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_黄涛

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_黄涛

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_黄涛
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_黄涛

第25卷第6期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月V ol 25, No 6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Nov, 2012 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

黄涛1,万军2

(1.人文学院;2.图书馆民俗学特藏室,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日本僧人圆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了他在中国游历九年多所见闻的唐代社会生活,节日习俗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该书所记载的节日有除夕、元旦、元宵节、立春、寒食节、清明节、三月三、五月节、中元节、立秋、冬至等。他还将中国节日与日本节日加以比较。他对新罗侨民八月十五节的记述尤为引人注意,并引起了中秋节源头之争。所记节日生活都是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亲身见闻,真实可信,细节丰富,是研究唐代节日民俗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唐代;节日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2)06-0020-10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2.06.00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8106404.html,获得

公元9世纪日本圆仁大师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以下简称《行记》)①与玄奘《大唐西域记》、马克·波罗《东方见闻录》(又称《马克·波罗行记》)并称为“东方三大游记”,在日本则被称为“东洋学界至宝”。圆仁自公元838年起在大唐辗转游历9年多,以日记体记载了唐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交通、外交等多方面情况,其内容多为个人耳闻目睹的生活实录,细节丰富,真实可信,民间性强,有很多内容为正史所不录,因而是研究唐代社会的珍贵资料。本文拟穷尽性地归纳整理《行记》中关于节日习俗的记述,并根据其它史料和民俗知识对之加以解释辨析。

为便于今人理解,本文按照当前中国大陆的传统节日概念来归纳整理《行记》中有关内容,有的地方会与唐代的节日分类有所不同,比如,除夕、元旦、元宵在唐代是各自独立也被当时的人们分别命名的节日,而我们现在把它们都归为春节;寒食节、清明节当时是被相提并论或混在一起的节日,现在把它们归为清明节。

《行记》中有关节日的记载共30余条,其中,春节(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7条,立春2条,寒食节和清明节5条,三月三2条,五月节3条,立秋1条,中元节(盂兰盆会)3条,八月十五节(新罗节日)1条,冬至5条,其它节气、祭日等5条。下面我们先按各节日在一年中的先后次序来展示、分析《行记》中的中国节日习俗记载,然后列出并辨析其中关于日本节日和新罗八月十五节的资料。

收稿日期:2011-11-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31)

作者简介:黄涛(1964-),男,河北景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文化遗产保护

①《行记》有许多版本, 本文依据文献[1]. 该文献所使用的《行记》版本是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小野胜年的日

黄涛等: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21

一、《行记》对唐代中国节日习俗的记载

(一)对春节习俗的记载

“春节”是现代中国对夏历年节的称呼,古称“年”、“岁”、“元旦”、“元日”。按民俗学界较为通行的说法,现代春节的时间范围是从上一年的夏历十二月初八到新一年的正月十五,而以除夕、正月初一为中心。自古以来,新旧年岁的转换之节就是中国最重要最大的节日,唐代亦如此。圆仁对春节的记载也最多,包括了除夕守岁、燃放爆竹、祭祖礼佛、年终算账、元日拜年、元宵张灯,以及节日休假、饮食等。

开成三年(838年,日本承和六年),在扬州开元寺已住了4个月的圆仁对该地十二月廿九的除夕习俗做了较详细的记述,这段文字共150余字,是关于唐代除夕习俗的珍贵资料。他先概括一般人家除夕习俗:“廿九日,暮际,道俗共烧纸钱,俗家后夜烧竹与爆声,道万岁①。街店之内,百种饭食,异常弥满。”[1]89然后用两句话对中日两国燃灯习俗的不同做了简要比较,接着记述他所在寺院僧人的除夕过法[1]89:

寺家后夜打钟,众僧参集食堂礼佛。礼佛之时,众皆下床,于地下敷座具。礼佛了,还上床坐。时有库司典座僧,在于众前读申岁内种用途帐,令众闻知。未及晓明,灯前

吃粥。饭食了,便散其房。迟明,各出自房,观礼众相,共礼谒。寺家设供,三日便休。

紧接着下一条记正月初一[1]90:“正月一日甲寅。是年日也。官俗三日休假。当寺有三日斋。早朝,相公入寺礼佛。即归去。”将正月一日称为“年日”,表示认为这天是年节的最中心的日子。“官俗三日休假”之句,文献[1]认为:按《唐六典》,元正和冬至各给假七日。圆仁说“三日休假”指正月初一到初三休假,之前除夕和除夕前三天的休假天数没有算上。这种解释尚存疑点。因为按《唐六典》的说法,元旦七日假显然以元日为中心日期,其假期应为元日的前三日与后三日。据《唐会要》卷八十二:“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则除夕及之前三日为假期的说法不符合有关法规的表述。这里笔者提出另一种解释:僧侣作为特殊职业者,没有必要跟政府公职人员一样放七日假,故依据官方元旦放假的法令,寺庙里做特殊规定,从元日开始只放三日假,寺庙里元日之前是不放假的。这种解释就上述记载的文字表述而言是讲得通的,不过还有待其它资料佐证。

扬州元宵节的张灯习俗在圆仁的《行记》中得到详细的记述[1]96:

十五日。夜,东西街中,人宅燃灯,与本国年尽晦夜不殊矣。寺里燃灯,供养佛,兼奠祭【祖】师影。俗人亦尔。当寺佛殿前建灯楼。砌下、庭中及行廊侧燃油。其灯盏

数不遑计知。街里男女不惮深夜入寺看事,供灯之前随分舍钱。诸寺堂里并诸院皆竞燃

灯,有来赴者,必舍钱去。无量义寺设匙灯、竹灯,计此千灯。其匙竹之灯树构作之貌

如塔也,结络之样极是精妙,其高七八尺许。并从此夜至十七日夜,三夜为期。

这段描述堪为唐代元宵节灯俗的宝贵资料。从场面描写的细致和“极是精妙”的评语,可以看出圆仁对此很是欣赏和赞叹。

在扬州居住半年有余,圆仁北上,经楚州、海州,到登州文登县青宁乡赤山村住进赤山法花院②,时为开成四年(839年)六月七日[1]163。该寺院僧人主要为新罗侨民。圆仁记述了该年除夕

①不同版本的《行记》对该句的断句和标点有分歧. 文献[1]: 89处理为: “俗家后夜烧竹, 与爆声, 道…万岁?.”但其中的“与爆声”难以讲通. 而文献[9]: 24处理为: “俗家后夜烧竹与爆. 声道万岁.”笔者认为处理为“烧竹与爆声”更为妥当, 其中“与”可解释为“以”, 意思是“烧竹子以爆出声响”.

22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25卷第6期和开成五年(840年)元旦的寺院年节过法[1]193:

廿九日。晚头,此新罗院佛堂经藏电灯供养。别处不点灯。每房里烧竹叶及草,从出烟。黄昏、冬夜、后夜、寅朝礼佛。后夜,诸沙弥、小师等巡到诸房,拜年。贺

年之词依唐风也。/ 一日戊寅。早朝,礼佛了,不相拜谒,直归自房。吃粥之后,堂前

礼佛行道。礼佛了,便于堂前众僧同礼拜——更互参差,不依次第。

由上述两段简短记述可知此处新罗寺院的过年习俗与圆仁住过的扬州开元寺有较大差异:除夕夜只在佛堂经藏处点灯,别处不点灯;除夕没有公布一年账目;后夜拜年,而不是在元旦早晨拜年。元旦早晨习俗差异也较大:扬州寺院是天没亮就开始起床吃粥,赤山法花院早朝、礼佛、吃粥的程式仍如平日。只在早饭后有众僧之间的礼拜,但是这种礼拜并不很郑重,而是比较随意:“更互参差,不依次第”。赤山法花院与扬州寺院的过年习俗有较大差异的原因,倒不在于地方风俗差异,而在于赤山法花院住的主要是来华的新罗僧人,他们的年节过法有些地方还按着本国习俗进行,有些地方则入乡随俗,受到当地影响。“贺年之词依唐风也”就是对这种情况的说明。

圆仁在法花院居住8个多月之后,于开成五年(840年)二月离开,四月底到五台山观礼,七月初七离开五台山,八月二十到长安,居住在资圣寺。十二月廿五记载[1]360:“更则入新年。众僧上堂,吃粥、馄饨,杂果子。众僧吃粥间,网维、典座、直岁一年内寺中诸庄及交易并客料诸色破用钱物账众前读申。”接着记载[1]361:“正月一日,僧俗拜年寺中。……三日,有饭供僧。”

会昌二年(841年),圆仁住在长安资圣寺,又记元日习俗[1]392:“正月一日。家家立竹竿,悬幡子。新岁祈长命。诸寺开俗讲。”

《行记》也记载了年节期间朝廷的活动。会昌五年(844年)[1]452:“正月三日。拜南郊。”拜南郊是在南郊举行的祭天仪式。据查,该年正月元日,群臣为唐武宗上尊号“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二日,武宗拜谒太庙,三日就搞了非常隆重的拜南郊仪式。

(二)对立春习俗的记载

《行记》关于立春的记载有两条。一条是在开成四年(839年)的正月,圆仁在登州赤山法花院[1]96:“十四日,立春。市人做莺卖之。人买玩之。”一条是在开成六年(841年)的正月,圆仁在长安[1]362:“六日,立春节。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

立春节气在春节前后,先秦文献中就有立春日郑重举行迎春仪式的记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后来习俗愈加丰富,除迎春仪礼之外,还有祭祀青帝句芒、鞭春牛、吃春饼、贴宜春帖、剪春胜等活动。唐人立春时用彩纸剪成蝶形、鸡形、燕形、莺形等的春胜,悬在妇女的头上或挂在枝头,或在手中把玩,取迎春、贺春之意。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立春日,士大夫有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

圆仁并没有全面记载唐代立春习俗,而是记了其中的两种。一种是剪春胜。他所说的“莺”就是莺形的春胜。唐人有时把黄莺看做春天的标志物,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唐中宗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圆仁记载的另一种立春习俗是食俗:吃春饼,唐代特别兴吃胡饼。胡饼就是芝麻烧饼,是将芝麻洒在圆形面饼上烤熟的。芝麻当时叫“胡麻”,是西汉时从西域引进的。东汉《释名·释饮食》中已列有“胡饼”这种食品。《续汉书》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即是说东汉时胡饼已经在京城流行。唐代胡饼仍然是一种很流行的美食,以长安做得最好。这时还多了一种饼中加馅的做法:富裕的人家做一种个头超大的胡饼,在其中加多层羊肉,每层羊肉间隔以椒、豉,用酥油润和,放入炉

黄涛等: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23时胡饼虽然平时就有,但立春时更讲究吃它。

(三)对寒食节与清明节习俗的记载

将寒食节与清明节放在一起,是因为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寒食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从先秦到唐代都被当做一个大节。但到唐朝,寒食节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唐初开始增加了扫墓的内容,后来这一习俗越来越为唐人所重视,也使得“寒食通清明”之节越来越大,假期越来越长。在时间上,两个节日是连在一起的。从汉代开始,寒食日期定为清明节气之前三天,到唐代依然如此。三天禁烟吃冷食,到清明日换取新火。这样,寒食与清明就有了节俗活动上的连续性。人们常把二者相提并论,《假宁令》等官方文件中有“寒食通清明”的说法,诗文中也有很多表述为“寒食清明”或“清明寒食”的例子,到宋代以后,以“清明”指代二者的用法逐渐增多,最终就以“清明节”包容了“寒食节”[2]。

《行记》对二节的记载有5条,所记二节习俗主要为3种:吃冷食、扫墓和放假。

对于吃冷食的记载,开成四年(839年)圆仁记到[1]112:“【二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此三个日是寒【食】之日。此三日天下不出烟,总吃寒食。”开成五年(840年)二月,圆仁在文登县青宁乡赤山法花院[1]211:“廿三日。寒食节,三日断火。”

《行记》有关于扫墓和放假的记载。唐朝清明之前3日不举火,其实寒食节的正日子是3天的中间一天,即清明的前两天。此时寒食节放假3天,再加上清明放假1天,总共4日假。据《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条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假宁令》也记载:“寒食通清明给假四日。”

后来寒食清明假期增加到5天,又增为7天。据《唐会要》卷八十二:“至大历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这后一条的说法不好理解,可以这样解释:“宜准元日节”,就是跟元日放假天数一样,即7天。这里说“寒食清明”,不说“寒食通清明”,就是将“寒食清明”完全算作一个节日了。“前后各给三日”,指这个假期有一个核心的日子,加上前后各有3天,正好是7天。这个核心的日子应该是清明这一天,此时寒食节的独立性已经被取消了,成为清明节的一部分,所以此处“寒食清明”实指清明。这是由于每年清明节气的日子是明确固定的,在气候、农时上很重要,而寒食的日期并不容易独立地确定,要依赖清明日期来定(清明前3天为寒食期),久而久之,寒食节就被清明节吞并了。不过,在此同时以及此后,直到宋代,仍常见称“寒食清明”之节为“寒食节”的例子。

会昌二年(841年)二月,圆仁在长安:“十七日。寒食节。前后一日,都三日假。家家拜墓。……十九日。清明节”。这里的记载正好支持了上文《唐会要》所载唐代法令中“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的解释。会昌年间该节放假7日,这里说寒食节放假3日,那么清明节就是放假4日了,正好是清明日前后各放3日。圆仁这几条关于寒食清明之节的记载确证了3点:一是寒食节的核心日子是从清明日往前数的第二天,因为圆仁明确地说十七日为寒食节,十九日为清明节,则清明节前3天吃冷食的日子里的中间一天为寒食的正日子。二是可以清楚地知道寒食清明之节的7日假确以清明日为核心。三是由此可以看到,既然晚唐会昌年间官方法令中把“寒食通清明”的节日说成以清明日为核心了,说明此时寒食节正在被清明节兼并,由此可以看到节日演进融合的轨迹。如果没有圆仁的记载,我们很难找到能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关系的疑难问题说得这么清楚的资料。

会昌五年(844年),圆仁记载了一个关于寒食放假的珍贵史料[1]453:

24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25卷第6期不蒙放出,怨恨把器伏。三千人一时衔声。皇帝惊怕,每人赐三皮绢,放三日暇。

此时的寒食节假期已经变为7日。唐武宗李炎偏信道术,追求成仙,令建进仙台,要在三月三日举行成仙仪式,为赶工期,就剥夺3 000名筑台民夫寒食假期。而不能放假扫墓祭祖,这是不能为人所忍受的,所以民夫们采取罢工跪伏求假的行为。武宗只好给予安抚。

(四)对三月三习俗的记载

三月三即上巳节,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到唐朝,此节已趋于衰微,但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朝廷在水边大宴群臣,文人仕宦汇集弯曲的河岸饮酒赋诗交游,所谓“曲水流觞”。寻常百姓也踊跃来到水边饮宴。吟咏此种盛况的诗文留下很多。刘驾《上巳日》写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习俗。

《行记》对三月三习俗只是提到,没有具体记载。开成四年(839年)三月初三,圆仁在扬州,记道[1]125:“此州不作三月三日之节。”会昌五年(844年),圆仁在长安,记三月三进仙台完工,皇帝带群臣及道士上台,令道士作法行登仙之事;两度登仙不成,道士将罪责推在国中释教太盛,有碍仙道,遂下令减少僧尼数量[1]454。

(五)对端午节习俗的记载

开成四年(839年)五月初五,圆仁在离开扬州将到登州赤山法花院的乘船旅途之中。五月初四圆仁一行刚离开乳山泊口,五日是节日,他们下船过节、休息[1]172:“五日。下船登陆,作五月节,兼浴沐浣衣。”这表现出他们对端午节的重视,至少说明当时端午节还是一个被人在意的节日。但他并没有进一步记述是怎样过节的。开成五年(840年)五月初五,圆仁在五台山观礼,他详细记载了五日这天竹林寺的一场午时开始的礼佛仪式。

端午节在唐朝还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习俗也很丰富,其它文献留下来的记载很多,而圆仁对它的记述却很少。

(六)对中元节(盂兰盆会)习俗的记载

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在南北朝时就已成为一个宗教色彩浓郁的重要节日,它源自佛教,本是佛教节日,佛教徒在此日举行盂兰盆会,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是梵文词Ullambana的音译。后来道教也把这个日子当做自己的节日,做中元斋会。借助于唐朝皇家对道教的特别重视,道教在七月十五之节的社会影响方面超过了佛教,以至于在唐朝就有了以“中元节”这一来自道教的名称作为该节统一名称的倾向,为佛道俗三方所接受。七月十五之节在南北朝时就已经世俗化,被广大百姓当做荐奠祖先、超度亡魂的节日,俗称“七月半”[3]300-312。

开成五年(840年)七月,圆仁在五台山观礼。《行记》记载,他在七月十五日应邀到四众寺吃斋,“斋后,入度脱寺巡礼盂兰盆会……倾城人出来巡礼。黄昏自恣”[1]315。“倾城人出来巡礼”,形容参与“七月半”仪式的人非常多,说明这是个全城民众都参与的节日。但是“倾城人”所“巡礼”的并非都是佛教的盂兰盆会,应该还有道教的中元斋会和百姓自己搞的荐奠亡魂的仪式。“自恣”是一种佛教仪式,在这天佛教徒举行集会,一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和忏悔,一方面也请别人尽情恣意检举自己的过错。这天称作“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据考,盂兰盆会的最早来历即与佛教“自恣”活动有关。西晋竺法护翻译的《佛说盂兰盆经》①中说,佛告诉目连,要解救王母在阴世的饥饿之苦,需在“十方众僧七月十五僧自恣时”,准备食物香烛等物品于盆器中供养,盂兰盆节的兴起即是源于佛经中佛的这种说法。《行记》中该年七月十七日的一条日记则记录了盂兰盆会的举办时间[1]317:“诸寺盂兰盆会,十五日起首,十七日罢。”

黄涛等: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25会昌年间唐武宗偏好道术,大肆排佛,圆仁难免身受冲击,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会昌排佛事件的宝贵资料。《行记》记载了会昌四年(843年)七月十五受到排佛劫难的盂兰盆节情况[1]441: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供奉。诸寺作花:蜡花饼、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①。常例皆于佛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盛会。今年诸寺铺设供养胜于常年。敕令诸寺

佛殿供养花药等尽般到兴唐观,祭天尊。十五日,天子驾幸观里,召百姓令看。百姓骂

云:“夺佛供养祭鬼神,谁肯观看!”天【子】怪百姓不来。诸寺被夺供养物,甚也。

虽然会昌元年(840年)唐武宗就开始施行排佛政策,但直到会昌四年(843年)佛教的势力和影响还是很大,所以这年的盂兰盆会仍然兴盛。唐武宗竟然下令将佛殿供品搬到道观。而百姓并不买账,不去道观观礼。被夺走了供养物品的佛寺显得甚是冷清。在圆仁笔下,佛教比道教更受俗众欢迎,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排佛政策的愤慨和对佛寺劫难的同情。

(七)对冬至习俗的记载

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天白昼最短,但从此开始日照时间逐日增加,阳气开始逐日增强,因而上古历法曾将冬至作为一年的开始,将冬至所在的月份算作子月,周历也将正月建在冬至所在月份。故自古以来冬至有接近于元旦的地位,庆贺冬至节有与庆贺元旦差不多的习俗。到了唐代,冬至仍是一个与元旦相近的大节,朝廷给予它跟元旦一样的假期。《假宁令》记载:“诸元日、冬至并给假七日。”

圆仁对冬至有较详细的记载,是关于唐代冬至习俗的珍贵资料:

【十一月】廿六日。夜,人咸不睡,与本国正月庚申之夜同也。[1]77

【十一月】廿七日。冬至之节,道俗各致礼贺。住俗者,拜官,贺冬至节。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惟相公尊体万福。”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出

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俗人入寺,亦有是礼。众僧对外国僧,即道:“今日冬至节,和尚万福。传灯不绝,早归本国,常为国师”云云。各相礼拜毕,更道

严寒。或僧来云:“冬至,和尚万福。学光三学,早归本乡,常为国师”云云。有多种语。

此节总并与本国正月一日节同也。俗家、寺家各储希膳,百味总集。随前人所乐,皆有

贺节之辞。道俗同以三日为期贺冬至节,此寺家亦设三日供,有【百】总集。[1]78

以上两条记于开成三年(838年),圆仁住在扬州开元寺。冬至前夜人们都“不睡”而守岁,3日之内人们相见要郑重地贺节祝福,这些习俗都跟元日年俗相似。

开成四年(839年),圆仁在赤山法花院,有简短记载[1]186:“【十一月】九日。冬至节。众僧相礼。辰时,堂前礼佛。”

以下两则分别为开成五年(840年)和开成六年(841年)圆仁在长安时记载的冬至活动:“【十一月】廿六日。冬至节。僧中拜贺云:‘伏惟和尚久住世间,广和众生。’腊下及沙弥对上座说,一依书仪之制。沙弥对僧右膝着地,说贺节之词。吃粥时,行馄饨果子。”[1]357“【十一月】一日。冬至节。彗星出现。数日之后,渐渐长大。官家仰诸寺转经。”[1]391

《行记》还有几条关于节气、历法、地方节日的简短记载,以及关于国忌日的较多记载,这里不赘述。

二、《行记》对中日节日习俗的比较与对新罗八月十五节的记载

《行记》主要记载圆仁在中国的见闻,但也偶尔将所见的中国情况与本国情况加以比较,所

26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25卷第6期以也有少量关于日本节日习俗的反映。又因曾在僧人主要是新罗侨民的赤山法花院居住9个多月,也有少量对新罗节日习俗的记述。

(一)对中日节日习俗的比较

侨居国外,免不了时时拿异国见闻跟本国相比较。《行记》对日本习俗的记载,就表现于这种简短的比较文字之中。

开成三年(838年)九月,圆仁在扬州记载[1]47:“廿三日。杨府大节。骑马军二百来,步军六百来,总计骑步合千人。事当本国五月五日射的之节。”“杨府大节”未详何节,应是一种地方性节日,其活动有检阅兵马。圆仁以为这些活动就像日本五月初五的节日行事。一般认为,中国端午习俗于7世纪奈良时代传入日本,在五月初五、初六有药猎、骑射、走马、杂技、奏乐、献菖蒲、挂鲤鱼旗等活动[4]。这里圆仁所记当指日本端午节,称为“射的之节”,说明骑射、走马之类习俗在其中的重要位置。

对于中国的冬至节,圆仁认为跟日本的元旦习俗是相近的。他看到冬至前夜很晚不睡的习俗,说“与本国正月庚申之夜同也”[1]77,见到冬至日的相互礼拜、祝福,则说“此节总并与本国正月一日节同也”[1]78。

开成三年(838年),圆仁记载扬州的除夕时,比较了中日习俗差异[1]89:“日本国此夜宅院里门前到处尽点灯也。大唐不尔,但点常灯,不似本国也。”开成四年(839年)元宵节,他看到夜里街上大肆张灯,则说[1]96:“与本国年尽晦夜不殊矣。”

以上对日本节日习俗的记载大都出现于圆仁到中国的第一年,盖因刚到他国之时,更爱把异国习俗与本国相比较;后来对他国奇异习俗见得多了,与本国比较的念头就少了。

(二)对新罗八月十五节的记载

开成四年(839年)六月,圆仁到登州文登县青宁乡赤山村法花院,次年二月离开。该院是新罗侨民在唐代中国所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创建者是新罗清海镇守护将军兼大商人张宝高,他当时从大唐贩运货物到日本出售。法花院除了宗教功能,其实还是张的一个货物中转站或贸易据点。圆仁在日记中提及张宝高:“山里有寺,名赤山法花院,本张宝高初所建也。”[1]163“廿七日。闻张大使交关船二只到旦山浦。”[1]166“夜头,张宝高遣大唐卖物使崔兵马司来寺问慰。”[1]166当时寺里有新罗僧人20余名,居住在附近的新罗侨民尚有二三百人,常到该寺院集会。圆仁与他们建立了密切关系。后来圆仁回国时也是租乘新罗商人到九州的商船。在此停留期间,圆仁亲眼见到了新罗人的八月十五节,并做了较完整的记录[1]175:

【八月】十五日。寺家设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

国独有此节。老僧等语云:“新罗国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仍(乃)作节,

乐而喜舞,永代相续不息。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今此山院追

慕乡国,今日作节。其渤海为新罗罚,才有一千人向北逃去,向后却来依旧为国。今唤

渤海国之者是也。”

这条记载说得很明白:八月十五节仅仅是新罗国的节日,别的国家都没有这个节日。而且讲清楚了这个节日的来历,是为庆贺新罗国在历史上的这一天战胜渤海国。那么,实际上圆仁也就清楚地说明了:新罗人的八月十五节与唐朝时已经初步形成的以赏月宴饮为核心内容的中秋节不是同一个节日,二者除了日期相同之外,其文化内涵与习俗都没有共同之处。中国的中秋节源于唐初上流社会赏月聚饮吟诗的活动,到晚唐时期初步形成为全社会的节日,许多诗文中都有记载。但在唐朝它还不是一个大节,国家法规中还没有给它正式名称和假日,没有受到较多的重视。到

黄涛等: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27牧《梦梁录》等笔记中都立“中秋”条予以明确记载①。圆仁也没有对中国的中秋节加以记载。他当时看到新罗侨民郑重热闹地过此节,与中国人不同,感到新奇,才会做出详细记载。

以上所说新罗八月十五节的习俗有3项。一是食俗:法花院新罗侨民吃的是馎饦、饼食,新罗国本土过此节的饮食应更为丰富,“设百种饮食”。这里说的“馎饦”是隋唐时期流行的面食,是一种在水里煮熟的面片。“饼”自先秦以来就是所有面食的总称,并不特指圆形的饼。饼食从周代到宋代都可用来概指平时吃的面食,如北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把饼分为“烧饼”、“汤饼”和“笼饼”3大类,其卷二“汤饼”条下说:“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而馒头谓之笼饼。”可见这里说的食品不是月饼。二是娱乐习俗:歌舞管弦。三是民间传说:此节原为庆贺新罗国战胜渤海国。据老僧语,新罗此节要过3天,日夜歌舞,是个很大的节日。

圆仁所记法花院内新罗八月十五节是他们作为侨民在中国过的,与新罗本土该节的过法会有差异。其它历史文献还有对新罗此节的记载,可加以对照。《旧唐书·东夷》“新罗国”条说:“国人多金、朴两姓,异姓不为婚。重元日,相庆贺燕飨,每以其日拜日月神。又重八月十五日,设乐饮宴,赉群臣,射其庭。妇人发绕头,以彩及珠为饰,发甚长美。”由此条记载来看,在新罗,八月十五节是仅次于元日的大节,有乐舞、宴饮、射箭习俗。《北史·新罗传》记载相近:“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皮。”《隋书·东夷传》“新罗”条有相同记载。

有充分资料表明,我国的中秋节是由唐初士大夫八月十五赏月风尚发展而来的一个节日,其形成过程完全是发自本土社会生活与文化传统,绝非受异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5]。由上面的分析也可看出,新罗的八月十五节从习俗活动到文化内涵跟我国的中秋节都没有共同之处。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中秋节是从新罗国引进的,如熊飞[6]、刘德增[7]即持此观点。

杨琳曾对熊飞“中秋节源自新罗”说加以反驳[3]320:“首先,从文化影响的一般规律来看,政治上、经济上占优势的民族通常在文化上也占优势,它的文化被处于劣势的民族仿效吸收……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周边各国纷纷学习中国文化。在这种优势地位之下引进一个小国的节日来过,可能性是极小的。”其次,《行记》记载的老僧语把新罗八月十五节解释为纪念对渤海国作战的胜利,就此杨琳认为[3]320:“渤海国自唐中宗以来一直归附于唐王朝,唐王朝将它视为一个地方政权,新罗对渤海的胜利对唐王朝来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唐代人怎么会引进这种性质的节日呢?”第三,“更重要的是圆仁所记的那件‘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一事发生在文宗开成四年(893年),而早在此前社会上已有过中秋节的习俗。”[3]320

刘德增教授的相关论文发表于2003年[7]。刘文虽然发表于杨琳相关著作出版之后,但对杨琳的相反观点并没有引用和发表看法。该文的大部分篇幅用于概述《行记》关于新罗侨民在中国的情况和说明中国在唐朝还没有形成中秋节。他承认[7]:“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的核心内容是家人团聚赏月,新罗人的八月十五日之节没有这项内容,他们的‘八月十五’乃若干人的欢庆活动。”但他的论文主要结论的基础却是把新罗的八月十五节与中国的中秋节当做同一个节日。即使能证明新罗的八月十五节早于中国中秋节而产生,如果这两个节日的节俗和文化内涵不同,怎么能不加以论证,就下结论说这两个节日是同一个节日,而且怎么能说中国的中秋节源自新罗的八月十五节呢?刘教授在文中引用并解析了《行记》中关于新罗八月十五节的记载,就直接认为中国中秋节源自新罗的八月十五节。但他并没有提出任何资料说明二节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论证新罗八月十五节如何影响了中国中秋节,就在其论文结尾处说[7]:“新罗侨民的八月十五之节对于喜欢‘胡

28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25卷第6期俗’的唐朝人,不能没有影响。唐朝文人学士赏月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新罗侨民的节庆影响,到北宋终于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他把论文题目定为《中秋节源自新罗考》,观点可谓明确。该文最后一句为:“新罗八月十五节庆‘设馎饨饼食等’,当为中秋节吃月饼之源头。”这应是一个重要论断,但同样没有加以任何论证,而“馎饨饼食”与月饼并非相同食品,文化内涵也迥然有异,怎能轻易说前者为后者源头呢?刘教授所说中国在唐代还没有形成中秋节的结论,也是需要商榷的。“岁时节日的形成,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8]以此标准衡量,我们可以确定,我国在唐代已经正式形成了中秋节,因为八月十五的节期是固定的,赏月宴饮活动早在唐初也已经成为流布较为广泛的群体性习俗。

到目前为止,中国中秋节与朝鲜半岛中秋节之间的关系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课题,需要双方学者进行交流、取得共识。根据目前可见的中韩两国的古代文献和我国的已有研究,可以确定的是:一,朝鲜半岛八月十五节的产生时间在我国中秋节产生之前,《三国史记?新罗本纪一》有公元32年新罗过此节的确定记载,我国的《北史?新罗传》、《隋史?东夷传?新罗》中也有此记载①。而我国的中秋节初步形成于唐代。二,二者在习俗和文化内涵上迥然不同,不是同一个节日。新罗八月十五节习俗在古代有绩麻、歌舞、宴饮等,后世有祭祖、扫墓、吃松饼等,与我国以圆月为中心的中秋习俗有显著差别。三,有充分资料表明,我国中秋节完全发源于本国赏月传统,没有唐宋时期接受外来影响的证据。而新罗八月十五节虽然也没有接受我国中秋节影响的证据,但毕竟其所用历法为我国夏历。另外,新罗八月十五节与当前朝鲜半岛的中秋节在习俗上有较大差别,二者是否同一个节日是个可以提出的问题,值得研究;如果是同一个节日,中间经过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是否后来受到了中国中秋节的影响,也还需要研究。因而,我们可以确定地说,“中秋节源自新罗”说是不成立的。

尽管如此,上述中秋节源头之争值得中国政府和学界高度重视。2005年前后那场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已经给予我们足够的教训。因为新罗八月十五节产生时间在我国中秋节产生之前,而且当前韩国的“秋夕”(中秋节)节俗过得比我们还热闹,我们对于中秋节源头之争理应比中韩端午节之争更加重视,理应及早警觉,采取措施化解在此问题上潜在的文化安全风险:一方面应努力繁荣我国中秋节习俗,一方面应尽快申报我国中秋节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三、结语

圆仁在《行记》中对唐代节日习俗的记载,既是对彼时族群生活习俗的反映和观感,也是个人节日生活的实录。这种带有个人经历和情感印记的节日生活记述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一个外国人的游记,圆仁的记述内容有些是本国人所不敏感不记录的,这也增加了其史料的珍稀性。作为僧人,他记载的寺院节日生活是在其它文献中所难以见到的。同时,他对寺院外俗世节日生活记载也会有所局限。圆仁所记并不是对唐代节日体系的全面记录,但是也体现出了唐代节日概貌,并提供了节日生活的许多细节,与同时期其它资料可以相互印证补足,是研究唐代节日民俗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 白化文, 李鼎霞, 许德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M]. 周一良, 审阅. 石家庄: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7.

黄涛等: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29

[2] 黄涛. 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 民间文化论, 2004, (5): 16-28.

[3] 杨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

[4] 刘晓峰. 东亚的时间[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375.

[5] 黄涛. 中秋节[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423.

[6] 熊飞. 中秋节起源的文化思考[J]. 文史知识, 1996, (11): 46-48.

[7] 刘德增. 中秋节源自新罗考[J]. 文史哲, 2003, (6): 97-101.

[8]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102.

[9]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0] 孙雪岩. 不一样的月亮: 中韩中秋节史料呈现及文化比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0, (1): 65-69. Textual Research on Festival Customs in Tang Dynasty Recorded

by Ennin, a Japanese Monk

HUANG Tao1, WAN Jun2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2. Special Collection for Folklore, Library,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Abstract: The Tang Dynasty?s social activities, including festival customs, were recorded in Ennin’s Diary: 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in Search of the Law by Ennin, a Japanese monk, according to his collec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9 years living in China. The festivals recorded in the book are the Lunar New Year?s Eve, the Lunar New Year?s Day,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the Cold Food Day, the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the March 3 Day, the May 5 Day,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the Winter Solstice, etc. Besides recording, Ennin compared Chinese festivals with Japanese festivals. In the book, the account of the August 15 Day of Sillan immigrants is well worthy of note and has aroused debates about the source of the Mid-Autumn Day. The accounts of festival activities in the book were authentic and credible with rich details as the authors?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collections. These are precious materials about festival folklores of Tang Dynasty.

Key words: Ennin; Ennin's Diary: 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in Search of the Law; Tang Dynasty;

Festival

(编辑:赵肖为)

中日传统节日对比

中日传统节日对比 摘要: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交往密切,中国文化不可避免的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 比两国传统节日,探寻日本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对中国吸收外来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日对比借鉴意义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在古代,日本总是从中国学习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日本传统节日中的中国文化。日本的“祝日”和“行事”等有很多都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但它们的内容形式和节日内涵大多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就其中的几个主要节日进行比较,从中看出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天文、历法、和节气密切相关,很多传到节日的节日也是和节气关联很大的,日本和我们一样,四季分明,比较容易的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日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当属元旦了,其次,日本传统文化中有“五大節句”,分别是人日節句,女童節句,端午節句,七夕節句,重阳節句,在这些节日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节气食物,风俗习惯,神话传说等。 在当今日本,元旦即新年,其地位和春节在我国的地位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日本的新年比我们早一个月左右,在日本,从年前的“除夜”到“初诣”再到“七草”,其中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我国除夕守岁的风俗渊源已久,在除夕下半夜之时,敲钟108下,意喻消除人世间108种烦恼等。日本的“初诣”风俗发展到现在与中国的传统差别很大,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新年烧香,敬神,祭祖是必须的仪式,拜年也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但在日本,由于道教在社会上的地位显赫和佛教的传统仪式,新年的初次参拜特指对神社和寺庙的参拜,以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形成了年三十夜撞钟,大年初一拜社的独特风俗方式。 人日節句是“五大節句”之首,起源于中国的“人日”传统,传说女娲创世时,造出鸡猪狗牛等动物后,第七日才造出人来,所以我国民间把正月初七叫做“人日”。我国汉代开始有“人日节”,中国传统有“摊煎饼”,吃七草粥的的习俗。七草的种类也因地而异,活动五花八门。在日本,人日节这一天,要喝七草粥移除邪气,七草包括萝卜、芹菜、荠菜、菠菜、茼蒿、苤蓝等,并在剁七草,做七草粥时,唱追鸟歌。这天吃放入七种初春嫩菜的粥,以祈求无病无灾。 三月三是日本的女儿节,女儿节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平安时代中期,那个时候把每逢三月初的“巳日”称之为“上巳节”,该日举行以无病消灾为目的的去除恶魔的仪式活动,这一天,在日本有女儿的家庭都要设偶人坛,设置特殊的食品,举行偶人祭,为自家的千金祈求平安幸福。关于中国的额“上巳节”可以追溯到夏代,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举行活动是周朝就出现的习俗,魏晋时,把每年的三月上旬巳日固定为每年的三月三,中国传统的“上巳节”是与修楔驱邪活动密不可分的。有传说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诞辰,便有了“祈求女儿富贵平安的”成分。与中国不同的是按照中国的农历三月,大部分地方正是春天已至,万物复苏,所以每年的三月三也成为“桃花节”,但传入日本后,因为日本盛开的都是樱花,其实早已是有名无实的赏樱节了。另外,日本借用人形来代替主人本身,这种驱邪活动是对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及相关作文(小学生)欣赏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及相关作文(小学生)欣赏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四月四-六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除此以外还有立春,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已节<三月三日>,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二天>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冬至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 除夕 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也是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过大年 辞旧岁,贺新春。人们劳动了一年,欢欢喜喜地迎来了春节。 除夕之夜,我、爸爸妈妈和小姨一家、舅舅一家,还有爷爷奶奶欢聚一堂,吃酒辞旧岁。

一道道菜肴陆续上了餐桌,一阵阵香气接连不断地吸引着我,使我们忍不住露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丑样。我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筷子,伸向盘中的美味。我几乎尝遍了,回味无穷,令我吃了还想吃,还怨天尤人:“菜也太少了吧!” 吃完饭,我们见时间还早,离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便小孩一组,大人一组地打起了扑克。“8点啦!”也不知谁叫了一声,我们也没来得及去想,便一窝蜂似的涌到了电视机前,各占“一块地盘”,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春晚”。这次的晚会可精彩啦!舞蹈演员那优美的舞姿,歌手那悦耳的歌声和小品演员那幽默滑稽的动作、语言,都紧紧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我们看着精彩的节目,都会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赞叹不已。 过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春节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它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传统节日作文12篇

《传统节日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一):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春节。春节是怎样来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在冬天欺负住在山里的人们,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赶走。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袭击。只有几户挂着红布帘,门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闹翻天的人家没有受到伤害,因此山里的人们明白了年怕三样东西。当年再来的时候,人们用这三样东西把这个大怪物给赶走了,从此都不敢来伤害人们了。以后代代相传,便构成了过年热闹的习俗。 我喜欢春节,每年的春节我都要去花市。花市里人山人海可热闹了,店铺里的人在大声喊叫着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卖艳丽多彩,芬芳迷人的鲜花,有的卖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饮料,还有的卖各式各样的玩具。 近年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各国的领导人也开始在春节的时候,发表讲话或文章向在本国的华人表示节日的祝贺,中国的春节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传统节日作文(二):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之后,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传统节日作文(三): 传统节日,我喜欢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很多,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七天的假期里是我最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能够有个长假回家陪我玩,住在深圳的大姑姑一家也会回厦门和爷爷奶奶一齐过年,还有在厦门的小姑姑一家,三家人,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四月五日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 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

世界各国传统节日一览表

世界各国传统节日一览表 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成人节(日本,1月15日)------------------ADULTS DAY 情人节(2月14日)------------------------ST.V ALENTINE'S DAY 元宵节(阴历1月15日)--------------------LANTERN FESTIV AL 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 AL 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月3日)-----------PEACH FLOWER FESTIV AL (DOLL'S FESTIV AL)国际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3月17日)----------ST. PATRICK'S DAY 枫糖节(加拿大,3-4月)------------------MAPLE SUGAR FESTIV AL 愚人节(4月1日)-------------------------FOOL'S DAY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EASTER 宋干节(泰国新年4月13日)----------------SONGKRAN FESTIVAL DAY 食品节(新加坡,4月17日)----------------FOOD FESTIV 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 TIONAL LABOUR DAY 男孩节(日本,5月5日)-------------------BOY'S DAY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MOTHER'S DAY 把斋节---------------------------------BAMADAN 开斋节(4月或5月,回历十月一日)---------LESSER BAIRAM 银行休假日(英国, 5月31日)--------------BANK HOLIDAY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FATHER'S DAY 端午节(阴历5月5日)---------------------DRAGON BOAT FESTIVAL 仲夏节(北欧6月)------------------------MID-SUMMER DAY 古尔邦节(伊斯兰节,7月下旬)------------CORBAN 筷子节(日本,8月4日)-------------------CHOPSTICKS DAY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MOON FESTIV AL 教师节(中国,9月10日)------------------TEACHER'S DAY 敬老节(日本,9月15日)------------------OLD PEOPLE'S DAY 啤酒节(德国十月节,10月10日)-----------OKTOBERFEST 南瓜节(北美10月31日)-------------------PUMPKIN DAY 鬼节(万圣节除夕,10月31日夜)-----------HALLOWEEN 万圣节(11月1日)------------------------HALLOWMAS 感恩节(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4)--------THANKSGIVING 护士节(12月12日)-----------------------NRUSE DAY 圣诞除夕(12月24日)---------------------CHRISTMAS EVE 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 DAD 节礼日(12月26日)-----------------------BOXING DAY 新年除夕(12月31日)------------NEW YEAR'S EVE(a bank holiday in many countries) 春节(阴历一月一日)-------SPRING FESTIV AL (CHINESE NEW YEAR) 世界各国的国庆与独立日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小学生作文10篇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小学生作文10篇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那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小学生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小学生作文范文一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春节的习俗有:放鞭炮、守岁、压岁钱、吹团圆饭。 你们知道:压岁钱的由来吗?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天晚上都去摸睡熟了的小孩子的脑门儿,退烧之后会变成傻子,所以很多人都不睡觉,一直在晚上守祟。 有一对老夫妻,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为防止祟的侵扰,他们用一个红纸袋包住几枚铜钱,陪着孩子一直玩耍,后来,老夫妻说:都四更天了,想来那祟该不会来了吧!然后老夫妻也就睡觉了,就在这时,祟闯进了孩子的房间,这时,红纸袋的钱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人们把钱说成压祟钱,祟与岁同音,后来人们把它又叫成压岁钱,从此,每当除夕的晚上孩子的旁边都会放在一个压岁钱。 春节里,我们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着团圆饭,品味着鲜嫩可口的美味佳肴,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还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和亲戚家的小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晚上一起观看夜空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烟花,我们还在家里悄悄地放过鞭炮呢! 春节真是太美了!我期盼着还要过春节!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小学生作文范文二 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有:吃粽子、龙舟竞赛,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地方,有喝黄酒的习俗。但最精彩的要算龙舟竞赛了。喊开始的人一声令下,全部龙舟就用尽全力划,只见它们奋勇前进,一只只船不断向终点划去。此时,江边传来了村民们的一阵阵喝彩声。我也不甘示弱,拼命地喊着:加油,加油,这真是一个精彩而又难忘的节日! 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让我讲给你们听吧!相传,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非常爱国爱民,但是后来遭人所害,被楚怀王流放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心里非常伤心。于是,在写下绝笔《怀沙》之后就投江自杀。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在江上打捞屈原尸体,一些人还拿去食物,一个一个扔进江里,喂食江里的鱼,希望它们不要咬屈原的尸体。所以,流传至今的包粽子和龙舟竞赛就是这样子演变过来的。 端午节是多么的精彩,多么的令人难忘!让我们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共渡每一个端午佳节吧!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小学生作文范文三 虽然今年我才上三年级,但我已经知道了许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作文600字六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600字六篇 本文是关于传统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导语:七月,暑假开始了!酷热的阳光照着我们,照进心田,让心也温暖起来。这酷热的阳光引来了牛郎织女,七夕节就要来到了!下面是小编收集“中国传统节日作文600字六篇”。欢迎阅读! 【篇一:家乡的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朵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

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像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篇二:我家乡的元宵节】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简单罗列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简单罗列 1、(农历正月初一)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 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看春节联欢晚会) 元日(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农历正月十五)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 宵、踩高跷、猜灯谜、、赏花灯、等风俗。 3、(节气清明) (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

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4、(农历五月初五)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 on 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 5、(农历七月初七)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6、(农历八月十五)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7、(农历九月九)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篇 中国的传统的节日有很多,这是我们这个经历了几千年文明民族的宝库。以下是中国传统节日作文,欢迎阅览!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大诗人和政治家屈原而创建的,当年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忍见国家论亡而投泪罗江自尽。而泪罗江里面,有很多鱼,人民为了不让鱼虾咬屈原先生,有人击鼓把鱼吓跑,有人用竹叶包糯米投入江中喂鱼,这样鱼儿就不会咬屈原先生了。 于是每年的这个时节渐渐流传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在我的家乡, 每年都有龙舟赛,那场面可热闹了,真是人山人海呀。 我家里,每年这个时候,有很多美味的食物,有绿豆糕,咸鸭蛋,还有很多馅的粽子,有红豆粽子.蜜枣粽子.......还有很多重粽子,今年的"端午节"快到了,奶奶又有给我们全家准备这些好吃的事物。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2 这几天我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但是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春节了。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的春节。在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新年的时候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十分热闹。 中国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开始过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年了。在这个时间里,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放鞭炮、写春联,做好各种食品及工作,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晚上的时候,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 过了除夕自然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就要走亲戚、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的时候要说一些健康的吉祥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 中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落魄到战争,从和平到富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有着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商店里的墙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进大商店购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焕然一新的大街上,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高兴地拿着零花钱这里逛逛,那里玩玩,见到好东西就买下来。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商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家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淌着汁水的红烧羊肉,有香气扑鼻的火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

关于描写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作文

关于描写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作文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总有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吧,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下面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作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描写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作文范文篇1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里有赛龙舟,吃粽子。我最喜欢吃粽子,那粽子又香又软,美味极了! 又香又软的粽子,经过我的学习,还有感人的来历呢!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

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描写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作文范文篇2 在各种各样的节日里,我最喜欢春节。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们小区里热热闹闹的,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有的贴倒“福”,有的在准备喜气洋洋的年夜大餐,小孩子穿着新衣,拿着压岁钱,高高兴兴地跑到小区公园里玩去了…… 晚上,我们一家人带着烟花爆竹下了楼,这时候的小区已经热闹非凡,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来放鞭炮了。我堵起耳朵,

日本节日

1樱花节(日本樱花节) 每年的3月15日到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节,也称樱花祭。樱花自开花至花残只有七天,因而也有称作樱花七日的说法。 这是日本自南至北樱花开放的季节,人们在樱花树下摆上丰盛的酒宴,或合家欢聚一堂,或邀请三五好友,一边吟诗作画,一边开怀畅饮,一醉方休。[1] 男孩节 1每年5月5日,是日本男孩节。人们会悬挂鲤鱼旗迎接男孩节。期盼孩子健康成长。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乐,这一天日本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或布做成色彩鲜艳、形状像鲤鱼的彩带,然后把这些彩带串在竹竿上,并和金色的风车绑在一起,挂在屋顶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人相信鲤鱼最有精神和活力,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鲤鱼那样,因此这一天又称为“鲤鱼日”。 中文名男孩节别称鲤鱼日节日时间5月5日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日本节日起源害虫破坏农作物的时期,消除虫害节日活动制作一些大鲤鱼,高悬于立在屋前的长竿上,迎风飘扬节日饮食吃年糕和粽子节日意义除农作物虫害,袪灾除病设定地点田埂地头 2男孩节由来 因5月份是害虫破坏农作物的时期,农民们往往要扎一些形象凶猛的稻草人,插在田埂地头,以消除虫害,到江户时代,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5月5日的男孩节。人们制作一些大鲤鱼,高悬于立在屋前的长竿上,迎风飘扬,意在保佑男孩们健康成长。又因鲤鱼逆水而上,象征着勇猛顽强,激励男孩子们在人生的征途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房间的壁龛内, 家长还为男孩子们准备了盔甲、精致的小军旗、弓箭和装饰讲究的军刀之类的东西。传统的家庭还会在这一天吃年糕和粽子,全家用菖蒲水洗澡,祛灾除病。 3男孩节历史 在日本,一到男孩节这天。由七色彩旗和黑红两色的“真鲤”“绯鲤”组成的鲤鱼旗,就会在蔚蓝的天空里迎风飘动。早在公元834年,日本的《灵义解》中,就把从中国传来的1月1日(元旦),3月3日(上已),5月5日(端午)定为节日。生活在日本的人们都知道,每年男孩节时,可以看见很多鲤鱼型的彩色风筝在蓝天下飘舞,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日语中“鲤”。十四世纪的室町时代,只有武士家才有资格在竹竿上悬挂这种风筝。到了江户时代,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形状也变得更加漂亮,一直延用到如今。这个在中国已经淡化了的端午节放鲤鱼型风筝的习俗,其实起源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鲤鱼每年三、四月都要聚集在黄河中游的龙门处,如果能逆流而上,越过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头地成为龙.那一条条迎风而起舞的鲤鱼,真正的表达了长辈们望子成龙的心情。端午节的习俗,传到日本之后,被吸收改造成为日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战乱不停的室町时代,被武士们所提倡。日语中,“菖蒲”与“尚武”的发音相同。每年这一天,武士们都要把自己的铠甲,头盔放在日光下晾晒。江户时代,为了使男孩子从小就能养成尚武的精神,期望将来能够武艺高超,做个出人头地的英雄。 4庆祝方式 五月五日这一天在日本是男孩节-祝贺男孩子茁壮成长的节日,同时又是端午节。与桃花节是女孩子的节日一样,端午节作为男孩子的节日,也非常热闹,按传统习惯,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室内摆设现示出英武气概的娃娃(如歌舞伎中常出现的古代的英雄好汉),同时在室外挂鲤鱼旗和七色彩旗。纸做的黑鲤鱼和红鲤鱼在天空迎风摆动,犹如在大海里遨游。传说鲤鱼是能够勇敢地跃上“龙门”的,所以用它来祝愿男孩子像鲤鱼般朝气蓬蓬,奋发有为。相关习俗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满分作文400字大全6篇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满分作文400字大全6篇 中国传统节日满分作文400字【1】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端午节。每到端午节,我们就会一起吃粽子。一大早,妈妈就热了几十个粽子,锅里飘出一股股浓浓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个,看,粽子的糯米是褐色的,中间有一块 色泽诱人的肉和金黄的蛋黄。看着这美味的粽子,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忍不住地咬了一口,真是太美味了!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听妈妈给我讲屈原投江的故事。原来,包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就是要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啊!吃完粽子,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江边看赛 龙舟。江边人声鼎沸,只见裁判用信号枪“砰!”的一声枪响,龙舟上的健儿们一边喊着“嘿嘿嘿”的口号,一边整齐有力地划动着木浆。每一条龙舟都互不相让。战况非常激烈,大家你追我赶丝毫不敢放松。观众们情绪高涨,大声呐喊着给他们加油鼓劲。我站在人群中,被这种节日的气氛紧紧包围着,不由自主地感叹——端午节真有趣!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端午节,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也来介绍一下吧! 中国传统节日满分作文400字【2】 七月,暑假开始了!酷热的阳光照着我们,照进心田,让心也温

暖起来。这酷热的阳光引来了牛郎织女,七夕节就要来到了! 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一年只能相会一次,也只有一个七夕节。在七夕节的夜晚,许多人们在织衣服,来庆祝这美好的七夕节。农村的人们也攀上高梯,许下自己的愿望。一切都很美好。就在这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小鸟排成一队,组成了一座桥:鹊桥。我又看见了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的两岸。他们的眼神充满幸福,他们的脸,充满渴望,期盼。渐渐地,两人走上鹊桥,在桥的中央相会。鸟儿叽叽的叫着,好像在祝福牛郎织女,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好像想推迟黎明的到来。牛郎织女仿佛插上了翅膀,在天空中相爱,让人陶醉,让人沉浸在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家园里。 可惜,谁都阻挡不住清晨的到来。在离开的那一刻,牛郎紧紧地拉住织女的手,想留住这美好的一切,可这是没有办法的。感人的一刻就要到来了,鸟儿仿佛很珍惜这一切,知了仿佛在哭,连老天爷也流下了感动,大家多想挽回这一切啊!最让人激动的是,牛郎织女都不肯放手,宁愿牵手一起消失。 我也从这美好的梦中醒来,只望见繁星在空中闪烁。我心中也在祝福牛郎织女,期盼七夕节再一次到来,下次,我一定要在梦中留住牛郎和织女,让他们永不分开,幸福的过着生活,我更希望他们能下凡,与我一同生活。虽然这一切是不可能的可我依然有着这样的梦想。 中国传统节日满分作文400字【3】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习俗:熬年守岁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优秀的三年级作文10篇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优秀的三年级作文10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优秀的三年级作文范文一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快过年了,家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要用的东西。我们到市场购买年货、对联、新衣服......家家户户户还必须大扫除一次,我们会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好在新年的时候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除夕。除夕十分热闹。这一天我们按照老规矩是要杀家禽的。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菜,到处都是香喷喷的味道。待所有菜上了饭桌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品尝年夜饭了。大家一边品尝美味的菜肴,一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 吃了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到十二点了,我们的心情也随着主持人口中的倒计时变得愈发激动。“三、二、一、零”,新的一年到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划破了夜空的寂静,在孩子们的欢呼声、大人们的议论声和鞭炮声里,我们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 大年初一,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小孩子们一般会到亲戚家拜年,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拿到大把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欢天喜地跑到

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我们就可以大赚一笔了! 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优秀的三年级作文范文二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我们家乡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 大人们聚在厨房里“战斗”着,大伯伯围着围裙,满头大汗。大伯母低着头洗菜,婶婶忙着整理碗筷......大家说说笑笑,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们换上新衣裳,在小院里打打闹闹,可开心啦! 年夜饭开吃了,我们围坐在圆桌旁,桌上的饭菜非常丰盛:有黄瓜、玉米和豆子做成的“火车”,有用虾和土豆丝合成的“灯笼”,还有慢火熬出的美味鸡汤......我们先请爷爷奶奶上坐,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妹妹祝福道。我也不甘示弱:“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哥哥词穷了,急中生智说:“祝爷爷越老越帅,奶奶越老越美。”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吃完饭,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那声音很吵,我不是很喜欢,就问爸爸:“过年为什么非得放鞭炮呢?”爸爸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一到这时,就会来人间作恶。它怕红色,也怕鞭炮的响声。大家为了赶走它,每家每户都会在大门口贴上红春联,在窗户上贴红窗花,挂上红灯笼,还会放鞭炮。久而久之,这些习俗就流传下来了。”原来是这样,我又长知识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

日本一年中节日风俗文化

日本节日风俗文化 祭祀 雄壮的祭祀、优雅的祭祀、绚丽多姿的祭祀···,随着四季的变迁,日本全国各地会年复一年地举办各种各样的祭祀。这些祭祀大多来源于神道和佛教,夏天有烟火大会和民谣舞蹈,冬天有冰雪节等民间娱乐性质的活动,一年中每一个月份都有祭祀活动。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从各种自然现象中感受到一种神圣的力量,并把自然的这种力量尊为“神”,据说这就是神道的起源。源于神道的祭祀颂扬神的力量,通过与神的交流,祈求五谷丰盛、生意兴隆以及社区与家庭的兴旺。 对于祭祀已成为日本人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这一现象,外国人可能会感到兴致勃勃。祭祀独特的热闹气氛,不亲身感受绝不会明白。请安排去祭祀的日程,一起参加、一起热闹吧! 1月 一月六日救火会大游行举行于台场中央路 2月 二月第一星期日为止的五天雪节在北海道札幌举行。 二月三日或四日“节分”(立春的前一天) 每逢节分的晚上,全国的神社及寺院,从事撒豆驱鬼活动。 3月 三月三日女孩节凡有女孩的家庭,大都购备成套人形娃娃,陈列家中。 4月 四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都踊(樱花踊) 举行于京都祗园地区的歌舞练场戏院。 四月十四日十五日高山节举行于岐阜县高山市的日枝神社 5月 五月三日或四日博多DONTAKU节场所是九州福冈市。数以万计的男女市民,穿着五光十色的服装,在鼓笛的伴奏之下,载歌载舞于通衢大街。 五月十一日至十月十五日鸬鹚捕鱼岐阜市的长良川是最有名的一处。 五月十五日葵节京都的上贺茂及下贺茂神社联合主办。壮丽的行列,仿效了古代皇室前往神社礼拜的仪式。 五月的第三星期六及星期日三社节举行于东京的浅草神社。许多青少年肩抬小型神龛,游行于通衢大道。 五月十七日十八日春季日光东照宫大节举行于日光东照宫神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