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规范技术管理行为,完善技术管理流程,提高技术管理效率,争取技术经济效益,在项目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制定先进的技术方案,注重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重大课题的攻关,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结合分局的管理办法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自身形象和素质,增强社会声誉,保证工程质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最根本性工作。技术管理的工作成效是通过在建设项目中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而间接反映出来的。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条工程技术管理的依据是:国家住建部所颁布的法规、法令、基本建设的技术政策;设计文件;国家、省市以及地区的行业标准、规范、有关规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和其它经济合同。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

第四条机构设置

(一)项目设立技术质量生产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技质产办),在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二)项目部技术管理机构设置为:决策层(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管理层(以项目部技质生办产为核心,由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组成)—执行层(项目部下属各外协队)。技术管理

组织机构图见附件1。

第五条职责

(一)项目经理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公司及分局的有关工程技术政策、法规、制度。

2、领导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科研成果及合理化建议进行审批。

(二)总工程师职责

1、全面负责项目部技术管理工作。

2、主持召开项目部技术工作会议和大型专题技术会议,对会议讨论和施工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作出的决定负责,在项目经理批准后组织贯彻实施。

3、负责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组织年、季、月度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4、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合同文件、技术文件,以合同为依据开展各项技术工作。

5、组织设计交接桩及复测工作,负责项目的测量管理和试验管理工作。

6、承担对外技术联系,负责合同中的图纸供应催促和设计变更联系工作。

7、负责对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的技术沟通和反馈工作。

8、参与各项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活动,指导作业队QC小组活

动,做好各项技术成果的鉴定、申报工作。

9、负责组织项目部各类施工方案优化项目,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各种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

(三)各副经理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负责本职范围内的技术管理工作。

(四)技术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

1、在项目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部技术管理工作,指导各外协队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2、负责项目部所承建的工程及各项施工内容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

3、负责编制年、季、月计划。对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依据。

4、负责图纸工程量的计算、统计和核对。负责对上工程量的编制、上报,对下工程量的审核工作。负责对上、对下工程量台账的建立、更新、核对等工作。

5、负责物资需求计划和增补计划的编制和填报,并建立材料台账。

6、负责工程日报、周报、快报、工地例会等资料的编制和上报。

7、做好变更索赔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

8、负责POWER ON工程管理软件的管理工作,按时将专业相

关模块进行录入。

9、配合物资设备办公室做好材料核销工作。

10、负责技术文件的接收、处理工作。

(五)安全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并按技术交底内容要求安排施工。

(六)生产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将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部施工思路及建议应用于施工过程中。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并按技术交底内容要求安排施工。

(七)经营财务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组织好施工变更工作。

(八)物资设备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

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按技质生办所报的需求计划和增补计划,及时采购施工所需物资,加强材料使用和管理工作。

(九)测量队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负责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出具测量成果,并提交项目部技质生办。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

(十)外协队职责

1、在项目总工程师和技质生办的领导下做好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2、依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在各单项工程开工前负责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负责技术指导,并认真填写有关施工记录和验收表格。

3、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般技术问题,对重大技术问题必须向项目部技质生办报告以便妥善解决。

4、按照项目部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单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在项目部批准之后严格按照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5、负责填写、收集和整理各种原始记录,及时报送项目部有关职能部门。

6、积极配合好测量、试验方面的工作,做好施工放样和现场试

验工作。

7、参加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和技术总结的编写工作。

8、在施工中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努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第四章技术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技术管理与其它专业管理相辅相成,互相衔接,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息渠道,相互学习,增加沟通,共同搞好技术管理工作。

第七条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自始至终地存在于建设施工阶段全过程,而且向前后延伸,具有紧密衔接、连续运行的特点。因此要求技术管理的机构和人员相对稳定,不宜随意变动。但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难以做到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技术管理有较严格的记录、交接和信息传递的制度。

第八条技术工作本身应创造条件,实现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第九条技术管理工作要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以科学的眼光进行管理。在整个工程的运作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作到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条理化以及适应现场的针对性。

第十条技术管理的原则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技术政策、科技路线、基本建设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环境,增强活力;

(二)一切从用户出发,满足顾客(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的需求,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实施精品战略;

(三)技术管理必须围绕“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工期任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四)面向现场,强化基层技术管理。建立畅通、迅速的信息渠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一有效的技术管理网络体系;

(五)强调技术工作的书面化程序,满足可追溯性原则。技术工作要求作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五章施工技术管理

第十一条图纸会审及复核制度

(一)图纸会审目的

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二)会审参加人员

项目经理、总工(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员、内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三)会审时间

一般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特殊情况也可边开工边组织会审(如图纸不能及时供应时)。

(四)会审组织

由技质生办负责组织、落实。

(五)会审内容

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2、审查施工图的基础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3、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4、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g 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5、审查建筑平、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6、审查建设项目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7、审查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钢筋砼关于钢筋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长度等。

8、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件与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9、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措施进行商讨。

10、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

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

(六)会审程序

1、会审由技质生办召集进行。并由技质生办通知外协队参加。

2、会审分专业会审和综合会审,解决专业自身和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及施工配合问题。无论专业或综合会审,在会审之前,应先由设计单位交底,交待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

3、会审时,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提出自审时的统一意见,并作记录。会审后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由各参加会审人员签字。

4、根据实际情况,图纸也可分阶段会审,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水电暖工程等:当图纸问题较多较大时,施工中间可重新会审,以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

(七)会审记录内容

1、工程项目名称(分阶段会审时要标明分项工程阶段)。

2、参加会审的单位及其人员名字。

3、会审地点,会审时间。

4、内容:

(1)对设计图纸提出存在的矛盾、问题,由技质生办联系设计单位(设计代表)予以答复修改(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要附图说明)。

(2)外协队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

(3)会审中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4)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并盖章后生效。

(八)复核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方可施工。

(九)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四角定位轴线的坐标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

2、地基与基础工程:基坑(槽)底的土质;基础中心线的位置;基础底标高、基础各部尺寸。

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砼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等。

4、砌体工程:墙身中心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等。

5、屋面工程:防水材料的规格及要求等。

6、钢筋混凝土柱以及特殊屋面的形状、尺寸等。

7、管道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化粪池、检查井底标

高及各部尺寸。

8、电气工程:变、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的位置和方向,送电方向。

9、技术复核记录由技质生办工程技术人员复核并负责填写,并经质检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复查意见并签字。

10、技术复核记录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

11、技术复核记录由技质生办工程技术人员交项目资料员,资料员收到后应进行造册登记后归档。

第十二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

(一)作用

专项方案编制的过程,是深入熟悉图纸、规范的过程,也是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等主要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沟通讨论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熟悉设计图纸、国家规范、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以确定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规划、机械设备选择、施工顺序安排、施工进度安排,落实各项工作。

(二)编制对象

1、专项施工方案以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

2、专项施工方案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为编制依据,按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进一步细化。

3、常规需要编制的专项方案

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含大体积混凝土)、打桩工程、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物料提升机、季节性施工、临时用电、水电安装工程、保温节能工程、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临时设施、危险源控制。

(三)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内业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督促实施。

(四)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

1、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2、施工进度计划。

3、劳动力计划及劳动组织。

4、机具设备计划,特别是主要施工机具。

5、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6、技术组织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雨期、冬期、施工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五)专项施工方案的发放

经批准后的专项施工方案,由技质生办资料员登记发放。

第十三条技术交底

(一)总则

1、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

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2、技质生办向外协队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并做好记录;外协队工程技术负责人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并做好记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并做好记录。

(二)技术交底范围划分

1、项目工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由技质生办主持向外协队全体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交底参加人员也可扩大到班(组)长,视具体情况确定。

2、外协队工程技术负责人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

3、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三)技术交底的要求

1、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2、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的隐蔽工程,更应认真作技术交底。

3、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工种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

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4、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内容字迹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签字。

5、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四)技术交底的内容

1、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重要的分部(项)工程的具体部位,标高和尺寸,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规格。

4、土建与水、电、暖、设备安装之间,各工种之间,队与队之间在施工中交叉作业的部位和施工方法。

5、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

6、重要部位,冬、雨季施工特殊条件下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7、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8、单位工程测量定位,建筑物主要轴线、尺寸和标高。

9、现浇砼、承重构件支模方法、拆模时间等。

10、预制、现浇构件配筋规格、品种、数量和制作、绑扎、安装等要求。

11、管线平面位置、规格、品种、数量及走向、坡度、埋设标高等。

12、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图。

13、砼、砂浆、防水、绝缘、防腐材料和耐火胶泥等配合比及试件、试块的取样、养护方法等。

14、焊接程序和工艺。

(五)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

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实行谁负责交底,谁负责填写交底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

第十四条现场技术管理

(一)施工测量

1、做好原始地形,水准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工作;

2、认真做好工程线路、结构物及本工程所涉及所有工程的复测校核工作;

3、为了严格保证建筑物体形尺寸,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4、对于外单位移交的工作面,测量人员必须对其移交的测量资料进行复测,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技质生办,以便进一步复核、确认;

5、测量队负责保留测量原始资料,负责提供施工期和竣工所要求的测量资料。

(二)试验

1、所有原材料(水泥、钢筋、钢材、砂石料、止水材料、外加剂、掺和料等)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同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抽验,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

2、试验管理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向技质生办报送有关试验资料;

3、试验管理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对试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及时校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率。按规范、技术条款和合同规定做好砼检验、土工试验等。及时提供砼、砂浆等配合比,并定期编写有关质控报告;

4、施工过程中各种原材料、配合比等变化时,必须通过试验,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实施;

5、完好保存试验原始资料,并参与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

6、试验人员要做好资料的保密工作,所用资料一律不得向外界散布。

(三)现场作业技术管理

1、现场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图纸、通知、技术要求等)规范、合同技术条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2、对于较复杂重要的工艺、设计要求,在施工前,外协队技术人员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现场指导、检查施工过程;

3、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当日、当班的施工记录、并定期交管理人员分类、归档;

4、监理、设计的现场变更或技术方案修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技质生办及有关领导。

5、外协队技术人员应该提前熟悉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当发现图纸错误或设计不明确的,应该及时与工程技术部门沟通解决,不能盲

目施工。因外协队不熟悉设计文件而盲目施工造成的工程返工,由外协队自行负责。

6、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对关键施工部位留有影像资料,并根据施工日期与施工部位进行分类存档。

(四)工程技术施工记录管理

工程技术施工记录是工程验收必不可少的资料,也是竣工报告编制工作及技术工作总结和补偿工作所必须的原始资料。所以现场值班技术人员要认真填写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的施工原始记录。

第六章工程计量管理

第十五条对上工程量填报、对下工程量审核和工程变更

(一)对上工程量填报:按业主要求的填报日期和填报格式按时上报每月工程量,并建立健全工程量统计台账。

(二)对下工程量审核:

1、工程量审核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不能无故拖延。审核人要及时认真做好审核项的记录工作,按规定建立健全工程量统计台帐。

2、对下工程量结算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量进行结算,因外协队内部管理不规范、施工技术落后、返工等其它自身原因造成的材料浪费、丢失等,超出的工程量由外协队自行承担。该部分工程量从每月工程款中扣除。

(三)工程变更:在项目开工前,认真研读合同条款、施工蓝图,

分析本工程有可能出现的变更点,做好工程量变更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优化方案,提出变更意见,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及时与监理、设计部门沟通,保证变更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变更工程量台账,收集变更相关依据。

第十六条台账管理

项目部工程量台账应包含但不限于:初始合同工程量台账、合同过程新增项目工程量台账、施工图工程量台账、设计变更工程量台账、临建施工项目工程量台账、计量(对上、对下)结算工程量台账。

(一)初始合同工程量台账。是指合同文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为内容建立的工程量台账。

(二)施工图工程量台账。指完成合同工程的全部施工蓝图工程量为内容建立的工程量台账,对应合同《工程量清单》,按照当月月完成工程量进行填写。

(三)合同过程新增项目工程量台账。指在主合同执行过程中,新增加的与业主以协议形式确定的工程量为内容建立的工程量台账。

(四)变更工程量台账。指合同执行过程中因超出合同边界条件向业主方提出并经过批复而增加工程量,包括设计变更工程量和监理单位指令变更工程。

(五)计量结算工程量台账。指合同结算时分次计量支付的工程量。

(六)临建施工项目工程量台账。指为满足主体施工要求临时修建的辅助项目。

第七章技术文件管理

第十七条业主和监理技术文件的处理

(一)接收:技质生办专人负责接收、登记工作。各管理部门及外协队也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人员负责由技质生办转发的业主和监理的技术文件的接收、登记工作。

(二)分发:技质生办负责业主和监理文件的拟办工作,负责向项目部内部各单位及相应的合同单位的分发工作。

(三)分发的范围

1、项目经理、副经理:主要分发涉及到总平面布置、进度计划、主要工程量、业主的重要指示及批文等技术文件。

2、总工程师:业主和监理所有的技术文件。

3、各职能部门:业主和监理所有的技术文件分别下发技质生办、安全管理办公室、生产管理办公室、经营财务办公室及各外协队、测量队,涉及到材料计划、设备计划的技术文件下发物资设备办。

(四)文件校审:业主和监理的文件分发至各部门时,应积极对其校审。对校审后发现的问题由技质生办统一汇总后,以书面文字形式报告业主或监理。

(五)存档:技质生办对业主和监理所有的技术文件(原件)存档一份。上述存档文件应按竣工资料的要求进行分类,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第十八条项目部内部技术文件的处理

(一)项目部内部技术文件(含图纸、方案、施工记录、影像资

料、各类台账及其他相关资料等)的接收、分发、存档的处理同业主和监理文件的处理,并与项目部综合管理办公室的文件处理程序一致。

(二)签发:上报业主和监理的一般性技术文件由总工程师签发,重要文件、图纸(如涉及到大的施工方案、总施工进度、整体平面规划布置等),由项目经理签发。

(三)按工程竣工要求做好文件资料的分类管理和存档工作。

第八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公司、分局新的规定,由技质生办统一做出补充规定和修改。本办法未提及部分按照公司、分局的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本办法解释权归属技术质量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国内外比较成熟的诊疗技术项目,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包括:侵入性、非侵入性操作,检查、手术、治疗方式、药物等。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备案后才能开展的技术项目。 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效益性。 (三)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合格证,并提供加盖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一律禁止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一律禁止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五)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人员有相关的学习经验,有些技术需要上岗证明或资格证书。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立项:每年初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负责人认真填写《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经科室讨论科主任审核签章后报医务科。 (二)论证:每项新技术、新项目应在《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医务科对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原则的项目论证备案。 1、立项依据(技术原理、国内外应用和准入情况) 精选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1、人员变更管理 1)领导管理层人员变更,办公室需及时补充责任制并进行上岗培训教育,变更的领导管理层人员与上一级领导签订责任状,2)安全主管、安全员变更,办公室需及时补充责任制,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状,并到管理科室报名参加业务培训,获取安全员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3)技术人员人员变更,办公室需进行技能考核和岗前培训教育。 4)新工人上岗,需进行“三级教育”培训考核。 5)换岗复工人员,需重新新进行车间岗前培训教育。 6)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变更,由办公室组织其参加体检、办理操作证、岗前教育和培训。 2、机构变更管理 1)中层管理科室变更,办公室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传达规章制度。 2)车间工段变更,办公室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传达规章制度。 3、工艺和技术变更管理

办公室对变更环节进行评估、评价,组织建立管理档案,注重完善安全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工作人员开展“四新”教育。 4、设施变更管理 设备部严格执行设备、设施验收和设备、设施报废、拆除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完善手续,新设备安装验收,必须安全设施齐全,状态良好,达到标准操作环境状态。变更安全设施,在建设阶段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在投用后应经安全管理科室书面同意。重大变更的,办公室还应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室备案。 5、作业过程变更管理 设备部制定详实操作规程,建立危险辨识与控制措施,建立管理档案,对作业全过程进行安全状态评估评价,保障安全作业过程良好运行。 6、环境变更的管理 1)环境变更办公室必须要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定值管理,保证事故应急、安全救护、疏散条件,通道、设施标准规范。 2)办公室在变更前做好审批、申报工作,不能随意违建、改建,并充分调查了解周边环境影响状态,落实评估评价程序,以免造成建后变更,财产损失。 7、变更的申请 1)办公室制定统一的“变更申请表”,在实施变更申请时,变更申请人应统一填写“变更申请表”,并由生产办公室统一负责管理。 2)变更申请”中,申请人应对变更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进行详细说明,并明确控制措施,和控制后所接收的程度,不得隐瞒可能存在风险。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新业务、新技术评审等级标准 1、院内水平:本院尚未开展的,具有一定先进水平及影响的技术项目。 2、地市水平:本地区首先开展,代表地区级先进水平,在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 3、省内水平:仅有少数省级医院能开展的项目,在医疗实践中有显著成绩,且在省内已有较大影响。 4、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省内尚未开展的项目,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得到国内同行专家认可,对医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仅有1~2 家知名医院开展。 6、国际水平: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国内尚未开展的技术项目。 范围界定 1、医疗工作中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创新和发展的专业技术项目。 2、通过引进或改进医疗器械、实验检查设备后开展的新的服务项目,创造较大经 济价值(年收入在50 万元以上) 者。 3、行政管理、后勤中的新业务、新技术。 4、研制新药品或药品独特的作用。 (一)申报制度 1、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必须填写《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申请书》,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实施计划书》 2、凡新年度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必须有科室论证意见,科主任签名同意后报科教科立项登记备案。 3、项目负责人所填写的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内容按照填写说明逐项认真填写。内容包括:项目开展的目的、意义、社会经济和效益分析、应用前景、工作基础、查新情况、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包括等方面。不完整者不予受理。 4、拟开展项目必须符合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相关伦理)要求,经医务科认证后,方可实施。 5、每年各科室立项申报新业务、新技术项目时间为当年的11月底至12月中旬止将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电子文档、纸质材料各1份上报科教科。 6、各科室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需经相关专家认证后方可实施。 (二)项目管理制度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珞璜尾水电站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的定义、要求、内容、程序、奖励。 本标准适用于珞璜尾水电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务院《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中华全国总工会《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重庆市电力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管理办法》 3 定义和缩略语 3.1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合理化建议的定义: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技术革新的定义:指对设备、装置、工具、仪器、工艺、材料、方法等方面所作的具体改进和创新。 4 要求和内容 4.1 要求 4.1.1凡本站职工均可向运行部或站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方案。 4.1.2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具体项目必须同时具有先进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4.1.2.1先进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对原设备有所改进、完善和提高。 4.1.2.2可行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是可以实施的。 4.1.2.3效益性:是指提出的建议、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实施后可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1.2.4 凡关系到本站或主厂安全生产的重大建议项目,应持谨慎负责的态度,在采纳实施应用之前,应经珞璜电厂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可以实施应用的结论。 4.2 内容 4.2.1企业合理化建议是为提高本站在安全、经济、满发、优质、高效、低消耗、降低成本、增产节约、提高可靠性及现代化管理水平方面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4.2.2设备、仪器、装置的革新。工程质量的提高,更有效的利用和节约原材料。 4.2.3加工工艺、试验、检测方法、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4.2.4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则不属于合理化和技术改进之列。 4.2.4.1只提出建议和改进项目而无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的。 4.2.4.2属于本电站计划或其他指令性任务所安排的工作内容的项目。 4.2.4.3日常性的一般修旧利废。 4.2.4.4购置零部件组装设备,其性能不及目前国内外同类设备的。 5 合理化建议实施和奖励 5.1运行部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技术革新实施建议,应由运行部进行审查,然后以书面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可自由编辑!!Word 【最新资料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 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

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在医院既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2012年制定)进行修订,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包括项目: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新型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且相比较原有器械有明显优势; (三)使用新的治疗方法、改良术式等; (四)首次在我院应用或新开展的诊疗项目; (五)其他在医院备案的现有技术目录之外的技术。 二、院内可以自行批准应用的临床一类技术,在通过准入申报后可以开展。必须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临床应用的技术,包括临床二、三类技术,需申报天津市卫生局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后方可在院内开展。在申报市局项目准入前在院内要通过技术论证,同时应在医务处备案。 三、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详见附1): (一)属于医院范畴的新技术新项目,指已经在外院开展,我院尚未开展的上述项目。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符合社会伦理规范。 (二)申报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填写《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详见附2),科

主任签字后送医务处进行初审。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此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及本市其他医院的临床应用基本情况;?临床应用的意义、适应症及禁忌症;?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适宜性、技术路线,?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并对社会效益、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 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设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详细阐述可预见风险以及应对可预见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耗材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或已在医院相关部门备案。 (四)各学科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确定各技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员,各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员不超过3人。医务处负责将上述资料记录并备案,作为医院各项必要相关考核的依据,以及引进设备、耗材、药剂的申请依据。由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对新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估,对开展存在疑问或有异议的项目,该项技术负责人需进行特殊汇报。 (五)每年度新通过的新技术新项目名单及主要开展人员名单,由医务处负责公示。 四、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 竹溪县中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 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

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 .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技术革新管理制度

标准管理规程——技术管理文件编码:SMP-P1001-02 页号:第1页共3页 技术革新管理制度版本号:02 执行日期:2008.04.01 起草人审查人审查人审查人批准人部门技术开发部技术开发部技术开发部质量保证部副总经理姓名 签名 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 文件分发控制章 分发部门质量保证、一部、二部、三部、销售、技术、生产运营、供应、物管、人事 文件内容: 一、目的: (2) 二、适用范围: (2) 三、定义: (2) 四、内容: (2) 五、文件的归档和存放: (3) 六、参考文献: (3) 七、变更记载及原因: (3)

一、目的 建立技术革新管理制度,使公司的技术革新管理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艺技术改进及与之相关内容。 三、定义 技术革新:指生产技术上的改进,如工艺规程、机器部件等的改进。 四、内容 1.技术革新计划的制订 1.1根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讨论。 1.2部门技术负责人或科室负责人根据讨论结果,填写技术革新项目登记表,拟定项目名 称、内容、项目负责人、预期效果、预期完成日期等,交公司技术开发部。 1.3公司技术开发部按照技术革新项目登记表的内容汇总,核实审定,进行专业分类,确 定岗位、部门、公司项目,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2. 技术革新的实施 2.1按照技术革新项目计划,编制实施方案,方法或措施,必要时可附图纸、模型、数据、 计算依据和可行性材料。 2.2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加工、试验、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2.3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定期检查技术革新实施情况。

2.4实施完毕,各部门填写技术革新成果登记表,内容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提出解决的方法,实施后的效果等。 3. 技术革新的评审和奖励 3.1半年收集技术革新成果登记表,由技术革新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按照奖励标准给予 奖励,对于重大成果,经济效益显著的公司给予重奖。 3.2个人完成的项目,奖金全部发给本人,集体完成项目,奖金应在项目参加者中按贡献 大小进行分配。 五、文件的归档和存放 文件一份归档,其它存放于文件分发部门。 六、参考文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2001年 七、变更记载及原因

“四新技术”试验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充栋盈车 “四新技术”试验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四新技术”科技成果 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提高各部门及员工积极参与“四新技术”试验和应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四新技术”试验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第二条“四新技术”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第三条“四新技术”应符合下列条件:技术水平先进,经实践证明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污染等方面有显著作用。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的所有项目。第二章归口管理第五条公司设立“四新技术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副组长:工程部经理成员:工程部技术主管、项目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第六条“四新技术”管理工作主要由工程部负责,随时受理各部门和个人的申报。公司员工(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各级专业技术人员、 班组长、普通员工)均有资格提出“四新技术”试验、应用的建 议和申报。第七条工程部负责督促落实“四新技术”的实施情况,成控部和财务部负责配合工程部相关工作。第三章流程管理第八条凡在公司参与施工建设的项目经理部每年至少申报一项“四新技术”,并进行试验总结,工程部每年度至少申报一项“四新

技术”,评审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相应项目经理部进行试验。第九条每年在4月份确定“四新技术”课题,由个人或部门填写“四新1. 充栋盈车 技术”申报表(附件1)向工程部进行申报,经公司评审小组审核批准后,才可进行试验性应用。第十条个人或部门将《“四新技术”试验申报表》和资料(即文字资料、影像资料)报工程部,工程部签署意见后报公司评审小组,经评审小组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试验性应用。第十一条如需申请试验费用的,则需填报《“四新技术”试验费用申请表》(附件2)交由评审小组进行审核。第十二条对一般性的“四新技术”申报,工程部在受理申报后可直接提请副总经理进行可行性批示。第十三条对于推广费用较高、涉及面较广的“四新技术”申报,工程部在受理申报后应及时向评审小组组长汇报,并组织评审小组成员召开评审会议,对受理申报进行评审,作好相关记录。第十四条评审小组可根据申报内容,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工作。第十五条“四新技术”评审主要按照《成中集团“四新技术”试验应用评审表》(附件4)内容进行评审。第十六条所有“四新技术”必须经过试验,方可进行推广应用。第十七条凡经批准试验的“四新技术”,由工程部负责进行试验和推广应用工作的监管,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部要求和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安排专人负责对“四新技术”进行实验前(后)数据的记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我院尚未开展的新医疗技术和项目,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引进省市内外先进医疗技术。新技术、新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禁止开展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和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诊疗技术,包括: 1、技术引进项目:即我院未开展,与上级医院协作而开展的高新技术,通过协作达到自我掌握。 2、技术改进(改良)项目:在我院已开展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基础上有所改进(改良)的项目。 3、院级新技术、新项目:我院未开展,其他医院已开展的技术项目,且获得一定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激励措施 奖励:经考核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

(1)一等奖: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诊疗病例数在3例以上),每项奖励3000元。 (2)二等奖: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诊疗病例数在3例以上),每项奖励2000元。 (3)三等奖:有一定经济、社会效益(诊疗病例数在3例以上),每项奖励1000元。 (4)优秀奖每项奖励500元。 三、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学术管理(医疗技术)委员会应立即责令相关科室或个人终止应用该项目或医疗技术,取消年终评选资格;并依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科室和有关医务人员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1、未通过院学术管理(医疗技术)委员会的批准,擅自开展本办法规定的新技术、新项目的; 2、滥用新技术、新项目或导致人体伤害的; 3、在评价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4、应用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后果或发现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未及时上报的; 5、擅自在其他医疗机构开展本办法规定的新技术、新项目的; 6、卫生行政部门作出暂停或终止临床应用决定后仍继续应用的; 7、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本办法由医院学术管理(医疗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自下发至日起执行。 延安医疗集团总医院延长分院医务科

应用四新技术管理办法(制度)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 应用四新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及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施工技术“四新”技术与推广,充分推行“四新”技术的建设理念,做好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结合本标段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所有参建单位。 第二章四新技术的应用 第三条工程技术工作主要由工程技术部负责,各专业工程师负责参与各专业工程施工技术“四新”技术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督促落实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情况;负责各项工程科技信息收集﹑积累﹑开发﹑利用及科技资料的整理;物资设备部、安质环保部和计划财务部配合工作。 第四条工程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重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围绕安全性,降低成本,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更高的质量,更便于管理为目标,采用自主研发或与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与各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四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1、新技术:及时参加新技术学习会、培训班、发布会或博览会等,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工程技术部组织召开研讨会共同学习新技术,

并针对实际工程认真研究可行性方案。 2、新材料:材料员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关注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并在研讨会上介绍,使工程向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健康,污染(噪音、粉尘等)小,加工废料少,效率高的新型装饰行业迈进。 3、新工艺:组织人员学习、考察国内外的新工艺;组织工人进行学习交流,并使之应用于工程中。 4、新设备:与国内外大型工具生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新产品发布,使新设备能早日投入到生产中。 第五条围绕“四新”技术展开各项活动 1、开展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全员技术素质;建立健全各级技术管理“四新”技术体系,完善技术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技术标准规程。 2、围绕“四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技术改造、创新,拟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四新”技术工作计划并做试点工程。 3、经常进行“四新”技术的学习和交流,及时进行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探索研究及报道交流。由基本技术指南出发,进行不断的思考、“四新”技术,最终驾驭规范要求,超越基本技术。 4、通过推广建设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实现工程建设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推进工程快速稳定建设,并使本标段施工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以“新型、节能、科技、绿色”为目标,提升全行业竞争力,使本标段工程成为“四新”应用的样板工程。 第三章申请立项及遵循原则

技术创新管理办法

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初稿) 1、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技术创新的名词定义、组织管理、评审程序、建议和改进的内容、奖励标准及考核。 3、名词术语及定义 3.1合理化建议: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 3.2技术改进:即过去讲的小改小革。是指对企业或系统的生产设备、装置、工具、仪器、工艺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和革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物料的浪费,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费用,有利保护环境、防止事故发生。并在并通过车间或班组得到实施并取得成功。 3.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或通过自主研发得到先进技术、以及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集成形成新的技术,实施后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形成市场竟争力。 3.4管理创新:通过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改变做事的方式、及办事流程,最终取得好的效益并增进组织的绩效。管理创新包括思想与理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运作流程创新、技术与方式方法创新、市场与产品创新等内容。 3.5进步性:指所采取的方案和措施相对原有的方案和措施有所进步和完善,实施后可使效率有所提高。 3.6可行性:指建议和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容易

实现。 3.7效益性:指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实施以后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 4.1公司成立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评审委员会。负责审定技术创新的各种制度,审议评定奖励项目,协调各种关系。 4.2公司评审委员会组织机构 组长李康杰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副总设备副总 成员各单位厂长、副厂长、技术装备部、财务部、工会等相关人员。 4.3技术装备部是评审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主要办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项目的评审奖励项目的收集、登记、整理、传递、评审、奖励、异议处理、建档存档等日常工作。 4.4技术装备部负责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制定具体措施,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后负责实施。 4.5经讨论采纳后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项目由分管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织实施。 5、报送审议程序 5.1凡各单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项目都必须认真填写《技术创新项目登记表》,《技术改进项目登记表》《合理化建议登记表》必要时附报有关详细数据、图纸、设计研究的技术文字资料等,经各单位生产技术科及厂部领导签字后及时送技术装备部登记。 5.2技术装备部在收到《登记表》和有关文字资料后,组织评审会给与评

新技术应用管理制度

新技术应用管理制度 一、为使XX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XX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做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建筑新技术是指建设部当前重点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即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三、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会同科学技术司负责示范工程的立项审批、实施与监督,以及应用成果评审工作。示范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以下称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承办。 四、示范工程的立项条件是:新开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上述工程已经批准列为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并可在三年内完成申报的全部新技术内容的,可申报示范工程。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按立项条件择优选取有代表性的工程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方可

申报示范工程。 六、申报单位填写《示范工程申报书》(申报书格式见附件),连同批准列为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文件,一式两份,经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建设司审核后,报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七、经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组织专家审核后,批准列为示范工程,并由部发文公布。已经被批准列为示范工程的项目,如果立项条件发生变化,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建设部可以做出取消或更改的决定。 八、有关地区或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制订实施计划,每半年总结检查一次。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将不定期地对示范工程进行检查。 九、示范工程执行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示范工程新技术应用实施计划,强化管理,使其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施工速度符合标准规范和合同要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 十、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全部完成了《示范工程申报书》中提出的新技术内容,且应用新技术的分项工程质量达到现行质量验收标准的,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应准备好应用成果评审资料,并填写《示范工程应用成果评审申请书》一式四份(应用成果评审申请书格式见附件),按隶属关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提出申请。经其初审符合标准的,向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申请应用成果评审。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办法

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简明手册 一、财政支持政策 (一)国家专项资金打算 1.科技支撑打算 支撑打算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进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打算。该打算要紧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进展提供支撑。 支撑打算项目依照支持的方向和作用,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按项目、课题两个层次组织实施。 重大项目要紧支持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形成重大战略产品、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开发,以及重大技术引进消化汲取等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对经济社会进展带动作用大、阻碍度高,需要在国家层面协调推动的跨

行业、跨部门、跨区域项目。 重点项目要紧支持着眼于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解决经济社会进展瓶颈制约问题,具有较强应用前景的项目;支持服务于国家区域进展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支撑区域社会经济进展和区域性重大工程建设的项目。 企业承担或参与项目和课题的条件: (1)属行业龙头企业、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转制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 (2)企业技术需求与项目和课题的目标一致; (3)企业在相关任务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 (4)企业承担的任务,在完成时有能力在本企业进行应用和转化; (5)有稳定的研发投入、常设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稳定的科研队伍和人才,能够为项目或课题实施提供任务书确定的资金及其他条件; (6)通过项目或课题的实施,能够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联盟与知识产权联盟,能将项目或课题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服务,促进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 ——2006年7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支撑打算治理暂

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XXX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公司) 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 管理制度 1. 目的 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为更好地推动公司安全生产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公司安全技术水平,保障公司可持续稳健发展。为规范“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特制定本制定。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安全生产技术“四新”管理。 3. 管理职责 3.1 各部门具有引入“四新”安全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并配合总结、报送“四新”材料的职责。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四新”材料收集、把关、宣传、推广的组织实施工作。 3.3 在行政部组织下,安全部门要参与公司“四新”安全技术

成果申报合评审工作,行政部负责公司各部门报送审批的“四新”安全技术成果的复核、评审和奖励的相关组织工作。 3.4 公司安全部门负责本制定的修订、发布和解释。 3.5 引进“四新”部门,负责收集相关按技术资料,并技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4. 内容要求 4.1“四新”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在安全性能可靠的首要前提下,“四新”应符合下列条件: 4.1.1 可以是本行业领先或者是本工业园第一次使用的施工技术、材料、工艺和设备,以及施工过程中攻克的技术难题。 4.1.2 技术水平先进,经实践证明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提高安全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污染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4.1.3 技术成熟,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4 “四新”必须是经过本工业园实践验证、依靠本工业园自身技术力量能够组织实施和推广应用的技术成果。 4.2 “四新”培训管理 4.2.1 当发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即所谓的“四新”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公司工程技术部管理规定

公司工程技术部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工程部 第一章公司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1、目的与说明 为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明确公司的技术管理职责,规范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公司工程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督导,本制度修改权和解释权属公司工程部。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 3、组织机构与职责 工程部为公司工程技术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构建公司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为市场开拓、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信息支持。 成本预结算部协助做好技术进步的成本管理及控制。 项目经理部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决策机构:公司总经理为公司技术管理工作总责任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总经理可授权项目经理进行决策和审批。 4、部门工作内容与岗位管理职责 部门工作内容 与管理 执行技术规范。 应及时对项目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4 岗位管理职责 配合公司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本部门专业工程师参与重大工程和重点专业技术措施的技术交底;组织对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前技术准备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和服务工作。 组织本部门专业工程师对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及施工技术工作的受控状态进行检查,负责重要施工项目的现场技术监督,负责重大技术问题、课题的对内、对外联络。 组织本部门资料员及时收集、归档、移交项目部的工程竣工资料。 “四新技术”应用与推广活动;为公司年度技术进步成果总结交流工作会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执行技术规范。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投标文件技术标的编制、编辑工作。 部门专业工程师参与审核分公司下属项目部的项目物资采购计划表;已经审批的下属项目部的项目物资需求计划表、项目大临设施需求计划表需向公司工程部备案。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创新意识,根据医院业务创新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业务建设的需要,以及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新技术、新项目围 1、医疗工作中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创新和发展的专业技术项目,包括各种新的检查、诊断、治疗技术的引进或发明,传统治疗法的挖掘、整理和应用等。 2、护理业务创新,主要包括护理理念、护理技术、服务模式、服务法的改进、引进或发明创新等。 3、社区服务理念、法的创新。 4、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的新技术、新项目,包括科室管理创新、临床医疗服务流程的设计、新专科专病设置规划和诊疗规的制定等。 二、申报与立项 1、每年各科室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申报时间为10月份。 2、所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必须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书》。 3、项目负责人所填写的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必须按照填写说明逐项认真填写,容包括项目开展的目标、意义、 工作基础、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和阶段目标、应用前景(包括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等面。 4、每年拟新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须经科室主任签名同意后向科教科申报。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电子文档、纸质材料各1份,如需购置新设备,还需要递交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5、11月份所有项目先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科教科再邀请相关领导、部门和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立项评议。 6、评议容包括:是否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目标和意义,已具备的条件(人员、技术力量和设施),以及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尤其着重于患者的医疗安全及规化诊断、治疗等面进行分析论证。 7、立项评议通过者可实施。如需医院提供资金支持者,须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审议通过后才可实施。 三、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 1、通过立项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涉及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由医教科负责将项目信息通知相应部门。 2、每半年项目负责人需递交《新技术、新业务项目进展报告》,医教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3、重大问题如影响医疗技术安全和质量时,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评议,必要时予以终止;如属医院支持不到位,由医教科、科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重新报院长办公会审议。 4、被终止的项目,如科室认为重新开展的条件成熟,医教科将组织重新评议。 5、新技术、新项目项目涉及急危重症病人或难度大、风险高的复杂诊疗技术,在开展前向医务科预申报的同时,应告知科教科。 四、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结题评估与等级评定 1、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结题时应向科教科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并准备原始档案备查,原则上每年12月份医教科对结题项目组织评估并评定等级。 2、评定的等级标准 (1)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技术空白,累计成功开展达5例; (2)国先进水平:填补省技术空白,累计成功开展达5例; (3)省先进水平:填补市级技术空白,本年度成功开展不少于5例;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速医院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三级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市中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和操作流程;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范本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 办法

文件编码: SGRZG 11/23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管理文件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版次:第1版 -05-30发布 -05-30实施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发布 修改履历

1目的 为规范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公司技术水平、产品档次持续提升,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下达计划并统一管理实施的技术创新项目。 3引用及相关文件 SGRZG 05/02《文件和资料控制管理办法》 SGRZG 11/26《专利管理办法》 SGRZG 11/27《技术秘密管理办法》 SGRZG 13/06《节能设计和评估管理办法》 SGRZG 05/10《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 SGRZG 05/1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及后评价管理办法》 4定义 4.1技术创新项目是指公司立项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研究与应用的项目。 4.2技术创新项目验收评价标准:完成计划目标的为验收;没有完成计划目标,但完成计划工作且取得一定效果的为结题。 5职责

5.1科技质量中心是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的计划征集、项目论证、报批、立项、过程管理、验收评价、备案等工作;负责项目的对外申报等工作。 5.2规划部负责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查、论证、立项及固定资产投资竣工验收。 5.3财务部负责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预算、使用、结算等工作。 5.4项目承担单位负责技术创新项目的申请、实施及总结等工作。5.5项目协作单位根据项目课题组的需求,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6管理内容及要求 6.1概述 6.1.1公司技术创新项目一般由年度计划下达,因市场或工艺等需要追加的技术创新项目,可追加实施。 6.1.2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以基层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为主,公司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担任负责人的项目原则上不超过一项。6.2项目申报 6.2.1技术创新项目经过公司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申报。申报内容见《技术创新项目研发立项建议表》(附件1)。 6.2.2技术创新项目选择原则: 6.2.2.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6.2.2.2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