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鲍艳举 六经辨证之常见病诊治体悟

鲍艳举 六经辨证之常见病诊治体悟

鲍艳举 六经辨证之常见病诊治体悟
鲍艳举 六经辨证之常见病诊治体悟

六经辨证之常见病诊治体悟

鲍艳举

中国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内容简介

1.内科疾病

2.皮科、五官科

3.妇科、儿科

一、内科疾病

流感、不明原因发热)

热性: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

寒性:阳虚发热(四逆汤);表阴证(麻黄附子细辛汤)

湿温发热: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单纯清热利湿,有时候需要合并

上麻杏石甘汤。

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热性: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千金苇茎汤;

寒性: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燥咳: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止咳药对症加减。

热性: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

寒性: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1

瘀血: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偏头痛、血管紧张性疼痛)

表:葛根汤

热性:小柴胡汤加川芎白芷

寒性:吴茱萸汤,麻黄附子泻心汤;

寒热错杂: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

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急慢性胆囊炎、肝癌)

热性:柴胡剂

寒性:附子汤、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

汤;

瘀血:血府逐瘀汤、旋覆花汤;

转氨酶异常,胁肋疼痛,胆红素升高,血脂异常。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热性:柴胡剂

寒性:苓桂术甘汤、茯苓杏仁甘草汤、五苓散;

瘀血:桂枝茯苓丸

骨关节病、后背及腰部疼痛、颈椎病、轻度腰突)

表证:葛根汤

2

寒性: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热性:白虎桂枝汤、四妙散,注意寒热错杂的治疗(外寒里热、上热下寒)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寒性:理中汤、小建中汤;

热性:柴胡剂;

寒热错杂: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双下肢水肿)

寒性:真武汤、实脾饮、五苓散;

热性:越婢加术汤、四妙散、猪苓汤;

表证:大青龙汤。

10.失眠

热性:柴胡龙骨牡蛎汤

寒性:对证治疗(理中汤)对症药物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

3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 第一节治则与治法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一、治病求本 (一) (二)正治与反治 1.正治 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 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2.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又称从治。 二、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扶正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2.祛邪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

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 4.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为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5.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三、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四、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 病要根据季节、地域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

年龄 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一)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三)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第二节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感冒 感冒 辩证症状治法方剂中成药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 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 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 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 浮紧。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 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 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 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 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清热宣肺解表银翘散 银翘解毒(片)、感冒退热 颗粒、桑菊感冒片

妇科常见病联合用药 一

(妇科常见病联合用药一)外阴炎:阴道分泌物增多,经血刺激,月经垫混合感染联合用药:外用:参子洗剂、环丙沙星软膏或氧氟沙星软膏、左氧氟沙星片口服。 (二)前庭大腺炎:因性交、分娩、月经或其它情况污染外阴,病原体侵入腺体,产生炎症。 症状:腺口渗出物粘稠,肿胀,一侧外阴疼痛,全身发热恶寒。 联合用药: ①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液坐浴 ②左氧氟沙星片或安必仙片口服 (三)阴道炎: 1、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外阴搔痒,灼痛,白带呈白色豆腐渣样。 联合用药: 聚维酮碘液或碳酸氢钠粉冲洗 凯泥丁栓或米可定栓、达克宁栓外用 氟康唑150mg 1/日,服一天或斯皮仁诺200mg 2/日,服一天 妇炎康复胶囊口服 2、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所致,白带增多呈黄色泡沫状或脓性,臭味,外阴搔痒 联合用药: 甲硝唑或替硝唑片口服三天 甲硝唑栓或替硝唑栓 洁尔阴洗液冲洗、 妇炎康复胶囊或抗妇炎胶囊口服 3、细菌性阴道炎: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细菌、支原体引发混合感染,表现阴道排液增多,有恶臭味,或轻度外阴搔痒或烧灼感。 联合用药: 妇阴洁冲洗、 甲硝唑栓或替硝唑片,口服3天 甲硝唑或替硝唑栓或孚舒达栓外用7天或阿希米栓连用七天 4、老年性阴道炎:老年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差,以致病菌侵入,白带量多,臭秽,白带中带血丝,外阴搔痒,灼热,干涩疼痛,炎症波及尿道——尿痛、尿频。 联合用药: 聚维酮碘液冲洗 女士三清栓(或阿希米栓)外用 已烯雌醇1mg*5 0.5mg 1/日外用 尼尔雌醇2mg*6 每日一次口服 (一)子宫颈炎: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分急慢性两种: 急性宫颈炎:多由淋球菌引起。

110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及用药方案(绝密资料)

110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及用药方案(绝密资料)110种常见疾病、症状及其用药方案(绝密资料)呼吸系统疾病: 【 以医嘱为主】常见病 典型症状 代表药物(通用名)

联合用药方案一 联合用药方案二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喉肿痛,寒、热表现不明显。 消炎片、 复方大青叶片 银翘片+蒲地蓝消炎片+维生素C 双黄连口服液+银黄胶囊+维生素C风寒感冒

风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清涕,全身症状明显,舌苔淡白。 感冒软胶囊、四季感冒胶囊 四季感冒胶囊+桑姜感冒片+维生素C 感冒软胶囊+滴鼻剂+维生素C风热感冒 风热:有汗、发热重,恶寒轻,黄稠涕,舌红。 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颗粒、 桑菊感冒片+一清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风热感冒颗粒+清开灵胶囊+ VC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全身症状为主,突发高热、寒战、头痛、浑身酸痛。群发性,传染性强。 抗病毒口服液、 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片 抗病毒口服液+布洛芬+罗红霉素(阿奇) 复方氨氛烷胺胶囊+体温计+头孢克肟+板蓝根含片孕妇感冒 应尽量选择对孕妇及胎儿安全的药物,用药时间宜短不宜长,剂量宜小不宜大,凡属于新药以及疗效不确定的药物都不要用于孕妇。

青霉素类、头孢类、牛磺酸软胶囊(DHA) 阿莫西林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燕窝 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孕妇营养素、牛乳钙、燕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热咳:咳有浓稠黄痰 复方甘草口服液、消炎片 复方甘草口服液+阿奇霉素+清凉喉片+大蒜油 氨溴索糖浆(片)+罗红霉素+金银花含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 散 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风燥伤肺疏风散寒,润燥止咳杏苏散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 三子养亲汤 内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加减泻白散合 黛蛤散 肺阴亏虚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哮病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发作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定喘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汤加石 膏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缓解肺肾两虚补肺益肾 生麦地黄汤合 金水六君煎 喘证风寒壅肺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 散 实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 养亲汤 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宣肺平喘五磨饮子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 汤 虚肾虚不纳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 参蛤散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 锡丹 肺胀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 汤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肺痨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虚火灼肺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 散 气虚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or参苓白术散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胸痹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 寒凝心脉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or朱砂安神 丸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宁心安神 苓桂术甘汤

[家庭常见病用药手册]常见病家庭用药必备知识

[家庭常见病用药手册]常见病家庭用药必备 知识 常见病家庭用药必备知识1、稍微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珠珀猴枣散(保和堂)、牛磺酸感冒颗粒、小儿金丹(中药)、板兰根、小儿宝泰康、馥感琳、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 2、风寒引起的感冒: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臣功再欣、好娃娃、羚羊感冒口服液、护彤。 3、感冒好后流鼻涕:香菊颗粒、博宁冲剂。 4、感冒初期:健儿清解液、泰瑞宁牛黄酸颗粒。 5、鼻塞:karvol清鼻塞药水。 6、感冒带喷嚏:小儿新感冒颗粒、小儿宝泰康、馥感林口服液。 7、感冒伴咳嗽: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库克、双黄连、沐舒坦、安奇、七厘散、小儿止咳糖浆、清宣止咳颗粒。 8、积止咳口服液枇杷糖浆(苏州)、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小儿羚贝止咳糖浆、小儿喧肺止咳颗粒。 9、重度咳嗽:小儿平喘止咳露(医院自配的)、猴枣散。 10、轻度咳嗽:罗汉果泡开水喝汁、咳克止咳糖浆、甘草合剂。 11、感冒发烧:羚羊角粉(退烧)、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退热贴(贝亲)、贝贝降温贴(物理降温)、小儿泰诺林(38.5度以上)、

小儿新、功臣在欣(38.5度以下)、美林、注射鱼腥草(39-40度)、安瑞克、先锋五号、双黄连鱼腥草、病毒唑双黄连口服液。 12、发热、扁桃体炎:小儿咽扁冲剂。 13、病毒感染:新博林抗病毒口服液(湖北午时制药)、利巴韦林、强生出的艾畅滴剂。 14、重度感冒: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希刻劳、新博林、西力欣。 15、小儿鼻炎:鼻渊舒、鼻子堵用滴宁、沐舒坦、开瑞坦。 16、支气管炎:富露施、希克劳罗力得、新博林、美力泰。 17、中耳炎:吃阿莫仙和西刻劳(苏州礼来药厂),注射用西力欣。 18、腹泻轻时先用保济丸,再喂妈咪爱,丽珠肠乐,安奇醒脾养儿(可安神)。母乳性腹泻,妈咪爱、思密达、乳酸菌素效果不错。但要注重奶温,水温不能超过40度,会把有益菌杀死。 19、消化不良:观察到便便变稀,用珠珀猴枣散(保和堂)化积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脾可欣、儿康宁、乳酸菌素片、小儿化食丸、醒脾养儿颗粒、小儿七星茶、金双歧、丽珠肠乐、鸡内金、武汉健民制药的婴儿健脾散(原名婴儿素)。 20、便秘:开塞露。 21、湿疹:可润、尤卓尔、紫草油、炉烤洗剂、舒肤特洗剂、艾洛松、郁美净、铍宝、艾洛松、俄罗纳英膏。 22、去火:七珍丹。 23、感冒:999小儿感冒药、库克、臣功再欣、好娃娃、泰诺林滴剂。

常见疾病精选--中医辩证施护汇总--精选.doc

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辨证,是用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取得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 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是中医学最基本的辨证方法。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个性中抽象出来的 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即任何一种疾病,从疾病的类别来说,不属于阴证,便属于阳证;从疾病的部位深浅来说,不在表,就 在里(或半表半里);从疾病的性质来说,不属于寒证,便属于热证;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正气虚的称为虚证,邪气盛的 称为实证。所以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在八纲中,阴阳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 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这样,就可紧紧把握阴阳两纲,由浅入深,认识疾病的本质。 八纲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绝对对立,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间可有兼夹、错杂,可有中间状态,并随病变发展而不断变 化,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表证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 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 食物分类按食物的性质分类: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补益性食物、发散性食物;按食 物的味分类:辛味食物、甘味食物、酸味食物、苦味食物、咸味食物。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饮食有节、饮食有方、谨和五味、荤素搭配。 饮食宜忌原则与方法辨证施食(虚证应补益、实证宜疏利、寒证宜温热、热证宜寒凉)、辨药施食(即食物的性味应与患 者所服药物的性能一致)、因人施食(根据人的体质、年龄不同而异)、因时施食(根据四时季节的变化而异)。 肺胀 【定义】 肺胀是因喘咳日久,肺脾肾心俱虚,气道滞塞、肺气胀满,出现以胸部膨满,咳逆上气,动后尤甚,痰涏壅盛,甚则面 色晦黯,唇舌紫绀,面目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 【范围】 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老年性 肺气肿等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辩证调护】 一、寒饮束肺:喘咳气短,痰多清稀,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调护: 1、室内空气宜新鲜,潮润,室温宜偏暖,注意保温,助病人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受冷。 2、饮食宜清谈与辛散,忌生冷、肥甘厚腻等滋痰生湿之品,禁食辛辣、烘炒类食物如炒瓜子、烘饼等。可食用温性调味 品,如生姜、胡椒、葱等,以助散寒。 3、解表药不宜久煎,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可略加衣被,使微微出汗。咳嗽夜间为甚者,适宜临睡前服,中西药服服药 时间需要间隔 2 小时。 4、注意寒热的轻重、咳嗽的性质、痰涕的颜色及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的变化,有恶寒发热表证时,应卧床休息, 注意保暖,可用生姜、红糖、红枣煎服。 二、痰热壅肺:喘促气粗,胸满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发热微恶风寒。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散。 治法:宣肺疏风,清化热痰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 调护: 1、室内空气宜新鲜,避免寒冷空气及异味刺鼻之气的吸入,室温不宜过高。 2、饮食宜消化、清淡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忌辛辣、油腻、荤腥、烟、酒等刺激之品,鼓励多饮水,可服用竹沥 水,川贝粉等清热化痰。 3、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观察出汗、咳嗽及神志等情况。高热病人必须卧床休息,多饮水,可 用银花、芦根等煎水代茶。 三、痰浊阻肺:胸满闷胀,咳嗽气喘,痰白量多,不能平卧,稍劳即甚,怕风易汗,脘腹痞满,食纳减少,倦怠乏力, 舌淡,舌苔白滑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益肺,降气化痰。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调护: 1、病室宜温暖,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干燥通风。服药期间避免油烟异味、灰尘等不良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2、保持呼吸道通畅,久病体弱卧床者,可采用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帮助排痰。有紫绀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3、密切观察病情,病重、年老者要阻止痰阻窒息,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气道内的痰液,必要时要行气管切开。 4、饮食以易消化、清淡之品主为宜,可予赤小豆、白扁豆、苡仁、山药等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忌食糯米、甜食、肥 1

110种常见疾病联合用药

标准用药方案110例 呼吸系统常见病 普通感冒 典型症状: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喉肿痛,寒、热表现不明显。 代表药物:消炎片、复方大青叶片 联合用药方案一:银翘片+蒲地蓝消炎片+维生素C 联合用药方案二:双黄连口服液+银黄胶囊+维生素C 风寒感冒 典型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清涕,全身症状明显,舌苔淡白。 代表药物:感冒软胶囊、四季感冒胶囊 联合用药方案一:四季感冒胶囊+桑姜感冒片+维生素C 联合用药方案二:感冒软胶囊+滴鼻剂+维生素C 风热感冒 典型症状:有汗、发热重,恶寒轻,黄稠涕,舌红。 代表药物: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桑菊感冒片+一清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联合用药方案二:风热感冒颗粒+清开灵胶囊+ VC 流行性感冒 典型症状: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全身症状为主,突发高热、寒战、头痛、浑身酸痛。群发性,传染性强。 代表药物: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片 联合用药方案一:抗病毒口服液+布洛芬+罗红霉素(阿奇) 联合用药方案二:复方氨氛烷胺胶囊+体温计+头孢克肟+板蓝根含片 孕妇感冒 典型症状:应尽量选择对孕妇及胎儿安全的药物,用药时间宜短不宜长,剂量宜小不宜大,凡属于新药以及疗效不确定的药物都不要用于孕妇。 代表药物:青霉素类、头孢类、牛磺酸软胶囊(DHA) 联合用药方案一:阿莫西林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燕窝 联合用药方案二: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孕妇营养素、牛乳钙、燕窝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1)热咳 典型症状:咳有浓稠黄痰 代表药物:复方甘草口服液、消炎片 联合用药方案一:复方甘草口服液+阿奇霉素+清凉喉片+大蒜油 联合用药方案二:氨溴索糖浆(片)+罗红霉素+金银花含片 (2)寒咳 典型症状:咳有清、稀痰 代表药物:清咽喉颗粒、菊梅利咽含片 联合用药方案一:咳特灵胶囊+罗红霉素+咳宁糖浆 联合用药方案二:止咳宁嗽胶囊+阿奇霉素+VC (3)干咳 典型症状: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 代表药物:右美沙芬胶囊(糖浆)、可待因 联合用药方案一:川贝清肺糖浆+阿奇霉素+胖大海含片 联合用药方案二:右美沙芬糖浆+阿奇霉素+银黄胶囊 慢性支气管炎 典型症状: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每年发作持续在三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发病。以晨咳为主,痰一般为白颜色泡沫黏液痰,继发感染后可呈脓性黏液稠痰。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表者:闫景东6138人已访问 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痤疮,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痤疮和青春期后痤疮。痤疮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痤疮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效果显著。 一、病因病机及治疗 1.肺胃热盛 中医学认为,面鼻为肺胃二经所主,若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又复受风邪(风易袭上位),则发“肺风粉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湿热上攻于面部,则亦发痤疮。 此型最常见于炎性痤疮,患者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有少量皮疹,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滑略细,大便干结。采用“以泻代清”的治法,通腑实,泻肺经风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白花蛇舌草30g、重楼20g、生山楂30g、泽泻20g、枇杷叶15g、蜜桑白皮15g、黄芩10g、丹参20g、生大黄10g(同煎)、生甘草10g。如伴有手足心热,加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凉血兼调节激素水平;如药后便溏,去生大黄,加炒枳实15g,减缓药性,如额部皮疹较多,加服导赤散,如两颊部皮疹较多,加广郁金20g,疏肝行气。 2.湿邪蕴结

从临床症状上看,面部油腻是痤疮最常见的皮损表现,源于青春期素体生机旺盛,用西医来解释就是青春期激素水平失衡,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过多,而皮脂的堆积就是粉刺形成的原因,因此,减少油脂的分泌是治疗的重点。中医学认为油脂与“湿”有关,而湿邪的来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平素嗜食辛辣刺激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第二,肾阳虚衰,无以温运脾阳,导致水湿停聚。湿邪蕴积日久则成痰,形成结节、囊肿;湿郁化热,热盛肉腐则成脓,形成脓头。因此,临床治疗应分别以健脾利湿、温阳化湿、清热除湿、消积导滞立法。 此型患者典型症状为面部出油较多,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皮损以红色丘疹、粉刺为主,平素面部较油腻,以“T”字区为重,痒痛相兼,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二便调;如皮疹发病部位以口周为主,患者常伴有大便溏薄。 方用保和丸合二陈汤化裁:生山楂30g、焦神曲15g、炒麦芽30g、炒薏苡仁30g、茯苓20g、泽泻20g、陈皮15g、虎杖15g、生白术15g(如大便溏改为炒白术)、生甘草10g。如部位以口周为主,可加栀子15g、藿香15g(泻黄散化裁),泻脾经伏火;如大便溏薄,加防风15g、羌活15g,干姜10g,升阳除湿,如粉刺较多,加清半夏15g、浙贝母30g、牡蛎30g,化痰软坚。 3.冲任失调 本型常见于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冲任隶属于肝肾,月事来潮前,经血充盈,易为肝气所激惹,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炼津为痰,形成痤疮,故患者皮损常经前加重。肾主封藏,肝肾藏泄失调,可致月事紊乱,内分泌失调而发痤疮。肾有阴虚、阳虚之分,如患者伴有手足心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多由于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以滋阴降火;如患者伴有手足凉,

常见病辨证论治

常见病辨证论治 常见病辨证论治 一、感冒 感冒之病虽平常,彻底治愈最相当。万病之源莫小视,时时刻刻要提防。 感冒源于西医名,鼻塞流涕气不通。恶寒发热身不适,咳嗽咽痒头也疼。 小秘方: 各型感冒:葛根30克、白芷20克、辛荑20克、连翘15克、兰根30克、贝母15克、黄豆20克。 高度发烧:加生石膏50---100克 热而无汗:加麻黄20克 风寒感冒:加桂枝20克 风热感冒:加桑皮20克 湿热感冒:加生薏米仁50克 身体虚弱:加沙参50克 经我几十年观察,运用此方,如辨证准确,三天内可彻底治愈重感冒,治愈率高达95%以上。 二、头痛 头痛外感与内伤,病因两类最平常。内伤七情入髓海,外感六淫犯清阳。

风寒头痛连项背,川芎茶调散荆防。 风热头痛胀欲裂,石膏川芎芩连尝。 风温头痛多发烧,可用大剂白虎汤。 风湿头痛重如裹,薏苡汤内加藿香。 肝阳头痛烦易怒,天麻钩藤饮正方。 肾虚头痛腰酸软,金匮肾气丸相当。 血虚头痛心悸动,随证加减四物汤。 气虚头痛晕绵绵,补中益气可生阳。 痰浊头痛昏蒙闷,半夏天麻白术汤。 瘀血头痛如锥刺,加味通窍活血汤。 太阳头痛蔓荆引,阳明头痛白芷尝。 少阳头痛柴芩用,厥阴头痛吴芋良。 痛如雷鸣雷头风,湿热挟痰直冲上。除湿化痰驱邪出,可用醒脑清震汤。 偏头痛证病势剧,或左或右不正常。其痛暴发连眼齿,加减镇肝熄风汤。 三、咳嗽 五脏六腑皆令咳,总体表现肺脏多。固本培元重脾肾,开门打狗不留邪。 肺气不清难宣肃,咳嗽咯痰病立生。有声无痰是为咳,有痰无声是嗽名。 痰声并见为咳嗽,辨证论治莫放松。外感麻杏石甘汤,内伤

脾肺用补中。 风寒袭肺咳声重,咽痒气急鼻不通。疏风散寒宣肺气,三拗止嗽最相应。 风热犯肺痰稠黄,头痛干咳又恶风。疏风清热兼化痰,加减桑菊饮力雄。 风燥伤肺兼头痛,咯痰带血咳连声。疏风清肺润肺燥,桑杏汤内二地冬。 痰湿蕴肺咳反复,粘痰咯出咳即停。健脾燥湿化顽痰,二陈三子力最雄。 痰热郁肺气息粗,咳嗽声高痰味腥。清热化痰肃肺气,百合石膏加款冬。 肝火犯肺咳胁痛,痰滞咽喉咯不清。清肺平肝降气火,龙胆泻肝泻白从。 小秘方: 1、风寒型 紫苏20克、杏仁20克、川贝10克、生姜20克、红糖20克 水煎服,日2---3次。 2、风热型 双花30克、薄荷20克、桑皮20克、杏仁20克、冰糖20克 上为一日量,水煎随意饮。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如何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但是,目前说明书上有关这些内容的介绍一般都很简单,例如不良反应方面只是列出了该药品主要的、已知的不良反应,有些只在少数、个别人身上发生的不良反应就不一定具体列出。有些上市多年的老药还不时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应。 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应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所以用药前,即使认真地阅读了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还要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药品说明书为什么必须规范? 答:药品说明书应依照国家要求的格式及内容,由生产厂家制备。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说明书的内容应尽可能准确并定时修订。每个药品包装中应有一份适用的说明书,供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使用。说明书中的副反应,有的国家规定,只收和本品很可能相关的主要副反应,因此许多厂家不是把所有的不良事件都收入说明书。然而,在诉讼出现时,则厂家处于脆弱的地位,以致现在有一种趋势,把所有的副反应一律收入说明书。另外,同一品种、同一剂型、同一浓度但生产厂家不同的产品,其说明书的内容应彼此接近,不应有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这些药品的说明书应该规范化。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安全用药:用药为什么要遵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答: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一般是指18-60岁的成年人一次用药平均用量或用量范围,低于这个量就可能没有疗效,超过这个量就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在这个合理量范围内,适当提高剂量可能会提高疗效,但不是绝对的。有些对药物作用敏感的人,在这个剂量范围里也能出现毒性反应,应该引起注意。 安全用药:慎用与禁用有什么区别? 答:药物说明书经常注明某某药在什么情况下需慎用、禁用字样,应该如何掌握呢?“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非绝对不能用,这种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是在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上的原因,机体代谢能力低下,或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在使用某种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应格外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止并向医师咨询。“禁用”即禁止使用,因为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阿司匹林,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禁用,又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那些正从事机械操纵、驾车船或高空作业者应禁用。 安全用药:如何看待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客观理解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的关系?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摘自<吉林中医药>2017年9月刊 支气管肺癌是肿瘤科常见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 根据肺癌的病理机转,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大体把肺癌分为肺郁痰热、气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 1 肺郁痰热型症见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2 气虚痰湿型症见咳嗽痰多,胸闷短气,少气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质淡黯或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或滑。证属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湿内阻。治宜补气健脾,除痰散结。 3 阴虚痰热型症见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咯痰带血丝,胸满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光剥或舌光无苔,脉弦数无力。本证为肺肾阴虚、痰热互结,治宜滋肾清肺,除痰清热。 4 气阴两虚型症见干咳痰少,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气,目瞑失寐,烦躁心悸,纳差体乏,舌红干或嫩红、苔白干或无苔,脉沉细。证属肺脾两虚,肾阴枯竭。治宜益气养阴,扶正除积。 望面色和舌脉诊法在肺癌的辨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患肺癌后神色变化不甚者,一般预后较好;如面色暗晦、面黧黑如蒙尘,为正气虚衰;若颜面无华,汗出如油,神色惨淡者,肺气将绝,预后尤差。颜面浮肿,甚则一侧上肢浮肿,颈部静脉曲张、胸前皮下见蟹爪纹,则为水湿停聚于肺。而颧部蟹爪纹的程度常随临床分期和症状的剧化而加重。舌脉的变化反映了体内病变。舌苔厚腻为痰浊,舌苔厚腻黄干,则为腑实,需泻大肠而通肺气。舌暗,舌绛或青紫,舌脉粗张,为瘀血,可能与患者心肺功能差,循环障碍有关。肺癌诊脉中,滑主痰湿,弦主气滞血瘀,细主虚,数主热。晚期肺癌形神俱衰,喘促咳血,汗出肢冷,目瞑不能平卧,却见脉弦滑顶指而中空无力,乃危殆之象。 治肺癌的处方用药除考虑治则治法外,应尽可能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如生薏苡仁,《本草纲目》提及:“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清热,下气和营。”肺癌患者多伴咯血痰症状,止血不可过用温燥,应酌情加入清润祛瘀之品。因“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而肺癌出血,不仅有血热迫血妄行之病机,而且多伴有瘀血证,注意止血而不应留瘀。临床上多选用仙鹤草、天门冬、三七等止血祛瘀之品。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一、感冒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辛温解表。葱豉汤、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发热恶寒,头胀痛,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辛凉解表。银翘散。 时疫感冒: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不退,周身酸痛,伴明显的全身症状,呈流行性。清热解毒解表。清瘟解毒丸。 体虚感冒:发热恶寒,无汗,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益气解表。参苏饮。 二、咳嗽 风寒犯肺: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疏散风寒,宣肺止咳。杏苏散。 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咳痰黏,痰色白或黄,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辛凉解表,宣肺止咳。桑菊饮。 燥邪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舌红少津,脉细数。润肺止咳。桑杏汤。痰热郁肺: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肺肾阴虚: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滋补肺肾之阴,止咳。百合固金汤。 三、喘证 风寒闭肺:喘咳气逆,呼吸急促,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宣肺散寒平喘。麻黄汤合华盖散。 痰热郁肺:喘咳气涌,痰稠黏色黄,苔薄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肾虚作喘: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舌淡苔薄,脉沉弱。补肾纳气。金贵肾气合参蛤散。 四、不寐 心火炽盛证:口舌生疮。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朱砂安神丸。 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 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五、胃痛 胃寒胃痛:胃痛暴作,得温痛减,苔薄白,脉弦紧。温中散寒,和胃止痛。良附丸或良附汤。食滞胃痛:胃痛,脘腹胀满,嗳腐恶食,苔厚腻,脉滑。导滞和胃。保和丸。 肝气犯胃:上腹部胀痛,痛连胁肋,生气时胃痛加重,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多弦或弦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舒肝和胃丸。 肝胃郁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疏肝泄热,和胃止痛。化肝煎。 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温中健脾。是阳虚。黄芪建中汤。 六、呕吐 外邪犯胃:突然呕吐,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滞:呕吐酸腐,大便秽臭,苔厚腻,脉滑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肝气犯胃:呕吐吞酸,可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疏肝理气,降逆和胃。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 七、泄泻 伤食泄泻: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消食导滞。保和

常见病辨证论治——打印版

常见病辨证论治 感冒 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风热感冒 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清热宣肺解表银翘散银翘解毒(片)、感冒退热颗粒、桑菊感冒片 时行感冒 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行性发作。舌红,苔黄,脉浮数。清热解毒清瘟解毒丸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羚羊感冒片 体虚感冒 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益气解表宣肺化痰参苏饮参苏丸、玉屏风颗粒 咳嗽 风寒犯肺 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疏散风寒宣肺解表杏苏散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苏止咳糖浆 风热犯肺 咳嗽气粗,咯痰黏稠,色白或黄,咽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桑菊饮蛇胆川贝枇杷膏、牛黄蛇胆川贝散、急支糖浆 痰热壅肺 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液 肺肾阴虚 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恶心烦热,颧红。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 燥邪伤肺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辛凉清润桑杏汤二母宁嗽丸、蜜炼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 喘证 风寒闭肺 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兼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舌苦薄白而滑,脉浮紧。宣肺散寒麻黄汤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桂龙咳喘宁胶囊 痰热郁肺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秘。苔薄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清气化痰丸、蛇胆川贝枇杷膏、清肺抑火丸

安全合理用药常识

安全合理用药常识之家庭安全用药 (1)防止滥用药物。什么叫滥用药?滥用药就是不管病情、用药对象(老人、儿童、成年人)、药物性能而任意使用药物。这种做法轻者无效,延长治疗时间;重者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导致死亡。 (2)尽量少联合用药。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加作用,使疗效提高;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减作用,使疗效减低,或毒性增加。因此,家庭用药最好使用单一品种,即便有需要两种药联合使用也就足够了。 (3)按药品说明书使用。不要忽视药品包装上的注意事项。衡量使用某个药物时,不能仅看它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对非专业的家庭成员来说,其注意事项则更显得重要,它是安全有效用药的保证。 (4)防止药物过敏。凡是过敏体质者,或过去曾有药物过敏史者,服用药物都应格外小心,尤其是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解热镇痛类去痛片等。同时还应该注意,以往对某种药有明确过敏史者应禁止再次使用。 2、哪类药品需要防热? (1)胶囊或胶丸。如维生素E胶丸、鱼肝油等,这类药品受热会出现软化、破裂、漏油,甚至整瓶粘在一起,有时还会发出异味。 (2)糖浆剂、眼药水。要注意对光看一下是否依然澄清,如果有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结晶以及出现大量气泡等,就不能再使用了。

(3)冲剂类药品。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糖分,受热易发黏、结块,密封不严的还容易生虫。 (4)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此是中药制剂的特点,蜂蜜、红糖等是其中常见的添加剂,在夏季容易发霉生虫,而且那些用白蜡封住的药丸也可能在高温下裂开,导致变质。 (5)栓剂。由于其特殊的用药方式,在人体37℃的体温下会被逐渐融化吸收,当然在酷暑里也容易发生质变,如出现酸败、颗粒干涸、稀薄、色变、水油分离,甚至出现臭味。另外,眼药膏在受热后也容易出现类似于栓剂的变质特征。 3、常见病的错误服药: (1)头痛使用止痛药。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头痛都源于血管和肌肉,尤其是血管的牵拉。在情绪紧张、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偏头痛时,由于脑动脉血管收缩,随着每次心跳,动脉血管受到牵拉便会产生跳痛。因此治疗头痛时,首选药物和最有效药物并不是止痛药而是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2)流行性感冒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显然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用的。只有当并发细菌感染时,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3)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当然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摘自<吉林中 医药>2017年9月刊 支气管肺癌是肿瘤科常见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 根据肺癌的病理机转,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大体把肺癌分为肺郁痰热、气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 1 肺郁痰热型症见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2 气虚痰湿型症见咳嗽痰多,胸闷短气,少气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质淡黯或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或滑。证属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湿内阻。治宜补气健脾,除痰散结。 3 阴虚痰热型症见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咯痰带血丝,胸满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光剥或舌光无苔,脉弦数无力。本证为肺肾阴虚、痰热互结,治宜滋肾清肺,除痰清热。 4 气阴两虚型症见干咳痰少,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气,目瞑失寐,烦躁心悸,纳差体乏,舌红干或嫩红、苔

白干或无苔,脉沉细。证属肺脾两虚,肾阴枯竭。治宜益气养阴,扶正除积。 望面色和舌脉诊法在肺癌的辨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患肺癌后神色变化不甚者,一般预后较好;如面色暗晦、面黧黑如蒙尘,为正气虚衰;若颜面无华,汗出如油,神色惨淡者,肺气将绝,预后尤差。颜面浮肿,甚则一侧上肢浮肿,颈部静脉曲张、胸前皮下见蟹爪纹,则为水湿停聚于肺。而颧部蟹爪纹的程度常随临床分期和症状的剧化而加重。舌脉的变化反映了体内病变。舌苔厚腻为痰浊,舌苔厚腻黄干,则为腑实,需泻大肠而通肺气。舌暗,舌绛或青紫,舌脉粗张,为瘀血,可能与患者心肺功能差,循环障碍有关。肺癌诊脉中,滑主痰湿,弦主气滞血瘀,细主虚,数主热。晚期肺癌形神俱衰,喘促咳血,汗出肢冷,目瞑不能平卧,却见脉弦滑顶指而中空无力,乃危殆之象。 治肺癌的处方用药除考虑治则治法外,应尽可能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如生薏苡仁,《本草纲目》提及:“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清热,下气和营。”肺癌患者多伴咯血痰症状,止血不可过用温燥,应酌情加入清润祛瘀之品。因“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而肺癌出血,不仅有血热迫血妄行之病机,而且多伴有瘀血证,注意止血而不应留瘀。临床上多选用仙鹤草、天门冬、三七等止血祛瘀之品。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常见病辨证用药

常见病辨证用药 1、咳嗽常见证型有哪些?治疗原则有哪些? 1> 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湿伤肺 内伤咳嗽:痰湿犯肺、痰热蕴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虚 2> 治疗原则:外感咳嗽应祛邪宣肺,用药宜轻清上扬,因势利导,使邪去正安。 内伤咳嗽多是虚实夹杂,发作时标实为主,当化痰止咳以治其标;缓解时当扶正补虚以治其本。 2、哮证和喘证如何鉴别?气虚型哮病、脾虚型哮病、肾虚型哮病临床如何诊疗? 1> 哮与喘两者都有呼吸困难,但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症状。(气息急促、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2> 气虚:自汗、恶寒、易感。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玉屏风散) 3> 脾虚:纳呆脘痞、大便溏薄、每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六君子汤) 4> 肾虚:短气息促,动则尤甚、每因劳累后易发。(金贵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3、试诉心悸的病因和病机? 1>病因:体虚劳倦:素体虚弱或者是久病失养,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七情所伤:心虚胆怯、忧思不解、痰火扰心等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痰火扰心。 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症日久,痹阻心脉。 药物中毒:某些药物使用不当或损伤心气,耗伤心阴,引发心悸。 2>病机:气虚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浊瘀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心神不宁。4、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均可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如何区别应用? 1>天王补心丹:多用于心肾两虚,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的心悸 2>朱砂安神丸:多用于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致的神志不安 3>知柏地黄丸:肾阴不足,虚热内扰,多见虚烦盗汗,骨蒸潮热。 5、近年已研制出多种治疗胸痹的速效中成药,请写出两种及其用法? 1>开胸顺气丸:消积化滞,行气止痛。多用于痰浊壅塞引起的胸痹 2>冠心苏合丸:主治理气寛胸,止痛,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多用于阴寒凝滞引起 的胸痹 6、腹痛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1> 辩腹痛的急缓: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 蛔虫内扰等引起,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 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属慢性腹痛。 2>辩腹痛部位: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肠、小肠受病;脐腹疼痛,多为虫积;胁腹、 少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膀胱病变。 3>辩腹痛性质:饱食则痛,腹痛拒按属实;饥饿则痛,腹痛喜按,属虚;得热痛减为 寒,得寒痛减为热;气滞腹部胀痛,痛无定处;血瘀腹部刺痛,固定不移;伤食腹 痛则多因饮食太过或食积不化,嗳气频作,痛甚欲便,便后痛减。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