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心理学之人名版

社会心理学之人名版

心理学蛋疼人名初步归纳系列之社会心理学人名版

前言

本篇主要参考候玉波的《社会心理学》,里面英文名繁多,我以为这是阻碍我们记忆的最大原因,故此在这里进行归纳,可以归纳的版式与大纲有点不一样。但是要考的知识点基本相同,希望大家能够把4~6分稳稳地拿到手。

---荆棘一、社会认知

(1)个人知觉

①当人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这个过程被

称为个人知觉。

②S.Asch最早进行了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研究,研究中把人格特性分为中心特性和边缘特

性;

③Osgood,Suci,Tanenbaum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人们评价事物时的几个基本维度:评

价;力量;活动性;

④Kinder和Abelson对1980美国总统选举研究发现,评价时依据的维度:能力和是否正

直。

⑤整体印象的形成:Anderson在1965年提出来;A、平均模型;B、累加模型;C、加权

平均模型;对加权平均模型的验证Fiske提出负性效应,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象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Hodges引申出正性印象比负性印象容易改变的结论;

⑥个人知觉中的偏差Dion,Berscheid,Walster用评定相片实验证明了晕轮效应的存在;

Landy和Sigall的实验,Dion的研究,E.Aronson的研究证明外表吸引力的晕轮效应能类化到许多与外表无关的特性上。如:外表吸引力影响法律裁决等。

⑦正性偏差即慈悲效应,Sears认为这种偏差只发生在评定人时;Matlin的“极快乐原则”;

⑧Paul Ekman与Walter Friesen的研究证明愤怒,快乐,惊讶,恐惧,厌恶,悲伤是跨越

文化的,是人类情绪共通的一部分

⑨Woodworth指出人的情绪可以被安排在一个六分的连续维度上;现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

类有7中不同的情绪,1、快乐,高兴;2、惊奇、迷惑;3、害怕、恐惧;4、悲伤;5、生气、愤怒;6、厌恶、受辱;7、好奇、恳切;

⑩微笑的含义:Kraut和Johnston推论微笑并不全代表快乐;

11 非言语线索包括:人际距离,身体姿势,目光接触;Ekman和Friesen认为,人们往往对自己谈话的内容比较重视,而不太注意身体的姿势;Zuckerman等人还发现身体姿势比脸部表情更易透漏出欺骗的企图;Kraut和Poe的研究发现,他们研究中走私者和对照组的非言语沟通没有任何可辨别的差异,人们侦查欺骗行为的能力有限。

(2)自我知觉

①自我图式:

Markus和Wurf用自我图式说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并用它指称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自我图式是人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Higgins提出自我参照效应就证明了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Higgins还提出自我概念包括: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现实自我;Kulm编制的“20项描述测验”从这几个过程而来:1.从自己行为推断自己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4.通过自我意识推断自我;Mead社会互动理论: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己时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②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Davis和Franzoi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参与自我觉知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

③自尊

A.Baumeister总结了提高自尊的方法,①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②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③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④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⑤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B.Carlock个体对6个问题的回答,来判断其自尊程度;①相信你自己可爱的程度;②自己感到被人需要的程度以及有归属感的程度;③相信自己特别或者独特的程度;④感到自己在能力上胜任的程度以及实现个人潜能的程度;⑤个人愿意冒险并面对挑战的程度;⑥个体设定目标、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能力;

④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⑤自我表演

Jones总结了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自我抬高,显示,谦虚,恳求,恫吓,逢迎

⑥自我障碍策略

Arkin和Baumgardner认为当失败可能会出现时,人们会采用自我障碍的方式来摆脱可能出现的困境;Steven Berglas和Edward Jones的实验为自我障碍使用提供了研究的证据,杜克大学学生药丸实验。

⑦自我监控

M.Synder和Fiske指出高自我监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低自我监控的人不善于自我表演,表达的是自己真是的态度和感受。Synder发现: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监控的人喜欢工作角色明确的工作,而低自我检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人格特征相吻合的工作。Schleker对印象管理的定义: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印象管理反映出人的自利偏差。

⑧自证预言

Darly和Fazio指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并使对方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⑨体像

Cash发现很多男性和女性都注重自己的外表;Thompson发现青少年对自己体像要求更高。(3)社会认知

①分类与图式

A分类.Cantor指出,人们在分类的时候往往以他人或事物与原型的相似性来分类。

B图式. Tayloy和Crocker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包括: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剧本

C图式化处理.Harhold Kelley当人们面对能够以多种方式加以解释的信息时,图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减少了模糊性;Gilovich的实验证明了图式能左右一个人对当前外交政策的偏好。

②社会认知法则

A.便利法则指根据一件事进入脑袋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Markus的实验。

B.象征性法则。人们根据食物与某典型食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

C.基础比例信息。这是按照总体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做出判断。

D.锚定与调整法则。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Nisbett的研究。

③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A.社会认知与寂寞

I.R.Anderson指出,与那些抑郁的人一样,长期寂寞的人也经常也经常陷入贬低自己的消极作用圈。Jones还发现,寂寞感较强的人常常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他人,比如他们会把自己的室友看成是难以共处的。

B.社会认知与焦虑

Broomhe和Wegner就研究了人么你所感受到的焦虑情境,发现人们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使人避免焦虑。P .Zimbardo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点。

C.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

Seligman和Peterson认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疾病时的乐观解释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条件之一。

(4)归因问题

①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A.Heider的归因理论归因方式:第一内因;第二外因;两个原则: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

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人们就可以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B.Weiner的归因理论,他结合了Heider的归因理论和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1972年

归因理论只有两个维度①内因和外因;②稳定与不稳定;80年代归因理论三个维度①内外因,②稳定性,③可控制性; C.Dweck对Weiner的归因理论展开了归因风格训练的研究。

C.Abramson的归因风格理论

Abramson提出了抑郁型归因和乐观型归因;Peterson和Seligman对其归因理论展开了对个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D.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借鉴了Heider的共变原则,提出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①行动者,②刺激物,③环境背景;归因时候的三种信息①一致性信息;②一贯性信息;③独特性信息;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E.对应推论理论

Jones和Davis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归因与其内在品质相对应要有两个条件,①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即做了与社会期望不符的事,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人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他是个不道德人的人;②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行为,人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②对自己的归因

Bem自我知觉理论,Bem认为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外显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

Salancik和Conway的宗教行为设计实验;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Schachter认为,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激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标签名称。

③归因中的偏误

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I.Ross 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犯这种错误的两方面基本因素有关: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Ross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实验证明。

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倾向归于外部因素。

二、社会行为

(1)人类的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的定义: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界定的条件:①是一种行为;

②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以是亲社会行为;③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

2、愤怒与侵犯行为:①遭受到他人的攻击或烦扰;②遭受挫折;③归因的影响;④愤怒的反应(直接攻击行为,间接攻击行为,替代性攻击,非攻击性行为);③对侵犯行为的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3、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①温度;②兴奋转移;③侵犯性线索;④去个体化;⑤饮酒;

4、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①利用惩罚;②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③替代性攻击与宣泄;④示范非侵犯行为;⑤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5、传播媒体与暴力行为:①影视暴力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Franzoi认为与一下几个因素有关I、去抑制;II、形成侵犯剧本;III、认知启动;②传播媒体中性暴力的影响;③电子游戏的影响,I、引起生理唤醒;II、引起侵犯性思维;III、唤醒攻击性情绪;IV诱发侵犯性行为;V、减少亲社会行为;

6、补充:

侵犯行为是指:攻击行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可分为言语侵犯与动作侵犯;根据侵犯行为的动机,可分为工具性侵犯和报复性侵犯;①侵犯概念三要素(伤害行动,伤害意图,社会评价);②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本能论-弗洛伊德,洛伦茨,班杜拉,社会学习论,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侵犯理论);③侵犯行为控制(社会制约,避免去个体化,提高道德发展水平);④影响因素(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大众媒介);⑤减少方法与途径(宣泄,培养移情能力,培养成熟个性)

(2)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①理论解释

1、社会生物学E、Wilson认为只有双向的或相互的利他行为才可作为生物学上的基础,认为任何遗传上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

2、社会进化论Campbell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①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②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③社会公平规范:是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3、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

4、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自己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人们希望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和最小的付出;

5、移情与利他主义C。D。Batson认为人们常常出于善心而助人,承认人们的动机有时是

出于自私的理由帮助他人,但是也认为人们的动机有时是纯粹利他主义的;人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其他人,即使做这些事会使自己付出某些代价;

②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

(1)情境因素①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②环境条件因素;

③时间压力因素;(2)助人者的特点①助人者的人格因素;②助人者的心情;③助人者的内疚感;④个人困扰于同情性关怀;⑤宗教信仰;(3)求助者的特点①是否受他人喜爱;

②是否值得他人帮助;③性别的影响

③补充

利他行为: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分为利他主义行为和报答性行为两种形式。①利他行为的特性(自觉自愿,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报答的动机、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②利他行为的原因(本能论,习得论,社会交换论,社会规范论);③助人的决策过程(拉坦与达利,注意、解释、确定责任与评价过程;旁观者效应:责任扩散、情境错觉、评价恐惧、角色期望等);④影响因素(个人因素-认知、移情、情绪、其它、环境因素、社会化因素);⑤利他行为的促进和培养(增加责任的明确性,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激发助人动机,提供亲社会榜样,运用社会影响策略—Goldman,留面子效应,登门槛效应,门面效应)

三、态度问题

(1)态度概述

①态度:G。All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

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师姐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②态度与行为:①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②时间因素(态度

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间隔越长,可能性愈大);③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④态度强度(强态度决定作用更大)⑤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

③态度的心理功能:①效用功能;②知识功能;③自我保护功能;④价值表达功能;

④态度的测量:直接测量:利克特量表;瑟斯顿量表;语义区分量表;间接测量:投射技

术,生理指标测量,反应时测量;

(2)态度的形成

①Kelman的理论认为有三个过程:一是服从,二是认同,三是内化;

②曝光效应: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

象;

③计划行为理论Ajzen:(1)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

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2)主观规范是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作出这样的行为的考虑,由两方面决定:一是感受到的其他重要的人的期望;

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3)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对完成行为是困难或是容易的知觉;(4)上述3点决定了行为意图,行为意图决定了实际行为;

(3)态度改变的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海德的POX模型

①P为认知主体,O为态度的另外一个人,X为态度的某个对象

②四种关系,有关系为+,无关系为-,主体决定喜欢与否,相乘如果为-则要有人改变态度

A.有关系且喜欢(平衡)

B.有关系且不喜欢(不平衡)

C.无关系且喜欢(不平衡)

D.无关系且不喜欢(平衡)

(2)纽科姆的ABX模型

①3种要素是:认知者A,对方B,认知对象X;4种关系是:A-B感情关系,A-X认知关系,B-A感情反馈(B对A-B感情关系的认知),B-X认知反馈(B对A-X认知关系的认知)。4种关系构成认知主体A的认知系统当把反馈包括在认知系统中时,A和B的地位是互换的,A 是认知主体,又是认知对方;B亦然。于是,B作为认知主体出现时,也形成一个认知系统。A 的认知系统和B的认知系统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呈集合状态,是一种群体式认知系统。有八种结果。

②海德的理论主要是平衡主体自身的认知;纽科姆的理论则是把这种关系扩大化,扩大到人际互动过程和人际关系。

(3)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由认知冲突引起的内心不自在的状态,称作“认知失调”现象。

②认知不协调引起态度的改变

I 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当中的一个(行为意向、行为的改变或观念的改变)

II 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者或两者的重要性与强度

III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新理由

(4)说服模型

1、说服模型的理论

①Hovland说服模型:说服信息→注意信息(阶段1)→理解信息(阶段2)→接收信息(阶

段3)→改变态度;阶段1,2,3都否定的话就不改变态度;

②Petty和Cacioppo的认知反应理论:1、中心途径:当人们有动机,有能力对一个问题进

行深入思考的时候,所采取的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2、当人们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标新立异的表达更具说服力;

③Sears的说服模型:1、外部刺激(说服者,信息,情境)2、说服对象(投入,免疫,

人格)3、作用过程(学习信息,情感转移,一致性,反驳)4、结果(态度改变、贬低信息、歪曲信息、拒绝信息)

2、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①说服者的因素(专家资格,可信度,睡眠效应,受欢迎程度(说服者外表,是否可爱,被说服者的相似性));②说服信息的因素(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信息唤起的恐惧感,信息的呈现方式(单面与双面说服,首因近因效应));③被说服者的因素(被说服者的人格特征;说服者的心情;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个体差异,综合作用);④情境因素(预先警告,分散注意);

睡眠效应:可信度低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叫睡眠效应;

(5)偏见问题

1、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之上。行为体现在歧视之上;

2、偏见产生的理论

(1)团体冲突理论,团体冲突理论认为为了争夺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M.Sherif的实验。

(2)社会学习理论,Ashmore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

(3)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他们的认识)、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喜欢内团体的人,排斥外团体的人)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多数人与少数人不良行为的比率相同,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被过分估计)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4)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有两种形式:①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攻击;②把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Adorno的权威性人格研究。

3、偏见的影响

(1)对知觉的影响: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的知觉;

(2)对他人行为的影响:人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自证预言)

4、消除偏见的方法

(1)社会化: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控制;

(2)受教育: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

(3)直接接触:Amir,Brewer,Miller提出的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

(4)自我检控:由于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四、人际关系

(1)亲密关系

①亲密关系概述;

A .定义:Kelly认为关系是指两个人彼此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也就是说,当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与依赖的时候,才能认定他们之间存在着关系;Levinger和Snoek的互赖模型:①零接触;②知晓;③表面接触;④共同关系;特点:①长时间频繁互动;②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相互影响力很大

B.依恋:M.Ainsworth,①安全型依恋;②逃避型依恋;③焦虑-矛盾型依恋;

C.自我概念:A.Aron用自我延伸来解释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质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

②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

A.友谊关系P.Wright把朋友分为表面朋友和深层朋友;把男性交友的倾向称为面对面方式,女性交友的方式叫做肩并肩方式;

B.自我展露: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C.文化差异:集体主义文化的东方人和日本人自我展露范围有限,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则有更多的亲密关系

③爱情

A.罗洛。梅:爱情的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理解)

B.Sternberg的三元理论:激情,亲密,承诺(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

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915439703.html,sswell和Robsenz:浪漫式爱情,占有式爱情,好朋友式爱情,实用式爱情,利他式

爱情,游戏式爱情;

D.对爱情的测量:Rubin最早对爱情进行科学的测量,三个主题依恋,关怀,信任及自我

展露;Lee实用式爱情包含游戏和友谊的成分;占有式的爱情包含激情和游戏的成分;

利他式的爱情包含激情和友谊;Lee认为爱包含三种基本形式:激情、游戏和友谊;

④亲密关系的维持

1、平等,在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的付出应该与收益成正比例;

2、归因决定人们对亲密关系是否满意的对事件的解释方式;

3、沟通,夫妻或其他形式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是沟通4,嫉妒,是指当个体自我概念有关的重要关系受到真实的或想象的威胁时,个体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

⑤亲密关系的终结

对待不满的策略:真诚,忽视,退出,表达

关系破裂的情感伤痛:女性希望更快结束,男性更容易紧张和痛苦;

五、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1)社会影响

所谓社会影响是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①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

现象。最早研究这问题的是Triplett,他的实验也是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1、产生原因:①Zajonc用他人存在来解释这一现象;他认为当他人出现的时候,会使人们的激起增强,而这种生理激起会进一步强化人们的表现;对所完成的任务是已经掌握的起促进作用,若是新任务则起阻碍作用;②Cottrell的评价恐惧理论:如果他人只是出现了,而没有对他人的工作表现加以注意,他们的出现不会产生社会促进的效果;③Baron和Sanders 的分心冲突理论,当一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使他分心,这种分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间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使得激起增强,从而导致社会促进效果;

②社会懈怠(社会惰化)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做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Ringelman最早发现了这一现象,通过研究一起拉绳得出结论;Latane认为这是一种跨文化的现象。

1、产生原因:①责任分散:Kerr,Bruun,Harkins认为在团体中,由于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会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从这一点上看,社会懈怠现象的产生于责任分担有关;②自由骑士效应:当个体感觉到不需要太多的努力时,会减少努力变成了自由骑士;③吸盘效应:当他们知道对方能够做得更好但不努力时,他们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自己的努力;

③去个体化:它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想骂都按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作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作出的反社会行为,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对此现象最早研究的是LeBon,他称之为“社会传染”。

1、产生原因:Zimbardo认为是激起,匿名性,责任分担;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产生原因①匿名性:匿名性是引起此现象的关键,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②自我意识降低,与个体自我意识功能的下降有关。

包括个体责任感丧失和对团体行为的敏感度增加;一般来讲,群体成员越多,去个体化程度越高;而群体的去个体化程度越大,其成员的行为就越自由,也就越不受约束,所造成的破坏力就越大。

(2)从众与服从

1、从众

①经典实验Sherif的团体规范形成的研究;S。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

②影响因素(①情境因素:团体规模,团体凝聚力,团体的社会支持)(②个人因素:自我,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个人的控制愿望)(③其他因素:群体一致性,群体规模,问题及判断标准的明确程度,个性,个人自我的卷入书评,文化差异,反馈的匿名性,个人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性别)

③定义:在社会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是一种接近无意识的,直接的,直觉的心理反应;

④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2、服从

①定义: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Milgram的服从实验;服从的原因(①规范性社会影响的作用;②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作用;③遵守了错误的规范,④很难放弃“服从权威”⑤产生继续服从的压力⑥合法权力;⑦责任转移;⑧归因);影响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他人的支持,行为后果的反馈,执行者的个性与道德发展水平)

六、团体心理行为

(1)冲突解决

①https://www.wendangku.net/doc/9915439703.html,wler指出,在一些稳固的关系中存在着争权夺利的斗争,而这种斗争必然导致持续的竞争与冲突。Baron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一般都会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如果当事人认为是对方蓄意破坏,那么就埋下了潜在冲突。

②J.Hunt从角色知觉的角度分析了生活中的人际冲突,他指出调整沟通方式以及改变知觉方法是解决这些冲突的关键因素;

③K.W.Thomas认为人们用五种方式对待人际冲突:1对峙2逃避3顺应4妥协5合作协商式沟通策略:1、协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场,Cherttoff的研究;2、在协商中的让步,

④Komorita的研究发现,每次让一小步收益更大;3、采用逐渐回报策略,C.Osgood提出,这种策略就以日常生活中的回报原则为基础,假设冲突双方一方减少威胁力的行为将引起另一方采取同样的缓和步骤,从而使得协商能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

⑤利用中间人沟通,Podell的研究,发现中间人在场与中间人不在场的效果有较大的差异

中间人在场对冲突另一方评价要高,并且愿意作出的让步也大。

(2)团体极化(群体极化)

①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②J.Stoner的研究发现,经过团体讨论之后的结果比个人的结果更为冒险,后来把这种现象称为“风险转移-通过团体讨论使得结果更为冒险的现象

③Moscovici,Myers的研究发现:当个体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团体讨论的结果将更加保守,而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团体讨论将使结果更加冒险。还发现,与解决一般问题相比,人们在解决重要问题时更容易产生团体极化现象。

④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1、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团体讨论过程中,成员比较关心自己在某问题上的观点与团体其他成员相比到底如何。刚开始时,个人的观点认为在社会要求的方向上比别人更好;V orauer 和Ratner指出,在人际交往的开始阶段,每个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都会选择拘谨的沉默;Miller和McFarland的研究也有这样的现象产生;

2、说服性辩论认为:人们在团体中的极化现象并非希望自己或他人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评价,而是认为人们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这里而言,论点对决策选择更为重要。

3、总的而言,团体极化影响比较大。McCauley和Segal的研究对恐怖组织的研究,就证实了这点。

(3)团体思维(群体思维)

①、团体思维的定义

团体思维也叫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最早研究的是I.Janis ;Evans和Dion发现,在工作团体中,由友爱所支持的高凝聚力团体有助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决策的时候,这样的小团体却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

②、产生的条件

Janis认为,团体思维比较容易发生在由强有力的领导带领的团体和凝聚力极高的团体

中。团体思维形成的五个先决条件:①高凝聚力的团体;②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③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④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⑤外界压力太大,要找出一个比领导者所偏好的选择更好的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

③、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的联系与区别

群体极化是在群体间的讨论时,群体倾向于走极端的现象;而群体思维则表现为决策时群体内个体的高度去个性化,从而作出只追求团体一致的非理性决策的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