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

微子镇寄宿制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主备:张平芝参备:杨云娟郝金璐

微子镇寄宿制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第一单元电 第5课时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

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6、得出结论:橡皮是绝缘体。

小学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2.了解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6.得出结论:橡皮是绝缘体。 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 2.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活动中,要关注每组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鼓励他们学会合作。) 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表达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说明: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2.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3.概括: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板书设计: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导电性 绝缘体 安全用电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设计理念】1、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创新”的方法组织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概念的形成还是对规律的掌握,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去获取知识,通过自由发挥进行创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渗透了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机会得到锻炼。2、本节课设计的实验与现实都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感到物理实验、物理现象在他们周围,只要他们用心去体会就会有所发现。3、为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把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其中利用多媒体模拟物质的微观结构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常用的导体和绝缘体。 2、从物质结构上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本质的界限。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去获取知识,通过自由发挥进行创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2、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能导电变为导体。 四、教学前准备: 干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硬币、铅笔心、橡皮、塑料尺、水、酸、碱、盐、电线芯、玻璃、油、橘子、音乐卡、瓷夹子、过墙电线塑料管、启辉器中电容的油浸纸、酒精灯、灯芯、木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要点及分析: 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上节实验中,我们是用金属导线把小灯泡和电源连接起来的,换用其他材料连接,小灯泡是否仍发光?(再现上节实验)分析:这是在已有知觉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2、讲授新课: (1)由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①实验装置:课本P49图4-9 (多媒体显示)。 ②实验操作:除硬币、铅笔心、橡皮、塑料尺外允许学生尝试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要求学生观察灯泡发光情况。(体现自主、合作学习) ③提出问题:哪些材料可以代替金属连接,使灯泡发光,哪些材料不能? 小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分析:学生在自由探索中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还学到了研究问题的

识别导体和绝缘体

识别导体和绝缘体 1、如图2所示电路,把两个金属夹子A 、B 夹在下列某个学习用品的两端(物体保持干燥), 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 .钢制刻度尺 B .塑料笔杆 C .塑料透明胶带 D .绘图橡皮 2、手电筒长期使用,后盖的弹簧变松旋紧后,后盖与干电 池接触不好,小灯泡不能发光。为了使手电筒正常发光,应 在后盖与电池之间垫上下列哪一种物质 A .塑料片 B .金属硬币 C .硬纸片 D .橡皮 3、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 .验电器上的金属球和金属箔 B .玻璃棒和橡胶棒 C .测电笔的笔尖和笔杆 D .电线的金属丝和塑料外皮 4、下列各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 A .金属、油、陶瓷 B .人、大地、塑料 C .玻璃、油、橡胶 D .盐水、大地、金属 5、图1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4种材料,在通常条件下,这4种材料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 .木材、橡胶 B .石墨、金属 C .木材、金属 D .石墨、橡胶 6、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不容易导电的是 A.铅笔芯 B.保险丝 C.胶条 D.酱油 7、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人体 B .金属棒 C .塑料棒 D .食盐水溶液 ( 8、下列物体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 .人体、大地、铜钥匙 B .橡皮、煤油、塑料袋 C .铅笔、盐水、玻璃杯 D .瓷瓶、酒精、钢板尺 9、通常情况下,下列材料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 .玻璃棒、铜线 B .塑料绳、铅笔芯 C .橡胶棒、盐水 D .陶瓷碗、塑料尺 10、以下学习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塑料刻度尺 B .物理课本 C .绘画橡皮 D .金属小刀片 11、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 A .油、干木材 B .稀硫酸、铜 C .大地、塑料 D .铝、陶瓷 1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是导体的是 A .空气 B .橡胶 C .油 D .盐水 13、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B 图2 图1 石墨 木材 金属 橡胶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导体和绝缘体 教科版

5.导体与绝缘体 【教材简析】 《导体与绝缘体》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第5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电和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知道了可以使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简单的电路故障。本课将通过引领学生继续使用“电路检测器”来科学规范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容易导电等一系列研究活动,使学生明晰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并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明确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科学规范地检测身边物体的导电性,区分归纳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 第二部分:教室里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调查教室里的电器设备中哪些使用了绝缘材料,理解绝缘体和导体材料同样重要,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路检测器的使用原理及方法。本课的学习任务是使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身边物体的导电性,这样的活动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仅有趣而且相对简单。但是,本课学习中仍有几个隐含的难点:第一,如何落实“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一概念;第二,导体和绝缘体在电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同样重要;第三,如何突破“人体、植物、湿木棒等是导体”这一难点。这些难点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不小的考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2.培养认真、求实的精神,克服绝对、静止看问题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区分10余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难点:人体、植物、湿木棒等是导体,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的界限。 【教学准备】 教师:电路检测器、验电球、一盆水、一盆植物、8种材料名称卡片 学生:回形针(有塑料层和无塑料层包裹各4枚,随机放在不同小组)、2B 铅笔芯、牙签、铁钉、瓷砖、铝片、玻璃等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个铜钥匙;一把塑料直尺] 1.教师实物投影出示一个电路检测器。 提问:同学们还认识它吗?如果把铜钥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会亮吗?如果把塑料尺接入电路又会怎样? 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验证同学们的预测。 追问:把铜钥匙和塑料尺接入简单电路中,它们显示出不同的本领,分别是什么?(预设:电流可以通过铜钥匙流过去;塑料尺把电流阻隔了,流不过去。) 二、探究1:用简单电路检测物体导电性(预设18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一个电路检测器,回形针、铅笔芯、牙签、铁钉、瓷砖、铝片、玻璃等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记录表。] 1.提问:除了铜钥匙和塑料尺,课前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来认识并且预测一下,电流能不能从这些物体中流过去从而点亮小灯泡。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构建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实验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 合理分工,科学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电路检测器导线橡皮插头 学生:电路检测器、科学记录表;粉笔、纸片、铁片、铜片、铝片、螺丝钉、塑料片、回形针、木片、陶瓷、塑料尺、布条、毛线、钢锯条、铅笔芯、易拉罐、硬币、钥匙、小刀、海绵等多种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学会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出现的故障。现在,请同学们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比比哪组的同学组装的又快又正确。 1.学生组装电路检测器,教师巡视指导。

2.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电流从电池的正极经过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 3.讨论:如果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4.教师演示:那我们现在把这根导线接起来,小灯泡是不是会重新亮起来?(1)检测器的两个铜丝头接在一起; (2)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 (3)铜丝头和塑料皮接在一起。 5.问: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把里面的铜丝连起来,灯泡才会亮。) 6.小结:在我们身边,有些物体容易导电,有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7.交流汇报: (1)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内容吗?(板书:导体与绝缘体)(2)什么叫导体和绝缘体?(板书:容易让电流通过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二、新知探究 (一)学习检测一块橡皮的方法 1.(出示橡皮)问:那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怎样才能知道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用电路检测检测) 2.(抽生演示)现在请一个同学上来用你学到的方法进行检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的检测过程,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3.问:橡皮能不能让电流通过,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二)分组实验: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小学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6、得出结论:橡皮是绝缘体。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 2、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活动中,要关注每组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鼓励他们学会合作。) 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表达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说明: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2导电性是金属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重点】设计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物体不一定就是绝缘体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 木头,橡皮,陶瓷,玻璃球,铜片,纸片,铝片,铁钉,钥匙,硬币,金属调羹,蜡烛,棉线,竹签,圆珠笔芯等,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 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旧知识(5分钟)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有没有同学能说说简单电路由哪些原件构成? 学生回答。 明确:简单电路是由电池(电源)、小电珠、导线三部分构成。 2.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电路原件,现在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老师准备的原件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其他同学轻认真看他的操作。 学生上讲台组成简单电路。 3.师:现在我们再找两位同学拿上尺子在黑板上画一下串联电路,其他同学认真看他们画。等一下我们来评价他们画的怎么样。 学生画。然后指出问题。 特别强调:导线要全部连接上,不能有断开的地方。 二.引入新知识 师:导体和绝缘体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应用,从安全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此处板书:导体和绝缘体 在了解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基础上,我们这节课通过实验,看看一些生活中很不起眼的物体连入到电路中,小电珠还会不会发亮。 1.演示实验操作(1分钟) 师:实验前老师先给大家演示一下应该如何接入物体,找一个同学和老师配合一下。 演示如何将物体连入电路中。 师总结:刚才老师已经给大家演示了我们如何接入物体,等一会我们一定要按照老师示范的步骤来接入物体,明白了吗? 2.强调实验须知(1分钟) 师: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要先强调一下实验注意的事项: 1.检测前先要确定电路连接正常。

四年级科学下册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科版

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6.得出结论:橡皮是绝缘体。 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 2.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活动中,要关注每组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鼓励他们学会合作。) 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表达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说明: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2.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3.概括: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板书设计: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导电性 绝缘体 安全用电

最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1

最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1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 时间:60分钟满分:100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填空题(共8题;共22分) 1.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________,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________,它们都是 ________花。 2.食品包装袋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保存方法,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3.在识别某种矿物时,观察矿物________(填“条痕”或“颜色”)更可靠。 4.为连接电路进行排序。 ________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________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________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5.在蚕豆种子发芽实验中,根由________发育而来,茎和叶由 ________发育而来,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是由________提供的。 6.有的食物经过________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________更富有营养。 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电压是________V交流电。 8.像猫、狗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________,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________。 二、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9.遇到电器冒烟起火,应先(),再用绝缘体物体将插头拨开。 A.关掉电器开关 B.用手拔出插头 C.切断电源 10.同一株油菜上的果实成熟的时间( )。 A.肯定是同一时间 B.肯定是不同时间 C.一般情况下是同一时间 D.无法确定 11.下面是同学们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用处的讨论,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

三年级科学《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教学内容: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和绝缘体》 一、对教材的理解: 《电》这一单元是三年级的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调查家中的电器入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电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谨的结构,从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导体、绝缘体的概念,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指向对电的概念。 本单元由三个内容组成,分别是《电来到我家中》、《让灯亮起来》、《导体与绝缘体》。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对生活中的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导体和绝缘体对学生来说都是模糊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检测20种物体甚至更多的物体,让学生在感性经验充足的情况下,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 《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性课文,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二是: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根据科学课程标,我将《导体与绝缘

体》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有足够的感性经验,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2.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3.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STSE目标:

1.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 2.能辨别常见物体的各部分由哪些材料组成。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物体的导电性。 教学准备 教师用:演示用的电路装置、食盐、猪肉、湿泥土、人体验电器、湿布条、铅笔芯、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每组一套,铅笔芯、木片、塑料片、陶瓷片、纸板、橡皮、湿布条、曲别针、铁钉、玻璃片、钥匙、粉笔、气球、铝片、易拉罐、文具盒、硬币、导线、盛水的烧杯、橡胶轮胎等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推测、检测物体是否导电,使学生有足够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本课教学,我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探究,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究,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因此,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同时,我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是教会学生区分导体,还要掌握一定的安全用电方法。 教法 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日常经验出发,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让学生有自己真实的,可行性研究。这个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收集事实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过程,着重训练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找出结论。 学情分析 由于四年级学生年龄还小,对电的知识还很陌生和缺乏,对于电路的知识组织的材料等都没有很好的科学认识,但他们同时喜欢做小实验,爱探究,喜欢在做中学,做中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经历对多种物体进行预测、检测与记录等活动过程,会对所收

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 情感目标: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意识。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常见导体与绝缘体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1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引发知识冲突,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电路检测器、科学记录表、待检测物体一包。。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多媒体课件、插头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明标 教师演示实验(使用展示台)。 1.(出示上节课同学们制作的一个“电路检测器”)电路接通以后,灯泡亮了。 2.师:如果把其中一根导线剪断,灯泡还会亮吗?为什么? 3.师:如果分别用三种连接方法重新连接电路,灯泡会亮吗? ①检测器的两个铜丝头接在一起; ②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 ③铜丝头和塑料皮接在一起。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铜丝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或把铜丝头和塑料皮接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导体与绝缘体”。)(板书课题:导体与绝缘体) 5.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遍。 ①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②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 ③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展示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一、选择题 (11·泉州)6.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杯B.竹筷C.瓷碗D.不锈钢杯 答案:D (11·北京)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勺B.瓷碗C.铅笔芯D.铁钉 答案:B (11·莆田)8.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发热,因此超导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假如有室温环境中的超导体,可用它来制作 A.家用保险丝B.白炽灯灯丝 C.电热丝D.输电导线 答案:D (11·漳州)9.下列物品中使用了半导体材料的是 A.机器人B白炽灯C.滑动变阻器D,机械手表 答案:A (11·柳州)2.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B.人体C.铅笔芯D.橡胶 答案:D (11·昆明)7.下列材料中符合大功率、远距离输送电能要求并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是A.铝质材料B.超导体材料C.纳米材料D.半导体材料 答案:B (11·新疆)4.将下面一个物体与小灯泡串联在电源上,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橡皮B.铅笔芯C.塑料尺D.透明胶带 答案:B (11·潜江、天门、仙桃等)34.下列物体中,不可能应用超导材料的是 A.输电导线B.发电机线圈C.电炉丝D.磁悬浮列车 答案:C (11·杭锦旗)6.今年四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评述。这表明,在新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假如人们已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可以用它制作

A.家用保险丝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炉的电阻丝D.远距离输电导线 答案:D (11·沈阳)4.材料科学的发展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材料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险丝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利用超导材料做电热丝,电热丝会更热 C.利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低 D.试电笔外壳是用塑料制成的,因为它是绝缘材料 答案:D (11·清远)2.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板是由非晶态硅制成的,它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其主要材料是 A.磁性材料B.纳米材料C.半导体D.超导体 答案:C 二、填空题 (11·湛江)14.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V,每个用户之间的电路连接方式是_______联;今年高考,湛江市首次使用金属探测仪防止考生作弊,金属是__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220 并导体 (11·肇庆)12.有一种材料,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种材料称为_______材料,电脑的微处理器就是由成千上万个这种材料制成的元件组成;某些材料在特定温度下,电阻接近于零,这种材料物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材料,此处的特定温度通常_______(选填“很高”、“接近常温”或“很低”). 答案:半导体超导很低 (11·崇左)18.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珠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 现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

导体与绝缘体案例(精)

《导体与绝缘体》案例 (一)前提测评 1. 提问。 (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为什么总要把导线两端的像皮或塑料皮剥掉,用里面的铜丝或铝丝来连接呢? ( 2 )(出示电路板)谁能指着这个电路说说,一个简单的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 3 )怎样才能使小灯泡发光呢?(合上开关)为什么合上开关灯就能亮?(有电从电池流出,经电线、开关流过灯泡。) 2. 讲述:电从电线、开关等物体中流过,这种现象叫导电。(板书:导电) (二)导入展标 师: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在上新课以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展出目标)全班齐读一遍。 (三)导学达标 1. 通过实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 1 )演示:打开电路的开关,拿出一个大铁钉。 ( 2 )提问:不合开关,用铁钉连接电路,灯泡能亮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实验证明)这说明了什么? ( 3 )讲述:小灯泡亮了,说明电也能从铁钉流过,铁钉是容易导电的物体。(板书:容易) ( 4 )实验:把橡皮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亮?(不亮)讨论:这说明了什么? ( 5 )讲述:小灯泡不亮说明电没有从橡皮中流过,橡皮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板书不容易) ( 6 )观察:打开桌上的小盒,观察盒中有哪些材料说出它们的名称。 (7 )学生分组实验:将各种材料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哪些能像铁钉一样容易导电,哪些和橡皮一样不容易导电?然后把实验结果填在书中表格上。 (8 )指名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9 )小结:实验证明,盒中的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容易导电,像铁钉、铜丝、小刀等,我们叫它导体;一类不容易导电,像橡皮、塑料、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3.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5.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三、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小电珠(带底座)、导线、待检测物体(钥匙、、铁夹子、回形针、铁钉、橡皮、胶带、梳子、小木棒、水彩笔等)、验电球、电笔、插座、铜片、活动记录表、ppt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 2.生:喜欢。 3.师:老师也喜欢玩具,尤其是电动玩具,老师特别喜欢。但是,在玩的过程中,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同学们在这节课帮忙解决,同学们,你们愿意吗?4.生:愿意。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玩具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导入新课

1.师:前几天,王老师买了一辆电动汽车玩具,不过因为不小心,玩具里面的一根导线断了(出示电动汽车玩具),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玩具再动起来呢?2.生:把导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3.师:(直接把断掉的导线连接在一起,铜线部分不接触)玩具怎么还不动啊?4.生:要先把导线外面的皮去掉,然后连接起来才可以。 5.师:为什么要去掉外面的皮啊? 6.生:因为外面的这层皮不导电。 7.师: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们试试看。 8.师:(现场剥去导线外皮,连接电路,玩具又能动了。) (设计意图:以“电动玩具出现故障”导入新课,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引出有关导电的问题。) (三)预测:哪些物体可以导电? 1.师: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它们有的像导线内部的铜丝,容易导电,也有的像导线的外皮,不容易导电。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播放课件: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你们猜猜看,哪些物品容易导电?哪些物品不容易导电? 2.生:(猜测、回答) 3.师:(在flash画面中用鼠标将学生回答的物品分别拖到相应的位置予以归类)(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可以导电,为后面的检验做好准备。) (四)制作检验器并检验物品的导电性 1.师:那同学们的猜测正确吗?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检验器,通过这个检验器,就能够知道哪些物品是容易导电的,哪些物品是不容易导电的。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利用简单电路的知识合作设计一个检验器。 2.生:(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检测检验器) 3.师:(巡视、辅导小组完成检验器的设计制作工作) 4.师:(课件中出示检验器示意图)制作完毕后,我们还要检查一下检验器合不合格,(现场边讲解边演示)将检验器两侧的导线连接在一起,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你制作成功了。检验器该如何使用呢?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边讲解边演示)首先,握住检验器两端的导线,将导线分别连接在被测物体的两侧,此时观察小灯泡,

三年级科学下册导体和绝缘体1教案冀教版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电 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2.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 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能辨别一种常见的电动玩具的各部分由哪些材料组成。 四、材料准备: 1.电池、灯泡、导线、电池盒、灯座、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等。 2.课时安排: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活动3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光亮。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经验预测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不可以导电。 2.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实施过程: 1.本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四人一组,每给准备一套材料,活动时间约20分钟,讨论环节10分钟。 2.课前检查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并提出预测实验结果的要求,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预测用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3.先指导学生按照上节课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连接好电路,使灯泡亮起来。然后将事先准备的材料分别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亮。要求每测试完一种物体的导电性,就将实验结果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灯泡亮的用‘勾’灯泡不亮的用‘叉’。

4.根据物体的导电性,对物体进行分类。分类记录表可以不写物体名称,只写编号。 (二)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用电工物品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2.举例说明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原因。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各自知道的正确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实施过程: 1.四人分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物品时,要出示实物。提示学生认识:这些电工工具或电路元件的组成各分几部分?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用这种材料?启发学生用所知道的导体、绝缘体的知识、解释这些电工工具或电路元件各部分使用不同性质材料的原因。 评价: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教学设计什么叫导体?什么叫绝缘体?(2)教学设计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几种导体和绝缘体的名称。 (三)安全用电。 1.正确判断使用和维护电器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能对自己的判断说出理由。2.能与同学交流各自知道的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方法。 实施过程: 1.分为四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化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例如,干木头、毛巾是绝缘体,当木头、毛巾受潮,含有水分时,就变成了导体。因此,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 3.引导学生了解几种安全用电的知识:(1)教学设计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 (2)教学设计不要用力拉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3)教学设计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再让学生说几条安全用电的措施。 选择一种电动玩具,看看它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活动目标: 1.能分析一种自己喜爱的电动玩具,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前要说明活动目的,保证活动过程顺利进行。

导体和绝缘体[整理]人教版(精)

导体和绝缘体[整理]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常识性了解导体导电、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 3.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二)教具 学生线路实验盒一套,刻度尺,铅笔,橡皮等 (三)教材分析 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难点: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四)教法提示: 探究、引导、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1: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2:电流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引入新课: 电路中是否有了电源,合上开关,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呢? 实验1:线路板上按照本节教材上的实验连接电路,合上开关,在两金属夹A和B之间依次连入示教板上的导体(如:铜丝、铝丝、铁丝、碳棒、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和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松香、胶木、煤油、纯水等),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由实验结果可知,接入铜丝、铝丝等物质,小灯泡发光,说阻电荷能够通过这些物质,它们能够导电;接入橡胶、塑料等物质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荷不能通过这些物质,它们不导电。 3.进行新课 (l)导体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大地、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当电路中有了电源,还必须用导体(导线)把电源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后,电路中才会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能发光。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观察:一段导线,看看电线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电线的外皮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 (3)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①指导同学看课本中“绝缘体应用的几个实例”的图。 ②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实例。 (4)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以铝原子为例 ①铝原子核内有13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13个电子按2n2排列;最外层轨道有3个电子,它们绕核高速运转。 ②由于最外层的3个电子离校较远,它们很容易因某种原因而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③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原子间做无规则的运动,叫做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 在酸、碱、盐的溶液中也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叫做正、负离子。 在绝缘体里,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由此可知,任何物体里都存在正负电荷,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里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里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