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新形势下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kdh

论新形势下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kdh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收稿日期〕2010-04-11〔作者简介〕郭娜娜(1986-),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论新形势下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

郭娜娜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要:党群关系是否和谐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高低的根本指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关键。在新形势下,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党群关系的不和谐因素,我们应准确把握当前党群关系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三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关键词:党群关系;构建;和谐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31(2010)03-0042-03

党群关系是否和谐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高低的根本指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一条执政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之进行了重点描述。这充分说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下,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至关重要。

一、新形势下党群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保持着和广大群众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然而,在新的形势下,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旧的平衡机制被打破,新的平衡体系尚未确立,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使得当前的党群关系出现了较多的不和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群之间的思想隔阂日益显现

近年来,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隔阂。尽管在思想上,我们党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但在腐败问题和一些诸如住房、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关系民生的问题上的不断涌现和堆积,使得党群之间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隔阂,并随着这些问题的涌现和堆积,呈现出日益加深的趋势,以致出现了党员干部感叹“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群众埋怨“不知道干部在做些什么”的现象。这样就使得党群之间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差

距,群众意愿和党的意图之间也就很难达到有机的统一,其它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会趁虚而入。长此以往,则会导致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失去信心。

(二)党群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逐步凸现

随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党群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党群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逐步凸现。这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且表现在状态上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第一,参与的主体和阶层逐步扩大。参与主体已逐步扩大到学生、在职职工、个体户、退伍军人、干部、教师、

党的建设42··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第二,发生的领域也在逐步扩大。不仅经济领域的矛盾不断增多,而且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多。第三,对抗性和公开化程度不断增强。不少群众信奉“找企业不如找政府,找政府不如堵公路上铁路”,群体性事件正逐步成为一个热点。矛盾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更加直接化。甚至在当利益得不到满足时,采取各种过激行为,引发激烈的矛盾对抗。

(三)党组织在新领域新阶层中的影响力不够

近些年,我国的社会阶层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社会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择业者等。党把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强调,但由于这些新领域的经营往往布局分散、跨行业、跨地区、人员流动频繁,使得党在这些新领域新阶层中的群众工作处于“空白点”、“盲区”状态,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活动往往难以开展,无法通过正常的组织生活有效引导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党在这些新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也就显得微不足道。

总之,当前的党群关系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就要求我们从源头上找出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原因,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

二、新形势下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几个重要因素

当前党群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存在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经济中的复杂利益关系,如果协调不好会极大地影响到党群关系的和谐。经济转型不仅带来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利益需求与经济发展还不能予以满足的矛盾。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社会生产发展相对不足,社会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不充分,仍然是制约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利益需求的瓶颈;其次,经济体制转轨中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加剧了社会群体利益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出现明显差距,并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逐步扩大的贫富差距现象,是我国社会各种利益矛盾冲突的重要根源,它严重违背了普遍受益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执政党能否妥善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二)影响党群关系的政治因素

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与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的矛盾,这是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政治因素。

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党也在不断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创造条件,如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干部任用中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等等。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需求。这既表现在我们民主政治发展的总体水平上,也表现在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层面上。群众正常利益的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不通畅、不完善,沟通渠道过长过窄,沟通双方缺乏主动性。在不少地方,群众的意见得不到正常的反映,群众的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罢免权等民主权利还得不到正常的行使和法律的保障,以致造成了群众与领导之间信息阻塞。如果简单地采用思想控制的办法,表面上看有些问题可以暂时压下去,但却会使人民群众的民主热情下降,政治参与冷漠,对执政党丧失信心与认同感。

(三)影响党群关系的作风因素

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但党内的不正作风,如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权力腐败等,也同样能影响党群关系的和谐。其一,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都是严重脱离群众、为人民群众所痛恨的不良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它们是严重背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严重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其二,权力腐败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度。权力腐败行为不仅会极大破坏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形成官商的垄断,加大交易的生产成本;而且会破坏社会公正,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等矛盾。权力腐败已构成现代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之一。

总之,虽然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是当前党群关系的主流,但我们也一定要正视上述存在的问题,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影响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化。

三、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对策

党群关系问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全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

43

··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无论形势与任务如何发生变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不能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不能变。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党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和社会协调的发展,国家才能不断迈向文明和进步,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党群关系才能和谐。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展的方向定位在人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相信群众,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最高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党的方针政策制定与选择,要体现出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和意图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的统一;其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蛋糕”做大。“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了,“蛋糕”大了,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为改善党群关系奠定物质基础;最后,坚持“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减少社会利益矛盾,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

(二)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

对人民来说,利益问题是非常敏感、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们通常以此为标准来决定对政党的态度。所以,我们在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于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更要注意把“蛋糕”切好,以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为此,政党要充分发挥利益整合功能,加大利益整合的力度,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在制定政策时,要始终坚持最大多数劳动群众首先受益的原则,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注意研究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变化发展的规律,把不同利益和意见整合为公共政策,通过利益整合,使各个利益主体公正合理地分享社会利益,力求避免两极分化。当前应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缩小城乡之间、农村区域之间收入差距。要综合运

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建立注重公平、能够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利益调节机制,在非平衡发展中建立动态平衡机制,保证社会公平与和谐。

(三)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密切党群关系首先要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树立群众观点、群众意识和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意识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要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总之,和谐的党群关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全党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和关键,对于顺利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汝信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蔡长水等著.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与热点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甄小英等主编.党群关系新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责编:李园)

4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