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列常考题目

马列常考题目

马列常考题目
马列常考题目

绪论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

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27、P29)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谈谈你的体会。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发展过程中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表明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市场得到了开拓,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准备了资本和其他条件,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发挥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则可以使经济社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反之,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注重发展的均衡性

和社会公正,人们的收入差距会拉大,许多原来还潜藏着的矛盾这时会凸现出来并尖锐化。如果不能够很好控制矛盾,则将会使矛盾激化和扩大,就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这个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个阶段从哲学高度上认清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起作用的条件,以建构和谐为目标,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和健康发展。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4、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正确的

第二章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

答: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54-56)

3、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

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反映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价值和价值评价:

第一,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所以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有不同的价值评价。马克思所列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第二,价值具有多维性,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关系是复杂的,可以是双重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第三,价值具有客观性。“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这种对抗是客观的,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

第四,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这种对抗是在阶级社会中的对抗。

第五,价值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马克思的这段话,反映了马克思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所作的评价是正确的,这些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第六,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是否正确,取决于评价者自身的相关知识水平、素养、阶级立场、世界观,特别是价值观的制约。马克思除了自身知识水平、素养外,还由于其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阶级立场,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才会有这些客观正确的价值评价。

第七,马克思的评价反映了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答案不行,慎用!)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

答: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另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

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

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

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

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第三章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 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第427 页)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5.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6.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即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劳动二重性从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和商品二因素的矛盾。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然而,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个私人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衡量的,因而商品价值的大小也就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这是因为:

第一,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如果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不利于交换的进行。

第二,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利于技术进步。如果那些生产技术差、生产工具落后、工作懒惰、劳动熟练程度低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因为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长,所生产的每件商品的价值量就大,而且消耗的劳动时间越长,每件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而那些生产技术好、生产工具先进、工作勤勉、劳动熟练程度高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因为消牦的个别劳动时间短,所生产的每件商品的价值反而小,那么,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在鼓励落后,显然是极不合理的,商品的价值不可能这样来决定。

所以,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不能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

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

而从辨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事实上,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考察了“资本一般”问题。他指出:“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2页。)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性”,即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

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

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

6、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够实现价值増殖,而运动是有条件的,即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与继起性。

首先,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应该各占多大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只有这样,当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时,又有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其次,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例如,当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时,就会出现商品积压,而货币资本短缺,就无法再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即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就不能相继转换,所以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同样,如果各种职能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也将被破坏,所以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7、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

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属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因为这三次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调节机制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就是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这里,必须明确,随着调节机制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尽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决定,资产阶级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调节措施和手段,经济危机是克服不了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就资本主义的国体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就资本主义的政体而言,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

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自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并进而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

10、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1)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由于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各种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2)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由于它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作论证等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注意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1(2009-06-02 14:59:43)标签:杂

谈分类:专业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

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

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机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5、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么?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

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自由发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2(2009-06-02 15:01:22)标签:杂

谈分类:专业

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第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8、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内部可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具有同样的私有性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不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因素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的。

早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讲道:“人们的观点、观念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当人们谈到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第291―292页)这里的“旧社会”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这里的“新社会”主要指社会主义社会;这里的“新社会的因素”,不仅指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这里在原则上明确肯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形成社会主义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思想不是偶然提到的,在他们以后的著作中,还曾多次谈到。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内部,产生出一些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它们同时又是炸毁这个社会的地雷。”“如果我们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蔽地存在着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那么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6页)这里说得很清楚,如果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没有产生社会主义因素,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运动就成了“荒唐行为”。

马克思在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第1卷中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2卷,第266页)这里明确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及其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转化的观点,即“旧社会”内部“孕育着新社会”的因素,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

马克思在1871年写的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法兰西内战》一书讲到:“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工人阶级并不是首先在头脑中构建起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所谓“理想”,然后根据自己绘出的蓝图去“自觉地”建立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只是通过适当形式去解放“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

马克思在1877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说: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个体生产者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实际上已经以一种集体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只能转变为社会的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9卷,第130页)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指的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因素。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说:“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第925―926页)这里说的“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创造出来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

从以上的引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

从现实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因素,如合作经济、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推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三大差别的逐渐消失、征收高额累进税、资本社会化等为这个观点提供了佐证。

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的观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可以得出一系列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第一,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由此就必然得出结论:一个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越高,它内部所孕育和形成的社会主义因素也就越多,它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就越近。因此,我们应该把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看作是人类历史的进步,看作是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准备条件,看作是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趋近。

第二,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我们就不应该,特别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就更不应该对资本主义持完全敌对的态度,就不应该有“恐资症”,就不应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而应该像邓小平说的那样,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第三,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就说明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共存于一个国家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共存于世界范围之中。不仅如此,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社会制度,既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相互学习和借鉴。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二战后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与借鉴了现实社会主义的某些合理因素,恐怕不无关系。而现实社会主义也完全应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各国之间包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加速本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四,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而且这种因素积累的越多离社会主义就越近,那么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就既可能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也可能采取和平发展的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突出强调暴力革命的形式,但他们从来没有否定在条件许可时无产阶级用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看,暴力革命形式的可能性在减少,渐进的和平发

展的形式的可能性在增长。

第五,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有助于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夸大了新旧社会制度的对立,违背了原理中的辩证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对“两个必然”的坚持,应认清其实质。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同此前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拟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10、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 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资本主义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取代旧的社会经济制度,总是要经历一个长时期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更是长期而曲折的,这是因为:

第一,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这种生产关系已经不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在资本主义矛盾加深和激化的同时,资产阶级在不触动其根本制度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地进行的调整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我扬弃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可以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暂时的一定程度的缓解,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达到顶点的累积时间延长,从而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二,从世界范围来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的社会制度比旧的社会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应当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迄今为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脱胎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脱胎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

立社会主义制度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这些国家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牢固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加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新的经济体制还在建立和完善之中,这些决定了目前社会主义国家还不可能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经历了数百年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大批科技人才,有素质较高的熟练劳动大军,这种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要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第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在某一国家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形势的形成,而这些条件的成熟需要很长的酝酿和准备时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的状况必然会出现不平衡。特别是革命的主观条件更是不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资本主义体系内。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有些是已经走上垄断阶段的帝国主义国家,有些是正在向垄断阶段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些是正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极力采取收买政策,培植工人贵族,瓦解工人运动。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垄断资产阶级攫取的利润大大膨胀起来。他们可以从巨额利润中拿出很小部分,搞“福利国家”;他们发行小额股票,实行“股权分散化”,从而大肆鼓吹“人民资本主义”。在企业内部,资本家以所谓“劳资合作”和吸收少数工人参加管理等办法来麻痹工人阶级。这些对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革命条件成熟的不平衡、革命运动形势的高低潮相互交错,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四,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巩固和发展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曲折甚至是倒退。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对以往一切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否定,这个否定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更加复杂、更艰巨。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之上,生产力水平比资本主义低,而且,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探索和创造,这难免会走一些弯路,有时也会出现较大的失误。再加上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政策,也会使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遭受暂时的挫折,出现暂时的倒退。所以,社会主义革命同以往的革命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和曲折的发展过程。

总之,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它毕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达到空前的、惊人的高度,资本主义不仅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社会化,而且整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已经成为一个统一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国际间分工协作日益发展,使生产国际化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产的社会化迫使资产阶级在资本属性范围内,对生产关系做局部调整,从个人资本发展到股份资本,发展到垄断资本,又从一般垄断资本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乃至国际垄断资本。但是资本的社会化、国际化只改变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资本关系内部已经没有调整和变更余地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完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六章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

马列文论选读知识点

马列文论复习题纲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 一、奠基之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艺术的定位:意识形态。三、艺术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 一、《手稿》美学思想 1.“劳动创造了美”。 2.美感的生理基础和审美的本质问题 3.美感的本质。 4.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 二、艺术定位:意识形态。 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将艺术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之中。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种区别开来:一种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神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2.明确提出社会三大结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明确提出社会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文艺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2)把艺术视为一种不同于理论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三、艺术规律 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世界文学”。 3.“资本主义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诗歌相敌对”。

4.悲剧和喜剧理论。 5.文学艺术的社会职能。 6.艺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 1.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 2.强烈的阶级性与实践性。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苏的发展演变 一、列宁文论思想 1.党的出版物的原则. 2.两种文化论. 3.反映论美学. 二、普列汉诺夫文论思想 1劳动说。2.艺术形象的特质。3艺术与社会生活、政治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三、斯大林文论思想 1作家、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民族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的结合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四、高尔基文论思想 1.劳动在文艺创造起源上的意义2.艺术形象思维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4.文学艺术创作具体问题的阐释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一、毛泽东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周恩来

《马列文论选读》历年真题答案一览

选择题部分 1-5 B D B A D 6-10 A A B C A 11-15 C A A C B 16-20 C A A A B 名词解释 21题:247页22题:24页23题:161页第四段判断题 24 对25 错,214页26 对 简答题 27题:158页28题:384页 29题:201页30题:323页 31题:385页32题:194页 33题:28页 2014年10月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 D B B B D 6-10: D A C B D 11-15: C B D A B 16-20: C B B B A 多项选择题 21、BE 22、AC 23、ABDE 24、ABCE 25、ABE 名词解释 26、P24 27、P338 28、P197 29、P213 判断分析题 31 对32 对33 错P360 简单题 34、P384 35、P23 36、P217 37、P312 38 、P388 39、P231

选择题 1-5 : D B B B A 6-10 : B A C B D 11-15: C B D A A 16-20: C B B D A 多项选择题 21、AD 22、AB 23、AD 24、ABCE 25、BE 名词解释 26、P24 27、P338 28、P197 29、P165 30、P213 判断分析题 31 对32 错33 错P360 简答题 34、P384 35、P23 36、P217 37、P312 论述题 38、P385 39、P231 2013年10月答案 单向选择题 1-5 : C D A C D 6-10 : C A B D B 11-15: B D C C D 16-20: B C B C B 多项选择题略 名词解释题 26、P24 27、P197 28、P195 29、P338 30、P413 判断分析题 31、错P214 32、对33、错P427 简答题 34、P23 35、P165 36、P360 37、P389 论述题 38、P159 39、无

《马列文论选读》历年真题答案一览

2015年1月答案 选择题部分 1-5 B D B A D 6-10 A A B C A 11-15 C A A C B 16-20 C A A A B 名词解释 、 21题: 247页 22题: 24页 23题: 161页第四段判断题 24 对 25 错, 214页 26 对 简答题 27题:158页 28题:384页 29题:201页 30题:323页 31题:385页 32题:194页 ; 33题:28页 2014年10月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 D B B B D 6-10: D A C B D 11-15: C B D A B 16-20: C B B B A & 多项选择题 21、 BE 22、 AC 23、 ABDE 24、 ABCE 25、 ABE 名词解释 26、 P24 27、 P338 28、 P197 29、 P213 判断分析题 31 对 32 对 33 错 P360 简单题

34、 P384 35、 P23 36、 P217 @ 37、 P312 38 、 P388 39、 P231 2014年1月答案 选择题 1-5 : D B B B A 6-10 : B A C B D 11-15: C B D A A \ 16-20: C B B D A 多项选择题 21、 AD 22、 AB 23、 AD 24、 ABCE 25、 BE 名词解释 26、 P24 27、 P338 28、P197 29、P165 30、P213判断分析题 31 对 32 错 33 错 P360 简答题 < 34、 P384 35、 P23 36、 P217 37、 P312 论述题 38、 P385 39、 P231 2013年10月答案 单向选择题 1-5 : C D A C D 6-10 : C A B D B . 11-15: B D C C D 16-20: B C B C B 多项选择题略 名词解释题 26、 P24 27、 P197 28、 P195 29、 P338 30、 P413

马列文论复习题纲)教学文案

马列文论复习题纲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 一、奠基之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二、艺术的定位:意识形态。 三、艺术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 一、《手稿》美学思想 1. ?劳动创造了美?。2. 美感的生理基础和审美的本质问题 3. 美感的本质。4.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二、艺术定位:意识形态。 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将艺术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之中。?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 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种区别开来:一种 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神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 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 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2. 明确提出社会三大结构:《< 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1 )明确提出社会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文艺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2 )把艺术视为一种 不同于理论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三、艺术规律 1. ?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 规律?。2. ?世界文学?。3. ?资本主义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诗歌相敌对?。4悲剧和喜剧理论。 5. 文学艺术的社会职能。 6. 艺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 1. 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 2. 强烈的阶级性与实践性。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苏的发展演变 一、列宁文论思想 1. 党的出版物的原则.2. 两种文化论.3. 反映论美学. 二、普列汉诺夫文论思想 1 .劳动说。 2 .艺术形象的特质。 3 .艺术与社会生活、政治 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三、斯大林文论思想 1 .作家、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 民族文化与无产阶级文 化的结合 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四、高尔基文论思想 1 .劳动在文艺创造起源上的意义 2 .艺术形象思维 3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4 .文学艺术创作具体问题的阐释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一、毛泽东 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周恩来 1. 《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2. 《关于文化艺术 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 3.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4. 《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 三、邓小平 1.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2.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3. 《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西方的发展演变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征: 1 、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2 、都以马克思的某种 论述、观点、立场、方法作为出发点。 3 、都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全面发展 人和解放人的学说。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一)卢卡奇一、总体性理论 1. 异化 2. 总体性 3. 阶级意识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马列文论资料 围绕【《马列文艺论著选读》系 陆贵山、周忠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整理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建议:论述试题,可尝试记主干,然后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 联系电话:15087电话004348、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一、单选(四号字体) 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作者是(马克思) 2、马克思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3、“风格就是人”是马克思引用的那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布封) 4、<<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发表于(1843年)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为(巴黎手稿) 7、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已经同那一个政治团体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 9、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完成的标志性著作是(德法年鉴) 10、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不是非常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11、从理念世界中寻找美的哲学是(黑格尔) 12、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 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实践) 14、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是(阐明了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5、马克思把于人的联系和被改造的自然称为(人化的自然) 16、马克思在美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 17、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的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18、马克思提出人类劳动能够按照什么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 19、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使什么对象化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 20、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是(马克思) 2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见于与马克思的那一本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2、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 23、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4、提出“艺术表现感性事物的真理”的是(黑格尔) 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几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3个)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实主义思潮最早出现于。 A.英国B.德国C.法国D.意大利 2、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和最大代表是。 A.莱辛B.奥古斯丁C.约翰生D.左拉 3、狄德罗的中心美学概念是著名的“”。 A.美在和谐B.美在有用C.美在关系D.美在摹仿 4、“理念论”是美学思想的基础。 A.贺拉斯B.普洛丁C.苏格拉底D.柏拉图 5、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及社会一般发展是。 A.成正比B.成反比C.平衡的D.不平衡的 6、“浪漫主义”术语在文艺批评中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7、黑格尔从出发,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 A.主观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8、在西方美学史上,是最早一位明确提出以政治标准来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人。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贺拉斯 9、恩格斯认为人类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规律是:。 A.综合—分化B.分化—综合 C.综合—分化—综合D.分化—综合—分化 10、18世纪欧洲文化思想主潮是。 A.现实主义运动B.浪漫主义运动 C.启蒙主义运动D.古典主义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欧洲美学中,现实主义概念的表述形态有()。

A.柏拉图的“迷狂说”B.文艺复兴的“镜子说” C.19世纪的“再现说”D.德谟克利特的“灵感说” E.古希腊的“摹仿说” 2、康德的著名三大批判指的是()。 A.《判断力批判》B.《实践理性批判》 C.《理念感性批判》D.《纯粹理性批判》 E.《实践感性批判》 3、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美所包含的两大基本要素指的是()。A.根源于客体B.根源于主体 C.根源于实践D.感性 E.理性 4、影响风格的主体性因素主要包括()。 A.生理因素B.教育因素 C.品性因素D.心智因素 E.人格及审美修养因素 5、在人类掌握世界方式系统中,理论掌握的特点有()。 A.超越性B.客观性C.主体性D.实践性E.抽象性 三、填空题 1、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深刻地影响了运动以及整个近现代西方美学。 2、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批评的标准是和。 3、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4、学派发现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律。 5、第一个给“美学”命名,被称为“”。 6、按照马克思的思想,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和。 7、《自然辨证法》的作者是。 8、《理想国》的作者是。 9、《修辞学》的作者是。

考博复习题(马克思主义文论)

考博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题(论述题) 1、试以“我对马克思的文艺社会学思想的认识”为题评述该思想。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思想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文艺社会学的两个主要理论观点:意识形态论和艺术生产论的内容,并要求意识形态论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来说明,艺术生产论要联系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来说明。最后是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的评价。 2、试评述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的认识。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认识观点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的认识主要反映在他1857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这篇文章中,他是从两方面来谈文艺的这种独特性的:第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第二,艺术作为掌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该题要求学生清晰阐述这两方面的观点。并还要求学生能够对其做总的综合性评价。 3、试评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论。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论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现实主义几个主要理论观点:真实性与倾向性问题、典型问题、典型环境问题等内容,并要求能够对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论做总的综合性评价。 4、试评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点。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中的意识形态观点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论时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来说明,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清晰阐述意识形态的观点,而且能够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注意到缺陷。 5、试论述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问题。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该题要求学生首先阐述“不平衡”的表现,需要举例以文艺史上的具体事例说明几种不平衡类型,其次要求分析产生这种不平衡的原因。 6、试评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论。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观点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在我国传统马列文论中,人们对艺术“反映”这个概念比较重视,作过许多讨论,对“艺术生产”这个概念却不太重视,研究很少。新时期以来,这个现象得到改变。“艺术生产”这个概念比“艺术反映”这个概念更受到重视。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论的主要观点,并能够在与反映论的比较中得以揭示生产论的看法,本题还要求学生要求能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论做总的综合性评价。 7、试论述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问题。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首先表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并不表现在二者的同步发展中,亦即物质生产方式由低级而高级的进步,并不能导敢艺术生产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有没有一个历时性的进步过程?不容质疑,艺术与物质生产亠样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继承性的演变轨迹,任何亠种新的艺术形式都是在旧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问题在于从价值论角度看,在延续过程中的诸艺术形式之间有没有优劣高下之分。文学史和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经济繁荣时期往往并不是艺术繁荣时期,相反,倒是在许多经济萧条的时候,艺术反而蓬勃发展。如何理解这种不平衡现象呢?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艺术发展与社会一般发展之间虽然不存在比例关系,但后者对前者的制约、决定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古希腊史诗是后人不可企及的,原因正在于它赖以产生的土壤——社会条件已经永远得成为过去了。这恰恰证明了物质生产对文艺的决定作用。二,文艺这种意识形态漂浮在上层建筑的顶端,与经济基础之间要受到“中介因素”的影响。三,艺术的发展与繁荣绝不是物质生产这一个单一的因素所决定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本校马列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思考练习题马克思主义文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 1、“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2、“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3、(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 性冲突” 4、“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了现实主义的东西” 5、“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 ,而且应当是如此” 。 6、“真正艺术家的勇气” 7、“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8“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 9、出版物的党性原则 10、“每一个民族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 11、“无产阶级文化协会” 12、“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13、“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14、“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15、“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16、“外国的许多东西都要去学,而且要学好,大家也可以见见世

面” 17、“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 18、“向古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活人” 19、“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20、“双百”方针 21、“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22、“审美反映” 23、“文化工业” 2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产品” 25、“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26、“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27、“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美学的观点的内涵。 2、简述历史的观点的内涵。 3、简述马克思对文艺在社会结构中地位的认识。 4、希腊神话为什么会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5、简述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6、简述“席勒式”的内涵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 7、简述“莎士比亚化”的内涵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 8、简述现实主义人物创造的原则。 9、简述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未来理想艺术的内涵。

马列文论名词解释

马列文论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人的本质? 1、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性特征,人的各种现象属性的高度抽象与概括。 2、人的本质与人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是说人的当下存在状态的理论认识。一般说来,人的本质抽象程度较高,人性则较为具体,人的本质侧重社会性方面,人性则注意社会性与生动性的融合。 3、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化,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充实、丰富发展和完善的。 二、什么是对象化? 1、主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智慧等属于人的丰富的本质力量物态化为一定的客体形式。 2、在本质上,这一客体形式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辨证统一,一方面,作为一个具体的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又一方面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有社会性。 3、在现象上,它具体表现为劳动产品、艺术作品、自然现象、社会事物等多样存在形态。 4、对象化与美学有密切联系,美的对象化有自身独特的规定性。一是服从于真,而扬弃了真,植根于善,而超越了善;二是肯定性,从本质上不被扭曲为异化的形式。 三、什么是异化? 1、指人在其现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出与自己的本质相敌对的异己力量,还有转移、疏远、分裂、隔膜等含义。 2、人的异化主要是人的劳动实践的异化。具体表现为劳动过程的非人化或劳动产品的私有化。一方面,越来越细微的社会分工,不但没有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占有劳动者人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反而丧失了它;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劳动产品不是劳动者人的本质力量的生动确证,而是一种异己的存在。反过来,统治、摧残劳动者人的肉体和灵魂。 四、什么是自然人化? 1、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加工改造的过程和结果。 2、作为结果包括两方面内容,从主体方面看,它是指人自身各种自然属性的人化,从客体方面看,指自然现象或事物的人化。 3、按照人化的性质,自然人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性的人化,一种是物质性的人化。前者在客体对象上没有留下物质性的人工痕迹,人们只是从精神上把握它们,后者则在客体对象上留下人工开发明显痕迹。两者有机联系,物质性人化不可能没有主观精神的参与,精神性人化不可能不产生物质结果。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实现自然的人化。 五、什么是实践? 1、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了实践的问题。 2、在马克思那里,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 3、实践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人类活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一切理论知识的产生和真理的检验都需要通过实践,实践是具有历史范畴的概念。 4、实践隐含了人类终极关怀的问题,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为了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解放。 1

《马列文论选读》历年真题答案一览

《马列文论选读》历年真题答案一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5年1月答案 选择题部分 1-5 B D B A D 6-10 A A B C A 11-15 C A A C B 16-20 C A A A B 名词解释 21题: 247页 22题: 24页 23题: 161页第四段判断题 24 对 25 错, 214页 26 对 简答题 27题:158页 28题:384页 29题:201页 30题:323页 31题:385页 32题:194页 33题:28页 2014年10月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 D B B B D 6-10: D A C B D 11-15: C B D A B 16-20: C B B B A 多项选择题 21、 BE 22、 AC 23、 ABDE 24、 ABCE 25、 ABE 名词解释 26、 P24 27、 P338 28、 P197 29、 P213 判断分析题 31 对 32 对 33 错 P360 简单题 34、 P384 35、 P23 36、 P217 37、 P312 38 、 P388 39、 P231

选择题 1-5 : D B B B A 6-10 : B A C B D 11-15: C B D A A 16-20: C B B D A 多项选择题 21、 AD 22、 AB 23、 AD 24、 ABCE 25、 BE 名词解释 26、 P24 27、 P338 28、P197 29、P165 30、P213判断分析题 31 对 32 错 33 错 P360 简答题 34、 P384 35、 P23 36、 P217 37、 P312 论述题 38、 P385 39、 P231 2013年10月答案 单向选择题 1-5 : C D A C D 6-10 : C A B D B 11-15: B D C C D 16-20: B C B C B 多项选择题略 名词解释题 26、 P24 27、 P197 28、 P195 29、 P338 30、 P413判断分析题 31、错 P214 32、对 33、错 P427 简答题 34、 P23 35、 P165 36、 P360 37、 P389 论述题 38、 P159 39、无

马列文论名词解释

马列文论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人的本质, 1、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性特征,人的各种现象属性的高度抽象与概括。 2、人的本质与人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是说人的当下存在状态的理论认识。一般说来,人的本质抽象程度较高,人性则较为具体,人的本质侧重社会性方面,人性则注意社会性与生动性的融合。 3、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化,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充实、丰富发展和完善的。 二、什么是对象化, 1、主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智慧等属于人的丰富的本质力量物态化为一定的客体形式。 2、在本质上,这一客体形式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辨证统一,一方面,作为一个具体的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又一方面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有社会性。 3、在现象上,它具体表现为劳动产品、艺术作品、自然现象、社会事物等多样存在形态。 4、对象化与美学有密切联系,美的对象化有自身独特的规定性。一是服从于真,而扬弃了真,植根于善,而超越了善;二是肯定性,从本质上不被扭曲为异化的形式。 三、什么是异化, 1、指人在其现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出与自己的本质相敌对的异己力量,还有转移、疏远、分裂、隔膜等含义。

2、人的异化主要是人的劳动实践的异化。具体表现为劳动过程的非人化或劳动产品的私有化。一方面,越来越细微的社会分工,不但没有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占有劳动者人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反而丧失了它;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劳动产品不是劳动者人的本质力量的生动确证,而是一种异己的存在。反过来,统治、摧残劳动者人的肉体和灵魂。 四、什么是自然人化, 1、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加工改造的过程和结果。 2、作为结果包括两方面内容,从主体方面看,它是指人自身各种自然属性的人化,从客体方面看,指自然现象或事物的人化。 3、按照人化的性质,自然人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性的人化,一种是物质性的人化。前者在客体对象上没有留下物质性的人工痕迹,人们只是从精神上把握它们,后者则在客体对象上留下人工开发明显痕迹。两者有机联系,物质性人化不可能没有主观精神的参与,精神性人化不可能不产生物质结果。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实现自然的人化。 五、什么是实践, 1、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了实践的问题。 2、在马克思那里,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 3、实践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人类活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一切理论知识的产生和真理的检验都需要通过实践,实践是具有历史范畴的概念。 4、实践隐含了人类终极关怀的问题,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为了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解放。 1

《马列文论》试卷1

马克思主义文论试卷1 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请指出下列观点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哪些文章中(10分) 1“劳动创造了美” 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 4“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5“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 二、名词解释(12分) 1“莎士比亚化” 2“席勒式” 3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 三、解释题:解释下列观点(每题10分,共40分) 1.“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当作自己的本质来对待,或者说把自己本身当作类的存在物来对待)的自我确证。诚然,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在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塑造,而人则值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只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P10 2.“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酷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P165 3.“据我看来,现实主义是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P242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一、马克恩主义文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基时期; 第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始建构时期; 第三,从20世纪十月革命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批判与反思时期; 第四,从1968年以后开始的开放性发展时期。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 1. (1844年手稿》美学的中心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想。 2.“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物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 这是从劳动对象和结果一—即产品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对象的关系。” 劳动者创造产品但并不拥有;产品是支配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 (2)自我异化/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 劳动的本质: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存行为中,表现在生存活动中。 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工人的劳动是被雇佣于别人的劳动,是已经售出的劳动,因此完全是外在的东西,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3)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类本质异化人的普遍性就是自由。人的类特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类本质的特点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4)人同人相异化“商品拜物教”:人明明是物的创造者,现在却倒过来被巨大的物的权力所支配。劳动产品对工人是异己的,活动也是异己的,它属于资本家。 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另一个与劳动过程毫不相干的人(即资本家),以及与这一劳动性质相对应的劳动关系(不劳动,但是占有)。 3.“对象化”原则。《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体现的基本哲学原则:对象性活动。 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4.本质力量对象化。 ①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在认识了自然规律以后,在劳动者的头脑中形成内在尺度之后才进行的。②内在尺度即反应了对象的内部规律,又体现了人类改造利用对象愿望和要求,体现了人类生活劳动的需要和目的性,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③人通过劳动把它的目的、观念实现在产品中,使对象成为人化的对象,同时,使人的本质对象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1.两个核心思想。(P3) 其一是关于生产方式的一般理论,即人类社会的基础结构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演变和发展的形式,社会制度的变化是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的,等等。(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P3) 其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的理论,对人们身处的现实社会进行分析,建立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论,指明资本主义主要的阶级、阶级关系,工人阶级反抗资本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性,以及从现实社会发展到了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的社会制度的历史可能性。(恩格斯指出:,在现代社会,“社会的产品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根本解决这个矛盾:“无产阶

马列文论复习与考试

马列文论复习与考试 一、填空题 1、中国美学四大派: 主观派——高尔泰、吕荧 客观派——蔡仪 主客观统一派——朱光潜 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实践派)——李泽厚 2、《巴黎手稿》中提出的四种异化形式: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 3、3M指的是——马克思、毛泽东与马尔库塞。 4、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祖先”的是:卢卡奇。 5、中国实践美学诞生的标志是:1956年李泽厚的《论美感、美和艺术——兼论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问世。 6、实践美学的三大体系——美、美感和艺术。其中,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7、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8、“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蔡元培。 9、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鲍姆嘉登的《美学》(1750年出版),他因此被誉为“美学之父” 10、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11、席勒提出的“三种冲动”——形式冲动(理性冲动)、感性冲动和游戏冲动。 12、弗洛伊德提出的三种原则——本我(libido快乐原则)、自我(ego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道德原则) 13、《红与黑》体现的是本我与自我的冲突;《麦克白》体现的是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14、在《性史》一书中,福柯把快感分成两种,它们是:灵魂快感和身体快感。 15、生命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潘知常 16、后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杨春时 17、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里达 18、阿多诺关于文化研究的著名论著是《论音乐的拜物教性质和听力的退化》(1938年);本雅明关于文化研究的著名论著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 19、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和斯图亚特·霍尔。 20、《否定辩证法》的作者是:阿多诺 21、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阿恩海姆 22、《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文学艺术应该为工人、农民、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服务。 23、文学批评的两个标准是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 24、《单向度的人》一书的作者是:马尔库塞 25、《审美之维》一书的作者是:马尔库塞

01101020陆晓光-马列文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马列文论(Marxism-Leninism Literary Theory) 一、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师本人是研究者、兴趣者乃至信奉者。以此为前提,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文艺现象与相关经典或代表性作品研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问题意识、基本观点、价值关怀、方法特点、意义影响等。本课程的目的是,从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术立场,为中文专业学生提供涉及文艺学领域的思想、知识、技能及美学情趣等方面的“世界文学”资源。 二、课程内容: 原理研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问题意识;马克思美学的逻辑基点;马克思美学的价值关怀;马克思美学的方法论特点;马克思美学的“世界文学”视阈。 经典与作品讲读:介绍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原创性、代表性、学术性的作家及作品。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讲义与问题讨论;特色是注重理论研讨与中外文学作品之解读相结合。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使用教材与教师论著 童庆炳等著:《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陆晓光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马克思的一个美学命题》,《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陆晓光著:《黑格尔〈美学〉中的劳动与马克思的劳动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八辑,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陆晓光著:《马克思的审美情愫与社会理想》,《华东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 陆晓光著:《文心雕龙》“物”字章句与马克思美学反“物化”思想》,《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二)参考书目 马克思:《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歌德:《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卢卡其:《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编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

云南自考-马列文论自考笔记

马列文论自考复习 马列文论自考复习 一、多选 1.关于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叙述正确的几项是(ABC) A马克思对文化专制舆论进行了批判B强调了写作风格的主体性特征 C论证了风格的主体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辨证统一性 2.下列观选自评普鲁士最近的书包检查令的是(ABCD) A真理占有我,而我不占有真理B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C难道对本身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一些即使是最微小的影响吗D作家有权力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3.下列说法对马克思写作手稿的背景叙述正确的是(ABCDE) A工人运动迅速开展B巴黎是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C马克思同法国很多秘密工人团体建立了联系 D马克思亲身参加了工人运动E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开始转向唯物主义 4.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的吸收了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这些优秀成果是(ABC)A德国的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典政经济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成就是(AB) A黑格尔的学术思想B费尔巴哈的学术思想 6.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做是(ABC) A手稿B神圣家族C黑格尔法学批判 7.马克思在手提出的重要美学命题是(ABCDE) A劳动创造了美B人也按造美的规律来建造C人的本质力量对象话 D自然的人化E人化的自然 8.下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属人化关系的是(ABCDE) A隔膜B陌生C敌对D恐怖E疏远 9.马克思在阐美的规律问题时提到的三个尺度是(ABC) A动物所属的那个中的尺度B任何一个种的尺度C内在尺度 10.人的生产与动物的活动相比具有的特点是(ABCDE) A自觉性B有意识的C有目的的D自由的E具有社会主义性的宗教 11.动物的生产人类特点是(ABCDE) 二、简答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物塑造的论述有哪些? 答: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物塑造问题所作的论述是“莎士比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论述包括四个层次:(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批评了两种违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倾向:忽视了人物本质的恶劣个性化倾向和忽视个性刻画的概念化倾向。 (2)人物垢阶级倾向和时代特征要通过情节的进程来表现。 (3)刻画人物性格,不仅要表现他做什么,而且要表现他怎样做。 (4)现实主义的人物描写和刻画,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采取对比手法。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在信中所阐述关于人物塑造的思想十分丰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总的思想是要求对人物的有代表性的性格做出卓越的个性刻画,为此他们还提醒拉萨尔,不要局限于古代人的性格描写手法,而应该身莎士比亚学习。 2.简要概括恩格斯现实主义未来艺术的理想。 答:恩格斯在谈到艺术创作的“莎士比亚化”时,提出了“戏剧的未来”即理想戏剧的问题。他就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提出了现实主义戏剧(当然也包括一切文学艺术)的理想,即“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是恩格斯根据实践… 1

云南自考马列文论自考复习要点

云南自考马列文论自考复习要点

马列文论自考复习提纲 一、定义概念 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经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性,这个过程对人来说就叫对象化。从主体方面看,人实现了自我, 2、自然人化:表示客观的自然界不断进入人的活动的过程,即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马克思称这种与人的劳动联系和被改造过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自然的人化是其过程,是第二自然。作家艺术作品中的自然和社会生活都是人化的自然。从对象方面看,对象被人化,打上了人的烙印,体现了人的意义。 3、原来形象:也叫非批判的形象。马克思指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也就是按照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原来面貌真实的描绘了有自己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 4、批判的变态:指丧失了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从某种抽象的观念出发,对人物形象做脱离实际的理想化或弯曲,失去自己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是原来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的毁灭。 5、席勒式:指席勒创造中部分存在的从观念出发的概念化、抽象化倾向。它针正确是席勒部分创作中从主观自我观念和理想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情形观察,以抽象概念的演绎代替对实际生活的真实描写。

6、莎士比亚化:继承和借鉴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象的表述,指从现实生活出发,经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深刻的反映出时代的风貌。 7、历史观点: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历史主义观点,也就是要求在文学批评中,把作家作品放在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进行与作品的历史内容相适应的社会的、政治的、哲学的、道德的评价。把作品是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尺度和标志。 8、美学观点:就是要求评论文学作品注意艺术的审美特性,遵循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规律,把艺术的审美价值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一个尺度和标准,那么这样就要对作品做具体的艺术分析。 9、典型人物:经过鲜明丰满的个性,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某方面社会本质,且具有某种美感(个性、共性、艺术性)的艺术形象。 10、典型环境:文学作品当中出现的人物生活的特定具体生活环境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社会氛围的统一。 11、巴尔扎克的最伟大的胜利(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指的是作家遵循现实主义进行创作,有可能在创作中违背或摆脱自己的主观偏见,引起世界观内部的矛盾,促使作家部分的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态度,从而反映出生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