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创办产学研教学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创办产学研教学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科研单位在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可行性分析

1 、实施本项目的外部环境

教育部在第二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交流会上,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制将由三年缩短为二年,并在 2004 年走上了实施阶段。首先由教育部等七部委在我国人才紧缺的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提出了试办两年制高职教育试点的决策,为促进全国各高职院校因地制宜以就业为导向,快速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的两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范例。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转轨,技能型人才紧缺,特别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和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岗位上的技能型人才更为缺乏。因此,加快技能型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大众化教育的需要。

2 、实施本项目的内部基础条件

( 1 )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学院重视对职业教育内涵的建设,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努力探索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 2002 年开始,学院分阶段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配套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2002 年启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试点改革; 2004 年启动了

“汽车电子技术”、“电子电器质量检测”、“数控技术”三个专业两年制综合改革; 2006 年开展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期间,还因应人才队伍所暴露出的缺陷和问题,启动了“人才素质改造工程”。

从汽车维修专业改革的初步成功到两年制培养方案的建立,我院基本确立了以培养紧缺高技能人才为目的;以质量为根本;以高素质“双师型” 队伍、建设真实情境实训环境为保障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根本途径,以开发有利于两、三年衔接,有利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能力为本的高职两年制课程体系。

( 2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院内,我们采用送、下、带、引、聘等多种方式,构建了一个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平台。在院外,建立技术应用型教师培训基地,使教师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出台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等级考评体系等相应政策培养了一批学高、德高、技高的双师型队伍。

( 3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近几年,先后建立“汽车实训中心”和“先进制造中心”等一系列的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训基地,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化的工艺流程、生产环节。经过努力,我院的“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成为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成为广东省示范性实训基地;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广州本田等著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一大批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4 )深化产学研合作

学院通过成立专门的校企联络处,疏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企业聘请专家参与教学改革工作,成立多个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丰田、本田、广东数控、欧宇等企业合作开发科技厅等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来解决办学条件问题、育人模式、双师素质、就业水平等问题。

( 5 )建立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

伴随着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院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证机制入手,对如何建立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机制,设置并拓宽校企联络处的功能,建立了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制订与出台,为本项目的实施从制度上给予了充分的保证。

3 、结论

( 1 )本项目的工作内容、目标和实施方案经过多方磋商讨论,其符合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具备开展本项目工作的基础条件。

( 2 )本项目的工作内容所涉及的“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德高'、‘学高'、‘技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逐步建立和完善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以专业技术教育和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合作”、“建立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是充分结合了学院自身的实际条件,具有较强的的可操作性。

( 3 )从处理几个关键问题的指标上来看,本项目由于有前期的工作作为基础,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应当说具备了相当的理论基础的实践经验。

( 4 )本项目得到了学院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2产学研合作发展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的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出现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有力地解决途径,而且产学研合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2.1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要性[4]

2.1.1可以解决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床,也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产学研合作的实现可以消除人才培养盲目性,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更为重要,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或科研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太一样,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与许多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培养方式及要求完全以企业发展为目标,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进行。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也积极要求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在产学研结合中,学院能够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修改教学计划,强化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就业导向作用。对照企业的用人标准,积极开发、改进教学计划,并将教学计划与企业人事部门招聘条件比较,由用人单位提出参考建议。学院负责招生,为企业培养人才,并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如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到企业进行,企业根据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训练的情况确定招收的员工。这种培养方式使专业教学与人才需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解决了独立办学中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实践活动可以直接到企业实施,这样学生既得到了学习和锻炼,企业也能从中得到经济效益,实现了学生企业间的双赢。订单式人才培养还具有工作稳定,跳槽率低。学生工作能力强,薪水丰厚等优点,学生与企业都满意。

2.1.2可以为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企业有较好的实验设备和生产车间,设备也较为先进,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与社会需求非常接近,为学生提供及时信息,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或要求,另外,在企业工作中有一定的竞争,而竞争是企业成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继续学习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学生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得到最好的锻炼。在企业,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训,学生可以学习很多原来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既锻炼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更让学生体会企业文化,学会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工作作风,为将来真正踏入社会奠定了牢固的精神文明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又为这些企事业单位解决了生产劳动力紧迫的问题。

2.2可行性分析[5]

要保持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如果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产学研合作发展将会取得极大的进步,同时也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1)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学校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始终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学校要主动与行业和企业接触,行业和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学校办学,在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等过程中校企双方要结成利益共同体。互惠互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依据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 签订规范合法的协议并严格遵守。如果能做好此项工作,将会为产学研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为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了政府的介入,产学研合作得到政策的支持。产学研合作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还要许多的东西值得探索。学校与企业要真正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使其成为长期坚持的办学道路, 应该做到“三全”:第一是全面性, 即所有的专业都要体现产学研结合; 第二是全过程, 即产学研结合要贯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不能只停留在教学的个别环节; 第三是全员性, 即产学研结合仅仅由教师和学生去实施是不够的, 只有学校的所有人员都理解、认可、参与, 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5]。

3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3.1学校认识不到位,认同度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学研合作思想认识不到位,以学校或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依然存在,而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观念没有树立、有效的实践教学

体系没有建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观念。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具体措施也没有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也仍未建立等。受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模式的影响,社会、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不深,很多人把高职等同于职高。有的视高职为“二流教育”,认为就读高职院校实属无奈的选择。在产学研方面,以学校为主体,产的积极性不高,产学研缺乏可持续的动力,缺乏制度的保障。学校没有形成有效的科研机制,科研气氛不浓,每年的科研成果有限[6]。

3.2投入不足,发展受制约

科研成果的产出要求有一定的资金注入,而目前高职院校很多都是由原来的普通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各项基本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改善,真正能用于科研的资金相当少,所以科研能力提升速度很慢。另一方面,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核心,特别是对于象我校这样的化工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企业从事工作,因此,相对与文科专业投入很大,教学资源增长相对滞后。

3.3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学校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与学校的健康发展休戚相关,师资队伍不适应是目前高职教育中的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总量不足、职称、学历层次较低,“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学术专业带头人缺乏等,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仍然是原来普通中专学校的教师,学术水平有限,思想观念仍旧停留在原来水平,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新的要求。

3.4对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仍是政府行为,很多事情仍是政府说了算,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较少,加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时间与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愿望,有的企业受短期利益影响,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这一点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顺序发展。

3.5配套机制尚未完尚

国家鼓励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产学研教育普遍缺乏各级政府部门、产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政策和法规不健全,宏观的

调控、规范、推动力度不大。制度的不完善也给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4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学校与企业的结合, 是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结合,其目的是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适时地完善教学计划, 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其实质是教育同生产相结合, 学校同社会相结合、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教育资源 [5]。为了使产学研合作各方在创新中实现“共赢”,如何切实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政府及产学研各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加强产学研合作的规范化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稳步发展

为了实现产学研合作的稳步发展,首先应规范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形成“官、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机制。其次,启动技术预见计划,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和企业进行合作。技术预见是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全方位角度来综合考虑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对科技发展要具备预见性,对于存在风险也要有预见性和抵御能力。产学研各方对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作用形成共识,并据此相应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5]。

4.2产学研合作中引入“创新”理念,充分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作用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产学研合作要健康稳步的发展也不能没有“创新”,制度要创新、理念要创新、合作机制等也要创新。我们可以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并重,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人才的素质培养,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继续教育的多样化[7]。构建

4.3构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风险投资制度

产学研合作创新困难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现行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缺口大,为了缓和这种矛盾的存在,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势在必行。为保证风险投资资金充足和降低风险,应做好以下两点:(1)寻求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中,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投资体系。(2)积极促动政府对风险投资予以完善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是影响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应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动,调动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政府也可以建立科技发展证券,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重大高科技项目募集资金。(3)建立信誉档案。在产学研合作中建立企业、高校的信誉档案,对于信誉度差的产学研各方应予以曝光,并给予一定的处罚条例,一些严重的问题甚至可以进行行政处理。(4)建立进程跟踪制度,对于产学研项目的进程应进行监督,并及时地对外公布项目进程和相关的事宜。(5)政府要制定和调整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在产学研合作上对人员流动、生活待遇、职称评定、设备使用等方面出台鼓励性政策规定,其次,要尽快制定已经公布的产学研合作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完善相关的监督与协调机制等。再次,时机成熟时要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税收信贷、合作纠纷等方面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专门法规及实施细则[3]。

4.4产学研各方找准定位,克服与解决合作中存在的自身问题

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不要急于攻利,要有长期的战略眼光,大力加强人才的培养与高素质人才引进,勇于分担与科研院校合作的风险,及时准确市场行信息,主动与有能力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科研院所合作,寻找新的合作“亮点”,加快产品流通入市场,抢占先机。对于高校要在从事高端理论研究的同时,以更大的激情研究开发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与卓有远见的企业合作,及时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

5展望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教育基础、师资力量、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承担国家基础性以及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加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相关政策等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仍需要继续进行探索,相信通过继续研究,我国高职教育中的产学研合成将会发挥更加重的作用。

---------------------------------------------------------------

发挥行业特色与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互动创新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

2008-04-24

杨育林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搬迁到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毗邻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开始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在秦皇岛创建分校,1997年实现整体南迁,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

在建校87年、独立办学47年的历程中,燕山大学始终保持着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办学传统,并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坚持产学研互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燕山大学的前身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当时,学院与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仅一墙之隔,大部分专业课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承担教学任务的既有学校的专职教师,又有工厂的技术人员。学院师生也在第一重型机器厂参加了大量的生产实习和科技开发项目。可以说学校在办学初期,就形成了一种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特殊办学模式。这为形成燕山大学“产学研互动”的办学特色奠定了基础,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学术传统。

学校南迁秦皇岛后,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创新研究的积极性,学校不断改革和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相继成立了科技开发总公司和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教师直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重型机械行业搭建了平台。学校始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992年以来,学校分别利用自身的研究成果创办了汽车附件厂和双层卷焊管厂,1997年,组建燕山大学产业集团公司。随着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1999年,以产业集团公司为基础,学校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了燕山大学科技园,2003年,燕山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是由我校独立创建的、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燕山大学大学科技园地处秦皇岛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燕山大学及地方科技企业最重要的孵化基地,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对于推动秦皇岛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发挥着特殊的引领作用。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及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为主要支柱的产业结构体系。燕山大学科技园凭借政策、资本、服务三大支撑体系构建孵化器,培育孵化能力,支持入孵科技企业加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已建成专业型孵化器15个,在孵企业150家,已设立的各类科研机构5个。

学研产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在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和转化。2006年,燕山大学在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方面,完成科研经费总额1.7亿元,大学科技园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民口项目7项,军口项目5项。1996年以来,学校

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二等奖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 8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

二、发挥行业特色与优势,找准服务方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建立自身优势,服务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世界著名大学的产生,无不与国家和区域振兴紧密联结在一起。为此学校在认真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河北省区域经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制定了面向河北区域经济(一块)、面向重型机械行业和面向国防军工(两条)的“三个面向”的服务方向。

1.提高科技实力,推动区域传统产业结构改造

河北省是我国钢铁第一大省,秦皇岛市是装备制造和金属压延的重要基地,燕山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对推动河北省和秦皇岛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1985年在秦皇岛建立分校,特别是1998年学校实现全部南迁以来,学校抓住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难得机遇,发挥我校相关学科门类齐全、水平高的优势,为河北省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输送大批优秀的毕业生,解决了企业的许多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近五年来,学校累计为河北唐钢、邢钢、邯钢、首钢秦皇岛分公司等钢铁企业,为山船、哈动力等装备制造企业输送毕业生近万名,培养部门领导和技术骨干近千人,解决技术难题近百项,推动河北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改造。目前,燕山大学与河北省的一些大型企业,包括唐钢、邯钢、秦皇岛港务集团、邢台机械轧辊(集团)、开滦集团等大型企业都签署了多项校企科研合作协议。

2.发挥人才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大学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我校汇聚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其中,教授309人(含博士生导师10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模范教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燕赵学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等共计110多人,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数十人,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也发挥了思想库作用。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燕山大学积极拓展办学层次,组建了独立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搭建起集研究生、本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在保证本科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同时,稳步增加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并实行全面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在河北省招收本科学生人数均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50%以上,为河北省输送的毕业生约为毕业生总数的30% ;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约有30%留在河北省就业,为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学校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秦皇岛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在秦皇岛市引进富士康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筹建阶段就为富士康项目提供了40余名毕业生。

3.弘扬先进文化,为区域社会和谐提供源泉和动力

高等院校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对文化产生影响的所有社会实体中,大学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力最为深厚、深刻、深远。

自1985年南迁秦皇岛22年来,燕山大学已深深扎根在燕赵大地上,已经成为河北省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秦皇岛市最重要的名片。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学校始终把大学文化建设列为重点工程,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工作,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燕山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全面塑造出具有鲜明时代个性的学校文化与社会形象,为所在社区增添了文化色彩,在提高城市的内涵和居民的文明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跟踪科技创新步伐,创新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国家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体系中,地方高等院校的科学定位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建立自身优势,服务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年来,学校在科教互动、学研产三位一体和“三个面向”办学特色与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特色创新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1.把握机遇,积极构建国防科技创新平台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防科技是国家科技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国防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防工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愈来愈强,对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需求总量也愈来愈大。“十一五”期间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和国防科工委提出了“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加快军工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增强平战转换能力”的国防工业发展原则;河北省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也将实施“加强寓军于民、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军地双赢”战略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把构建国防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委省共建燕山大学列为2006年度的工作重点。我们正式开始摸索构建适合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特点的国防科技创新平台。2006年,通过整合学校的特色学科资源,组建了燕山大学国防科技学院,成立了航天高技术研究中心;学校通过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认证,并及时启动了国军标以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工作;2006年11月30日,河北省政府和国家国防科工委正式签署了共建燕山大学协议,燕山大学正式成为受国防科工委行政管理与指导的共建院校。

委省共建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国防科研的热情,使学校的国防科研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国防科技学院独立承担了10项国防军工科研项目,合同额为640余万元,其中,承担军口“863”新技术研究项目5项,合同额接近500万元。

2.锲而不舍,精心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依托建设单位科学研究水平和实力的象征。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院。学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河北省“燕赵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该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五年,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防军工等各类科学研究及开发项目106项,研究经费达4200余万元,授权专利1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912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41篇,出版专著、教材45部。

以这样一个学院为支撑来建设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一。早在1998年,学校就组建了河北省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经过七年多的持续建设,终于在2005年12月获科技部批准,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06年7月28日,被科技部批准按计划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挂牌运行,实现了河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实验室现拥有一栋独立实验大楼,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建成了一个分析检测设备齐全、制备设备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实验室以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为主题,立足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注重向应用开发延伸,形成了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新型亚稳材料设计、合成与物性、非晶与纳米材料、含亚稳相钢铁材料和亚稳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基础等5个较成熟的科研方向。

3.突出特色,潜心培育国家工程实验室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编制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规划,即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国家为了强化产业技术开发体系,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制约,促进产业技术整体进步,提出了建设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规划。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依托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或高校设立的研究开发实体。关于重大装备样机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制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一个主要任务。

在重大装备研究方面,燕山大学具有相对明显的学科优势。在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学校都参与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大装备的研制工作。从65000吨多向模锻液压机的前期研究,到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研究和15000吨自由锻造液压机的研制,学校都做过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学校在轧钢、锻压和材料三个学科方向,共获得9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

在接近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承担的科研任务主要是与重大装备研制或重型机械行业相关的课题。这些课题多以成形工艺为基础,以成套装备为主体,具有工艺与设备结合、机电液与现代控制技术结合、学校与重型机械装备生产企业相结合的特点,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推广价值。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重大装备技术研究中去,充分发挥学校的这一学科特色和优势,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做出新的贡献,去年学校在河北省高精度轧制技术

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金属精密塑性加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省现代轧制技术与先进钢铁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成功地申报了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我们期望在“十一五”期间,依托学校在轧锻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与兄弟单位的紧密合作,成功地申报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整合资源,设立燕山大学重型机械研究院

重型机械成套装备的开发与研制是我校的传统优势,需要机、电、液、材料等多学科人才的共同支撑。南迁后,学校充分利用地处沿海的区位优势,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有效地吸引和凝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使学校在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方面的总体实力得到明显提高。2005年,学校提出了筹建燕山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的设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于2007年初正式成立了燕山大学重型机械研究院。2007年5月,我校又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合作,成立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燕山大学分院。重型机械研究院将以一个人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更高、创新团队阵容更强、科技开发实力更雄厚、市场运作更规范、市场反应更敏捷的新姿态,担负起燕山大学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历史使命。

四、结束语

多年来,燕山大学在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工作,基本上搭建起一个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功能的科技创新体系结构。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我们一定在教育部和河北省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与《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努力工作,力争在国家重大装备制造行业快速发展时期,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中实现新的突破,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下载PDF阅读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产学研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

才的有效途径.在分析2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产学研

合作教育的的对策建议,要找准三方都感兴趣的结合点,以提高主动参

与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加强三方的科技

合作,政府协调,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健康发展.

主要形式是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出技术、企业出资金,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学科性公司就是其中的一种,其特征是依托高校学科优势,通过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立股份制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技术,虽然一开始规模不大,但往往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发挥各自的优势,学科性公司通常由企业家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由大学教授担任技术总监或总工程师。这种

产学研合作模式以资本为纽带,比项目合作的形式能更好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学研合作创办科技企业的集聚则形成科技园区。目前我国已经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和5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共同建立研发平台。

主要形式是由企业与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共同建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或研究院。一般来说,侧重应用基础研究的研发平台,主要建在高等院校;侧重产品技术开发的研发平台,主要建在企业。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主要优点是,能够通过科技资源特别是大型仪器试验装备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共享,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这种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和高校的青睐,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1997年中国铝业公司曾投资1亿元在中南大学建立中国铝业联合实验室。

4.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过去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现在已扩展到联合培养人才,特别是企业急需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有高校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与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两种形式。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常设在企业,由大学的教授和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共同指导。进站的博士后一般须结合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进行选题,研究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联合培养方式由于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并且能直接服务企业,故深受企业欢迎,目前我国已有数百家大企业建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校地合作。

由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和单个企业的项目合作,到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省的全面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由点向面扩展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常州市多年来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已经走出了一条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社会的新路。由教育部、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的高等院校与广东企业产学研合作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已经有100多家著名高等院校挺进广东,进入珠江三角洲这个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不仅提升了广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且促进了高等院校自身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1.产学研结合,教、学、训、做、考、鉴一体化,综合效果好;

课程做到教学、焊接工程生产项目和工艺研究有机结合,教与学、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做工艺)、学习效果自测与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在课程中均有反映并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达到。

2.与国内行业大公司紧密合作,课程教学资源丰富;

国内行业大公司提供了很多制作质量高的教学素材,使课程教学资源很丰富,其多媒体课件是我院课件中容量比较大的课件。

3.课程反映的技术先进、及时,与行业技术的发展同步

课程溶入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近几年陆续出现的最新技术成果,均第一时间在课程内容中得到体现。课程本身还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技术。

特色与创新

(1)“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课本三个中心”的教育机制,充分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企业为平台、“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将理论教学与染整行业的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与染整行业的最新科技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动画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积极开展染整科学研究,学生配合教师进行科研,为工厂提供技术服务。企业与学校共建实验实训室,现在有两间染整助剂公司为我系学生提供每年3万元的助学金。

本课程根据染整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染色师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染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组织如下:

①以“染色仿样”这一典型的综合性项目为主线,能运用染色基本原理设计常见染色产品加工工艺,进行仿样配色,并运用染色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对染色成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和评定。

②按照染色材料的不同,设置了《染色基本知识》、《纤维素纤维制品的染色》、《合成纤维及混纺纤维制品的染色》、《蛋白质纤维制品的染色》、《染色专题技术》和《染色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等六大模块(项目);按照染色用染料的不同共设置了十六个任务。

③每个项目和任务的内容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采用企业常用的染色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训,在教学内容上以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基本技能训练(染色工艺实验)进行。

④“染色仿样”是综合性实训,是企业工作岗位项目之一,教学过程在染整完全按企业生产实际配备的实验实训室完成,是教、学、做相结合综合运用,最终以课程大作业形式完成。通过实训,实现各项目和任务知识及能力的综合,并在此过程中对理论与实践实训两个环节的知识进行进一步融合,真正实现在校内完成理论向实操的完全过渡。该实训以染色工艺设计报告、染色色谱、染色布样、测试指标来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⑤课程还设置了校外项目学习,通过到纺织印染厂参观使学生了解染整加工工艺流程、设备生产、现场管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利用暑假安排学生到印染企业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我们每年安排至少一次的染色设计大赛(如今年组织的扎染大赛),组织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如“水苔干草染色”项目)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以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

(2)“教授走出去,师傅引进来”

轻化工程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师资力量在学院是最强的系部。全系共有教职员工28人,其中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6人、在读硕士10人,而且90%以上都是中高级职称,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60%以上都是双师型教师,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染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专家

组成员9人,广东省考试中心化工技能考试考官12人,佛山市纺织丝绸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其中染整技术专业专任教师14人,染整专业带头人1名,染整专业骨干教师6名。同时有校外兼职教师18人,其中外聘兼职教授4名,为染整专业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们的老师“能干事业、能下企业、能做教育、能搞科研”。他们大都曾在生产一线从事多年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实验实训中心专职实验人员全都是中高级职称,我系教师已申报各级科研项目10多项,今年申报了四项技术专利。

刘宏喜老师近5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刘宏喜老师为社会、企业服务的项目:

刘宏喜老师的社会兼职:

1、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和培训教师;

2、全国纺织服装类高职高专院校印染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3、广东省经贸委暨佛山市和江门市专家库染整及化工高级专家;

4、广东省考试中心化工技能考试考官;

5、佛山市纺织丝绸学会副主任委员;

6、佛山东亚股份有限公司顾问;

7、佛山市科瑞达纺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顾问;

8、江门市彩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顾问;

9、惠州罗浮山家里染织公司顾问;

10、东莞至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顾问;

11、其他:……

(3)课程设计特色—“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来驱动”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岗位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交流协商能力、承受与应对挫折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等九大能力)为培养重点,坚持“一定位”(人才培养与专业的准确定位)、“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三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校外实习实训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课堂)、“四面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未来),逐步培养学生的择业、适业、敬业、乐业、勤业和创业能力等六大能力,让学生做到“五个学会(Learn)”即学会做人(Learn to be)、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学习(Learn how to learn)、学会与人相处(Learn to be with others)、学会表达(Learn to express),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根据染整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染色师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染色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采用了“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来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式教学。以不同纺织材料的染色作为项目,共设置了六大模块,以不同染料染色和相关技术作为项目,共设置了十六个任务。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利用工厂的实践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启发)、突出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思维品质(注重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发展能力,避免学生的依赖性)”。利用教具(如染色织物、染色用工具等)、多媒体动画课件(见染整设备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而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实训教学环节的,尤其是染整技术专业,它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如《染色》课程对对色眼光、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实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高职染整技术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从学生个人的发展来看,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高职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实训,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相关理

论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能力,我们始终坚持“实际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将实训课程作为一个体系考虑,将《染色工艺实验》课程、《染色仿样综合实训》课程与《染色》课程并行开设,并单独考核,达到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总之,染整技术作为我院的特色专业和重点骨干专业,在办学实践过程中紧跟时代要求,凭借行业的依托、地区的优势、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并实施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路子,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教育特色,提升了本专业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