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节 巴西教案

第三节 巴西教案

第三节 巴西教案
第三节 巴西教案

《第三节巴西》教案

高桥乡中张强英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广东人民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需要2个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学习“国情与资源”,第二课时学习“雨林与环境”。教材内容简洁、地域特点突出,注重人地关系的系统性和统一性。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巴西的基本国情,了解巴西的文化特色;

2、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图文结合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

3、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展示,做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重点

1、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

2、巴西的文化与资源。

四、教学难点

分析巴西工农业生产特色,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五、教具:巴西的图片、资料,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巴西的文化特色(足球)引入,视频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巴西之旅,在出发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巴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基本国情。

(一)高效自主学习

内容:翻阅地图和资料,完成导学案的基础知识

时间:8分钟

要求:1、结合课本、地图册,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2、全身心投入,不浪费每一分钟,小组长发挥带头作用,帮助解答疑难问题。

(请各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1、巴西的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在地球的五带中,巴西主要属于热带。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洋,陆上邻国众多。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半球,东西半球的西半球。

世界上国土面积居前五位的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

2、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3、巴西的地形、河流

(1)巴西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3为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2)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之间。

4、巴的种族构成

(1)白种人占一半多,混血人约占40%,黑人占6%.

(2)巴西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那么黑人和白人是怎么来到巴西的?

5、巴西的文化

6、巴西的经济

(1)农业:咖啡生产和出口量世界第一,有“咖啡王国”之称,甘蔗和柑橘的产量也居世界之首。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二。集中在东南沿海广大地区。

(2)、工业: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煤、石油不足。其中钢铁、汽车、飞机制造业等工业都居南美洲首位。

二、合作探究

内容: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

时间: 6分钟

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进行讨论,保证全员参与,确保真正在讨论中思考问题。

2、讨论完的同学进行整理总结,做好展示和补充的准备。

(请各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探究一:结合地图册P33巴西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带?

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热量充足

探究二: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

因为这里接近原料产地,海上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探究三: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假如你是巴西的政府官员,该怎样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问题?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大力发展以酒精动力的汽车

(2)巴西水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水能发电

(3)加强对海底石油的开采

(4)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启示:节约保护现有能源矿产,大力开发新能源

(自主检测、课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巴西

一、基本国情

1、位置、气候、地形、河流

2、文化与经济

二、工农业的分布及原因

八、教学后记

《巴西》这一节给了教师很大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师可灵活地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基于教材,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节课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球星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体现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图的判读和使用能力。教学过程中三大角色,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最新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名师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名 师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资料认识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文化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认识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3.举例说出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城市化问题,认识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学会综合分析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通过了解巴西经济发展的成就,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建立、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学生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工农业、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读图、对比、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有关录像、图片等资料。 2.绘制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展示一盆巴西木,让学生欣赏,说出它的名称,由此而引导学生猜猜今天要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然后教师介绍巴西木也叫红木,是一种名贵木材。“巴西”国家名称就是由巴西木而得来的。 方法2:在世界球类比赛中,让中国人骄傲的“国球”是什么?(学生:乒乓球)那么世

中国与巴西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分析

中国与巴西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分析 2014级国贸四班朱耿松201440401110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同时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和巴西都是“金砖国家”之一,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自1974 年建交,1993 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经贸往来频繁,目前,巴西上半年对中国的出口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6年1-6月,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09.9亿美元,下降12.0%。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197.7亿美元,增长7.0%,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1.9%,提高2.3个百分点;巴西自中国进口112.1亿美元,下降32.9%,占巴西进口总额的16.8%,降低1.4个百分点。1-6月,巴西与中国的贸易顺差85.6亿美元,增长387.7%。 从表中可以看出,排名第一位的商品是植物产品,且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0.8%,贸易规模达

到10625百万美元,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排名第一位的商品近几年都是植物产品。通过查询资料发现巴西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巴西森林总面积为4.24亿hm2,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9.7%,森林覆盖率为49.8%。其森林蓄积量为560亿m3 ,居世界第2位 相对来说,我国现有森林1.337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01.3亿立方米,仅占世界4%,林木蓄积不足世界总量的3%,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人均森林蓄积量8.6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 由此看来,巴西无论在森林总面积上还是在人均面积上,均远超中国,致使其价格成本都较低,相对于其他地区有各方面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巴西在植物产品和纸张等商品的出口上均利用了自己的要素禀赋,在出口上具有价格和成本优势,符合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同时巴西的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也占有较大比例,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属矿产巴西金属矿产主要包括铁矿、锰矿、铝土矿、锡矿、铌钽矿、铜矿、铅锌矿、镍矿、金矿等。铁矿:巴西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160亿吨,居世界第五位,淡水河谷矿业公司的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巴西铁矿石类型绝大部分为赤铁矿和铁英岩。锰矿:巴西锰矿资源比较丰富,探明储量1320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铝土矿:巴西铝土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27.0亿吨,占世界铝土矿资源的8.4%,居世界第三位,90%以上的铝土矿资源分布在巴西北部地区的巴拉州(Para)。锡矿:巴西锡矿探明储量77.7万吨,约占世界锡矿资源的12.4%。铌钽矿:巴西铌钽矿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分别为376.1万吨和88.4万吨,均居世界第一。铜矿:巴西铜矿探明储量1436.5万吨。金矿:巴西金矿探明储量1800吨,近年来巴西金矿储量大幅增长。镍矿:巴西镍矿探明储量830万吨,由于近年来世界不锈钢工业的发展对镍的需求大幅增长以及镍的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刺激了巴西镍矿的勘查投资,镍矿储量增长明显。锌矿:巴西锌矿探明储量620万吨,巴西锌矿石类型主要为氧化硅锌矿和菱锌矿,含锌16%~39%,闪锌矿,含锌5.0%~5.2%。三非金属矿产巴西非金属矿主要产包括石墨、高岭土、滑石与叶蜡石、菱镁矿、蛭石等。石墨:巴西石墨探明储量11300万吨,石墨资源非常丰富,石墨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高岭土:巴西高岭土探明储量77亿吨,巴西是仅次于美国、英国的高岭土生产国和出口国。菱镁矿:巴西菱镁矿探明储量34500万吨,占世界菱镁矿资源的8.9%,最典型的菱镁矿呈细粒到中粒的白色或灰色的菱镁矿。滑石与叶蜡石:巴西滑石与叶蜡石探明储量12580万吨。磷矿:巴西磷矿探明储量24600万吨,是南美洲生产磷酸盐最多的国家。水晶: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生产国。蓝晶石:巴西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生产蓝晶石。矿床分布于米纳斯吉拉斯州,含矿岩层为前寒武系石英岩、片麻岩和片岩。年产蓝晶石5万吨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巴西在矿产资源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巴西对中国出口如此多的矿产品以及贱金属及制品也就不足为为奇。 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想巴西出口了大量的商品,排名前几位的商品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三节 印度 教案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通过读图了解地形, 气候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重点 农业发展与人口的压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收集有关印度资料,准备课堂发言。 2. 有关印度音乐,舞蹈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文明古国 [导入] 展示有关印度音乐,舞蹈及宏伟建筑。让同学思考:这是那个国家?再请同学说说有关印度的古文明。 [学生活动]读南亚地形图回答: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巴基斯坦)。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的大部份?(印度)。哪个国家位于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请同学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二、印度人口问题 学生:读印度人口的增长图。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数。(发现1981年至1990年人中增长2.6亿1991年至2019年人口增长1.6亿) 教师:出示印度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表。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资源和产品为什么还是不能满足人们所需?(结论: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三、地形、气候同农业节 教师:播放课件印度的洪灾印度的旱灾 [学生活动]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观察出雨季月月。盛行从洋吹来的季风。再观察旱季月至次年月。盛行来自的季风。 [小结]印度东北部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形成多雨中心。乞拉朋齐最为典型。 [教师]判断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哪个对印度农业影响大?为什么? [学生讨论对比、回答]西南季见对农业影响很大。因为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带来丰沛降水。 [教师]问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回答(风势弱,来得晚,退得早------旱灾。风势强,来得早,退得晚------水灾) 展示课件:印度家庭在用餐了解印度饮食习惯。 [作业] 搜集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在班里举行一个小型展览。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2课时) 谭万新高龙中学 教学目标页 1 第 1、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气候类型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服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教案

word整理版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2. 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3. 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4.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个小组5?6个同学为宜; 书籍或网上查询资料、城市化问题社会调查。 2. 教学器材:世界政区挂图、投影图片、有关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分组竞赛题签及试题。 3. 教学课件:“巴西面积、人口资料表”、“巴西的人种构成图”、“巴西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热带雨林的作用”、“城市化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年夏季进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是2002 教师根据巴西这个“足球王国”引出课题。教学新课第二节巴 西(板书)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板书) 教师:(展示世界政区挂图)从这几幅地图中,能读出 有关巴西的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小结:从所属大洲、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世界 最大的河流、热带气候等方面小结。教师:(出示巴西人口、面积资料表)请同学们说出世 界上面积大于巴西,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名称。中国、加拿大、学生: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俄罗斯、美国。 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 亚。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板书)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教师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个国家的开发历史。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有关文字,讨论分析并回答几个问题。 A. 当地土著居民是什么人? B. 玛雅文明是什么意思? C. 侵入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谁?到达了什么地方? D. “黑人奴隶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贩卖黑人奴隶? E.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讨论回答并指图说明。 师生小结: 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板书) 学生读图:课本插图“卞卡一家”,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及形成 原因 教师:(展示巴西的人种构成图)这两幅图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

中国企业在巴西

中国企业在巴西黑大市营版权所有

引言 本次论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巴西的国情进行概括的介绍,其中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第二个部分是对巴西现有的中国企业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是对其中存在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其中前两部分是对企业发展整理的相关资料,第三部分是对目前中国企业状况的个人见解、建议。 一、巴西的面貌 (一)巴西的政治 1. 巴西基本政治状况 巴西奉行独立自主、人民自决、尊重主权、不干涉原则、和平解决冲突和友好共处的对外政策。确定对外关系的重点为美国、西欧、日本 和拉美国家等。 巴西把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放在优先位置,双方政治、贸易关系密切。 美国是巴西主要的贸易对象、最大的债权国和投资国,投资额占外国在 巴西总投资额的1/3。1991年两国贸易总额近百亿美元。但两国在核能、环保、外债、贸易等领域存在分歧与摩擦。 巴西同西欧国家有着传统的密切关系。西欧是巴西主要的出口市场和资金、技术的来源地。西欧各国在巴西的投资额约占同期外国在巴西 投资的50%。1991年巴西向欧洲共同体出口额为97.7亿美元。 日本是巴西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重点,是巴西在亚洲的最大贸易对象和原材料市场。日本在巴西直接投资占全部外国投资的9.7%, 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中东地区是巴西石油主要来源和重要贸易市场,1991年贸易额达28亿 美元。 2. 巴西与中国 巴西与中国于1974年8月15日建交,此后,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

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巴最大贸易伙伴。巴西因有中国这个伙伴而免受金融危机冲击。考虑到中国的需求继续保持强劲,这种关系近 期不太可能发生变化。 然而,巴西如今正重新评估对华经贸关系,巴西许多人担心中国只是把 巴西当成又一个大宗商品供应国。细究巴西对华出口暴增数字背后会发 现,该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较少。 (二)巴西的经济 1. 巴西经济概况 巴西拥有拉美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历史上巴曾经一度是单一农业经济国家,蔗糖、咖啡等为其主要经济作物。20 世纪初,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从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进口替代” 经济模式,并依靠大量举借外债获得了经济腾飞,其中1967-1974年经 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1%,创造了“巴西奇迹”,并初步建立起了较为 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后近30年的时间里,巴一直为外债和通货膨胀所困 扰,经济发展陷于停顿。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亚尔计划”,以联系 汇率制为核心,成功地控制了长期困扰巴经济发展的恶性通膨问题,使 巴经济在1994年至1997年出现了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但巴政府依赖 举债来维持雷亚尔汇率稳定,财政和经常性项目双赤字问题日益严重, 对外资依赖急剧加深。1999年,在经历了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 经济萧条后,巴被迫于1999年初宣布采取浮动汇率制,转而执行以控制 通膨为核心的经济政策。造成当年雷亚尔兑美元大幅贬值。国内通膨率 短期内急剧上升。由于巴政府执行了正确的经济政策,和严厉的财政调 整措施,增收节支,巴经济迅速走上恢复之路,2000年经济增长达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阿根廷经济危机和 国内电力危机影响,巴经济增幅仅为1.51%。 2. 巴西经济指标 目前,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除小麦等少数作物外,主要农产品均能实现自给并大量出口。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大豆产量世界第二,玉米产量世界第三。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

第三节,印度 授课教师: 一,学习目标 1、据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主要的邻国。(重点) 2、据图说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并依此说说印度的地势特征。(难点) 3、结合资料及媒体,知道印度的一些特殊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知识。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主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生活动:依据自己对《西游记》故事的了解,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总结:依据学生回答,总结相关信息,得出“唐玄奘西天取经”确有其事,进而得出“西天”即“天竺”,就是今天的印度,总结印度名称的由来,然后过度到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印度。 2、媒体展示世界地图 问:大家能不能找到印度这个国家?它位于哪个大洲? 答: 问:那么这个位置应该属于亚洲六大地理分区的哪一分区?(回顾亚洲地理分区的知识)答: 总结: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属于南亚,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3、媒体展示印度政区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北回归线,以及穿过印度最北和最南部的两条纬线,说说印度的纬度位置。 学生:自主学习,在图上找出相关纬线,用自己的话描述印度的纬度位置。 教师总结:印度大部分位于10°N——30°N,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属于热带和北温带。 4、媒体展示印度地形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绘出喜马拉雅山脉,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印度的海陆位置。 学生: 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总结归纳印度的海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5、展示印度地形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的地形。 北部:山地,主要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主 中部:平原,恒河平原为主

(完整版)第三节美洲(教案)

《美洲》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中的第三节。从内容上看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内容繁多,知识点也多。注重对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了解美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知道分析美洲自然地理特征需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人文环境需从大洲的居民特点、国家分布、大洲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因此学习时,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列表比较等方式,化繁为简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应用,最后用对比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南、北美洲的地理环境的差异。这一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及学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 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对新鲜事物和地理知识充满好奇心,虽然能热情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发言,能根据图片资料简单描述地理事物的特点,但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易过度“激动”,不太懂得倾听与思考,加之对某些景观不熟悉,对某些现象不理解,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欠缺,所以听课、思考、潜心学习效果较差。对于这节可的内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亚洲与欧洲,还有非洲,可以说有了一定学习大洲的能力,但是教师还是要认真挖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4. 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2.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39

巴西 教学目标 1、了解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及其分布;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状况。 2、学会利用“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分析巴西主要农矿资源、工业城市及分布; 3、学会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 农业的影响。 4、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本质,加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所获得的成就;通过了解我国的三峡水电站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二战前后的经济特征;巴西主要的农矿产品及分布;巴西主要的工业及分布。 难点:利用“巴西的地形图”和“巴西的气候图”,综合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工农业 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巴西的地形图,巴西的气候图,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圣保罗的风景图片若干,多媒体 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述:巴西是个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也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国家。 板书:四、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过渡:既然同学们昨天已经拜访了“卞卡一家”,下面就请和老师一起继续游览我们“巴西之旅”的第一站——圣保罗。 多媒体展示“圣保罗的风景图片”若干,初步了解圣保罗是个繁华而发达的大城市。 师述:圣保罗不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还是巴西的工业中心。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92-93一二自然段,及阅读材料,分析巴西二战前的经济特征。 活动:学生扮演巴西圣保罗市民,接受老师的采访,以了解巴西在二战前的经济特征。

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巴西的影响 汉硕1102 张长宝 1936年,巴西社会学家、东方学家吉尔贝托·弗莱雷指出:“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对巴西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提出“巴西是美洲的中国”这一命题。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与巴西远隔重洋,分属两个半球,中国文化是怎样影响巴西的?何时开始的?产生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解答这些疑问要从巴西的历史说起。 见诸文字的巴西历史并不长,1500年葡萄牙大贵族卡币拉尔率领的“探险队”占领巴西后,开始在巴西殖民,实行奴隶制度(1888年废除),先民是葡萄牙拉丁人、非洲人,当然还有土著印第安人。16世纪以来,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移民进入巴西。19世纪后,中国人、日本人进入巴西。白色的欧洲人、黑色的非洲人、黄色的印第安人等各色人种混婚产生的咖啡色人逐渐成了巴西人种的主流,甚至一个家庭会有三色人种的背景,巴西因此有“人种大熔炉”之称。1822年9月7日,巴西脱离葡萄牙独立建国。 巴西立国几百年来,一直受各种思潮、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成为各种理论、思想的“殖民地”。但巴西文化根植于欧洲文化,在演进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巴西人热情奔放,爱好音乐,能歌善舞,民间创作丰富,流行桑巴舞,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世界闻名。 中国与巴西早在一百多年前开始交往。1881年中国清政府与巴西签订《中国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条约》,20世纪50年代初,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

这两个巴西最大的城市相继成立了巴西中国文化协会。此后,巴西文化界、经济界一些著名人士应邀到中国访问。1974年,新中国与巴西建交,1993年中巴确立战略伙伴关系,巴西与中国贸易总额保持高速增长。1999年中巴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2004年7月,中巴合作生产的支线飞机首次进入我国国内航空市场。2009年4月,中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 中巴之间的人员往来开始于19世纪初。1810年前后,一批来自中国内地的茶农被葡萄牙王室招募经澳门前往巴西里约热内卢种茶,建立在里约热内卢市蒂茹卡森林公园内的中国亭就是为纪念中国茶农而修建的。这批茶农中后来存活下来又不得不放弃种茶的一些人逐渐扩大了活动空间,中国文化也随之扩大了传播范围。 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巴西劳动力短缺形势的出现和加剧,外国移民增加。20世纪中后期,巴西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巴西奇迹”,急需各类人才,巴西政府因此颁布了鼓励外国人移民巴西的法令。现在的巴西华人绝大部分是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之后移居巴西的,主要是广东人、台湾人等,华人在巴西各州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据华裔女议员李少玉估计,现今巴西华人超过30万人,巴西26个州和1个联邦区都有华人。 中国器物进入巴西始于16世纪末,主要有瓷器、茶叶、水磨等。“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 巴西就已有超乎寻常估计的中国产品, 包括各种质地的布品(普通丝绸、南京丝、手帕、被服、衣褂、缎质床单、南京棉布等) 、纸画和绢画、扇、女士饰物、漆盒、普通陶器、陶罐、瓷器、傢俬(家具) 、艺术品、烟花等。”18世纪末,有人在巴西生产粗瓷,仿造中国漆。19世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三节美洲同步测试试题(含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三节美洲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沿40°N纬线所作的北美洲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北美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常年气温较高B.降水由西部沿海向东部逐渐减小 C.寒潮与飓风常造成灾害性天气D.大部分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 2.对图示序号与地理事物的搭配正确的是() A.①——大西洋B.②——安第斯山脉 C.③——大平原D.④——落基山脉 3.拉丁美洲是指( ) A.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B.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C.美国以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D.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国家的地区 2020年1月28日,一场超级冷气流为加拿大和美国各地带来了大幅降温和降雪。美国受冷气流影响的学校都纷纷停课,通勤火车停运,大量飞机航班被取消。下图示意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北美洲冷气流的发源地在 A.太平洋B.北冰洋C.墨西哥湾D.大西洋 5.北美洲冬季经常受冷气流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B.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平原 C.东部是高大的山系D.地势西高东低

6.下列有关美洲概况说法正确的是() A.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B.美洲属于西半球,科迪勒拉山系把美洲连在一起 C.美洲大陆跨纬度最大,热带集中在北美洲 D.美洲大陆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差异小 7.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它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Toblerone巧克力生产厂家所需要的可可豆最有可能来自()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 8.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部狭长沿海地带的原因是() A.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B.极地冷空气势力强 C.热带气流北上使降水减少D.阿巴拉契亚山地阻挡了暖湿气流 9.有“北美地中海”之称的淡水湖是() A.密歇根胡B.安大略湖C.伊利湖D.苏比利尔湖 10.北美洲冬季常有大风雪寒潮天气,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高纬,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少B.受地形影响大,地形以高原为主 C.中部平原使极地冷空气长驱直下D.西部山地对太平洋气流有阻挡作用 11.巴西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博物馆”,其中占一半以上的是() A.混血人种B.黄种人C.白种人D.黑种人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地海拔约2900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km。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 【课标解读】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3.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内容分析】 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是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出来的。国家内部自然和人文特征的联系与差异、发展与演变需要探讨、分析才能获得结论。印度这节课突出了国情与特色,侧重于宗教与文化、人口与环境、经济与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涉及到的大量图表、资料、实例等地理素材需要处理,难度相对会大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和印度的粮食生产状况。 2、能利用地图说明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3、运用地图说明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地区分布,分析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地图和资料,了解印度粮食生产有大量进口到自给自足的变化原因。 2.通过对印度工业的发展与工业部门今昔的变化,初步树立一分为二的评价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后初步扭转粮食不能自给状况的实例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懂得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了解印度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在工业中的比重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 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2、印度的工业部门及分布、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2、印度的工业部门及分布、工业中心及原料产地的关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美洲 教案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三节美洲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教学难点: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二)讲述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1、气候特征(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和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利用书28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1-42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2、河流(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3、简单介绍。美洲的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经济大国,而像巴西、阿根廷等又是以足球闻名的国家。 (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人口与经济 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墨西哥——墨西哥城、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通过书上29页阅读材料分析 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 (2)语言 美国和加拿大通行英语,加拿大东部部分居民使用法语。 中美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行西班牙语,巴西和一些岛国使用葡萄牙语。 介绍拉丁美洲的范围、名称来源 (3)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清晰。 (4)经济 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②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③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④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⑤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⑥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课堂小结 让学生把美洲的知识能够穿起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把知识点总结一下,以互相提问的形式展开,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巴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类型、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知道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 (5)能说出巴西人口构成和分布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学会倾听与尊重。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材分析】

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是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教材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 3、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周游世界快一学期了,发现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有一个国家就有三怪:“酒精当燃料、汽车双开门、炼钢用木材”,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学生猜)过渡: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巴西的自然环境 1、巴西地理位置和面积 活动一: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在世界政区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让学生找出并指出。

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美洲知识点讲课稿

1、美洲的全称是“亚美利加洲”,又被称为“新大陆”,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 2、北美洲的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邻,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②半球位置: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大部分位于北半球;③纬度位置: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分别从北美洲的南部和北部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 3、南美洲的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隔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相邻,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②半球位置:南美洲全部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③纬度位置:赤道和南回归线分别从南美洲的北部和南部穿过,主要位于热带,寒带缺失。 4、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5、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南部,属于巴拿马。它的开凿使得国际船只不必再绕行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6、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它是联结南、北美洲大陆的天然“陆桥”,又称为中美洲,包括7个国家。 7、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加勒比海与大西洋之间,古巴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哥伦布是第一个到达此地的航海家。 8、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使用葡萄牙语),都属于拉丁语系。 9、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10、北美洲的地形特点:①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②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③冰川作用显著,世界最大岛——格陵兰岛,冰川分布广,仅次于南极洲。北美五大湖的形成。 11、南美洲的地形特点:①西部分布着高大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12、科迪勒拉山系包括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13、北美洲主要的山脉有西部的落基山脉和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主要的高原有南部的墨西哥高原和东部的拉布拉多高原;主要的平原有大平原。 14、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15、北美洲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被称为“北美地中海”。 16、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17、北美洲的气候特点:①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③地形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18、南美洲的气候特点:①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②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 * 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

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 * 的分化政策吗?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 * ,后者是国家的世俗 * 。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提示: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 利用婆罗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教案_0

认识美洲(一) 学习目标 认识美洲的地理情况,了解美洲的地形特点。 学习识图,学会看图,通过识图掌握知识要求。 重点难点 美洲的地形特点(重点)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比较(难点) 学习过程 一、观察、表达 1.观察图片 2.指出这些图片所提供的地理信息 3.说说你所了解的美洲大陆。 二、自主学习与即时指导: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以下提示,自读本课“新大陆”和南北各异的地形特点。 1.人们为什么会把美洲称为“新大陆”: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解答。 (1)美洲是新大陆,是相对于哪些大地而言,它是新的? (2)美洲这个新大陆是怎么被发现的?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哪些人? 2.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去观察。 (1)经纬度位置:看美洲大陆年处的经度、纬度,我们可以发现它位于哪个半球? (2)海陆位置:①看图,动手画出美洲大陆的大致轮廓图形。 ②描述美洲大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位置特点: 东侧濒临洋北侧濒临洋 西侧濒临洋南端与遥遥相望 ③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发现美洲大陆有哪些显明的分界地标:美洲与亚洲的分界地标、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地标、南北美洲的连接地标。 ④这些地标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色?阅读资料,分析解答。 3.美洲有哪些主要国家和语言?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了解。 (1)北美洲主要有哪些国家,通行什么语言? (2)南美洲主要有哪些国家,主要通行什么语言? (3)为什么美洲又有一个“拉丁美洲”?它主要包括什样的国家? 4.读图,指出北美洲与南洲的地形类型特点:高山、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1)北美洲、南美洲分别有哪些地形类型?

(2)看图说出北美洲、南美洲的这些地形类型的名称?即这些地形的名称。 (3)动手画图:按照这些地形的位置、形状,将它们的简图分块画出来。 (4)熟记这些地形的名称、位置。 三、合作与探究:比较北美洲、南美洲的地形特点。 活动资料:观察玲玲、贝贝绘制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简图,说一说地形简图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地区名称;说一说,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格局有哪些异同? 1.玲玲的绘图 (1)玲玲所绘北美洲的地形简图三大块,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2)对照北美洲地形图,说出这三大块的地形名称分别叫什么名字? (3)仔细观察,看看这三大块的排列方式或特点是什么? 2.贝贝的绘图 (1)贝贝所绘南美洲的地形简图六大块,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2)对照地南美洲地形图,指出这六大块的地形名称分别叫什么名字? (3)仔细观察,看看这六大块的排列方式或特点是什么? 3.比较北美洲与南美洲地形分布格局 (1)相同点:观察南、北美洲西侧的地形,我们会发现大陆西侧都是什么地形? (2)不同点:观察南、北美洲不同类型的排列方式,我们会发现北美洲的不同地形板块是怎么排列的,而南美洲则是怎么排列的? 四、学习总结与学习检验 1.总结: (1)美洲的地理位置特点是什么? (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特点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学习检验:练习册“课后提升”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 摘要:中国与巴西同属金砖五国成员,分别为亚洲和南美洲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目前两国双边贸易取得了稳步发展。本文主要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2003三年间以及2008和2010年中巴两国之间的SITC0类产品的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选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标对中巴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以及对影响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的分析,得出中巴两国的综合贸易形式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产品差异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如何发展我国同巴西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巴产业内贸易G-L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78-02 引言 目前,巴西已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10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533.77亿美元。其中巴西从中国

进口值为307.86亿美元,向中国出口值为2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60.2%和46.0%[1]。两国的相互贸易不仅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同时对全球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现状及概况,深入了解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其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得出相关结论。 一、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1.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概况 1.1中巴贸易的现状 最近几年,中巴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之间的全局性、战略性和互利性合作日益增多。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主要向巴西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品等,而巴西对中国出口主要是豆类产品、铁矿砂、机电产品、钢材、纸浆、汽车零件等[2]。中国的工业品物美价廉,因此在巴西市场上很受欢迎。在投资领域,中国2009年在巴西的总投资只有3亿美元,但到2010年猛增到17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巴西的主要投资者。 1.2中巴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1.2.1中国出口巴西的商品结构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整理得出了1995-2012年间,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商品构成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的上数据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