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课题名称: AM波的调制与解调

使用仪器及编号: Multisim 13仿真软件

项目完成人:

指导教师: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A班

2015 年 01 月

目录

1.摘要 (2)

2.课程设计的目的 (3)

3.课程设计的元件清单 (3)

4.课程设计的编写方案 (3)

5.各单元及总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调试 (4)

6.课程设计的结果、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7)

7.课程设计的问题与回答 (18)

8.课程设计的总结、改进意见与展望 (19)

9.心得体会 (19)

10.参考文献 (20)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也旨在对本门课程的巩固与提高。这次设计的任务是能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能正确的使用仿真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调试。

其主要思路是设计一个发射机和接收机:利用振荡器产生高频正弦波载波信号,然后用一个1KHZ的正弦波代替调制信号对其进行AM调制,再进行包络检波,检出调制(原始)信号。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方案的确定,然后查阅资料对相似的电路进行比较,确定电路,各单元电路参数的确定与计算,最后进行仿真、调试,得出结果。总结本次课程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使学生加强对高频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高频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次设计还是对本门课程的巩固与提高,其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调幅收发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调幅接收机的调试过程及故障排除。

3、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元件清单

由于是用Multisim 13软件进行仿真,所以元器件不需要统计多少,只需要确定其具体参数即可。

(1)不同阻值的电阻若干。

(2)不同大小的电容,电感若干。

(3)少数二极管用于二极管检波中;三极管若干。

(4)直流电源供给能量。

(5)示波器用于观察各个部分的波形;频率计用于观察交流频率;频谱仪用于观察交流信号频谱。

三.课程设计的编写方案

(1)发射机:其系统框图如图1:

调幅发射机的设计:高频振荡器由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它是在无需外加激励信号的情况下,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波形、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度的交变能量电路,它产生高频载波;低频调制信号部分由一个kHZ级别的正弦波代替;最后是将振荡器产生的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通过调幅器组合在一起,由天线发射出去。其中调幅波是载波振幅按照调制信号的大小成线性变化的高频振荡,它的载波频率维持不变,因此波形的疏密程度均匀一致,与未调制时的载波波形疏密程度相同。本次设计拟采用克拉泼电路(即串联改进型电容三端振荡器),而调幅用的是基极调幅,需工作在欠压状态。这

两种工作电路需要共工作在非线性才能实现其功能。

图1发射机系统框图

(2)接收机:其系统框图如图2

图2接收机系统框图

接收机的设计: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检波器检出原始信号。检波的过程是一个解调的过程,检波器的作用是从振幅受调制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原始信号,从频谱上看就是将调制信号频谱由高频搬移到低频。检波过程也是需要用非线性器件进行频率变换,首先产生很多频率,然后通过滤波器滤除无用频率分量。检波器拟采用包络检波:二极管检波器,其相当于一个开关,主要利用二极管单相导电特性和检波负载RC放入充放电过程。

四. 各单元及总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调试

1、发射机

(1)高频振荡器

采用串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如图3,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4。

C b

R e +V CC

R s C 3 C 1

C 2

L

R b2 R b1 A

B R L

图3克拉泼电路 图4交流等效电路图

其工作原理如下:

电容1C 、2C 和3C 还有电感L 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回路。要求:13C C <<,23C C <<;谐振回路的总电容量∑C 为1C 、2C 和3C 的串联即:311113

21C C C C C ≈++=∑,振荡频率主要由3C 决定即:3

021LC f π≈,改变3C 即可提高振荡频率,电容C1和 C2可以取得很大,来降低晶体管内部电容对频率的影响,但是C3减小会使放大器增益下降,甚至会使振荡器停振。Rbe 、Rb1、Rb2为分压式偏置电阻;Cb 为隔直流电容;C1、C2、L1和可变电容C3构成组成并联谐振电路并且构成振荡电路,作为晶体管放大器的负载阻抗。

三点式振荡器的构成原则是“射同它异”也就是说射极端所连的是同性质的元件,而基极和集电极端所连的是不同性质的元件。起振取决于电压放大倍数A 与反馈系数F 的乘积是否大于1,只有大于1才会起振。

克拉泼电路的特点:

①由于输出电容Cce 、输入电容Cbe 的接入系数减小,晶体管与谐振回路是松耦合,因此可提高频率稳定度。

②调整C1 、C2的值可以改变反馈系数,但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很小。

调整C3值可以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对反馈系数无影响。

④输出波形好,工作频率较高

其仿真如下:

图5克拉泼实际电路

图6克拉泼电路得到的振荡波形

图7克拉泼电路得到的振荡波形的频谱

仿真分析:

由实际的克拉泼连接图可知,选择正确的三极管,确定合适的偏置电阻,以及合适的振荡回路的LC 才能起振,形成稳定的频率。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初步确定大概值,具体的是否能出波形,还需要实际的微调,通过不断的修改参数,直至得出较好的波形。

由频谱图可知其振荡频率为843.554kHZ ,由实际电路计算的振荡频率:MHZ LC f 711.010

20105.221219630=???=≈--ππ而实际的振荡频率:MHZ LC f s 845.0102.14105.22121960=???=≈

--∑ππ,由此可见由C3约等于的值与实际值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与实际计算的值相差无几。由此可证明此电路实现了稳定的振荡。

其实得出的波形还是有一定的失真的,可是总体来看,频率和幅值还是比较稳定的,峰峰值在360mV 左右,符合要求,可以用于总电路中。

(2)调幅器原理图如下:

图8基极调幅的基本电路

基极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电压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压,以实现调幅。低频调制信号电压t COS V ΩΩ与直流偏压BB V 相串联。放大器的有效偏压等于这两个电压之和,它随调制信号波形而变化。而由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知识可知在欠压状态下,集电极电流的基波分量1cm I 随基极电压成正比。因此集电极的回路输出高频电压振幅将随调制信号的波形而变化,于是得出调幅波输出。基极调幅必须总是工作在欠压状态,但是基极调幅的效率不高但是其基极电流小,消耗功率小,调制信号的放大电路比较简单。所以基极条幅适用于较小功率的调幅发射机中。

调幅原理:调幅就是将调制信号附加在载波高频振荡上,这样载波就携带着信息由天线发射出去,高频的振幅是由调制信号的波形决定的。

设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t V v Ω=ΩΩcos ,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t V v c 00cos ω=,则调幅信号的表达式为:t t m V t v a 00cos )cos 1()(ωΩ+=,式中0V V k a a m Ω=

为调制度。

其各个信号的理想波形如下图:

其理想的频谱图如下:

其仿真如下:

其中V5是载波信号,V1是调制信号,三极管工作在欠压,C1和L1构成谐振电路,

图12实际调幅波

图13实际频谱图

仿真分析:

由调幅波形可知,调幅形成了包络,可是包络并不是非常平滑,出现这样的原因可

能是振荡器产生的载波信号有失真造成的。理论调幅度%7.161

2===ΩV V V V m BB a ,在实际电路图中的调幅度观察可知调幅度为16.0≈as m ,可见相吻合。

2、接收机:二极管检波器原理图如下:

图14二极管检波原理图

其原理如下:二极管检波属于包络检波。其中R 为负载电阻,它的数值较大,C 为负载电容,它的值应选取在高频时,其阻抗远小于R 可视为短路,而在调制频率时相当于开路,高频电压大部分加到二极管D 上。在高频信号正半周,二极管导通,对C 充电。由于充电电流很大,使c v 在很短时间内接近高频电压最大值。接着二极管截止,电容放电,但是放电很慢,接着就会又一轮的高频正半周期,如此循环,只要选择适当的RC 和二极管就可以起到检波的作用,在这个原理图中,二极管起到开关的作用。但是应当注意是由于是二极管是相当于开关,所以检出的波形放大来看是有锯齿的,不过适当调节参数,使其失真在允许范围内也成立。对于在二极管检波器的失真问题,需要查阅资料,以及进行适当的修改,以减小失真。 其仿真如下:

图15二极管检波实际电路

图16检出调制信号

图17调制信号的频谱

仿真分析:

由实际电路可知,实际电路需要加RC滤波能提高改善输出波形的形状,C2和R5构成滤波,减小失真度。刚开始调试的时候没有加滤波,检出的波形有很大的失真,波形上有很多锯齿,这是由于检波二极管福安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所引起的。加了RC滤波以后,这个问题的得到了解决,检出的波形较好。检出波的频谱是1KHZ左右,正是调制信号的频率。

3、总电路图:(将三部分电路连接如下图)

图18总电路图

图19调制信号的波形

图20调制信号的频谱

图21检出的调制(原始)信号

图22检出的调制信号频谱

仿真分析:

观察以上几个图可以发现,总电路图中某些参数与各单元的电路图中的参数有些不一样,那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前后级的相互影响,必须通过调整参数,才能出来更好地波形。所有电路加载一起后产生的调幅波形很不平滑,有很多毛刺,这个可能直接影响

到检出波形的形状。分析原因可能是基极条幅部分某些参数不合适。各级间我用了耦合电路,尽量减少前后级的影响。观察最后检出的波形并不是很完美,还是有一些失真,在仿真前期,检出的波形会不稳定,直至过一会儿才会出现检出的正常波形,这个时间不过不超过一秒,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第一级的振荡器出现正常的波形需要一定的延时,并且从第一级到第三级需要时间,二极管也是有影响的。观察频谱可知高频的频谱在834KHZ 左右,周围还有少量的谐波,检出波形的频谱是1KHZ 左右。实现了调制与解调。

五、课程设计的结果、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结果:成功调制出AM 波,成功检出调制(低频)信号,具体的仿真实现图如上图5至图22。

2、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振荡器部分:

振荡器部分初步制定方案时,采用的是电感三端振荡器,可是后来调试过程中发现电感振荡器产生的波形频率较低,想要振荡出1MHZ 的正弦波形,很难调节参数LC 使其达到要求,并且产生的波形也不是很好。为了实现产生高频率的正弦波形,我又采用串联改进式电容三端振荡器,最终达到了1MHZ 的要求。其实在调试与仿真的过程中,出现很多情况,在初次计算的参数下根本不能产生波形,后来对电路参数进行反复修改,选取合适的LC 值,才出来频率稳定,振幅稳定的正弦波形。

(2)基极调幅部分:

虽然基极调幅部分参数少,易于调整,可是关键还是如何选择合适参数,刚开始由于BB V 太大,调幅度一直很小,波形看起来有些欠缺特点,后来经过查阅资料,才知BB V 不能过大,修改了BB V 后其他部分也要一起改,LC 回路部分的值稍微改变就会使波形产生很多毛刺,需要根据经验与计算选择其LC 具体的值,再加上不断调试,选择最好的波形。

(3)二极管检波部分:

刚开始的电路图是根据原理图所连接,所以检出的波形毛刺很明显,不过无明显其他失真。后来经过老师的建议同时查阅资料可知,需在电路输出加一个RC 滤波器,不过滤波电容不宜采取过大,最终得到了较平滑无失真的波形。

六、课程设计的问题与回答

问题1:如何判断高频振荡器电路能否起振,能否平衡及稳定?

答:首先能够构成振荡器必须有三个条件:(1)包含至少两个储能元件,实现能量的往返,也决定产生的频率;(2)有能量来源补给能量损失;(3)控制电路即实现反馈让波形等幅振荡。其次判断是否起振:其取决于电压放大倍数0?A 与反馈系数F ?

的乘积是否大于1,只有大于1才会起振。然后是平衡条件为平均电压放大倍数A ?与反馈系数F ?乘积为1,它包括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最后是稳定条件是在平衡点附近放大倍数随振幅变化具有负的斜率即0|

V A ,这样它才会往返平衡点附近,不至于停振或者振幅越来越大。针对本次课程设计的串联改进型电容三端振荡器的起振的判别方法就是“射同它异”,即射极连接的两个分支是两个同性质的元件,即电容,而基极和集电极的两个分支是不同性质的元件,即电感和电容。这样才会起振。

问题2:基极调幅为什么可以产生调幅波?它为什么必须要工作在欠压状态?

答:其实基极条幅的原理就是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也成为高电平调幅,工作状态是丙类,其导通角小于半个周期,但是集电极电流是余弦脉冲状,包含很多谐波,但是电路内采用的是并联谐振回路可以滤除其他分量,保留基波。因此还是可以得到正弦波输出。基极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电压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压,以实现调幅。低频调制信号电压t COS V ΩΩ与直流偏压BB V 相串联。放大器的有效偏压等于这两个电压之和,它随调制信号波形而变化。因此集电极的回路输出高频电压振幅将随调制信号的波形而变化,于是得到调幅波输出。

其必须工作在欠压状态的原因:在高频功率放大器部分的动态特性可知:集电极电流脉冲的最大值max C i 与bm V 是成正比的,因此在欠压状态是,随着bm V 的减小0C I 和1cm I 也会随之减小。但是在过压状态,电流脉冲出现凹顶,因此bm V 增加时,虽然脉冲振幅增加,凹陷程度也会增加,故小0C I 和1cm I 基本不变。因此,只有在欠压区bm V 和BB V 才能有效地

控制1cm I 的变化,实现基极调幅。

问题3:二极管检波都有哪些失真?是怎么造成的?

答:(1)惰性失真(对角线切割失真),其现象是正弦波峰值与谷值之间不是正弦波形而

是一条直线,造成这个失真的原因是由于负载电阻和负载电容的时间常数RC 太大引起的。电容不能跟随上调幅包络变化。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RC 值来防止惰性失真。(2)负峰切割失真(底边切割失真),其现象是正弦波底部被削平。出现这种失真的原因是直流负载电阻与交流负载电阻不等引起的。(3)非线性失真,其现象是检出的波形有很多明显的锯齿,这种失真是由检波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引起的。(4)频率失真,这种失真是由于耦合电容c C 以及滤波电容C 引起的。c C 主要影响检波的下线频率。

七、课程设计的总结、改进意见与展望

(1)总结:

经过这次高频课程设计,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查阅其他不同于课本的资料书以后,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设计的基础是理论,只有理论扎实了,才能做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次课程设计主题是AM 波的调制与解调,主要围绕如何产生振荡,如何调制出波形,以及如何解调开展的。对设计人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够硬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及遇到问题解决的能力。总之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

(2)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觉得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老师可以提前给一些方案,比如可以用AM 波调幅与解调,也可以DSB 波调幅与解调,或者可以调频波的调制与解调等方案。因为就我在做的过程中,我很迷茫不知道用哪个方案,不知道在用了某种电路以后,在选择其他电路部分需要什么特殊的要求,所以就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就用了很长时间,每种电路都试过,但是太多了,导致事倍功半。不过我觉得预实验报告这个方法挺好的,至少学生可以先制定方案,查阅资料,假如有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可以通过预实验报告让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改正。

(3)展望:

我希望以后的课程设计如果工作量不是太大,可以要求一个人一组,这样大家都可以得到锻炼,其实说起来是一组的人一起做,可是大学3年以来,我发现学校里说是一组有多人的,也基本是一个人做,其他人就是所谓的“抱大腿”,我觉得这样不好。我认为只有努力了,有所收获才是在学校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而有时候甚至什么都没做的却比努力做的成绩要好,这样不是就使大家的积极性降低了,如何能既培养合作能力,又能避免有些投机取巧的做法,真的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八、心得体会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自动换挡数字频率计 专业班级:___11级通信工程2班_____ _ 姓名:_______ ____ ________ 同组员: 学号:_____ 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易家傅___________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目标 (1) 1、整体功能要求 2、系统结构要求 3、电气指标 三、方案比较 (2) 四、理论分析 (3) 1、基本原理 2、整体框图 五、单元电路设计和整体电路图 (5) 1、时基电路设计 2、闸门电路设计 3、分频器的设计 4、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5、计数、锁存、显示电路设计 6、换挡电路设计 7、量程显示电路设计 8、整体电路图 六、电路仿真结果记录及分析 (10) 七、元器件列表 (11) 八、心得体会 (11)

自动换挡型数字频率计 一、 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配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电路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技术,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 二、 设计目标 1、整体功能要求 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矩形波等周期信号的频率值。 2、系统结构要求 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所示。图中被测信号为外部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测量,自动换挡指的是超量程自动换高档,低量程自动换低档。 图1 系统结构图 3、电气指标 (1)被测信号波形:正弦波、矩形波。 (2)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1Hz 999KHz ,共分为4个档位: 1Hz 档位: 1Hz~999HZ 10Hz 档位: 10Hz~9.99KHZ 100Hz 档位: 100Hz~99.9KHZ 1000Hz 档位:1KHz~999KHZ (3)测量精度:用3位数码管显示测量数据,1位数码管显示档位。测量误差 小于1%。 (4)具有自检功能,即用仪器内部的标准脉冲校准测量精度。 (5)具有自动换挡功能,即超量程能换高档,欠量程换低档。 输入信号 数字频率计 (自动换挡) 显示结果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总体思路及比较 (2) 二单元电路思路 (6) 输入回路 (6) 本机荡回路 (8) 中频滤波器匹配参数 (10) 限频电路 (12) 鉴频电路 (13) 低频放大电路 (14) 三总结体会 (15) 四总原理图 (16) 参考资料 (17)

第一章设计总体思路及方案比较 一.调频收音机的主要指标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指标有: 1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系统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接受系统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相对应。调频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 2 灵敏度 接收系统接受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一般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接收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 接收系统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信号中选出所需信号,抑制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调频接收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 频率特性 接收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5 输出功率 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二调频接收机的系统方框图 调频接收机的系统方框图如所示,它是由输入回路,高频放大器,混频器,本机振荡,中频放大器,鉴频器,低频放大器等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器放大进入混频级。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f2也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 三MC3362芯片特点 MC3362是低功耗窄带双变频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系统集成电路,它的片内包含两个本征,两个混频器,两个中放和正交鉴频等功能电路。MC3362的接收频率可达450MHz,采用内部本征时,也可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说明书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说明书

实验要求(电信111班) l.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如下: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学习机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高频电路实验注意: 1)将实验板插入主机插座后,即已接通地线,但实验板所需的正负电源则要另外使用导线进行连接。 2)由于高频电路频率较高,分布参数及相互感应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接线时连接线要尽可能短。接地点必须接触良好。以减少干扰。 3)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

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一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频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毫伏表 5、万用表 6、实验板1 三、预习要求 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 3、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uh,回路总电容C=220pf (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 f 0 。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日期:2011-4-13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是设计一个简易温度控制仪,可以在四联数码管上显示测得的温度。主要分四部份电路:OP07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部分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文氏电桥电路,得到温度与电压的关系,通过控制电阻值改变温度。利用单片机将现在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同时实现现在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切换。 关键词放大电路转换电路控制电路显示

目录 1 引言 (4) 1.1 系统设计 (4) 1.1.1 设计思路 (4) 1.1.2 总体方案设计 (4) 2 单元模块设计 (5) 2.1 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 (5) 2.1.1 温度传感器电路的设计 (5) 2.1.2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5) 2.1.3 A/D采集电路的设计 (5) 2.1.4 单片机电路 (6) 2.1.5 键盘及显示电路的设计 (6) 2.1.6 输出控制电路的设计 (6) 2.2元器件的选择 (6) 2.3特殊器件的介绍 (7) 2.3.1 OP07A (7) 2.3.2 ADC0809 (7) 2.3.3 ULN2003 (9) 2.3.4 四联数码管(共阴) (9) 2.4各单元模块的联接 (10) 3.1开发工具及设计平台 (11) 3.1.1 Proteus特点 (11) 3.1.2 Keil特点 (11) 3.1.3 部分按键 (12) 4 系统测试 (17) 5 小结和体会 (20) 6 参考文献 (21)

1 引言 电子系统设计要求注重可行性、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耗、使用方便和易维护性等。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由技术指标将系统功能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形成若干单元功能模块。单元电路的设计与选择:尽量采用熟悉的电路,注重开发利用新电路、新器件。要求电路简单,工作可靠,经济实用。 1.1 系统设计 1.1.1 设计思路 本次实验基于P89L51RD2FN 的温控仪设计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 1.1.2 总体方案设计 热敏电阻测温调理电路 设计要求 1.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 -20℃ --100℃; 2.系统可设定温度值; 3.设定温度值与测量温度值可实时显示; 4.控温精度:±0.5℃。 设定输入 单片机 LED 显示 控制输出 双向可 控硅 继电器 控制 对象 风扇 信号调 理电路 A/D 采集 电路 加热丝 传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时:64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 二、教学目标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掌握高频电子信息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与方法,理解高频电子器件和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识图、作图和简单设计方法;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后续电子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通信系统组成,掌握非线性电路与选频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晶体管高频等效模型。 2.清楚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的一般模型与任务,重点掌握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熟悉放大器的稳定性。 3.了解放大器内部噪声的来源、性质,熟悉元件噪声模型,熟知信噪比、噪声系数的概念,并会简单计算。 4.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熟知丙类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会分析该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熟知其高频特性。了解有关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一些新技术。 5.熟知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LC正弦波振荡器,会分析电路、定量计算、确定主要参数。应知道石英晶振的相关知识。 6.必须熟知调制、解调的相关重要概念,熟知幅度(角度)调制(解调)的常用电路,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数学计算。 7.清楚混频(变频)的概念,熟知变频干扰。 8. 熟知电子线路中三种常用的反馈控制电路:AGC、AFC、APC。重点掌握锁相环路(PLL即APC)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绪论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高婷婷,林建华 成绩:

摘要 整流电路尤其是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电路,不仅用于一般工业,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及其他领域,因此对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和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电力电子电路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而且对工程实践的实际应用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因此调试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并对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电子,三相,整流

目录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3 设计方案 (1)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1) 3.1.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图原理分析 (2) ?3.1.2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2) ?3.1.3晶闸管的选择 (3) 3.2 保护电路的设计 (4) 3.2.1变压器二次侧过压保护 (4) ?3.2.2 晶闸管的过压保护………………………………………………4 3.2.3 晶闸管的过流保护………………………………………………5 3.3 触发电路的选择设计 (5) 4 实验调试与分析 (6) 4.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 (6)

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7 5 设计总结 (8) 6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属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更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他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通过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反复调试、训练、便于学生掌握规范系统的电子电力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150,10,0.5U V R L H ==Ω=为阻 感性负载。 1.写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的移相范围,并计算出直流电压的变化范围 2.计算α=60°时,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晶闸管平均电流和有效电流。 3.画出α=60°时,负载两端 d U 和晶闸管两端 1 VT U 波形。 4.分析纯电阻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以及加续流二极管电路的区别。 5.晶闸管的型号选择。 3 设计方案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所选课题:±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06月

摘要本次设计本来是要做±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的,但由于买不到规格为±18V的变压器,只有±15V大小的变压器,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会较原本预期要小。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端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来达到双路可调的要求。最后实物模型的输出电压在±13左右波动。 1、任务需求 ⑴有+15V和-15V两路输出,误差不超过上下1.5V。(但在本次设计中,没有所需变压器,所以只能到±12.5V) ⑵在保证正常稳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功效。 ⑶做出实物并且可调满足需求 2、提出方案 直流可变稳压电源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和稳压环节组成如下图a所示。 ⑴单相桥式整流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⑵电容滤波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⑶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输出电压可以连续调节的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LM317三端稳压器;有输出负电压的LM337三端稳压器。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中,稳压器的三个端是指输入端、输出端和调节端。 LM317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LM337的2和3引脚作用与317相反)

3、详细电路图: 因为大容量电解电容C1,C2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C5,C6,C7,C8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参数计算: 滤波电容计算: 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 ,当输出电流为0.5A 时,我们可以求得电路的负载为I =U /R=34Ω时,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 C=т/R,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 的情况下,T 为20ms 则电容的取值范围大于600uF ,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2200uF 额定电压为50V 的点解电容。另外,由于实际电阻或电路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 算。 2、 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 响。 3、 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 进行LC 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 研究LC 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 测试LC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实验仪器 1、模块 3 1块 2、频率计模块 1块 3、双踪示波器 1台 4、万用表 1块 四、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图见下页图1。 将开关S 1的1拨下2拨上, S2全部断开,由晶体管N1和C 3、C 10、C 11、C4、CC1、L1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 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 14(121 0CC C L f += π 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计算振荡频率可调范围)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 F= 32.0470 220220 3311≈+=+C C C 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 5(10P )加到由N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 5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射随器输出信号经

N3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P1输出。 图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 五、实验步骤 1、根据图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将开关S1拨为“01”,S2拨为“00”,构成LC 振荡器。 (2)改变上偏置电位器W1,记下N1发射极电流I eo (=11 R V e ,R11=1K)(将万用表红 表笔接TP2,黑表笔接地测量V e ),并用示波测量对应点TP4的振荡幅度V P-P ,填于表1中,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测量值记于表2中。 3、测量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 将频率计接于P1处,改变CC1,用示波器从TP8观察波形及输出频率的变化情况,记录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填于表3中。 六、实验结果 1、步骤2振荡幅度V P-P 见表1.

电子电力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课题:DC/DC PWM控制电路的设计 二、设计要求: 1、设计基于PWM芯片的控制电路,包括外围电路。按照单路输出方案进行设计,开关频率设计为10KHZ;具有软启动功能、保护封锁脉冲功能,以及限流控制功能。电路设计设计方案应尽可能简单、可靠。 2、实验室提供面包板和器件,在面包板或通用板上搭建设计的控制电路。 3、设计并搭建能验证你的设计的外围实验电路,并通过调试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4、扩展性设计:增加驱动电路部分的设计内容。 5、Buck电路图如下图: Buck电路图 三、设计方案 本次课程设计基于PWM芯片TL494进行设计,通过查阅该芯片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各引脚功能,结合设计要求进行电路设计。首先建立最基本的电路,然后在其上面进行改进,得到进一步满足条件与

实际应用的电路,根据原理图在实验板上搭建电路进行试验,得出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最后得出DC/DC PWM控制电路。 四、设计原理图 如图所示为设计原理图,通过调节电位器Rp进行控制输出,从Vo端得到输出驱动电压的波形。 设计原理图 五、TL494各引脚功能 TL494的个引脚功能图如下表 TL494引脚功能表 引脚号功能引脚号功能 1 误差放大器1的同相输入端9 末极输出三极管发射极端 2 误差放大器1的反相输入端10 末极输出三极管发射极端

3 输出波形控制端11 末极输出三极管集电极端 4 死区控制信号输入端12 电源供电端 5 振荡器外接震荡电容连接端13 输出控制端 6 振荡器外接震荡电阻连接端14 基准电压输出端 7 接地端15 误差放大器2的反相输入端 8 末极输出三极管集电极端16 误差放大器2的同相输入端 六、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 首先设计其振荡电路,根据振荡公式f=1.1/(R3XC2)=10Khz,取R3=1KΩ,则电容C2=0.1uF;然后,将同样大小的电容电阻串联并加以电压接地后,在电容电阻中间引出一根信号线作为第四脚的输入端,作为死区控制信号的输入。 接着,通过示波器测量振荡电路的波形如图所示: 震荡电路波形图 根据实验所测得的波形图及TL494芯片的内部结构, 可得振荡电路的峰值为2.88V,若要对其输出波形进行控制,则在第三脚接入的电压需小于 2.88-0.7=2.18V,即第三脚输入电压变化范围约为0-2.2V。如原理图所示,将1KΩ电阻与1-10KΩ电位器按照如原理图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学号 班级学院 课程电子技术综合 题目简易信号发生器和简易频率计 设计任 务 1.设计一个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1) 频率可调范围:2Hz—20KHz,分为4档: 2—20Hz;20—200Hz;200Hz—2KHz;2—20KHz; (2) 幅度可调范围:0—5V; (3) 可调偏置。 2.设计一个简易数字频率计: (1) 可测量信号频率范围:1~100 KHz,显示单位为Hz; (2) 输入电压幅度VPP:100mV—10V; (3) 输入信号波形:任意周期信号; (4)显示方式: 6位十进制数显示。 时间进 度第17、18周 2010.12.27-2011.1.7 星期一、二布置设计方案、预设计及验收星期三、四、五计算机仿真及仿真结果验收星期一上午发放元器件、领取工具 星期一下午焊接 星期二、三、四安装、调试、教师验收 星期周五打印图纸、写设计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电子技术(下)实验指导书,中原工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组自编,2011;

目录 一、摘要 (2) 二、设计原理 (3) 2.1 简易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3) 2.2 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 (5) 三、方案设计 (9) 四、电路仿真 (10) 4.1 简易信号发生器电路仿真 (10) 4.2 数字频率计 (15) 五、电路焊接与调试 (17) 六、心得体会 (20) 附录一:参考文献 (22) 附录二:元器件表 (23) 附录三:原理图 (28)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2012年2月24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主要内容 利用所学的高频电路知识,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通过本次电路设计,掌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电路调谐及测试技术。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及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为: (1) 工作中心频率 06.5MHz f=; (2) 输出功率100mW A P≥; (3) 负载电阻75 L R=Ω; (4) 效率60% η>。 3、主要参考资料 [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2月20日-2月24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2 年 2 月17 日

一、电路基本原理 1.选题背景 无线电通信的任务是传送信息。为了有效的实现远距离传输,通常是用要传送的信息对叫高频率的载频信号进行调幅或调频,经过高频功率放大达到较大功率,再通过天线辐射出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是用小功率的高频输入信号去控制高频功率放大器,将直流电源供给的能量转换为大功率的高频能量输出,它是无线电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频功率放大器不仅仅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发射机中,而且高频加热装置、高频换流器、微波炉等许多电子设备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工作原理 在通信电路中,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效率的高低与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放大器件的工作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主要途径是使放大器件工作在乙类、丙类状态,但这些工作状态下放大器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间存在很严重的非线性失真。低频功率放大器因其信号的频率覆盖系数很大,不能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因此一般工作在甲类状态;采用推挽电路时可以工作在乙类状态;高频功率放大器因其信号的频率覆盖系数小,可以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故通常工作在丙类状态,通过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以滤除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中的谐波成分,选出基波从而消除非线性失真。因此,高频功率放大器具有比低频功率放大器更高的效率。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基于这一特点,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都工作在丙类状态。 丙类功率放大器在直流电源CC V 、偏置电压BB V 、输入电压cos b bm u U t ω=,晶体管和谐振于ω的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电阻p R 确定的条件下,放大器各级电压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各级电压与电流波形 (a) (b)

中北大学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实验一低电平振幅调制器(利用乘法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与 过程,并研究已调波与二输入信号的关系。 2.掌握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 3.通过实验中波形的变换,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二、预习要求 1.预习幅度调制器有关知识。 2.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及内容,分析实验电路中用1496乘 法器调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计算各引出脚的直流电压。 3.分析全载波调幅及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特点,并画出其频谱图。 三、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SP1461型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TPE-GP4高频综合实验箱(实 验区域:乘法器调幅电路) 四、实验电路说明 图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受 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 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 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 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5-1 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 信号,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调幅器即为 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本实验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1496来构成调幅器,图5-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 1KΩ电阻,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摘要:集成电路是一种将“管”和“路”紧密结合的器件,它以半导体单晶硅为芯片,采用专门的制造工艺,把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完整电路制作在一起,使之具有特定的功能。集成放大电路最初多用于各种模拟信号的运算(如比例、求和、求差、积分、微分……)上,故被称为运算放大电路,简称集成运放。 一、设计目的 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 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模拟运算电路。 2.本课程设计通过Mulitisim编写程序几种运算放大电路仿真程序,通过输入不同类型与幅度的波形信号,测量输出波形信号对电路进行验证,并 利用Protel软件(或proteus)对实现对积累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并最 终实现PCB版图形式。 二、设计任务及步骤: 1、通过Mulitisim编写程序运算放大电路仿真程序,通过输入不同类型与幅度的波形信号,测量输出波形信号对电路进行验证。要求: (1)运算放大电路类型:同相比例、反相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电路; (2)所有运算放大电路的增益均可任意调节; (3)输入电压波形可以任意选取,并且可对输入波形的运算进行实时显示,并且可以进行比较; (4)对设计完成的运算放大电路功能验证无误后,通过Protel软件对首先对电路进行原理图SCH设计,要求:所有运算放大电路在一张原理图 上;运算放大器芯片可以选择集成运放741系列;输入输出信号需预留 接口; (5)设计完成原理图SCH后,利用Protel软件设计完成印制板图PCB,要求:至少为双层PCB板。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6.22~2015.7.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报告成绩: 评阅时间: 教师签字: 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2015年3月

课题名称:小功率调幅AM 发射机设计 内容摘要:小功率调幅AM 发射机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小功率调幅AM 发射机的设计包括主振级、缓冲级、高频放大级、音频放大级、振幅调制级、高频功率放大级六个部分的电路设计和参数选择,且还考虑到各个单元电路之间的耦合关系,并结合Multisim 软件进行了各部分的调试与仿真,得到了整机电路。理论上满足了最基本的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内容 小功率调幅AM 发射机的设计 2、设计的技术指标: 载波频率 Z MH 10=c f 载波频率稳定度 α≥3 -10 输出功率 mW 2000≥P 负载电阻 Ω=50A R 输出信号带宽 Z kH 9=BW (双边带) 残波辐射 dB 40≤ 单音调幅系数 8.0=a m 平均调幅系数 ≥m 0.3 发射效率 %50≥η 二、方案选择及系统框图 1、方案选择 (1)主振级 方案1:采用LC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由于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比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 输出波形好,最高工作频率一般比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高。另外,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极间电容与电容并联,频率变化不改变电抗的性质。因此振荡器的电路型式一般采用电容三点式。在频率稳定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普通三点式电路、克拉泼电路、西勒电路。 方案2:采用晶体振荡器,晶体振荡器比普通的三点式振荡器具有更高的频率稳定度,频率稳定度可达到10 -10数量级,波形失真也比较小。在频率稳定度要求较高的电路中,可以采用晶体振荡器作为主 振级,比如石英晶体振荡器。 方案3:采用RC 正弦波振荡器,RC 振荡电路中没有谐振回路,主要有电阻和电容组成,因此一般不采用RC 正弦波振荡器作为主振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4、整形电路 5、定时电路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五、电路装配、调试与结果分析 六、设计、装配及调试中的体会 七、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 器件清单)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通过这一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非门、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掌握整机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图1 红外线心率计的原理框图 红外线心率计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整机电路由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3位计数器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首先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把血液中波动的成分检测出来,然后通过电容器耦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如图4所示。 图4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由三脚输入信号,六脚输出信号 4、整形电路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衡阳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综合电子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一号黑体,居中 简易电子称的设计 小二号粗黑体,居中 班级2011级电信1班 组长 成员三号宋体,加粗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0 日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秤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及要求 (1) 1.2 备选方案设计与比较 (2) 1.2.1 方案一 (3) 第二部分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7) 2.2单片机最小系统 (9) 2.2.1S T C89C52单片机 (10) 2.2.2时钟电路 (11) 2.2.3复位电路 (12) 2.3功能模块二(参照2.2) (13) 2.3.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4)

2.3.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5) 2.3.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16) 2.4功能模块三(实际名 (17) 2.4.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8) 2.4.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9) 2.4.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20) 第三部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主程序流程图 (21) 3.2子程序一(实际名) (22) 3.3子程序二(实际名) (23) 3.4子程序三(实际名) (24) 3.4电路仿真(实际名) (24) 3.4.1仿真软件简介 (25) 3.4.2仿真电路图 (26) 3.4.3仿真结果(附图) (27) 第四部分安装调试与性能测量 4.1电路安装 (28) (推荐附整机数码照片) 4.2系统软、硬件调试 (29) 6.2.1调试步骤及测量数据 (30) 6.2.2故障分析及处理 (31) 4.3整机性能指标测量(附数据、波形等) (32) 课程设计总结 (33) 参考文献 报告正文的排版: 1. 纸张大小及版心:统一用A4纸(21×29.7)打印,边距设为:上 2.54cm,下2.54cm,左2.2cm,右2.2cm。行距为固定值20磅。 2.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段落设置)段前1行,段后1行, 3. 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上下空一行 4.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靠左本身不空行 5.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6.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 7.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三极管混频器的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极管混频器 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蔡双 指导教师:俞斌职称讲师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1002 完成时间:2012-12-2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通讯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混频器在通信工程和无线电技术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混频器是高频集成电路接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要传输的基带信号都要经过频率的转换变成高频已调信号,才能在空中无线传输,在接收端将接收的已调信号要进行解调得到有用信号,然而在解调过程中,接收的已调高频信号也要经过频率的转换,变成相应的中频信号,这就要用到混频器。其原理是运用一个相乘器件将本地振荡信号与调制信号相乘,经过选频回路选出差频项(中频),在超外差式接收机中,混频器应用十分广泛,如:AM广播接收机将已调振幅信号535K~1605KHZ要变成465KHZ的中频信号;还有移动通信中的一次混频、二次混频等。由此可见,混频电路是应用电子技术和无线电专业必须掌握的关键电路。 关键词混频器;中频信号;选频回路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odern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our lif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Mixer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nd radio technology, widely used, the mixer is high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receiving system essential components. To transmit baseband signal to go through frequency conversion into a high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 can in the air, wireless transmission, at the receiving end receives the modulated signal to demodulate the received useful signal, however in the demodulation process, receives the modulated high frequency signal to go through frequency conversion, into the correspondin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this will be used mixer. Its principle is to use a multiplication device will be local oscillation signal and modulated signal by frequency selective circuit multiplication, choose the difference frequency term (MF ), in a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mixe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AM radio receiver will be modulated amplitude signal 535K ~ 1605KHZ to become 465KHZ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 mixer, a two mixer etc.. Therefore, the mixer circuit i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radio professional must grasp the key circuit. Key words mixer;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frequency selective circuit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定稿版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4、整形电路 5、定时电路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五、电路装配、调试与结果分析 六、设计、装配及调试中的体会 七、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器 件清单)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通过这一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非门、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掌握整机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红外线心率计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整机电路由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3 位计数器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首先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把血液中波动的成分检测出来,然后通过电容器耦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如图4所示。 图4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由三脚输入信号,六脚输出信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