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子宫内膜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改变,一般分为四期:

一、增生期经期后,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开始增生,先是修复剥脱处创面,随后因继续增生而变厚,腺体增多、变宽,并渐屈曲。血管也增生,渐呈螺旋状。间质则增生致密。此期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即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左右。

二、分泌期约为月经周期的15~23天,相当于排卵后黄体成熟阶段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将使增生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扩大、屈曲、出现分泌现象。血管也迅速增长,更加屈曲。间质变疏松并有水肿。此时内膜厚且松软,含有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发育。

三、月经前期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约经期的24~28天。黄体退化时,孕激素、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激素的这一减退,将使内膜间质水肿消退变致密,致血管受挤压而使血流郁滞。最后轮番地出现局部血管的痉挛性收缩,造成内膜缺血、坏死,血管破裂出血。

四、月经期为月经周期第1~4天。在内膜功能层(在基底层以上的部分,厚约5~6mm形成的散在小血肿,将使坏死的内膜剥脱,随血液排出,称之为月经。内膜的基底层随即开始增生,形成新的内膜。故月经期实际上是一个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周期的开始。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为女子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排卵及分泌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生育年龄的妇女,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外,卵巢每个月都有一次周期性变化,即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黄体萎缩。 随着卵泡在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卵泡不断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该处表层细胞变薄,最后破裂,出现排卵。卵细胞的排出,不是一个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 排卵大多数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端的捡拾、输卵管壁的蠕动以及输卵管内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下,进入输卵管,并循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腔内,凝成血块,称为血体。卵泡壁的破口很快由纤维蛋白封闭,留下的颗粒细胞变大,胞浆内含黄色颗粒状的类脂质,称为颗粒黄体细胞,此时血体变成黄体。 与此同时,由于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之间基底膜的去聚合作

用,有利于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形成间隔,使黄体呈花瓣状,卵泡内膜细胞也伸入黄体皱襞之间,并呈相似的变化,称为卵泡膜黄体细胞。 排卵后7~8天(也即月经周期第2 2天左右),黄体发育到最高峰,称为成熟黄体。其大小差异很大,直径一般为1~2cm,程度不等地突出于卵巢表面,外观色黄。目前认为卵泡内膜细胞为排卵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 如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前一个周期的黄体需经过8~10 周才能完成其退化的全过程,最后细胞被吸收,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 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外,卵巢经常不断地重复上述周期性变化。但在妇女一生中,能完成这样完整周期的最多只有400~500个卵泡,其余绝大多数均在发育过程的半途退化,成为闭锁卵泡。 1.雌激素: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但第二高峰较平坦,峰的均值低于第一高峰。黄体萎缩时,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前达最低水平。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子宫内膜从形态学上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为胚胎植入的部位,受卵巢激素变化的调节,具有周期性增值、分泌和脱落性变化,即月经的形成来源;基底层靠近肌层,不受卵巢激素的周期性调节,不发生剥脱,在月经后再生并修复子宫内膜的功能层。根据其组织学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3个阶段(以一个正常月经周期28日为例): (一)增殖期: 月经周期第5~14日。在雌激素的作用细啊,内膜表面上皮、腺体、间质、血管均呈增殖性变化,称为增殖期。该起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增殖期又可分为早、中、晚3期: 1、增殖早期:月经周期第5~7日。此期内膜薄,仅1~2mm;腺体短、直、细且稀疏,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形;间质致密,间质细胞呈星形,间质中的小动脉较直、壁薄。 2、增殖中期:月经周期第8~10日。此期内膜腺体数量增多、伸长病稍有弯曲;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开始有分裂象;间质水肿在此期最为明显,螺旋小动脉逐渐发育,管壁增厚。 3、增殖晚期:月经周期第11~14日。此期内膜进一步增厚,达3~5mm,表面高低不平,略呈波浪形;腺上皮变为高柱形,增殖为假复层上皮,核分裂象增多,腺体更长,呈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内水肿明显,小动脉增生,管腔增大,呈弯曲状。 增殖期腺体细胞的重要变化为纤毛细胞和微绒毛细胞的增加。纤毛细胞出现于月经周期第7~8日,主要围绕腺体开口分布,纤毛的摆动可促进子宫内膜分泌物的流动和分布。微绒毛可增加细胞表面积,从而增加腺细胞的排泄和吸收功能。增生的腺细胞和间质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游离和结合的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及初级溶酶体。这些结构是蛋白质、能量及酶的合成和贮存场所。 (二)分泌期 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此时黄体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使内膜继续增厚,腺体更增长弯曲,出现分泌现象;血管迅速增加,更加弯曲;间质疏松并水肿。此时内膜厚且松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发育。整个分泌期亦分为3期: 1、分泌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开始出现糖原的核下空泡,为该期的组织学特征;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弯曲。 2、分泌中期:月经周期的第20~23日。内膜增厚且呈锯齿状。县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原溢入腺体,称顶浆分泌。 3、分泌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该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达10mm。

什么是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什么是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为女子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排卵及分泌女性激素,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随着卵泡在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卵泡不断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该处表层细胞变薄,最后破裂,出现排卵。卵细胞的排出,不是一个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 排卵大多数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端的捡拾、输卵管壁的蠕动以及输卵管内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下,进入输卵管,并循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腔内,凝成血块,称为血体。卵泡壁的破口很快由纤维蛋白封闭,留下的颗粒细胞变大,胞浆内含黄色颗粒状的类脂质,称为颗粒黄体细胞,此时血体变成黄体。 与此同时,由于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之间基底膜的去聚合作用,有利于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形成间隔,使黄体呈花瓣状,卵泡内膜细胞也伸入黄体皱襞之间,并呈相似的变化,称为卵泡膜黄体细胞。 排卵后7~8天(也即月经周期第2 2天左右),黄体发育到最高峰,

称为成熟黄体。其大小差异很大,直径一般为1~2cm,程度不等地突出于卵巢表面,外观色黄。目前认为卵泡内膜细胞为排卵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 如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前一个周期的黄体需经过8~10 周才能完成其退化的全过程,最后细胞被吸收,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 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外,卵巢经常不断地重复上述周期性变化。但在妇女一生中,能完成这样完整周期的最多只有400~500个卵泡,其余绝大多数均在发育过程的半途退化,成为闭锁卵泡。

妇产科护理学-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

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新生儿——200万个;一生排卵——400~500个,每一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有一个卵泡达到成熟程度,称成熟卵泡。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分泌雌激素 ↓ 排卵--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 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 ↓ 黄体退化白体

黄体形成及退化 黄体寿命——平均14天。 卵巢的功能 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及分泌女性激素;即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 雌激素(准备)孕激素(保护) 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 乳房乳腺管增生乳腺泡增生 子宫收缩力增强降低 阴道上皮增生、角化脱落加快 输卵管蠕动增强抑制 水钠代谢水钠潴留水钠排泄 电解质促进骨中钙质沉着 基础体温上升0.3~0.5℃ 雄激素:①合成雌激素的前体。②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基础体温 月经周期的调节及临床表现

月经 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在内分泌系统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如不发生受精和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则萎缩脱落并伴有出血;周而复始发生的子宫内膜剥脱性出血,称为月经。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 >>月经初潮:多数为13~14岁。 >>月经周期:21~35日,提前或延后3天左右仍属正常。 >>经期及经量:多为2~8天,正常30~50ml。 >>月经血特征:不凝固。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日,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 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日,雌激素的作用。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共同作用下。

执业护士知识点指导之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一

执业护士知识点指导之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一 卵巢为女子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排卵及分泌女性激素,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卵泡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向卵巢表面移行,成熟时呈泡状突出于卵巢表面。在卵泡内液体的压力和液体内蛋白分解酶及某些激素等的作用下,卵泡膜最后破裂,卵细胞随卵泡液排入腹腔,即“排卵”。排卵时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其第一次成熟分裂(减数分裂),排出第一个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随后又迅速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但仅停留在成熟分裂中期,如在输卵管遇精子侵入时,才最后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个极体,成为卵细胞。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3~16天,但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4天左右。排卵一般无特殊不适,少数人可感到排卵侧下腹酸胀或坠痛。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 随着卵泡在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卵泡不断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该处表层细胞变薄,最后破裂,出现排卵。卵细胞的排出,不是一个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排卵大多数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端的捡拾、输卵管壁的蠕动以及输卵管内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下,进入输卵管,并循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排卵后,卵泡皱缩,破口被纤维蛋白封闭,空腔内充满凝血块,为早期黄体(血体)。随后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血块,此时颗粒细胞增生长大,胞浆中出现黄色颗粒,称黄体细胞,主要分泌孕激素(孕酮或黄体酮);卵泡膜细胞主要分泌雌激素。排卵后如受精,则黄体将继续发育并将维持其功能达3~4个月之久,称妊娠黄体。如未受精,黄体开始退化,4~6天后来月经。已退化的黄体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成为白体。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腔内,凝成血块,称为血体。卵泡壁的破口很快由纤维蛋白封闭,留下的颗粒细胞变大,胞浆内含黄色颗粒状的类脂质,称为颗粒黄体细胞,此时血体变成黄体。与此同时,由于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之间基底膜的去聚合作用,有利于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形成间隔,使黄体呈花瓣状,卵泡内膜细胞也伸入黄体皱襞之间,并呈相似的变化,称为卵泡膜黄体细胞。排卵后7~8天(也即月经周期第22天左右),黄体发育到峰,称为成熟黄体。其大小差异很大,直径一般为1~2cm,程度不等地突出于卵巢表面,外观色黄。目前认为卵泡内膜细胞为排卵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 如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前一个周期的黄体需经过8~10 周才能完成其退化的全过程,最后细胞被吸收,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外,卵巢经常不断地重复上述周期性变化。但在妇女一生中,能完成这样完整周期的最多只有400~500个卵泡,其余绝大多数均在发育过程的半途退化,成为闭锁卵泡。 【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为女子得性腺,其主要功能为排卵及分泌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卵巢得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生育年龄得妇女,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外,卵巢每个月都有一次周期性变化,即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与黄体萎缩。 随着卵泡在激素得作用下发育成熟,卵泡不断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该处表层细胞变薄,最后破裂,出现排卵。卵细胞得排出,不就是一个驱逐过程,而就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 排卵大多数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得14天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端得捡拾、输卵管壁得蠕动以及输卵管内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下,进入输卵管,并循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腔内,凝成血块,称为血体。卵泡壁得破口很快由纤维蛋白封闭,留下得颗粒细胞变大,胞浆内含黄色颗粒状得类脂质,称为颗粒黄体细胞,此时血体变成黄体。 与此同时,由于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之间基底膜得去聚合作用,有利于卵泡膜得结缔组织与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形成间隔,使黄体

呈花瓣状,卵泡内膜细胞也伸入黄体皱襞之间,并呈相似得变化,称为卵泡膜黄体细胞。 排卵后7~8天(也即月经周期第2 2天左右),黄体发育到最高峰,称为成熟黄体。其大小差异很大,直径一般为1~2cm,程度不等地突出于卵巢表面,外观色黄。目前认为卵泡内膜细胞为排卵前雌激素得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 如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得卵泡发育,开始新得周期。前一个周期得黄体需经过8~10 周才能完成其退化得全过程,最后细胞被吸收,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 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外,卵巢经常不断地重复上述周期性变化。但在妇女一生中, 能完成这样完整周期得最多只有400~500个卵泡,其余绝大多数均在发育过程得半途退化,成为闭锁卵泡。 1、雌激素: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但第二高峰较平坦,峰得均值低于第一高峰。黄体萎缩时,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前达最低水平。 2、孕激素:于排卵后孕激素得分泌量开始增加,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水平。

正确认识女性衰老与卵巢的关系

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老化是女人最害怕、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长久以来,对女性容貌最大的威胁也是出自老化在作祟。为此,女性始终在与衰老抗争。 在女性的一生中,卵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要保养卵巢,其目的就是延缓卵巢衰老的速度。因为,一旦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就会减少,身体就会出现衰老的前兆。 而卵巢功能的衰退,常伴随着出现以下这些衰老信号: 1.子宫萎缩 女性子宫随雌激素水平的增高保持着丰满状态,其外形像梨子。而当卵巢衰老时,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逐渐下降,子宫将开始萎缩。 2.盆腔内脏器下垂 当卵巢衰老,雌激素水平下降,稳定系统功能退化时,女性的腹部将向前松弛膨隆,可能造成子宫脱垂、阴道膨出、脱肛、痔疮及张力性尿失禁。 3.乳房萎缩 青春期后,女性乳房也会每月一次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在排卵期(释放出最高浓度雌激素)最为明显。女性的乳房发育大小及丰满情况常取决于雌激素的水平。卵巢衰老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乳房萎缩下垂、乳头向下,影响女性美。 4.头发干枯变白 受雌激素影响,凝脂样的皮肤和一头秀发成了青春活力的标志。卵巢老化,尤其是绝经期后,女性的皮肤开始明显缺少弹性和光泽,变干、变皱、易痒,各种色素沉着渐现,毛发也会发白。

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现代生命科学表明,女性外表的衰老,源自内在生殖机能的功能性早衰和器质性病变,女性生殖系统是生命的摇篮,特别是卵巢的健康和状态直接关系到女人一生的健康,年轻和幸福,内衰外老,先衰后病,持久健康的和年轻的根本在于内源生殖抗衰。 因此,卵巢保养十分重要。保养卵巢,除了最简单的食补方法之外,选择适当的调理品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卵巢保养产品,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应该选择成分天然安全没有副作用的!巢之安成分为大豆提取物、低聚异麦芽糖、碳酸钙、覆盆子、血红素铁、维生素C,六种成分综合作用,互为补充。月经期也可以照常服用,完全可以长期服用,因为其为纯植物提取,不含任何激素、添加剂,所有原料均有上市企业提供,产品制作全程有专业技术人士把控,质量有保障,且通过国家所有检验,安全和品质都值得信赖。 获取更多关于巢之安产品的详细信息以及卵巢保养的更多方法,可登录巢之安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5903439.html,,还会有专业的养巢顾问为你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

子宫内膜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厚度

子宫内膜在月经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厚度。2mm在月经前期、增生期算正常。如是在排卵期也太薄了,至少也要8mm以上才算正常。一般来说卵泡是左右卵巢交替生成的,每次月经后,卵巢中有数个卵泡同时发育,但发育成熟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其余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则自行退化。排卵时间大约在下次月经开始前的第14~16天,每月有一个卵子排出(少数一次排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卵子),两个卵巢交替排卵,也可由一个卵巢连续排,离开卵巢的卵子可存活24-72小时,受精能力最强的时间是在排卵后24小时之内。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生殖器其他部分也产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其中以子宫内膜的变化最为显著。 在卵巢周期中,当卵巢内有卵泡发育及成熟时,在卵巢分泌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出现增生现象即增生期内膜:排卵后,在卵巢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使增生的子宫内膜有分泌现象即分泌期内膜;卵巢内黄体退化后,由于雌激素及孕激素量的减少,子宫内膜失去了支持出现坏死和剥落,表现为月经来潮,此时称月经期内膜。 增生期:月经后上皮细胞开始从内膜腺体的断端增生,向上覆盖子宫粘膜的表面,约在月经周期第5~9天时,子宫内膜很薄,腺体散在、稀疏、腺管狭窄而直,腺腔面平整。在月经周期第10~14天,内膜变厚呈波纹状,腺体及间质明显增生,腺体数目增多。 分泌期:在月经第15~19天即排卵后1~5天,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增大与弯曲。约在月经周期第20~24天即排卵后6~10天,内膜出现高度分泌活动,腺体的弯曲与扩张达到高峰。分泌晚期时,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

月经前期:约在月经周期第25~28天即排卵后11~14天,相当于黄体的退行期。腺体及腺上皮细胞开始缩小、变性、分泌物干涸,表现为一种衰竭现象,内膜的厚度减少1/5~1/3。在月经开始前4~24小时,内膜螺旋小动脉出现局部痉挛性收缩,使痉挛远端的内膜因缺血而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继而血管扩张,血液从断裂的血管流出。 月经期:约在月经周期第1~4天,主要变化为内膜的出血与脱落。继之,从基底开始修复内膜,由血管断端长出新血管。 泰国第三代试管婴儿是在例假第14天用药,例假第19天移植,子宫内膜厚度正常移植标准为8-12mm之间,过薄或者过厚都不符合移植要求,为了提高成功率医生也会用药调理到符合才开始移植。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为女子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排卵及分泌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生育年龄的妇女,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外,卵巢每个月都有一次周期性变化,即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黄体萎缩。 随着卵泡在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卵泡不断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该处表层细胞变薄,最后破裂,出现排卵。卵细胞的排出,不是一个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 排卵大多数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 天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端的捡拾、输卵管壁的蠕动以及输卵管内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下,进入输卵管,并循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腔内,凝成血块,称为血体。卵泡壁的破口很快由纤维蛋白封闭,留下的颗粒细胞变大,胞浆内含黄色颗粒状的类脂质,称为颗粒黄体细胞,此时血体变成黄体。 与此同时,由于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之间基底膜的去聚合作用,

有利于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形成间隔,使黄体呈花瓣状,卵泡内膜细胞也伸入黄体皱襞之间,并呈相似的变化,称为卵泡膜黄体细胞。 排卵后7~8天(也即月经周期第2 2天左右),黄体发育到最高峰,称为成熟黄体。其大小差异很大,直径一般为1~2cm,程度不等地突出于卵巢表面,外观色黄。目前认为卵泡内膜细胞为排卵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 如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前一个周期的黄体需经过8~10 周才能完成其退化的全过程,最后细胞被吸收,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 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外,卵巢经常不断地重复上述周期性变化。但在妇女一生中,能完成这样完整周期的最多只有400~500个卵泡,其余绝大多数均在发育过程的半途退化,成为闭锁卵泡。 1.雌激素: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但第二高峰较平坦,峰的均值低于第一高峰。黄体萎缩时,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前达最低水平。 2.孕激素:于排卵后孕激素的分泌量开始增加,在排卵后7~8日

卵巢的四个生命周期

卵巢的四个生命周期 每个女性一生中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但一般每月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为卵子排出,其余的发育到一定的阶段会自动闭锁、萎缩。随着时光的飞逝,原始卵泡逐渐耗尽,而且,由于卵泡破裂萎缩后由结缔组织代替,卵巢实质也会逐渐变硬,内分泌功能逐渐减退。由此,我们可以描绘出女性卵巢及内分泌水平随年龄变化的生理曲线。 卵巢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13岁-18岁),觉醒的"女人味" 从13岁到18岁这个阶段,伴随着初潮——第一次月经的来临,女人身体里的卵巢迎来了春天般的觉醒,这时的卵巢,就像一颗新长成待熟的葡萄,分泌着一点一滴的女性荷尔蒙,点亮了女性的身心,逐步推动女人第二性征的发育,为你塑造出曼妙的身体曲线、姣好的容颜和温婉的性格。 (18岁-32岁),走向由盛转衰的"拐点" 从18岁基本发育成熟到32岁前后——女性内分泌达到一生中最旺盛的顶点,女人度过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火热的夏季。这时的卵巢,就像一颗成熟的葡萄,表面光滑,圆润饱满。处在这个季节的你,全身心时时都得到非常充沛的雌激素滋润,皮肤水嫩、细腻、有弹性,乳房饱满坚挺,腰肢纤细紧实,身材匀称,性欲旺盛,全身上下充满年轻健康的活力。

(32岁-40岁),危险的早衰高发期 由于32岁前后,女人进入一生中内分泌最旺盛的阶段,卵巢的工作量处于一生中最大的时期,要源源不断地超负荷运转、分泌足够的雌激素,才能保证来自女人全身400多个部位的需求,所以在这个由盛转衰的转折关头,女人味的源头——卵巢最容易出现问题,往往在保养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卵巢"力不从心"、"积劳成疾"的情况。因此,这个阶段是卵巢衰退的加速期。这时的卵巢,就像一颗蔫了的葡萄,表面凹凸不平,颜色发暗,没有光泽。 (40岁-56岁),"要命"的更年期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们尤其要警惕的是:如果不慎重对待更年期,忽视因为卵巢衰老而引起的生理变化,不抓紧保养事故频发、带病运转的——卵巢,不但自己和家人都要忍受更年期综合症的折磨,而且本来还有挽回余地的卵巢衰老就会快速地、无可避免地滑入彻底报废的深渊——绝经期。而过早到来的绝经期对女人来说,一方面是对女人味的彻底告别,自己从此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女人" 卵巢一旦出现问题,会表现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更年的女性朋友们要提高警惕,一时的调理好只是表面功夫,治标还要治里,卵巢才是一切妇科问题的关键。卵巢的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女性的重视,巢之安养巢顾问团队建议大家谨慎选择调理产品,要注意其的成分一定要是天然的,所以选择调理产品非常关键。巢之安的成分是:大豆提取物(大豆异黄酮)、低聚异麦芽糖、碳酸钙、覆盆子、血红素铁、维生素C等植物提取。

增生期子宫内膜是怎么变化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增生期子宫内膜是怎么变化的 导语:对于广大女性朋友来说,了解增生期子宫内膜厚度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增生期子宫内膜厚度是多少呢?增生期子宫内膜是怎么变化的呢?接下来,本 对于广大女性朋友来说,了解增生期子宫内膜厚度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增生期子宫内膜厚度是多少呢?增生期子宫内膜是怎么变化的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增生期子宫内膜是怎么变化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增生期子宫内膜是怎么变化的?随着卵巢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亦发生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增生期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中的第5~14天,相当于卵泡发育和成熟阶段。月经期内膜的脱落逐渐由新增生的内膜代替。约在周期的第5~9天时,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内膜刚修复但尚薄,腺上皮呈立方形,核圆而位于细胞底部;腺体疏松,管腔狭而直;间质致密,内有较直而壁薄之小动脉向内膜表层生长。约在周期的第10~14天时,内膜逐渐增厚,约达2~3mm,腺体及间质均明显增生,腺体数量增多,腺腔增大且变弯曲。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核由底部移至细胞中部。间质致密,细胞由梭形变成星形,间质内小动脉增生延长呈螺旋状卷曲,管腔增大。子宫内膜的生化研究发现,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产生一种酸性黏多糖,并使其浓缩及聚合,形成间质中的基础物质,对增殖期的子宫内膜的生长起支持作用。 一、早期增生期子宫内膜 在月经周期第5-7日。内膜的增生与修复在月经期即已开始。此期内膜较薄,仅1-2mm。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间质较致密,细胞呈星形。间质中的小动脉较直,其壁薄。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2020年河南省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妇产科学)模拟试题

2017年河南省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妇产科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肺门舞蹈征象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 2、在透视下最易漏诊的是哪一种结核 A.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B.原发综合征C.急性粟粒性肺结核D.浸润型肺结核E.结核球 3、胎盘的组成包括 A.羊膜、包蜕膜、底蜕膜 B.羊膜、底蜕膜、真蜕膜 C.包蜕膜、底蜕膜、真蜕膜 D.羊膜、叶状绒毛膜、真蜕膜 E.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 4、高血压脑病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____ A.可发生于嗜铬细胞瘤B.可发生于急进性高血压C.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D.发作时先有血压突然升高E.大多数伴有急性肺水肿表现 5、下列关于癌的病理分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分化鳞癌形成角化珠B.低分化鳞癌恶性度高C.未分化癌属高度恶性的腺癌D.实性癌不形成腺样结构E.分级主要依据癌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 6、男性,53岁,1d前突发神志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头CT示脑出血。1h 前出现呕血,量约50ml,查体;肝脾无肿大。引起呕血最可能的病因是 A.胃癌 B.消化性溃疡 C.急性胃黏膜病变 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E.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7、脂肪栓塞患者死亡懒原因是: A.脑栓塞、脑出血 B.肾栓塞、肾功能衰竭 C.脂肪分解产生的自身中毒 D.DIC E.肺水肿和心功能不全 8、子宫内膜混合性腺癌Ⅰ型指 A.腺癌伴鳞状分化B.子宫内膜样癌与黏液腺癌C.浆液性癌与透明细胞癌D.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E.黏液腺癌与透明细胞癌 9、基础代谢状态是 A.清晨、清醒、静卧、无肌肉活动、睡眠良好,无精神紧张,禁食12小时,室温20~25℃ B.午夜、清醒、静卧、无肌肉活动、睡眠良好,无精神紧张,禁食12小时,

执业护士知识点指导之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三

执业护士知识点指导之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三 第三节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一、卵泡发育 卵巢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内散布着30~70万个始基卵泡,是胎儿时卵原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人的一生中仅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发育到一定程度后退化消失。每一个始基卵泡中含有一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围绕。临近青春发育期,始基卵泡开始发育,其周围的梭形细胞层增生繁殖变成方形、复层。因细胞浆内含颗粒,故称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分裂繁殖很快,在细胞群中形成空隙,称卵泡腔。内含液体,称卵泡液,液中含雌激素。随着卵泡液的增多,空隙扩大,颗粒细胞被挤至卵泡的四周,形成卵泡液,液中含雌激素。随着卵泡液的增多,空隙扩大,颗粒细胞被挤至卵泡的四周,形成颗粒层。此时,卵细胞也在增大,被多层颗粒细胞围绕,突入卵泡腔内,称“卵丘”。环绕卵泡周围的间质细胞形成卵泡膜,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血管较丰富。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在正常成年妇女的卵巢中,每月有若干个始基卵泡发育,但其只有一个(亦可能有2个)卵泡发育成熟,直径可达20mm左右,其余的发育到某一阶段时闭锁、萎缩。 二、排卵 卵泡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向卵巢表面移行,成熟时呈泡状突出于卵巢表面。在卵泡内液体的压力和液体内蛋白分解酶及某些激素等的作用下,卵泡膜最后破裂,卵细胞随卵泡液排入腹腔,即“排卵”。排卵时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其第一次成熟分裂(减数分裂),排出第一个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随后又迅速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但仅停留在成熟分裂中期,如在输卵管遇精子侵入时,才最后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个极体,成为卵细胞。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3~16天,但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4天左右。排卵一般无特殊不适,少数人可感到排卵侧下腹酸胀或坠痛。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 三、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排卵后,卵泡皱缩,破口被纤维蛋白封闭,空腔内充满凝血块,为早期黄体(血体)。随后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血块,此时颗粒细胞增生长大,胞浆中出现黄色颗粒,称黄体细胞,主要分泌孕激素(孕酮或黄体酮);卵泡膜细胞主要分泌雌激素。排卵后如受精,则黄体将继续发育并将维持其功能达3~4个月之久,称妊娠黄体。如未受精,黄体开始退化,4~6天后来月经。已退化的黄体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成为白体。 【

03第三章 (2) 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

第三章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 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卵巢功能 1.产生卵子并排卵2.合成并分泌甾体激素和多肽激素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青春期至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了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 1.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原始卵泡(含有一个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颗粒细胞层环绕)窦前卵泡窦状卵泡 成熟卵泡(结构:(1)卵泡外膜(2)卵泡内膜:血管丰富,较颗粒细胞大(3)颗粒细胞:无血管存在(4)卵泡腔:内含卵泡液(5)卵丘:突出卵泡腔,卵细胞深藏其中(6)放射冠:直接围绕卵细胞的一层颗粒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而名) 2、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一些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多 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3.黄体形成及退化 血体: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卵泡内形成血块, 称为血体。黄体形成:卵泡内留下的细胞主要在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积 聚黄色类脂颗粒形成黄体细胞,此时血体变成黄体。黄体成熟:排卵后7 -8天(月经周期的第22天左右),称成熟黄体。体积达最高峰,直径约 1-2cm,外观黄色。黄体功能: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黄体退化:卵子未 受精,黄体约于排卵后的9-10天开始萎缩,黄色减退,细胞变性,最后 细胞被吸收,组织逐渐纤维化,外观变为白色,称为白体。黄体寿命:12-16天;平均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 三、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合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少量的雄激素(甾体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 (一)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 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1)雌激素的来源:①排卵前由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分泌②排卵后由黄体细胞分泌③肾上腺皮质亦能分泌少量雌激素2)周期性变化:生育年龄的妇女,血中雌激素水平呈周期性变化。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卵泡发育成熟,分泌量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逐渐减少,约在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黄体萎缩时,其水平急速下降,在月经前达最低水平。 2. 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孕激素的来源:①主要由颗粒黄体细胞,卵泡膜黄体细胞分泌。②排卵前卵泡中颗粒细胞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亦能分泌少量孕激素。2)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排卵后1周,即为月经周期的第20天左右黄体发育成熟,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随黄体萎缩分泌量逐渐下降,至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水平。 (二)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能促进卵泡发育,且能协同促卵泡素(FSH)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合成黄体生成素(LH)受体,以支持LH调节卵泡的分泌功能。也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 2.雌激素可增加子宫的血液循环,能促进子宫发育及肌层增厚,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呈增生变化。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以利于精子通过。 3.使输卵管发育,使输卵管蠕动增强和纤毛生长,有利于卵子的输送。 4.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黏膜变厚,并能增加细胞内糖原储存量,在乳酸杆菌作用下使阴道呈酸性,不利细菌在阴道内繁殖。 5.促使大小阴唇增大丰满,并有脂肪和色素沉着。 6.使乳腺管增生,并与孕激素、生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促进乳腺的发育和增加乳头乳晕的着色。 7.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8.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反馈调节,包括抑制性的负反馈和促进性的正反馈作用,从而间接对卵巢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9.能促进钠、水的潴留。在脂肪代理方面,可增加血中与蛋白结合的甲状腺素,从而降低血液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也能使β-脂蛋白减少,对防止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硬化症发展有一定作用。10.促进骨中钙的沉积,青春期后加速骨骼闭合 (三)孕激素生理作用 1.能抑制子宫肌的自发性收缩,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利于孕卵的种植与生长发育。使受雌激素影响的增殖期子宫内膜转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为孕卵着床作准备。使宫颈口闭合,分泌黏液减少并变粘稠,拉丝度减少,不利精子的穿透。 2.抑制输卵管的收缩及纤毛生长,调节孕卵的运行。 3.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4.与雌激素和生乳素协同作用,促使乳腺腺泡发育 5.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温作用,正常妇女排卵后体温一般升高0.3℃-0.5℃,临床常用基础体温测定作为诊断有无排卵的指标之一。 6.通过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LH及FSH的分泌。 7.孕激素可以促进水、钠排泄。8.有促进蛋白分解的作用,而增加尿素氮的排出量。也能促进肝脏某些酶的合成 (四)雄激素生理作用

卵巢功能-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知识点

卵巢功能是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请大家参考。 生殖功能 生育年龄妇女除妊娠和哺乳期外,卵巢每个月发生1次周期性变化并排出卵细胞,排卵多在月经周期第14-16天。卵细胞是由卵巢内卵泡分泌排出的,在数个卵泡的发育中,发育成熟的一般只有1个,因此每个月只有1个卵子成熟。排卵后卵子存活数小时,此时,卵子如进入输卵管并遇到精子即受精成为孕卵(受精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卵巢就像妈妈体内的一座“小花园”。在妈妈小的时候就已成形,里面藏着有许许多多个“种子”,随着妈妈长大,“种子”也慢慢长大,“种子”靠什么长大呢?医学.教育|网“花园”周围的环境——妈妈身体内部的环境很重要,就像真正的“花园”,如果没有良好的气候和空气质量,“种子”是无法茁壮成长的。所以妈妈健康才能保证“种子”质量好。 另外还需要给“花园”定期施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或称黄体酮),就相当于这种肥料。雌性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内膜在雌性激素作用的基础上继续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在子宫里做准备。因此,只有适度地施肥浇水,“种子”才会更好地生长。 “种子”长大了、成熟了,终于有一天她离开了生养她的“花园”,到了另一个地方——输卵管里,等候着精子的到来。 卵细胞(即卵子)是由卵泡产生的,这是卵巢的功能之一。女婴出生时,每一卵巢内约含75万个原始卵泡,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部分原始卵泡逐渐解体而消失。从青春期开始,每月有一定数量的卵泡生长发育,但通常只有一个卵泡成熟(大约经历28天),并且排卵。成熟卵泡的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突出于卵巢表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