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第二章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1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1.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接壤,西与甘肃、宁夏毗邻,南与河北、山西、陕西相连,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交界,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全境位于北纬37°24′~53°20′和东经97°10′~126°29′之间,南北跨距约1700公里,东西相距约2400公里。全区国土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仅次于新疆和西藏两个自治区,相当于英国土地面积的4倍,法国土地面积的两倍。

2.地质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势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倾斜。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1500米,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等。内蒙古高原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边缘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构成了牧业区和农业区的分界线。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和辽嫩平原,其中河套平原和辽嫩平原土地肥沃,是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

3.河流湖泊

自治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7条,其中主要的外流河有黄河、永定河、滦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及西辽河等六大水系,流域面积53.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流域面积的46.2%。

自治区大小湖泊总数千余个,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以上,大多数为风蚀洼地形成的浅小湖泊,其中主要的湖泊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湖、乌梁素海、岱海等。

4.气候

自治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年降雨量在100毫米~500毫米,从东向西递减。冬季严寒漫长,冬季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1月份最为寒冷,北部平均温度在零下30℃以下;春季多风少雨,年平均

风速在3米/秒以上;夏季温热短暂,多数地区仅有一至两个月;秋季气温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8℃,降雨量少,一般只有50~500mm,从东到西递减。日照时数2700小时以上,最高达3400小时,是我国日照时间最长的省区之一。

5.行政区划

表2-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自治区,全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9个省辖市;设兴安、锡林郭勒、阿拉善3个盟;全区有15个县级市、17个县、17个区、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自治区首府是呼和浩特市。内蒙自治区行政区划及盟、市、旗县名称见表2-1。

6.自然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丰富,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有煤”的美誉,这里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无尽的矿藏资源,具有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

——农业资源:自治区现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和辽嫩平原土地平坦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充裕,是中国北方省区重要的“粮仓”。自治区农作物多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蜜瓜、黑白瓜子等,其中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莜麦、荞麦颇具盛名,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另外,内蒙古自治区还有发展苹果、梨、杏、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森林资源:自治区森林资源总面积约1406.6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二位,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为13.8%。森林总蓄积量11.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全区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区3/4以上,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

——矿产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矿床类型比较齐全的省区之一,现已发现各类矿床4100多处,种类达128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7种,前10位的有56种,铌、锆、稀土、煤、铬、锌、铅、硅藻土、珍珠岩、银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特别是稀土资源产量居世界之首。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中铁矿资源最为丰富,目前已经发现大小铁矿产地254处,累计探明储量17.12亿吨,居全国第九位;铬铁矿探明储量18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有色金属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6种,矿产地102处。贵重金属资源全区共发现200余处,其中金矿产地28处,银矿产地23处。非金属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4处,其中铸型用砂、铁矾土、萤石储量居全国前三位。达拉特旗芒硝矿储量34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芒硝矿之一。自治区含煤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2253亿吨,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二位;远景储量在1万亿吨以上,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位;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67个旗县储有煤炭资源,其中1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田有5处,10亿吨~100亿吨的大型煤田有11处。

——畜牧业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

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6个著名大草原上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较高、牧畜所喜食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野燕麦等禾木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牧畜。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从东到西还形成了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等不同类型的草场,为发展多种家畜品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

7.旅游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边疆,区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全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景点120多处,古建筑、古遗址10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

内蒙古旅游主要有九大景观,即草原、森林、沙漠、湖泊、温泉、冰雪、古迹、民俗、边境线,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沙地大青沟、呼伦湖、阿尔山温泉等均为远离都市尘嚣的最佳去处,另外还有成吉思汗陵、五当召、昭君墓等著名古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及传统习俗也别具魅力。

2.2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1.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文化落后。经过50多年特别是近20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515元。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经过多年的有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自治区已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项目,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行业的一大批骨干项目相继投入生产,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积蓄了相当大的能量和后劲,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今

的内蒙古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森林、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也是能源、原材料和粮油糖基地,对东北、华北、西北经济区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全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内蒙古自治区历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见表2-2。

表2-2

由于地域、资源分布及产业布局的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了东、中、西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东部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四盟市29个旗、县、区,位于自治区东北部,毗邻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并以东三省为依托,与之发生较为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为东北三省发展工业解决能源紧缺矛盾,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部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及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六盟市56个旗、县、区,位于自治区中部,毗邻北京、河北、山西等华北地区,其中的呼和浩特、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自治区经济金三角地区,自治区中部充分利用和发挥呼、包、鄂三大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引进技术、资金,

利用合资、补偿贸易等形式,发展高层次的加工业,并以华北经济区为依托,形成了同华北经济区贸易与合作的好势头。西部区包括乌海市、阿拉善盟两盟市6个旗、县、区,位于自治区西部,毗邻西北地区技术、资金力量较为雄厚的兰州和银川两大城市,为实现同西北经济区的贸易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自治区东、中、西部各盟市2011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见表2-3。

表2-3

2.自治区产业分布

资源的贮量与分布决定了自治区产业的结构与布局,由于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其产业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自治区农牧业资源丰富,农牧业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自治区农业主要分布于境内的黄河、西辽河流域及嫩江右岸、阴山山地丘陵区,东部经济区的通辽、赤峰、呼伦贝尔及中部经济区的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五盟市的农业产值约占全区农业产值的65%,其中通辽、赤峰、巴盟及乌兰察布市是主要农作物种植区。自治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区的通辽、赤峰及中部的锡盟、乌兰察布市,四盟市的牧业产值约占全区牧业产值的60%。林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大兴安岭、中部大青山、乌拉山林区及西部的贺兰山林区,其中东部的呼伦贝尔、赤峰、通辽三市林业产值约占全区林业产值的60%。

3.自治区人口分布及人口结构

2011年末,全区总人口约2481.7万人。全区有49个民族,主要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此外还有朝鲜、回、满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约414.44万人,其他少数民族约86.9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0.81%。

4.自治区经济发展特点

“十一五”时期,是自治区区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开创了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1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454∶395调整为2010年的95∶546∶359,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迅速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43%左右。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

城镇化率达到55%,提高78个百分点。呼包鄂地区率先发展,东部盟市发展加速,其他地区发展呈现新局面。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五年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的规划目标,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节能减排扎实推进,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能够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37元增加到2010年的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10%。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开始向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目标迈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组织实施了77个重大科技项目,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财政累计投入教育的支出是“十五”时期的35倍,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97.4%,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高;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4.自治区发展预测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超过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总人口控制在2520万人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各项减排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2.3 项目影响区域概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

2.3.1 项目经济影响区划分

影响区为:正镶白旗、化德县、太仆寺旗、正蓝旗

项目影响区划分见表2-4。

表2-4

2.3.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测

一、间接影响区

1、正镶白旗

◎概况

正镶白旗位于内蒙古草原的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干旱草原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地理坐标北纬42°05′~43°15′,东径114°05′~115°37′。正镶白旗与六个旗县相毗邻,东与正兰旗毗邻,南与太仆寺旗和河北省康保县为界,西与镶黄旗和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相交,北靠苏尼特左旗。海拔高度在1200m~1400m之间,位于我旗中南部的明安图镇满达拉图嘎查罕海日罕山、额里图科技示范园区刀棱山,海拨高度分别为1764m和1660m。全旗南北长112㎞,东西宽88㎞,总土地面积6229平方公里。南临京津冀发达地区,北靠大草原,东西连接蒙东、蒙西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距离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地区。

◎社会经济现状

“十一五”以来白旗经济总体水平提高很快,综合经济实力有较大的提高,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

充分发挥我旗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走新型工业化路子, 以农畜产品加工、

饲草料加工、石油、煤炭开采、矿产品采选、建材业和再生能源为重点,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发展协调的工业化体系。到2010年,工业结构明显优化,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实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颇具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8%,达到13亿元,工业经济比重达到36%以上。

搞好重要矿产品开发,发展以采选冶炼为主的加工业。稳定钜鑫铁矿年加工15万吨精铁粉产量,扩大鑫利铅锌矿采选规模,推进萤石矿、锌多金属矿、硅砂、矿泉水等一批矿产品采选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继续发展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达到国家规模标准的高载能工业,到2010年达到生产电石5万吨、硅铁2万吨的规模。

加大煤炭、石油勘探力度,实现煤炭、原油开发的突破性进展,争取向炼油、煤化工方向发展。

争取2006年开工,一期建成年产2万吨草原纯净羊厩肥加工企业,到2010年达到年产5万吨生产能力。产品投向全旗1万座日光温室,大力发展生态型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生产。

白旗交通发达,形成了公路、铁路和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

正镶白旗公路四通八达,铁路横贯东西。连接内蒙古东西的经济大动脉-省际通道(呼和浩特-海拉尔)一级公路横跨旗境中南部地区,集赤308省道路经明安图镇,在正镶白旗境内达77公里。旗政府所在地南抵首都北京市380公里,东到赤峰市417公里、西达集宁市244公里、距呼和浩特市390公里、距207国道45公里,满沽线南北纵贯全旗,直通二连浩特口岸,是京津地区连通蒙古国最近的线路。

集(集宁)——通(通辽)铁路横贯正镶白旗78公里,在旗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设立的二级站-正镶白旗站,是全线五大站之一。集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2012年实现双线电气化运行。“十二五”期间正镶白旗规划建设西苏朱日和-黄旗-白旗-蓝张铁路线路,东苏旗-白旗-蓝张铁路线路。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旗推进科学发展、经济崛起、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力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富民强旗目标的加速推进期。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旗为主线,以资源开发和优势转化为依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步伐。进一步培育壮大以能源、化工、设施农业、高效畜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完善基础发展条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旗经济整体实力跃居全市前列。

白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递增3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0442元,年均递增32.1%;单位生产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25亿元,年均8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亿元,年均递增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年均递增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递增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2、化德县

◎概况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北连镶黄旗,西和南面与商都县隔山相望,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接壤,总面积2,522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境内平均

海拔1500m,年平均气温2.2 ℃,降雨量330㎜左右,无霜期105天,地下水可开采量2,631万立方米。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草原的东北部,南邻河北省。总面积2527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6年)。全县辖3个镇、2个乡:长顺镇、七号镇、朝阳镇、德包图乡、公腊胡洞乡。县人民政府驻长顺镇。

化德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十一五”期间,化德县将充分利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有利时机,置于更大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主动融入京津唐三小时经济圈,呼包鄂经济带的发展中。紧紧围绕“两轻两重一加工、两养两种一条龙、五纵五横八万人”的思路,培育壮大风能开发、服装生产、矿产品开发、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增强肉羊、乳业、马铃薯蔬菜、饲草饲料四大主导产业,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农牧产业化格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重点抓好服装园区、氟化工园区的建设,把化德县建设成为服装集散型大市场、氟化工基地。

表2-6化德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表

化德县工业经济按照“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突飞猛进,“一软一硬”(服装、硅铁)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年产500万件的絮片服装走遍大江南北,销售网点遍布全国二十八

个省市区的200个大中城市。2003年建成的服装工业园区,年产500万件休闲服装全部出口外销。以硅铁锰为主的工业园区,已吸引外资2亿多元,三年内生产规模可达100万吨。此外,白酒、晶体、絮片加工、硅藻土等骨干企业也在稳步发展。

◎社会经济现状

一、农业

化德县的农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两大生态工程的历史机遇,把生

态建设列入全县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全县治理面积达到106万亩。围绕“两养(寒

羊、奶牛)一种(马铃薯和反季节蔬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蔬菜和马铃薯年

产量稳定在3亿公斤左右。油料、豆类总产达3000万公斤以上。

二、畜牧业

畜牧业是化德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县家畜存栏在五十万头(只)左右。

同时也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皮毛肉周转之地。全县年产羊毛1000吨,各类皮张20

多万张,肉食2000吨。通过人工种草和草场改造,全县草产业迅速发展,草产业收

入已达到农牧业总收入的1/4。近年来,围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奶牛、寒羊座上

正席。全县奶牛饲养量已达万头,逐步成为“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的奶源基地。

寒羊存栏16万只,三年内,寒羊饲养量可达到100万只。

三、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乡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收入较低,销售渠道不畅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但也说明,相对于农村人口规模来说,农村消费还很低,农村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分行业看,零售业总量最大,批发业增长最快。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66.04亿元,比上年增长34.1%;零售业实现63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71.6%。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到2024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进口总额1000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0%;出口总额1023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9%。

全年引进外方资金885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引进区内外资金556.60亿元,其中区内资金220.28亿元,区外资金336.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26.0%。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牢固树立“风电强县、服装富民”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到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7.1亿元,年均增长30%。风电开发,要着力做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到2012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服装产业,要强化行业监管,打造服装品牌,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引导、扶持企业提质增效,到2012年全县服装产量达到3000万件。重化工业,要以节能降耗为重点,淘汰落后产能,突出发展下游及衍生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到2012年全县重化工产品达到60万吨。矿产开发,要继续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整顿规范资源开发行为,拓展加工深度。农畜产品加工业,要积极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争取在乳、肉、薯、草等农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上取得新突破。机械制造业,要积极促成垂直轴风机叶片规模化生产和钢绞线二期工程达产达效。同时,依托我县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拓展新的产业门类,加快非资源型产业发展。

3.太仆寺旗

◎概况

太仆寺旗西北与正镶白旗接壤,东北与正蓝旗相连,东南与河北省沽源县交界,西与河北省康保县毗邻,背靠锡林郭勒大草原,面对经济发达的京津张地区,总面积为3414.74平方公里。全旗地处阴山山脉东段的低山丘陵区,海拔1325—1828米,地势起伏不平,坡缓而谷宽。

全旗辖16个农业乡、1个苏木、1个镇、159个村委会、19个嘎查、14个居委会。1995年底,人口为21.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人。民国14年(公元1925年)在太仆寺左翼牧群的区域内成立宝昌县,1936年太仆寺牧群改为太仆寺左旗。1956年太仆寺左旗与宝昌县合并为现在的太仆寺旗,旗政府设在宝昌镇。

全旗现有耕地81.3万亩,其中水浇地17.6万亩。草场300万亩,其中农区194万亩、牧区106万亩。林地113万亩。地上水资源贫乏,没有可开发利用的河流;地下水净储量24亿立方米,年可开采8312万吨。

金属矿有:银、铜、锡、镍、钴、铅、铀等;非金属矿类有硅石、钾长石、大理石、白云母、氟石、玛瑙、天青石、雕刻用玉石等。初步探测钨的储量为16000吨,硅石储量为200万吨,珍珠岩储量为9000万吨,萤石储量为15万吨,黄金储量437公斤。

太仆寺旗地处阴山北麓,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海拔1300米-1800米,属中温带亚

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无霜期110天左右。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十二五”时期,是我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为基础,以富民强旗为目标,全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由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事求是的在全盟、全区的发展大局中谋划我旗“十二五”发展蓝图,这对我旗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旗加快推进富民强旗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时期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旗为目标,以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在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苏尼特右旗。主要奋斗目标是:“十二五”期末,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9亿元,年均增长19.3%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4:65:31。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2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04元,年均增长16.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815元,年均增长12.9%以上。

4.正蓝旗

◎概况

正蓝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盟的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区。东经116.02°,北纬42.25°。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高峰期人口10.5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它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呈现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象。正蓝旗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21条,湖泊147个。旗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蕴藏丰富,全旗有各种植物708种,珍稀野生动物资源20余种。

正蓝旗自然条件独特。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作为全旗最高点的乌贺尔沁敖包,海拔高度为1,673.9米。旗境北部为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的中东段,为典型的坨甸相间地貌类型。在沙丘间形成的平坦草地上发育着疏林、灌丛和草甸,与其他草原构成独特的牧区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是燕山北缘的低山丘陵与大兴安岭西南缘的低山丘陵交会地带,山间分布有面积较大的草原。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南部的金莲川典型草原是全旗生态环境的维持系统,更是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屏障。

正蓝旗气候温和。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一月份平均气温-18.3℃,七月份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温度35.9℃,极端最低气温-36.6℃,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全年降雨量为365.1毫米,而且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全年的无霜期104天,冬天有180天的冰雪期。

◎社会经济现状

2012年,全旗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6亿元,年均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7 :67.8 :21.5,形成了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64亿元,年均增长2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2亿元,受经济下行影响,年均下降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9.1亿元,年均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610元,年均增长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400元,年均增长18.5%。

畜牧业

正蓝旗畜牧业发达。全旗有牧场1472.12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6.39%。其中

可利用的草场有1249.94万亩,占牧场总面积的84.91%。从1996年以来,全旗牲畜头数连年超过百万头只,牧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交通

正蓝旗交通便利。207国道南北穿过,S304省道东西向通过,旗域北部有集宁-通辽的铁路通过。正蓝旗大区位条件优越,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北距锡林浩特238公里,西距呼和浩特400公里,距离河北张家口市仅191公里,是距京津最近的典型草原区。

2.3.3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

影响区域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预测,是在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对未来各特征年的值进行预测,同时参考各影响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综合确定了各影响区未来年份的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值。影响区国内生产总值回归模型和社会经济增长速度预测见表2-8和2-9。

表2-9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增长速度预测

2.4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2.4.1 交通运输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运输业是在自治区成立后开始的,经过近50年的发展建设,己初步形成以铁路、公路、民航为主,管道、内河航运为辅的综合运输网,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治区不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市场化进程,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较快发展。公路建成了呼市—包头高速公路、通辽—好力堡等9条国道主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完成了自治区确定的“133”通路工程计划,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公路,行政村通路率达到78.l%。铁路开工建设了包兰复线包头—石咀山段,滨洲复线海拉尔以东段、准格尔—东胜、锡林浩特—桑根达赉以及大同—准格尔电气化铁路。民航扩建了呼市白塔机场、包头机场,进一步完善了机场的生产配套设施。

1.铁路

(北)京包(头)、包(头)兰(州)铁路横穿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还有包(头)神(木)、丰(镇)准(格尔)、大(同)准(格尔)等运煤专线,包(头)白(云鄂博)矿区专用线,呼市地区还有呼哈铁路、炼油厂专用线两条铁路支线和近期正准备建设的与我们项目相关的丰准铁路。

2.民航

呼市空港是国家航空口岸机场,是内蒙古最大的机场,现己达到4C级机场标准,年通过能力100万人次,可供MD—82、BAE—146、波音737等中型飞机昼夜起飞。呼市空港现已开通国际航线2条,可直飞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赤塔;开通国内航线40多条,可以同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十几个大中城市直接通航。包头机场也是4C级机场,年吞吐量10万人次,为自治区第二大机场。

3.公路

东西走向的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109线与从北向南的国道210线、209线分别交汇于包头市、东胜市、呼市,再加上与之相连的省道及县乡公路,形成了以呼市、包头、东胜、临河为核心,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分支,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

4.内河航运

黄河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长846公里,其中流经包头240公里、巴彦淖尔盟345公里、乌海70公里、呼和浩特市95公里,历史上曾经是通航河流。黄河作为天然航道存在封

冻期长,春季有凌汛,水位涨落变化大等不利因素。自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及包兰铁路通车后,公路运输也长足发展;一方面阻断了航运通道,另一方面又有了其它的替代运输方式,所以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黄河航运逐渐衰落己处于自然状态,其运输能力在运输网中可以忽略不计。

公路运输是一种灵活、开放的运输方式,它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运输的需求。发达强大的公路运输系统,是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配合,国内与国际市场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汽车产业已确定为国家支柱产业,全社会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为保证公路运输能力(汽车+公路)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总的说来公路、铁路各自发挥其自身优势,以既互相竞争又互为补充的方式统一于“综合运输体系”。铁路的优势是中长距离的客、货运输,尤其有利于大宗笨重货物的长距离的客、货运输,并且其经济运距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和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加长。公路运输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所以起着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旅客、货物的作用。

2.4.2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及规划

一.公路网规划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到2015年,自治区干线公路网基本建成。自治区与相邻省区重要的出口通道全部通高速公路,首府呼和浩特至各盟市通高速或一级公路,重要的资源运输通道通高速或一级公路,旗县和重要口岸基本通一级公路,农村牧区公路和边防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公路运输站场设施进一步完善,内河码头建设与界河航道整治有明显改善。

二.其他相关运输方式

1.铁路

我区铁路建设的重点是,扩大区内东西铁路运输能力,完善路网布局,形成出区下海通道;加快现有国铁干线改造,提高运行速度,畅通出口主通道。内蒙古自治区将通过与铁道部合作和引进外资等形式,续建、新建、扩建铁路建设里程2500公里。

2005年新开工建设一批铁路工程:建设集宁至张家口铁路内蒙古段、开工滨洲铁

路线海拉尔至满洲里段增建二线工程、双方共同出资建设伊敏河至伊尔施铁路、启动临河至哈密铁路的临河至策克段等。同时,按照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准格尔至朔州铁路前期工作。这些铁路的建设将有效推动内蒙古能源开发进程,缓解华北、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另外,铁道部同意把正蓝旗至丰宁、大板至白音华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乌拉特前旗至甘其毛道口岸、白云鄂博至满都拉口岸、满洲里至伊尔施等口岸、白云鄂博至满都拉口岸、满洲里至伊尔施等口岸铁路建设纳入国家铁路网开工建设。

2.民航

民航建设要针对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狭长的特点,以建立内蒙古区域支线航空运输网络为目标,根据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和口岸建设的需要,完善机场建设布局,提高现有机场综合配套能力,以适应“小机型、快频率”的支线航空运输发展策略。

(l)完善机场建设布局,主要新建满洲里、乌海、鄂尔多斯机场。

(2)提高现有机场综合配套能力,主要进行锡林浩特、通辽等机场的改造扩建,适时迁建赤峰机场。

(3)适应生态治理、国边防建设、旅游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加快阿尔山、巴彦浩特、霍林河、扎兰屯等简易通用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

3.管道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油气开发的需要,结合“西气东输”工程,重点建设乌审旗经东胜、包头至呼和浩特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干线,在此基础上,加快该管道经我区向张家口、承德、赤峰等方向建设的前期工作。

三.综述

到2015年,交通运输改革与发展将取得更大进展,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和较完善的运输市场体系,交通运输总体能力、市场化进程和服务质量基本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2015年,全区铁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以上,建成能够基本满足区内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内铁路网络及出区、达海的运输通道,铁路主要干线实现电气化牵引,复线率达到35%;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完成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口”公路布局规划和公路主枢纽系统建设,形成以高速、一级、二级公路为主体的主干网,全区所有乡、镇、苏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

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xx"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也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1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铁路运输 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万公里,2009年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129公里、电气化铁路8448公里。 1.1.1铁路路网 干线铁路是铁路网络的关键部分,是铁路发挥骨干作用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铁路主要干线共有22条,根据其发挥作用和地理位置分布的不同,可大致分为能源运输干线、南北铁路干线、华东地区干线、西北地区干线、西南地区干线和东北地区干线。 1.1.2铁路客货运输 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亿人,同比增加6321万人,增长%。货物发送量完

成亿吨,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6113万吨,增长%;总换算周转量亿吨公里,同比增加亿吨公里,增长%。 公路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公路运输,比起水运和铁路起步晚,直到19世纪末才有了第一批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问世后,在实践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越性,即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直达,因此,它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水运和铁路。截止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万公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运输发挥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1公路网络 我国公路网络由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构成。国道为我国公路的主骨架,起着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城市、港口、车站、工农业生产基地等作用。省道和县乡道路是国道的支线,起着省区范围内城乡之间联系和通过国道与省外联系的作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万公里,省道万公里,县道万公里,乡道万公里,专用公路万公里,村道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和%。高速公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使干线公路在全国公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1.2.2公路客货运输 近些年来,公路客货运输发展较快,特别是公路客运,现已在客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公路运输需求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3%,增速基本为近5年之最。 水路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1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5/08/19 --------------------------------------------------------------------------------------------------------------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拉动了对运输生产的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挖潜扩能,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努力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运输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当前我国运输生产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运输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货运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前6个月, 铁路日均装车10.39万车,同比增加6345车,增长6.5%。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加7748万吨,增长7.3%。二是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铁路完成煤炭运量5.2亿吨,增长9.3%。煤炭新增运量占铁路新增运量的58%。煤炭港口发运1.85亿吨,增长11.7%。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增长23.7%,外贸出口同比减少19.8%。另外,石油、化肥农药分别增长7.1%和14.3%。港口共接卸外贸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分别增长9.6%和11.2%。三是公路运输稳步增长。由于治超和降低大吨位车辆路桥通行费和高速公路网的延伸,各种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63.1亿吨,增长7.9%。四是水上运输增幅较大。中海、中远、长航三大航运集团水运量完成

3.5亿吨,增长15%;江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3.9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8%和18.1%;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22.4万箱,同比增长25.3%,增幅高出外贸货物吞吐量7.2个百分点。 二、当前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今年上半年,尽管运输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突出表现在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得到缓解,运输需求有所下降。 (一)全社会运量增幅下降。上半年全社会不同运输方式运量尽管增长8.9%,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同比下降了5.9个百分点。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看,除铁路仅增长0.2个百分点外,公路、水运、民航则分别下降7.4、4.4和28.6个百分点。 (二)铁路运输增幅减缓,部分省市增速回落较多。上半年铁路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长7.3%,增速同比减缓1.7个百分点。据广东、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铁路运输比较紧张的省市反映,今年春运以来,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逐月缓解,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运输出现了负增长。上半年广东、江西两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4.6%和1.5%,增速同比回落24.2和23.7个百分点;湖南、浙江和福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一、“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 (一)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随着以买方市场的形成为标志,我国的产业发展和消费结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以瓶颈制约的缓解为特征,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总结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展望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的历史任务和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世纪初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坚持和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在我国经济转型,结构升级、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继续强化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2、把提高运输能力与优化运输结构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当前供需大体平衡,瓶颈制约大大缓解的情况下,应坚持综合发展。综合利用的原则,调整发展思路,从我国国情和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把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与调整和优化运输结构,改善运输布局紧密结合起来。 3、努力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运输业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扩大和巩固运输市场。 4、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方针,加大交通运输业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改革力度。“十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一些重要领域必然会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交通运输业必须适应这一需要,破除“特殊论”,加快改革步伐,在付业统一管理和政企分开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的增长 1、客货运量:由于经济增氏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GNP的弹性值将会进一步降低,增速趋缓。但在全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客货运量仍将继续增长。 2、运输能力:由于“八五”、“九五”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九五”后期(1998一2000年)新一轮的投资高潮,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2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从2005年中国“十五计划”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众多部门、专家、学者、各界人士都热情参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从此计划变为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并且开始实施。下面我开始着重谈谈自己对十二五规划的一点看法。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 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

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细分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三个皮匠”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更多行业研究投资报告下载请搜索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4981858.html,/hybg.html

内容目录 1.主要观点 (8) 2.航空板块——核心逻辑不改,布局低估值区间 (10) 2.1.2018回顾——股价下跌,但推荐逻辑已经兑现 (10) 2.2.核心逻辑并未发生改变,总量控制下供给仍偏紧张 (12) 2.2.1.预计2019年民航机队增速与2018年持平 (12) 2.2.2.时刻收紧政策延续,压制航空公司供给创造能力 (13) 2.2.3.供给于2019暑运旺季收紧力度或更大 (13) 2.2.4.结构性问题仍存在,总量控制才是核心 (14) 2.2.5.北京新机场投产后,供给仍基本可控 (14) 2.2.6.供给预测,我们测算2019年民航ASK增速或为12.3% (15) 2.3.需求及价格——消费属性渐强,经济回暖将刺激票价显著回升 (16) 2.3.1.短期压力不改长期趋势,经济回暖将刺激票价迅速回温 (16) 2.3.2.经济回暖或待下半年,与旺季共舞提振价格 (18) 2.3.3.2019年需求增速或与供给增速基本匹配,客座率持平,价格有所上升 (18) 2.4.油价压力大大缓解,汇率敏感性再度扩大 (19) 2.4.1.预计2019年油价压力大幅缓解,航油成本优势随时间推移逐步拉大 (19) 2.4.2.经营租赁并表导致汇率敏感性再上台阶 (20) 2.5.投资建议——布局低估值区间,下半年弹性或更大 (20) 3.机场板块——非航逻辑长期驱动,握紧现金牛品种 (21) 3.1.复盘2018,机场板块领跑交运行业 (21) 3.2.非航引领业绩持续前行,不同机场逻辑各有侧重 (22) 3.2.1.时刻控制下航空主业增速或保持低位,旅客吞吐量仍将平稳增长 (22) 3.2.2.非航仍是核心逻辑,机场商业转化率将持续提升 (22) 3.2.3.机场免税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23) 3.2.4.机场国际线构成差异及人均消费能力导致不同机场免税收入差异巨大 (24) 3.3.握紧现金牛品种,博弈基本面反转个股机会 (25) 3.3.1.上海机场——成本扰动相对较小,持续推荐现金牛 (25) 3.3.2.白云机场——否极泰来,基本面见底复苏 (25) 3.3.3.首都机场——政策或高估了分流绝对额度,无需过度悲观 (26) 3.3.4.深圳机场——国际线及非航发力,两年内业绩或平稳增长 (27) 3.3.5.厦门空港——变量扰动较多,建议保持关注 (27) 4.快递物流 (29) 4.1.行业增长 (29) 4.1.1.2017-2018,拼多多为主要变量 (29) 4.1.1.1.交易额结构 (29) 4.1.1.2.包裹量结构 (30) 4.1.2.拼多多件还有空间吗 (31)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范文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 告范文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县**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绿色发展、后发崛起”总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着力抓改革、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回顾一年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效,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3.64亿元,增长7.8%。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61亿元,增长2.8%。加快建设农业“两区”,新增粮食功能区4500亩,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农业标准化生

产程度达60%以上,被命名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工业经济难中求进。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6.87亿元,增长7.4%,其中工业增加值28.82亿元,增长7.5%。扎实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和“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年”活动,加强工业平台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创新机制破解企业融资难,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见,设立企业应急周转金,积极防范化解企业风险。扎实开展“四破专项整治”, 盘活闲置低效用地544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17亩。建筑业发展成绩喜人。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新增一、二级资质建筑企业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2.85亿元、税收1.57亿元,分别增长26.5 %、42.7%,建筑业成为我县经济主要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扩容增效。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6.16亿元,增长10.3%。消费稳健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5亿元,同比增长13.2%。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接待游客数5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1亿元,分别增长31.8%和46.7%。编制了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影视文化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扶持政策。金融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8.68亿元,增长16.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5.68亿元,增长21.5%,增速均位居金华市第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年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XX年的14.8:50.3:34.9调整为14.4:50.1:35.5,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11803 【发文字号】中发〔2000〕16号 【发布部门】a01 【发布日期】2000.10.11 【实施日期】2000.10.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R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 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发〔2000〕16号)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第九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今年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远景目标,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二00一至二00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二0一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对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决不能因循守旧,丧失发展机遇。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

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9月

1.行业盈利水平提升,全年预期继续向好 (5) 1.1.收入大幅增长,整体毛利率水平回落 (5) 1.2.本币升值,财务费用占比显著下降 (6) 1.3.利润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全面回升 (7) 1.4.资本开支有升有降,资产负债率整体下降 (9) 1.5.经济向好,全年盈利显著提升可期 (10) 2.经济增长动力依旧,消费升级需求持续 (12) 2.1.快递:龙头分化持续,旺季即将开启,首推韵达 (12) 2.2.铁路:陆路运输优势显现,量价齐升带来盈利增长 (14) 2.3.航空:供需结构向好,汇兑收益改善业绩 (17) 2.4.机场:业绩稳健增长,免税招标提升非航收入 (23) 2.5.港口:量升价降,盈利略微修复 (24) 2.6.航运:温和复苏确认 (26) 2.7.物流:稳中有进,寻求盈利新增长点 (28) 2.8.高速公路:业务收益稳定,持续推进新业务 (31) 3.经济增长可期,消费升级持续继续带来行业投资机会 (34)

图1:交通运输行业营业收入增速 (5) 图2:交通运输行业毛利率水平 (6) 图3:交通运输行业费用水平 (7) 图4:交通运输行业营业利润增速 (7) 图5:交通运输行业利润增速 (8) 图6:交通运输行业所得税率 (8) 图7:交通运输行业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 (9) 图8:交通运输行业资本支出水平 (9) 图9:交通运输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 (10) 图10:交通运输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10) 图11:交通运输行业收益水平 (11) 图12:交通运输行业盈利水平变化 (11) 图13:快递企业申诉率改善,中通、韵达申诉率较低 (13) 图14:铁路货运量增速 (14) 图15:大秦线、侯月线煤炭运量 (15) 图16:铁路客运量增速 (16) 图17:铁路高铁客运量及其占比 (16) 图18:三大航整体RPK增速 (18) 图19:三大航整体ASK增速 (18) 图20:三大航整体客座率走势 (19) 图21:三大航单位客公里收益(元/客公里) (19)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交通基础设施的缺乏,特别是在主要运输通道上客货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将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带来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收入水平很低时,居民家庭将把他们的收入主要花费在食物和住房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上。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许多食物项目上的开支将增加。人们吃得更多更好。其食物结构将从以廉价的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为主转向以昂贵的肉类、水果、可口的蔬菜等食品为主。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总支出中用于食物的支出比重将下降。在收入达到很高的水平时,用于衣着、娱乐和一些所谓的奢侈品项目(包括出外旅游)的支出比重将增加。 由于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和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出外旅游将成为人们的经常性的消费,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信息化时代,每周例行的短途往返(从家里至办公地点,或从家里至超级市场选购生活用品)的次数将相对减少,但是人们参加特定目的的长途旅行的次数可能会比以前任何时候不多。我国交通系统的构造必须满足居民出外旅游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要。 居民出外旅行,要求运输方式快捷、舒适、安全。然而,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高速公路比重不大,尚属空白,民用航空业还不发达,运输服务质量亟待提高,等。 不够发达,不高,布局不够合理,城镇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出行尚有诸多的不便。,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是,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只有各地区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得以保证。 目前,我国交通比较发达,而中特别是西部地区交通比较落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了落后的交通运输的严重制约。而中西部地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家安全之所系。 ,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内,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是以较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关系加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的大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若按照目前的交通运输现状延续发展,势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目前,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居民的生存环境。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的主要来源之一,严重危害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化的急速发展使得汽车的使用量每年以的速度增加,城市中的颗粒物和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汽车排放的。汽车排污也是城市空气中含铅量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交通管理的落后使交通混乱,车辆平均速度低,更加重了破坏性。例如的汽车数量只有的,但是排污量却几乎相当。

村级三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考坑村发展工作思路 (2010——2012年) 一、基本情况 考坑村位于该仙寓镇最南端,是经济发展的边缘,南与祁门县、东至县接壤,又是市场经济的前沿。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 214户农户740人。全村有山场有林地面积1.92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1.15万亩,水田401亩,旱地225亩。其中经济作物以茶叶、油菜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茶、林、竹及外出务工为主,全村人均纯收入1650元,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 全村座落在名胜风景区仙寓山脚下,其中安民组就在仙寓山山脉,距仙寓山景区直线2.6公里。许多罕见的珍惜野生动植物,加上许多自然景观(仙女洗菜潭、仙女浴盆、乌龟潭、天然毛竹林、观音岩等)。随着安民至仙寓山的旅游公路开通,势必给仙寓山风景区的开发和利用带来更大的机遇,从而带动我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搞活我村经济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以“打造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实施新政策、培育新农民、优化新环境”为载体,按照统筹城乡发

展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努力把考坑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用3年时间,至2012年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经济较快发展、农村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实现农村生产力有较大发展,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有较大提高,村庄环境整洁,公共事业有较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三)基本原则: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群众满意为第一取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良好的农村建设方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努力按照“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目标要求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理论和政策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学习形式依情况定);继续推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流动党员作用“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党员承诺制五大载体工作。每年发展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培养后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判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判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判 20XX年,xx市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方针指导下,xx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尽管年初时xx市交通运输网络受到冰冻灾害影响,一度陷入困境,但全年仍完成客货运周转量80.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8%;完成交通运输业增加值 46.27亿元,同比增长5.4%。 一、xx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据了解,全省铁路数据来自广铁、南昌、石长三个公司,20XX年全省铁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仅增长2.2%。自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地方铁路数据无法掌握,故本文只分析公路、水路运输方面情况。 (一)xx市交通运输业运行特点 1、交通运输设施投资有升有降 20XX年xx市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具体来看,各投资项目投资额有升有降。 ──省管重点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由于衡炎、衡邵、潭衡西三条高速公里投资高峰已过,新开工的衡岳、衡武高速还处于征地拆迁阶段,因而使得省管重点工程投资额有所下降,增幅同比下降11.2%。 ──省道网改造、农村公路投资额增加。由于省道网干线公路改造新开工项目增加至10个,农村畅通工程通畅里程也越来越多。这两项投资20XX年分别增长62. 7%、11.0%。 ──汽车站场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持平。此项投资大多是上年结转的.项目投资,原定于20XX年建设的三个武广高速铁路配套汽车客运站均未开工,因而基本持平。 ──水上交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主要是由于xx市水路运输企业业务量趋于萎缩局面,致使投资力度不够强。20XX年完成水

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

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48.00) 1.“十二五”时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以______为主线。 ? A.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B.科学发展观 ?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D.改革开放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十二五”时期为确保科学发展观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______。 ? A.主攻方向 ? B.重要支撑 ? C.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D.强大动力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3.“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为______。 ? A.7% ? B.7.5% ? C.8% ? D.8.5%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4.到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______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______以内。 ? A.4500,7% ? B.4500,5% ? C.3500,7% ? D.3500,5%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5.“十二五”时期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要实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______,每万 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______件。 ? A.3%.2 ? B.3.3%,2.2 ? C.2%,3 ? D.2.2%,3.3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6.“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______,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______。 ? A.17%,16% ? B.16%,17% ? C.10%,12% ? D.12%,10%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7.“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的目标均为______以上。 ? A.7% ? B.7.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184-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

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趋势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5/08/19 --------------------------------------------------------------------------------------------------------------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拉动了对运输生产的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挖潜扩能,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努力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运输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当前我国运输生产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运输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货运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前6个月, 铁路日均装车万车,同比增加6345车,增长%。货物运输完成亿吨,同比增加7748万吨,增长%。二是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铁路完成煤炭运量亿吨,增长%。煤炭新增运量占铁路新增运量的58%。煤炭港口发运亿吨,增长%。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增长%,外贸出口同比减少%。另外,石油、化肥农药分别增长%和%。港口共接卸外贸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分别增长%和%。三是公路运输稳步增长。由于治超和降低大吨位车辆路桥通行费和高速公路网的延伸,各种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亿吨,

增长%。四是水上运输增幅较大。中海、中远、长航三大航运集团水运量完成亿吨,增长15%;江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8%和%;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箱,同比增长%,增幅高出外贸货物吞吐量个百分点。 二、当前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今年上半年,尽管运输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突出表现在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得到缓解,运输需求有所下降。 (一)全社会运量增幅下降。上半年全社会不同运输方式运量尽管增长%,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看,除铁路仅增长个百分点外,公路、水运、民航则分别下降、和个百分点。 (二)铁路运输增幅减缓,部分省市增速回落较多。上半年铁路货物运输完成亿吨,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减缓个百分点。据广东、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铁路运输比较紧张的省市反映,今年春运以来,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逐月缓解,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运输出现了负增长。上半年广东、江西两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素预测

200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预测 一、200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1.宏观经济增速存在进一步放缓的可能 交通运输业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与整体经济的走势关系密切。2005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慢。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看,固定资产投资仍是GDP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投资仍起着主要作用。当前随着中央加强对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形成。 2006年,从经济增长动力看,人们寄予厚望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比较有限。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个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中,投资的贡献应该是呈下降趋势的,出口的贡献最多能够保持现状,估计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被政府和人们赋予厚望,个人所得税免税基数的提高、农业税收政策的改革,莫不与此有关。但我们认为,消费需求增长在当前医疗、养老、教育以及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尚未完善条件下,短期内将难以有较大突破,且消费增长本身将受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因此,根据目前国民财富的分布状况,相当一段时期内,消费仍将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2."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设想将正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2004年,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下,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开

始启动。目前,这一规划的总体精神和思路已基本确定下来。根据规划精神,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领域将重点解决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体制障碍和缺乏协调等问题和矛盾。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强调“全社会交通运输的布局合理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在一些交通短腿领域将增加投资。尽管十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短腿领域,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省际干线公路尚未成网,现有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负荷过重,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在密度方面,现有的运网密度低,公路密度仅为18.87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密度0.75公里/百平方公里。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存环境改善的要求很不适应。在结构方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具有综合功能的综合运输枢纽尚未形成。在运输方式内部,铁路网络结构不尽合理,繁忙线路客货混行严重影响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民航支线机场相对于干线机场数量明显不足。公路虽然加快了国道主干线建设,但广大农村公路交通条件仍比较落后。港口集装箱及大型散货泊位能力不足,主要港口及重要出海口航道水深严重不足。大中城市路网结构仍不合理,快速交通路网体系尚未形成,交通结构单一,特大城市缺乏快速大容量的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级公路比重较低,大型集装箱和成品油等专业化码头还很少,整个运输装备的总体技术水平比较低。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正式实施的开局之年,铁路等交通部门的这些短腿行业将面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