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书法-用具的摆放

书法-用具的摆放

书法-用具的摆放
书法-用具的摆放

用具的摆放:

(一)毛笔:

1.毛笔的种类:

●硬毫笔:笔性刚健。如:狼毫、山马、牛耳毫、鼠须、山兔、鹿毛笔。

●软毫笔:笔性柔软。如:羊毫笔。●兼毫笔:用硬毫、软毫集在一起,刚柔并济。笔性介于硬软毫之间。如:长流、如意,适合初学的人使用。

2、毛笔的选择:

一枝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种品德。

●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二)墨:

1.墨可分为松烟墨及油烟墨:

●松烟墨:

是燃烧松枝取其烟,经过漂、筛,除去杂质,配以牛皮胶和香料加工制成。

●油烟墨:

用桐油、麻油等植物油所燃烧之烟,加皮胶、香料而制成,黑色黑而亮。

2.好墨的特点:

●质细:指墨没有杂质,结构紧密。

●胶轻:墨中配入之胶质适中。

●色黑:墨色黑中透亮,有神采。

●声清:研磨或敲击时,声音清脆而不粗浊。

(三)纸:

1.木浆纸:宣纸、棉质。

2.竹浆纸:毛边纸、元书纸。

3.宣纸:拉力较强、洁白、坚韧、耐久等特点。

(四)砚:

又称砚台、砚池,砚的质地要细腻,才能发挥墨的效用。一般石质为主。

1.三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平时可采用台湾西螺所产的「螺溪砚」。

2.使用及保养:

●避免砚台表面磨损。

●书写完毕,将砚台上的残墨与墨渣清洗干净。

●加上盖子,以防止污染。

书画作品格式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伸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十大书法家简介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颜真卿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400—500 书法家朝代、字号、擅长字体、书法特点、书法作品、书法影响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钟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学,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果。 钟繇的书体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亡佚,人们今天所见到的要么为临摹本,要么系伪书。一般地认为有“五表”、“六帖”、“三碑”。“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叫《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六帖”指《墓田丙台》(简称《丙舍帖》)、《昨疏还示帖》(简称《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三碑”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这些全为刻本,是否钟繇所作已无从考证。 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钟繇对书法的看法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看法主要指书体的自然流丽,平淡真淳,多天工而少人为。以自然状书势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

书法名人简介

东汉至南北朝 1、钟繇 钟繇(151-230),河南长葛西人。魏朝官至太傅。工书,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其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笔势如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历代书家亦评为“高古纯朴,超妙入神。”他的字,形成由隶入楷的新面貌,为晋王羲之真书的先驱,故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可惜真迹不传;宋以来的《宣师表》、《力命表》、《荐季直表》及《墓田丙舍帖》等法帖,都是后人的临摹本。钟繇学书十分勤奋,幼年曾向蔡邕、刘德升等求教,在外寻师访友,十六年从未返家一次。其刻苦与专一的精神为后人景仰。 2、张芝 后汉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自为“张有道”。好书法,最擅章草。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被后人称赞“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尊为“草圣”。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之地位,谓为“草圣”。《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张旭、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斯为当矣”。 3、智永 智永僧,名法极,人称“永禅师”。俗姓王。居山阴永欣寺。其书继承祖法,勤精于艺。唐虞世南得其传授。唐《书断》卷中列智永章草、草书为妙品,云:“微尚有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内,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过于羊、薄”。 4、欧阳询 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5、王羲之 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书圣"之称。亦长于诗文,但文才多为书法之名所掩,不为世人所重。曾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他的作品美妙绝伦,无雷同乏味之嫌。中国书艺在他笔下成就最高个人顶峰,其后各代大家只是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或意或法、或韵或势,局部过之者不乏其人,整体而论,无出其右。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三月三日,他和谢安、孙绰等 41 人云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这是东晋士族贵族风流雅士的一次盛会,会后共计赋诗 37 首,辑为《兰亭集诗》。文中记叙了当时燕集的盛况,感叹人事聚散无常、人生短暂不永。其中写兰亭山水映带之美景、写与会者悠然自得、幽雅大方之神韵的一段,下笔清新疏朗,情韵绵邈,最为后人所称颂。此外,又有《与会稽王笺》、《又遗殷浩书》等,表现了王羲之对国事的关注。明代张溥辑有《王右军集》 2 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代表作品: 神龙兰亭、丧乱贴、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孔侍中帖、大

著名书法家施恩波资料介绍

著名书法家施恩波资料介绍 施恩波,字雨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班,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书法研究室及中国画系进修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主席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王家新书法艺术工作室助教,辽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师,《时尚之旅》杂志总监,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警察》艺术顾问。 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奖(1996),“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1996),文化部世界华人书画展银奖(1997),文化部第八届全国“群星奖”金奖(1999)。荣获获辽宁省文联“辽宁省文艺之星”称号(1996),中国文联“建国五十年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1999),辽宁省文联“辽宁省书法家协会“辽宁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称号(2000)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文化奖”(2004),2009年被《中国书画》杂志学术提名为"中国当下最具增值潜力的十大中青年书法家"。 曾参加全国第四、五、六届书法展,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展,首届国际青年书法展(北京),参加中国书协“首届当代名家书法精品展”(北京),中国文联“97位中国书法家合书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大型石刻艺术展”(北京),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日本),中国书协优秀会员展(北京),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获奖青年书法家20人展览”(香港),“当代中青年书法家18人联展”(北京),2004年“墨海飞鸿”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12人赴新马展览(新加坡),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甘肃),全国著名青年书法家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

欧阳询简介及书法作品欣赏(组图) 欧阳询 欧阳询【生平简介】 (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洵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

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洵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49-672)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

书法简介

书法简介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从字义解,书法指书写的方法。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日本、韩国等书法艺术也很流行 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 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篆 书体(包含大篆、小篆)。 一、文房四宝 笔:毛笔,墨:墨条,纸:宣纸,砚:砚台。 (一)毛笔,毛笔的笔杆一般用竹管制,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软)健(硬)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 (二)墨的出现很早,其原料不同,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 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炱,加黄明胶和麝香、冰片等制成。

(三)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了麻制的纸,但很粗糙。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和改进制纸方法,晋安帝废除了竹木简,改为全面用纸。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出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 (四)砚,在西汉时期即已使用,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 二、习书方法 1、描摹:执笔姿式:首先用拇指与中指紧夹住,手掌中的空闲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用无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笔后面,身体挺直,手臂要离桌子有合适的一段距离。常用方法: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描红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2、临写:习书者对照书法原帖,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 3、背临: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 4、创作: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及表现风格,写出来的新作品。 三、古代书法家介绍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褚遂良、米芾等书法家最为出色。 1、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世称“书圣”。字逸少,号澹斋,原籍

现存的欧阳询书法作品介绍

现存的欧阳询书法作品介绍 欧书的特色可用“险劲”二字来概括。欧阳询的书名在当时已远播国外,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他的书体称为“欧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流传至今传为欧阳询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和行书《千字文》等。其中《梦奠帖》结体富于变化,最能表现出欧书劲险刻厉、矛戟森列的特色。 保昌字画网小编通过网上搜罗欧阳询的画作,看各大家对欧阳询书法的评论下面找出了欧阳询所书碑刻传世的有: ①《九成宫醴泉铭》。碑立于贞观六年(632),为他晚年奉敕书写。碑字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用笔刚劲,纤浓得中,寓险峭于平正之中,成为学习书法的楷模。 ②《皇甫诞碑》,立于贞观初年,笔画瘦硬,字呈长方,在结体取势中,充分发挥欧书的险峭的本色。 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立于贞观五年,是欧阳询晚年得意的作品。字小于欧书其他碑石,书法静穆浑厚,严密秀腴,在精整险劲中别具风貌。原石早已损佚,在宋代就有许多翻刻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残本,亦有人认为是早期的翻刻本。 ④《虞恭公温彦博碑》,立于贞观十一年。这时欧阳询已80岁,但书法仍见功力。碑虽漫漶,从完好的字中仍可窥见谨严精劲的特点。欧阳询隶书碑刻有《宗圣观记碑》、《房彦谦碑》等。《房彦谦碑》书法介于隶楷之间,紧健峭厉,有晋碑的风貌,可见欧楷的渊源。相传欧阳询临有《兰亭序》,流传的定武本《兰亭序》,是根据欧临本上石的。传为欧阳询的小楷有《心经》、《九歌》、《千字文》等,但流传后世的拓本,真伪很难确定。 欧阳询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着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人物介绍 1、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着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唐朝着名书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们称他为“欧阳率更”。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 欧阳询,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早年学习王羲之的书体,传说他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欧体”(也称“率更体”)。 风格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 东晋,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会稽”。其子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遗址犹存。 中文 名: 王羲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公元361年,一 作379年 主要成 就: 书法 代表作 品: 《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 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 代: 东晋 称号:书圣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与《二十四孝图》中的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于江南(今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着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着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主要作品及书法介绍

王羲之简介王羲之主要作品及书法介绍 徐家昌,1942年生于上海青浦。196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专业,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抑非等。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杭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杭州市西湖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多家部门和机构收藏。出版有《徐家昌画集》等多种画册。采访人:郑利权、江迎煊郑利权(以下简称“郑”):徐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也感谢您对我们这次展览的支持。首先想请您谈谈家庭环境对花鸟画创作的影响,您是怎样走上花鸟画艺术的道路?徐家昌(以下简称“徐”):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家庭对我也说不上什么影响,我父母亲都不从事这方面,我父亲还过世的很早,所以主要还是自己喜欢。学校的美术课,我总是成绩最好的几个人。到了中学、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了,有几个同学非常喜欢画国画,他们画得比我时间久,也比我用功,我那时候因为什么都画,看到什么东西,不管它素描也好,版画也好,反正就依样画葫芦。后来跟高中几个同学在一起,我就对国画产生兴趣了。而且有一个同学在我高二的

时候就考进了上海美专,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上海看画的条件比较好,美术馆、博物馆经常有一些展览,我经常去看,这些展览对我的影响很大。到了高三毕业,我们有五个同学报考浙江美院。当时浙江美院在上海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潘天寿院长,当时就名气很大,所以大家都非常向往能考进浙江美院,5个人来报考,结果就录取了我一个。所以这样我就到了美院来,开始了我花鸟画的学习阶段。郑:您曾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等花鸟画名家,在创作中,哪些人对您的影响最大,请您介绍下您与他们的交往。徐:我们那个时候是五年制,一年级进校的时候是1961年,刚好潘天寿先生到北京去开高等艺术院校教育会议,对美术方面,他提了很多建议。那个时候也是美院对传统绘画非常重视的一个阶段。我刚进学校的时候,一些年轻教师包括方增先、叶尚青、王庆明,他们都在学校陈列馆临摹古画,氛围非常好。那么这几位老先生,潘天寿先生跟我们接触比较少,一方面他在校外的社会工作比较多,再一方面他当时是教高年级,我们进校没有机会跟他有更多的接触。我接触最多的是陆抑非、陆维钊、诸乐三先生,吴茀之先生也上过我们的课,但不多。陆维钊先生教我们古典文学跟书法,给我们上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课,所以对陆先生我们接触也比较多,也非常尊敬他。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陆抑非先生,因为他是上海的,潘先生把他从上海调过来,而我也

书法绘画作品格式简介

书法绘画作品格式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傅杰总书法作品文字说明

陋室铭 扇面 钤印:傅杰·承默 《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作,主题是安贫乐道,固守穷庐,一种高雅淡泊的情怀。 书作为端楷,以敦煌经卷书法为笔法,笔致挺拔淳厚,内在融入魏碑骨力,富于变化,华丽多姿。写小楷,取敦煌一脉,比传统小楷多了新的面貌,融合魏碑底蕴,这使作品增加了力和气,避免了虚弱和姿媚。扇面小楷,受扇骨限制,很难驾御,又呈弧线排列,很难协调,因此,扇面小楷历来为藏家所重。 问刘十九 中堂 钤印:傅杰·承默 《问刘十九》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五绝,作品大意是天色已晚,彤云密布,在大雪即将飘飞的时候,围坐在小炉前面,细品一杯佳酿。 书作为大字楷书,参以行书笔意,用彩笺纸,古色古香,整体以魏碑笔法为主,隐去了刀刻的锋芒,而行笔间又具有魏碑骨力,参以魏晋时期敦煌经卷笔意,古意盎然。

楼船夜雪 横幅 钤印:傅杰·承默 《楼船夜雪》出自宋代陆游名句,原句为“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描写的是古战场肃杀粗犷的战争场景。 书作采用正宗的魏碑笔法,笔势开张,结构舒展,血肉丰秾,气韵飞动,整幅作品茂密雄强,骨力洞达的气势,扑面而来,使人不可向迩。《龙门十二品》是魏碑方笔之宗,其特色在作品中做到了极好的展示。 千字文 立轴 钤印:承默 《千字文》的成句“杜藁钟隶,漆书壁经”。 书作是秦篆笔法,笔笔中锋,圆转流畅,结字谨严,整幅作品布局合理疏朗。作品更多地突出了泰山刻石的笔意,并结合了汉篆《少室石阙》。落款用端楷,使整幅作品严谨整肃。 游山西村 条幅 钤印:承默 《游山西村》为宋代陆游所作七律。作品描写了乡村田园风

光与民俗。中间四句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书作是以唐碑为主,笔划舒展,结构严谨,又走碑帖相融的道路,从敦煌经卷汲取养份,用笔富有变化。作品中的红格子,名“朱丝栏”,对整幅作品具有美化和装饰的效果。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臵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臵。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著名书法家冯华春个人介绍

著名书法家冯华春个人介绍 冯华春(1965年-),著名实力派青年书法家,广西人,笔名古斋、古哉,别号泥古楼,1990年起,师从黄泓、张羽翔、陈国斌先生学习书法篆刻。书法、篆刻作品先后入选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二届广西中青年书法篆刻并获一等奖;荣获第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其作品多次入国展并获奖,现为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评委、“细柳营”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韩书法家协会评委,广西书画院书法家,广西书画院艺委会委员。 人物荣誉 作品入展 书法、篆刻作品先后入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 书法家:冯华春 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 全国第七届“世纪之交千人千作”书法篆刻展 第一届全国“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 第二届全国“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 第三届全国“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 日本第二十一回篆刻展《广西·日本篆刻作品展》 参加第一、二、三回中韩书艺家作品交流展 多次入选广西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各类书法展览 作品发表 有多幅作品发表在《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现代书法》等杂志、刊物上 获奖情况

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一等奖 第二届广西中青年书法篆刻一等奖 广西首届“百花杯”书法比赛一等奖 广西首届少数民族书画大赛银奖 1998年获第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最高文艺奖――铜鼓奖

著名书法家施恩波介绍

着名书法家施恩波资料介绍 施恩波,字雨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班,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书法研究室及中国画系进修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主席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王家新书法艺术工作室助教,辽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师,《时尚之旅》杂志总监,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警察》艺术顾问。 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奖(1996),“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1996),文化部世界华人书画展银奖(1997),文化部第八届全国“群星奖”金奖(1999)。荣获获辽宁省文联“辽宁省文艺之星”称号(1996),中国文联“建国五十年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1999),辽宁省文联“辽宁省书法家协会“辽宁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称号(2000)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文化奖”(2004),2009年被《中国书画》杂志学术提名为"中国当下最具增值潜力的十大中青年书法家"。 曾参加全国第四、五、六届书法展,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展,首届国际青年书法展(北京),参加中国书协“首届当代名家书法精品展”(北京),中国文联“97位中国书法家合书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大型石刻艺术展”(北京),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日本),中国书协优秀会员展(北京),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获奖青年书法家20人展览”(香港),“当代中青年书法家18人联展”(北京),2004年“墨海飞鸿”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12人赴新马展览(新加坡),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甘肃),全国着名青年书法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