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

一、知识回顾

1.DNA中文名称是。是链结构。构成DNA的五碳糖是,四种碱基名称分别为是、、、。DNA分子能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

2、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种,氨基酸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和场所分别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3、生物体性状的控制者和体现者分别是和。

二、RNA

RNA中文名称是。是链结构。构成RNA的五碳糖是,四种碱基名称分别为是、、、。

RNA的种类(1);(2)(3)

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P62(1)

(2)

三、RNA的合成过程(63页图4-4)---------转录

1.RNA合成的场所是,转录时双螺旋先要进行。

2.转录的模版是。原料是。酶是。

3.转录过程中,碱基的配对方式是和配对、和配对,和

配对,和配对。若DNA转录链的碱基为ATGATCGGTAA,则转录形成的RNA碱基组成为。

四、遗传信息的翻译

1.以为模板,以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密码子是:

2.分析65页表4-1

概括:1)、在64个遗传密码子中,能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只有个。

2)、一种密码子,决定种特定的氨基酸

3)、一种氨基酸可能有种密码子(简并性)

4)、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密码子表(通用性)

3.翻译过程

需要“搬运工”。每种搬运工能识别并转运种氨基酸。

合成过程:看图66页图4-6

(1)mRNA进入细胞质,与___________结合。

(2)与mRNA相互识别,携带特定的氨基酸进入相应的位点。

(3)氨基酸形成_______而转移到占据位点2的tRNA上。

(4)核糖体沿_____________移动,肽链延伸。

(5)遇到____________密码子,合成终止,

(6)肽链从_________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盘曲折叠成成熟的蛋白质分子。

自我检测

1.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GA,这个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UAC) B.谷氨酸(GAG)

C.精氨酸(CGA) D.丙氨酸(GCU)

2.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到达细胞质的过程中,共经过几层生物膜()

A.1 B.2

C.3 D.0

3.一种动物体内的某种酶是由2条多肽链构成的,含有150个肽键,则控制这个酶合成的基因中核苷酸的分子数至少是()

A.912个B.456个

C.450个D.906个

4.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参与的是()

A.核糖体B.tRNA

C.氨基酸D.解旋酶

5.反密码子是指()

A.DNA一端的3个碱基

B.信使RNA分子一端的3个碱基

C.转运RNA分子一端的3个碱基

D.核糖体RNA分子一端的3个碱基

6.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

A.DNA复制和转录B.转录和翻译

C.复制和翻译D.复制、转录和翻译

7.下列哪项是DNA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完全相同的地方()

A.解旋酶解旋B.碱基配对的原则

C.模板链D.核苷酸

能力拓展

1.下列与翻译过程无关的物质是()

A.DNA B.转运RNA

C.信使RNA D.核糖体

2.转录过程:,该片段中包含的碱基种类、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4、5 B.5、4

C.5、5 D.5、8

3.合成一条含1 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NA上的碱基对数至少依次是()

A.1 000个、3 000个和3 000对

B.1 000个、3 000个和6 000对

C.300个、300个和3 000对

D.1 000个、3 000个和1 500对

4.下列哪种碱基排列顺序肯定不是遗传密码()

A.UUU B.AAA

C.GUC D.GAT

5.在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是()

A.基因B.信使RNA

C.转运RNA D.遗传密码

6.mRNA的核苷酸序列与()

A.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B.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C.某一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所有的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7.某信使RNA的碱基中,尿嘧啶占20%,腺嘌呤占10%,则作为它的模板的DNA 分子中胞嘧啶占()

A.30% B.35%

C.70% D.无法计算

8.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 的一段DNA分子中G和T的数目以及该信使RNA经翻译而合成肽链时,应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分别是()

A.12和30 B.30和90

C.18和0 D.30和9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图版必修二。讲述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本节是从本质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本节教材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前后联系 “基因的表达”这部分内容,(1)从物质上看,讨论的是生命特有的两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现象中的关系。学习过程需要生物学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的知识作为基础,其中密切相关的内容有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等。(2)从结构上看,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在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区域中完成的,因此,还需要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作为基础。(3)从功能上看,细胞代谢过程都是性状的体现,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从这一点上说,本节内容有有助于对生命最基本特征的理解,这涉及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中,关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周期”中有关细胞增殖、分化等内容。 另外,本节教材与生物学第三模块《稳态和环境》的学习也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生命许多特有的调节活动都是基因——酶——性状或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具体体现。 就本册而言本节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对第二单元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本质作进一步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但具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同时还有课时紧,任务重的矛盾。 三、教学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优质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单位:横县中学授课班级:1609 授课教师:黎文华上课地点:1609班教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二、遗传信息的翻 译 DNA RNA 组成元素 基本单位 碱基 结构 分布 分子大小 另外,教师补充:RNA的在细胞中有三种: 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rRNA(核糖体 RNA)。 探究二 DNA的遗传信息是怎么传给mRNA的? 观看动画,阅读教材63页,回答以下问题: 1、概述转录的过程? 2、转录的单位是什么? 3、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 4、DNA链完全解开吗? 5、在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什么特殊情况? 转录: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 利用动画:显示转录过程。 探究三、m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呢? 思考:mRNA的4种碱基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 提出:mRNA上每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小结:64种密码:61个编码控制20种氨基酸合成,另 外3个(UAG、UAA、UGA)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合成 蛋白质的终止信号又称终止密码。 继续设疑:是谁把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运到蛋白质的 “装配机器”——核糖体上的?————引出tRNA 课件显示:tRNA的结构示意图,特别注意反密码子的种 类和读取的方向(61种,从携带氨基酸的那一端开始 读取) 学生阅读课文,思 考问题,并填写表。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课文,小组讨论。 通过阅读课文,进 一步提高学生自 学能力。 教师导学,进一步 掌握知识要点。 并利用教材中的 图解,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思考、归 纳获得知识。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 40 学分:2.5 理论学时: 40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 术课程代码:B7700005先开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 学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执笔人:朱新 产审定人: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是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晶体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而诞生的,是融合了生物信息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学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由于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学科的边缘性,所以本课程在介绍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基本基本技术和原理的同时,兼顾学科发展动向,讲授基因组与蛋白组学中的热点和最新进展,旨在使学生了解现代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理论的新进展并为相关学科提供知识和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在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上的应用及典型研究实例,熟悉从事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方法和途

径。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启发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学习提高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科研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蛋白质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第一篇基因组学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一节基因组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基因组学发展的历程; 第三节基因组学的分子基础; 第四节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 本章重点: 1. 基因组学的概念及主要任务; 2. 基因组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难点: 1.基因组学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基因组学与生物的遗传改良、人类健康及生物进化。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 思考题: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基因组学的应用发展。 第二章人类基因组计划(1学时) 第一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诞生; 第二节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竞赛; 第三节人类基因组测序存在的缺口; 第四节人类基因组中的非编码成分; 第五节人类基因组的概观; 第六节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 本章重点: 1. 人类基因组的研究; 2. 人类基因组多样性。 本章难点: 人类基因组序列的诠释。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 思考题: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对新药研发的影响

通过校园网进入数据库例如维普期刊数据库、CNKI、超星电子图书等。完成 A、任选一题,检索相关资料,截取检索过程图片,做成一个ppt文件(50分)。 B、写综述形式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格式,字数不限,正文字体小四),做成word文件(50分)。要求:按照自己的思路组织成文件,严禁抄袭。 写明班级学号,打印纸质版交给老师。 1、对检索课题“磷酸对草莓生长和开花的影响”检索中文信息。提示:磷酸的化学物质名称是“Phosphonic acid ”普通商业名称是“ethephon”, 2、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对新药研发的影响 3、红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菌活性研究 4、HPLC法测定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中L-谷氨酰胺的释放度 姓名:朱艳红 班级: 11生科师范 学号: 11223074 学科教师:张来军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对新药研发的影响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1生科师范2班朱艳红 11223074 摘要 20世纪末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相继产生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对药学科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在简介蛋白质组学基本概念、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对新药研发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研发 The impact of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rug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th century,Genomics and proteomics had emerged one after the other. Driven by Soaring development of the omits,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resents a new vision,all human life faces a promising future. On the basis of proteomics Introduction to basic concepts, core technology, reviewed the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new drugs. Keywords:Genomics; proteomics; drug development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 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某细胞内相关的生理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细胞为记忆B细胞,其细胞核、细胞质中均能发生a、b过程 B. 细胞发生c过程时,mRNA沿着核糖体移动,参与的tRNA可能有61种 C. 图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由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D. 分化的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 2.某种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该物质不会阻断的细胞生理过程是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 A. ① B. ①② C. ③ D. ②③ 3.若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的关系,则表中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选项是选项甲乙丙相应的叙述 A DNA RNA蛋白质①过程可表示转录;②过程可表示翻译 B二倍体花粉单倍体通过③得到甲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种子 C离体细胞愈伤组织植物体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D CO 2+H 2 0C 6 H 12 O 6 丙酮酸 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过程表 示有氧呼吸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 人体不同细胞中DNA复制方式不同 C. 翻译过程中mRNA都要与核糖体结合 D. 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RNA 5.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完整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 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 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复杂,插图多,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学中,在处理主干知识和侧枝内容的关系时,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要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又要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并揣摩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将不同的插图内容与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插图的处理上,还应分清主次和轻重。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揭示转录与翻译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插图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还应配合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结合起

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问: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答: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生物科学进入了人类后基因组时代,即大规模开展基因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功能基因组学,包括结构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等。以功能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后基因组时代主要为利用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struc tural genomics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代表基因组分析的早期阶段,以建立生物体高分辨率遗传、物理和转录图谱为主。功能基因组学代表基因分析的新阶段,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系统地研究基因功能,它以高通量、大规模实验方法以及统计与计算机分析为特征。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又往往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它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手段,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得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是在基因组静态的碱基序列弄清楚之后转入基因组动态的生物学功能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功能发现、基因表达分析及突变检测。 基因的功能包括:生物学功能,如作为蛋白质激酶对特异蛋白质进行磷酸化修饰;细胞学功能,如参与细胞间和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发育上功能,如参与形态建成等采用的手段包括经典的减法杂交,差示筛选,cDNA代表差异分析以及mRNA差异显示等,但这些技术不能对基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新的技术应运而生,包括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cDNA微阵列,DNA芯片等。鉴定基因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基因表达被阻断或增加后在细胞和整体水平所产生的表型变异,因此需要建立模式生物体。 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案例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遗传和进化》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案例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陈慧荣邮编:225700 一.【背景】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遗传与进化》(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点】兴化市第一中学 【年段】高一 【时间】 2010年5月 二.【设计意图】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有非常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案例中多处创设特有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回答,以便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采用大量的问题,步步设置疑问,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设计目的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物学中的分子遗传学部分,对高中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由于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将转录和翻译两个动态大的过程联系起来,看做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了基因的表达过程,让学生明白在生物体内,在生命科学中,生物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组成一个有机体的整体的观点。 三.【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知识的前后联系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节,主要叙述了基因的两大功能之一——遗传信息的表达,是紧接着DNA分子的复制的内容,同时对后面的知识做好了铺垫,比如基因突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等。 2.教学重点、难点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因为该部分内容在生物学中承前启后,既联系了前面的DNA的复制,又导出了基因突变的知识,并且这一部分知识非常抽象,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很难处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学习的遗传物质的复制,为这一节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并且学生在知道了遗传物质的一个功能之后,对它的另一个功能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抽象,以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不容易深刻理解,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感到非常困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第二册《遗 传与进化》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第一节,分为2个课时的 内容。 2、教材作用:承上启下。上一章中是对基因本质的探索,得 出了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本章节是将 对基因如何表达指导蛋白质合成进行详细讲解,同时下一章 节基因突变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的欲望强烈。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同时本节教学内容还有课时紧,任务重的矛盾。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解释中心法则。 (2)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基因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四: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尤其是翻译的过程更复杂,一定要让学生理解透彻并熟练掌握。)2、教学难点 (1)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五:说教法: 1、指导学生预习,发挥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完成基因的概念及基因的表达的教学。 2、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找学生上讲台来,以游戏的形式用模型展现转录的具体过程,化抽象为具体,直观教学。基因的概念是通过对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复习引出并点拨来完成的。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应以mRNA为纽带,把基因的碱基与氨基酸联系起来,让学生最终理解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

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②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①作好本章的引子。 ②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与侧枝内容的教学要求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①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2 教学难点 ①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片段1:导入

师: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生: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 (提出探究的问题,引起悬念,明确探究的目标) 师: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师: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引导学生看本章的章图。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师: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导入新课。 片段2学习转录过程 师: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 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师:如何解读DNA信息? 生:看图分析比较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区别,通过图形和CAI课件的演示,认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并且完成对比表格。 RNA与DNA的比较

师:DNA是如何转录的,特点是什么?转录的单位是什么?转录与复制有何异同? (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学生推理分析,形成结论) 生: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结合图解、讲CAI课件,认识转录的过程) 教师讲述:DNA相当于总司令。在战争中,如果总司令总是深入前沿阵地直接指挥, 就会影响他指挥全局。DNA被核膜限制在细胞核内,必须先把遗传信息传给mRNA,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教师提问:为什么m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 的? 结合多媒体课件或图示教师精讲点拨: ①DNA双螺旋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模板; 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碱基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学生听讲、阅读、思考,师生讨论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即①mRNA为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②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 与供转录用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之间的碱基是互补配对关系,与DNA双链间碱基互补 配对不同的是,RNA链中与DNA链的A配对的是U,不是T。这样转录出的这个mRNA 与DNA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基本相同,只是DNA链上T的位置,RNA链上是U,从而 保证了转录的准确性。 教师讲述:转录与复制都需要模板、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等等。可以从所需条件、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规律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师: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 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呢?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浅析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应用

【摘要】基因组相对较稳定,而且各种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有许多基本相似的特征;蛋白质组是动态的,随内外界刺激而变化。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对生命过程的认识。蛋白质组学是在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研究、从蛋白质整体活动的角度来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学科,简要介绍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科学背景、概念及其应用。 【关键词】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一、基因组及基因组学的概念 基因组(genome)一词系由德国汉堡大学H.威克勒教授于1920年首创,用以表示真核生物从其亲代所继承的单套染色体,或称染色体组。更准确地说,基因组是指生物的整套染色体所含有的全部DNA序列。由于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植物的叶绿体中也发现存在遗传物质,因此又将线粒体或叶绿体所携带的遗传物质称为线粒体基因组或叶绿体基因组。原核生物基因组则包括细胞内的染色体和质粒DNA。此外非独立生命形态的病毒颗粒也携带遗传物质,称为病毒基因组。所有生命都具有指令其生长与发育,维持其结构与功能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本书中将生物所具有的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总和称为基因组。[1] 基因组学(genomic)一词系由T.罗德里克(T.Roderick)于1986年首创,用于概括涉及基因组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学科分支,并已用来命名一个学术刊物Genomics。基因组学是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而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生命科学领域。[1] 基因组学与传统遗传学其他学科的差别在于,基因组学是在全基因组范围研究基因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进化,因而涉及大范围高通量收集和分析有关基因组DNA的序列组成,染色体分子水平的结构特征,全基因组的基因数目、功能和分类,基因组水平的基因表达与调控以及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的进化关系。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技术和路线有许多不同于传统遗传学的特点,各相关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基因组学的主要工具和方法包括:生物信息学,遗传分析,基因表达测量和基因功能鉴定。 二、功能基因组学的概念及应用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2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 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与蛋白质 合成有关 的计算 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在细胞中完成的。DNA分子、 RNA分子、氨基酸分子和核糖体,线粒体等众多 细胞器一道,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就从核糖体与m 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 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 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 项职责。 归纳遗传信息流动方向: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计算: 思考:DNA的碱基、mRNA的碱基与氨基 酸个数的关系? 例: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 000个,则作为合 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和用来转录该信使 RNA的基因分子分别至少有碱基多少个? A.3000个和3 000个B.1 000个和3 000个 C.1 000个和4 000个 D.3 000 个和6 000个 小结: DNA的碱基数:mRNA的碱基数:蛋白质的氨 基酸数= 6:3:1 从理论上和 实际情况两 种可能性讨 论,认识保 护物种的意 义。 完成练习。 六、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复杂, 插图多, 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学中,在处理主干知识和侧枝内容的关系时,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要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又要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并揣摩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将不同的插图内容与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插图的处理上,还应分清主次和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_戴家银

第26卷第3期2006年3月生 态 学 报ACTA EC OLOGI CA SI NICA Vol .26,No .3Mar .,2006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戴家银,王建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资助项目(KSCX2-SW -128) 收稿日期:2005-08-30;修订日期:2005-12-05 作者简介:戴家银(1965~),男,安徽怀宁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研究.E -mail :daijy @ioz .ac .cn Foundation item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on Project of Chines 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KSCX2-SW -128) Received date :2005-08-30;Accepted date :2005-12-05 Biography :DAI Jia -Yin ,Ph .D .,Professor ,mainly engaged in ecotoxicology and biochemis try .E -mail :daijy @ioz .ac .cn 摘要: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知识整合到生态毒理学中形成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通过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够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更深入理解毒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更敏感、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形成潜在的强有力的生态风险评价工具。介绍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以及DNA 芯片技术和2D -凝胶电泳技术在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DNA 芯片技术;2D -凝胶电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文章编号:1000-0933(2006)03-0930-05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Progress in ecotoxicogenomics and ecotoxicoproteomics DAI Jia -Yin ,WANG Jian -She (Institut e of Zoology ,C hines e Acade my of Sci ence s ,Beijing 100080,C 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26(3): 930~934.Abstract :Ec otoxicogeno mics and ecotoxic oproteo mics are integration of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into ec otoxicology .Ecotoxic ogenomic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gene and pr otein expr ession in non -target organisms that is impor tant in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toxicant exposures .Ecotoxic ogenomic toolsmay provide us with a better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ec otoxicology ,and they are likely to provide a vital r ole i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Pr ogress in ec otoxicogenomics and ecotoxicoprote omic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DNA gene c hip and 2D -gel usually used in ecotoxicogeno mics and ecotoxicoproteomics ar e also e xpounded by exa mples . Key words :ec otoxicogeno mics ;ecotoxic oproteo mics ;D NA micr oarra y ;2D -gel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随着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深入发展,生态毒理学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前沿研究领域,正从基因、蛋白质、器官和整体水平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的短短几年间,以“组学(-omics )”构成的学科及其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在生命科学界迅速蔓延、蓬勃发展。在环境科学领域中也出现了环境基因组学(environmental genomics )、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 )等学科。Snape 等人[1~3]将基因组学知识整合到生态毒理学中,于2004年提出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ecotoxicogenomics )”的概念,通过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研究确认一系列毒物效应基因,从而在基因组水平更深入理解毒物的作用机制,并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寻找更敏感、有效的生物标记物(biomarkers ),形成潜在的强有力的生态风险评价工具。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是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链蓄积、逐级传递,经直接或间接途径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POPs 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内分泌干扰等毒作用。POPs 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引起世界各国的决策者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也成为环境科学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4,5]。我国已于2001年5月签署了控制12种P OPs 对人类健康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RNA 的结构: (1)、组成元素:C 、H 、O 、N 、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2、 3、种类及功能???? ? 信使RNA mRNA :携带遗传信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运RNA tRNA: :识别并运载氨基酸 核糖体RNA rRN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病毒中RNA 的功能: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含有控制病毒蛋白质合成及性状表达的全套的基 因,对宿主细胞具有感染能力。 特别提醒:细胞中的极少数RNA 还具有催化作用。 4、遗传信息的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 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转录的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3)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4)转录的模板: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5)转录的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 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6)转录的产物:一条单链的mRNA (7)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遗传信息的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翻译的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转运工具 (3)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4)翻译的原料:游离的氨基酸 (5)翻译的模板:一条mRNA单链 (6)翻译的产物: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或蛋白质) (7)翻译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8)翻译的具体过程图解: →→ 6、密码子表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间的关系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之间的关系 1 基因组学概述 基因组学,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该学科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又被称为后基因组研究,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基因组学能为一些疾病提供新的诊断,治疗方法。例如,对刚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一个名为“Oncotype DX”的基因组测试,能用来评估病人乳腺癌复发的个体危险率以及化疗效果,这有助于医生获得更多的治疗信息并进行个性化医疗。基因组学还被用于食品与农业部门。 基因组学的主要工具和方法包括:生物信息学,遗传分析,基因表达测量和基因功能鉴定。 2 蛋白质组学概述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一词,源于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意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Marc Wilkins 在1995年提出的。 3 两者之间的关系 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经过各国科学家近10年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完成了十余种模式生物(从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到线虫)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工作,还有望在2003年提前完成人类所有基因的全序列测定。那么,知道了人类的全部遗传密码即基因组序列,就可以任意控制人的生老病死吗?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基因组学虽然在基因活性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有力根据,但实际上大部分疾病并不是因为基因改变所造成。并且,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同样的一个基因在不同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会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关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基因组学是无法回答的。所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科学家们又进一步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研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目前,在蛋白质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极其缺乏的。大部分通过基因组测序而新发现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都是未知的,而对那些已知功能的蛋白而言,它们的功能也大多是通过同源基因功能类推等方法推测出来的。有人预测,人类基因组编码的蛋

(完整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1 教材分析 1.1 地位作用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基因的本质》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学好本节课程即可以使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也为学好基因突变做好铺垫。 1.2 主要内容 基因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者,本节内容将生命活动中的两大物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内容,掌握DNA和RNA、转录与翻译、密码子与反密码子、3种RNA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情感目标:在学习生命活动过程中,认同保护物种的意义。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 2.2.1 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2.2 教学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3 教学策略 由于本节课比较抽象,学生对转录与翻译过程的空间结构变化会不理解,但这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我会利用动画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同学能更好的理解反应过程。在这节课的末尾,利用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播放5分钟《侏罗纪公园》电影。 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动物复活的?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和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结论:基因(DAN)就像一张蓝图,生物体就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 4.2 引入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基因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之中的蛋白质合成呢? 学生活动:思考,有中间物质传递信息。 结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4.3 遗传信息的转录 教师活动:RNA由是如何解读DNA的信息呢?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卞志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理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结束。 3、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遗传信息究竟如何表达?”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也可以通过比喻等手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比喻是教学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方法,贴切形象的比喻可以降低对感知事物的理解难度。 1、引子:利用“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 为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 恐龙的特性。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从而引出课 题。 2、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3、分析推理1: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 起来呢?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 RNA。 4、分析推理2:RNA如何解读DNA的遗传信息? 5、分析推理3:mRNA的信息如何用于合成蛋白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一个 破译电码的小游戏,引申到遗传信息的破译上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 又降低了学生理解基因的表达的难度。在具体学习到翻译这一过程的时候,同样, 教师把遗传密码的翻译过程比喻为破译莫尔斯电码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 6、总结: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中完成的。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分子、核糖体 和线粒体等众多的细胞器一道,合作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组成蛋白质 的肽链合成后,肽链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 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 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7、问题探讨:大家现在再来探讨恐龙能否复活的问题。首先,恐龙的基因是如何表 达的?基因表达需要什么条件?通过探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意义。 四、教学实施的程序 (一)布置预习作业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学校:陆河中学学科:生物编写人:彭成仰 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所在。本节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非常多,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侧枝内容是DNA与RNA 结构的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比较、三种不同种类的RNA以及遗传密码的组成。在处理主干和侧枝内容关系时,要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⑵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 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⑶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四、学情分析 通过第二、三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体性状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并已经对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 1、教师讲述、举例、图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惑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内容和练习各一节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复习检查、总结疑惑 基因--------蛋白质方式(二)本节课的重点 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讨论:遗传物质DNA一般都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那么细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引导学生推断可能的两种途径(直接或间接),然后讨论哪种途径是可行的。好比具有不同语言的两个国家间的交往一样,必须时常委派一些能懂这两国语言的使者才能进行友好往来。使学生知道细胞核中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也必须通过中间媒介传递到细胞质中,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师讲述:大量的科学实验表明,信息的传递不是由DNA直接传递给蛋白质的,而是在细胞核中先把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然后RNA进入细胞质中,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模板作用。我们把这种RNA形象地叫做信使RNA,简写为mRNA。此外还有转运RN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