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

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

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
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交流本文作家契诃夫的有关资料。

学生交流: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逝世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教师简要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并回答:你读懂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3.指名回答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给乡下爷爷写信,诉说自己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4.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输理总结。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他梦中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等

5.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解决疑问。

(一)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解决疑问。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怎样的感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和悲惨。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挨冻,而且睡不好。④睡不好觉等。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3)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

(4)朗读指导。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二)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解决疑问。

1.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

2.出示投影: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

①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②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③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交流:第1句对凡卡诉说自己受折磨情况后的动作描写,突出表现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第②句说明凡卡急于要把信寄出去,好让爷爷快点来接他,快点脱离苦海的内心活动。第③句由于写信没有被打搅而满意,寄信也很顺利,心情肯定轻松了许多。所以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4、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三)从回忆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解决疑问。

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思考: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在书中寻找答案,边读边划出,进行交流。

(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四)细读课文,从梦中体会凡卡的命运,解决疑问。

1.默读凡卡的甜蜜的梦这段内容,思考:凡卡的梦能实现吗?为什么?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

2.进行交流。

四、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

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附:板书设计

五、作业设计:

1.正确规范的书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一定想对凡卡说点什么吧?采用写信的形式给凡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活动反思及建议

教学反思:

1. 开课时,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交流,奠定了学习课文的基础。因为作者所写的时代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解上有难度。

2.进行交流之后,就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课

文中出现了很多生字新词,有的读音容易出现问题,采用课件巩固的方法,效果明显。课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组成的,内容较复杂,引导学生在

理清课文大致思路的基础上,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文结构复杂,教学中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梦等重点内容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抓住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讨论凡卡受尽哪些折磨?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借助反复的朗读,多种形

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如:凡卡还

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激起

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

《凡卡》说课稿

温兴阳

《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九岁的凡卡被爷

爷送到莫斯科城里的鞋店当学徒,受到了种种虐待,急切地想回到乡下,却不能实现

这个愿望。文章反映了凡卡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与残酷,同时也表达

了作者对凡卡的同情。这是一篇情感至深的佳作。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充分

利用本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体验情感,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健康的审美情趣,能较好地体现现代教育

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设计了“以读促悟,悟中生情”的教学方式,努力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主地思考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悟情。

整体感知课文,奠定感情基调。学生边读边思考:凡卡给爷爷的信中写了什么?读

到哪心有所触动。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随意说出内心感受,初步悟出了

凡卡的可怜,奠定了这堂课的感情基调。

二、再读课文,自主合作,再次悟情。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感受,

因而我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独立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及句子,并想想感受到了什么及其原因。

2、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感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且能对别人的感受作出评价和补充。

这样,学生从独立地探究课文到合作探究,对课文内容作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进

一步加深了情感体验。三、品读课文,合作交流,促悟情。

通过自学,学生对文章内容及感情有了一定感悟后,以学生交流为主,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品读重点段落及语句,促进学生情感进一步深化。

1、品读凡卡挨打、吃不饱、睡不好的句子,具体形象地感受凡卡生活中受到的种种折磨。通过学生自学结果,学生交流出重点的词句,并通过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悟到老板等人的凶狠,凡卡的痛苦,凡卡对老板的憎恨等情感。

2、品读凡卡请求爷爷带他回乡下的句子。文中这类句子感情至深,饱含了凡卡绝望地呼救。学生有了前面形象的情感铺垫,再在这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朗读、评读、美读,把凡卡的悲惨对凡卡的同情这些情感体验推至一个高潮。

3、品读乡村美景及砍圣诞树的快乐,与城市痛苦生活的对比中再一步感悟凡卡的悲惨。学生自读自悟,找出凡卡想回乡下的原因:一是乡村景美;二是村里有爷爷,有快乐。学生在读中质疑,感悟出这里把乡村的美、乐与城市的悲、苦形成对比,进一步衬托了城市生活的悲惨。学生的情感至此,对凡卡悲的认识及同情是更深沉了。

三、回顾全文,情感共鸣

教师结合悲伤的乐曲,凡卡哭着的幻灯像,声情并茂地复述全文主要内容,充分堆积学生的情感,学生自由说出此时想说什么,做什么。在哀伤的氛围里,学生用口说出了心中对凡卡悲惨生活的认识及对凡卡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憎恨;对现在我们幸福生活的珍惜……再在乐曲中回味全文,从而明晰深化了学生心中的感情。学生不仅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而且受到了教育,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总之,我在教学《凡卡》这一课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朗读为手段,以感悟为中介,以积累情感为目的,“以读促悟,悟中生情”促使学生自主地完成了学习目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练习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一课一练答案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题练习册 2 匆匆 【字词荟萃】 1、仿照例子写词语。 (1)例:赤裸裸 ()()() (2)例:匆匆忙忙 ()()() 2、选词填空。 爱护爱惜 (1)他从小就养成了()书籍的习惯。 (2)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 维持保持 (3)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活,可还是()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4)老红军战士始终()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3、反义词填空。 聪明()空虚()伶俐() 【句段集锦】 照样子写句子。 (1)例: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 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 【课文链接】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时间比作_____ ______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 1、阅读: 毛驴和牛大哥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它背(bēi,bèi)回家。毛驴向它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 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理想的风筝》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景生情,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在此整理了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课文原文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

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枝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gěnɡyè),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立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亲切、大声地说:“好!好!”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们的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六年级英语下册 Unit4 第五课教案 人教PEP

Unit4 my holiday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说、读、写句型: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本课时中,教师可以首先以听和说引入,主要目的在于:一、回顾第四课时的主要内容,复习过去时; 二、营造较轻松的语言环境,缓解部分学生对于读写的畏惧心理。接下来,从看图说话引入Let’s try,给学生铺垫知识的过程。然后,在学生通过Let’s try初步了解本课时句型的基础上,教师仍然以上课时已经提到的哈尔滨作为话题引入本课时的对话教学。最后,在story部分教师也是以看图和问题引入故事,在学生基本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听、说、读、写句型: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了解story中的故事。 (二)能力 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并能书写所学对话。 (三)情感 培养学生通过有趣故事了解中国古老传说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说、读、写句型: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难点: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并能书写所学对话。 四、教学媒体 1.录音机及磁带。 2.有关哈尔滨的图片及第四课时中的短语图片。 3.教学课件。 4.有关嫦娥奔月的图片及资料;宇航员登月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Daily greeting 2)教师播放第二课时中的chant,学生根录音齐唱。 3)教师出示哈尔滨图片, T: Where did I go last winter? Do you remember? … T: Yes. I went to Harbin. How did I go there? Guess?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 学弈(yì)[1] 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5 General Revision 2 第五、六课时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5 General Revision 2 第五、六课时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懂会说本课对话,并能在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口头、笔头叙述迷路的经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再现情景,体验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插图和Mike and Kathy回宾馆的路线图。 2.教师准备一个大旅行箱。 3.学生准备上学路线图。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 (1) 播放Let’s chant,学生跟说。 (2) 快速反映。教师或学生指令,全体学生做出相应动作。 如:Turn left/ right. Go straight on. Put your book near/ in front of/ behind the desk. 2.预习(Preview) 教师出示一个big empty suitcase, 创设情景:I’m going to take a trip on my holiday. What do I need to prepare? 师生一起完成物品的装箱。 如:sunglass, umbrella, clothes, guidebook, map. 3.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生提到map,教师就提问:Why do I need a map?提示学生:When we visit a new city. We may get lost. So the map is useful. 教师 继续提问:Mike and Sarah got lost today. They had no maps. What could they do?引导学生回答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and ask for help. (2) 教师板书the Police Station,带读几次后,提出任务:Now here’s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 《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2.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3.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4.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2,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略得当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 1.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 2.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二、字词教学,了解环境 1.出示字词,读准字词,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发现规律。 2.情境朗读,了解环境。 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 1.快速默读第6—19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 3.根据板书,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4.小结:这篇小说就是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刚才,我们读了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梳理出的情节就是小说的情节。 5.交流: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 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

1.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 2.品读短句。 (1)齐读,思考:本句中哪个字最精彩? (2)对比朗读,从“那”字,你感受到什么? (3)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感知八儿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一个“那”字,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刚才,我们抓住了八儿的语言,品读“那”这个关键词,揣摩了八儿的心理,从而让八儿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丰满。 3.品读长句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 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一定要填在磁卡上。 温馨提示:四人小组,一人主持,其他三人一人汇报一处。 (3)小组汇报。 (4)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八儿这处长的语言,从分粥的变化中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他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丰盈。 (5)串读三次分粥的句子,读出变化。 4.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八儿的语言,关注了关键词句,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八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不愧为语言大师,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每个词语,每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人物不同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梳理环境中的情节,品读八儿的语言,揣摩他的心理,看到了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八儿心里隐藏的语言和那锅不断叹气的粥,这又藏着什么奥秘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揭秘。 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 2.技能: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教学难点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具准备课件、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课本、自己收集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 课件内容1.现代建筑 2.古代建筑一处 3.古代建筑外观 4.建筑结构 5.群体布局建筑 6.群体布局建筑 7.匾额 8.楹联 9.棂格

10. 4幅建筑 教学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 3.学生相互评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观察建筑,点出建筑 (设计意图:了解建筑的基本特点) 1.同学们,我们坐在什么地方?(教室) 2.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墙壁、天花板、地面、门窗) 3.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些特点?(电影院、家……) 4. [课件1:现代建筑]这些都叫做“建筑”。(板书) 活动二:点出本课欣赏重点 (设计意图:了解本课欣赏重点) 1.[课件2:古代建筑]同学们看这做建筑和我们现代的建筑有什么不同?(是古代的、外观不同) 2.[点题]板书:(完整课题“我国古代艺术”) 活动三:课本欣赏 (设计意图:总体了解本课欣赏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欣赏一下课本各种古代建筑。

2.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古代建筑的感受。 3.同学们说一说自己交流的感受。(造型美丽、色彩缤纷) 活动四:欣赏外观造型 (设计意图:了解建筑的外观造型) 1.[课件2]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板书)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2.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来读一读。 板书:“屋顶屋身xx” 3.[课件3:古代建筑外观]说一说,各个部分的造型特点。 活动五:欣赏建筑结构 (设计意图:了解建筑结构的特点) 1.同学们说一说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2.让我们走近古建筑找一找它的特点。[课件4:建筑结构] 3.学生结合课本找出古代建筑的特点。 4.板书:“xxxx斗拱” 5.读一读课本中的注解。 活动六:欣赏群体布局 (设计意图:了解群体布局特点) 1.[课件5.6:群体布局建筑]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些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群体布局) 2.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文字。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理想的风筝生字(最新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理想的风筝生字 1【筝】 读音:zhēng 巧记:竹()字头上坐,还要“争”什么。 字义:古代的一种弦乐器【风筝】玩具的一种,用竹篾做架,糊上纸,牵线放在空中,可以飞得很高 组词:古筝 造字:形声法 造句:星期天,爸爸带我到广场放风筝,我开心极了。 笔顺:上窄下宽。“争”中间横长,(亅)在竖中线上。 字歌:竹木制古筝挣扎手不停睁眼仔细瞧琴弦亮铮铮 2【翘】 读音:qiào 巧记:烧掉左边(尧)“羽”毛。 字义:一头向上仰起 组词:翘起翘尾巴往上翘 造字:形声法 造句:公鸡翘起尾巴,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 笔顺:“尧”上部斜中求正,浮鹅钩充分右伸。 字歌:祖国多富饶江山尽妖娆松鼠翘尾巴枫林似火烧 3【眯】

读音:mī 巧记:满眼(目)都是稻“米”。 字义:①眼皮微微合拢②小睡 组词:①眯缝笑眯眯②眯一会儿 造字:形声法 造句:她总是笑眯眯的。 笔顺:左窄右宽。“目”较窄,横画间距均匀;“米”横短。 4【蜈】 读音:wú 巧记:小“虫”一“口”吞“天”。 字义:[蜈蚣]节肢动物,身体长而扁,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可入药 组词:蜈蚣 造字:形声法 造句:爸爸为我做了一只大大的蜈蚣风筝。 笔顺:“虫”竖宜直;“天”撇捺伸展,角度不要太大。 字歌:蜈蚣可入药错误要改掉娱乐很重要虞戴虎头帽 5【蚣】 读音:gōng 巧记:小“虫”遇见老“公”公。 字义:[蜈蚣]节肢动物,身体长而扁,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可入药 组词:蜈蚣

造字:形声法 造句:蜈蚣是常见的药用动物之一,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笔顺:左窄右宽。“公”撇短,捺长。 字歌:出言来诉讼有虫是蜈蚣松树好木材有羽是老翁 6【倘】 读音:tǎng 巧记:佛前(亻)和“尚”。 字义:连词,假使,如果 组词:倘若倘如倘使倘或倘来之物 造字:形声法 造句:倘若你不努力的话,什么事都做不成。 笔顺:左部竖为垂露竖;右部横折钩要有力。 字歌:翻身床上躺起来走一趟有人倘若去河边水流淌 一、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天穹(gōngqióng)伫立(chùzhù)抻动(chēnshēn) 擎着(jíngqíng)哽咽(yànyè)气喘吁吁(xūyú) 二、比一比,再组词。 慨()燥()拄()蜜() 概()躁()驻()密() 三、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我故意逗她:“别光说美的,若是冬天呢,天天刮大风,冻得人出不去屋……”() A.引逗 B.招引 C.停留 D.逗笑

(精品)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Story time部分】课文详细解读 1.Children’s Day儿童节 在小学阶段的节日,有Day的节日前用介词on,无Day的节日前用介词at例如:at Christmas在圣诞节 at Spring Festival在春节 at Dragon Boat Festival在端午节 Day在儿童节 on Children’s on National Day在国庆节 2.this Sunday这个周日 3.have a party举行派对 have此处意为“举行”,类似的短语还有“举行会议”:have a meeting4.at Mike’s house在麦克家里 at+局域性小地点 at the park在公园 at the airport在机场 at the party在派对上 at+活动场合 at the meeting在会上 at the dance在舞会上 5.buy some snacksand drinks买些零食和饮料 6.bring some toys from home从家里带一些玩具 from“来自”“从”+范围 bring“带来” bring sb.sth.=bring sth.to sb.带给某人某物 bring me a book带给我一本书=bring a book to me house把他们的东西带到麦克家里 bring their things to Mike’s bring…to…把…带给…) 7.play with和…一起玩 with此处表伴随“和…一起” work with和…一起工作 live with和…一起住 8.just then就在那时=just at that moment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语文教案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语句深刻感悟其内在意思,从中懂得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体会时光飞逝的含义,抓住人生有限的宝贵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时间就像流淌的河水,只会流逝,不会回头。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不仅只有我们才会发出如此感叹,朱自清先生也有此感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3.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4.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文章紧扣“匆匆”儿子,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流露出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可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第三段(5自然段):照应开头,再次提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小结:文章开篇就提出了问题,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具体描述过去以及现在日子的来去匆匆,抒发出自己对时光流逝而无法挽留的感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四、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2 1.会写并掌握26个生字,正确读写6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3.学习并背诵《古诗三首》,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学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关注人物神态、 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学 习《为人民服务》,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学习《金色的鱼钩》,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无 私奉献的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金色的鱼钩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生活中的某一场合,进行即兴发言。 2.理清思路,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10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马诗》 ?课时目标 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音,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习题

小学六年级英语试卷: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按字母表顺序写出所缺的相邻字母。(10分) 1.j_____p 2.Q_____W 二、正确抄写下列句子,并在括号里写出中文意思。(注意大、小写,标点符号)(6分) 1.I’ll do some shopping for her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 yellow coat is nicer than the blue on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中文意思写出英文单词。(16分) 红色的_______________ 大的_______________ 连衣裙_______________ 手提包___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_____ 绿色的_______________ 小的_______________ 手表_______________ 四、找出下列每组中不同类别的单词,并将该单词写在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 1. big bag small ______________ 2. hat cat dog ______________ 3. blue green have ______________ 4. my her we 五、根据图意,选择适当的动词填空(16分) _____________dinner _____________her some flowers _____________a cold _____________the room 六、选择填空。(16分) ( ) 1.So many nice ! A. kite B. kites ( ) 2. Mom yellow color. A. like B. likes ( ) 3. I to buy a pen. A. want B. will ( ) 4. The sun is than the moon.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 匆匆

2、匆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

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4.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5.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6.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7.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大家默读课文,

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4Thenandnow(第5课时)教案人教PEP版

Unit4 Then and now 第五课时 课时内容 B Read and write 课时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围绕“吴一凡的梦”这一话题展开,主要通过阅读文本学习词汇race, nothing, thought, felt, cheetah, trip, woke, dream 及如何用一般过去时态写自己的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前几课时词汇、对话的学习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课时是第二单元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本课时的重点是单词race, nothing, thought, felt, cheetah, trip, woke, dream的听、说、认读以及能够根据阅读所获取的信息完成一系列活动和书写活动。 本课时Read and write板块,分为读和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读前部分和文本,读前部分呈现了几个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回忆相关的背景知识。文本呈现的是吴一凡的梦境,通过阅读能够为图排序及填充对话的任务。第二部分是语境下的书写活动:记述自己的梦。文本内容非常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本课时词汇量大,篇幅较长,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图片,语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汇和课文。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交际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课时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race, nothing, thought, felt, cheetah, trip, woke, dream。(2)能够理解文本,并能根据文本信息给图排序。 (3)能根据文本内容,在对话模式的文本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4)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模仿课文文本,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梦的小语篇。 (5)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课时重难点 1.重点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race, nothing, thought, felt, cheetah, trip, woke, dream。(2)能够理解文本,并能根据文本信息给图排序。 (3)能根据文本内容,在对话模式的文本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4)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模仿课文文本,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梦的小语篇。 2.难点 (1)词汇的认读和理解。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模仿课文文本,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梦的小语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录音机、磁带、图片、歌曲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1. Greeting T: Good morning, everyone.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凡卡(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凡卡(教案)人教版

15、《凡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祆”、“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回忆与现实相互对比、相互衬托的表达方法。 4.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5.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回忆与现实相互衬托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难点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的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者。 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院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因此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法。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话题讨论教学设计冀教版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话题讨论) 一、预习作业 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利用工具书理解“闲庭信步、望洋兴叹、譬如”等词的意思。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理解“譬如、轮廓、妨碍、层出不穷、望洋兴叹、闲庭信步”等词语。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4.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能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自主学习——感受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运用读、品、诵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总分结构的好处,并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练笔的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使学生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其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并对未来桥梁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走,腹下也可通。 生:桥。 师:生活中我们熟悉的桥梁有哪些?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赵州桥,槐安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先生的《桥梁远景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大家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小组内检查,把容易读错的字、词写在纠错本上。(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活动,交流纠错本。 3.指名读文,随机指导。 师:刚才听大家读的特别好,我们来展示一下如何? 4.生字词检查,组织小组间竞赛。 5、中心话题。 (1)茅以升先生为我们介绍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默读课文,从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一画,并在旁边作批注。

2018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2课空城计

22.空城计 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本实验组的研究课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材分析: 这是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二十二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三国演义》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熬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书读懂古文,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分析计策成功施展的原因,理解展示人物之间较量的作用;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阅读-复述-练习-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读、思、说、做的能力,在动脑、动口、动手的乐趣中感受名著的魅力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与电教相结合。 学法—自主阅读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复述故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二课小练笔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二课小练笔 一、你一定记得这些同音字,想一想,把字写准确、美观。(6分) 1、jiāo ( )往()傲()花()气 2、shì( )迹()样()言()验 3、yǜ荣( ) ()险()防养() 二、填一填。(2分) 1、“却”应查大写字母(),它的读音是()。“却”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后退,B、推辞,拒绝,C、去、掉,D、表示转折。“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却”应选第()种解释,“好意难却”中的“却”应选第()种解释。 2、照样子写词,(至少各两个词)。(6分) A、苍松翠柏 B、茫茫大海缕缕白云 C、奇花异草枯枝败叶 三、请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盛气()人兴国安()憨厚()朴力倦神() 巍()丰碑()死如归()之不理飞舞盘() 奇花()草()珑娇小()烛夜游腰()腿疼 ()天席地喜不自()责无旁()百年千() 四、选词填空。(2分) 驱逐追逐亲热亲密 1、战士们()着敌人,把来犯者全部()出境。 2、他俩是()的友人,一见面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极了。 五、请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春秋,()秦汉,()辽金,()元明,上下两千年”写出了长城经历的年代及时间。(2分) 2、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本册书上有首,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写下来,。,。(4分) 3、《美猴王》是明朝作家()写的,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2分) 4、在家过年贴春联一定非常有趣吧?请写出有关“乐趣”的名言,或者写跟“遗迹”有关的对联。。(2分)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妈妈叫我。我看电视。 。 2、扩句:同学们听报告。 。 3、缩句:从到校的第一天起,他就刻苦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4、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为陈述句) 。 5、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间接叙述) 6、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双重否定句) 。 七、请用修改符号把病句改正过来。(3分)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II )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9题;共87分) 1.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展________ 健壮________ 沉醉________ 天穹________ 伫立________ 不由自主________ 2. (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慈祥忠厚强壮拐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给下列划线体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呼啸(A.sù B.xiào)________ ②无影无踪(A.zōng B.zhōng)________ ③转圈圈(A.zhuǎn B.zhuàn)________ ④替代不了(A.liǎo B.le)________ 4. (6分)组词。 ①淌________ 倘________ ②翘qiào________qiáo________ 转zhuǎn________zhuàn________

5. (5分)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qiáo xiào mī mīwú ɡōnɡtǎnɡ ruònèn l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天穹________(ɡōnɡ qiónɡ)伫立________(zhùzù) 擎着________qínɡqín)哽咽________(yèyàn) 7. (3分)花落谁家。(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①他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________ ②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________ ③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________ 8. (2分)读课文《理想的风筝》,完成文学常识填空 这篇课文作者是________深情地回忆了刘老师的三件________ 9. (8分)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哽________ 陪________ 筝________ 尊________ 硬________ 倍________ 挣________ 蹲________ 10. (2分)画龙点睛。(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入句中,体会它们的意思。) 擎举托拿 ①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枴,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________着风筝。 飞升飘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