元。在债券发行后第4年初(即剩余偿还期为2年)时买入,价格为96元。试计算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即期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 四、思考分析题 1.某人持有面值为10 000元的债券,年债息额为500元,期限10年。在持有了2年之后,需要变现,但在证券市场上只卖了 9 800元。试用所学的信用工具特征的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2.我国利率市场化包括哪些内容?你认为应如何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五、材料分析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允许金融机构下浮存款利率? 2.本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六、案例分析题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一)案例资料 在我国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2003年中期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74.42%和25.44%;2004年中期,

利率市场化含义

利率市场化含义 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客观要求,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利率市场化有时也被称作利率自由化。它是指利率不再由中央银行主观制定,而是变为由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自发确定的过程。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精髓并不是改变利率,而是改变利率的确定过程。利率市场中的市场化是指,整个经济的利率高低水平、利率风险结构和利率期限结构,将由原来的由中央银行主观确定,调整为由金融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根据资金的供需状况自发调节。一个市场化的利率,就能够准确地反映宏观经济中资金的配置状况。 利率市场化的举措风险 缺陷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主要依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即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资金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将会发生扭曲。 但金融危机表明,国外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捉襟见肘,有些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均衡系统,更像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对计算机行业的研究中发现了收益递减规律经济系统会存在远离平衡的状态)。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这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减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

金融危机 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拉美地区、日本等。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扩大了银行的投资渠道和领域,为追逐高利润,银行的冒险性和投机性增强,纷纷将资金投向高风险资产,自由资本占总资产比率不断下降。尤其是泡沫经济时期,银行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破灭后,股市、房地产价格暴跌,银行坏账大幅上升。 阿根廷:阿根廷是拉美率先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但其利率市场化却是在国内经济不稳定背景下展开的。早在1971年2月,阿根廷就开始了部分利率市场化的尝试,但不到一年便夭折,原因是大量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率先市场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975年,在恶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下,阿根廷第二次启动金融改革,再度推行利率市场化,除了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仍定在40%外,取消了其他所有利率管制措施。 1977年6月全部放开利率管制,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利率的全面市场化。但利率市场化并未有效缓解阿根廷国内通胀率高企、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局面,反而增加了经济金融的波动性。 改革实施后,阿根廷国内利率迅速上升,利差进一步放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热情高涨,国内资金供不应求,资金需求者转向利率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导致外债过度膨胀,大批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最终导致债务危机,阿根廷政府只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放弃了利率市场化政策。 最新的金融危机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存在较大问题,因此中国绝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第三讲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知识要点】 1.数列的概念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1,a 2,a 3,…,a n ,…,简记为数列{a n },其中数列的第1项a 1也称首项;a n 是数列的第n 项,也叫数列的通项. 2.数列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2)图象法 (3) 解析法 (4)递推法 3.数列的分类 4.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 5.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 n =f(n),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如果数列有通项公式,但其通项公式在形式上不一定惟一. 6.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见类型与方法 (1)已知数列的前n 项,求其通项公式 ①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公式时,需仔细观察分析,抓住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相邻项的变化特征;拆项后的特征;各项符号特征等.并对此进行归纳、联想. ②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不完全归纳法,它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果是不可靠的,要注意代值检验,对于正负符号变化,可用(-1)n 或(-1)n+1来调整. ③观察、分析问题的特点是最重要的,观察要有目的,观察出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规律,利用我们熟知的一些基本数列(如自然数列、奇偶数列等)转换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题型一 由数列的前n 项求其通项公式 例1 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4,6,8,10,… (2) ,32 31,1615,87,43,21

信用利息与利率概念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它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买方信贷: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 银行信贷:国际间的银行信贷是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简单地讲就是资金的价格有市场供需双方来决定,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金融交易各自的特点自主决定利率。这一概念与利率管制想对应。利率管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基金无法得到有效配置,一直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发生扭曲。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有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我国的利率市场一直贯穿于我国金融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全过程。经过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市场化。 以前不论老百姓到哪家银行存钱,利率都相同。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将差别化经营,不同银行同一币种和档期将会执行不同的利率,同一银行相同的币种、相同的档期可因存款金额的大小有几种存款利率档次,普通人可以选择利息更高的银行。存款利率高低,决定了银行使用资金的成本。如果存款利率偏低,就压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扩大了银行的利润区。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银行一方面为了吸纳更多的贷款会提高存款利率;另一方面,为了留住存款的优质客户,也会适当降低贷款利息,这对于贷款人和存款人来说都是好事。金融机构

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利率,那么适当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短时期内吸引到更多数量的闲置资金,以备今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指出,未来银行业的息差水平肯定会收窄,但长期看,贷款利率是否会重新定价,取决于行业竞争与流动性水平,并不是政策直接决定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息差水平不是太高。即使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商业银行的息差水平收窄也应有一个限度,否则不利于及宏观经济的稳定。 利率是金融体系基础,利率非市场化,整个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都会受影响。利率化有利于充分反映供求关系,引导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随着银行竞争程度的加剧,借款难问题会有环节,降低贷款利率的法律障碍不服存在,贷款利率会由市场决定,贷款利率就有降低的可能性。不想贷款的银行求着人家贷款,想贷款的人不给贷款,银行有钱贷不出去。尤其是国内中小企业贷款条件苛刻。银行以较低价格给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这些大国有企业再把资金转手贷给小企业,牟取利差。这是中国畸形的信贷结构。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那么,就会获得贷款利息收入。同时,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时,可能会更加严格贷款条件,对发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业优先贷款,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不良贷款。另外,还可以增加金融机构之间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改革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改革 08保险3班陈玥40805144 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它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即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它不仅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而且要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我国的利率改革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它的方向就是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则基本放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多层次的、充分体现和反映市场经济特点及要求的利率控制系统。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也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进一步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比较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我国金融市场尚处于发育和形成之中,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规模不大,市场主体单一,融资工具少,市场机制不健全,运转效率低下,造成金融市场的垄断和分割,资金不能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银行之间以及各金融子市场之间有效进出和自由流动。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分割与脱节,打断了资金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有效循环,造成金融资源的刚性配置、结构性失衡和寻租行为。在加快我国金融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中,利率的市场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国有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我国资金流通和运作的中心是银行,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对整个金融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银行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商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这就要求在银行体制改革方面合理界定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职能,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构建相应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银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宏观调控,实现由行政管理向市场导向管理的转变,推动银行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行为、经营方式创新,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化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方法

§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1. 数列的定义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2. 数列的分类 分类原则 类型 满足条件 按项数分类 有穷数列 项数有限 无穷数列 项数无限 按项与项间的大小关系分类 递增数列 a n +1__>__a n 其中n ∈N + 递减数列 a n +1__<__a n 常数列 a n +1=a n 按其他标准分类 有界数列 存在正数M ,使|a n |≤M 摆动数列 从第二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 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3. 数列有三种表示法,它们分别是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法. 4. 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函数式a n =f (n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5.已知S n ,则a n =??? ?? S 1 ?n =1? S n -S n -1 ?n ≥2? .

1.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所有数列的第n 项都能使用公式表达. ( × ) (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可能不止一个. ( √ ) (3)数列:1,0,1,0,1,0,…,通项公式只能是a n = 1+?-1? n +1 2 . ( × ) (4)如果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对?n ∈N +,都有a n +1=S n +1-S n . ( √ ) (5)在数列{a n }中,对于任意正整数m ,n ,a m +n =a mn +1,若a 1=1,则a 2=2.( √ ) (6)若已知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为a n +1=1 2a n -1,且a 2=1,则可以写出数列{a n }的任何一项. ( √ ) 2. 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 ,则a 8的值为 ( ) A .15 B .16 C .49 D .64 答案 A 解析 ∵S n =n 2 ,∴a 1=S 1=1. 当n ≥2时,a n =S n -S n -1=n 2 -(n -1)2 =2n -1. ∴a n =2n -1,∴a 8=2×8-1=15. 3.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S m =S n +m ,且a 1=1,那么a 10等于 ( ) A .1 B .9 C .10 D .55 答案 A 解析 ∵S n +S m =S n +m ,a 1=1,∴S 1=1. 可令m =1,得S n +1=S n +1,∴S n +1-S n =1. 即当n ≥1时,a n +1=1,∴a 10=1. 4. (2013·课标全国Ⅰ)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3a n +1 3 ,则{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_____. 答案 (-2) n -1 解析 当n =1时,a 1=1;当n ≥2时, a n =S n -S n -1=2 3a n -23 a n -1, 故 a n a n -1 =-2,故a n =(-2)n -1 . 当n =1时,也符合a n =(-2)n -1 . 综上,a n =(-2) n -1 . 5. (2013·安徽)如图,互不相同的点A 1,A 2,…,A n ,…和B 1, B 2,…,B n …分别在角O 的两条边上,所有A n B n 相互平行,

利率市场化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以及对经济有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未攻克的最后一块价格堡垒。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利率亦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率市场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主要由市场的资金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内涵、意义及其相关因素 (一)利率市场化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第二,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第三,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第四,政府(或央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 (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我国的资源配制效率;利率市场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国有银行向商业化转轨;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建立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市场传导机制,使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地利用利率变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利率市场化能够推进货币市场的发育和金融创新的活跃,同时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金融市场上形成的利率信号具有更强的导向作用,进而抑制非正式金融活动,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三)利率市场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制的完善是进行利率改革的基础。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其高低变化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没有一个发达健全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存在一个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利率市场化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我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同业拆借为主的短期资金市场和以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为主的长期资金市场。我国的资金市场还未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的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表现在各子市场均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市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市场的效率和管理、经济主体的行为、市场的规模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 第二,商业银行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处于金融主体的地位。从国外利率市场化国家的实践来看,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资金的价格将随市场的供求而变动,而这种价格的确定及变动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存在密切的关系。如何通过资产负债的管理、业务经营的创新,在利率风险增大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银行的商业化经营,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推行多元化经营,业务不断创新,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现代商业银行转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资产质量下降,不良债权增多,银行利润率普遍下滑,有的亏损还相当严重,市场风险也不断增大,这将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