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音响唤起广播报道的“有声画面”——浅析《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

用音响唤起广播报道的“有声画面”——浅析《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

2017年第3期 NEW MEDIA RESEARCH

广播报道中,一篇好的录音稿件,除了需要好的线索,扎实的采访,音响的运用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响素材恰到好处的选用,所传递的丰富信息,甚至胜于文字的堆砌。广播音响有多种形式,总体来说,可以分为现场音响和资料音响。现场音响,顾名思义,就是现场采集到的声音,传递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种声音的采制会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场感和真实感。而资料音响则是指已经录制完成,拿来即可使用的录音素材,通过这种音响的运用,可以直接通过声音将受众带入当时的情境中。

201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获得中国新闻奖广播系列一等奖,就是充分地发挥出广播“声音”的特色,通过音响的合理运用,彰显出了广播独有的“有声画面”。

1 广播音响在报道中的作用

1.1 音响能增强广播报道的真实性

作为新闻传播者,真实性是不可动摇的原则,而在广播报道中,体现新闻事实性的音响素材运用尤为重要。很多时候,采访中的人物音响是较为常用的音响,通过现场的对话或者说是采访对象的自述,来增强新闻真实性。但是在《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除了人物的采访素材,还有丰富的现场音响在报道中穿插使用,不仅没有弱化报道的真实性,反而让真实感来的更加强烈。

报道中选择了“方言”“工匠”“地方戏曲”“古村落”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为题材,而为了体现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报道中大量使用了背景音响、细节音响、典型音响等丰富的音响资料。比如说,《工匠季》系列报道中《老去的铁匠》这篇报道,主要采访了河北沧县捷地乡当地唯一的一位手工打铁匠戴景波,由于主人公的方言较重,稿件中通过普通话的同期压混,将原有的音响素材作为背景加以呈现,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保留人物原声的同时,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具象,真实感更强。另外,在节庆风俗系列《六月蒸面羊》这篇报道中,公鸡打鸣声、羊叫声、和面的声音等,这些一两秒的背景音响,不仅通过声音烘托出现场的气氛,再现现场采访的真实感,而且让受众从听觉的感受能够过渡到一种画面的想象。这样的一部声音记录片,不仅丰富了报道内容本身,而且弥补了声音不能带来视觉感受的缺憾,通过这些音响挖掘出广播的“声音”特性,对报道本身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受众有如身临其境一般,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广播报道的魅力。

1.2 音响的应用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

文化印记是承载着文化历史的,央广这次推出这个系列报道,也是为了去记录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那么,所选择的这些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所采访的人物是否具有代表性,能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这都需要有深度、有温度的音响来支撑。在《方言季》中,选择的沪、粤、陕、川、皖这五个区域本身就很有代表性,都是非常适合声音表现的方言,而且每一篇稿件都通过一种固定模式,把音响发挥到了极致。从开场方言味十足的童声民谣,接着在旁白下配上有着地方印记的声音片段,再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采访,每一段音响看似随意,却都是经过细心选择,让人在脑海构思图景的同时,恍如有着“就是这样”的感觉。这种说服力不是采访几位专家,以权威人士的口吻来提供观点和看法加以实现,而是借以普通人的讲述,引经据典的铺垫,

用音响唤起广播报道的“有声画面”

——浅析《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音响运用

黄 樱

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安徽合肥 230001

摘 要 不同于纸媒的图片文字、电视的视频图像所带来的即视感,广播报道中,不论是抽象音响语言,还是具象音响语言,都只能依托声音为介质。看似单一的传播手段,却恰恰是广播的优势,文章旨在通过对《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的浅析,试论广播报道中,如何发挥音响的作用,打造属于声音的“有声画面”。

关键词 广播报道;音响;有声画面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3-0112-02

作者简介:黄 樱,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