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纳入云南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加快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云南教育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进入新的世纪,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更加突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对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具有决定性意义。

改革开放32年来,云南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各级各类教育长足发展,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全省各族人民的整体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后五到十年,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人民生活方式快速转变,给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将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任务。发展云南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凸显。云南教育事业面临着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等新任务。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云南教育总体上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需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享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充分体现。云南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城乡之间、区域之内教育发展不平衡,民族、边境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教育投入明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与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内部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教育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学校管理相对薄弱,办学活力不足,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强。接受优质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成为社会的共同心声。

云南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列入当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要常怀忧教之心,恪守兴教之责,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云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战略思路和战略目标

(一)战略思路:云南教育改革和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紧密结合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省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遵循教育规律,夯实基础,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突出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两条主线,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

(二)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大省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到2020年,全省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年提高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7年提高到13.5年。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全省各族人民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学校差距和群体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普通本、专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合格以上标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各类人才的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45%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立足云南、服务地方、辐射西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科学发展、特色鲜明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云南特色和较高水平的现代教育。

第二章发展原则和发展方式

(三)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教育权益。

坚持教育公平。强化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的教育。

坚持依法治教。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保障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

坚持协调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注重内涵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促进教育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相互统一,协调发展。

(四)发展方式

提速增效,跨越发展。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扩张与教育质量加快提高并重,以全国各项教育发展平均指标为目标,加速度、扩规模、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全面提速增效,实现云南教育跨越式发展。

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分区规划,分类指导,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整体推进全省各地、各类教育发展。

传承创新,扩大开放。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连续性,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创新,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努力增强生机活力,积极探索云南教育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

第三章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以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到2020年,经济较发达区域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经济欠发达区域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六)强化职责,明确重点。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审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合理分担办园成本,制定幼儿教师编制标准,建立幼儿园办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发挥高等学校专业机构及专家作用,重点支持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设乡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逐年增加有条件和人口较多乡镇村的幼儿园数量。完善农村优质和示范幼儿园评估奖励机制。

第四章义务教育

(七)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造,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建立和完善校长、教师有效交流机制,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切实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全面落实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在经费投入、管理机制、质量提升、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提供充分、有效的制度保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每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开足规定课程。建立健全教育质量动态监测机制。

(九)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方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配齐各学科教师,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学校要把减负切实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完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专项督导机制和问责制度等多元监督方式。

第五章普通高中教育

(十)继续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充分考虑各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区域和水平差距,分区规划,分层次推进,不断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加大民族贫困地区高中教育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大班额。

(十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养成,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发展、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注重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倡导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课程体系,稳步推进选修课程建设和学分制改革。完善选课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区域特点,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试行导师制,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十二)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现普通高中质量、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提升全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多样化,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发展。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有效推进高中集约化办学。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第六章职业教育

(十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有较好职业化培训条件,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扩大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保持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继续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

(十五)统筹发展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继续加强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速改善现有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使所有学校达到合格职业学校的建设标准。根据云南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政府统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大做强与云南支柱产业、低碳经济、特色产业、高新企业等密切相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群。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职业教育联盟。以多渠道方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办好职业教育。

(十六)加速发展边境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合理布局职业教育学校,分区域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职业院校。统筹农村教育资源,继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和管理,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建设好25个边境县级地区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吸纳当地生源接受职业教育,拓宽职业教育继续学习通道。

(十七)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以产学研用为纽带,以专业群为依托,组建行业性、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学校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的评聘办法,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评估体系建设,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增加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岗位技能需求对接。

第七章高等教育

(十八)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多渠道引入办学经费,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根据发展需求,适度新增设高等学校。加快滇东、滇中、滇南、滇西等次区域高等教育中心的建设。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结构、层次类型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提升高等教育办学层次。提升高校声誉,逐步扩大外国留学生的就学比例和专业学科学习层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到2020年,力争使云南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十九)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加强实现高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建立高校教学联盟,

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学生流动等机制,实现文理交融、科学人文并重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强调实践的教学环节。继续实施高校教育质量工程,完善学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组建名师团队,改革应用型课程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的聘用机制,建设专兼结合的应用型教师队伍。要严格教学管理,注重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监督。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公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高校的管理与监督,完善高校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强化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和国际科学计划,参与国际专业质量认证。

(二十)着力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合理调配高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开展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明确高校科研定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遴选高校科研重点项目。鼓励高校科技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科研领域和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积极推动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资源共享,创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和科研合作新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鼓励高校积极参与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决策与咨询工作。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传播。

(二十一)积极推动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建立评估评价标准,实行高校分类指导管理,分层次、分类别加快高校发展。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新增一批博士、硕士授权学校和学位授权点,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实施研究生科研立项,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完善学位授权体系与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211工程”学校建设为龙头,以特色优势重点学科建设为支撑,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化学科规模和层次、类型结构,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示范性高职学校。根据云南各区域经济产业圈发展状况,推进特色大学建设,建设一批边境地区高质量高校。

第八章继续教育

(二十二)加快继续教育发展。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全面开展初中后、高中后、大学后继续教育,促进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广泛建立。依托社区和乡村学习组织及其资源,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扫除青壮年文盲。创新发展农村劳动者的继续教育。到2020年,初步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十三)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建设。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整合继续教育资源。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将继续教育纳入各行业、各地区总体发展规划。改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强继续教育的监管和评估,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支持企事业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对农民、失业人员、残疾人、转业退伍军人等的技能培训给予资助。

(二十四)逐步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云南开放大学。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建设社区学习中心。积极开发继续教育资源,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努力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多样化、个性化和非职业化的需要。

第九章特殊教育

(二十五)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坚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补充发展特殊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州市和人口在30万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一所特殊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障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的规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二十六)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完善对残障儿童的特殊援助办法,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着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及时更新和配足特殊教育学校必要的教学设备及用具。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并逐年提高补助标准。

第十章民族教育

(二十七)大力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将民族教育作为云南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解决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特殊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尽快实现云南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将民族地区学前一年教育纳入免费教育范畴,予以保障。免除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学生的各级各类教育学费。在省一级完中增设少数民族高中班,享受民族生待遇。参照中职补助标准给予边远民族贫苦地区普通高

中学生生活补助,提高寄宿制学校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到2020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进一步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力度,积极开展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教育对口支援,完善多层次、多类型教育帮扶和支援机制。

(二十八)广泛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高度重视教育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材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宝库,丰富素质教育内容。挖掘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突出多元民族文化教育特色,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推进以校本教材为主、学科渗透为辅、综合实践活动并行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开展民族传统技能学习,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促进作用。

(二十九)推进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实施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开设省内高校民族预科班,建立云南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教育基地。鼓励省内各类高校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行业的专门人才定向培养工作。与中东部地区的高中合作举办少数民族高中班,拓展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任教。

(三十)强化“双语”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在不通汉语的民族地区开办“双语”学前班,解决少数民族儿童不通汉语的语言桥梁的同时,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师资培养。加强学前双语教学。积极培养“民汉兼通”人才,建立省级、州(市)级“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加快“双语”教师培养力度,建立适应云南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双语”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编译、出版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民族中小学特点的“双语”教材。。

(三十一)提升边境地区教育水平。着力建设“国门学校”,全面改善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状况。增加投入,全面改善边境地区办学条件。完成边境口岸中小学、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优先支持25个边境县的117个边境沿线乡镇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适当提高边境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增加边境县双语教学专项经费,巩固边境地区“两基”成果。重点加强边境州市高校建设,提升边境州市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增强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提高在边境县执教的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福利待遇。建立开展勤工俭学、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助边疆地区的贫困学生。

(三十二)努力缩小边疆贫困地区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公共教育资源要向边疆贫困地区倾斜,实施专项工程、助学政策和帮扶措施,促进边远贫困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合理调整中小学区域布局。明确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重心,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建立具有多种方式的、普教和职教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以乡土教材和实用技术教材为主,调整贫困地区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的内容及体系。制定分类指导、重点帮扶政策,加强指导和培训力度,创新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方式,培育特色学校。积极拓展和开发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资源使用效率。支持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行不同区域间的干部转任和教师交流制度,鼓励教育发达地区学校优秀干部和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任职任教。

第十一章教育国际化

(三十三)做好教育桥头堡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云南开展教育国际化的区域和资源优势,通过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云南教育国际化进程,经过5--10年的努力,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的教育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国际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枢纽。通过“一园三平台”建设,即建好国际教育家园、国际教育基础建设平台、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平台、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内外联动、平等互信,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开放型教育体系,形成符合“桥头堡战略”的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教育发展模式。

(三十四)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滇服务。在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和教育服务支柱产业等领域,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提升外籍教师开展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工作的比重,有效推动云南教育高速发展。引进境外优秀教材和课程,建立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机制。

(三十五)提高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水平和层次。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职业学校招收周边国家学生。积极扩大高校招收来滇留学生规模,特别是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增加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东南亚、南亚来滇

留学生。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管理机制,提高公派留学效益。建立对优秀自费出国留学生的资助和奖励制度,提高对自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推动省内高校海外办学,探索在国外建立教育对外发展办事处。加大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力度,加速境外孔子学院(课堂)和汉语培训中心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第十二章管理体制改革

(三十六)加强政府教育统筹协调。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现代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边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完善义务教育“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省、市两级办学,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教育督察制度、教育审计制度、教育投融资制度、教育工程招投标制度、教育监测与评价制度等,形成完善的教育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区域内教育协作,统筹推进各项教育改革。积极引导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和培育行业协会、专业学会、慈善基金会等非营利、公益性社会中介组织和机构,参与教育事务的认证、评估、审计、仲裁等活动。

(三十七)健全现代教育决策机制。建立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机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咨询论证,规范和推进重大教育决策公示、通报、听证制度。法规草案、规范性文件和重大政策措施的制定、修改,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或涉及不同利益群体利益的重大决策,要组织听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重大教育决策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八)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落实“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坚持以人为本、教真育爱,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三生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面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十九)建设现代人才培养体系。树立本土化人才培养观念,为云南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的各类人才,提高人才利用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疏通不同学段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间、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间、不同学校间、不同专业间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贯通瓶颈,实现全方位的教育衔接。增强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融会贯通和协同发展。丰富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方式,形成开放、灵活、互通、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摆正学生学习重心和构建现代教学评价体系为重点,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整合教育、科技、产业培养资源,增加学生

生产实习实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监督保障机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促进省院省校合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依托重大项目,在创新实践中集聚和培养一流人才。

第十四章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以推进教育公平为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促进学校所有制改革,探索公办学校的多种办学形式,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和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激发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放开非义务教育,形成公平竞争机制,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推动教育投融资机制改革,建立引资办教和银校合作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向云南教育领域聚集。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城乡联合”的原则,通过链式发展、块式发展、点式发展等模式,实施集团化、多样化和规模化办学,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资源互补的高质量教育品牌。

(四十一)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将民办教育纳入政府统一规划,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设立专门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建立民办教育服务平台体系,健全民办教育审批管理和年检制度,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建立一批示范性民办教育机构。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和做法,积极探索和制定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明确和落实民办学校“民办事业单位”法律地位和属性。建立和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任教制度。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资助政策和委托拨款政策,给予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稀缺地区的民办学校及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奖励。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表彰和奖励发展民办教育的组织、学校和个人。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和校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民办教育内部治理机制和财务管理年度审计制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依法实施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

第十五章学校现代管理

(四十二)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坚持人本立校的基本原则,推广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机制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学校标准化建设管理、价值建设管理,提高学校领导者、师生管理能力。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力推进学校的科学、民主和依法管理,积极探索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体制。

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增强学校的办学自主性和自律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全面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形成高效率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体系。改革学校教育激励与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学校办学活动,定期收集建议和意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改革。定期向社会公示学校发展状况和财务资产情况,依法接受相应部门的监督和审计,形成“自主办学、自我约束、民主管理、社会监督”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

(四十三)全面推进学校现代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确立发展定位,加强制度建设,突出质量管理,构建教育价值,全面推进学校现代管理。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构架,优化管理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校长管理能力,学生学习、实践、发展、创造能力,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充分、可持续发展。高校要以学校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第十六章现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四十四)建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教育科研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学生家长和社会公益人士共同参与的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成长状况、教师教学水平、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客观、公正、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评价和激励。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范学生成长资料和数据收录、公示和更正管理办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加快在校学生学业档案数据库建设,深化初中学生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构建学业水平考试体系。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四十五)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坚持科学选拔、促进发展、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原则,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结合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实施初中就近免试入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完善多元录取体制,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免试注册入学。

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实行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办法。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完善自主招生方式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创新能力考查,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重大项目

第十七章重大工程项目

(四十六)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深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合理确定学校数量、校均规模、学校区位,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的基础上,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和抗震防灾加固,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分层分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中小学和薄弱初中学校,逐步使全省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配备、图书、体育场和绿化美化面积等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改善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四十七)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以提升教师入口整体素质为导向,继续完善和实施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创新并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并以学区为单位,试行教师轮岗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重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力争每个乡镇中心学校都有省级骨干教师。采取各种措施,支持普通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全面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实现普通中小学教师队伍城乡分布合理,结构优化。

(四十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体现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继续改善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区域性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建设一批边疆优质特色学校。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和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继续实施、完善和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聘、特岗、特邀“三特”计划。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监测评估机制和考核办法。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办学模式,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管理机制和教学模式。推行“订单”、“定向”、“委托”等培养培训模式,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和长效机制。

(四十九)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各级政府设立普通高中发展专项资金,加快普通高中的建设,扩大优质学校及在校生规模。建立普通高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逐步化解学校建设债务。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按编制标准配齐教师数量。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五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大高等教育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利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全省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师资队伍建设。主动与东部对口支援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结合云南多民族、边疆地域特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特色重点学科点。实施高校重点学科带头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推进学位授权体系建设,合理学位授予结构类型及布局,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五十一)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加大兴办乡村幼儿园支持力度,完善学前教育补助机制。重点支持边疆、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级幼儿园。加大学前教育监管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培训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推进对口支援、集团式发展、委托管理等模式,切实保障农村和新建幼儿园办学质量。

(五十二)民族教育发展工程。巩固边疆民族地区“普九”成果,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县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加强“国门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边境县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和藏区的教育发展扶持力度,逐步实现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和藏族免费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扶持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亟需的紧缺教师,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支持民族地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支持民族院校和边境地区高校的建设;扶持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教育的特色学校,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

(五十三)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使州市和30万人口以上县、残疾儿童较多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增加专项经费投入,为特殊教育更新和配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改革特殊教育课程设置,提升特殊教育学校软实力。

(五十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和整合各类教育信息化学习资源,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打造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现代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逐步实现大多数中小学能开展多媒体教学。基本建成较完备的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

(五十五)教育国际化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一园三平台”建设,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及世界各地的国际留学生教育基地,扩大来滇留学生规模,提升云南高等教育国际服务竞争力。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提高云南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鼓励高校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引进适量国际优秀高层次人才。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海外研修培训。

(五十六)以“三生教育”为载体的素质教育工程。把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以板块教育、专题活动、渗透融合的方式,加强“三生教育”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加强“三生教育”的制度化建设、特色化建设和基地建设,推进“三生教育”常态化。

(五十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把普通高中学生和研究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

第十八章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五十八)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分析和抓住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根据全省人口发展趋势和全省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按照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区域发展协作区;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弹性学制培养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等。

(五十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以缩小校际差距、提升农村教育、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重点。实施学校内涵发展工程,努力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区域为单位,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平台,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分阶段分步骤实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等;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对贫困、边远地区学校的经费投入,重点保证,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开展义务教育均衡研究工作,逐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六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养新型农民的试点。

(六十一)现代远程教育改革试点。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积极探索开放教育新模式,组建开放大学。建立健全远程开放教育体系,县区建立开放学院,乡镇建立学习中心,逐渐向村(社区)延伸建立学习点,在全省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远程教育学习服务体系网络体系。建立省级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终身学习“立交桥”实现形式,建立灵活高效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高校、行业和社会教育资源,在全省中小学实施“班班通”工程,提高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机制和渠道,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终身教育需求。

(六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建成一批有影响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产出一批重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的重大科技成果;改革创新研究生优质课程,增加专业学位举办单位和种类,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有计划地培养造就和引进大批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六十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高等职业学校单独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拔入学;探索自主招生、推荐招生、定向招生、破格招生的具体方式等,逐步建立招考分离、分类考试、多元评价、自主招生、多样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六十四)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定、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度。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人员聘任制度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调整高校岗位设置,提高一线教师岗位比例,建立合同制专职科研队伍。改革分配制度,探索绩效工资与协议工资相结合的灵活、新型工资制度。建立健全科学评估和激励机制,形成促进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深化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和教务公开改革,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机制,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共建模式。

(六十五)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公办学校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改革试验;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的有效方式。

(六十六)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发展改革试点。鼓励高中办出特色,选择部分高中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实验项目;建立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新机制;加强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新机制,促进普职渗透;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学校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学科等特色因素,办成各具特色的优质高中。

(六十七)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制定并落实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积极探索地方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建立和完善地方教育投入分担机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

(六十八)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点。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度、水平提升一体化。重点解决薄弱学校的薄弱环节,彻底改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到2020年,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基本实现全省城乡教育和谐发展。建立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城乡交流和城镇优秀教师定期下乡支教制度。城乡学校教职工编制实行统一标准,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审中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比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优先保障农村学校。新增教育经费的70%以上用于农村,加大省级财政对县级教育投入专项转移支付力度,项目和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农科教结合,对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开展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给予经费支持。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第十九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六十九)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忠诚教育事业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以涵养师德为中心,采取综合措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基本满足和适应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七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和完善省、县(区、市)和学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鼓励和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建立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置换在职教师培训”制度。

开展职业学校教师特聘、特岗、特邀“三特”计划。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造就学科骨干人才,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大力培养学科建设领军人物及承担国家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的高层次顶尖人才。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到我省高校任教、从事科学研究。

(七十一)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并逐步提高。改革学校用人和分配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设立专项经费,对在边疆、民族及农村地区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专项补助,确保在农村、山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工资待遇高于当地城镇教师工资。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

(七十二)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聘任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新进教师采取教育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参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办法进行。

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边疆、民族、农村地区实行倾斜政策,根据教育发展规模适时核定教职工编制,针对寄宿制学校安全、医疗卫生、生活管理、食堂等后勤服务核增专用编制。改进教师考评机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加强教师管理,建立转岗和退出机制。严格校长任职资格,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

第二十章保障经费投入

(七十三)加大教育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教育财政拨款达到法定的增长要求,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确保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化解义务教育债务。

建立保障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依法审核政府教育拨款预算和决算。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政府教育经费增长达不到法定增长要求的,要限期补足,并对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建立政府教育经费增长考核制度。将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例列入政府任期目标,由上级组织、教育、财政、审计和监察等部门联合进行督查,将落实情况作为政绩考核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公告制度。由教育、财政、统计、审计部门共同向社会定期公布政府教育投入情况。

拓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完善社会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捐赠支出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政策。积极开拓金融、信贷、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筹措教育经费的途径。提高利用国际资金能力。

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有效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总量。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出资办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实验室、专用教室、实习实训基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其他设施要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力度,促进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加强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实验实训场所建设,实验实训设备要达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的先进水平。鼓励开放共享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各级政府要将学校布局及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城市和农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

(七十四)完善投入机制。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建立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和完善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随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逐步提高。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落实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的投入机制。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保证校舍安全。建立教师定期培训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学前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建立财政定额补助、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必要负担的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以财政投入为主,受教育者缴费为辅。随着财力增强,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财政保障水平。省级政府统筹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逐步减轻高校债务负担,防范财务风险。

健全资助政策体系。采取措施,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助学贷款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资助和收费政策。设立专项经费资助人口较少民族的各阶段教育。

(七十五)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建立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升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并向社会公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

第二十一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七十六)建设较为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建成覆盖全省的宽带云南教育网,所有高等学校和所有的州市教育局、县市区教育局以及70%的中等学校内部建成局域网(校园网),外部实现光纤联网;100%的城区中小学校实现对外宽带互联,内部计算机互连;100%的乡镇中心学校、100%的农村初中、80%的村完小实现外部宽带联网;网络运营及安全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按照不同的类别学校标准加快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使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计算机的比例达到7:1以上,初中学校学生与计算机的比例达到10:1,完全小学学生与计算机的比例达到20:1,实施“校校通”和“班班通”工程,使所有普通高中、初中、完全小学建成卫星接收或宽带接入的多媒体教室,所有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

(七十七)建设较为完善的网络平台和管理体系。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应用平台系统。在建成三生教育网、科技产业与学位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等8个应用平台系统基础上,根据教育职能的要求,加快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学籍管理、校舍管理、教育科研、招生考试、远程教育等6个应用系统和管理平台建设。建设省、州市、县市区和学校四级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资源库群,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学公共资源库覆盖85%的学校;建成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实现各高校图书文献互通、互借,建设丰富的公共信息资源,其中包括:公共电子图书、国外信息资源和本市高校有学科特色的资源等;建设基础教育数字图书馆、学科网站等。建设云南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建立云南开放大学。建成职业、成人和社区教育资源库,具有职业培养、成人和全民学习较为齐全的信息资源。建立教育信息数据中心。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人、财、

物等进行统一、规范的数字化管理,形成全省统一的数据平台、四级管理、数据同步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规范的数据库。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出口、统一管理的要求,建成全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布局、学生学籍、学校资产,人力资源、助学贷款、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科研管理等数据库,使95%以上的基础数据能在统一标准下应用,为我省教育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建立“天地合一”覆盖全省的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平台。

(七十八)建设教育信息化人才支持服务体系。抓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导力的建设;到2012年底,使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所有教师参加不少于30课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100% 中小学教师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和素质,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人力支撑。

(七十九)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全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信息化人才。形成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到2012年使全省100%的初中生和50%的小学生都能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开设、学科教学、教育科研、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效应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管理、学校管理、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在各类学校中大力实施师生校园一卡通管理方式。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宏观政策、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管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创新、信息技术应用等的研究,通过教育信息化发展性评价和管理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的不断创新。

第二十二章推进依法治教

(八十)加快地方教育立法进程。加快我省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制定促进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配合国家教育立法进度,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提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修订《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云南省教育督导条例》、《云南省民办教育发展条例》、《云南民族教育发展条例》、《云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民族自治地方开展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立法工作,着力发展民族教育。

(八十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的要求,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执法机构和队伍。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受教育者、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合法权益。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八十二)切实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推行校务公开,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依法聘任教师,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建立健全符合公平、公正原则的学校内部权利救济制度。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和开展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

(八十三)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并举,监督与指导并重。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开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督导检查,完善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监督体系和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积极开展基础教育相关领域的专项督导检查。

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专职督学队伍,强化督导职能。建立相对独立的政府督导机构。逐步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强化经常性、过程性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整改回访制度,提高教育督导效能。

自觉接受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完善和规范行政层级监督机制。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

第二十三章加强组织领导

(八十四)加强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战略负总责,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把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政绩考核范围,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党委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八十五)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大对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把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好高校党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落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学校干部的交流力度。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建立并完善向民办高校选派党委书记制度,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学风。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建立健全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成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教育系统腐败行为。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和教务公开。

(八十六)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实施

本纲要是指导我省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纲要,是我省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是指导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纲要性文件。贯彻实施纲要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建立健全实施机制,确保本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落实责任分工。规划纲要的实施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省教育厅负责纲要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综合管理部门要全力支持,密切合作,确保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围绕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发展水平的实施方案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完善评估制度。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要适时组织开展跟踪调查与实施评估,全面分析检查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报告定期向全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加强考核监督。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和量化指标,把对本纲要实施的考核作为主要领导干部任职目标的一个方面进行对照检查,并与领导干部的使用、任免挂钩。对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要及时推广,先进事迹予以表扬,对执行不力人员要予以批评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作用。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定期听取人大、政协关于本纲要实施的意见建议。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自己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离当前学校发展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以及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殷切期盼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为了真正实现在五年的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教学领导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校长,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现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自我现状分析: (一)自身优势: 1、具有较为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本人先后当过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小学校长,自2005年9月份开始,进入到小学校长行列。应当说,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自己都经历过。从干部队伍建设到教师专业发展,从教育教学管理到课堂教学改革,从学校德育工作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自己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培养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坚定了自己依靠科研和创新引领学校发展的信心。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了自己处惊不乱、攻坚克难的能力,这为自己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创造性开展好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基础。十几年来,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自己都能够以诚待人,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言行举止注意做广大师生的表率,努力做让广大师生永远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朋友,不断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善于学习,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十几年来,可以说自己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之余,自己不仅喜欢阅读反映古今中外教育名家及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方面的书籍,也非常喜欢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著,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办学理念。同时还特别注意学习反映全国各地名校成功的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各种权威报刊,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十几年来,自己特

(完整版)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县河镇中心学校任筠 《正道》一片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分为挑战、均衡、素质3个部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和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西安所推行的大学区改革,毫无疑问是一个智慧、伟大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以强校带动弱校的方式,使各个学校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无疑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大学区改革制度能够带来卓越的成果和飞速的进步,离不开西安各个学区长学校的敬业与奉献。纪录片中对西安市第一中学创新素质教育做法的报道,是学校依照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等等。 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识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识 摘要 今天的中国,正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走向新的辉煌;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征程上谋划新的发展。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国家跨越式发展经久不衰的力量源泉。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在国际教育与人才竞争中存在着巨大危机:发达国家已经迈入知识型经济社会,而我国人处于工业化中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没有一流的教育就没有一流的人才,也就建设不成强大的国家。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的教育进行较大的改革,对未来的教育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相匹配。否则,教育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关键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体会 2010年7月8日,是一个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重要节点。这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的制定共分四个阶段:调研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审议完善阶段。《纲要》的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社会主义民主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是全党全社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伟大实践。《纲要》的制定充分做到了广开言路、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凝聚共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全民参与。尤其在《纲要》文本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各界人士踊跃参加。上至94岁的耄耋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小学生,甚至包括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纷纷以热烈的主人翁意识提出意见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对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纷纷进行报道,参与热情前所未有。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条条充满热切期盼、一句句发自肺腑之言、一篇篇凝聚智慧的意见和建议,如股股清泉、似烈烈热火,为教育规划纲要文本广集众智,注入生机活力。 《纲要》分为四个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其中发展任务部分主要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体制改革部分确定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的总体改革目标。保障措施部分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我认为《纲要》主要有以下亮点。 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以上各条例的颁布,表明学前教育将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其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标,“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的重要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感想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感想 通过对本章教材的阅读,我首先懂得了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创新是教育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教育的发展又要求保持相对稳定。 现代教育到现在一共进行了三次改革 1.现代教育的曙光(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2.“二战”后的教育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 3.面前新世纪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下面我就具体分析及感悟三个阶段的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的曙光 第一阶段的大背景是工业革命大浪潮的兴起,这个阶段的教育是大工业生产所孕育的产物。工业的发展要求所有劳动者不仅要有读写算的能力,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同时需求大量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为这一阶段的教育发展和变革规定了方向。 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延长普及教育年限、发展初等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等教育等。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在19世纪的下半叶展开,但与世界改革的潮流不同,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在科举制的废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扬弃,对西方教育经验的吸收与接纳中推进。 这阶段的教育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同时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成为时代进步的推动力,不仅促进了世界的近代化的进程,并且也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脚步。 “二战”后的教育大发展 第二阶段的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术工作者的更大需求,强烈刺激了教育的发展。美苏两大阵营的国际竞争也成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动力。 这个阶段特征有: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以及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在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我们自我封闭,因此我们没有及时跟上这一改革步伐。 这个阶段教育改革目标大致是为美苏两大阵营培养新生力量,不断充实各自阵营的实力,为争霸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 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 这个阶段的大背景时代处于大变动,全球范围内各种矛盾的加剧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孕育着世界格局的根本转折。为应对全球内的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很多国家纷纷制定了教育发展战略。 这个阶段教育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21世纪进行教育规划,教育不再是被动追随时代,而主动适应时代。除此,这个阶段的教育改革的特征是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重视提高师资水平、教育公平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 这个教育改革具有持续性、整体性的特点。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教育公平在中国也备受关注;这次改革是全面的和整体性的,涉及多层次教育,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保障机制相联系。把这三次教育改革连起来看,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做出的改革,这一改革不仅为社会提供了高技术人才同时也促进教育本身的发展。 创新教育是小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适度超前,建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理论已经成为政府、学界和民众的共识。但小学教育改革的体制应如何构建?仍需认真研讨。面对2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11 化本 1 班 李石磊 2011364142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 30 多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仍存在一些不 足。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在,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 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b5E2RGbCAP NO1. 中国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教 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高等教育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精英式教育”发展成“大众式教 育”;p1EanqFDPw 2、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3、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速发展。 4、高等教育跃上新的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5、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7、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8、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稳步展开,成效显著。 NO2. 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 中西部的教育明显落后于东部的教育。同一地域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从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 也不够协调。DXDiTa9E3d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3、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主权短缺。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得教育权利过于集 中于政府,而各类学校则往往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RTCrpUDGiT 4、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平较差。 目前我国的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素质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大概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文 盲还在我们国家,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能力也相对较低。
5PCzVD7HxA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学前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6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特别是在美国,有名闻全球的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或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由于它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体现了全美高等教育的特色,那就是趋异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也许是美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

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然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不顾国情、校情去竭力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由于政府主导了高校自身的定位,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出现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相应地,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出现严重倾斜,各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高校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数量的增长无助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当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说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高素质“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选学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对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自由选择课程,拓展其自由发展空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结合较密切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应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和科研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答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 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答案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共设有4部分,22章,70条,约27000字,实施时间是2010年7月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内容与真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常考法条 第一章 (二) 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章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三)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三)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

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三)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四)战略主题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第四章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八)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

浅谈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浅谈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教育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从国运兴衰,民族复 兴的高度提出教育创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 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初具 雏形、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正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生产部门和发展的动 力机制。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和做到知识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创新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把教育改革创新作为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重视教育是我们 党一贯的战略方针,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 育不行。不仅要重视教育,而且要重视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近几年来,中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的很响,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现行的教育太死板,学生死抠书本,缺乏灵活性。其主要问题是:高考试题出的太死, 太偏,初、高中的知识学得太宽,有特长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因为考大学分数线不够,你再有特长也不管用。所以,就放弃了特长,学一些与考大学有关而自己并不愿意学的 全方位课程去应付高考,其结果是高考落榜,特长也没有发挥出来,培养了很多只拿到了文 凭而没有能力的废材。 我们认为,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制和教学内容必须改革,高考的制度必须彻底改革。一是学制必须缩短。取消小学到初中的界线,改为初级文化学校,学制为 7年,高中改为高 级文化学校。初级文化学校是公民必须接受的最普通教育,学杂费国家给予全免。从初级文 化学校升到高级文化学校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高级文化学校学制为 3年,大专和本科的学 制可以不变。 二是教学内容必须压缩。现行小学到初中由 9年完成的课程压缩到 7年,在全国统一初级学 校的教材。学习课程的面可以广些,但内容必须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有一些课程可以编些 诗句、顺口溜,学完能记住,能会用。学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常用知识,书本与实际操作结合 起来。初级文化学校毕业后,在社会上能把学到的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能了解社会 上的一般常识,能够在社会上生存。 高级文化学校学制可以不变,仍设为 3年。按人才的特长分为几类,分类并进。可在从初级 学校报考高级学校时实施分类报考,比如全面类、美术类、文学类、天文类、历史类、地理类、生物类、科研类、外语类、数学类、声乐类等。课程安排以专业为主,专业课程占90%,辅助课程占 10%。全面类基本按以前高中的课程安排不变,真正把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挖掘出来,不埋没人才。高级文化学校毕业后可以按专业报考大专或本科,经过 3年高级文化学校 和 4~5年专科或本科的培养,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独立工作,不需实习。 三是在各类学校中设立科研班,组织那些有头脑、善发明的学生进行小发明、小改革、小创 新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四是在人才培养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 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是在办学改革创新上要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职业教育办 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 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共设有4部分,22章,70条,约27000字,实施时间是2010年7月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纲要》指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能力为重。就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实践和创造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纲要》五十一条中对今后教师队伍提出的要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以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我知识内涵,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也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在当今知识爆炸的花园中,勤奋地耕耘,汲取知识的花粉,酿出新时代的蜂蜜。为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好知识上的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思想道德上,教师也应走在时代的前头,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时刻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做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知识渊博、专业过硬的合格教师!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摘要 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教育不断探索、发展、改革、反思的三十多年。回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十多年的历程,成功与失败俱存,经验和教训同在。 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反思,对指导教育改革的思想理论、政策策略、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可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清醒地认识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更有效地探索今后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的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最重大的制度创新,它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流动,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科举制度在时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却选择封闭与傲慢,正如宋明理学因其“理性的傲慢”拒绝开放、排斥异端一样,科举制度因其制度的傲慢拒绝向时代和未来开放,“应试教育”及其方式日益精细化、精致化,留给每个个体的自由空间日益被压缩,最终导致个性的窒息和创造力、适应性的全盘丧失。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制约和支配的。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教”指的是“教育”。《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古训便是这种文化的源头。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文化传统,即“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毛孔、血液和骨髓之中,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者素质教育推进真正难见实效的文化土壤之原因。 二.中国教育改革现状 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导致我们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面向造就全体学生,而是为了一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似乎不是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而是一味地加班加点、超时重负、机械训练,没有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时间空间。为了高考,设计3年教学的高中课程,普遍的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完成,到高三纯粹就是索然无味的应试训练;又因为重点高中的选拔制度,今日的中考同样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以致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过早地承受超越其年龄阶段之重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扼杀无数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高达60%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迄今在社会公众还普遍将高考状元作为最优秀学子代表的当下,如此高的比例选择“一路向西”、远走异乡深造,有其必然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出去的理由是对身边的教育失望,以致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资料汇编 新华社北京2010年7月29日电(记者吴晶、黄小希新华社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 列。 《教育规划纲要》由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和实施组成,共22章、70条,约27000字。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教育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 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一一进行阐述。具体目标有: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 到50%;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到2 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 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我国将开展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 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日志 [转] 2011年招考《教育规划纲要》模拟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_。 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_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_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4.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__教育投入_,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5.《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_学生健康成长_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_坚持德育为先_、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_。 7.《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_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_,重点是_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_,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8.《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_促进人的全面发展_、_适应社会需要_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_大力发展职业教育_、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10.《教育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出教育改革的六项任务是:_人才培养体制改革__、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建设现代学校制度_、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1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是:_加强教师队伍建设_、保

浅谈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2010年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改革成为十二五期间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在行政组织、教师观念、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旨在帮助教师们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进步,促进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障碍对策 一、引言 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发展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 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

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教育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种背景之下,2010年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因此,对于学校行政机关、课程改革者和一线的教师而言,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革中的障碍与对策 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行政组织结构、教师观念、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学生的参与、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 1.行政组织。在中国,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教育的垄断。校长往往是整个学校的最终决策者,而校长工作往往以完成政府任务和实现自我目标为出发点。由于缺乏影响力,一线教师往往只能根据校长的意图进行教学。学校发展过多地着眼于短期效果,从而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 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 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推行新 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 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 识方面, 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 键问题之一。 第二,班级编制不合理。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基 础教育改革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美国,中小学每个课堂的人数 是我国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很多教室同时也是实验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在我国,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的 学习方式时,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教师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加倍 的精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反映,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很多 时候都感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 师的确应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这是新的课程 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精神领会不透彻,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 有的教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频繁,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内学生以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 互动, 却很难与课堂知识密切联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