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理论复习大纲-郭庆光完整版

传播学理论复习大纲-郭庆光完整版

传播学理论复习大纲-郭庆光完整版
传播学理论复习大纲-郭庆光完整版

传播学理论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传播学概论

一、传播概述

(一)传播

△1. 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将信息进行传递或接收的过程。

1)库利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将传播视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发展之基础

2)皮尔士从符号学角度视传播为意义之传递,符号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3)施拉姆则倾向于将传播视为一种社会行为,代表行为主义传播学之传统

2、人类社会传播的特点:

1)信息共享活动;

2)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3)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前提是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5)行为性、过程性、系统性。

(二)传播学

1、定义: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3、传播学的任务:关键是克服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这也说明了传播学的应用性特点。

4、五种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5、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

(四)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传播历史的回顾: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

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

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

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④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

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

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

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

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

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

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4、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

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符号与运用

(一)符号

1、符号的定义

△符号:符号就是可以指代、指称另一种事物的事物。符号能引起人对对象的一系列反映,即阐释活动,这一系列的反应是这个符号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一套关于对象的情景、情感和神经的活动。

2、符号的基本功能:

1)表述和理解功能

2)传达功能

3)思考功能

3、符号的意义

1)意义:

2)符号本身的意义分类:①字面义和引申义(语义角度);②内涵和外延(逻辑角度);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3)语言符号的暧昧性:①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的模糊。②语言符号的多义性的。

3)其他的符号意义:①传播者意义②受传者意义③情境意义

4、▲信号与象征符号(02年简答,04年术语解释)

信号表示的是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具有物理性质;

象征符号不仅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还能引出关于对象的概念

1)信号的特点:

①与其所表示的对象有着客观的因果联系和一对一的固定关系。

②表示的是具体事物

③是自然遗传的,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创造

2)象征符的特点:

①是一种人工符号;

②既表具体的事物,也表抽象的事物和观念;

③非遗传继承,通过传统和学习来继承;

④可自由创造,与对象的关系随意。

3)信号与象征符号的共性与区别:它们都是信息载体,具有“指代性”、“指说性”,即它们都是指代某事物的,而不是事物本身,都有“能指”和“所指”构成。

5、象征行为:

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事物、观念和思想感情的行为。其特点是:象征符的第一层字面意义转向第二层的引申意义,两层意义间具有类比性、社会性、约定性、价值性、目的性和行为取向性等。

△象征性互动理论:开创者为米德,集大成者为布鲁默。

1)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

2)基本前提是:①人根据“意义”行动和交往;②“意义”产生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③“意义”由人来解释。

3)内容:象征性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或意义而相互

1

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象征符或意义的互动产生于社会关系,并体现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形成的纽带,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理论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以及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二)语言符号系统

1、语言符号:能动性与创造性、灵活性、超越时空、发音经济。

2、语言的共性

1)语词创造的随意性

▲“语义三角图”(奥格登和瑞查斯)(2008年术语解释)P113

2)语言的开放性

3)语言的概括性

4)语言的社会性

3、语言与思维

△沃尔夫—萨皮尔假说:这种观点首先认为语言支配着思维,是思想的塑造者,说不同语言的人对宇宙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世界观。该观点的领一个核心问题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不同,世界的图示不同,文化便不同,语言决定文化。

4、语言与传播

1)语言与实际的矛盾

①语言是静止的,而实际却是动态的

②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却是无限的

③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却是具体的

2)语言的误用

①固定层次抽象

②忽视差异

③非此即彼

④无意识投射:指的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把主观的认知投射到客观的事物上,表面上看在客观描述事物,但实际上无意识的在谈自己的认识。

3)新闻语言的陈述方式

①报道:一种可以被证实的表述,排除了推论和判断的因素

②推论:任何对将来的表述都是推论,因为将来是未知的,而新闻推论的正确做法则是尽量基于已知而陈述未知,使对未来的推论具有现实的依据。

③判断:对某一事件、某人物或物体表示赞许与否的表达

(三)非语言符号系统

1)语言符号的的伴生符

2)体态符号

3)物化、活动化、城市化的符号

三、传播过程研究

(一)传播过程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

讯息:

媒介:

反馈:

(二)信息与传播过程

1、信息的定义: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2、▲信息与讯息:(03年术语解释)信息产生并被记载下来,无论是人脑的记录,还是其他形态的记载,其载体都是物质的,信息的物质载体就是讯息,它由信息符号组成,传递具体内容,而信息则是讯息载体所运载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两者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3、信息的特点、分类和功能

1)特征:无限性、可识别性、可转换性、可存储性、可扩充性、可替代性、可传递性、可分享性、可组合性、不完全性

2)分类:可按内容、存在方式、感知方式、符号种类、外化结果、传递范围、信息论方法、价值观分类

3)社会功能:资源功能、知识功能、娱乐功能、舆论功能、方法论功能

▲蒙太奇: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将一个个镜头,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相反想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义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

4、信息传播研究的方法论

1)信息论(香农)

2)控制论(维纳)

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是用信息反馈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既定目的。一个控制系统的体特体现在:

①目的性

②▲反馈:(03年术语解释、06年术语解释)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息作用于输入信息,并对信息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一个具有控制的系统称之为控制系统,其控制行为的实施依靠反馈来得以实现。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增加输入对输出的影响,使系统扩大或维持变化的行为,这种行为能使系统的输出值与目标值的偏差增大,离目标越来越远。

负反馈:显示变异的错误信息,使系统通过减少或消除变异而作出调节,既要求系统在策略上作出改变,以缩短与预定目标的差距。

③动态性:控制的本质属性是运动,是在动态中实现动态的平衡的目的

3)系统论(贝塔兰菲)

系统由客体、属性、课题之间的内部关系和系统的环境构成。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开放系统的特点: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组织化、自我调节和平衡、等同终结。

6、信息传播的一般过程

思想

指说对象

符号

2

1)传播的要素:信源、信宿、载体、传者、受者、讯息

2)德福勒模式

①噪音: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

正功能:指噪音干扰原来信息的正常流通,严重时可以使信息传播完全无效

负功能:指噪音能成为人类的一种干扰工具,对特殊信息进行干扰,或对受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

②反馈

人类传播的反馈:

3)▲传播的偏差

①环境因素:

②主体因素:

A经验范围:

B语言障碍:

(三)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2002年术语解释):拉斯韦尔提出,5W 分别指:who(传播者)、what(讯息)、whom(受传者)、which channel(媒介)、what effect(效果)。后来麦奎尔将这五个要素连成一个直线的传播模式。

意义:第一次将人们的传播活动表述为一个清晰的过程,为我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2)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香农和韦弗提出,其模式为:信源-发射器-噪音-接收器-信宿;该模式本来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但对传播学的传播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意义:引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社会传播也是如此。香农的信息论对传播学最大的贡献还是将信息的概念引入传播学。

直线模式的共同缺陷:①容易将传受双方角色固定化,而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②都是没有考虑到传播活动的反馈性,缺乏互动。

2、循环、互动模式:

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02年简答题)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

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5)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四)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p65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4、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下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四、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一)人内传播(自我传播)

1、人内传播的定义: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个人

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2.人内传播的过程: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3.人内传播的特点:

4、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1) 米德的“主我客与我”理论

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由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可以促进“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人事对象的同时,也把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3)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米德认为这种思考发生在遇到暂时的挫折或难以解决的新情况之时。这种思考是一种重构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解释和行动的过程,具有超越性和创新性,是推动个人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内省式思考不仅是横向的社会过程,它也是纵向的社会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人的思考会将其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对最有利或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人际传播

1、▲定义:(02年术语解释、07年术语解释)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传播系统。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往,是人际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际互动——浅层次人际关系——多次互动——深层次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的关系:人系传播的土壤是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的建立或加深过程中,人际传播才得以开展,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人际关系形成的动机和规律以及人际关系所受到的影响等因素,都与人际传播有关,人际关系的维系、展开、是依靠人际传播来进行的。

2、人际传播的媒介:语言文字(核心)、姿态、服饰、发型、身体

接触等等。

3、人际传播的形态

1)近邻律

2)对等律

3)一致律

4)互补律

5)个人特征影响

3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有好的印象后倾向于推论这个人的其他一切品格都好,相反,认为一个人是“坏的”,就对他的一切倾向认为都“坏”,这是“消极否定的光环效应”。

定势效应:指对一个人的某个品质特征作出判断后,就从这个品格推断他有其他特定品格,定势思维将一种个性特征与其他特定的个性特征的关系看成是固定的必然的联系。

▲刻板印象(07年术语解释):

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统称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因而它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投射作用:指把自己的特征归属于别人,即人们倾向于假设别人与自己是一样的

4、人际传播的动机:

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

4)满足个人的社会性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

▲“镜中我”(库利):(06年术语解释)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5、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互动性强

2)及时的反馈

3)全息化传播

4)在共同的经验范围内传播

6、人际传播中的障碍:

交流分析理论(贝尼尔):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形态:“父母”自我形态,“成年”自我形态;“儿童”自我形态

7、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1)对于社会来说,人际传播是社会成员交往的重要渠道,是形成社会关系和分工协作的重要纽带,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2)对于个人来说,人际传播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对个人的成长有极其巨大的影响。

8、人际传播的负面影响

原本就不确切的消息在接收者再传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削平、磨尖、同化而被夸张和扭曲。

如何防范人际传播的这种负面效应:首先,增加透明度,要从根本上消除流言和谣言产生的基础与动因,要维护社会的安定,保持民主渠道的畅通,并且应该用各种方法提高公众的成熟度和抗干扰能力。

△9、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理论:“镜中我”理论、塔尔德

的“社会模仿”理论等等。

社会模仿理论:模仿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基本原则,由于模仿而产生了群体的规范价值,一方面激发社会发明创造的出现,另一方面形成社会的趋同。

2)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的理论:“舆论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扩散论”等理论。

①▲舆论领袖(08年名词解释)

那些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评判的人。

②▲两级传播论(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05年简答解

析)

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前述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

③▲创新与扩散理论(罗杰斯和休梅克)(05年简答解析、06年术

语解释)

1)提出

1962年,罗杰斯和休梅克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采用和普及过程,出版了《创新的传播》一书,该书对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对"两级传播"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并研究了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的,并在社会系统中得以推广的。

2)观点

①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

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的有力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有力。

②认为"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括四个环节:知晓、劝服、决定、确认。

③认为大众传播早期过程比以后更有影响,传播过程呈"S"形曲线,

即在采用开始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至居民一半时速度加快,而当其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

④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事物的传播和说服人们采用它

们的最有效途径。

3、评价

①提醒我们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最初应尽量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及

时、迅速、广泛的传播长处,而当人们对新事物普遍了解充分把握

4

以后,尽量调动人际渠道的积极性,借助人际网络传播劝服性信息,以产生预期效果。要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

②但是由于缺少反馈环节和与实际情况不问吻合等原因有着一些局限性。

五、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1、定义: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一旦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则产生,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群体成员的行动以及群体决策。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2、群体意识:

3、群体规范的作用:

1)对群体传播的制约作用:①排除偏离性的意见;②控制群体的意见分歧和争论;③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④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有着重要的推动或制约作用。但群体规范的作用也要受制于群体意识、群体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方面的因素。

2)群体归属: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因而每个人都或大或小有其特定的人际关系网络,会归属于某个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群体。他所处的群体通过群体压力的方式对他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各种影响,从而制约着传播效果。

4、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趋同心理下的合意形成机制: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加上少数派中没有意志坚定的中坚分子,因迫于信息压力,大多数群体成员希望与群体多数意见保持一致以避免被孤立和制裁,使得多数意见往往能够压倒并改变少数意见。

非趋同心理下的合意形成机制:由于少数意见中存在意志坚定和态度顽强的中间人物,他们往往能对多数意见进行有力的反驳,从而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是颠覆多数意见,变少数意见为多数意见。

5、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二)组织传播

1、组织的概念: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意志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2、组织的特点: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与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3、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传播主体,用以建立组织结构、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的信息传播过程。

4、组织传播的分类:

1)内部传播

2)外部传播

5、组织内传播的机制:

1)正式渠道——体现了“组织人”的特点。纵向传播(单向性)与横向传播(双向性、互动性);纵向传播要把握好组织的层次和环节,横向传播要有制度化的保障。

2)非正式渠道---体现了“社会人”的特点。主要是指组织内的人际

传播和小群体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一般特点——信息交流广、渠道多、方式多样、双向性与互动性强、情感交流多。

6、组织外传播: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和信息输出活动。信息输出

活动的几种形态:①公关宣传(PR,Public Relation);②广告(AD)宣传;③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宣传:由企业理念(文化)标识、行为规范标识和视觉/听觉形象标识三个要素组成。PR学、AD学、CIS研究已经成为传播学的三个重要分支学科。

7、组织传播的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8、组织传播理论流派

1)古典学派

2)人际关系学派

3)人力资源学派

4)系统学派

5)文化学派

6)批判学派

六、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征

1、▲定义:(03年术语解释)由组织化的传播机构及其专业人员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发的受传者传播信息的社会过程。

2、大众传播的特征:

1)传播者是职业型的

2)受传者是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流动隐匿的不确定受众

3)媒介以现代技术为基础,大量快速复制讯息

4)讯息能大量复制、传播速度快、信息反馈具有延迟性和间接性5)高度社会化的传播活动,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以非语言的表情、姿势为辅助

3、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

(1)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2)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3)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4)公共性与公益性(制约因素)

4、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06年论述题)

1)▲大众文化:(09年名词解释)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特定形态的文化,它以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生产模式制造,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满足规模庞大、成分复杂的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

2)大众文化的特性:

商业和消费性

娱乐与消遣性

通俗性

易复制和模式化

流行与指导性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概述

①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5

②赖特的“四功能说”

③施拉姆的功能观

④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功能观

A、▲地位授予:(04年术语解释)

拉扎斯菲尔德从大众传播能够引导舆论的角度,提出大众传播具有授予社会地位的特殊功能。即媒介能够提高人或事的社会声望地位。

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规范

C、▲麻醉功能(05年简答解析、06年术语解释):

所谓“麻醉功能”,即大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难以自拔,而失去了社会行动力,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2)△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①环境监测功能。对社会而言,可能发出自然灾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巩固社会规范。对个人而言,提高新闻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而言,可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文化而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

②社会协调功能。激励和动员群众,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形成论文中心。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也防止受传者因信息过多而无所适从。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地位,防止外来文化“入侵”。

③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对统治阶级来说,促成社会社会化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对文化本身来说,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作用。

④娱乐功能。有助于把统治阶层的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文化体系来说,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

2)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①剥夺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②降低审美能力和文化水准

③剥夺人们的自由时间

④剥夺人们行动的乐趣的能力

3)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

大众传播功能具有暂时性、适应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四)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

2.大众传播对人及环境的影响

(1)人与环境互动过程发生了变化

(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3、△“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五)大众传播技巧研究

1、关于态度

2、关于传播技巧

1)古代传播技巧研究

2)西方古代对传播技巧的研究

3)西方传播学对传播技巧的研究

①宣传七大技巧

②卡特赖特的劝服原则

“引起注意”——“唤起认知”——“促使决策”——“有利行动”

③耶鲁学派的说服策略

④莱平格尔的劝服设计

A、刺激—反应设计

B、激发动机设计

C、认知性设计

D、社会性设计

E、性格性设计

七、媒介△△△

(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媒介的定义: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

形式与机构,是传者与受者之间进行传播活动的桥梁。

2、媒介的发展与演变

1)原始媒介模仿

2)语言媒介共时性

3)文字媒介历时性

4)电子媒介融合了共时性和历时性

▲2、媒介理论

1)▲媒介时空倾向理论(哈罗德.英尼斯)(06年术语解释)该理论认为,所有的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因此可以从有关空间领域和时间持续方面对它们进行评价,而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时空倾向性,因此,文明的进程与传播媒介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

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传播媒介

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03年简答题、07年论述题)

①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

评价

1)这个观点的提出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6

他认为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2)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②▲媒介即讯息(04年术语解释)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会后果。

意义:

1)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2)强调媒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缺陷:

A 把媒介技术看作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极端性

B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制度对它的制约——片面性,因为媒介是人创造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也反过来规定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

③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就是"热的",如照片、广播、电影等。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

冷媒介:提供给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需要受众予以补充、联想,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画、电视、电话等。

评价

麦克卢汉主张将媒介这样划分,是为说明正确运用它的重要,给人以启示。各种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对媒介的研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但是这种分类的确有些牵强而且似是而非。

④地球村

在自然社会,口语是主要以传播媒介,人的交往受距离的限制,文学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进入"眼睛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疏远。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

影响

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影响,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强,经社交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⑤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总体评价

意义:

A他的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他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媒介,而且包括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

B他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纵深的品质。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C他的这些认识角度和方式开拓了媒介研究的眼界与范围,也使人们真正看到媒介作为客观存在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D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符合当前世界的发展趋势。

局限

A只强调媒介工具和技术的巨大能动性,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其他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

B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人仿佛成为媒介主宰的对象。

C忽视媒介具体内容,对冷热媒介划分过于牵强

D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解释的人类行为也是片面的。

E其分析的客观性、科学性、实证性不足。

3)△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英尼斯媒介的理论的关系及发展。(08

年论述题)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事实上,真正首先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是他的老师罗德·英尼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英尼斯的理论认为,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而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麦克卢汉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归纳,麦克卢汉是拼盘式表述方式。

4)日本传播学界关于媒介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研究

▲“电视人”:(03年术语解释)①随着电视普及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刺激中成长,较之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辈一代显得非理性化,更重感觉;②由于接触电视过多,减少了社会实践与交往的时间,他们大多养成了封闭、内向的性格,崇尚个人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

▲“容器人”:(03年术语解释)①在电视环境中成长的这代人,其内心世界就像一个“罐状”容器,封闭、孤独,难以与其他人进行深入的心灵交往;②但他们对于媒介却有较强的认同感和依赖性,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呈现出为浮躁、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典型的“媒介依存症”。

“充欲主义”:电视刺激了日本人的物欲,造成了日本人奢侈化的倾向,使得日本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逐渐沦丧,日本人的奉献精神已转变为个人的享乐和“充欲”主义。

5)▲新媒介发展趋势及其冲击:(03年简答)

1)新媒介:

2)新媒介的特点

7

①双向性。

②信息内容和传播对象的特定化。

③媒体功能的融合,即“多媒体化”。

④国界的消失。

3)新媒介的意义:

4)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1、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1)▲把关理论(库尔特.卢因)

1、"把关"的概念

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加工过程就是把关。它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有效的受众。认识和研究把关过程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揭示把关过程,它使传播对象使为懂得应如何评价已经过关的内容,并促使把关人对自己借以决定取舍理由作出评价。

2、把关的原因

1)信息的差异性:客观世界信息属性,作用差别——过滤筛选

2)传播者的差异性:传播者目的不同——选择满足目的的信息

3)受众差异性:受众的需要心理差异——选择不同信息满足不同需要

3、把关的过程

1)搜集信息:到社会自然界寻求适合传播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2)过滤信息:根据传播目的及信息受众情况,筛选、过滤已收集到信息;

3)制作信息:将研究确定要传播的信息符号化化(编码),加工成信息;

4)传播讯息:将制作好的传播品通过媒介网络发布出去,到达受众手中。

4、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传播者进行把关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因传播者所处的社会、媒介组织以及个人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认识影响把关因素可使传播者把关更有效,更符合社会需要。

(1)政治、法律因素:把关时必然考虑的基本因素。

(2)经济因素:如何处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国把关人首要问题。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价值标准体系,文化开放程度。

(4)技术因素:技术条件水平。

(5)信息自身因素: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6)组织自身因素:必然以本传播组织要求规范传统标准进行把关。

(7)受众因素:为实现传播目的对受众了解。

(8)传播者个人因素: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个性创造力,经验能力)、传播方式(能力水平,个人编码方式水平,个人传播能力)。

2、媒介环境理论

1)培养理论

2)▲戈夫曼(07年论述题)

框架效果(09年术语解释)

2)▲情境理论(梅洛维兹)(07年论述题)

主要论点:

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

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

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

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

梅罗维茨理论的缺陷: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联系,无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梅罗维茨理论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

3)△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

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三)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定义(06年术语解释)

指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大众传播所实施的牵制、约束和影响。一方面是对大众传播进行规范和牵制,不让信息自由流通或超出允许范围,另一方面则是对大众传播进行引导、诱导和影响,使信息按照某种社会力量的意愿来流通。

2、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控制的思想与模式

1)集权主义理论

思想主旨是: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

8

*背景:印刷技术的飞跃使得近代报刊诞生并迅速发展,欧洲封建王朝和专制政府如临大敌,连续出台一系列法令来严密监督和控制报刊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出版控制制度;最著名的法令便是英国的《星法院法令》。

*内容:①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政府的利益;

②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和权威,不得批判政府和主流价值观,否则属于犯罪行为,将受法律的严厉制裁;③实行出版物事先审查制。

2)自由主义理论

其基本主张有: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背景:形成于十七八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与极权主义制度斗争的产物。一大批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大力宣扬人权和民主思想,特别是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和密尔的《论自由》对这种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内容:

①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许经过政府特许;②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官员;

③新闻出版绝对自由,事先审查制不合理;④“真理”和“谬误”应得到同等的传播机会。

3)▲社会责任理论(03年简答)

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背景:

1)20世纪后,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电子媒介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媒介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和利益集团手中,这种趋势导致的结果便是大多数人失去了公开发表言论的渠道;

2)同时媒介在利益驱使下大量制造低俗的内容,严重危害了社会道德规范,产生了各种深刻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内容

(1)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理应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2)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应该真实、客观、公正;

3)媒体应该遵纪守法,不得传播有违法律道德的内容;

4)受众有权要求媒体传播高品味的内容。

*目的:防止传媒垄断而引起社会矛盾激化;防止媒体为逐利而引导社会成员堕落。

4)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

5、△民主参与理论(代表作: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1983. 巴隆《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1973.)

*背景: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得媒介垄断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般民众参与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该理论的出现正

是一般民众要求参与媒介活动的强烈意识的结果。

*内容

①任何人和弱小的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②

媒介应该主动为受众而存在,不应该主要为媒介组织、政府、广告客户而存在;③社会各个群体和阶层都有权拥有自己的媒体;④小规模、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媒体更合乎社会理想。

核心价值:多元化、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与平等性。

3、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具体体现

1、传播制度: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控制

或制约作用的部分。主要是政治(法律/行政手段)、经济(垄断/资本/广告)、受众(言论/购买/法律手段)三方面的监督和控制。

2、政治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

1)对大众传媒所有制的规定和控制

2)法律法规

3)政策、行政手段

4)国家引导舆论的控制

3、经济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

1)垄断集团对媒介的控制

2)广告

3)经济实力对传播秩序的影响

4、文化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

八、受众△△

(一)关于受众

1、受众的定义:一对多传播活动中的对象或受传者,即信息传播

的接收者

2、受者的三重身份:信息的目的地、反馈信源、寻觅信息的人

3、受者的心理特点:

1)受者的目的:解闷消愁、人际关系、确认自我、监视环境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

2)受者的接受心理

①选择性心理: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A受者主观因素与信息内容一致的关系

B受者主观因素与信息内容不一致的关系

知行不和谐理论(费斯廷格)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②▲遵从性心理:(02年术语解释)群体因素、个体因素

③求知求新心理

④表现心理

⑤移情心理

(二)作为大众的受众

9

1、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传播时代里,大众成了最主要的受众,也是传播学受众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大众社会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分水岭。由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大众传播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观遭到破坏,社会成员失去了价值参照体系,大众变成了分散的、同质的、“孤立无援”的原子式存在。大众是一种未组织化的群体,有着自己的特点:规模巨大、分散性与异质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匿名性、同质性。

2、大众传播中受众的主要特征(03年简答)

①广泛性。

②混杂性。

③分散性。

3、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西班牙,奥特伽《大众的造反》(20世纪30年代以前,极力贬低大众);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曼海姆(深刻分析和批判了对功能合理性的追求导致大众越来越受到压抑而被少数权力精英所利用,成了走向法西斯极权的手段和工具);【颇有些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的意味】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主要通过对大众的同质性、冷漠性、非批判性等特点来剖析战后美国社会的种种病理现象)。(4)大众社会理论的评价:如前所述,大众社会理论十分庞杂,并非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将社会精英与大众对立看待,实质是一种精英史观。不过该理论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社会。

(5)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条件:

(6)大众社会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提示了:(作为大众的)受众的被动性> 拷贝支配”的社会

(三)作为市场的受众

(受众即市场,把受众看成消费者,此观点容易忽视媒体的社会效益,忽视受众的立场;注意与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相相联系)。

(四)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传播权:起源于十七八世纪的“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学说,到现代已发展成普遍的人权和民主原则,是社会成员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它指社会成员拥有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他人和社会传播自己的言论、观点、思想、著作等的权利。

2、知晓权:起源于十七八世纪的“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学说,到现代已发展成普遍的人权和民主原则,是社会成员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广义上指社会成员拥有获得其所处环境的各种必要信息的权利;狭义上指公民对国家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权,是一项政治权利。

3、传媒接近权: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它指一般社会成员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发表观点、言论、主张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简言之,大众传媒有向受众开放的责任和义务。

(五)受众研究

1、受众研究史上的四大经典理论(梅尔文.德福勒)

个人差异论

社会群体论

社会联系论

文化规范论

2、受者中心模式(05年论述题、07年术语解释)

1)▲使用与满足理论(03年简答、09年名词解释)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主要观点:

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经后人的补充和发展,综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过程:

①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

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②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

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

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这种媒介印象或成为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③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

④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

⑤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

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意义:

①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

上掌握控制权,该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

②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

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

③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

局限

①科学根据不可靠,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忽略了社会条件和

所处环境的制约。

②受众的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有选择的接触"范围,其接触行为

通常是仪式化的,而非高度精心的

③脱离传媒生产过程和社会系统来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

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2)使用与效果论

个人需求只是导致媒介使用的一个因素,受众群体及个人的相互影响构成了受众的内在因素,与媒介内容导致的显而易见的一些作用结合,两者综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以媒介内容为主要决定因素而产生的结果,叫做“效果”;

10

以受众因素为重要决定因素而产生的记过,叫做“后果”;

一部分取决于媒介内容,一部分取决与受众因素的,称之为“效——后果”

3)信息寻求模式

前提:每个人都将回避与他心目中的现实形象不一致的信息的倾向。

认为形象的一部分由个人的自我概念构成,受者的个人人生经验、自我认知及处理信息的方式等,构成了他心目中的“现实形象”,当他受到外界信息刺激后,总是把刺激与心目中的形象进行对照,然后决定是认可、回避还是加工。

九、效果△△△

(一)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

1)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较为心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微观)

2)传播活动特别是大众传播活动对其受众以及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不管这些影响有意还是无意,直接还是间接,明显还是潜在。(宏观)

2、大众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认知层面)、价值形成与维护(态度层面)、行为示范(行为层面)。

3、麦奎尔(英)总结了三种大众传播效果的理论:

1)“常识”理论,传媒为公众提供常识。(直观、零散)

2)“现场理论”(传媒工作者角度)

3)社会科学理论,大众传媒应该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又应该受到一定的社会制衡以防止其负面效果。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05年论述题)

▲1.枪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头三十年)(02年术语解释)现实背景:

①大众传媒高速发展;

②各种社会精英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以达到各种宣传目的;

③一战后的宣传研究过分夸大了大众传媒的力量。

理论背景:

魔弹论与当时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刺激――反应)以及大众社会论(大众成了无助的“原子”)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批判的它的唯意志论观点。

核心观点:

①大众传媒影响力强大,其所传达的信息可直接引起受众的迅速反应;

②大众传媒可以直接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是人们的行动。

2、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

该观点认为大众传媒的效果由于媒介的性质和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限制。

霍夫兰电影研究

两级传播论

电视与儿童研究

终结因素论

3、适度效果论(40-60年代的又一研究领域)

使用与满足论

创新——扩散论

议程设置论

文化规范论

4、强大效果论(1980年以来)

沉默的螺旋

(三)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霍夫兰与耶鲁研究

1、关于传播者

1)传播来源

①知名度

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自不同的传播者,人们的接受程度不一样,获得的传播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信源的权威性知名度越大其可信度就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

②可信度

1951年,霍夫兰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即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明效果越小,此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进行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③▲睡眠者效果/休眠效果

信源的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度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以后,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霍夫兰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消息来源与观点有分离的倾向。受众对传播来源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这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④动机

传播来源的动机与传播活动的效果二者关系,当传播者的动机同他本人的利益相反时,他的劝服力量才最大,即使传播者的威信不高,也能人们的态度改变。

2、传播方式

1)"只说一面"与"两面都说"

①"只说一面"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

断材料,观点集中,简洁明快,但易产生心理抵抗。"只说一面"对于原来就赞同此观点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有较强的说服效果。

②"两面都说" 在提示已方观点或有利材料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

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给对立观点的发言机会,有"公平感",可消除心理反感;但论旨复杂,理解难度增加,不易把握。"两面都说"对于原来反对此观点,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有较强的说服效果。

2)"先说有利,后说有利"

施拉姆认为首先提出论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论点在被记住上是有利的,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有利于唤起人们注意,金字塔结构则有利于加深人们的印象。

3)“明示还是暗示”

耶鲁研究表明:"明白"优于"含蓄",直接表述更有效。但相反的观点认为:受众自己得出结论容易记忆,效果更好。因此得出结论:

11

对于通情达理者含蓄暗示更有效,对于轻信盲从者直接给出结论的方法更有效。

4)“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

研究表明,动感情的诉求方式较之逻辑理性的诉求方式更可能导致态度的改变,然而现实一般是两者并用。在现实的传播内容中往往既有情感因素,又有理性因素,前者打动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后者使受众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行为。将二者结合,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的效果最佳。

5)诉诸恐惧(警钟效果)

所谓恐惧诉求,是指在劝服信息中夹杂有威胁性成分,使受众产生惧怕心理,借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至于威胁性成分多少和程度如何才是有效的劝服手段存在不同的意见:贾尼斯刷牙防牙病实验说明"轻度"诉求效果最好,"中度"、"重度"最差;霍华德等人的实验证明最强的恐惧最有效;另外一种主导的观点认为:中等程度的恐惧诉求导致最大的态度改变(如倒"U"形状曲线)。实际的情况多种多样,而决定恐惧度强弱的主要因素又在于具体的传播内容。

3、传播对象

1)听从性

听从性大的人容易被劝服,决定听从性大小的是对自己的主观评价,自我评价高的人听从性弱,自我评价低的人听从性强。

2)自我涉入程度

3、▲预防接种理论(防疫论)

预防接种理论又称防疫论,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20世纪60年代进行实验,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经研究提出预防接种理论,并提出"防疫"一词。其基本观点包括:

他在研究中发现:当说服对象接触到对于基本信息的攻击,以及这些攻击的反驳(即反宣传)时,原先接受单方面讯息的几乎都受到了相反观点的影响,而那些原先接受正反两方面讯息的人的态度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因此,要增强一个人思想上的防疫力,可以使用滋养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息的观点,也可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观点,一般地接种法较前者有效。

经过预防接种的人在接触到了对于基本信息的攻击(反驳)时会形成一种通用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足以使这些基本信息在接触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至于改变。

4、对霍夫兰与耶鲁研究的评价

这些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它们对传播学的重要意义是很明显的,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不能不注意这些劝服艺术。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耶鲁研究的弊端也是存在的,他们过于拘泥于实验性的论据,而实验环境大多是认为的,同实际的传播环境距离是很大的。

(四)▲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理论(02年术语解释、05年简答解析)

(麦库姆斯 D.L肖 1972 《舆论季刊》《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概述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

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2、观点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3、应用

1)建立共识,实现对话: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成某种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

2)提高责任,引导舆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故记者的责任心就很重要。

3)构造事件,吸引眼球:公关人员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

4、意义:

1) "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

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 "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5、局限:

1)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五)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诺依曼 1974 《传播学刊》 1980《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1、主要内容: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

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12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2、不足:

1)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3)“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4)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

3、“沉默的螺旋”假说的重要意义: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1)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2)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六)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03年简答)

1、提出

“培养理论”又称“教养理论”、“涵化理论”。它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电视媒介在当时所发挥的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十分严重。格伯纳等人在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了"培养分析"的研究。

2、主要内容

1)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的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便是伯格纳等所称的教养作用,或者说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观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

2)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显示观

3)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中

4)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但是这种"主流"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的。

5)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即所谓的"共鸣"。

3、评价

1)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

2)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

3)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

4)教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七)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03年术语解释、05年简答解析、08年论述题)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

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基本观点

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

1)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已有知识的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

3)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选择性心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5、发展与改进

1)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2)因传播而出现的知识沟不纯粹是知识的差距,也可能是涉及态度和行为的,罗杰斯提出“传播效果沟”

13

3)这种差距并不局限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好与差人群之间,可能还存在与对政治的兴趣多少,以及年龄不同等。

6、现实意义

1)知识沟假说提醒我们: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衡获取信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硬件软件都还有一些差距,应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缩小(知识沟)差距

2)我国在新传播领域仍存在地区差距,因此政府应在"硬件"方面对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设施的普及程度。

3)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或者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应在"软件"方面培养新媒介使用的技能,加强教育。

由于不同人群对媒介的接触有不同,这提醒信息活动的策划者研究受众的必要,若要影响不同的受众就应选择不同的媒介。

(八)▲发展传播学(施拉姆和罗杰斯)(05年简答解析)

大众传播可以在四个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直接的作用:推广农业新技术、普及卫生知识、扫除文盲、推广正规教育

十、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一)国际传播:

1、定义:以国家社会为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重点报道领域是国际政治与经济。

2、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

3、国际传播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二)全球传播:

1、定义:国际传播的扩展,全面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越来越多元化,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

3、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4、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三)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1、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现状:---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失衡状况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背景: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

第二阶段 1978《大众传媒宣言》--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麦克布莱德报告:(04年术语解释)又名《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0年发表的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传播不平衡的报告书,该报告鲜明的反西方传媒垄断、反文化帝国主义论调以及要求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态度引起了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强烈不满,直接导致了英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过该报告仍然被视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传播不平衡

问题上对发达国家的一次重大胜利。P246

第三阶段从美英推出到现在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作出让步

(四)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

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信息主权:

3、▲文化帝国主义(09年简述题)

少数发达国家以强大的经济、文化实力向发展中国家大肆推销其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以实现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文化方面的控制,现代的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文化帝国主义扩张的“排头兵”。

十一、传播学研究史&学派△△△

(一)传播学的诞生

1、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其形成是许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传播媒介发展。

第二、历史社会环境。

第三、社会科学的发展。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第一、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和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第二、在经济上,一方面传播学的兴起与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在两次大战中和以后日益壮大,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大众传播业。

第三、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

(二)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源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源流

1、欧洲源流:

1)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

著有《模仿的法则》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模仿理论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出版《舆论与群集》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套的作用。

2)西默尔(Gerog Simmel,1858-1918):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

2、美国源流:

1)杜威(John Dewey,1895-1952):

14

美国著名实用注意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传播学者。

2)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专设"传播"一章,对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库利可以说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行了理论化常识的以为重要学者。库利关心的重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镜中我”,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人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湖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库利认为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帕克(Robert Ezla Park,1964-194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和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提倡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具有社会性,社会性的产生离不开传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传播是在某种意义、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和看法的社会心理过程。因此帕克也被称为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4)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

芝加哥学派中影响仅次与帕克的二号领袖任务,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米德关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以及社会自我理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影响,他提出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5)▲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62): (09年简述题)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在《自由与新闻》《舆论》等著作中,李普曼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李普曼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李普曼是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者之一。

(三)传播学奠基人及其学术贡献

1、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80)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他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1927年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轰动一时,成为宣传学的经典著作。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这是他对传播过程,结构及功能作的一个较全面的论述,成为早期传播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文章明确提出传播过程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和传播的效果怎样,后人称之为"拉斯韦尔公式"。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和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播遗产(文化)

总之,他在宣传分析领域的成就是巨大的,对传播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的分析方面影响是深远的,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传播学

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

2、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1890-1947)

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并创立群体动力研究中心。群体动力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

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的行为。二战中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劝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研究。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卢因对传播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提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概念,“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

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zarsfeld,1901-1976)

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最早将社会调查法系统地应用于受众研究,基于对研究方法作出的贡献,被称之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toolmaker)对传播研究方法贡献在于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等科学主义研究方法。他和卡兹在伊里进行选民投票影响因素研究后发表的《人民的选择》中传播学研究史的一个里程碑,该书提出了“先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

和“两级传播”等概念和观点,结束了“枪弹论”理论统治传播研究的时代,进入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一方面使研究者深入认识到传播环节中的从多因素,另一方面,推动了传播学的研究特别是传播过程的研究,后来学者在此基础建立了“多级传播理论”。

4、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21-1961)

实验心理学家,他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与形成的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其中集中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如二战期间主要研究陆军部拍摄的军事教育影片对军人的影响。他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大大开拓了传播学的视野研究领域,二是他从信源的可信性、传播技巧、受众属性等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大量实验考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5、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8)

施拉姆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为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1)人际传播模式: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循环反复周流不息的过程,参与双方同时具有发出讯息和接受讯息的功能。

2)大众传播模式:媒介组织从信源输入讯息,经过译码,然后通过编码发出。由于媒介组织的放大作用,输入讯息只是针对媒介组织的个别人,而输出讯息却是面对广大受众。

15

3)评价: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它代表的是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从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出发,凸显了信息反馈和传播互动等特征。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只是把传播过程当成一个封闭的内部过程来考察,而忽略了传播过程之外的许多因素。

4)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1]由美国教会全国委员会作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资料编辑出版后,曾得到美国领导集团的赏识和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授予的奖章。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

▲(四)经验学派VS批判学派(03年论述题、07年论述题)一)经验学派

1)定义:

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从经验事实出发并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

2)社会观:

多元主义,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一个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格局,而非阶级支配的格局。传播学的任务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而非变革现有资本主义传播制度。

3)目的:

1)推销商品或推行政府政策,解决紧迫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2)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4)方法论:

1)研究程序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研究技术的固定性,以便于后来者验证。

2)强调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反对从理论到理论(观念到观念)的纯抽象说明。

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构建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者“定理”,并能够揭示社会现象的原因和客观规律。

5)意义:

经验学派将传播研究大量集中于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就曾经设想传播学应该发展成为一种全面的行为主义学科),探索传播对于人的行为的规范和修正作用,具有很高的社会应用价值。但对于宏观的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等重大问题较少关注。

6)缺陷:

1)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复杂性不能单靠量化的经验材料来说明。2)经验研究的方法往往只有概率上的意义(调查研究)或者特定实验条件下的意义(实验控制)。

3)经验研究主要反映的是微观现实,难以对宏观的社会整体作出有效的研究。

4)经验性方法的“纯客观”研究必然带有研究者特定的价值观或其背后的某种意识形态。

▲2、批判学派

1)定义:以欧洲学者为主,主要通过思辩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

的社会科学流派。

2)社会观: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把资本主义本身作为社会变革对象。

3)目的:

1)批判资本主义的商业促销文化,并剖析大众传媒在这一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

2)关注的焦点是资本主义垄断媒介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剥夺;

3)探讨恢复这些被剥夺的人的基本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4)方法论:

1)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着重研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经验学派所忽视的重大宏观问题;

2)以思辩为主,反对纯粹的实证主义态度,可以用经验调查和量化分析的方法来辅助辨证分析方法。

5)意义:

1)突破了经验学派较为狭隘的行为主义研究模式,从更宏观的层次深刻剖析了现代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大众传播结构与广大受众之间的深刻矛盾;

2)大量地将社会理论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丰富了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6)缺陷:批判学派大多偏重于理论分析与研究,很难被经验性的材

料或证据所验证,缺乏实践基础,显得“头重脚轻”。

(六)五分法之主要研究流派

1、过程学派

2、效果学派

3、符号学派

4、批判学派:①法兰克福学派②意识形态理论学派③政治经济学

派④▲文化研究学派(08年名词解释)

5、技术决定学派

第二部分:备考题汇

1、美国传播学产生的学科和历史背景、早期思想来源

2、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及其主要成就与观点(库利、帕克、米德、

李普曼、施拉姆提出的四大奠基人等)

3、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人物及相关的主要概念

4、美国经验学派与欧洲批判学派之比较

5、传播的技术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英尼斯、麦克卢汉、

梅洛维茨等)

6、人类传播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传播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辩

证关系(尤其是大众传播与近代资本主义革命、电子网络媒体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之崛起)

7、美国经验学派对传播模式研究的三个阶段(线性、控制论、系

统论)及其代表性模式

8、不同的传播类型及其互动关系(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

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大众传播的功能理论

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同角度分析大众传播的具体功能。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当前热点问题.(禽流感与新闻报道、政务公开与信息透明、知情权与民主发展、社会危机与政府公关等、创意经济

16

与信息传播产业改革等)。

10、宣传、舆论、新闻、广告及其关系辨析。常见的宣传技巧。舆论监督以及当前我国的舆论监督现实。新闻改革与新闻业热点问题(新闻腐败、新闻法制、体制变革等)。广告与新闻媒体、大众文化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广告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虚假广告)。

11、把关与把关人理论、制约把关的各种要素。从这一理论看西方新闻传播的镜子理论和客观性原则。运用把关理论分析网络传播中的把关行为及其新特点。

12、施拉姆等人提出的四种传播制度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对这一理论的评价和修正。

13、媒介产品的大众文化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传播内容的现实问题(大众传播娱乐化发展、传播内容个性化和小众化趋势、电视真人秀等现象)。

14、传播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如何看待媒介技术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为什么说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是错误的?如何据此评价麦克卢汉等人的技术主义倾向?

15、当今网络等传播新技术与网络社会的崛起之间的关系。网络传播呈现出的技术特征,及其对传统传播形态的冲击。传统传播形态是如何适应这种挑战的?(了解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社区、论坛;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它们对人类传播的影响和启示等)。(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发展热点等)

16、受众权利的内涵,当前我国受众权利发展的现状。

17、几种主要的受众理论(个人差异论、社会分化论、社会关系论、民主参与论、文化规范论等)。

18、需要与满足研究的基本主张及评价

19、受众的社会心理研究相关问题(受众的选择性行为、分众化的现代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等)。

20、传播效果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理论和时代背景。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代表性研究案例)。

21、议程设置理论的理论来源、发展过程、主要观点以及如何评价?议程设置与舆论监督、舆论引导之比较。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实际的传播现象。

22、沉默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评价。结合实际,分析反螺旋模式存在的可能性(如网络传播中的情形)。

23、培养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评价。结合实际,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传播暴力、大众消费文化、媒介意识形态等传播现象。

24、知识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修正和评价。结合实际,谈谈这一理论的政治学、社会学意义。

25、霍夫兰等人的说服研究的主要理论和评价。(传播来源与传播效果、诉诸恐惧、睡眠者效果、第三者效果、防疫论等)。

26、流言产生的社会机理。结合实际谈谈大众传媒的“危机对策”。

27、现代化理论与发展主义。发展传播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性理论(施拉姆、勒纳、英格尔斯、罗杰斯等)。

28、创新扩散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29、媒介娱乐化

1) 相关概念:娱乐化、新闻娱乐化

2) 娱乐化的产生与发展

3) 娱乐化的成因与表现

4) 对于娱乐化的不同评价

30、如何评价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的传播制度现状及其变革趋

势。

31、当今全球媒介产业改革的主要趋势(新自由主义的放松规制潮

流)。我国传播产业改革的历程与现实问题(行业资源整合与调整)。

1)世界传媒业的变化与趋势

2)媒体工业作为世界市场中的媒介组织

3)传媒业与经济全球化

4)传媒业与全球文化一体化

5)全球化的媒介策略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政治全球化的加速

3、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32、传播全球化,全球化与传媒业

所谓全球化,就是“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

将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融为一体,以整个地球世界为范围的传播则称为全球传播。

1.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密切相关(卫星通信技术、跨国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

2.主要媒介是广播、电视、报刊、国际电话、传真、个人电脑以及因特网上电子邮件、数据库等

3.人们作为“地球村”的一员而思考和行动。

4.研究“文化、国家发展、对外政策、国际纷争及其解决、信息流通、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大众传播制度、人权与民权、战争与和平等众多的争论领域。

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第四部分:推荐参考期刊&网站

推荐的网站:

1.传播学百科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

2.传播学论坛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

3.中华传媒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news/index.php

4、传媒学术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

5、传播研究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

6、新华传媒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newmedia/

7、人民传媒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

8、紫金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news/resources/chuanboxue.shtml

9、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

10、传播大讲坛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460658.html,/

推荐的参考期刊:

1、《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

2、《国际新闻界》(人民大学)

3、《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季刊)

4、《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资料双月刊)

5、《新闻大学》(复旦大学新闻系系刊)

17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l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l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l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l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l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l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l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l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

“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l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l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l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l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l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意义: 1、传播史上第一个关于传播过程的模式,开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先河。 2、确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局限性:角色和关系固定化,认为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有意图的劝服受传者的过程。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缺乏互动性。l 香农>意见领袖 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传播概述 【名词解释】 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与传播活动规律得学科。 人际传播:至少两人之间进行得个人与个人之间得传播活动。 工具性传播:人类进行传播就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自身生存与发展相关得一切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传播媒介得接触,耗费现代人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并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即沉溺于被动得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就是现实。类似“自我达成得寓言”,即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得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 传播得本质 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得本质) 大众传播 职业化得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得技术手段向不特定得多数人传送信息得行为或过程。其主要优点为:快、广、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得四大功能 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得变动 协调社会各部分——以 【论述题】 传播得定义 (一)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得额分享 (二)影响说:强调就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得过程 (三)“仪式"说:强调就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得仪式 (四)“符号“说:强调传播就是符号得流动 拉斯维尔得5W模式 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 5W,传播结构(过程)中得5个要素与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得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5W模式得问题: (1)单向/双向(无反馈):线性模式,将传播堪称就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得过程。但传播使双向得。 (2)孤立/联系:割裂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得联系 (3)静止/变动:“讯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e、g、噪音) (4)环节/要素:“效果”并不一定出现,传播可能无效,因此只就是环节。 申农—韦弗得通信模式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理论》考试大纲 《传播学教程》《传播学引论》部分 总体上以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为基本理论框架,结合李彬《传播学引论》相关理论问题和知识点,同时注意结合传播实践和传播热点问题进行复习。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识记传播的定义、特点 2、识记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3、领会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问题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识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2、识记信息社会内涵 3、分析传播媒介的进化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识记符号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功能 2、识记意义的内涵 3、理解人类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的产生 3、理解分析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识记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识记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3、分析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识记人内传播的定义、特点 2、分析人内传播的互动性 3、理解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4、识记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5、分析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识记群体的特征和社会功能 2、识记群体传播的内部机制特征 3、识记组织传播的特征及其机制 第七章大众传播

1、识记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2、应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理解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和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 2、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3、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1、分析哈罗德·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媒介理论及其意义与局限性 2、分析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学观点 3、识记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的特点、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 4、分析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识记大众与大众社会的主要特点 2、识记几种主要受众观的基本观点 3、分析“使用与满足”理论及其研究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1、识记传播效果的含义和类型 2、识记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的主要内涵 3、识记霍夫兰与耶鲁研究的主要内容 4、分析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识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特点,分析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2、识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内容、特点,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3、识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4、识记“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的基本内涵、分析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识记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2、分析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3、识记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识记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及其重要贡献 2、识记批评学派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识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4、识记文化研究的基本观点 附论: 1、理解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和大众传播 《传播的观念》部分 总体要求:通读全书,把握传播学领域各种理论学说的概况和代表性理论家的主要观念,并能结合传播实际现象加以运用,在此基础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传播学概论重点 最新郭庆光版 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大版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概念的发展: 1、日常用语的定义: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界定的两个传统: (1)社会学传统: 库力:突出强调了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成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铁路交通:人和物的交流会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或以物为中介的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 社会互动理论: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皮尔士: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像”或者符号: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意义: 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质载体和意义的统一体”? 意义离不开符号的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 信源、讯息、信宿: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与信息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1、信息的概念:具体P4 信息的分类:两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三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2、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P4—5 联系: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具有物质属性 区别: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课题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的贡献:具体见P5 一是将信息概念引入,二是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具体P5—6 (1)共享——传播的交流、交换和扩散性质; (2)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3)双向的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传播者主动,传播对象通过反馈来影响; (4)前提:传受双方拥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符号解读:信息接受这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广义上还包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系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学概论重点 郭庆光版 期末考试版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社会传播的特点精神交往理论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 社会符号/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消费文化)人内传播 5W模式传播总过程研究人际传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集合行 为霍桑实验企业识别系统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李普曼/拟态环境极权 主义/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民主参与理论大众传媒的特点“把关人” 麦克卢汉“电视人”与“容器人”理论受众大众社会理论“拷贝支配”理论 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 意见领袖”/两级传播《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多级传播“有限效果”理论“说服性传播”研究(耶鲁研究)“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警钟 效果” 自信心假说“使用与满足”研究“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 分析” “知沟”假说/“上限效果”假说/“信息沟”假说传播学的形成与诞生杜威/库利/帕 克/米德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施拉姆香农/维纳经验学派和 批判学派 ● 第一章 ★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重点要搞清楚传播学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的关系。 1、新闻学:新闻媒体的实践原则和标准、新闻学的主流理论(如第八章的那几个媒介规范 理论)都给了传播学很大启示,特别是早期传播学就诞生在新闻学院之中,还可以注意一 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卡方人”(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和“绿眼罩”(带有偏见的新闻从业人 员与研究人员)之争。这些都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2、社会学:社会学的大量社会理论极大了催生和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者和传播学奠基人大多来自社会学界,如欧洲社会学家塔尔德与西美尔、深受西美尔理论 影响的芝加哥学派(帕克和米德)、库利、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人在理论、方法(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实践等诸多方面推动了传播的诞生和发展。就是传播学中的批判学派 也是大量借鉴各种社会学的理论来进行大众传播研究,很多批判学者本身就是社会学家。3、心理学: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有两位是心理学家——卢因和霍夫兰。卢因在其群体动力 学的研究中提出了“把关人”理论,被怀特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后极大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媒介 控制研究;霍夫兰著名的“耶鲁研究”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并且大量研究了微观层 次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直接推动了传播学中效果研究领域的发展。另外各种社会心理学理 论也对传播学的效果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传播(communication)与信息(information):①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 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概念的引入使传播的定 义更为科学化,也极大地了扩展了传播学的视野和理论框架。②传播就是指社会信息的 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此定义主要着眼于人类社会的 传播活动;也可以参考第二页和第三页库利和皮尔士的观点,了解一下对答题还是很有帮 助的。】 *人类社会传播的特点:(1)信息共享活动;(2)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3)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前提是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5)行为性、过程性、系统性。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五种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 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全部名词解释

传播学专业·考研·11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 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4.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7.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8.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

中传新传考研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中传新传考研|《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针对准备考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们,凯程考研的小编准备了一份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查缺补漏复习笔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 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传播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名词整理!

P1_45 1、泛化现象:无限扩大目标人群,虽针对某一种疾病,却试图将搭点边的人群都一网打尽。泛化则要求分散、要求“广”和“多”。 2、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3、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因素”。 4、社会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即除人的生物信息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5、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6、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 7、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8、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9、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在接受国家管理下,对受众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10、社会系统:人类社会是最大的社会系统,这个巨系统中又有国家、地区、城市、公司、家庭等各个层次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也是社会系统,它们虽然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但是都有相似的功能,每一个社会系统都在不断演化。 11、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12、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另有歌手和电影的名字也是“符号”。 13、意义:个人行为所带来的正向价值回馈。 14、符号意义: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将之称为符号的意义。 15、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务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P46_90 1.传播的基本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2.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3.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4.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5.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6.反馈:指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7.模式:所谓模式,是指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8.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9.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10.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传播 引例;1.人类离不开传播 ?语言能力来自传播还是遗传(100个婴儿死亡实验) ?无传播环境对人智力的影响(博士生黑屋实验) 无传播状态→恐惧←传播消除恐惧 2.系统论:传播是社会系统的重要部分,系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 受各部分影响,部分间是有联系的。 丹尼斯勒那:“传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助推器。” 1.传播的种种定义及其简评⑴ (1)共享说 :传播者与受者间信息的共享称为传。 ①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增值的过程。 ②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a.理想型,规范化的定义:同一是共同追求目标,意向是行为前决定。 b.以理解接收,并产生共鸣为前提。信息的核心是意义,符号是承载形式。(2)影响说(劝服说):传播者试图通过传播过程影响受者。 ①应用型,功利色彩(尤体现在广告,政治性宣讲中) ②未能包含所有人类传播现象,只是其中某些现象的一种形式。 ③自我传播也需要传播信息。 ③前提:告知,信息对称,相互间的联系。 ⑶联系说:将生命世界不相连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过程叫传播。 缺点:认识空泛。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 二.传播的分类。 五种基本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 ①自我传播:社会个体对信息于人体内部的自我传播。 ②人际传播:以眼面相见的交流为基本形式,延伸而来是非当面交流亦有肢体表现。 空间距离体现人际关系。 ③群体传播: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群体动力学。(陪审团效应) ④组织传播:有一定结构的群体,群体的角色认识。

⑤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 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 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 非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传播人类传播群体传播 社会传播组织传播 社会传播 三.传播学的特点。 1.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的流动,信息是传播的具体内容,接收储存 发布是其基本过程。 2.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在一定社会关系体现。沟通交流是基于一定的 社会关系,传播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建立与维持都依靠与传播。。关系是一种期望,角色意义,产生于相互作用。 3.最理想的传播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是双向的交流。信息的流动是在传播者和受 传者间进行的。 4.传播发生的前提条件:传播者与受传者要有共通意义,空间(符号大致接近)大 体一致或接近的共同经验和文化背景,符合双方有交集利益兴趣。(有共同之处但不完全重合) 5.传播是分层次的,更高层的传播包含了较低层次的传播,最低层次的传播是基础。传播既是行为,又是过程(典型有将传播看成线性过程),亦是一个系统。 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传播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