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高考提分系列之高中生物知识排查---必修三

2019年高考提分系列之高中生物知识排查---必修三

2019年高考提分系列之高中生物知识排查---必修三
2019年高考提分系列之高中生物知识排查---必修三

2019年高考提分系列之高中生物知识排查---必修三

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2、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5、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

6、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7、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8、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4/HPO2-4维持()

9、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10、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11、下丘脑中不仅含有体温和水盐调节中枢,而且还含有感受温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

12、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13、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会降低()

14、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减少产热甚至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

15、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

16、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17、食物过咸,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大量饮水后会抑制下丘脑的调节效应()

18、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19、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20、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1、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2、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23、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24、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则反射不能发生()

25、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26、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27、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28、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9、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30、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31、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32、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33、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34、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35、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6、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37、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38、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9、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40、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41、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

42、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43、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44、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45、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46、长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47、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

48、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49、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H区和S区()

50、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51、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器官(或细胞)才能合成激素()

52、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53、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54、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

55、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56、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57、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58、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

59、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

60、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6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6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63、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64、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65、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

66、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既可以作用于垂体,也可以作用于甲状腺()

67、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68、下丘脑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

69、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减少()

70、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7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72、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73、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74、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75、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76、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77、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78、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79、特异性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80、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81、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82、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83、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84、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85、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86、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87、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88、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89、无胸腺祼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90、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9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92、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9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低下()

94、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95、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96、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97、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98、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99、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100、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10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02、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产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103、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104、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105、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106、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107、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

108、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09、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110、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111、根尖能产生细胞分裂素()

112、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113、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114、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115、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116、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117、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118、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119、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使其成熟()

120、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121、一座山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122、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123、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空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124、种群出生率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125、稳定型的种群的种群数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126、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127、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128、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129、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130、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131、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132、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133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134、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调节的()

135、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

136、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137、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38、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

139、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种群数量为K/2时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140、在“S”型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率减慢,其对应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14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14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143、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144、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145、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146、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147、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148、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149、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150、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151、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152、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153、某岛屿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154、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155、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56、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157、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158、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159、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外部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 160、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甚至可发生优势取代()

161、人类干预对群落的演替总是不利的()

162、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

163、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164、某海岛上的群落因开发旅游,可能会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165、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166、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167、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未必都是植物;消费者营异养生活,但未必都是动物() 168、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169、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170、理论上分析,只有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基础成分()

171、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172、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173、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同一营养级上()

17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175、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176、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17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17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179、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180、流经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三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18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 182、除最高营养级外,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由四个部分组成: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18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184、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185、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以出现倒置现象()

186、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18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被多级循环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88、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再固定,且食物链中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189、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该狼就获得了这只兔子能量的10%~20%()

190、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191、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19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193、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194、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95、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96、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19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198、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199、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0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是循环往复的()

201、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202、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203、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204、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205、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6、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防治有害动物,也可以提高一些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07、生物多样性高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08、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09、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210、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高()

21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212、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213、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则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很高()

214、极地苔原由于物种组成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215、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恢复及火灾后草原的恢复均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216、落叶阔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217、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力,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18、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219、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220、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221、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222、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223、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224、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225、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26、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27、外来入侵物种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必定表现为“J”型增长()

228、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29、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 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 (×)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

(√)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1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超全面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脑脊液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 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 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 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 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b.说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c.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2PO4/Na2HPO4 CO2+H2O H2CO3H+ +HCO3- d.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 (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②营养不良 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 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 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 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 要条件。?(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与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循环 淋巴 注意: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调节: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注意: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属于细胞内液成分。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2.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 3H+ + HCO3- 3. 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 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四、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练习(无答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体液 < ____________ 》内环境 k _____________ 丿 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 ?血浆组织液淋巴其成分有什么差异?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外液是指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理化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 5 ?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______ ?人体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 ______ 禾廿_____ 两种离子。 6 ? 稳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_ 才能间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器官和系统 的协调配合,这些器官和系统都有哪些,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是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_____________ ,也就是在 ____________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它由、、、、五部分组成。 2 .兴奋是以________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到的,也叫 ________________ ,而且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是 ___ 向的。 3 .在未受刺激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离子分布特点,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____ ,称为 _________ 电位。在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称为 __________ 电位。产生两种电位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分析说明: 4.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触小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举出各级中枢并说明他们具有什么作用?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若W区发生障碍不能, V区发生障碍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区发生障碍 不能 _____ , H区发生障碍不能________ 。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二) &激素调节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 (约占 )和 (约占 )。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 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 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 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于;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 KPA,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若食物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应;若食物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应。 (3)温度:正常的温度维持在度左右。 6、列举引起组织水肿的因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 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调节机制:目前认为是机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其中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4)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 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是指。 2. 反射发生的条件:。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为显著的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 ②受刺激时: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 ③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内,膜外。 ④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3)传导特点:离体神经纤维上为传导,在生物体内或反射弧中为传导。 (4)K+外流、Na+内流属于(运输方式),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段膨大成杯状或球状。 (2)突触:由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共同形成,包括、、三部分。 在特定情况下,突触后膜还可以是的膜,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3)突触小泡:其形成与(细胞器)有关,内含。 (4)神经递质:①种类:可分为递质(如:乙酰胆碱)、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 ②释放的方式:,是否需要消耗能量,跨过层生物膜,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③特点:a、属于信号分子 b、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c、一经作用后就被水解或灭活(若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 碱作用后不能被灭活,引起的即时效应是使突触后膜持续或使肌肉持续。)(5)兴奋传递的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内的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经(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6)传递的特点:。原因: (7)传递过程中突触处信号变化:信号→信号→信号 6.指针偏转问题 ①刺激a点: 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 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②刺激b点: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③刺激c点: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7.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中枢受 脑中相应的中枢的调控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吃冰棋淋会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温度 :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 ,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 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 ) (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 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 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 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 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 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本实验采用对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 加入酸和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7 7 7 总结: 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物质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CO2+H2O H2CO3H+ + HCO3-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应用清单

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双基知识清单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判断方法】:独来独往为淋巴;血浆沿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物质:HCO3-、HPO42-:例 NaHCO3/H2CO3 和Na2HPO4/ NaH2PO4 6、稳态: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整理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填空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 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为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组织液淋巴 ↑淋巴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分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主要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调节机制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规律 (一)内环境成分辨别 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于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浆中的血细胞、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血红蛋白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2.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内负外正; 兴奋时内正外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4.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归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物的必修知识是比较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物的必修知识是比较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篇一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

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稳态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3、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A、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 C、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K+外流外负内正Na+内流外正内负Na+外流 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与传导方向相同) 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动作电位 传导方向: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轴突)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树突或细胞体)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作者:————————————————————————————————日期: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外界环境 淋巴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存在的物质气体:O 2 CO 2 等 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 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8.组织水肿的原因: 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 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 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 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 组织细胞:组织液。血细胞: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检测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 知识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1、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 细胞内液(占 ) 2、 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解: 体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约占 ) 3、成分: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蛋白质;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各种无机盐(其中以Na + ,Cl -,K +,Ca 2+,HCO -和HPO 42-的量较多) 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比较: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________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较少。 知识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功能 1.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的多少 来源: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2)酸碱度:血浆的pH 为________,PH 维持稳定与________ 和______ 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2.功能 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 的媒介. ★(1)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与 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点三 内环境稳态 1.★(1)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________ 和________ 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________,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现代观点认为________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 ________是________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 时,均会遭到________ 3.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 的必要条件。 1.写出下列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 2.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有 。 ①血液;②消化液;③泪液;④汗液;⑤尿液;⑥乳汁;⑦细胞间隙液;⑧血浆;⑨淋巴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④激素、分泌小泡和氨基酸 4、图中C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最低的部位 是 ; 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最低的 部位是 ;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 。 5、下列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②毛细淋巴管阻塞;③过敏反应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流 失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细胞): 重点难点突破 ①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汇编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单细胞生物在水环境中生活 2.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前者占体液的2/3,后者占体液的1/3 3.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4.大多数体内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大多数血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生活的具体 的环境为组织液、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淋巴。 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排到外环境或与外环境相通的腔道(呼吸道、肺泡腔、消 化道等)的液体(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6.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组织液与血浆之间相互渗透 7.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尿素),气体(O2,CO2),激 素等。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较多的蛋白质 8.溶液浓度越高,吸水能力越强,溶液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9.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保持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的缓冲作用有关。血浆中 维持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主要为H2CO3/NaHCO3 10.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与内环境稳态相关的系统包括: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1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3.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1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2章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基本方式是反射 16.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来实现,反射弧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感觉由脊髓上传至大脑皮层形成,感觉的形成只需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完整。 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的功能是将感受器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的功能是产生兴奋并对传入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传出神经的功能是将神经中枢的兴奋传向效应器 效应器的功能是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17.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和突起(轴突、树突)等部分组成 18.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到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19.(P18)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电位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在受刺激时,刺激 部位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由于兴奋部位与未兴奋之间有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膜外的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的电流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