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护理复习资料

中医护理复习资料

中医护理复习资料

26.中药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27.“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28.肝主疏泄表现为协调气血运行,促进消化吸收和__调节精神情志_及调理冲任二脉这四方面的功能29.心在体合_脉_,其华在_面_,开窍于舌。30.外感致病因素有六淫、疫疬31.简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藏精,指肾对精有闭藏和贮存的功能(2)主水: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3)主纳气:具有摄纳、吸引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32.简述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物殊作用33.简述虚证病人的的饮食调护(1)应根据气血阴阳亏损的不同,分别给予相应的饮食调护,以加强营养(2)阳虚、气虚、血虚病人,宜食温补食物,(3)阴虚或血燥病人宜用清补之类的饮食34.何谓正治、反治。正治又称逆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与疾病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则。反治又称从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与疾病本质不一致的情况下,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则。35.试述扶正祛邪的原则(1)扶正:扶助正气,增强休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2分)适用于正虚为主的病证(2)祛邪:祛除邪气,使邪去正安,适用于邪实为主的病证(3)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作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36.试述问诊中寒热的表现形式。(1)恶寒发热(2)但寒不热(3)但热不寒(4)寒热往来37.试述肝病病人的情志护理。(1)肝为刚脏,性喜条达疏畅,忌抑郁恼怒,医务人员要体贴安慰病人,给予心理疏导。(2)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以免七情过极,加重病情,可运用语言开导,以情制情。

38.试述中药给药时间的规则一般药宜在进食后半小时后服用,急性病可随时多次给药,(滋补药、开胃药宜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宜服后服,安神药、润肠通便药宜睡前服,驱虫药、攻下药、逐水药宜清晨空腹服,调经药宜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来月经后停服,解表药可随时服用。。。26.十四经穴包括十二正经和任、督上的腧穴27.中

药四气是指寒、热、

湿、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28.望诊五色诊中白色主

病虚证、寒证和失血

证 29.风为阳邪,其性

开泄,易伤阳位 30.反

治,是_顺从_疾病假象而

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_

从_治。31.简述肺的主要

生功能。(1)肺主气、司

呼吸:肺主气包括主一身

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

(2)主宣发、肃降,通调

水道 32.简述气的主要

功能。(1)推动作用(2)

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

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33.简述“急则治其标”

的治疗与护理原则。(1)

是在标病危急的情况下,

如不及时治疗其标病,就

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对

本病治疗所采取的一种暂

时的治疗措施。(2)急则

治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

造治本的条件,更好地治

本34.简述经络的生理功

能。(1)运行气血,营养

脏腑组织(2)联络脏腑,

沟通上下内外(3)调节机

体阴阳气血平衡35.试述

晕针的原因与处理。1)原

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

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

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

饿,或大汗、大泻、大出

血后,或体位不适,以及

施术手法过重,而致针刺

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

症。2)处理:立即停止针

刺,并取针,让患者平卧,

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

意保暖。36.试述脾病病

人的饮食调护。(1)避免

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营

养及饮食宜忌,饮食宜清

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定

时定量,不暴饮暴食(2)

脾胃虚弱者宜食益气健脾

的食物,(3)湿热蕴脾者

宜食清热除湿之品,(4)

寒湿困脾者,宜食健脾化

湿之品(5)脾血虚者宜食

生血养血之品37.试述生

活起居护理与养生的基

本原则。(1)顺应自然(2)

平衡阴阳(3)起居有常(4)

劳逸适度5)慎避外邪(6)

形神共养)38.试述情志

护理的基本方法。(1)关

心体贴(2)言语开导(3)

移情易性(4)情志相胜分

(5)顺情解。。。26.里证

是泛指病变在内、脏

腑、气血、骨髓等受

病所反映的证候。27.火

性炎上,易消灼津

液,易生内动血。

28.肺在体合皮其华在

毛,开窍于鼻。29.小肠

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

化物和泌别清浊。

30.宗气是由肺吸入的

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

精气结合而成。31.简述

胃病病人的护理在病情

观察时应主要观察哪些

内容。!、观察胃痛的性质、

时间、程度、部位以及诱

发因素;2、观察进食、呕

吐、二便情况,并注意出

血的先兆;3、对出血者注

意出血性质、量、色的观

察及患者神色、脉象等变

化。32.简述寒邪的性质

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

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

滞;3、寒性收引。33.何

谓汗法,其适应症是什

么,应注意什么?1、又称

解表法,是运用解表发汗

的方法开泄腠理,驱邪外

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

大法;2、主要适用于一切

外感表证,根据外感寒热

性质不同,又分为辛凉解

表和辛温解表法;3、汗法

应以汗出邪去为度,不可

发汗太过,以防伤津耗气。

表邪已尽,或自汗、盗汗、

失血、吐泻、热病后津亏

者均不宜用汗法。34.简

述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

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

行血,气能摄血;2、血为

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

养气。35.试述七情内伤

对脏腑气机有何影响。七

情内伤主要是影响脏腑气

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

气血运行紊乱而发病:1、

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

3、悲则气消;

4、恐则气

下;5、惊则气乱;6思则

气结。36.试述饮食调护

的基本原则。1、饮食有节。

进食要有规律,三餐定时

定量,切忌饥饱不调,暴

饮暴食伤及脾胃2、饮食

有方。进食宜谨和五味、

荤素搭配。37.何谓正

治?具体包括哪几种方

法?又称逆治,是指在疾

病临床表现的性质与疾病

相一致的情况下,逆其证

候而治的一种治则。包括

1.寒则热之;是指寒出现

寒象,用温热药治疗2.热

者寒之:热证出现热象,

用寒凉药治疗3.虚则补

之:虚证出现虚象,用补

益法治疗4.实则泻之:

实证出现实象,用攻逐法

治疗38.简述泻下药的服

法与护理。.1.泻下类药

一般应空腹服用,2.单纯

为通便药服用一般应睡前

服。3.服泻下药后,大便

次数增多,要注意排泄物

的质、量、次数变化以防

虚脱4.服药期间,宜食

清淡、易消化饮食,忌油

腻、辛辣之品。。。26.黑

色主病是肾虚证、水饮证、

瘀血证。27.问疼痛时应

问疼痛的性质,如刺痛多

属血瘀、胀痛多属气

滞,隐痛为精血志虚,

或阳虚有寒,冷痛为

寒邪阻络或阳虚。28.中

医学既强调正气在发

病中的主导地位,也不排

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

重要作用。29.治标与治

本的治疗与护理原则包括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

本和标本同治三个方

面。30.在津液的输

布和排泄过程中,肺脾、

肾三脏起着重要的作用。

31.如何理解肾主水的功

能1.肾主水是指肾具有

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

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

用。2.肾主水,主要靠肾

中精气对水液的蒸化作

用,3.如肾主水的功能发

生异常,则出现尿少、水

肿;或尿频、尿多。32.简

述清热类药的服法所护

理。1.清热类药性寒,易

伤阳气,应中病即止,平

素阳虚者应禁用2.清热

类药多苦寒,易伤脾胃,

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脾胃宿

疾。3.宜饭后服,期间服

食清凉食物,忌辛辣油腻;

33.何谓补法,分为几类,

使用时应注意什么?1.又

称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

益作用的方药,扶助正气,

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

法。2.补法分为补气、补

血、补阳、补阴。3.补气

助阳之品对肝阳上亢、阴

虚内热者应慎用,滋阴养

血之品,脾胃虚弱者应佐

健脾益胃药同用。34.简

述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升清(1)

运化水液(2)运化水液

2.主统血:脾具有统摄血

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其

溢出脉外的功能。35.肺

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及生

活起居护理方法。病情观

察(1).观察咳嗽、气喘

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

诱因、缓解方法等(2)观

察痰的色、质、量及气味

(3)观察咯血和先兆,咯

血的色、质、量及患者咯

血时的神志、面色、呼吸、

脉象、汗出等情况。起居

护理:(1)慎起居,避风

寒(2)温湿度适宜,空气

新鲜,(3)加强锻炼,增

强肺卫的抗邪能力

36.何谓异病同治与同病

异治。(1)同病异治:是

指对同一种疾病发生发展

过程中,由于病因、疾病

所处阶段的不同所表现出

的不同证候,采用不同的

治法。(2)异病同治:是

指对不同疾病发生发展过

程中,由于病要相同所表

现出的相同证候,采用同

样的治法37.晕针时有什

么主要症状,如何预防?

主要症状:突然出现头晕

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

短,出冷汗,呕心,血压

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

出理四肢厥冷,神志昏迷,

二便失禁,脉微欲绝。预

防:做好解释,采用正确

体位,对劳累、饥饿、大

渴的病人,应嘱其休息、

进食、饮水后,再治疗,

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

38.试述寒邪的性质及致

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

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

引。。。风温病邪犯肺卫证

的辨证施护要点有哪些?

①辛凉解表剂煎煮时间不

宜过长,一般煮沸后再煎

五分钟即可,稍凉后饮服。

②药后以汗出脉静为佳,

若汗出过多,需更换衣服,

切勿受凉,以防复感。③

若汗出热不降,且继续增

高,有病邪传入气分的可

能,应密切观察。④有高

热而伴有恶寒者,不宜用

冷敷降温,避免邪气内闭,

由卫入气。试述胃痛病人

的饮食护理。①按时进食,

勿过饥过饱或过冷过热。

②痛剧或兼呕吐时,应暂

禁食。③痛缓后逐渐进半

流饮食,少食多餐。④忌

烟酒、辛辣、油腻、生冷

硬固食物。试述胀痛、刺

痛和隐痛的临床特点及

其成因。临床疼痛常见胀

痛、刺痛和隐痛三种。①

胀痛的特点是胀重痛轻,

部位不定,嗳气或矢气后

减轻,多由气滞所致。②

刺痛的特点是疼如针刺,

部位固定,拒按,多由瘀

血所致。③隐痛的特点是

疼痛不剧,但绵绵不休,

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

气血运行滞涩所致。试述

哮喘的病因病机中,痰气

交阻的成因和引起发病

的机理。哮喘的病因病机

中,痰气交阻的成因主要

是由于饮食所伤脾失健运

痰湿内蕴而致痰湿内蕴,

使肺的气机不利,升多降

少痰气交阻肺气上逆而形

成哮喘。阐述饮食护理的

基本要求①饮食适量,过

饥过饱均可导致疾病。②

软硬、冷暖相宜。③饮食

清洁。④定时进餐。⑤因

证制宜,根据病人的体质、

证候性质,有针对性地指

导用食。

1.肝主疏泄表现为调节气

血运行,协调消化和_调节

情志_这三方面的功能。2.

根据五脏与五体的联系,

肾主__骨_。3.六淫和疫疬

是__外感__致病因素。4.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

方面,“阳盛则热”“阴

盛则寒”是因_邪气__盛引

起的。5.虚实两纲是辨别

正气和邪气_盛衰_的两个

纲领。6.腻苔多由__痰湿

内盛_,湿浊上升所致。7.

昏迷患儿喂药可用鼻饲或

_直肠_给药法。8.中医治

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

先防和_既病防变_两个方

面。9.根据机体情况,有

目的地、针对性地选用食

物的原则称为_食气相投

_。10.凡能刺激肠道或润

滑肠壁而__促进排便__或

刺激肠道引起剧烈腹泻的

药叫泻下药。简述宗气的

形成及功用。宗气由肺吸

进的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

精气结合而成。功用:助

肺呼吸与语音的高低、呼

吸的强弱有关,推动血液

循环与心搏的强弱及节

律、血液的运行有关。风

冷证感冒的辨证施护要

点:①室内宜偏温,但又

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

窗透风时要留意避免冷空

气侵袭。②汤剂宜热服,

服后盖被以助汗出达邪,

汗后不可受风。轻感冒者,

可服午时茶或用生姜、红

糖、葱白煎汤热服,有散

冷、发汗驱邪作用③高热

无汗者,不可用冷敷,以

防毛窍闭塞,邪无从外泄,

可饮开水以助汗出,可配

合针灸发汗,如风池、大

椎、合谷、曲池等***位。

给小儿喂服丸、片剂的正

确方法:必须研成极细粉

末用乳汁或米汤调服。简

述石淋患者结石性质属

于磷酸钙结石的患者饮

食护理要求。少吃肥肉蛋

黄等含磷较多的食品。.

肺痨? 肺痨是由于感染痨

虫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临

床以咳嗽、咳血,潮热、

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主

症。鉴别阴水与阳水? 水

肿辨证当以阴阳为纲,阳

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浮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

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

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

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

结等表、热、实证;阴水

病势较缓,病程较长,肿

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

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

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

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

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

怯等里、冷、热证。两者

可相互转化,阳水病久,

由实转虚,可成阴水;若

阴水复感外邪,水肿加剧,

此属本虚标实,当从阳水

论治。

中医护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知识考试卷 科室: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 1、在中医观察舌象的目的中哪项不对:(E) A.判断正气盛衰 B.辨别病位深浅 C.区别病邪性质 D.推断病情进展 E.了解病位深浅 2、春季人体肝气、脾气相对不足,易精神倦怠,嗜睡,应适当控制睡眠时 间,起居方面应遵循:(C) A.早卧早起 B.早卧晚起 C.夜卧早起 D. 夜卧晚起 E.以上均不对 3.入秋后,白昼渐短,夜来提前,人身阳气渐内收,阴气渐长,秋季起居 方面应遵循:(A) A.早卧早起 B.早卧晚起 C.晚卧早起 D.晚卧晚起 E.以上均不对 4.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病室嘈杂之声不能超过(C) A、60-80分贝 B、20-40分贝 C、40-60分贝 D、40-50分贝 E、50-70分贝 5.普通病室的室温应在(B) A、16~20℃ B、18~22℃ C、20~24℃ D、24~26℃ E、26~28℃ 6、老年患者、新生儿、沐浴者、阳虚证、寒证病人的病房的室温应在(E) A、18~26℃ B、18~28℃ C、20~24℃ D、24~26℃ E、20~28℃ 7.病房的温度最好维持在(C)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E、70%-80% 8、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作用强,并可根据病情变化加减使用的中 药剂型是(D) A.散剂 B.丹剂 C.冲剂 D.汤剂 E、丸剂

9、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有密切的关系,最好选用(B) A、铁锅 B、瓷罐 C、铝锅 D、搪瓷锅 E、不锈钢锅 10、煎中药时,一般第一煎加水量应淹过药面(A) A、3-4cm B、4-5cm C、5-6cm D、6-7cm E、8-10cm 11、煎中药前需将中药用凉水浸泡,一般,根茎种子、果实宜浸泡(E)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50分钟 E、60分钟 12、煎药的火候应(B) A、先文后武 B、先武后文 C、直接用文火煮沸 D、直接用武火煮沸 E、文武交替使用 13、下列哪味中药需先煎(C) A、茯苓 B、白术 C、石膏 D、甘草 E、大黄 14、下列哪味中药需包煎(A) A、旋覆花 B、陈皮 C、连翘 D、甘草 E、黄芪 15、关于“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 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的说法,出自医家(B) A.徐大椿 B.李时珍 C.张仲景 D.孙思邈 E、朱丹溪 16、中医的四种诊法(D) A、望、触、问、切 B、视、触、叩、听 C、望、触、叩、听 D、望、闻、问、切 E、望、闻、叩、听 17、病情观察的目的哪项不妥(E) A、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B、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 C、及时了解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 D、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 E、及时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18、在四季环境适宜避外邪中哪项不妥(B) A、春防风 B、夏防热 C、长夏防湿 D、秋防燥 E、冬防寒 19、中医用药“八法”中不包括:(E) A、清法 B、吐法 C、下法 D、和法 E、热法 20、服用滋补药一般宜在:(E) A、饭后服用 B、饭后二小时服用 C、饭前二小时服用

《实用中医护理学》单选(复习题库)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钢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 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D) 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 5.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D) A木B火C 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B) A曲直B 炎上C润下D从革 7.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D) A润下B稼穡C炎上D曲直 8.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C)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能藏,满而不能实 9. 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能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1藏神的是(A) A心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C) A心B肝C脾 D肺 14. “在窍为目”的是(A) A肝B心C脾D肺 15?“受盛之官”指(C) A胆B胃C小肠D大肠 19. “先天之本”是指(D) A心B肝C脾D肾 20. “后天之本”是指(C) A心B肝C脾 D肾 26.具有主疏泄、条畅气机功能主要脏腑是(D) A心B肺C脾D肝 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被称之为“中精之腑”(B) A肝B M C脑D髓 2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心其华在舌B肺其华在毛C肝其华在爪D脾其华在唇 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心在窍为舌B肺在窍为喉C脾在窍为口 D肝在窍为目 40. 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C) 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 41. 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B) A风邪B寒邪C湿邪D痰饮

中医护理学技能(专升本)

练习题 1. (单选题) 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本题3.0分) A、五气化火 B、五志化火 C、心火上炎 D、肝郁化火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2. (单选题) 情志为病,过喜则()(本题 3.0分) A、过喜 B、过思 C、过怒 D、过恐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3. (单选题) 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本题3.0分)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4. (单选题) 正治的定义是()(本题3.0分)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热者寒之”属于()(本题3.0分) A、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B、正确的治疗法则

C、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D、扶助正气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6. (单选题) 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本题3.0分) A、正治法 B、反治法 C、治标法 D、从治法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7. (单选题) 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本题3.0分) 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 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 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 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8. (单选题) 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本题3.0分) A、发病急 B、病势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强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9. (单选题) 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本题3.0分) A、胀痛 B、掣痛 C、刺痛 D、灼痛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中医护理学基础辅导资料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Z》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1959年南京出版了第一部系统的中医护理专著是:B、《中医护病学》 2.PRN医嘱表示: A、长期医嘱 3.拔罐后,一般留罐的时间为: C 10~15分钟 4.拔火罐最为常用而又不易烫伤皮肤的方法是: A 闪火法 5.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 B 李东垣 6.被后世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是: E 朱震亨 7.被后世医家称为“医中之圣”的是:B、张仲景 8.病人起居应遵循下列何原则来适应四时气候变化: D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9.采用一定措施分散病人对所患疾病注意力使其注意力从病转移到其他人或物上这种情志护理方法: D 移情疗法 10.“瘥”是指: C 病愈 11.产生滞针的主要原因是: C 捻转幅度过大、肌纤维缠绕针身 12.产生滞针的主要原因是: C 捻转幅度过大、肌纤维缠绕针身 13.冲任亏损的闭经采取补益气血的方法进行治护,这种方法属:C、塞因塞用 14.除外腐蚀性药物中毒,清除胃内残留毒物最有效的方法是: C 洗胃 15.春季起居方面应遵循:A早卧早起 16.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是指:C、四时气候与人体 17.冬季感冒多用解表祛寒;夏季感冒多祛暑湿,这种治护方法称:C、同病异护 18.冬季起居方面应遵循: B 早卧晚起 19.毒蕈、马钱子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C 碳酸氢钠 20.断针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E、留针时间太长 21.对“天行瘟疫”提出:“取初病人的衣物,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做法的医家是C、李时珍 22.对高热病人下列哪项不属于病情观察的内容: E 口渴的程度 23.对高热病人下列哪项不属于病情观察的内容:E、口渴的程度 24.对久痢脱肛和子宫下垂之中气下陷证均采取升提中气的护法,属:B、异病同护 25.对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可采用:E、先祛邪后扶正 26.对于口吃、紧张、焦虑的患者,宜采用下列哪种心理康复护理法: C 奖励法 27.对于情志抑郁,所求不得而引起的异常行为病证的患者,宜采用下列哪种心理康复护理方法: D 满足法 28.对于心存疑惑的患者,宜采用下列哪种情志护理方法: E 释疑解惑 29.对针刺后产生的血肿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E、48小时后再做热敷或轻轻揉按,促使瘀血消散吸收 30.耳穴在耳廓的分布形如胚胎,那么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D、耳垂 31.耳针俗称“埋豆”,临床多用: D、王不留行 32.肺病患者,应忌食下列哪味食物: B 苦 33.肝病患者,应忌食下列哪味食物: D 辛 34.高热是指体温超过:C、39℃ 35.割治膻中可用于治疗:A、慢性支气管炎 36.隔盐灸的主要作用是: C 温肾壮阳 37.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制定相适宜的护理措施的方法,是:C、因地制宜护理 38.古代与气功有关的名称是:B、导引 39.骨骼边缘及胸背部的穴位,在针刺时应将针身与皮肤呈: A 15° 40.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应保持:E、45~90°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包括起居指导、情志调适指导、饮食调护指导、中药给药指导、病后调护指导及疾病预防指导等,这些基本知识就是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得基础。 (一)生活起居指导 生活起居就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护理人员根据病情予以相应得指导与护理。其目得就是保养患者得正气,调整机体内外阴阳得平衡,增强机体抗御外邪得能力,促进疾病得治疗与康复。 一、起居有常 (一)顺应四时,平衡xx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黄帝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合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应”。因此在护理健康教育中,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得规律,指导患者生活起居。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其气候规律一般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人体得生理活动也会随着季节得变换而改变,以适应自然规律,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得协调统一,祛病延年;若不顺应其变化,则可导致疾病得发生或加重。因此在护理中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得原则,春夏季节应指导患者夜卧早起,适当午睡,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得变化,保护阳气不要过分消耗;秋季应早卧早起,以顺应阳气之收,使肺气得以舒展;冬季阴气极盛,寒风凛冽,则需早卧晚起,保证充足得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二)睡眠充足,适当锻炼 “服药千朝,不如独眠一宿”,睡眠不足,易损伤正气。患者应有充足得休息与睡眠时间,要督促患者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得作息规律。重症患者则应卧床休息,但要避免昼息夜作,阴阳颠倒。睡前要神志安定,平心静气,用热水泡脚、饮温热牛奶及足底按摩有助于睡眠。

在病情允许得情况下,凡能下床活动得患者每天都应保持适度得活动与锻炼。适度得活动能使气血流畅,筋骨坚实,提神爽志,增强抵御外邪得能力,有利于机体功能得恢复,尤其对脑力劳动者,适度得运动更能促进疾病得康复。 (三)慎避外邪,形神共养 患病之人正气虚弱,易于感受六淫与疫疠之气等外邪得侵袭。在生活起居护理中应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得原则。指导患者根据四时气候得变化及时添减衣物,在反常气候或遇到传染病流行时,要注意避之有时,或采取其她方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外邪得侵袭。 在生活起居护理中,既要注意形得保养,更要注意神得调摄。形就是神得物质基础,神就是形得外在表现,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所谓养形,就是指通过适当得休息与活动,提供充足得营养与医疗条件,对人得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形体进行摄养与护理;所谓养神,就是指应用各种方式调节患者得情志活动,使其达到情绪稳定、心平气与得精神状态,以利于疾病得康复。 二、xx适度 精、气、神就是人身三宝,正常得活动可使机体精气充沛而神旺,经络通常,气血调与,肢节滑利,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护士应指导患者经常参加适度得劳作与运动,但不宜过于疲劳,不能勉强做力所不能及得运动;同时也应指导患者不能托病而久坐久卧,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劳逸结合得程度应遵循“动静结合”、“形劳而不倦”得原则,根据病情得轻重与患者体质得强弱而定。慢性病或恢复期患者每晨可做户外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做保健操等,以舒筋活络,调与气血;急性期与危重患者则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在床上做适当得活动,如抬腿、翻身,以促进血脉流通,加快病情痊愈。 (二)情志调适指导 预防七情致病得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技术操作规程 一、艾条灸 (2) 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5)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5) 隔物灸技术 (7) 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10) 二、拔罐法 (11) 拔火罐疗法操作流程图 (15)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16) 三、耳穴贴压技术 (17)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图 (19) 耳穴贴压操作评分标准 (20) 四、穴位贴敷疗法 (21) 穴位贴敷法操作流程图 (23) 穴位贴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24) 五、穴位按摩疗法 (25)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28) 六、中药热奄包(热熨)法 (29) 中药热奄包(热熨)操作流程图 (32) 中药热奄包(热熨)法操作评分标准 (33) 七、中药湿敷法 (34) 中药湿敷操作流程图 (36) 中药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37) 八、中药涂药法 (38) 中药涂药法操作流程图 (40) 中药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41) 九、中药熏洗法 (42) 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44) 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 (45) 十、中药塌渍疗法 (46) 中药溻渍操作流程图 (48) 中药塌渍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49) 十一、红外线照射治疗 (50) 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流程图 (53) 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54) 十二、中药保留灌肠法 (55)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图 (58) 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59)

一、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艾灸气味的耐受、接受程度。 4、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 5、心理状况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型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如胃脘痛、腰背酸痛、四肢凉痛、月经寒痛等;中气不足所致的急性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等症状。 三、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处,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施灸。 3、空腹或餐后一小时左右不宜施灸。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然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巾、艾条、打火机、弯盘一套(内有无菌纱布)、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试卷(B卷)(1)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试卷 (共 39 道题,总分 100.00 分) 考试时间 2013年 1月15日姓名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单选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 案。 (共15题,每题2.00分) 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金匮要略》 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从新》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3、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 A、《伤寒杂病论》 B、《诸病源候论》 C、《难经》 D、 《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4、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 A、扁鹊 B、华佗 C、陈无择 D、刘完素 E、张从正 5、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 A、王叔和 B、刘完素 C、张从正 D、李杲 E、朱丹溪 6、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李杲 C、刘完素 D、朱震亨 E、王叔和 7、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的医家是() A、李时珍 B、朱震亨 C、张从正 D、李杲 E、刘完素 8、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张从正 C、王叔和 D、李杲 E、张景岳 9、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A、李杲 B、张景岳 C、朱震亨 D、张从正 E、李时珍 10、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 A、《针灸甲乙经》 B、《铜人腧穴针灸经》 C、《针灸资生 经》 D、《针灸大全》 E、《针灸聚英》 1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C、 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 D、以上都不是 E、ABC都是 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叶天士 B、吴又可 C、吴鞠通 D、吴琨 E、汪昂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 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次 ~3次 次 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上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内 3. PRN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长期备用医嘱 4. SOS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临时备用医嘱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I代表 ;O代表。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4. 刮痧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2.简述熏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4.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 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 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 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 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 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 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 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 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 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 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 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 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这对纲领是用来辨别() A. 病位的深浅 B. 邪正的盛衰 C. 疾病的类别 D. 疾病的性质 正确答案:C 2. 口渴而不多饮,兼见身热不扬,属() A. 阴虚 B. 湿热 C. 痰饮 D. 瘀血 正确答案:B 3. 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 胃经 B. 三焦经 C. 胆经 D. 膀胱经 正确答案:A 4. 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 A. 咸味 B. 辛味 C. 苦味 D. 涩味 正确答案:D 5. 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 善行而数变 B. 耗气伤津 C. 易袭阳位 D. 为百病之长 正确答案:B 6.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正确答案:C 7. 针刺头顶和项背部腧穴最宜选择() A. 侧俯卧位 B. 仰卧位 C. 仰靠坐位 D. 俯伏坐位 E. 正确答案:D 8. 主治肺、胸、喉病的经脉是() A. 大肠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肺经 正确答案:D 9. 刮痧的常用介质有() A. 粉剂 B. 膏剂 C. 丸剂 D. 水剂 正确答案:D 10. 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 A. 药味的增减 B. 药量的加减 C. 剂型的更换 D. 药味、药量均变化 正确答案:A 11. 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穴是() A. 小海 B. 少海 C. 天井 D. 曲池 正确答案:A 12. 善于治疗崩漏的腧穴是() A. 厉兑 B. 隐白 C. 至阴 D. 少商 正确答案:B 13. 下列哪项不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计划修订稿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 计划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大专水平临床高级护理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2、热爱中医护理专业,具有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严谨、认真、求实、勤奋的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事业心与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3、具有必备的中、西医护理基础知识,较宽厚的中西医临床各科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一定的美学素养;具有教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适应基层工作所需要的创业、创新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艰苦耐劳的毅力。能履行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业务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要求: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度掌握为学习中西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针灸推拿等方面的一般知识能力,能胜任临床护理、预防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专科技能的中西医护理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中西护理学系统理论知识,通过中西医学护理基础和临床各科护理的各项操作的基本训练,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护理教学及管理工作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理论,以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原则。 2、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临床各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将中西医护理技能应用于临床。 4、熟悉中西药的功效、配伍、应用及管理。 5、熟悉卫生法规和基层卫生工作的管理规范与程序。 6、初步掌握英语,有一定的读、学、听、译能力。能借助辞典阅读专业书刊。 7、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般的应用能力。

《中医护理学基础B》第5次作业_满分

A.热药热服 B.热药冷服 C.寒药热服 D.寒药冷服 E.不拘时间频服 A.下法 B.温法 C.和法 D.汗法 E.消法

A.卧床病人服药后,应将其头偏向一侧 B.服药不吐者,可助其呕吐 C.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D.呕吐后,可立即进食少量清淡饮食 E.呕吐不止者,应及时给予处理 A.砂锅 B.陶瓷罐 C.瓦罐 D.铝锅 E.搪瓷类容器 A.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30分钟 E.50分钟

A.薄荷 B.生南星 C.沉香 D.饴糖 E.川草乌 A.苦寒攻下药宜清晨服用 B.调经药宜在行经后服用 C.扶阳益气药宜午后或傍晚服用 D.服用发汗药时,剂量不必拘泥,以中病即止为宜 E.治疟药宜在发作前6~8小时服用 A.石膏 B.饴糖 C.薄荷 D.青黛 E.滑石

A.空腹 B.睡前 C.饭后 D.定时 E.清晨 A.补益阳气的方药 B.发汗透表药 C.涌吐药 D.峻下逐水药 E.清泄阴份伏火的方药 A.2%~4%鞣酸 B.3%过氧化氢 C.4%碳酸氢钠 D.50%硫酸镁 E.20%氢氧化镁

A.煎药前中药先用清水冲洗一遍 B.复方汤剂浸泡20~30分钟 C.药液煮糊后,不可加水重煎 D.煎药过程中,若药液过少,可适当添加少量的水,以免将药煮糊 E.滋补药不可久煎 A.何首乌忌醋 B.鳖甲忌鲤鱼 C.茯苓忌萝卜 D.甘草忌苋菜 E.薄荷忌鳖肉 A.10分钟 B.15分钟 C.20~30分钟 D.30~40分钟 E.40~60分钟

A.地黄忌萝卜 B.茯苓忌鲤鱼 C.薄荷忌苋菜 D.甘草忌鳖肉 E.鳖甲忌荠菜 A.搪瓷类容器 B.瓦罐 C.玻璃器皿 D.砂锅 E.锡类容器 A.1~3cm B.2~4cm C.3~5cm D.4~6cm E.5~7cm

《中医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它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也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 2.在服药过程中,呕吐病人宜少量多服,对发汗、泻下、催吐药,服药剂量不拘,一般以中病为宜。3.拔罐可达到温散寒邪、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拔脓去腐等作用。 4.情志护理的方法为说理开导、释疑解惑、移情易性、发泄解郁、以情制情。 5.饮食护理的原则为辨证施食、三因制宜、审证求因、协调配食。 二、名词解析: 1.辩证护理 2.刮痧疗法: 3、情志护理 4、八纲辨证 5.穴位注射 6.刮痧疗法 7、情志护理 8、拔罐法 三、问答题: 1、试述消渴病的饮食护理原则。 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人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2、简述针灸中晕针的处理方法。 四、案例分析 1、张某,因感受风寒症见鼻塞、流涕、畏寒、伴全身酸痛、头痛等症,请问患者是什么情况?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请你写出至少三种方法。 2、陈某,因不慎感受外邪,症见头痛身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痰白等症,请问患者是何病、何症?存在哪些护理问题?应采用哪些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请写出至少三种方法。(14分) 五、选择题: 首创猪胆汁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哪位医家首创了急救自缢法:张仲景 秋季起居方面应遵循:早卧早起 肝痛患者,应忌食下列哪味食物:辛 以花、叶、草类为主的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20-30分钟 真热假寒证服药时,宜:寒药热服 命门火衰的阳萎、早泄、宜选用:隔盐灸 当针刺入腧穴后,捻转提插涩滞困难,严重时不能捻转提插,也不能出针。。。其为:滞针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一、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一)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二,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1、整体观念 中医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又相互影响。人体与自然界也有密切关系,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医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病人的全部护理过程中,称之为整体观念。 人体由不同的脏器、器官、组织所组成,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在生理上互相联系,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骨骸等全身各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可见人体的生理活动不仅是靠各脏器自己发挥生理功能,还要靠各脏腑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制约作用来维持。 在分析病理机制时,必需着眼于整体,即把局部病变和整体的病理变化统一起来。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因素对头痛产生的影响。又如对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看到邪毒的局部侵入,还要考虑是否与其原有之消渴病有关。 人与自然界关系十分密切,自然界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机能,以致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如反应在生理范围以内称为生理的适应性。如反应剧烈,超过了生理范围则成为病理反应,即可产生疾病。所以,我们在辨证施护时必须注意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昼夜变化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说明早、午、晚、夜半时人体阳气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与之相适应,病情有慧、安、加、甚的变化。我们在护理上了解这个规律,就知道夜间巡视病房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这条规律确实存在。发现许多心脏病病人在白天,特别中上午,一般病情都比较平稳,但是到了下午,特别是晚上、半夜发病的病人增多。 总之,我们护理病人,不但要全面掌握病情,正确认识疾病,还应重视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体育活动,以促使机体内外的环境统一平衡,增强抗病能力,促使疾病早日痊愈。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编号:02020061 (二)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三)学分:2 (四)总学时:36学时 (五)理论学时:24学时 (六)实践学时:12学时 (七)课程类别:选修 (八)开课时间:第3学期 (九)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二、课程简介: 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活动。《中医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入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及概念。《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实验课(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主要讲授各实验项目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是中医护理基础操作的特色。这些实验不仅是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护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各种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对常见的临床疾病进行整体护理,并且能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与传统医学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护理人才。 三、跟相关课程的衔接: 健康评估、系统解剖学、生理学 四、学时安排 (一)中医护理学课程总学时一览表 (二)实践项目教学一览表 章次 教 学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 10 4 14 第三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4 4 第四章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 4 8 12 第五章 辩证施护 4 4 总计 36 序号 实践项目名称 实践项目提要 学时 方法 备注 1 护理技术一 耳穴压豆法、穴位按摩法、拔罐法等 4 实验 2 护理技术二 针灸、刮痧 4 见习 3 腧穴 腧穴定位 4 实验

中医护理学总复习题

中医护理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中医学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2、护理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阴阳的特性有哪些? 4、什么是五行的生克乘侮? 5、何谓心主血脉? 6、何谓朝百脉? 7、谓脾统血? 8、何谓肾主纳气? 9、耳穴的含义是什么? 10、耳针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1、简述气的功能有哪些? 12、简述血与津液的关系 13、简述神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4、《素问·经脉别论》是怎样阐述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的? 15.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16、什么是药物的归经? 17、简述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用药有那些? 18、何谓正治法? 19、何谓反治法? 20、写出下列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三项以上)。 列缺、尺泽、合谷、曲池、迎香、天枢、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神门、听宫、睛明、太溪、内关、外关、环跳、风池、阳陵泉、期门、太冲。 二、填空题 1、如面色青、喜食酸、脉弦可以诊为__________病;面赤、口苦、脉洪数,就可以诊断为__________。 2、足太阳膀胱经起于__________,上行___________,交会于__________。 3、气化的基本形式是气的__________运动。 4、人体精气就其来源而言,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先天之精禀受于__________,是__________。 5、人生、长、壮、老、已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的盛衰。 6、“藏”是指__________体内的__________,“象”是指__________的__________。 7、脏腑是__________总称,由__________。 8、五脏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腑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上焦如__________、中焦如__________、下焦如__________。 10、君药是__________的药物。臣药是__________物。 11、营气分布在__________、卫气__________。 12、若失血过多,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称为__________。 13、若津液大量耗损,形成血脉空虚,称为__________。 14、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的部位。 15、“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 16、手__________肺经起于__________,下络大肠,沿__________下行。 17、急则治__________缓则治__________。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医学极为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对待疾病要“三分________,七分__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________,,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________。 3.清代钱襄的________,是现存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其________和护理原则为推动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护理学________的原则,奠定了中医________的基础。 (二)选择题 A型题 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E.钱襄 2.在现存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要方》 E.《侍疾要语》 3.中医护理学独立于哪一时期 A.远古时期 B.夏商周至春秋时期 C.战国至三国时期 D.晋至近代时期 E.新中国建立以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治养 2.《黄帝内经》理论基础 3.《侍疾要语》侍疾理论 4.辩证施护临床护理学 (二) 选择题 A型题 1.B 2.E 3.E 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2.整体观念 3.辩证施护 4.同病异护 5.异病同护

(二)填空题 1.辩证是施护的________,施护是护理病人的________。 2.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________、病理、诊断、治疗、________等理论体系中。 3.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中医护理学是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以________为护理的基本原则。 5.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学的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观念是相融相通的。 (三)简答题 1.中医护理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为什么说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3.简述辨证与施护的关系。 4.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四)选择题 A型题 1.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 B.辩证施护 C. 辨病施护 D.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E.整体观念和辨病施护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B.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 季节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E.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中医护理学诊断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整体观念 B. 辨病施护 C. 辩证施护 D. 对症护理 E.审因论护 4.中医护理疾病重要的是看 A.症状 B. 体征 C.疾病 D.症状和体征 E.证 5.中医学的“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A.病因 B.病性 C.病位 D. 病的表现 E.邪正关系 6.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心 E.脑 7.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 A.认识疾病的过程 B.同病异护的过程 C.异病同护的过程 D.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 E.护理疾病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 2.整体,即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十分重视人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辩证施护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