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情感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摘要】:情感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情感贯穿于文学活动的始末,对文学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作家情感的积累,让作家有了创作的动力,投入到创作中去。通过文学传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

【关键字】:情感文学活动作用

文学即人学,文学离不开情,情的抒发也离不开文学。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结晶乃是人的情感逐渐升华后再物化而喷射出来的火光汇合而成的焦点。

文学是通过文学活动体现的。文学活动是充满情感的活动,情感贯穿了从创作到阅读的整个过程。情感的活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情感能激发读者与作家的“共鸣”;情感能推动想象的展开。它在文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1).情感对于文学创作的促动作用

情感对于文学创作者的作用主要是促“动”。即只有情“动于中”才会有真正的文学创作。也就是说,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因为人类的所有创造活动,当然也包括文学的做作都伴随着情感活动。情感的活动不但作为以种推动在起作用,而且它本省也在创作的成果中鲜明的表现出来。这是因为文学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中的某些人事景物的触发,使文学创作者的心灵世界掀起了情感的波澜。这种情感的爆发,打破了心灵世界的平衡,为了求得新的平衡,文学创作者必须通过某种形式行为宣泄这种情感,以减弱情感在心灵中的压力。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引用古罗马诗人尤维利斯的诗句:愤“怒处诗人”,马克思也曾先后五次引用过这一名言。当然这名言还应作更为广泛的理解。即:怒“怒”所推动不仅是诗人的创作,而可以是一切艺术创作同时推动文学创作的夜不仅是愤“怒”,也可以是其他情感。但“愤怒出诗人”之所以成为名言,是因为其高度鲜明的表现了情感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不论古今中外均已成为普遍的认识,并且可以是从无数的文学创作中的道生科的印证。例如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是什么促使鲁迅先生创作了这部作品?通过读俄文版《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阿Q正传成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是鲁迅先生出于对国民劣根性的哀痛,出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激烈情感菜创作了这部著作。

(2).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组织素材的作用

文学创作把表象作为可以积累并用于构思的材料,那么与之相结合的情感当然也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这种保存在记忆中的情感,一但随着记忆而复现,必须会体现在作者的创作想象中。从而情感成为以情感表现为目的想象的选材和组合材料的依据。例如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十六岁时在巴黎法院门前广场看到一个年轻妇女受烙刑的情景后,直至其六十岁时给朋友的信中描写这一往事。依然是那样的具体和细致。“她的脚边放着一炉邵红梅花的木炭,一把木柄的烙铁插在炭火里,烧的通红…,正当时钟敲响十二下,一名男子不让她看见…。烙铁和刽子手的拳头被一阵白色的烟雾遮没了”。可见雨果当时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刻,所以在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创作想象中可以找到这种情感的印证。

(3)情感为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定向。

文学创作中艺术想象展开总是朝着预定的目的,而一定的情感表现在抒情类文学作品中就构成着想象的目的。对于以一定的情感为出发目的,而去展开艺术想象与创作,在中外文学中有许多这样的例证,在此不再多叙。

(4).情感对文学创作中表象活动起着变形作用。

表象具有可塑性。情感规定艺术想象中的表象的变形。例如,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长达三千丈,白发变形为秋霜而错乱到物类不分,其原因就是为了充分抒发和体现作者的苦闷心情。

(5)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情感就是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超越性、艺术审美性、人性情感。情感对认知活动的一般影响,首先,情感影响认知的选择;其次,情感还是认知活动的内在驱力;第三,情感还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对情感的再度体验是复现记忆中的情感并对其加以回味、观照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使作家自己的自然情感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经过作家再度体验的情感显现为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过程。

2.情感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1)、情感是激发文学创作的内驱力。

文学创作需要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的生命力。生理挂图、动植物标本以及宣传画,尽管其生理形态精确,有解剖与宣传效应,但是,不能打动人的心灵,而齐白石的虾,情趣盎然,徐悲鸿的奔马,尤其形象。这类作品之所以能够撞击心灵,诱发人的想象,主要是有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刘勰提倡为情造文,白居易把诗歌中的情感看作诗歌的根本,没有情感,就没有创作的花果。托尔斯泰认为作家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情感来传达形象。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为表现各种情感,缺乏对生活的情感体验,没有激情,就没有创作冲动的产生,也不可能写出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2)、强烈的情感可以孕育作品。

例如,巴金的大哥的死给巴金情感上的冲击,激活了他对生命的体验与思考,并产生一股强烈的情感的流,推动着他为他爱的人的受苦去写。《家》就是这样诞生的。可见,在文学的孕育与创作阶段,是作家的心血浇灌着艺术的小苗和花朵。

(3)、情感是文学形象的内核。

文学形象是作家情感孕育的结晶,是主观审美情感与客观物象达到物我同构的结果,是主体审美意识的形象化显现。换句话说,是燃烧的主体情感在语言文字中的凝聚。《红楼梦》穿越了时空的樊篱活到今天,就是曹雪芹“一把辛酸泪”的真挚感情的结晶,是生命与情感的泉水浇灌出了这朵艺术的奇葩。

由于创作主体起情感的渗入,使外在感性的客观自然物都有了人的情感与灵性。所以在诗人杜甫的眼里,花可以溅泪,鸟可以惊心,“一切情语皆情语”。诗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的飘零、无语,却是自我“无计留春住”的感触。这是主体情感的注入,使客体物象成为美的形象。所以说真情是形象生命的血液,生命的内核。

(4)、在文学鉴赏阶段,情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文学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文学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效果,清人罗烨曾描绘古人说书人讲说“话本”的情景时说:“说国贼等生嗔;说忠臣含冤下狱,铁心肠也下泪;讲鬼怪令人心寒胆战;论闺怨让佳人绿惨红愁”。

以情感化的具象形态呈现于创作主体原情感经验意识中,又在创作主体的同化下变为创作主体直接的情感经验意识。肖咯霍夫《静静的顿河》里的主人公葛利高里在爱人阿克西来饮弹身亡之后,所以把蓝色的天空和红色的太阳看成是“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的太阳”,就与他此时生活无望,精神彻底崩溃,情感意识跌进绝望的深渊有关。三、情感为想象组织材料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定的情感表现既能构成想象的目的,也可以驱赶想象并为想象组织材料。这是因为,这时候的情感,事实上已经成为以情感表现为目的的艺术想象取舍材料的依据。我们来看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天问》:水上的霞光呀我们的生命呀一条

接一条,何以一天接一天,何以都没入暮色呢?都归于永恒呢?地上的灯光呀而当我走时呀一盏接一盏,何以把我接走的,究竟都投入夜色呢?是怎样的天色呢?天上的星星呀是暮色吗昏昏?一颗接一颗呀,何以是夜色吗沉沉?都没入曙色了呢?是曙色吗耿耿?天问即问天,也就是向天发问。这是从屈原那里借来的诗题。在这部十八行诗中有八次发问,这八次发问,实际上集中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的生命呀/一天接一天/N以都归于永恒了呢?”——这是对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疑问;“而当我走时呀/把我接走的竟是怎样的天色呢?——这是对短暂生命的价值的追索。两者结合起来看,《天问》所发问和注释的,就是关于人和人生这一古老而永恒之谜。”对于永恒时间里的人生意义的解答,诗人当然不能借助于概念的展示或逻辑的推理,他只能用某种情感意象来象征或暗示。于是他捕捉了“天色”这一意象。这一意象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对自然是写实的;对生命是象征的。围绕这一中心意象,诗人又选择了霞光没入“暮色”,灯光投入的“夜色”和星光没入的“曙色”,三种具有共有属性——天色——的现象。然后联想到生命之归于永恒,提出“而当我走时呀?我接走的/竟是怎样的天色呢?这一问题。这就充分体现了情感在想象中指导材料的意义。原来,诗人这三种“天色”,是出于情感表现的需要,即情感目的指引的结果。诗人安排三个安置的问句结尾,不仅是为了对“天上的星星呀颗接一颗/何以都没入曙色了呢?”作出回应,更重要的,是哲学意蕴的凝聚和升华,是情感目的的最后“曝光”。这样看来,情感对于艺术想象的组织,就是创作主体依据一定的情感目的,在对接和组合某些具有相应的情感属性的意象材料。这是情感经验的具体实际的运用,也是情感的理性结构对于情感经验的感性内容的加工打造。“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语),对于客体的“领会感动”就是对于客体的动情感知。瑞士学者阿米尔所谓“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即是对艺术感知的情感性的具体描述。

3.文学是不同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活动中活跃着作家两道情感之流:一道是作家的创作热情,它推动着作家投入直至完成创作;一道是作为创作材料的情感,它融入作品,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联结、融合的作用。根据情感的变化过程,不同的情感可分为——感觉情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内容情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审美情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形式情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以及情感对文学艺术形象创作的作用五类。

(1)、感觉情感是其他情况产生的必要条件,对文学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会思维,能创造,充满七情六欲的人,人人都用它来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感知便是人们常说的观察,观察是人们发现、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笼天地于形内”,方能“挫万物于笔端”,它在写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它是文学创作的点滴积累。

作家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包括他所要表达的感情意愿,都是他从生活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杜甫不经历“安史之乱”的生活现实,就产生不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伟大诗篇;曹雪芹没有经历自己家世的由盛而衰的变化,没有目睹封建社会末世的现实,就产生不了彪炳史册的《红楼梦》;而没有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不了鲁迅的《阿Q正传》。试想,若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点滴,这一切杰作都将化为乌有。

②、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第一手写作材料。

一个从未感知过世界或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陌生的人,心中自然是不会有情感的。著名画家郑板桥有句名言说得好:惟有眼中之竹,才有胸中之竹,也才能形成手中之竹。只有领略大海的人,才知道它的辽阔深遂,蔚为大观,能容纳百川,有气吞山河之势。

现代著名作家赵树理在谈到自己创作材料的来源时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的材料大部份是拾来的,而且往往是和材料走得碰了头,想躲也躲不开。”

③、它是文学创作欲望产生的根源。

人们在观察进程中,往往受到观察对象的某些特点和情景的刺激、触动,因而诱发和萌生写作的灵感和欲望。这种欲望有时是很强烈的,常常促使观察者去进一步观察,调动生活积累,迅速进入写作的构思。杨朔从国外访问归来,经过广东从化,看到荔枝林中群群蜜蜂采花的忙碌景象,受到触动,回到北京就对家人说,我要写一篇文章,便关起门来,几天后写出了散文《荔枝蜜》。叶文玲回到故乡浙江玉环县楚门镇,一次,她来到河边,看到清清的河水,邻里的姑娘大嫂一面洗衣,一面说笑,气氛活泼而热烈。她感情激动,立即产生出必须写写这群可爱的故友乡亲的强烈欲望。她的中篇小说《小溪九道弯》就是这样产生的。

(2)、内容情感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

它是在感觉情感无限丰富的情况下,在自身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认识、了解、创造过程中所积累并拥有的一种情感。

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人来说,认识事物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从陌生到熟悉,从少到多,从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最后在大脑中构成一个整体。客观内容与主观情感有机统一,便形成文学作品。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它填补了感觉情感的空白。

感觉情感如得不到充实和加强,许多知识就成了过眼烟云,瞬间即逝。我们生活的周围,新鲜人,新鲜事,新鲜物,新鲜景层出不穷,可融化为知识潜存于人的大脑中的却寥寥无几。在现实生活中,强烈的情感驱使着人们的言行,成了积累知识的动力,愿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事像仓库贮藏粮食一样装进自己的大脑,使那飘浮的情感得到充实。

②、它推动了创作欲望的发展。

文学创作离不开具体的内容。这内容从何而来。就是靠一个人平时的情感积累,对素材掌握的深浅程度。一个人如果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没有一点激情,他就会对世上的任何事物冷漠之,若无其事,他是绝不可能会产生创作欲望的。

曹雪芹之所以能完成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且被称为“百科全书”的《红楼梦》的写作,乃是他对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伦理道德,人情世故,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可见,惟有大脑仓库中存放的东西无限丰富,人的创作欲望才会犹如火山喷发,一发而不可收。

(3)、审美情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它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本体地位和本质意义。它的生成过程与文学创作是同步进行的,即审美情感的生成过程就是文学创作的过程。

就拿生活中的一棵树来说吧。一棵树此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感觉很美,渐渐产生了美感。这种美感是它的形状,色彩和声音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结果。面对审美对象,我们拉开了心理距离,静观默察,精神处于虚静状态,调动起我们的全部意识(包括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我们的身心渗透于所看之物,所观之景,化客观接受为主观接受。在这里,审美对象激起与其相对应的“回忆”的这种主客融一的情感;经过审美的“沉思”和“再体验”(列夫·托尔斯泰),就形成了有丰富内容的审美情感。内容情感是审美情感生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它要进入文学创作,还必须经过典型化和形象化。所谓典型化,就是情感不单是个人的,还得具备普通性,即升华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审美形式或形式情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有了创作的渴望。创作主体产生了审美情感,在心灵的振感领悟中,刻不容缓地希望把与时代气息紧密联系,能反映社会、时代某一方面的主题。或歌颂社会,或表扬先进,或揭露社会的丑恶……通过物化的形式再现成文学作品,它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事物的美好,文学作品的优质,除了有丰富的内容,还要具备超常的审美情感,惟有内容与审美完全结合,才能塑造出新的形象,感人的画面。

①、形式情感是文学作品的载体。

文学是语言艺术,它所使用的表现媒介是语言文字。不同的文学样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规范,这就是文学的形式。文学形式不是内容本身的自然的粗糙形式,而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一种基本固定的形式。小说有小说的形式,诗歌有诗歌的形式,散文有散文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决定着不同内容的选择,可相同的内容,因其情感形式的不同,反映的主体也不相同。

如同是对“草”进行创作的作品。诗人白居易赞美的是小草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鲁迅笔下的《野草》,则是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它不屈不挠,跟一切邪恶势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可小学生们笔中的小草,就只会显示出美丽和可爱。

②、形式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最后归宿。

任何文学创作都是由感觉情感升华为内容情感,再通过审美情感的物化,选择典型环境,刻画典型事件,塑造典型人物。最后以一定的文学样式成其为文学作品的。由此可知:“形式情感”是“审美情感”的最高形态,它的形成,也就是文学创作的形成过程及最终完成。

惟有情感,才能产生创作的欲望,惟有情感,才能促进创作,也惟有情感,才能使创作得以顺利完成;反过来,创作的成功也就是情感升华的结晶。

(5).情感对文学艺术形象创作的作用

文学是通过形象反映的。作家在创作活动中传达自己的情感,反映现实生活,一般要通过形象的创造来达到穆德。艺术形象是作家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和载体,并不是作家创作的目的和主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所以就文学的性质而言,情感是内容上的特性,是决定因素。艺术形象在是作家在情感的支配下,把握现实所采取的特殊方式。早形象不一定有情感,有情感必定有形象,而且形象的真是行是情感的真是性所决定的。所以,情感在作家创作过程中,对艺术形象又有这重要作用。

①.情感引导作家构思形象。

有的时候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材料并不是眼前当下发生的事情,有许多是生活中或记忆中的东西,是已经退色的东西。要是这些材料重新变的鲜活起来作家就得依靠情感的引导,推动他去回忆生活素材得形象。去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主动积极的按照自己的情感去构思形象,描写刻画形象。使情感与形象融为一体,并且也使文学形象自然而然地包含着强烈的感情。

情感不仅引导作家回忆生活素材,还引导作家在创作实践中按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受现实,对生活素材进行取舍,并且按照自己的情感评价来塑造艺术形象。雨果目睹社会底层受苦难的群众生活,以及社会的压迫给人们带来的悲惨遭遇,所以在《悲惨的世界》中以穷人为素材,要为这些穷人鸣不平。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生活在死亡线上的人物,他们代表了千千万万的穷人。作家所要描写的总是他们最感兴趣,深受感动的现实生活。他们所认识的客观生活是他们反映的对象,而且与他们认识相联系的主观情感也是他们表现的的对象。

②、情感连接表象已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

作家平日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活表象往往是纷杂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甚至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那么这些纷杂独立的表象就需要借助情感,把需要的成分从中分离出来,并根据自己的情感进行融合是表相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形成艺术形象。如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表象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联系是各自独立的。但是诗人漂泊他乡的忧伤凄苦,悲凉惆怅的内心情感,却将这一系列景物联系起来。因为这些景物也容易引起人的悲凉之情,景之情与人之情产生了一致性,曾而构成一个情景交融的典型意境,感染了无数后人。

③、强烈真挚的情感可以决定形象的真实性。

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形象反映。其实,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现实生活,与客观上存在着的现实生活并不是一回事,他并不是现实生活的机械反映,而是经过作家,艺术家的心灵的折射的,是作家艺术家本人所认识所理解的现实生活,而且还渗透着作家艺术家的爱憎情感,包含着作家艺术家的理想和愿望在内的。所以作家在创作中融入的感情要真挚。只有融入真挚的感情,才会让读者觉得他反映的现实生活是真实的,觉得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形象也是真实的。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外在生活形象不必完全符合生活现实,不必完全真实。作家为了真实的表达情感的需要可以对外在形象进行虚构夸张的处理。但作家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伪,这样也会让读者觉得符合生活实际与人之常情,不因形象的虚构夸张,而认为作者反映的东西是虚假的。

创作情感如一个指向针为作家指明方向并引导他前行;如一跟纽带连接着生活中零散的创作材料;又如一座桥梁让读者与作家作品的思相通。情感在文学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中杰.文艺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童庆炳.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阎嘉.文学理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冯永朝.略论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J].集宁师专学报,2006

[6]张必鸣.论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多重性与重要作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83

[7]鄂亚彬.文学创造中情感对创造艺术形象的作用[A].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报,201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