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教案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教案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教案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教案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再现想象体会《迢迢牵牛星》的情趣

2朗读鉴赏《鹊桥仙》淡而不伤的风格

3比较两首诗在写法和情感抒发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教学过程:

迢迢牵牛星

一、新课导入: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我们学过“初七及下九”这个文化知识,其中“初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之为“七夕”。“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美丽传说,它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呢?(投影1,共4张)

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那么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诗作是什么?(最早是见于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投影2,标题)

但最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当推北宋秦观的《鹊桥仙》一词了。(投影3,标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这一诗一词。

据传说,这年的七夕,喜鹊们不知什么原因,忘了到天上搭桥去。害得我们的织女啊,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初步感知文章:

1.录音示范(听后不作评价,只求留下初步印象)(投影4,定格画面,原幻灯片1)2.自读《迢》诗三遍

要求:第一遍正字正音,第二遍疏通字面意思,第三遍想象画面

3.重点词句疏通

迢迢皎皎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4.根据文章的思路,自选视角,复述故事

提示:(根据原诗思路和视角) 远远地望着那颗耀眼的牵牛星,再看看旁边那颗皎洁的织女星。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正伸着纤纤细手,噼里啪啦、毫无心思地拨弄着那织布的梭子。眼泪伴随泪水,叹息声伴随机杼声。一天了,没织成一匹完整的布。银

河的水又清又浅,我和她相隔又有多远呢?咫尺见,却只能隔河相望。

(3、4问题显示在投影上,投影5)

5.请学生根据描述的画面,朗读诗歌。同时出现有错的诗歌原文。(投影6)

三、鉴赏品味

“默默”与“脉脉”比较

默默无语:一个词,一种心理状态。

画面:夜空月光下,河水滔滔。女子立于河边,默默无语。她在想什么呢?一年来的苦苦煎熬还是过去短暂相会的蜜甜与温柔?可是那个狠心的人怎么还不来?

看着这样的女子,不禁让我们心生悲情。

小结:相见不得的别恨。

脉脉无语:两个词语,一种神态,一种心理

画面:咫尺也成天涯,银银月光下,你的眼睛是那样明亮动人,你的脸庞是那样清晰迷人。仿佛伸手可及,却只能隔河相望。有情人不能执手相伴,让人同情。

小结:相见而不能相会的离愁。

四、咀嚼回味

根据意境,齐读诗歌。

提示:语调、语速、节奏等

鹊桥仙

一、过渡导入新课

那年的七夕,牛郎织女因故没能相会,只能脉脉无语。又一个七夕来了,经过漫长的两个春秋的苦苦等待,这一次,有情人终于鹊桥上相会了。这又是怎样的一幅怎样的天堂相会图呢?请欣赏风流才子,婉约词代表——秦观的《鹊桥仙》

二、朗读示范(录音)(投影7,题目,原词,声音,画面,)

三、感知文章

1.根据学习《迢》诗的步骤,自学此词。

2.问题:假如男女生分成两组配合诵读,分别应读哪些句子?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投影8)

(提示)上下两片,每片五句,结构近似。五句话中,上下片前三句侧重写景抒情,应读得柔缓些;后两句侧重议论,应读得稍重有力些。

四、品悟意境

[引]刚才我们反复诵读一诗一词,不知大家感觉如何?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曾说:“诗歌中,听得到的声调是优美的,听不见的声调更优美。”诗中也有“听不见的声调”吗?它们在哪里呢?

它就在诗的意境中。那何谓意境?所谓意境,是合景和情而言的,能够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

下面,我们就从景和情入手,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探究它的意境。

分析过程

[引]刚才,男女分组朗诵了这首词,词的上下片1---3句是属写景抒情句,4、5 句则属于议论句。下面,我们就先疏通。分析每片的1---3句,然后再体会4、5句的议论句,怎么样?(先疏通每片1---3句,然后一起拟定四字语的小标题,得出该词的板书设计)

五、点拨升华

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探讨词人的爱情理想

“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虽天各一方,但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才是最珍贵的。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六、歌曲欣赏

鉴赏比较

问题:比较两首诗词的异同点

同:都根据传说,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看法,曲折的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景交融,以情动人。

异:《迢》诗表现的是离愁别恨;《鹊》词却是对纯洁、高尚、忠贞不逾爱情的赞颂。

拓展延伸

“七夕”已演化成了中国的情人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许多传统的节日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请以“‘七夕’与当代文化”为课题。收集资料,完成一篇小论文。

附:板书设计

佳期相会

两情久长

相见难别亦难

不在朝暮

依依惜别

《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比较赏析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迢》诗感受汉五言诗的节奏,领会“古诗十九首’’ “一诗止于一时一事”, “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的风格;

2.通过《鹊》词感受秦观“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的词风,以及词的平仄诵读要领;

3.体会《迢》诗的叠词妙用,感知《鹊》词的音韵之美;

4.探究《迢》诗和《鹊》词的意境。

二、重点难点:诗词的意境。

三、教学方式:配乐范读与自读---赏析---比较感知。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我们学过“初七及下九”这个文化知识,其中“初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之为“七夕”。“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美丽传说,它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呢?

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那么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诗作是什么?(最早是见于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板书题目一)

那么能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当推北宋秦观的《鹊桥仙》一词了。(板书题目二)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这一诗一词。

2.诵读、品味意境

〈1〉自读《迢》诗三遍。

〈2〉问:《迢》诗在语言形式上与我们前面学过的《诗经》有什么不同?

[引导]《诗经》以四言为主,每两个字为一个节拍,重叠起来构成一句,音节整齐,节奏匀称,少变化,有板滞感。

《迢》作为五言诗,虽然也是两个节拍,但却是上一个节拍是两个字,而下一个节拍则是三个字,由不同字数构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

滞的四言诗。另外,该诗句句押韵(u韵)。

〈3〉教师范读。请学生按五言诗的节奏,将《迢》诗再读两遍,感受它的节奏和意境。

〈4〉自读〈〈鹊〉〉词三遍。

[讲解]中国诗词的声韵,最妙处在平仄中,这是汉语独有而其它语言难以望其项背的。诗词的韵,也都是以平仄声为基础的,韵不能离开平仄而独立存在。我们来看看《鹊》词的平仄声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

◎○◎●◎○◎●◎●◎○◎●◎○◎●●○○◎◎●○

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

◎○◎●◎○◎●◎●◎○◎●◎○◎●●○○◎◎●○

朝暮暮!

○◎●

(○表平声●表仄声◎表可平可仄▲表韵脚)

〈5〉配乐朗诵。播放配乐磁带,要求学生注意词的声韵美。

〈6〉按词谱试读一遍。(分男女两组配合诵读,女生读词上下片1—3句,男生则读其4、5句。1--3句为写景抒情句,要读得柔婉;上下片4、5为议论句,要读得铿锵有力)3推想、品悟意境

刚才我们反复诵读一诗一词,不知大家感觉如何?好不好?美不美?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曾说:“诗歌中,听得到的声调是优美的,听不见的声调更优美。”诗中也有“听不见的声调”吗?它们在哪里呢?

它就在诗的意境中。那何谓意境?所谓意境,是合景和情而言的,能够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

下面,我们就从景和情入手,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探究它的意境。

《迢》诗:

全诗五句十行。诵读一句,疏通一句。

“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二叠字会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视觉感受?(询问学生)-----它兼写两颗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这分明是作者在遥望银河中的牵牛星、织女星,是从远景写起。

诗作者将视线移到织女星,写织女织布。“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

一个状形,一个摹声。由远而近,先人后物。“纤纤”和“札札”,形、声生情。生什么“情”呢?

织女织成布,才能同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出,直哭得泪如雨下。

银河水清且浅,又能相隔多远呢?可是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与愿望的矛盾。这里由上句“事”(“不成章”)而“人”(“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澈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盈盈”和“脉脉”,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相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景情并生,哀怨动人。这两句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切,景情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之兼得,历来堪称诗歌之上乘。(板书设计见附录)

《鹊》词:

上一诗写的是牛郎和织女相隔一水,却不得语的情景,下一词则写的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情形;上一诗抒写的是哀怨的相思之情,下一词抒写的又是什么情呢?让我们疏通《鹊》词。

〈7〉刚才,男女分组朗诵了这首词,词的上下片1---3句是属写景抒情句,4、5 句则属于议论句。下面,我们就先疏通。分析每片的1---3句,然后再体会4、5句的议论句,怎么样?(先疏通每片1---3句,然后一起拟定四字语的小标题,得出该词的板书设计)〈8〉词句句写天上双星,又似句句写人间人情。这种“天人合一”,靠的是“议论”的贯通。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把天上相逢与人间无数相会作比,让人自然产生人情的联想。

〈9〉另外,上下片“议论”遥相呼应,首尾圆合。上片的“议论”已显示胜却人间的高尚纯洁的爱情,这样,下片的“两情”两句的出现才自然无痕。

〈10〉“多情自古伤离别”,固然是人之常情,而秦观末两句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忠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彼此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要可贵得多。

4背诵诗词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一诗一词。

5点拨升华

其实,从天文地理的角度来说,牵牛星、织女星只是分属于不同星座的两颗星,传说终究

归结于传说,在客观现实上是永远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上面一诗一词都赋予它浪漫、神话的色彩?无非是借这虚拟的牛郎织女故事来抒写作者某种情感和心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相较而言,景和物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要表达的“情”和“志”’。同学们,你们同意这种看法吗?

6教学评价

〈1〉教法新颖,内容新鲜,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火热; 〈2〉教程控制得紧松有序,知识点环环相扣、深入浅出,语言流畅自然; 〈3〉课外准备充分,磁带、小黑板等用得恰到好处;

〈4〉40分钟的一课时显然不够,这与预料的45—50分钟相符,幸亏下第二节课后不做操。

附:板书设计

佳期相会 两情久长 相见难 别亦难 不在朝暮 依依惜别

迢迢..牵牛量

鹊桥仙教案_1

鹊桥仙教案 教学目的: 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步骤: 一话题导语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

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迢迢牵牛星》讲课稿 单位:惠来县第二中学讲课人:周玉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诗十九首》有关常识;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研究,理解本诗的主旨情感,认识叠 音词的作用,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把握手法的运 用。 2、通过朗读,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本诗女主人公因爱情受阻的痛苦和哀怨的情感;教学重点:分析诗歌中叠音词作用和表达效果,掌握鉴赏此类诗歌的技巧。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手法的运用,品味《迢迢牵牛星》诗中的爱情美。 二.教材分析 本诗是以牵牛、织女两星为素材,吟咏男女情爱的最早最完整的篇章。本诗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的民间故事,抒发了女主人公遭受爱情折磨的痛苦。叠音词的运用是本诗的艺术特色,这些词语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外在的情景,又抒发了主人公真挚深沉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也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自尊心和表现欲都很强,可以多让学生动嘴、动脑。牛郎织女的故事,学生们大多阅读过,比较熟悉诗意所述。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全班按座位分布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四人一个小组,讨论时,组员在小组长的组织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讨论过程包括:资料搜集、整理观点、发表观点和总结观点等),然后再自由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由同学和老师进行客观评价。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前几天我们感受了《静女》中男女主人公自由纯洁的爱情,体会了《氓》中女主人公对待爱情的决绝,今天我们再来赏析一首有关爱情的诗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二)解题以及介绍文学常识 《迢迢牵牛星》选自《文选》中《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 这十九首古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 《古诗十九首》(是专有名称)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背景介绍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标榜,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 (四)朗读 1.听录音,纠字音 迢(tiáo)擢(zhuó)杼(zhù) 纤(xiān) 札(zhá)一水间(jiàn)脉脉(mò mò) 问题设计:五言诗的节奏有何特点? 点拨: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二一或二一二,由不同字数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

语文版必修3《鹊桥仙》教案2

鹊桥仙教案 教学目的: 1.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步骤: 一.话题导语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

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三、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拨。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词四小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2.播放录音。 3.全班齐读。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迢迢牵牛星》教案

课题《迢迢牵牛星》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地位。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诗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欣赏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 重点: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 教法:诵读法、点拨法 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爱情题材的诗歌,比如说《静女》,它描述了热恋中的 男女青年约会时的甜蜜;《氓》叙述了女主公不幸的婚姻。而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爱情题材的诗歌——《迢迢牵牛星》,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又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好,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开101页,结合注释自读《汉魏晋诗三首》之《迢迢牵牛星》。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题目) 二、解题以及介绍文学常识 《迢迢牵牛星》选自《文选》中《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古诗十九首》(是专有名称)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朗读感知,了解大意 1、指明学生朗读 他读得怎么样?好不好? 点拨字音: 纤:xiān 纤维素 qiàn 纤夫(板书)札zha 问题设计:五言诗的节奏有何特点? 点拨: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二一或二一二,由不同字数构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

鹊桥仙教案完整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再现想象体会《迢迢牵牛星》的情趣 2朗读鉴赏《鹊桥仙》淡而不伤的风格 3比较两首诗在写法和情感抒发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教学过程: 迢迢牵牛星 一、新课导入: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我们学过“初七及下九”这个文化知识,其中“初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之为“七夕”。“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美丽传说,它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呢?(投影1,共4张) 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那么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诗作是什么?(最早是见于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投影2,标题) 但最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当推北宋秦观的《鹊桥仙》一词了。(投影3,标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这一诗一词。 据传说,这年的七夕,喜鹊们不知什么原因,忘了到天上搭桥去。害得我们的织女啊,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初步感知文章: 1.录音示范(听后不作评价,只求留下初步印象)(投影4,定格画面,原幻灯片1)2.自读《迢》诗三遍 要求:第一遍正字正音,第二遍疏通字面意思,第三遍想象画面 3.重点词句疏通 迢迢皎皎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鹊桥仙》教学设计

《鹊桥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学会诵读古典诗词。 2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解读文句,分析意境,. 2学习品位诗人的情感、心境 3 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1意境的品味 2学习对诗歌中的修饰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鉴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出示投影)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出示投影)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 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地位。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诗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欣赏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 重点: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爱情题材的诗歌,比如说《静女》,它描述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的甜蜜;《氓》叙述了女主公不幸的婚姻。而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爱情题材的诗歌——《迢迢牵牛星》,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又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好,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开101页,结合注释自读《汉魏晋诗三首》之《迢迢牵牛星》。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题目) 二、解题以及介绍文学常识 《迢迢牵牛星》选自《文选》中《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 这十九首古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 《古诗十九首》(是专有名称)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朗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请学生起来朗读,正音 他读得怎么样?好不好? 点拨字音: 纤:xiān 纤维素 qiàn 纤夫(板书)札zhá 问题设计:五言诗的节奏有何特点?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 教材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其中《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社会之黑暗动荡,人生之悲欢无,妻友之离愁别恨,文士之失意彷徨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动荡、离乱的时代风貌。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学会鉴赏叠音词的方法,通过读写来让学生深化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调动学生兴趣,进而阅读名篇,鉴赏名篇。因此,以诵读、探究的方法学习本文,将对诗歌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学情分析: 我校为优质生源校,学生学习程度较为整齐。学生对古代诗歌有所涉猎,但阅读量多限于课内,而且在再现、理解和运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诵读,吸引他们对琅琅上口的诗词的兴趣;要教给一点诗歌鉴赏方法,引发他们的审美兴趣;要有意识地作拓展再现,给他们一些信心。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地位。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诗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欣赏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 重点: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寥廓的天宇,银河的清波,七夕的鹊桥,痴情的牛郎,美丽的织女,给人们留下不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以这个神话故事为题材的古诗《迢迢牵牛星》。 二、解题以及介绍文学常识 1、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多为游子诗和思妇诗。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初读感知 1、读诗句,明节奏。 2、译诗句,描画面 3、品诗句,悟诗情。 四、交流展示: (一)指导朗读

(完整版)《鹊桥仙·纤云弄巧》教案

鹊桥仙 教学目标: 了解《鹊桥仙》不落窠臼的构思,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所表达的词人对爱情的与众不同的看法。 教学重点: 知人论词,理解词人的特殊情感;词人以写相逢讴歌了真挚、纯洁、坚贞的爱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丰富的想象力、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方法: 合作式教学、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背诵《虞美人》。 复习词的基本知识。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哪位同学来向大家分享一下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三、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词四小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2、全班齐读。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四、品味意境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片片云彩变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浅而淡,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词中先写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可想象她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再写处在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两星闪烁不停,似乎流露出终年不得相见的无限怅恨,只有七夕才得相聚倾诉衷肠。暮色漫天,星光微明,长途跋涉,终得一见,匆匆复匆匆,怎不令人愁绪万千。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公开课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迢迢牵牛星》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素、章、盈、脉”4个生字,理解 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4.体会叠词的运用,感受诗歌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文意思并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体会叠词的运用,感受诗歌语言之美。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述,导入新课。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出示课件1】(板书:迢迢牵牛星) 2.《古诗十九首》简介【出示课件2】 组诗名,作者不详,大约在东汉末年,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内容多为写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千

百年来引起读者广泛共鸣。它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板书:古诗十九首) 二、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出示课件3】 纤纤擢素手(zhuó)札札弄机杼(zhá) 泣涕零如雨(qìtì) 盈盈一水间(jiàn)脉脉不得语(mò) 2.有节奏地朗读诗文。【出示课件4】 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二一或二一二,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 三、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文大意。 1.请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初步感受《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出示课件5】 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有一双巧手,能织出彩云一般美丽的天衣。她爱上了人间的牛郎,结为夫妻,十分恩爱,并生有一子一女。王母娘娘察觉此事,便派天兵天将押织女回天庭受审,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对河而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

秦观《鹊桥仙》公开课教学设计

秦观《鹊桥仙》公开课教学设计 秦观《鹊桥仙》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鹊桥仙》(秦观)教学设计 课题:一样别离另样情——《鹊桥仙》(秦观) 时间:20xx—3—7周四第六节 授课班级:高二(20)班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赏析《鹊桥仙》的独特之处。 教学难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比较、引导、讨论。 二、教学构想: 《鹊桥仙》(秦观)一词是一首叙写牛郎织女神话歌颂永恒爱情的七夕词。关于本词教学,首先确定宋词鉴赏的依据: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朱光潜《诗论》)。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重难点。因为教授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在高一学过《迢迢牵牛星》一首七夕诗,教材又是选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秦观的这首词的独特的情趣上。教学

过程按照“读一读、议一议、比一比”的程序进行。在朗读中感知全文,酝酿情感,在讨论中赏析内容,体味情感,在对比中深化思维,提高品位。 本节课力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状态,运用材料比较讨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置引读性的疑问,设置探索性的疑难,促使学生思维深化,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揣摩、比较、分析、综合,提炼出语言的要点,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这样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和感情的碰撞。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朗诵教学和比较阅读。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诗词对照,从意象和情感两方面比较阅读。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结秦观在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轻松的笔调、缠绵的感情和高远的格调等不一样的情趣。另外,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拓展讨论对比古今爱情观,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牛郎织女这一古老的神话故事,在古诗词中,早已是写滥了的套子。多少名家咏七夕,每每感叹双星聚少离多。秦观词《鹊桥仙》,能于俗套中翻反传统,出新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新意呢,透露出秦观的何种情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秦观,走进鹊桥仙,徜徉在

评《迢迢牵牛星》中的叠词教学

评《迢迢牵牛星》中的叠词教学听过一堂《迢迢牵牛星》的教学课,教师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但我们也发现,可能是为了活跃气氛,该教师的有些教学内容的处理并不科学并不缜密。比如,为了让学生体会课文运用叠词之妙,教师是这样切入的: 师:请同学们试试看,你的同桌冲着你说:“你这条狗! 你会感觉如何?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还模拟着相互指指点点。) 生1 :我会很生气。 生2 :我会觉得他没教养。 生3 :我会揍他。 师:对呀,这样说太不文明了! 我们再来换个说法,“你这条狗狗! ”大家的感觉又将如何呢? (哄堂大笑。) 生4 :这是开玩笑。 生5 :表示亲昵。 师:对。“狗”和“狗狗”的基本意义也就是字典意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可蕴含的感情明显不同,语言的味道迥然有别。 生6 :哦,我明白了。女同学可以叫我刘芳为“芳芳”,这是亲昵,感情深。但如果男同学也这样叫我,就令人讨厌。

(同学们笑得前仰后翻。) 师:今天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开头,“迢迢”、“皎皎”、“纤纤”、“脉脉”、“盈盈”,都是为了恰到好处地表达感情。 这个片段很有意思,气氛非常活跃。从具体生活情境切入。学生认识和体验深刻,真可以说是寓教于乐。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教师的教学并不严谨,所举例子并不恰当。“狗——狗狗”,这是称谓的重叠。一般来说,称谓重叠,往往包含“亲切、可爱”的情味,不仅可以用于人,还可用于物。比如小孩子常说的奶味语言:饭饭、碗碗、车车、球球。 课文《迢迢牵牛星》中的叠词,显然不是称谓的重叠,而是形容词的重叠。“盈盈”是形容星空的距离,“皎皎” 是形容织女星的光辉,“纤纤”是形容手的形状,“札札” 是形容织布机的声音,“盈盈”是形容水的形态,“脉脉” 是形容织女神情。它们的附加情味应该是摹写事物的状貌,也就是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即使饱含了感情,那也是诗歌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赋予的。另外,从朗读的角度来解析,叠音词的运用还为诗歌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而这些。显然与“狗——狗狗”这种称谓的重叠有本质的区别。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追求课堂生动活泼,不仅需要,而 且必要。但千万不能为此降低甚至抹杀教学的严谨性、科学 性、缜密性。希望教师备课时,仔细琢磨拟用的例子,把它想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 教学目的:1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意境的品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

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如杜牧《七夕》诗云:“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户户持针线”;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请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二、作者简介,出示投影: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

鹊桥仙 教案

《鹊桥仙》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背诵并默写本首词; 二、领悟词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三、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 涵。 教学重点: 一、了解作者,背诵并默写整首词; 二、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掌握这首词所用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提到“鹊桥仙”大家不会陌生吧,咱们之前已经学过秦观的《鹊桥仙》,大家来集体背诵一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鹊桥仙》,一起来看看陆游的《鹊桥仙》给我们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呢?(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1、请同学介绍作者的基本资料; 2、教师点评并补充,以ppt展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三、朗读环节 1、集体朗读这首词,注意节奏、字音、语气语调; 2、播放朗诵视频,纠正学生朗读不足之处; 3、请个别同学有感情的朗诵。 四、研讨分析 1、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这首词,说说对这首词的整体认知。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他写“身老沧洲”的惨淡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 2、请学生理解词的上阕;教师点评并作出补充。 第一句:“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写的是边疆打仗,军中生活的豪迈,是回忆。 第二句:“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是说喝酒享乐的人(指朝廷只会领功的官员)封赏侯爵,但真正有才能、为国为民的人却受迫害,只能去江边做渔父。 3、上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凉。后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乐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已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导入。 1.小的时候,大家一定诵读过这样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人们的浅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汉乐府》中人们的乐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取法于《诗经》和乐府,更有它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出示课件7】(板书:迢迢牵牛星) 2.《古诗十九首》简介【出示课件8】 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上,有一组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诗十九

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是文人仿照乐府诗而创作的。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所编,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非一时一人所为,内容多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千百年来引起读者广泛共鸣。它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板书:古诗十九首) 二、诵读诗歌,反复品味,探寻诗歌语言的音韵之美。【出示课件9】 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纤纤擢素手(xiān) 札札弄机杼 (zhá) 泣涕零如雨(qìtì) 盈盈一水间 (jiàn) 脉脉不得语 (mò) 学生齐读。 三、探究诗歌内容,品味相思之情。 1.请学生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故事,初步感受《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出示课件10】 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大意是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爱上了人间的牛郎,结为夫妻,十分恩爱,并生有一子一女。王母娘娘察觉此事,便派天兵天将押织女回天庭受审,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对河而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以后,七月初七这一天就变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被称为“七巧节”“乞巧节”。姑娘、媳妇们在这一天要穿针引线乞巧——向织女乞求智巧、灵巧。 提示:《迢迢牵牛星》写的就是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的故事。织女是全诗的主人公,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调较为哀怨。(板书:情感:伤感哀怨)2.带着伤感、哀怨的感情,再读诗歌,体会一下,诗歌是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出示课件11】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

《迢迢牵牛星》教学实录

《迢迢牵牛星》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迢迢牵牛星》借助“牛郎与织女”这个美丽凄婉的爱情神话传说写离别有什么好处? 生1:使主题更深刻,立意更深远。 生2:有一点浪漫和神秘。 师:很有感受力。 生:更经典。 师:很漂亮的词。(追问)你还知道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哪些经典故事? 生:梁祝化蝶,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干将莫邪…… 师: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的梦想,是这个民族文学艺术的土壤。你还知道哪些文学作品,借助了这些色彩斑斓的神话传说? 生:《聊斋志异》、《西游记》,还有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师:看来比比皆是,你的知识面很广,这些神话传说与天不老,与地同春,具有无穷的魅力。《迢迢牵牛星》引用神话传说,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生:更有天上人间的感觉。 师:好!怎么样理解“天上人间”? 生:既是指天上的“牛郎织女”,又写人间的“怨妇思夫”。师:你真的很棒!在你的启发下我甚至明白了《红楼梦》借

助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写出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爱情前世今生的感觉。看来,为了增添表现力,我们也可以在作文中涉及一些经典的神话传说。 师:下面我们来进一步阅读和感受这首诗。 (生全体读。) 师:可以分四组讨论:体会六组叠字的作用。体会河汉女形象。和秦观的《鹊桥仙》比较,体会“牛郎织女”的形象。仿 句练习。 (学生讨论。) 师:第一组的同学对这首诗的叠字有什么样的认识? 生1:读起来有一种音韵美,非常深情。“迢迢牵牛星”的“迢迢”,“皎皎河汉女”的“皎皎”悠长美丽,有了光年,有了岁月,有了永恒,甚至有了光亮和色彩。 生2:叠字可以加深程度,使得文章情深意长意境开阔。 生3:纵观这六组叠字,有写距离的如“迢迢”,有写光彩的 如“皎皎”,有写外貌的如“纤纤”,有写感情的如“盈盈”和“脉脉”。师:虽然这种分类不十分科学,但却是一种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解读。很不错,请继续补充。 生:我看了课下注释,这是一首汉代的诗歌。老师讲过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运用叠字的艺术手法,这里是不是 对《诗经》的一种传承? 师:说得好!文化具有传承性,如果说《诗经》是叠字的滥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完美版)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并能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理解内涵。 教学过程: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了解背景 1、出示图片,重温牛郎织女民间故事。 星空广阔而神秘,关于星空,也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这个民间故事。 今天我们将以诗歌的形式重温这动人的传说,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 2、了解出处《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都是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冕。”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读流利读正确,读出节奏。 3、点拨字音。(课件出示) 纤纤擢素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纤(xiān):细小脉(mò):含情脉脉间(jiān):中间 纤(qiàn):纤夫脉(mài):脉搏间(jiàn):间隔。 三、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1、结合注释和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理解诗意。 2、交流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牵牛星在遥远的银河对岸,织女星明亮而皎洁。织女摆动着纤细雪白的手,织机“札札”作响。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帛,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既清且浅,他俩相距也没有多远。仅有银河相隔,却只能含情脉脉相望而不能互诉衷肠。 3、再读诗歌(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 四、理解诗歌,品析感悟 1、这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织女对牛郎的相思之苦) 2、全文没有一个思字,诗歌借助哪些词句传递了这份相思的哀怨与痛苦呢?(1)迢迢 “迢迢”指遥远的地方。这与诗中的哪句话矛盾?“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仅仅是一水之隔。何谈遥远一说呢!有王母娘娘这样强大的势力阻隔,他们很难相见。相望而不能相见,更能让人感觉遥远,心生思念。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是织布最好的神仙,所以取名织女,为什么“不成章”呢?“不成章”

秦观《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把握词中经典名句的文本含义及其延伸内涵。 3.理解词人表达的爱情观,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导入: 爱情是人类最珍贵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对爱情的传诵古今中外皆有,外国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则有四大爱情传说(白蛇传、孟姜女、梁祝、牛郎织女)。其中牛郎织女出现在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中,而最早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应该是《古诗十九首》里边的《迢迢牵牛星》,但是流传最为广泛、经久不衰的应该要算秦观的《鹊桥仙》了。在咏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中,诗人们更多的是将眼光投注在牛郎织女的不幸上,对此倾注了他们的同情。而在这首《鹊桥仙》中,秦观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牛郎织女的爱情,并表达了他对牛郎织女纯洁高尚的爱情的热情赞颂,写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绝句。 一、秦观简介: 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标准的婉约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名篇佳作不少,所以他历来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从内容看,秦观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 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 二、解题: 《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七夕。鹊桥,据说牛郎织女长年分隔银河两岸,只有七夕这一天才能相会。在这一天,多情善良的喜鹊从四方涌来,自觉搭成一座桥,牛郎织女由此桥渡河相会。 三、基本解读: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这两句点出了织女会牛郎时的情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纤云”“飞星”是相会的景物描写。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十九首》的相关知识,对其写作内容和艺术手法有一定的见解。 2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叠词手法的巧妙运用,了解叠词的音韵美。同时对互文手法有一定的掌握。 3分析作者以旁观者身份用不同视点观察牛郎织女夫妇写作手法的妙处。分析织女的形象,深入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陶冶情操。 4运用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背诵本诗,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个重点。掌握叠词手法的运用以及其音韵美。 3、把握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分析诗歌当中的织女的形象。对比不同诗人笔下牛郎织女的不同。 教学课时:1个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更是身处青春期的你们饭后的话题之一。世上的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我们知道,在古代的乱世,有征戍,在“盛世”,有徭役,每当一对恩爱夫妻因为生计、因为仕途而分割两地时,一种“终日思君不见君”的愁苦必将牵拌着彼此。而对于女方,犹为突出。大家都对于牛郎织女不陌生,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又是借于牛郎织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那么在讲课前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诗歌。注意五言诗句的节奏一般是一或二一二”节拍来读。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 二,提出问题。 大家朗读完了这篇诗歌,有谁来说说读完后的感受。…诗歌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感情基调又是如何的呢? 三,解释诗的大意。 1、教师逐句范读《迢迢牵牛星》,并用有诗意的语言逐句分析大意。从整体感知引导同学们发挥联想。 牵牛星与织女星相隔多远? 牛郎星是16光年,织女星是27光年。它们之间的距离也十分遥远,是16光年。而光年等于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