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_底_字透析译者态度_张培基英译_落花生_浅析

从_底_字透析译者态度_张培基英译_落花生_浅析

引言

《落花生》是一篇深受读者欢迎的散文,语言简单,朴实,贴近生活。张培基先生对《落花生》的英译算是成功的。但是引用的原文是“底”字误用版本,译者在原文选择上态度不够严谨,并通过两个译本比

从“底”字透析译者态度

——张培基英译《落花生》浅析

唐金莲 卢贵英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412008

较,可看出译者态度在译文中也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对“底”与“的”的定量分析,最后推理出“底”属误用,以此切入,从翻译批评的角度讨论了翻译态度对译文的影响。

一、许地生与《落花生》

许地生(1893~1947)笔名落华生。祖籍台湾台南。1917年入燕京大学学习,参加“五四”运动并参加《新社会》旬刊的编辑工作。1920年进燕大神学院,研究宗教。1921年参加发起文学研究会并陆续发表小说。1923年赴美留学,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1935年以后在香港大学任教,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和抗战工作,有散文集《空山灵雨》、《杂感集》等。

散文《落花生》发表于1922年8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这是他的早期代表作,通过赞美花生的质朴无华,有益于人,提倡积极进取,反映了作者的平民化思想。作者回忆童年时代的一个生活片段,深入浅出,于日常生活小事情中寄寓人生哲理,语言质朴,清新自然。《落花生》与作者的笔名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作者汉语功底很深,从下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略见一斑。在散文《春的林野》中有“是春光的荡漾,把他这种心思泛出来呢?”这里的“泛”用得很妙,映射出“灵动”之意境。又如《落花生》中“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

西。”表达自然、亲切、如临其境,“所以”、“因为”、“有用的”、“东西”,“好看的”都是日常常见的词语,与整篇散文语言特点极其吻合。

散文以描写真实事件为基础,抒发个人情感。“散文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

的,通常篇幅短小精悍,能够灵活、迅速地

反映生活”(张蓊荟,沈晓红,2006:85)。考虑到《落花生》的文体与语言风格特点,英译须最大程度的再现原文简单、自然、朴实的语言风格和意境,做到雅俗得当。

二、“底”与“的”

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作风格,再现原文信息。英文地道、自然、流畅。李明(1997)认为“张

培基先生在英译时保持原作娓娓讲故事的朴素风格为要,遣词造句通俗简洁,朴实无华,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达到了与原文极其相似的功能”(转彭长江编,2002:30)。李明就张培基先生英译文分析得入情入理,这些正面评价对张培基先生来说受之无愧。但“最大限度再现”的评价却未免太绝对了。笔者在此冒昧指出其不足之处,从翻译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出现了态度问题,导致译文未能最大限度的再现。译者态度对译文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它是我们翻译批评的一个切入点。Katharina Reiss 认为翻译批评时需要考虑译者个人因素,而不是做绝对或片面的批评。所谓个人因素应该包括译者态度。根据Reiss,K.引Lessing的观点,负面评论者不需要能够提供比他所批评的译文更好的翻译,只需指出批评的理由。笔者才疏学浅,知识有限,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中英文对照版本中引用的汉语原文出现了“底”代替“的”字现象。张引用的原文与刘士聪的《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中引用的汉语原文一模一样。都是“底”字误用版本。下面将它们罗列出来:

①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底新花生。

②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底茅亭举行。

③那天晚上底天色不大好。④“谁能把花生底好处说出来?”⑤姊姊说:“花生底气味很美。”⑥爹爹说:“花生底用处固然很多……

⑦把它们底果实悬在枝上……⑧然而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而在同一篇中,相似的语言环境下,用的却是“的”字共有12处。

(1)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的食品

(2)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

(3)(4)爹爹说: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

(5)(6)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

(7)(8)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9)(10)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的、体面的人。”

(11)爹爹说:“这是我们对你们的希望。”

(12)……我的心版上。

施德庆编(2003:21-22)的《亲情?友情(美丽散文)》和张晓云等编(1997:101-102)的《新文学里程碑?散文卷上卷》给出的版本中20处(8+12)都用的是“的”字而非“底”。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中英文对照版本中引用的汉语原文与刘士聪的《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中的一模一样,都出现了8处“底”字,占总数20处“的”的40%。如果是错别字那么这个数量就大得惊人。温秀颖指出“‘花生底好处’,(即④)和‘花生的用处’(即⑥)在汉语中是同一个词组……”(刘士聪编,2002:142),她在文中经常混着用这两个字。可见温没有注意到“底”字误用版本问题。相信译者也是如此,没有注意到,所以引用时没有去怀疑原文的真实度,只是很认真地照搬。暂且不管原文出现错别字是源自于作者还是出版社,译者在翻译时不假思索地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其态度问题。因为“底”所占比例很大(40%),如此显眼,如果是个别字倒是可以理解。

为什么可以断定20处应该是“的”而不可能是8处“底”,12处“的”呢?

首先,我们之前提到,作者许地生汉语功底深。《落花生》用的语言简单朴实,是日常口语式,不可能出现用古文“底”来代替“的”。如果是作者故意的,就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情况下,有时用“的”有时用“底”,如④和(2)的情况。

其次,施德庆编的《亲情?友情(美丽散文)》和张晓云等编的《新文学里程碑?散文卷上卷》给出的版本中以上20处(8+12)都用的是“的”字而非“底”,可以证实完全“的”版本存在。

三、译者态度

3.1为什么说引用含“底”字原文与

译者态度有关系呢?

表面上看,译者在翻译时对原文的选

择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译文,特别是这种

“的”“底”只是读音不同而已。有人

会认为追其错误根源很有必要,因为是它

导致了引文错误,而非译者。这固然正

确,出版社出现劣质出版物,是有关机构

及相关人员监督的责任,但是对于翻译工

作者来说,应该做到尽量提高警惕,识别

真伪。如果引用原文出现个别字异常情况

译者没有发觉可以理解,比如引文中也出

现“印在心版上”的“版”字。但“底”

出现频率高,译者没有发现实在说不过

去,在翻译中只是简单处理为“的”。以

此推断,译者也很可能忽略了所引原文的

某些细节,或者对其中某些错误视而不见,

也不去查证。译者这种态度问题对于全文的

翻译质量是很有影响的,也就很难做到对细

节的准确把握和最大限度的再现原文信息。

笔者很诧异此文被多本书做范文引用,

不知原文作者看后有何感想,文中出现这么

多引用错误竟无人知晓,也没引起读者的注

意,实在是编者盲目崇拜名人。“名人的言论

自当产生名人的效应,对翻译大家的手笔总

是奉若神明,即令遇到自己百思不解的译

文,也总是首先怀疑自己的理解力,再不然

便认定原文必是如此。”

3.2两个英译本比较与译者态度

许地生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翻译家。

他自己英译了《落花生》。现将张培基先生英

译本《落花生》与其进行比较。可以说各有

千秋,倘若互补会更好。但是相对来说,许

译本更加贴切,不愧是作者本人的译文。我

们可以抽取其中的几个片段来进行比较。

原文:我家有半亩隙地。

许译:At the back of our house there

was a mu of unused land.

张译:At the back of our house there

was a mu of vacant land.

vacant指座位、房屋等空的,未被占用;

工作或职位空缺;unused指不再使用的,从

未用过的(not being used,or never

used),显然许译更加恰当。

原文:妈妈说:“让它荒芜着怪可

惜……

许译:“It is pity to lie waste like

that,”Mother said,“Since…

张译:Mother said,“it is pity to

let it lie waste. Since…

许译用短句,更显自然,顺畅,遣

词造句更为吻合原文语言风格,也合乎英

语口语式表达习惯。“荒芜着怪可惜”中

的“着”、“怪”的韵味在“like that”

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原文: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

喜欢……

许译:At that my brother, sister and

I were all delighted and so were the

housemaid…

张译: That exhilarated us children and

our servant girls…

Delighted 较exhilarated 更常见,更

易懂,许译在词的层面上更加吻合原文简

朴的语言风格。

许译有相当一部分较张译更能再现原

文风格和意境等信息,但是也存在某些较

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张译在某些方面更接

近原文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如果两者能

结合互补会更加完美。例如,

原文:就辟来做花生园罢

许译:let us open it and make it a

peanut garden

张译:why not have them planted

here?

在口吻方面,张译更口语化,文字浅

显。在传递信息方面许译则更加完整,但

“open it”显然不太符合英语习惯。两者

若能有机结合则更接近再现原文风格,如

Why not make a peanut garden here?

原文:妈妈说:“今晚我们可以做一

个收获节,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的新

花生,如何?”

许译: “Let us have a party tonight

to cerebrate,” Mother suggested, “and

ask Dad to come for a taste of our fresh

peanuts. What you say?”

张译: Mother said,“ How about

giving a party this evening to cerebrate the

harvest and inviting your Daddy to have

a taste of our newly-harvest peanuts?”

许译的译文结构更加自然,合乎英语

使用习惯,句子简短,用词恰当,ask较

invite 更加口语化,invite显得过于客气和

正式,用在此处不合适。就How about而

言,张译也符合原文风格,与“如何”

直接对应,可算是地地道道,但是句子长

度方面处理得不是很理想。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张译算不上最大程度再现原文信息,相对来说许译更加接近最佳再现。为什么呢?许译属于作者自己译文,他只需要英语功底,而张除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需要先解读原文,认真揣摩原作者意图,准确把握其中细节,这时译者态度就更显重要。否则,很容易误读原文,也容易在遣词造句上有所疏忽。比如对vacant,exhilarated,invite等的使用。一个译者除了有扎实的双语功底和文体审美等能力外,一定要有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特别是当自己对原文不确定或者对译文所选择的词、句等不确定时,而时间又允许的话,一定要尽量查证以确保最大程度的确定。这样才是对作者和读者负责。

四、结语

翻译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作,它要求译者必须有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态度,不论是对原文的选择还是对译文的选择。翻译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指责,不是去否定或者褒奖译者,而是为了扬长避短以提高翻译水平。翻译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译者一定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态度,才能做得更好。

增进沟通和理解;二是加强与离退休老同志的沟通交流活动。除了建立一年两次的建设情况通报制度,还多次与老同志开展座谈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使他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尊重和关心;三是建立日常沟通机制。一方面领导定期下一线了解情况,掌握思想、业务、管理动态;另一方面广开言路,通过个别谈话、集体谈心等方式,妥善解决员工的申诉。

3.6 解决员工待遇和生活困难关心人

一是解决编制外人员待遇不平等问题。我所编制外人员在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上与编制内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造成了编制外人员人心不稳、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影响。为此,我所从解决编制外员工住房公积金入手,加快在福利待遇、薪金待遇上并轨,保证同岗同酬,激发青年员工和新进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解决单身员工生活困难问题。投入资金装修改善集体宿舍环境,由收费性临时住房改为福利性临时住房,解决了单身员工的住宿问题;同时,办好员工食堂,将食堂的午餐保障改为一日三餐保障,加强周六周日的伙食保障,以保证单身员工吃住无忧。三是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党员们捐款二万多元资助病退员工翁豪庆女儿上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