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中建大厦建筑设计说明

上海中建大厦建筑设计说明

上海中建大厦建筑设计说明
上海中建大厦建筑设计说明

1区位分析

中建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竹园商贸区2-11-5地块上,属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

融贸易区域,该区是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按照上海市人

民政府确定的发展规划要求,该区域将建成以经济、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为主要功

能的地区,是21世纪上海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交通便捷,南有南浦大

桥,北有杨浦大桥,杨高路快速干道横贯全区;区内的主要交通干道还有世纪大道、

浦东大道、浦东南路、张杨路等。这一区域是浦东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核心地区,其中

“一道三区”(世纪大道、陆家嘴金融区、竹园商贸区、花木生态文化区)以及南浦、

杨浦两桥之间的滨江地区是21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地区,体现上海的繁荣、繁

华。该区域要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会展旅游、现代居住、中介服务等高层

次服务业,重点聚集中外金融机构、中外大企业(集团)地区总部、销售总部、投资

决策中心,成为上海面向国内外的现代服务中心的核心区域。

中建大厦东北面为世纪大道,东南面为浦项商务广场,西南面为竹林路,西北侧为东

方广场和全华信息大厦。地块周边道路交通极为便捷,主干道包括世纪大道,东方路、

张扬路和杨高路,延安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和复兴东路隧道,地块距轨道交通二号线

东方路站约1公里,即将于2005年通车的轨道交通四号线和六号线均在浦电路设有站

点。

基地面积为9189.8平方米,要求容积率为8,高度168米。

2建设规模及主要设计原则

2.1本项目由三层地下室、二层商业裙房及一幢32层的办公塔楼组成。建筑高度为地上

168米(包括装饰高度)

2.2地下14.6米。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工程属于一类超高层建

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计烈度按7度抗震设防,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

地下汽车库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

3设计依据

3.1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

3.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137-87

3.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3.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3.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3.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3.8《人民防空地下室防火规范》GB50098-98

3.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3.1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3.11上海市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64-97

3.12上海市标准《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4-96

3.13《上海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DBJ08-49-96

3.14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

4 设计描述

4.1 方案简介

上海在历史上是亚洲和整个世界的文化大都会。它在这个“太平洋地区的世纪”

之初得到了再生,尤其是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视角来看,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

遇。商业和居住区的开发发展,决定着人们在这座城市中怎样生活和工作,同

时反映了或者说展示出了它的文化状态和发展抱负。浦东和世纪大道正处于上

海新的发展浪潮的前沿,体现着现代中国独特的景象。在本项目的建设单位的

支持下,我们相信,用来代表未来中国的建筑语言应该是前瞻性的,面向未来,

超脱于历史上殖民时期的传统设计风格。我们对中建大厦的设计。

信念是:通过建筑形态和建筑表现形式来体现上海当前的发展活力。

4.2 基地设计

同时,我们也相信,建筑应该基于它周边环境,融入周围的建筑和空间。

我们的基地北面是世纪大道,东面是浦项广场,南面是竹林路,西面是公共绿地。

按照规划要求,大厦从世纪大道后退,后面紧邻相似规模的建筑物。东面有世纪

公园景观,西面在中高建筑高度之上有陆家嘴景观。进入基地的入口在竹林路。

我们这座32层高楼的体量是根据它的周围环境与因素来设计的,具有明显的曲

线型,平面上呈三边形。东面幕墙与红线平行,尽量利用世纪公园的景观,而西

面幕墙是折线型,以打开向陆家嘴景观、避免临近办公区的交叉视线。大厦底部

靠世纪大道人行道是一个二层商业裙房。朝南的商业和办公楼大堂都设计为面向

公共绿地,以尽量利用这一优势。为使建筑与基地进一步融合,我们建议采用更

和谐的方式设计公共绿地――塔楼弯曲的线条和自然地形的互动淡化了本来不

规则的红线。建筑的后勤区位于东面,共享浦项广场的后勤通道。

4.3 建筑设计

建筑的动感形态代表着前瞻性的设计理念,采用了“包围性”的外墙表面,从

底部商业裙

房以螺旋形式攀升到面向世纪大道的塔楼最高点。北面和南面的曲面幕墙,随着

高度的升高而向外微倾,增加了塔楼的生态性和雕塑感。幕墙系统由低反射率的

玻璃单元组成,遮阳/遮光板进一步加强线条感。同样材质的幕墙沿着塔楼的形

态一直到达顶部螺旋上升的女儿墙,围合了塔楼顶部的灯光装饰,成为了世纪大

道的新亮点。

我们认为这种建筑形态和幕墙的结合会形成一个轻快、优雅的塔楼,沿着建筑周

边移动或者随着天空光线的变化,塔楼外观也会不停地变化。该方案是根据基地

独有的特点而特别设计的,我们相信它最好地代表了上海可以给中国以及整个世

界带来的发展潜力。

5消防设计

5.1总平面

本建筑退红线距离满足地块规划要求,与周围建筑的间距〉13m,满足防火间距的

要求。

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道路及硬质广场铺地形成消防环道,消防车道转变半径≥12m,

登高面处道路〉

6m,其余部位道路〉4m,消防登高面位于建筑的西南面及西北面。

5.2建筑

本项目由地下三层车库,地上二层商业裙房及一幢32层的办公塔楼组成。建筑高

度为地上168米(包括装饰高度)地下14.6米。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的规定,本工程属于一类超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汽车库防火

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910 m2,地下二、三层建筑面积5690m2,地下每层扣除设备房

及核心筒以后面积小于4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独立向外

的疏散楼梯;地面到地下一层设两个7m宽坡道,地下一层到地下二层设两个7m

宽的坡道,地下二层到地下三层设两个7m宽的车道。

裙房每层面积均小于4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

办公楼每层面积扣除核心筒以后均小于2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

在十八层设消防避难层,另外在三层设避难通道(夹层)通向屋顶花园,利用屋顶

花园作为消防避难平台;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在避难层分隔,避难面积满足5

人/ m2;塔楼每层设两部防烟楼梯,均设加压送风,前室面积大于6 m2;所有疏散

楼梯及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每层设两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由首层到顶层所

需时间小于60秒;所有的设备用房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且外开,除风井以外的

设备管井均层层封堵,设丙级防火检修门。

6人防设计

6.1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上海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DBJ08-49-96

国家的有关法规

6.2设置标准及面积:

设于地下三层,平时兼作车库,人防面积3284 m2,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9189.8m2

建筑占地面积:3284 m2

总建筑面积:90247 m2

地上建筑面积:73957 m2

地下建筑面积:16290 m2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73322 m2

容积率:7.98

建筑覆盖率:35.7%

绿地率:9.8%

停车位:336辆

其中地上:20辆

地下:316辆(其中地下一、三层设局部机械停车位)建筑高度:168m(包括装饰高度)

各层建筑面积如下: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910 m2

地下二层建筑面积:5690 m2

地下三层建筑面积:5690 m2

一层建筑面积:3284 m2

二层建筑面积:2526 m2三层建筑面积:2341 m2四层建筑面积:2105 m2五层建筑面积:2113 m2六层建筑面积:2121 m2 七层建筑面积:2129 m2八层建筑面积:2137 m2九层建筑面积:2145 m2十层建筑面积:2153 m2 十一层建筑面积:2161 m2十二层建筑面积:2169 m2十三层建筑面积:2176 m2十四层建筑面积:2184 m2十五层建筑面积:2192 m2十六层建筑面积:2200 m2十七层建筑面积:2208 m2十八层建筑面积:2215 m2十九层建筑面积:2223 m2二十层建筑面积:2231 m2二十一层建筑面积:2239 m2二十二层建筑面积:2247 m2二十三层建筑面积:2255 m2二十四层建筑面积:2263 m2二十五层建筑面积:2271 m2二十六层建筑面积:2279 m2二十七层建筑面积:2287 m2二十八层建筑面积:2294 m2二十九层建筑面积:2302 m2三十层建筑面积:2310 m2三十一层建筑面积:2318 m2三十二层建筑面积:2326 m2顶层建筑面积:1552 m2

1 结构概况

本地块发展项目由地库、裙楼及办公塔楼组成,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1.1 地下室

地下室共三层作为停车及设备机房用途。地下室楼面为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地下室

底板设计应考虑重力荷载及向上水压的最不利组合。人防设计按有关方面要求,进

行专项设计。地下室底板及外墙作防水处理。

1.2 裙楼

地上部分有两层,作为商场和餐厅等用途,乙类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1.3 办公楼

本项目办公楼位于地块东南侧,高约140米,地下室三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

心筒结构。考虑到塔楼立面在竖向方面局部略有外倾, 在结构体系方面特别加强了

核心筒部分的抗側力刚度, 并以多种建筑结构分析程序进行对比分析, 确保结构反

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1.4 其它

为适应工期要求,办公楼结构将与裙楼及地下停车场分开。在各连接口处将作特殊

构造处理。

2设计依据

结构设计以下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依据:

2.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3

2.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与技术规程JGJ3-2002

2.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2.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1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1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01

2.12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2.13 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GJ08-77-98

2.14 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2.15 上海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设计规程DGJ08-31-2001

2.16 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99

2.17 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2.18 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程DBJ08-49-96

2.19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文件沪建建规(98)第0267号件

2.2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 设计荷载

3.1 恒载及活荷载

按业主使用要求并依照有关规范,我司建议楼面荷载如下:

功能分区

找平层

(kPa)

吊顶及

设备管线(kPa)

隔墙

(kPa)

其他荷载

(kPa)

楼面活荷载

(kPa)

办公区 1.2 0.5 —— 2.0 卫生间 1.2 0.5 1.0 — 2.0 电梯大堂、走廊 1.2 0.5 —— 3.0 消防疏散楼梯 1.2 ——— 3.5 机房设备间 1.0 ———7.0 屋顶 3.6 ——— 2.0

商店 1.2 0.5 —— 3.5 餐厅 1.2 0.5 —— 2.5 厨房 1.2 0.5 —— 4.0 卫生间 1.2 0.5 —— 2.5 走廊,门厅,楼梯 1.2 0.5 —— 3.5 三楼屋顶花园 3.6 0.5 —

10.0(500厚土)

(大景观另计)

3.0

车库及车道 1.0 0.5 —— 4.0

机房设备间 1.0 ———7.0

以上各项荷载未包括建筑外墙、分户墙及梁板柱墙结构的自重。玻璃幕墙自重取

1.5kN/m2,隔墙重量仍依实际布置覆算其平均荷载。

3.2 风荷载

3.2.1上海地区基本风压为0.55kN/m2,考虑高层建筑取50年一遇风力,乘以1.1系数,

采用(0.55x1.1)=0.61kN/m2。

3.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C类地面粗糙度采用。

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风振系数将按有关之上海标准考虑。

3.3 地震荷载

3.3.1 计算地震作用时,采用上海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所附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结构阻尼比取0.05。

3.3.2 抗震设防列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g。

3.3.3 计算地震作用时采用重力荷载包括下列:

100% 恒荷载

50% 楼面活荷载

3.3.4 抗震计算采用考虑耦连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质量参与系数达到90%以上。

4 水平位移控制值

规范对层间位移有所规定,高度150米以下的混凝土框剪、框筒结构,控制值为1/800;

剪力墙结构控制值为1/1000。高度等于或大于250米的高层建筑取1/500,中间高度可

采用插值法取用。

5 基础工程

基础设计考虑恒荷载、活荷载、浮力、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综合作用下的影响,同时亦

考虑施工期间对工地外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的影响。

塔楼及裙楼均采用桩基筏板基础形式,作整体和单体强度设计验算,并进行沉降验算。

高层建筑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加大基础的埋置深度可减小结构基底的地震动加速度,

有利于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结构稳定,防止倾覆和滑移,减小建筑物的整体倾斜。

承台板底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的1/18,当有可靠锚固措施时,埋

置深度可适当减小,将按审批结果而定。6 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

本项目各构件材料如下:

适用建筑

材料及适用构件

办公区及商场混凝土

塔楼

筒体墙、柱C60(1~9层)

C50 (10~19层)

C45 (20~顶层)

梁C35

板C35

裙楼

柱C35

梁C35

板C35

地下室桩承台、外墙、板、梁C35

钢筋

(国产)

主筋

HPB235

HRB335

HRB400 钢结构的型钢选用国产Q345级或进口钢板焊接而成。

地下室外墙及底板必须考虑地下水作用及防水工程的需要,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取 1.2Mpa 或更高要求,亦可以同时考虑使用防水卷材。

强电系统

1、设计依据

1.1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2000年版)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版)

《汽车场,修车场,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2建筑、给排水及暖通等专业所提电气资料。

1.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依据和要求。

2、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包括裙房及办公楼的供、配电系统设计、照明设计和建筑物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

3、电气负荷

3.1负荷等级

本建筑物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类,本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物,其

用电设备负荷等级划分如下:

一级负荷:

a.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及正压风机、消

防控制室电源)

b.事故照明、疏散照明、紧急出口指示灯

c.通信系统、楼宇智能控制和管理系统

d.排污水泵

二级负荷:

a.生活水泵,客梯电力,厨房动力与照明

三级负荷:除一、二级负荷外的其他均为三级负荷

本工程为高层办公建筑物,要求供电局予以两路电源供电,总计算负

荷为9125kV A(详见附件一)。各用电单位的负荷密度为:

a.办公室照明:13 W/m2

b.办公室插座:48 W/ m2

c.停车库照明与插座:13 W/m2

d.零售照明与插座:85 W/m2

e.餐饮照明与插座:153 W/m2

4、高压配电

办公楼由两路35千伏独立电源供电并同时使用,当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应

能承担70%的全部负荷。两路电源均用专线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

缆供电。本工程无需为供电局建设变电所。

35千伏高压进线由供电局负责埋地引入地下一层35千伏开关柜室,再经35/6kV变

压器室将线路降到6千伏,35千伏开关柜室内设两台6300kV A变压器。35千伏及6

千伏变压器室、主低压开关柜室以及控制室均设于地下一/二层。主低压开关柜室供

电于制冷机组、水泵、升降机等设备及办公楼。6/0.4kV变压器的设计为六台一组,

两台2500kVA变压器供租户,四台1600kVA变压器供大厦设备及公共场所照明与动力。

变电所的操作电源采用一组Ni-Cd蓄电池。遇到变电所事故停电时,电池组可提供一

小时的电容量。

5、低压配电

低压供电电压为380V/220V三相四线制。接地方式为TN-S即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

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相连,系统中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

办公室配电将采用全绝缘铜母线槽以增加灵活性。低压配电干线将采用交联聚乙烯绝

缘电缆供电。最终电路将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敷设于电线管中。对一级负荷采用双

电源供电在末端自动切换。对于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重要的消

防设备,配电线路采用耐火电缆沿电缆桥架内敷设,对于其他的配电设备线路采用阻

燃铜芯交联聚乙烯电缆。

在每一个主低压开关柜将装置电容补偿器,经自动调节系统使整个配电系统的功率因

数维持在0.9或以上。

短路电流计算及电器选择。

继电保护计算及整定,待电流确定后,根据电流参数进行。变压器设置过流、速断及

温度保护。低压侧主开关采用二段保护(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

6、电能计量

6.1电能计量

本工程为35千伏高压供电,两路35千伏电源分别配置专业的电能计量柜,设有

专业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和专业的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

办公室租户用电为380V/220V,供电电表由业主负责并将集中在每个层面的配电

间兼电表房。

6.2主要节能措施

在配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对于影响功率因数比较大

且较分散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电容器,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及光源。大楼采用楼宇自控系统,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7、应急电源

在裙房屋顶设有两台1500 kV A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当市电两路电源同时故障停电时,

应急柴油发电机在10秒左右自动启动,经自动转换开关,向应急负荷供电。应急电

源足够供应下列各负荷:

a. 一台1500 kV A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给:

◆消防设备,如消防电梯、消防泵、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及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等

◆事故照明、疏散照明、紧急出口指示灯

◆通信系统、楼宇智能控制和管理系统

◆防火卷帘门

◆一台500 tone冷冻机及相应的水泵和冷却塔

b.一台1500 kV A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给:

◆租户应急用电设备和照明

8、照明

8.1 办公室一般照明采用荧光灯以达到下列照明标准:

办公室- 500 lux

走廊- 200 lux

电梯厅- 200 lux

楼梯- 200 lux

停车库- 100 lux

室内室外公共区域照明设计由照明设计顾问和景观设计顾问具体落实。景观灯饰由上海市批准。

8.2 照明光源及灯具

控制室、行政办公室,机房,服务通道,服务区域等照明均采用T5电子整流器荧

光灯,大堂,大堂走廊、卫生间等客流公共区域采用的灯具将由灯光设计师和室内

设计师提供具体类型和布置。一般有吊顶的房间均采用嵌入式灯具,辅助站房等采

用防水防尘灯具,厨房,卫生间采用防潮灯具。大厅,餐厅,等需采用高显色指数

的光源及高效节能灯具,具体由灯光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确定。景观灯饰由上海市

批准。

一部分照明灯具将配制1.5小时后备电池,作为应急疏散照明用。

8.3 照明配电及控制

各层电气竖井内设置楼层照明总配电箱,均采用双电源供电,自动切换。各层一般

照明(控制室、会议室、办公室、走廊卫生间、水泵房、冷冻机房、空调机房,小

餐厅等)均采用分散就地控制。大宴会厅,大堂等大空间照明采用分区集中控制。

9、防雷

本建筑属于第二类防类建筑物。大楼顶层安装专用设计避雷针带相称导体,防止雷击

的损坏。引下导体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专用导体。接地极利用大楼基础。

10、防雷击电磁脉冲

为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对将来可能装置的信息系统造成破坏,办公楼的金属件都必须等

电位接驳在一起,包括混凝土内钢筋、金属框架、金属管道以及配电保护接地系统。

各配电极加浪涌保护器。

租户将按其本身信息系统的需要,再加上屏蔽及电涌保护器。

弱电系统

1、设计依据:

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

1.2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0116-98

1.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

1.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

1.5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200-94

1.6 保安电视监控工程设计规范GA/T75-94

1.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1.8 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技术要求

2、设计范围

根据本项目作为高级办公楼的功能并结合未来办公的发展趋势,设计如下智能化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及VOD视频点播系统

◆内部无线寻呼系统

◆背景音乐兼消防广播系统

◆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停车收费管理系统

2.1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本工程设程控交换设备一套。另外,与广域网的数据通路将采用光纤接入方式。通讯

进线室设在裙房二层,市政通讯电缆及数据光纤均埋地引入。

为满足办公楼对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需要,根据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的

原则,本项目将设计一套百兆位到户的标准、灵活、开放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该布线系

统采用光纤加超五类双绞线,集语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可满足高速数据传输。

布线系统的拓扑方式为星型方式,以放射性方式布线。设置一个上升通道,每层设置一

台19寸墙柜。各楼层通讯及数据线缆由各层弱电管井内的墙柜引出,信息端口为双孔

型,满足一个工作区既有电话接口又有网络接口的需要。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部分:

a. 工作区子系统部分

通过各楼层的配线箱至各楼层的各信息终端。由超5类4对双绞线及RJ45、

RJ11终端插口组成。

b. 干线子系统部分

采用多模光纤连接总机房与各层的配线箱,可为今后布线系统的发展留有足

够余地。

c. 管理子系统部分

由各层的配线箱组成。配线箱内安装交换机、双绞线跳线架等组成。

d. 设备间子系统

由设在计算中心的网络服务器、交换机、主配线架及主干线等组成。

2.2 安全防范系统

本项目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以下各个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

报警系统、巡更系统等。可以通过统一的通讯平台和管理软件将中央监控设备与各子系

统设备联网,实现由中央控制室对群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的自动化管理。财务室等重要场

所均设紧急手动按钮,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立即向保安中心报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并留有与外部公安110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出入口控制及防盗报警系统:

在地下室和裙房的内部主要设施和重要部位设置入侵报警系统,在一层窗户处设置窗

磁,在大厦内不常开通道门处可考虑设置门磁报警。

电视监控系统:

办公楼出入口、电梯厅、停车库出入口、停车库内部、商场走道、通往地下室及一层

的楼梯出入口、裙房及办公楼内重要开放区域、裙房楼顶等处设置高性能彩色摄像机,

电梯内设置半球彩色摄像机,24小时连续监控,监控中心使用矩阵控制主机,可放

大、循环等方式自由查看各楼层、电梯内情况,加入硬盘录像可储存,可回放查看。

巡更系统:

在办公楼和裙房内外部的公共区域设置巡更点,主要用于信息采集,查阅各楼层及周

边情况。

2.3 有线电视系统、卫星接收系统及VOD视频点播系统

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下,本项目预设鑫诺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用于接收国际、国

内政治、经济、金融信息及文化娱乐节目,满足建筑内对电视信号的需求。

本工程卫星天线设在裙房屋顶。前端信号为提高图像质量采用转频方式,信号传输网

络由同轴视频

线缆和分支器、分配器、放大器组成,并留有与有线台联网接口。系统采用860MHZ

邻频双向传输,电视终端控制在70—75db范围,图像质量不低于4级,终端主要在

会议室。

2.4 无线对讲及移动电话系统

无线对讲系统至少提供两个相对独立的通话频段,拟设置两台无线中继设备,1F—4F

以及地下室采用天线的方式,5F及以上采用泄漏电缆隔层覆盖的方式,工作方式为

半双工方式。

2.5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大厦广播系统分2类,一是面向公共区域的公共系统,平时作为背景音乐的广播,二是

火灾或紧急情况时的消防紧急广播。

广播系统具有2个主要功能,即平时的背景音乐或普通广播以及消防紧急广播。消防紧

急广播总控制器有最高的逻辑控制优先权。当消防紧急广播总控制器有消防控制触发信

号抵达时,通过启动各分区的逻辑控制模块将相应的负载回路切换成对应的紧急广播回

路。在平时,无消防信号时,各分区独立操作,将相应回路切换成普通广播回路,而当

无普通控制信号时,则处于背景音乐状态。

2.6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工程为一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设计。系统形式为集中控制方式。火灾报警系

统由报警控制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警铃、楼层显示器等组

成。各层消火栓动作信号、水流指示器、信号闸阀、湿式报警阀动作信号均送至火灾报

警系统。消防泵房、变电所等场所设固定消防电话,各层手动报警按钮均带消防电话插

孔,消防中心设火警专线电话,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

联动控制分一下几类:

a. 非消防类风机联动控制要求

非消防类风机包括:送风机、排风机等。在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能通过就

地控制模块自动关闭这类风机及接收这类风机的停机信号和70℃熔断式防火

阀动作信号。这类风机正常工作时的开、停机信号受消防线路锁定不送至消

防控制中心,以免影响值班人员工作。

b. 消防类风机联动控制要求

消防类风机包括:排风兼排烟风机、正压风机。在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能

手自动控制这类风机开、停及接收其停机信号和280℃熔断式排烟阀动作信

号。

c. 消防给水联动要求

室内消防给水分消火栓水系统和喷淋水系统,消防泵及喷淋泵可由消防控

制中心手动或自动控制,并接收水泵动作信号,喷淋泵的启动受喷淋总管湿

式压力阀开关控制。在消防中心可接收各层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

d. 消防告警

火灾预报警时,消防广播按本层着火层,相邻防火分区及上下层防火分区

自动作提示性预报警。火灾确认后,着火层、相邻防火分区及上下层防火分

区的消防广播和消防警铃投入正式报警,消防广播至火灾报警结束后才停

止。

e. 电梯联动控制

在火灾确认后,普通电梯立即实施迫降至底层停止运行,消防电梯迫降底

层待命。

2.7 楼宇自控系统

本大厦楼宇自控分为:用电系统、电梯系统、冷热水源系统、送回风系统、空调机组

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监测、公共部分照明的控制、各类泵的控制、部分设备及给

排水设备监测等。

用电系统

利用配电房配电装置采集电源为信号进行高低峰区别来节约控制用电计划。

电梯系统

监测电梯运行的状态信息。

冷热水源系统

对冷热水源的泵机进行有效的控制。

送回风系统

为确保室内湿温度达到设定的位置而进行自动调节。

空调机组系统

在送回风系统的前提下来实施空调机组的启、停机运转。

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监测

通过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流、电压、功率因素、有功功率变送器的信号进行监测。

公共部分照明的控制

通过时间逻辑控制对公共部分照明进行控制。

各类泵的控制

通过各类泵的启/停信号、故障信号可对各类泵进行监测和控制。

2.8 停车收费管理系统

本工程自动停车收费系统应为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停车场的操作。

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汽车进出停车场的通路控制,亦即自动进出。

b. 车辆栅栏机应能够由设于停车库的收费亭进行遥控。

c.应设置磁卡系统。

1、方案依据

1.1建筑方案E的面积指标和建筑平面示意图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水源

2.1生活水源:从市政给水管道引入一根DN200(暂定)的给水管至地下生活水池,供本项

目生活用水。

2.2消防水源:从不同方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入两根DN300(暂定)的管道作为本项目的消

防水源。

3、用水量估算

3.1 生活用水量估算

序号用水地点用水定额最高日用水量

(m3/d)

最大时用水量

(m3/h)

备注

1 塔楼办公50l/人·班249 37 10m2/人

2 裙房商场8l/m2·天18 2

3 裙房餐厅60l/p·次235 29 1.3 m2/人

4 员工餐厅25l/p·次40

5 1.3 m2/人

5 地库地面冲洗水2l/ m2·次41 4

6 绿化及道路冲洗2l/ m2·天11 4

7 冷却塔补水暖通专业提供370 37 按4500冷吨冷却塔计算

8 未预见水量取最高日用水量

的15%

145 18

总用水量∑1109 136

3.2 消防用水量估算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

喷淋系统用水量:30l/s

消防总用水量:100 l/s

4、系统介绍

4.1 给水系统

4.1.1 在B3层设一座生活水池,水池有效容积取裙房和塔楼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35%

(另:屋顶水箱有效容积取裙房和塔楼最高日用水量的5%) ,水池有效容积取

370m3,分成两格,每格有效容积185m3。

4.1.2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给水。本项目共分三个区。地库为Ⅰ区,裙房为Ⅱ区,4 层

至屋顶为Ⅲ区。

4.1.3 给水点水压采用0.1-0.55MPa。给水系统分区高度不超过45米。

4.1.4 方案设计:水泵-水箱联合供水

a. 地库用水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得到,裙房和塔楼给水由屋顶水箱供给。

b. 在B3层设一组给水泵,把水提升到屋顶高位水箱,供裙房和塔楼生活用水。

屋顶水箱有效容积取裙房和塔楼最大时用水量的50%,有效容积取65m3

(5*5*3米(H)的不锈钢水箱,约占裙房和塔楼最高日用水量的5%)。屋

顶生活水箱与消防水箱分开布置,不合用。

4.2 热水系统

4.2.1在每个卫生间单独布置一套容积式电热水器,供该套卫生间的洗手盆热水。

4.2.1容积式电热水器储存30min的设计小时耗热量。

4.3 污废水系统

4.3.1 取0.9的供排系数,污废水最高日排水量约为525m3/d,最大时用水量70m3/h。

4.3.2 裙房和塔楼卫生间排水分开,各自重力自流接入室外污水管网。首层排水单独

接出至室外。

4.3.3 地库卫生间排水重力自流到污水井,然后由污水泵提升接入室外污水管网。

4.3.4 地库地面排水用排水沟收集至集水井,然后由潜污泵提升接入室外污水管网。

4.3.5 厨房排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

4.3.6 室外污水全部汇集到格栅沉砂池,经格栅沉砂池处理后排到市政污水管网,排入

市政管管径DN300(暂定)。格栅沉砂池采用浦东新区“污水格栅沉砂池通用图”

Ⅰ型。

4.4 雨水系统

4.4.1 设计重现期取3年,暴雨强度取4.67l/s.100m2。

4.4.2 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斗收集后排到室外雨水管道。

4.4.3 裙房屋面雨水单独排放。

4.4.4 空调机房、给水泵房和茶水间地漏排水接到室外雨水管道。

4.4.5 室外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到雨水井,然后汇集接到市政雨水管网,排入市政管

管径DN600(暂定)。

5、材料

5.1 给水系统:

5.1.1 泵房内管道、给水立管以及减压阀之前的管道采用衬塑镀锌钢管,卡箍式连接。

(暂定)

5.1.2 减压阀后的管道及给水支管用铜管,焊接。

5.1.3 热水管道用铜管,焊接。

5.1.4 室外埋地管道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承插连接。

5.2 排水系统

5.2.1 室内排水管道全部采用离心浇铸排水铸铁管,不锈钢卡箍连接。

5.2.2 压力排水管用球墨铸铁管,卡箍式连接。

5.2.3 室外排水管道用HDPE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承插连接。

6、说明

7.1 市政接驳口的资料,应以市政公司提供的资料为准。并应尽早确定。

7.2 供水方案应得到自来水公司的同意。

消防水系统

1、设计依据

1.1 建筑方案E的面积指标和建筑平面示意图。

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1.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1.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7 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1

1.8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20219-95

2、水源

消防水源:从不同方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入两根DN300的管道作为本项目的消防水

源,不设消防水池。

3、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

喷淋系统用水量:30l/s

消防总用水量:100l/s

4、消防系统

本项目设室外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泡沫联用系统以

及移动式灭火器和手提式灭火器。

4.1 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系统分区以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超过80米来计算。

分别在B3层、避难层和屋顶设消防泵房。消防主泵出口设泄压阀。

B3层泵房内共设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B3层泵房内共设喷淋泵两台,一用

一备。

避难层泵房内设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设消火栓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

避难层泵房内设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设喷淋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

在屋顶设设消火栓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设喷淋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

每套消防泵各设一套带变频器的自动巡检装置。

在避难层和屋顶各设一个18m3的消防水箱,保证10分钟的消防用水量。消防水

箱和生活水箱分开布置。

消火栓箱的最大距离: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

实水柱同时到达。

消火栓箱的位置:消火栓箱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公共部位明显易取处。

消火栓箱内包括:一个DN65的消火栓,25米长DN65的衬胶水带,Ф19水枪一

支,自救卷盘一盘,3个MF3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破碎玻璃按钮一个。

消火栓栓口离地1.1米。

消火栓系统设3套DN150的水泵接合器。

消火栓管道上下成环状布置。

4.2 喷淋系统

喷淋系统按中危险级考虑。地库和裙房按中危险Ⅱ级考虑,其余部位按中危险

Ⅰ级考虑。

中危险Ⅰ级的喷水强度按6/min.m2考虑,作用面积160 m2,喷头工作压力

0.1MPa。

中危险Ⅱ级的喷水强度按8/min.m2考虑,作用面积160 m2,喷头工作压力

0.1MPa。

系统布置:一个湿式报警阀最多带800个喷头,报警阀组前环状供水。每个防

火分区设独立的水流指示器。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

装置,其它防火分区的最不

利点喷头处,设DN25的试水阀。

喷头布置:除规范规定的不能用水扑救的地方,小于5平米的卫生间、小于3

平米的管道井、以及采用水-泡沫联用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地点外,其余部

位都设喷头。裙房和地库喷头按中危险Ⅱ级布置,其它部位按中危险Ⅰ级布置。

喷头形式:全部采用闭式喷头,保护钢屋架的喷头用114℃喷头,锅炉房用93℃

喷头,其它用68℃喷头。

设3套DN150的喷淋水泵接合器。

4.3 水-泡沫联用系统

在柴油发电机房设水-泡沫联用系统。

4.4 气体灭火系统

在电话机房设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4.5 灭火器

在锅炉房、直燃式机组机房、柴油发电机房设手推式灭火器。

在变压器室、开关室、电话机房、消控中心和机房等地点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

器。

4.6 室外消防系统

室外消防管网成环布置。

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并沿建筑物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最大间距120米。室

外消火栓离水泵接合器的距离在15-40米的范围里。

5、管道材料

5.1 消火栓、喷淋系统DN>=100热浸镀锌无缝管;DN<=80热浸镀锌钢管。

5.2 水-泡沫联用系统热浸镀锌无缝管。

5.3 气体灭火系统热浸镀锌无缝管。

5.4 室外埋地管道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

天然气

1、设计依据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

城市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08-65-97

2、气源

从市政天然气管网接入一根中压管道供本项目使用。

3、天然气用量估算

3.1燃气锅炉天然气用量:2700kw/h。

3.2 餐厅天然气用量(按2500m2的中餐厅考虑,其中厨房面积800 m2,餐厅面积1700 m2):

2200kw/h。

3.3 天然气用量估算总计:4900kw/h。4、管道材料

埋地天然气管道用无缝钢管GB8163-87

室内天然气管道用镀锌钢管GB3091-82

5、说明

根据惯例,室外天然气管道由上海市燃气设计研究院设计。

1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依据

1.1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规范》GB50019

1.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45-95(2001年版)

1.3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

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 《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制性条件》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1.7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1.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04

1.1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

1.11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对本专业的设计要求

1.12 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

1.13业主的各项要求

2设计范围和要求

2.1地下汽车库的机械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2.2机电设备用房的机械通风系统设计

2.3裙房的空调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

2.4裙房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2.5办公楼的空调及通风系统的设计

2.6办公楼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3设计计算参数

3.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夏季冬季

地理位置北纬31°10',东经121°26',海拔4.5m 大气压力mbar 1005.3 1025.1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 -4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 3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2 --

极端温度℃38.9 -10.1

计算日较差℃ 6.9 --

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83 75

室外平均风速m/s 3.2 3.1

主导风向ESE NW

3.2室内空气设计计算参数与有关指标

房间名称

夏季冬季新风量噪声级温度

(℃)

相对湿度

(%)

温度

(℃)

相对湿度

(%)

(m3/P?H) db(A)

办公区24 55 22 40 35 35 交易层24 55 22 40 35 40 大厅25 60 21 - 10 45 电梯厅25 60 21 - 20

商业中心26 - 20 - 20 50 餐饮24 - 20 - 25 45 注:表中所注温度为计算时所取用的温度,实际使用时室温应有±1℃的波动。

表中所标注的相对湿度,在实际使用时应有±5的波动。

全空气系统的新风比不小于10%。

3.3室内空气设计计算参数与有关指标

房间名称

人员人员密度照明动力

显热(W) 潜热(W) (m2/P) (W/m2) (W/m2) 办公区70 64 10 20 35

交易层70 64 10 20 110

大厅64 118 20 50 -

电梯厅64 118 6 20 5

商业中心58 123 10 55 6

餐饮70 112 2 40 100

4空调设计

空调系统设计应由以下因素综合考虑:

a.满足空调区域的功能要求

b.初始投资及运行费用

c.在满负荷及部分负荷时设备的效率

d.方便运行管理及维修保养且有备件提供

e.噪声、振动、安全、节能、环保等性能

4.1空调负荷

空调冷热负荷估算:

4.1.1裙房建筑面积约7400m2,冷负荷约1800KW,热负荷约1500KW。

4.1.2办公区建筑面积约65800m2,冷负荷约8000KW,热负荷约3000KW。4.2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

4.2.1本建筑冷负荷共约2800RT,选用制冷机容量需3400RT。四台离心式冷水

置于地下一层。两台制冷量为1200RT,采用6kV供电,两台制冷量为500RT,

采用380V供电。夏季提供供回水温度为6℃~12℃的空调冷冻水。冷凝器

的热量由冷却塔释放到室外,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度为37℃~32℃,采用六

台600T的开式横流方形冷却塔。根据业主要求,设置在塔楼屋顶。

4.2.2办公区新风热源及大厅、裙房热源由两台1.4MW的燃天然气热水锅炉提供,

通过板式换热器转换成供冬季空调使用的供回水温度为50℃~60℃的热

水,办公区冬季室内热负荷的热源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提供,供热量约为

2000kW。

4.2.3空调水系统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与制冷机或板式换热器一一对

应,二次泵选用三用三备,分别对应裙房、低区和高区的空调系统,通过

变频实现二次环路的变流量,水泵设置在制冷机房内,一次泵与制冷机一一

对应,二次泵根据末端负荷确定。

4.2.4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办公区新风机及裙房的末端设备采用四管制,办公

区的空气处理机组采用两管制。空调水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均为同程式,开

式膨胀水箱补水定压。

4.3空气处理系统

4.3.1办公楼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由设在每层的变风量空调机组(送风温度约为

11℃)通过中压风管、V A V风机箱和送风散流器送至空调区域,通过回风口、

吊顶回到空调机组。

4.3.2新风由设在避难层和屋顶的新风机组通过每层空调机房内的定风量末端送至

本层的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采用变频风机。

4.3.3空调机组采用变频风机。变风量风机箱带电加热,分内外区设置,冬季外区

供热,内区供冷。灯槽式风口,上送上回。

4.3.4裙房根据房间功能及吊顶情况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形式或低速单风道

全空气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的形式。

4.3.5大厅采用单风道全空气系统的形式。

4.4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4.4.1制冷机组、锅炉、板式换热器、冷热水泵、空调机组及新风机组除设就地控

制开关外,全部进入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管理和监控。自动控制系

统能够显示、记录、打印室内外空气状态参数、机组进出水温度,监控各空

调、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备事故报警等。

4.4.2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上的温度、流量信号计算实际负荷并

控制水泵及机组运行台数。自动控制系统可累计各台水泵和主机的运行时

间并控制各台水泵和主机均衡运行。

4.4.3机组及其配用冷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连锁运行。

4.4.4在夏季空调工况下启动顺序:制冷机蒸发器进水管上的电动蝶阀打开同时

冷水泵运转→冷凝器进水管和冷却塔进水管上的电动蝶阀打开同时冷却水

泵运转→冷却塔风机运转→制冷机启动。停机反之。

4.4.5在空调水系统的分水缸和集水缸之间安装连通管,以适应系统水流量。

4.4.6变风量系统综合使用房间温度控制、送风量控制、送回风风量匹配控制、

新排风风量控制和送风温度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

4.4.7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的出水管上均安装电动调节阀,通过改变水流量来控

制所需空气温度,空调机组以回风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新风机组以送风温

度作为控制信号。

4.4.8风机盘管出水管上安装电动两通阀,通过两通阀的启闭来控制室内所需温

度,风机盘管的控制信号由室温感应器提供,室温感应器安装在风机盘管

回风口处,室温控制器及三速开关在室内方便操作处安装。

4.4.9主回风管内设置感烟探测器,与空调控制器联动。当探测器探测到烟时,

关闭相应的空调机组。

5机械通风设计

机械通风系统应包含风机、风管、送风口、排风口、进风百叶及排风百叶,给以下房间如:厕所,机电设备房,地下车库和其他非空调区域或非自然通风房间。

5.1地下汽车库机械通风系统

地下汽车库之机械通风将采用送风及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B1层

通过车道入口自然补风,B2、B3层设置机械送风系统,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

送风及排风机室将设于地下层。其进风口及排风口将设于1层。日常通风系统

采用诱导风机的形式。

5.2卫生间排风系统

所有卫生间设机械排风,裙房卫生间通过门的百叶补风,换气次数为20次;

办公层卫生间通过吊顶上的连通管补风,换气次数为15次。

厕所采用集中排风系统,排风机设于19层(设备层)及顶层,经由排风管进

行机械排风。厕所的排风经由热回收装置将能源回收用以处理室外新风。热回

收装置应设置在新风机组内。

5.3办公区机械排风系统

办公区的排风和厕所的排风量的总和应为新风量的90%。办公区的排风应经由

热回收装置将能源回收用以处理室外新风。

5.4厨房机械通风系统

厨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为40次/小时,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厨

房的排油烟系统设计应根据厨房面积及灶具的排列。排油烟系统应安装净化装

置,用以清除油烟机和管道中的油烟及气味,最后再将其排放至室外。

5.5机电设备房机械通风系统

所有机电设备房的通风应根据设备发热量通过热平衡计算,当缺乏相关资时,

参考以下的换气次数确定。

电梯机房应设置空调及排风系统,排风量为12次/小时,送风量为排风量的

80%,以控制其室内温度不超过40o C,当通风系统不能满足降温要求时,将

其切换至空调系统。

消防水泵房应设置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5次/h;送排风机应与消防水泵

联动。当消防水泵起动时将启动送排风机。

配电室设置4次/小时排风,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

冷冻机房、生活水泵房应设置送排风系统,排风次数为5次/h;送风次数为

4次/h;或根据设备发热量设计送排风量使室内温度低于40o C。

燃气锅炉房及燃气调压间应设置通风系统,锅炉房通风换气次数为10次/h

加上锅炉燃烧用风量;调压间日常通风换气次数为3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

数为8次/h。每个系统的通风机均应采用防爆风机。锅炉房还应设置卸爆口。

变压器室机械通风系统根据设备发热量或20次/小时排风。

柴油发电机房机械通风系统根据设备发热量确定。

6防排烟设计

6.1标准层办公区设置三个机械排烟系统,发生火灾时烟气由排烟风管排至排烟竖井

再由设置在避难层和屋顶的排烟风机排至室外。排烟量按6次换气次数计算。

6.2标准层走道设置两个机械排烟系统,发生火灾时烟气由排烟竖井上的多叶排烟口

排至屋顶,再由设置在屋顶的排烟风机排至室外。排烟量按最大面积乘以120m3/h

计算。

6.3大厅设置独立机械排烟系统,通过大门补风。

6.4地下汽车库设排烟系统且与排风系统合用,排烟量按6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B1

层利用车道入口进行自然补风,B2、B3、B4层的补风系统与机械送风系统共用。

6.5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正压送风系统在

竖向共分三个,高区、低区、地库各一个,风机分别设置在屋顶、避难层、裙房;

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在竖向共分两个,高区一个、低区及地库一个,风机分别设置在

屋顶、避难层。保证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m/s,同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楼梯间40~50pa、前室为25~30pa。

楼梯间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风口,前室每层均设多叶送风口。

6.6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墙或楼板处及进出排烟风机房时均安装280℃排烟防火阀。

6.7排烟风机选用消防高温排烟专用风机。

6.8群房的防排烟风机设置在群房屋顶,塔楼的防排烟风机设置在18层避难层及塔楼屋

顶。

6.9所有防火阀、排烟阀、电动风阀的信号接至消控中心。火灾时,开启相关的排烟风

机和正压送风机,关闭与火灾无关的空调系统。

6.10高度超过100m的电梯井设加压送风。

7环保

7.1在选择设备时,根据《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等的有关规定,应采取下列降低声源的措施:

7.1.1制冷机、冷却塔、水泵、空调和通风设备选型符合环保要求,采用低噪声、

低振动型。

7.1.2设备基础设减振装置,管道与设备采用柔性连接。

7.1.3空调机组出风口设消声器、回风口设消声静压箱,静压箱内贴非燃性吸音材

料,风机前设消声器。

7.1.4消声和设备用房安装隔声门,室内作隔、吸声处理。

7.2排风系统的排出口位置避免在人员逗留区,尽量出屋面高空稀释后排入大气。

7.3餐饮和副食品加工烹饪油烟废气经净化器处理,达到《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后,从高空排放。

8风道与水管的材料与保温

8.1空调主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VA V送风管采用玻纤风管(暂定)。通风与排烟管

道采用镀锌钢板,法兰连接,钢板厚度及法兰规格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8.2空调水管DN<80采用镀锌钢管,DN≥80采用无缝钢管;空调冷凝水管采用UPVC

管。

8.3空调供回水管、冷凝水管均采用难燃型发泡橡塑保温,镀锌钢板制作的空调风管

采用密度不小于48kg/m3的离心玻璃棉保温。

冷冻水管保温层厚度如下:

DN≤32,δ=25mm;DN40~100,δ=30mm;DN>100,δ=35mm。

空调冷凝水管保温层厚度为:δ=13mm。

镀锌钢板空调风管的保温层厚度为:δ=26mm(在空调房间吊顶内)

δ=40mm(在非空调房间内)

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1、商品房的楼层空间高度标准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第六节层高和净高 第 2.6.1 条住宅层高不应高于 2.80m 。 第 2.6.2 条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 2.40m ,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3 条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 2.10m ,其余部分最低处高度不宜低于 1.5m。 第264条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 2.20m,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5 条卫生间、厕所内采用蹲式大便器时,其蹲位处地面距上部存水弯的净高不应 低于 1.90m。 以上谈到的层高的国家标准只是层高的最低标准,如果购房合同中买卖双方对层高另有约定(该约定必须高于国家标准,否则无效),则开发商交房时应当达到约定的标准 2、国家商品房交房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住宅应满足下列条件,方可交付用户使用: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认合格;取得当地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小区道路畅通,已具备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 弱势群体的权利:十种情况下可依法拒绝收房根据《住宅建筑规范》、《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等相关法规,消费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可不收楼: 1、不具备小区道路畅通,已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2 条 2、未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表》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1 条 3、不提供《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的: 依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 4、开发商无故比原合同约定延迟交楼,经购房人催告后超过三个月交房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5、开发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及合同中约定的配套环境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 6、开发商经批准改变商品房规划设计未经买家认可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 7、不能提供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房屋面积实测数据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8、合同没有约定,且房屋实际交付面积比原合同规定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不含3%)的,可拒绝收房,并解除购房合同: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9、经符合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核验,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确实不合格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二条 10、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三条 3、《商品房买卖合同》逾期履行违约金标准 一般原则:按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为标准来计算违约金;合同没有约定的,按逾期履行的天数依逾期贷款利息标准来确定。 4、容积率、绿化率国家标准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 低于30% 。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建筑设计说明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广和大厦建筑设计方案总说明[一]《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33/1036-2007 项目概况一、《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1021-2005 三、总平面设计,该项目选址于诸暨市苎萝东路以北,艮塔东路以东。基地东西向约138m1.根据规划部门及建设单位要求,结合工程周边环境实际情况,拟建建筑主要布㎡。,短边南北向长边约为 90m50 m,呈不规则梯形,建设用地面积:6938.4置在基地南面,坐北朝南,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并从而在南面形成了大面积基地南面布置拟建主建筑,基地北面布置群房,绿化及广场。根据现场条件,项的开放式空间,作为商业的主要入口广场。目用地相对方整,其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已初具项目建设条件。2.交通组织设计6938.4在建设用地面积:㎡用地范围内兴建的这栋地上建筑面积13175㎡,地 商业集中区常是交通最繁忙的区域,既要吸引最大的顾客流量,又要避下建筑面积5479.8㎡的综合性建筑,包含了商业,住宅等多项功能,同时还设免交通拥堵就必须合理设置人、车流路线,建立有效的垂直交通分流。结合96置了一个可容纳机动车的地下停车库。从城市空间角度上考虑,通过建筑形基地周边的环境,在东面设置地下车

库出入口,车辆由支路直接进入地下车把这一区域的人流,绿化及交通进行了一次更趋合理化式的开放式空间的设计,库非常便捷。主要商业人流控制在南面和西面广场上,最大限度的减少商业的规整 二、设计依据人流、车辆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的一种出入口布 置方式,首先避免了各类人流的交叉干扰,同时地块的商业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诸暨市规划局签发的规划设计条件。 1.四、建筑设计 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500:规划图。11.功能分布 3.主要依据的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及有关规定。本工程由一幢9层的主楼,3层的裙房及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层地下室组成。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其余部分地下室主要是停车库和作为高低压配电、水泵房、消防及生活水池GB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年版 50045-95(2005) 等辅属设施的空间。地上一至三层主要布置商场《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四至九层为住宅。GB 50067-97 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2.住宅户型分析设计,其目的是保证设计效果简洁、统一有机并合乎逻辑的方式十分明确的摆在了 市民面前,体现了新时代的建筑应具有的高科技的特性.总面积(㎡公摊面积(㎡户套数(套户内面积(㎡)4.剖面设计125.7 11.4 12 114.3 A户型

住宅楼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

3 套内空间 3.1 套型 3.1.1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3.1.2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表3.1.2的规定。 表3.1.2 套型分类 注:表内使用面积均未包括阳台面积。 3.2 卧室、起居室(厅) 3.2.1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 1 双人卧室为10m2; 2 单人卧室为6m2; 3 兼起居的卧室为12m2。 3.2.2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 3.2.3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 3.2.4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其使用面积不宜大于10m2。 3.3 厨房 3.3.1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一、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m2; 二、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2; 3.3.2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3.3.3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m2。 3.3.4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配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3.4 卫生间 3.4.1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2; 2、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m2; 3、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m2; 4、单设便器的为1.10m2。 3.4.2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3.4.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3.4.4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3.5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3.5.1住宅设计应计算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 ——套内使用面积(m2/套); ——住宅标准层总使用面积(m2); ——住宅标准层总建筑面积(m2); ——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套型建筑面积(m2/套); ——套型阳台面积(m2/套)。 3.5.2住宅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功能空间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2、套内使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住宅标准层总使用面积等于本层各套型内使用面积之和; 4、住宅标准层建筑面积,按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邻界墙轴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5、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等于标准层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建筑面积; 6、套型建筑面积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的使用面积系数; 7、套型阳台面积等于套内各阳台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之和。 3.5.3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餐厅、过道、前室、贮藏室、壁柜等的使用面积的总和; 2、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3、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4、室内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5、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与楼面的净高低于1.20m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空间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m的空间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6、坡层顶内的使用面积单独计算,不得列入标准层使用面积和标准层建筑面积中,需计算建筑总面积时,利用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反求。 3.5.4阳台面积应按结构底板投影面积单独计算,不计入每套使用面积或建筑面积内。3.6 层高和室内净高 3.6.1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0m。 3.6.2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某地方税务局大楼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吴江地税局基地位于吴江市,北侧靠近体育路,南侧靠近人民路,西侧靠近中山南路。项目用地14194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为22620平方米的税务局办公大楼。地上九层、地下一层,地上建筑面积为1715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5470平方米。 二、总体布局 吴江市地税局位于规划中的中心绿化带的东侧,因此设计将主要的办公楼放在建筑用地的西侧和南侧,将职工食堂和会议厅置于建筑用地的东侧,均有独立的入口。整个建筑从总平上呈现出“口”字形建筑平面布局,围绕在办税大厅周围。在基地中,建筑用地的东侧有一片空地布置成休闲公园,作为基地内的主要景观。 三、交通流线 围绕整个建筑,设置了一个环形的车道。办税入口设在建筑的西侧,作为主要对外入口,并在入口前设置了一个入口广场,作为连接城市道路和建筑之间的纽带和缓冲,进而衬托建筑的主立面。在建筑的南侧设置一个办公出入口,专门为办公人流服务,地下停车库设两个出入口,一个位于建筑的南侧,靠近办公出入口,另一个设于建筑的北侧,建筑东侧设置一个辅助入口为楼餐厅的厨房服务。 四、建筑单体 (一)平面设计: 建筑设计在底层设计了一个三层高的办税大厅,从建筑主入口进入到办税大厅,大厅顶部采用网架结构支撑的玻璃顶,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光线明亮,进入后感觉豁然开朗。 大厅内设一直跑梯直通二层,并把北侧一层屋顶做成屋顶花园,丰富空间的利用。包间和客房设在东侧二层,东侧三层为会议室,有独立的出入口和上下楼梯。办公室环绕西面和南面布置成“L”形,隔间式办公室与大空间办公按楼层交错布置,计算机房设在五层,库房设在七层,局长办公室布置在五层南侧,西、南两主楼在端部设消防电梯直通地下室。办公空间采用大空间办公形式,更便于使用者自行分割空间来满足自身需要。 (二)立面设计: 建筑的主要立面朝向基地西侧的城市景观带和主要城市干道。建筑主立面以对称的形式和稳重的形体,朴实的材料来体现税务建筑的严肃和庄重。主立面用材以石材为主,在入口部分以一道玻璃斜墙来突出建筑入口,也使得整个建筑主立面显得更加雄伟。其他几个立面相对于主立面要显得灵活、轻盈,较多地采用玻璃幕墙的形式,以形成建筑的虚实对比,材质对比。 五、建筑环境 基地西侧的城市景观带式是建筑最主要的景观环境。基地东侧布置了一个休闲公园,作为基地内的一个主要景观环境,在公园内部设计了一个景观湖和一些景观小品。在建筑底层部分的屋顶也布置了一些屋顶花园,作为辅助的景观环境。 六、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419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22620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15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5470平方米(为地下车库停车117辆) 容积率: 1.21 绿化率: 34.7% 建筑密度: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J96-86)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7年7月1日 关于发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6〕1771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通知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负责主编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为国家标准,自1987年7月1日起实行。 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6年9月22日 1 总则 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 dwelling size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 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 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 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 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 usable area 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 typical floor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l.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l 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2 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3 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4 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有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的要求, 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l.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 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 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l.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尚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 dwelling size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 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 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 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 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 usable area 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 typical floor 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 层高 storey height 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1 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2 阳台 balcony 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 2.0.13 平台 terrace 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2.0.14 过道 passage 住宅套内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2.0.15 壁柜 cabinet 住宅套内与墙壁结合而成的落地贮藏空间. 2.0.16 吊柜 wall-hung cupboard 住宅套内上部的贮藏空间. 2.0.17 跃层住宅 duplex apartment 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 2.0.18 自然层数 natural storeys 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2.0.19 中间层 middle-floor 底层和最高住户入口层之间的中间楼层. 2.0.20 单元式高层住宅 tall building of apartment 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 2.0.21 塔式高层住宅 apartment of towerbuilding 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2.0.22 通廊式高层住宅 gallery tall building of apartment 由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各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2.0.23 走廊 gallery 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2.0.24 地下室 basement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2.0.25 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 3 套内空间 3.1 套型 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3.1.2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表3.1.2的规定. 套型居住空间数(个) 使用面积(㎡) 一类 2 34 二类 3 45 三类 3 56 四类 4 68 注:表内使用面积均未包括阳台面积. 3.2 卧室,起居室(厅) 3.2.1 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 双人卧室为 10m2; 2 单人卧室为 6m2; 3 兼起居的卧室为 12m2. 3.2.2 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 3.2.3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江南水都四期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月3日工程负责人:梁章旋 建筑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结构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给排水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电气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暖通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环卫设计 第十四章安全防卫 第十五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方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概况: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局部设地下一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一层店面,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诊所、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用地面积:121890平方米 计容积率面积:287600平方米 其中:住宅:275794.5平方米 商店:8300平方米 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米以上):3505.8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37723.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27505.6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容积率: 2.36 绿地率:30.16% 户数:2382户 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 地上机动车位:227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 公共停车位:100部 非机动车位:4090部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2080部 地上架空非机动车位:1090部 地面非机动车位:920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 五、设计概念: 1.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高尚住宅小区,力求营造一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生态型亲水社区。

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工程设计任务书 2)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红线图或控 规。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 火规范》 GB 50067-2014 6)《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7)其他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xxxxx。位于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宝美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内。用地面积为㎡,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地下建筑面积为㎡)。 方案设计将文化和时代性结合起来,塑造融人文、技术和艺术性一体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标建筑。遵循“现代、实用、大气、舒适、高效”的原则,力求功能与造型的和谐统一、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行业气息,体现德化新时代、新城区的发展面貌。三、基地条件分析 用地情况 本案用地地貌起伏多变,南高北低。东面接规划道路,北面为山坡,西面及南面与其他规划用地相接。 交通条件 基地未来的规划是东接规划道路,基地内设环形消防通道,在南北两头开口。 项目情况 本项目位于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 宝美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内,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其他制造业),建筑主要功能为陶瓷研发厂房及仓库。 四、设计理念与目标 城市文化 德化制瓷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产品80%以上外销,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省十大重点出口县(市)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专家组授予福建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设计理念 建筑造型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运用造型手法,进行表皮设计。立面材料采用蜂窝砖,仿石面砖,玻璃等材质,充分考虑了当地传统文化与新材料的 结合。 五、防火设计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广大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切身利益,为进一步保证住宅设计质量,促进城镇住宅建设健康发展,落实好国家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要求,贯彻高度重视民生与住房保障问题的精神,住建部组织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的修编工作,近日予以发布公告。编号为GB50096-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1.1 5.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功能空间。 5.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为其预留位置。 5.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5.5.2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 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5.5.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 m。 5.6.2 阳台栏杆设计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5.6.3 住宅的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不应低于1.10m。 5.8.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 6.1.1 楼梯间、电梯厅等共用部分的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小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 注: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达到0.90m。 6.1.2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6.1.3 住宅的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6.2.1 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2 十层及十层以上但不超过十八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 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4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 m。 6.2.5 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6.3.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6.3.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 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3.5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 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6.4.1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6.4.7 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 6.5.1 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不应低于1.10m。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5.3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6.6.1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 1.建筑入口; 2.入口平台; 3.候梯厅; 4.公共走道 6.6.2 建筑入口及入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同时设有轮椅坡道和扶手; 2.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6.6.2的规定。 表6.6.2 坡道的坡度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1建筑设计说明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济南八中教学楼 (2)建设场地:山东省济南市 (3)建设规模:该教学楼建筑面积约40002 m,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本工程地上五层,首层层高3、9m,其它层3、6m。 1、2设计依据 (1)气象条件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mm,最大降水强度192mm/d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9、8℃,最冷月平均温度为4、8℃,最高温度39、5℃最低温度-10℃。 主要风向为: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 基本风压为:0、352 kN; m (2)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度7度,场地为2类场地。设防烈度为丙类。 1、3建筑设计原理及要求 (1)功能合理,流线清晰。 (2)内部空间要解决学生的课间活动及交往活动,解决师生的交往活动。 (3)大楼平面设计因地制宜,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功能要求。 (4)结构合理,技术可行且经济。有较好的疏散方式,满足消防要求。符合相关各类建筑规范。立面及造型应反映新时代教育建筑的形式。

1、4 建筑平面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楼设计,教学楼属于公共建筑类。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始终从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来考虑,自始至终遵循实用、功能需求与人性化管理充分结合的原则,紧密的联系建筑的剖面与立面,分析剖面与立面与合理性,不断的调整修改评面,反复深入。通过外走廊连接成为一有机整体,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内部功能分区。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建筑法规、规范与一些相应的建筑标准就是对该行业行为与经验的不断总结,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就是一些强制性规范与标准,具有法定意义。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等要求之外,原则上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 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3)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外墙采用玻璃纤维做保温层,基础与房顶采用SBS 防水卷材,施工时梁板整体浇筑等; (4) 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内运作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要求,进行此次建筑设计,满足设计的各方面规范要求,尽可能的使设计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力明教学楼做北朝南,为规则的内廊式结构,地上5层, m,总建筑南北长33、9m,东西长43、2m,开间3、6m,进深6、6m,占地8912 m 面积为44552 在本次教学综合楼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房间按功能分类有: 第一:学习用房:50人教室,70人教室,120人教室等; 第二:办公用房:校长室,办公室,会议室等; 第三:辅助用房:厕所,储藏间,楼梯间。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演艺中心

演艺中心 结构设计说明 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演艺中心,由主舞台、侧舞台、后舞台、带伸缩座椅的观众厅和其他附属功能房间及局部地下室组成。主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观众厅部分平面布置呈圆形,最大跨度近40m,其屋面拟采用钢网架结构;主舞台部分平面布置呈矩形,其屋面拟采用钢桁架或钢网架结构;其他功能性房间围绕舞台及观众厅呈圆形布置,共三层,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局部剪力墙形成主体结构。基础做法参照温泉中心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采用桩基础。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 给水系统: 本剧场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最高日用水量为7.5 m3 /d。 (二) 排水系统: 1、污水排水: 生活污水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的排水方式,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提升排出, 最高日污水量为6.75 m3 /d。 2、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 (三) 室内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Q=15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108m3。 2、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及消防水箱均设于临近酒店内。 (四) 室外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216 m3。2、室外消防用水量存于临近酒店消防水池内,室外消防泵设于消防泵房内,在室外设室外消火栓。 (五) 雨淋系统: 1. 在剧场舞台的葡萄架下部设置雨淋系统。 (1)、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为16L/min·㎡,作用面积为260㎡,系统流量为Q=91L/S,火灾延续时间为t=1h,总水量为328 m3。(2)、储存雨淋系统用水的消防水池、雨淋泵、储存火灾初期用水的消防水箱均设于本剧场内。 2.观众厅座位缩回后为400人宴会厅,设雨淋系统。 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Ⅰ级,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系统流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1h。 (六) 气溶胶灭火系统: 本剧场内的柴油发电机房、高压配电室均设置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灭火设计密度140g/ m3,灭火时间<180S。 (七)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本剧场舞台及后台部位为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配电房间为中危险级带电火灾,其余部分为中危险级A类火灾,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暖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和创造最大的商业面为原则,本项目共分左右两区块。 1. 地块中间有一个大中心活动广场,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聚焦点,形成建筑组群的“核”,成为顾客休憩、驻足的场所,也成为商业宣传活动的宝地,极力为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