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氰化物中毒防护

氰化物中毒防护

氰化物中毒防护
氰化物中毒防护

一、氰化物中毒的防护

1.氰类化合物分几类

氰类化合物分为有机氰化物和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种类较多,其中丙烯腈毒性较大,其他的毒性较小。氰化物毒性大小取决于它进入机体之后释放氰离子的速度快慢,释放越快,毒性越大。无机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钠等,进入机体后释放氰离子速度较快,因此毒性大。

2.氰类化合物有什么气味,常温下呈什么状态?

含氰离子的化合物多有苦杏仁味。氰的金属盐类,如氰化钠、氰化钾等多呈粉末状固体,而氰化钠也有液态存在;氢氰酸、氯化氰等多为气态;有机氰化物如丙烯氰呈液态。

3.接触氰化物的生产岗位人员如何防氰化物中毒?

接触氰化物生产的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安装报警装置或根据生产要求规定防护等级,包括全身防护和局部防护(防毒衣、防毒面具、手套、靴套),如无呼吸道接触者戴手套和穿防护服。防止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以免中毒。

4.氰类化合物警口服中毒者如何急救?

误服者立即用手指、勺子等伸入喉头,引发恶心呕吐;有条件时欧诺个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根据误服计量,如未出现中毒症状课就地观察。如中毒症状较轻微:只有头痛、头晕、无力。因人体自身对氰化物有一定的解毒能力,不经治疗可以缓解。如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皮肤黏膜呈鲜红色或苍白时可口服抗氰胶囊一粒进行观察。如发生意识不清、昏迷、阵法或强直惊厥者应立即肌肉注射抗氰急救注射液或者抗氰自动注射针一支;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或辅助通气及心肺复苏后送医院治疗。

5.氰类毒物中毒时如何急救

气态氰类毒物经呼吸道吸入或者固态、液态氰类毒物经口误食时,发生中毒症状较快,而液态氰类毒物经皮肤吸收时出现症状要缓些。首先根据中毒程度决定用什么药物急救,还要根据现场有什么急救药来决定。如果中毒程度较轻,未发生惊厥时可口服抗氰胶囊1粒或者吸入亚硝酸异戎脂1到2支;如果中毒者出现惊厥时应立即注射抗氰自动注射急救针1支或抗氰注射液1支,然后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如呼吸困难、心跳微弱者应行心肺复苏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后送医院继续治疗。

6.进入氰化物染毒环境或清洗氰化物设备时如何预防中毒?

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首先做好防护措施,如呼吸道及皮肤防护;②进入氰化物染毒环境前,服用抗氰胶囊一粒,以防个人防护措施出问题时发生中毒。但抗氰胶囊不可连续服用,以免引起严重药物反应。③脱离染毒环境后应立即进行个人清洗、淋浴后方可离开,防止服装、皮肤污染引起中毒。

7.氰化物中毒有哪些急救治疗药物?

1.急救药物有:①亚硝酸异戎脂吸入剂;②抗氰注射液;③抗氰自动注射针;④抗清胶囊(仅适用轻、中度中毒者)。

2.治疗药物有:①硫代硫酸钠注射液;②亚硝酸钠注射液;③亚甲兰注射液;④钴类化合物(如羟钴胺、依地酸二钴等)。

3.轻度中毒者可用注射高浓度(5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亚甲兰1mg/kg。

8.氰化物用什么药物预防中毒?

抗清胶囊是由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的四二甲基氨基苯酚和对氨基苯丙酮组成,前者抗毒作用起效快,但维持抗毒作用时间短,后者服用后起效缓慢,而抗毒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因此两者伍用后则优势互补。作为预防药,必须在进入污染区前一小时服用。可预防中毒,也可作为氰化物轻、中度中毒的口服治疗药物,而无需注射抗氰急救针。需要提醒的事服用抗清胶囊后,由于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形成,皮肤及粘膜有轻度的青紫,不必介意,一般在两小时后可自动消失。

9.含卤素的氰化物与一般氰化物有什么区别?

含有卤素的氰化物包括氯化氰、溴化氰、碘化氰等除引起氰中毒症状外,接触后还会产生明显的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眼刺痛、呼吸道不适、咳嗽、分泌物争夺等。吸入到肺部可引起肺水肿,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氯化氰中毒后应注意肺水肿的防治。

10.氰类毒物中毒经急救治疗后,如何识别是中毒症状为缓解还是使用药物过量引起的反应?

氰类毒物中毒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其他窒息性毒物中毒导致的缺氧表现有很大区别,氰类毒物中毒所致的呼吸困难,并非因血液缺氧引起,而是细胞、组织不能利用氧所致。因此中毒者皮肤呈鲜红色。而其他毒物中毒因血液缺氧皮肤呈紫色。应该注意的事使用抗氰治疗药物后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也使皮肤呈青紫色。因此,皮肤变青紫是治疗药物的反应,而非抗毒药物使用不足。此时若再使用抗毒药物,则易引起药物过量反应。

11.如何使用抗氰自动注射针?

1)应用范围:抗氰自动注射针应用于氰化物中毒时现场急救中毒人员的注射用针。

2)使用方法:①将塑料外套撕去,取出上体为白色,下体位兰色自动注射针。

②右手握住针体中部,用左手食指拔下红色保险环。③将针体下部紧贴于大腿外侧或上臂三角肌处(紧急时可隔衣注射)。④右手大拇指用力按压顶部激发帽,听到击发声3~5秒将药液自动注射肌肉内,在拔出针头。

3)注意事项:①患有遗传性高铁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者禁用。②妥善保管注射针,使用前必须阅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③如中毒不严重时用自动注射针后出现皮肤青紫,没有其他症状,在两小时内科以自动消失。

12.如何使用抗氰胶囊?

1)应用范围:抗氰胶囊是对接触氰类化合物前服用的有效预防药物。

2)使用方法:①做预防药用时,进入氰类毒物污染环境时提前1小时服用1粒,然后佩戴防护器材进入污染区。②作治疗用时只适用于没有呕吐症状的轻度或中度者口服,每次1粒。

3)注意事项:抗清胶囊作预防药使用时服用后面部皮肤、口唇、指甲出现轻微青紫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在两小时内可自动消失,该药一般不得重复使用。13.氢氰酸和氯化氰中毒时在症状和救治的异同点?

两者中毒的主要机理是相同的,氢氰酸和氯化氰均有苦杏仁味,而氯化氰同时有明显的刺激味。两者中毒后均用立即使用抗氰急救治疗药。氯化氰中毒易发生肺水肿和并发呼吸系统感染,因此凡氯化氰中毒者急救后如未发现肺部异常又无明显的中毒症状,也需要观察24小时后再解除观察。

14.氰化物中毒不严重又没有特效抗毒药物时如何处置?

用亚硝酸异戎脂吸入或亚甲兰治疗,但剂量不能用很大。也可使用50%高渗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因为含醛和酮的化合物(与氰离子作用后产生氰醇而降低氰类毒物毒性,但作用比抗氰急救针要弱的多)。因此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只适用于缓解轻度氰化物中毒症状。

15.氰化物液体污染皮肤和服装后如何处理?

液态氰化物污染皮肤和服装如不及时脱掉或清洗可以引起中毒。因此凡遇此种情

况必须立即脱去污染服装离开现场,同时用清水冲洗皮肤然后再用0.5%硫代硫

酸钠溶液清洗。

16.氰化钠的特性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

1)化学名称:氰化钠比重1.6,熔点563.7℃,沸点1496℃,易溶于水,白色或灰色立方晶体粉末,空气中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味,微溶于氨、苯、乙醇、乙醚,在空气中与水或二氧化碳接触生成氰化氢气体,容易与金属接触生成氰的金属氧化物,与盐酸盐、亚硝酸钠接触易发生爆炸。

2)中毒症状:①轻度中毒头痛、头晕、恶心、胸闷、无力、呼出气中有苦杏仁味,脱离接触可自行缓解。②中度中毒:恶心、呕吐、胸部压迫感,皮肤呈红色或苍白。③重度中毒意识丧失、昏迷、强直和阵法性惊厥。

3)急救:中毒者离开现场脱去污染服装,用清水或0.5%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皮肤,口服中毒者用0.2%高锰酸钾或0.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注意对患者安静保暖,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进行人工呼吸或辅助通气及心肺复苏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对重度中毒者吸入亚硝酸异戎酯2至3支,或肌肉注射抗氰自动注射针1支,然后静脉滴注50%的硫代硫酸钠15至25ml。

经亚硝酸异戊酯急救后,也可先注射3%的亚硝酸钠,然后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

氰化钠液泄漏时应用5倍剂量的硫代硫酸钠清除。

17.为什么说多吃苦杏仁、桃仁、木薯、银杏等容易中毒?

主要因为这些植物的果仁及根茎中存在含氰的糖苷,含氰的糖苷进入体内后释放出氰离子引起中毒。100g苦杏仁可释放出100mg的氢氰酸,50~100mg氢氰酸剂量可以使人致死,因此不能食用过多。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2.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3.应急处理(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3)病人去污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②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③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化学结构中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均属于氰化物。一般将其 无机化合物归为氰类,有机化合物归为腈类。 氢氰酸,HCN,别名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无色 液体。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 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氰化氢为气体,其水溶液称氢氰酸。氢氰酸属于剧毒类。其主要应用于 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采矿业(提取金银)、船舱、仓库的烟熏灭鼠,制造各种树脂单体如丙烯酸树酯、甲基丙烯酸树酯等行业,此外也可在制备氰化物的生产过程中接触到本物质。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体内释放的氰根而引起。氰根离子在 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影响

两方面。氰化物所致的急性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中毒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木,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常呈鲜红色,其他症状加重;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丧失,出现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直至角弓反张,血压下降,尿、便失禁,常伴发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氢氰酸对人体的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晕、头痛、乏力、胸部压迫感、肌肉疼痛、腹痛等,并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长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极痒。在某些镀铜、镀镍工艺中可采用无氰电镀。凡发生氰化氢的工序,应严加密闭,或放在隔离室内局部排风,室内保持负压,防止有毒气体逸出。在进入用氢氰酸烟熏过的仓库时,必须事先通风,并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方可入内。

氰化物中毒如何抢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氰化物中毒如何抢救 导语:日常生活中,因为总总原因导致氰化物中毒,那么对于氰化物中毒应该如何抢救呢? 氰化物的毒性极强,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中毒。氰化物的毒性基因为氰基,能阻止细胞呼吸而致急性中毒,使患者迅速死亡,因而常难以及时抢救。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6 例患者男5 例,女1 例;年龄24~65 岁。2 例自服氰化钠晶体,3 例误服含有氰化物的电镀液,1 例误吸含高浓度氰化物的电镀液,3 例抢救成功,3 例中毒后迅速出现症状,并快速出现心跳呼吸抑制和脑损害,昏迷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 1. 2 临床表现胸闷、头晕3 例; 呕吐3 例;惊厥4 例,均在30min以内发生,最短10min;发热4 例,体温37. 5~39. 5 ℃;昏迷5 例;呼吸困难5 例,1 例患者在洗胃时出现呼吸停止;除1 例患者入院时已心跳呼吸停止外5 例均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130 次/ min ,双瞳孔散大3 例。 1.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血白细胞增高5 例,血气分析提示不同程度的低氧、高二氧化碳和代谢性酸中毒,心肌酶学增高3例,肝功能异常2 例。 1. 4 典型病例与抢救过程患者男, 30 岁。因口渴误服含氰化物的电镀液约1~2 口,服后约数分钟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发抖,呼之不应,由他人于1997 年1 月16 日急送本院。体检:体温35. 8 ℃,脉搏86 次/ min ,呼吸10 次/ min ,血压135/ 105mmHg;深昏迷,瞳孔约0. 5c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面色发绀不明显,口中可闻及苦杏仁味,两肺闻及大量湿口罗音。即建立输液通路、吸氧、左侧卧位,以 1 :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 )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 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 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 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① 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 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 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 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 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 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4)解毒治疗 对中毒者应立即辅助通气、给纯氧,并作动脉血气分析,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PH<7.15 时)。对轻度中毒者只需提供护理,对中度中毒或严重中毒者,建议参考下列疗法: ①紧急疗法: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者应首先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 (0.2?0.4ml)放在手帕或纱布中压碎,放置在患者鼻孔处,吸入30 秒钟,间隙30 秒,如此重复2?3 次。数分钟后可重复1 次,总量不超过3 支。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六起氰化物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化学结构中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均属于氰化物。一般将其无机化合物归为氰类,有机化合物归为腈类。 氢氰酸,HCN,别名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氰化氢为气体,其水溶液称氢氰酸。氢氰酸属于剧毒类。其主要应用于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采矿业(提取金银)、船舱、仓库的烟熏灭鼠,制造各种树脂单体如丙烯酸树酯、甲基丙烯酸树酯等行业,此外也可在制备氰化物的生产过程中接触到本物质。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体内释放的氰根而引起。氰根离子在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影响两方面。氰化物所致的急性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中毒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木,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常呈鲜红色,其他症状加重;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丧失,出现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直至角弓反张,血压下降,尿、便失禁,常伴发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氢氰酸对人体的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晕、头痛、乏力、胸部压迫感、肌肉疼痛、腹痛等,并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长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极痒。在某些镀铜、镀镍工艺中可采用无氰电镀。凡发生氰化氢的工序,应严加密闭,或放在隔离室内局部排风,室内保持负压,防止有毒气体逸出。在进入用氢氰酸烟熏过的仓库时,必须事先通风,并戴隔离式防

毒面具方可入内。 实例11983年12月22日下午7时,上海某化工厂电焊工李某(男、21岁)在该厂丙酮氰醇车间对堵塞的管道进行切割时,不慎管内余存的氢氰酸逸出,李某由此而吸入氰化氢气体,致头晕、乏力,进而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经厂内初步急救后送市有关职防专业机构救治,诊断为急性氢氰酸中毒,经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后才渐趋康复。 原因分析:该厂为氰化物化工产品专业生产厂,理应有一套严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严格的防护保障,全体职工更要人人了解氰化物的剧毒性及每天踏进厂区就应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清醒地感到氰化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稍有不慎则生命攸关。但该厂由于管理疏漏,当年仅丙酮氰醇车间就曾二次发生过氢氰酸2人中毒事故。而此次系切割作业前未将管道内氢氰酸残液排尽,并尚未确信已达到万无一失情况下就冒险操作,这是本次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操作者不佩带防毒面具作业更是属于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违规行为。 实例21992年7月27日上午10时左右,上海某化工厂二车间丙酮氰醇工段氢氰酸管道发生堵塞,该工段长周某即进行检修,在排除故障过程时,周某发现已拆下考克的氢氰酸管道有轻微滴漏,即赶到四层平台本想关闭滴漏管道的考克,却匆忙中误将氢氰酸储槽总考克打开了,造成槽内60公斤氢氰酸外漏,在呼叫撤离过程中,处于下风向的其他工段的部分职工来不及逃离,吸入了大量氰化氢气体,导致4人发生急性氢氰酸中毒,其中1人急性氢氰酸中毒伴脑外伤死亡。现场氰化氢浓度测定结果5.2mg/m3、60mg/m3,分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6.3倍、59倍。 原因分析:周某违反操作制度,误将氢氰酸储槽总考克开关打开,使大量氢氰酸外漏,现场又无隔离和良好的通排风措施,部分工人来不及逃离以致引起中毒。厂方应加强安全生产制度教育,对从事有毒作业的设备进行检修应设相应的卫生防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1修改)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1. 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呼吸停止者应进行人工呼吸(但避免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心跳停止者,应即时作胸外心脏挤压。有条件者立即将亚硝酸戊酯2支包在手帕中压碎,臵患者口鼻前吸入,可反复应用2~3次。(3)解毒治疗 对轻度中毒者只需提供护理,对中度中毒或严重中毒者,建议参考下列疗法: ①紧急疗法:误食者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5%的硫代硫酸钠洗胃。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者应首先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0.2~0.4ml)放在手帕或纱布中压碎,放臵在患者鼻孔处,吸入30秒钟,间隙30秒,如此重复2~3次。数分钟后可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3支。亚硝酸异戊酯具有高度挥发性和可燃性,使用时不要靠近明火,同时注意防止挥发。施救人员应当避免吸入亚硝酸异戊酯,以防头晕。 ②注射疗法:可选药剂为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4-DMAP) 或亚硝酸钠疗法。 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4-DMAP):立即静脉注射2ml10%的4-DMAP,持续时间不少于5分钟(用药期间检查血压,若血压下降,减缓注射速度)。 亚硝酸钠疗法:以3%亚硝酸钠10~15ml静脉缓慢注射,速度以每分钟2~3ml为宜。 在用过4-二甲氨基苯酚或亚硝酸钠后,再用同一针头以同样速度静脉注射25%硫代硫酸钠50ml(推注10%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准为100mg/kg)。若在0.5~1小时内症状复发或未缓解,应重复注射,半量用药。 对于神智清醒但有症状的中毒者也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但不应使用亚硝酸钠或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 (4)人员去污 1.脱离中毒环境、催吐、洗胃等。 2.解毒治疗(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法)。 3.对症支援治疗。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 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4.急救药品配备 每套氰化物解毒剂含: 2安瓿亚硝酸钠注射剂,每支10毫升注射溶液含300毫克亚硝酸钠;2小瓶硫代硫酸钠注射剂,每支50毫升注射溶液含12.5公克硫代硫酸钠;12安瓿亚硝酸戊酯吸入剂,每瓶0.3毫升可使用3-5分钟;1支22号针头灭菌且可丢弃式10毫升塑胶注射器,1支可丢弃式60毫升塑胶注射器;1支灭菌可丢弃式20号针头,1条胃管,1支非灭菌60毫升注射器,1包止血袋;1:5000高锰酸钾溶液。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中毒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一一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 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 接触途径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所 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 中毒症状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 应急处理 (1 )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

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80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 场急救处理(正式版)

氰化钠的防护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氰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理化性质:为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 氰化氢气味,溶于水,微溶于液氨、乙醇、乙醚、 苯,稳定。 危险特性:不燃。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 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 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 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主要用 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

料、农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业。 二、氰化物中毒机理临床表现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迅速离解出氰基(CN-),氰离子在体内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3+)结合,并阻碍其被细胞色素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2+),结果就失去了传递氧的功能,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组织内窒息。诊断依据为: 1、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即可停止呼吸,造成猝死。 2. 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心慌、意识障碍等表现,甚至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 3. 严重中毒非瞬间死亡者,其临床表现可分前驱期、呼吸困难期、痉挛期和麻痹期,但由于病情进展快,各期往往不易区分。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

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

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 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 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氰化钾中毒抢救成功1例

氰化钾中毒抢救成功1例 患儿男,1岁半,因“误服氰化钾10 min”2008年2月20日6 16:00急送本院急诊室,入院时家长自述患儿10 min前于玩耍中误将盛放工业用氰化钾胶囊放入口中,发现时胶囊已被咬破,遂即抱来本院抢救。来院时发现患儿呼吸急促、困难,皮肤湿冷,四肢抽动,牙关紧闭,口吐泡沫,口周发绀,小便失禁。 体检:T36.1℃,P 144次/min,R 46次/min,BP 85/50 mm Hg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 mm,对光反射稍迟钝,呼吸深而快,口唇发绀,喉中痰鸣,双肺听诊广泛痰鸣音,HR:144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尚有力,各瓣膜听诊区均无病理性杂音。全身呈现强直痉挛状态,因患儿处于惊厥持续状态,不能配合查体,因此腹部及神经系统体检未能进行。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10.6×109,N:50.4%,L 48.6%RBC 3.25×1012,Hb:106 g/L;2血生化:K+3.9 mmol/L,Na+121 mmol/L,Cl+89 mmol/L,CO28.2 mmol/L,CK 360 IU/L,CK-MB 77 IU/L,LDH 253 IU/L;3.血气分析:PH 7.35,PaCO245 mm Hg,PO2 76 mm Hg,HCO2 14.2 mmol/L,BE-6,SaO2 70%;4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 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解毒药物1%美蓝10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 ml内缓慢推注至口唇发绀消失即停止,10%水合氯醛5 ml稀释后保留灌肠,未能终止发作,同时见发作时呈现角弓反张,遂又给予苯巴比妥钠70 mg肌肉注射,此后症状发作持续时间略有缩短,发作间歇期稍延长,但惊厥症状仍在持续,遂给予地西泮静脉缓慢注射,给药量约近3 mg时症状缓解,患儿逐渐进入睡眠状态,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未再发生抽搐。此时洗胃结束,留取适量胃内容物待检,立即给予25%硫代硫酸钠3.0 g溶解于5%葡萄糖内缓慢静脉注射。约1 h后又重复用药1次,同时给予20%甘露醇脱水,补液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加强支持治疗。约6 h后患儿神志逐渐恢复,此后中毒症状未再反复,住院观察1周后康复出院。患儿胃内容物化验结果证实为氰化物。 2 讨论 氰化物包括氢氰酸和氰酸盐类,属剧毒。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中毒,吸收后可迅速致细胞内氧化酶转变为高铁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氧化受阻,导致组织缺氧,出现中毒症状。一般经口1~2 mg/kg即引起中毒,一次吸入或口服大量氰化物后可突然发生痉挛、昏迷,心跳呼吸骤停,被称为“闪击样”死亡。急性中毒常分为四期:前驱期、呼吸困难期、惊厥期及麻痹期。中毒后应立即给予5%硫代硫酸钠、0.2‰高锰酸钾液或3%过氧化氢等洗胃,并给予硫酸亚铁口服,使之成为不活动氰酸盐,吸入或皮肤接触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冷水冲洗污染的皮肤,给予吸氧;心跳停止者立即心肺复苏。常用有效解毒剂为亚硝酸异戊酯、1%亚硝酸钠、1%美蓝、25%~50%硫代硫酸钠以及含钴化合物等。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提示家长应加大监护

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凡能在空气中或人体组织内释出氰离子(CN—)的氰化物均可引起急性中毒。急性氰化物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氰化物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概述 氰化物可分为无机氰化物(统称为氰类)和有机氰化物(统称为腈类)。无机氰化物多为白色、略带苦杏仁味的晶体或粉末,多易溶于水;有机氰化物多为无色液体。氰化物多为高毒或中等毒性化合物(附件1)。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黏膜吸收进入体内。接触氰化物的常见机会有: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氰化物或用氰化物作为原料制造药物、染料、合成有机树脂等;电镀行业如镀铜、镀铬等;采矿业(提取金、银、锌等);塑料、尼龙等高分子聚合物燃烧产物。2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 2.1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调查和处理经呼吸道和皮肤途径中毒的事件现场时,如现场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或者现场快速检测空气中氰化氢浓度高于50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A 级防护服,并佩戴氰化氢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现

场快速检测空气中氰化氢浓度低于50mg/m3,须选用可防含B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C级以上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并佩戴氰化氢气体报警器。 调查和处理经口途径中毒事件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现场采集可疑中毒食品样品时,须穿戴工作服、防颗粒物口罩、乳胶或化学防护手套。 现场救援人员给皮肤污染氰化物中毒病人洗消时,应选用可防含B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级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2.2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然后进行中毒事件相关场所、人员等调查工作,并及时向中毒事件指挥部提出收集并封存所有可疑中毒食品以及其他可能导致本次中毒事件物品,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危害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建议。 2.2.1 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 经呼吸道和皮肤途径中毒事件的调查内容包括中毒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防护条件、接

化学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化学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1 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 1.1.1 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 1).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2).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 3).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 4).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 (注: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用时可将2~3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 1.1.2 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 2).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关于人工呼吸法,见本章7.1与7.2项)。 1.1.3 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用自来水不断淋湿皮肤。 2).一面脱去衣服,一面在皮肤上浇水。 3).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1.4 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撑开眼睑,用水洗涤5分钟。 2).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2 无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2.1 强酸(致命剂量1毫升) 1).吞服时立刻饮服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然后,至少再食10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沾着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危险。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 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洗涤15分钟。 1.2.2 强碱(致命剂量1克) 1).吞食时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然后,迅速饮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2).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 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分钟。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

氧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 1、现场急救与清除毒物 (1) 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脱除污染衣物,并清洗皮肤受污染部位,但应注意急救者白身应穿戴的防护用具,以防白身中毒。(2) 经口中毒者如时间不长应予催吐和洗胃,洗胃液选用 1 : 2000高锭酸钾液,洗后予服硫代硫酸钠2?3g。 2、解毒治疗 (1)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竞 争CM,使其结合形成无毒的氧化高铁血红蛋白,然后用供硫剂硫代硫酸钠,使CN■结合成硫氧酸盐由尿排出。其品种、用法与用量为①4- 二甲氨基苯酚(4-DMAP)。对严重中毒者可于现场即肌内注射 10%4— DMAP2ml,然后再静脉缓慢注射25赫代硫酸钠25ml,注射速度为2.5?5ml/min。如症状有反复,可予1h后重复使用半量。② 亚硝酸盐(酯)类,于现场可用亚硝酸异戊酯1?2支,置于手帕中捏碎,给患者口鼻吸入,每次半分钟,每2min吸1次,总量不超过5支,以做应急治疗;入院后对未吸入者可用3触硝酸钠6mg/kg作静脉注射,以每分钟2?4ml的速度缓慢推注,然后用同一针头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2.5?25g,必要时于1h后仍可再重复半量。亚硝酸盐(酯)类的主要副作用为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应予注意。③亚甲蓝:剂量10mg/kg 静脉注射,然后再用硫代硫酸钠,疗效较差。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可于清洗排毒前或与其同时使用,使用后应使患 者黏膜出现青紫,注射中如出现休克,即不宜再用。由于4—DMAP使用方便,副作用也比较少,故目前推荐作为首选药物,亚甲蓝疗效差,已基本淘汰,只有在找不到其他解毒药又处于紧急状态时才采用。 (2) 钻化合物钻化合物可直接与CN■结合,形成无毒的氧钻酸盐和氧高钻酸盐,从尿中排出。一般用依地酸二钻或羟钻胺,成人用依地酸二钻300mg溶于20ml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根据病情可重复应用1?2次;羟钻胺首剂50mg/kg,静脉注射或滴注,维持量每小时25mg,钻的毒性比较大,作用于平滑肌引起呼吸加快,血压下降,呕吐和腹泻等,故未能广泛使用,目前仅法国较多使用依地酸二钻。 (3) 糖类葡萄糖能与CN■结合,生成无毒稳定的氧醇化物,50%葡萄糖液可对氧化物中毒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但作用缓慢,常难达到治 疗效果,仅作为解毒辅助药物。 3、吸氧 在解毒治疗的同时,应给吸氧,有条件者可进高压氧治疗。 4、细胞色素 可用15?30mg静脉注射或加于10%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每6?8h1

氰化物中毒了如何解救

氰化物中毒了如何解救 *导读:急性氰化物中毒的病情发展迅速,故急性中毒的抢 救应分秒必争,强调就地应用解毒剂。…… 急性氰化物中毒的病情发展迅速,故急性中毒的抢救应分秒必争,强调就地应用解毒剂。 1、口服中毒者,可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刺激咽 后壁诱导催吐洗胃; 2、吸入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 地方休息; 3、用亚酸硝异戊酯1—2支击碎后倒入手帕,放在中毒者的口鼻前吸入,每2分钟一次,连用5—6次; 4、对症抢救。发生循环、呼吸衰竭者给予强心剂、升压药,呼 吸兴奋剂,吸氧,人工呼吸等;皮肤烧伤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用硫化铵溶液洗涤; 5、经上述现场急救之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切不可延误。 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治疗法: 解毒机制: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如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迅速形成高铁血 红蛋白,后者三价铁离子能与体内游离的或已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氰基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而使酶免受抑制。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数分钟又可解离出氰离子,故需迅速给

予供硫剂如硫代硫酸钠,使氰离子转变为低毒硫氰酸盐而排出体外。 使用方法: 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0.2~0.4ml)包在清洁的布内压碎,给予吸入15~30秒钟,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3支。小儿每次剂量为1支。本药用后在体内只形成少量变性血红蛋白,故仅作为应急措施。 3% 亚硝酸钠10~15ml静注,每分钟注入2~3ml。小儿给予6~10mg/kg。以上两药均能降低血压,有循环障碍者慎用。 用同一针头以同一速度注入25~50% 硫代硫酸钠20~50ml。小 儿给予0.25~0.5g/kg。必要时一小时后重复半量或全量,以后酌情重复使用。轻度中毒者单用此药即可。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 正式版

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现场急救与清除毒物 (1)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脱除污染衣物,并清洗皮肤受污染部位,但应注意急救者自身应穿戴的防护用具,以防自身中毒。 (2)经口中毒者如时间不长应予催吐和洗胃,洗胃液选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后予服硫代硫酸钠2~3g。 2、解毒治疗 (1)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高铁血

红蛋白形成剂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竞争CNˉ,使其结合形成无毒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然后用供硫剂硫代硫酸钠,使CNˉ结合成硫氰酸盐由尿排出。其品种、用法与用量为①4—二甲氨基苯酚(4—DMAP)。对严重中毒者可于现场即肌内注射10%4—DMAP2ml,然后再静脉缓慢注射25%硫代硫酸钠25ml,注射速度为2.5~5ml/min。如症状有反复,可予1h后重复使用半量。②亚硝酸盐(酯)类,于现场可用亚硝酸异戊酯1~2支,置于手帕中捏碎,给患者口鼻吸入,每次半分钟,每2min吸1次,总量不超过5支,以做应急治疗;入院后对未吸入者可用3%亚硝酸钠6mg/kg作静脉注射,以每分钟2~4ml的速度缓慢推注,然

氰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示范文本

氰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氰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口服或吸入大量氰化物或使用未经适当处理的含氰食 物(如木薯、枇杷仁)所引起的急性中毒。重者立即昏 迷,在2-3分钟以内呼吸停止;较轻者先有昏厥、头痛、 呕吐,以后有心悸、呼吸困难、惊厥、昏迷,最后呼吸停 止。 工业生产中长期小量吸入或接触含氰或氰化物的气体 或尘埃后引起慢性中毒,有头痛、倦怠、失眠、眩晕等症 状。严格执行剧毒品管理制度,采取密闭生产,可以防止 本病。 氰中毒一定要立刻处理。每隔两分钟,给患者吸入亚 硝酸异戊酯15~30秒钟。这样氰基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 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接着给其饮服硫代硫酸盐

溶液。使其与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的氰化物相结合,生成硫氰酸盐。 1).吸入时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着。然后,脱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2).吞食时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头,使之立刻呕吐。决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来才处理。因为患者在数分钟内,即有死亡的危险。 3).应迅速吸入亚硝酸戊酯,静脉注射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胱氨酸、羟钴铵进行急救。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氰化物中毒急救措施

氰化物中毒急救措施 氰化物中毒急救措施一: 1、口服中毒者,可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洗胃。 2、吸入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 3、用亚酸硝异戊酯1—2支击碎后倒入手帕,放在中毒者的口鼻前吸入,每2分钟一次,连用5—6次。 4、对症抢救,发生循环、呼吸衰竭者给予强心剂、升压药,呼吸兴奋剂,吸氧,人工呼吸等;皮肤烧伤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用硫化铵溶液洗涤。 5、经上述现场急救之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切不可延误。 氰化物中毒急救措施二: 一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先用亚硝酸钠、亚硝酸异戊酯从而迅速生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就能从氰化细胞色素氧化酶中把细胞色素氧化酶置换出来,从而恢复活性。 残余的cn-用硫代硫酸钠清扫,生成无毒的硫氰酸盐排出体外。 二亚甲兰(美兰):小剂量亚甲兰可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大剂量亚兰可用于氰化物中毒的急救。 氰化钠口服致死量为150~250mg,(若成人口服苦杏仁40~60g即能引起中毒或死亡)。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氰化物中毒患者的救治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救治氰化物中毒的患者,而且人们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救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氰化物中毒急救的相关信息 氰化物是一类剧毒物,常见的有氰化氢、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及溴化氰等无机类和乙睛、丙睛、丙烯晴、正丁睛等有机类,另外某些植物果实中如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樱桃仁及木薯等都含有氰苷,分解后可产生氢氰酸。 氰化物可分为无机氰化物,如氢氰酸、氰化钾(钠)、氯化氰等,有机氰化物,如乙腈、丙烯腈、正丁腈等均能在体内很快析出离子,均属高毒类。很多氰化物,凡能在加热或与酸作用后或在空气中与组织中释放出氰化氢或氰离子的都具有与氰化氢同样的剧毒作用。 工业中使用氰化物很广泛。如从事电镀、洗注、油漆、染料、橡胶等行业人员接触机会较多。日常生活中,桃、李、杏、枇杷等含氢氧酸,其中以苦杏仁含量最高,木薯亦含有氢氰酸。在社会上也有用氰化物进行自杀或他杀情况。 职业性氰化物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其次在高浓度下也能通过皮肤吸收。生活性氰化物中毒以口服为主。口腔粘膜和消化道能充分吸收。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氰化物中毒防护

一、氰化物中毒的防护 1.氰类化合物分几类 氰类化合物分为有机氰化物和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种类较多,其中丙烯腈毒性较大,其他的毒性较小。氰化物毒性大小取决于它进入机体之后释放氰离子的速度快慢,释放越快,毒性越大。无机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钠等,进入机体后释放氰离子速度较快,因此毒性大。 2.氰类化合物有什么气味,常温下呈什么状态? 含氰离子的化合物多有苦杏仁味。氰的金属盐类,如氰化钠、氰化钾等多呈粉末状固体,而氰化钠也有液态存在;氢氰酸、氯化氰等多为气态;有机氰化物如丙烯氰呈液态。 3.接触氰化物的生产岗位人员如何防氰化物中毒? 接触氰化物生产的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安装报警装置或根据生产要求规定防护等级,包括全身防护和局部防护(防毒衣、防毒面具、手套、靴套),如无呼吸道接触者戴手套和穿防护服。防止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以免中毒。 4.氰类化合物警口服中毒者如何急救? 误服者立即用手指、勺子等伸入喉头,引发恶心呕吐;有条件时欧诺个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根据误服计量,如未出现中毒症状课就地观察。如中毒症状较轻微:只有头痛、头晕、无力。因人体自身对氰化物有一定的解毒能力,不经治疗可以缓解。如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皮肤黏膜呈鲜红色或苍白时可口服抗氰胶囊一粒进行观察。如发生意识不清、昏迷、阵法或强直惊厥者应立即肌肉注射抗氰急救注射液或者抗氰自动注射针一支;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或辅助通气及心肺复苏后送医院治疗。 5.氰类毒物中毒时如何急救 气态氰类毒物经呼吸道吸入或者固态、液态氰类毒物经口误食时,发生中毒症状较快,而液态氰类毒物经皮肤吸收时出现症状要缓些。首先根据中毒程度决定用什么药物急救,还要根据现场有什么急救药来决定。如果中毒程度较轻,未发生惊厥时可口服抗氰胶囊1粒或者吸入亚硝酸异戎脂1到2支;如果中毒者出现惊厥时应立即注射抗氰自动注射急救针1支或抗氰注射液1支,然后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如呼吸困难、心跳微弱者应行心肺复苏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后送医院继续治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