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金信幼儿园刘海楠

初读《陈鹤琴文集》是通过爷爷。我大学的专业是教育学,爷爷得知后很开心,因为,爷爷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家中上上下下只有我继承了爷爷的衣钵。临行之前,爷爷送了我一本《陈鹤琴文集》,他对我说:“但凡是搞教育的,都应该有一本《陈鹤琴文集》,这是我最喜欢的书,希望你也喜欢。”那时候,我并不知道陈鹤琴先生是何许人也,信手翻看这本书,便被里面生动简洁的语言吸引住了。儿童心理学、幼稚园课程和活教育等等理论,经陈鹤琴先生一介绍,便不那么晦涩难懂了。现如今,我已然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再品《陈鹤琴文集》,心中装载着满满的感动,感谢,共鸣与思考。

一、感动。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是“中国幼儿教育之父”。后人给予陈老如此高的荣誉,可见大家对陈老的尊敬。陈老不仅在学术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在人格方面,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潘菽先生用“不失赤子之心”来形容陈鹤琴先生,潘菽先生说,陈鹤琴同志是一个很真诚的人,一个很纯朴的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我想只有这样一个“富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全心全意扑在孩子身上,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如此大的贡献。陈鹤琴先生病危时,已不能说话,但他用笔写下了这样几个字:“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当我看到这里时,闭上双眼,想象着一名老者病卧于床榻,提笔颤颤巍巍写下几个勉强辨认的字,心中的感动满溢于怀。献身教育事业对于陈鹤琴先生来说,已然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那个战火纷飞、百业待兴的年代,陈鹤琴先生尽其一生为教育事业奔走东西。、在21世纪这样一个和平安定、欣欣向荣的时代,我们不更应该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微薄之力么!

二、感谢。

如果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十年辛苦不寻常”,那么《陈鹤琴文集》则耗尽了陈老的毕生心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真的非常感谢陈鹤琴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本“神乎其技”的教育专著。我是一名新教师,虽然在大学读了四年学前教育专业,但真正进入幼儿园,所有事情都是从零学起,由于缺乏经验,我碰到了许多问题。每当困惑不解时,我便会去翻阅《陈鹤琴文集》,总能受到启发。特别是《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一文,从政治思想、业务修养、教学技术和优良品质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幼儿园教师。就保护幼儿健康来说,陈鹤琴先生细化了十一点,包括了培养习惯、身体锻炼、合理营养、预防疾病等多个方面,全面而具体,一目了然,实用性很强。陈鹤琴先生通过实践,归纳、总结了这些理论知识,现在已然成为我们实践的指南针。

陈鹤琴先生的造诣不仅体现在学术上,在做人方面同样给我们留下许多恳切的建议。在《生活的哲学》一文中,陈鹤琴先生提出十个“经常”、一个“假如”与三个“当”,透过这些,我们看到了陈鹤琴先生的风骨与豁达:经常记住别人是对的、经常保持乐观、经常注意去交好朋友、经常要自我克制……这几句话看似平常,实则饱含做人的道理,为我们学做人、做好人点燃一盏指路明灯。

三、共鸣。

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有一定的教育理想和抱负。当看到《对于儿童年实施后的宏愿》一文时,我满心激动,因为我强烈地感受到:对于幼儿教育,自己有许多看法是和陈鹤琴先生一样的,特别是有关教育公平的愿景。教育公平一直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在旧中国,

教育的不公平不言而喻,现如今,剥削阶级早已不复存在,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孩子们受教育的情况不断改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据调查,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达56.6%,说明我国还有近一半的适龄幼儿上不了幼儿园,这个情况不得不令人担忧。我与陈鹤琴先生一样,“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

四、思考。

陈鹤琴先生为我们留下的精神硕果,几乎可以运用到平日里遇到的所有教育问中去,但是,如果忽略幼儿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中理论,则是暴殄天物了。陈老提出的“活教育”理论是他的思想精髓。21世纪的今天,我们如何以做带学、以做促教,将孩子们引领入大自然、大社会,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学会做人,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比如陈鹤琴先生强调“做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今社会如何实施?战火和动乱离和平年代的孩子很遥远,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他们,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换一种方式,我们班级尝试了这样一种方法:班上幼儿都有出去旅游的经历,我们便以“我去过的地方”为中心,通过谈话活动和照片展示,在幼儿心中埋下热爱祖国的种子。

我以为,想要活学活用陈鹤琴先生提倡的“活教育”,成功的关键是立足幼儿实际的思考,因此,不论何时,了解孩子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教师歌》中这样写道:“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子。你不能教导小孩子,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子。”这首歌是陈鹤琴先生儿童观与教育观的真实写照,我要以陈鹤琴先生为榜样,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扎根儿童,“变成小孩子”,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份绵薄之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求富贵,但求问心无愧。

读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最近我又重新读了在大学时候学习过的《学前教育概论》里面重点看了陈鹤琴的教育理论,我觉得我们身为现代人思想却是老套得不得了,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向陈老前辈学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鹤琴的活教育。

理论提出:传统的“死教育”只让儿童死读书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

曾经我看过卢梭的《爱弥儿》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出自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懂得什么是真、善、美。所以引导孩子们一起投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人间的“真、善、美”才是最重要的。

这忽然让我想起春秋时期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觉得应该引导孩子们一直保持这个善良。荀子提出:“人之初性本恶。”所以要引导孩子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延续至今,陈老前辈的活教育就是要我们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孩子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教育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而是引导孩子真正去了解这个社会。比如:本学期进行的海洋主题教育,我们就是从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的家乡,然后请孩子们进行剖鱼的活动,孩子们就是走进了大自然。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儿童做人。教育要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做人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内在的兴趣、学习的方法、人生的技能。

说到完整的人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续爱的教育》里面很多的很多的优秀品德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故事和历史为载体的。所以我也开始学习故事里的主人公将我看到过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们。比如我们班的孩子总是容易哭泣,碰到一点点的小挫折就流眼泪,于是我

向他们讲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告诉他们我们其实已经很幸福了,要向海伦凯勒一样坚强。所以现在我们班很多小朋友都变得较往坚强了。我也一直和孩子们说我们在一起要相亲相爱,相互之间要谦让,特别是男孩子要学会让着女孩子。这话让我们男孩子很受益,有一次,一位男孩子的妈妈和我说:“上次在我们单位时,他坐在座位上,然后来了一位比他大的女孩子,他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请她坐下,问他原因,他说,男孩子要让着女孩子。”我忽然发现,孩子愿意接受我的建议,我觉得也是挺开心的。无论是童话里,还是在任何的故事里,善良的人总是会有好报。所以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引导孩子们做一个善良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在平时的晨间谈话中,我也是将生活中看到的不好的现象,告诉孩子们,希望他们记住将来长大后也要像现在一样,遵守最基本的礼貌,“不乱丢垃圾”“学会排队”……

让儿童在“做中学”。“活教育”主张解放儿童的身心,“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都应该让他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应该是家长做不到,一直惯着养,所以请孩子帮忙做点小事的时候,他们就不愿意了,于是便和我们老师交流:为什么家里这么懒?当听到幼儿园里很勤劳的时候,他们很震惊。于是在平时的交谈中我们又增加了:在家里的时候也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愿意帮助家里的人。并且和家长沟通好,不要因为孩子做得慢就运用包办政策,越慢越要给他锻炼的机会。于是有些小朋友在家的时候也愿意帮忙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纲要》里提出:教育要贴近生活,要进行“生态化教育”所以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首先要是我们周围生活中的,是孩子们知道的,才能进行活动。

课程内容要相互关联。儿童的认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课程的编排要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方便孩子的记忆和理解。

富于弹性的课程。儿童生活环境不同,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强求一致,要适应各地自然、社会等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

强调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幼儿园和家庭一样,都是幼儿教育的场所。幼儿园要与家庭密切联系,注重“家园合作”。

发现“童年的秘密”。儿童不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

很多成年人觉得幼儿很小,往往忽略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不能用狭隘的目光看待幼儿,应该用完整地眼光去看待他们,相信他们、尊重他们才是最重要的。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由于儿童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因此,成人只能帮助儿童发展,却不能代替儿童的发展。教师只是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我们可以从孩子们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行为。孩子们也可以从孩子们想法中,得到反思,学会新的知识。强调“有准备的环境”。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填鸭式”教学。把握儿童的敏感期。幼儿在不同的年龄中有不同的敏感期,抓住敏感期就能事半功倍完成任务。教师是“导师”。

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养。

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不设课程表。混龄教学。丰富的教材,即教具。

在每次活动中,为孩子们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孩子们在进行活动的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所以教师不能偷懒,在每次活动前,就应该准备好丰富的材料。排除奖惩制度。

幼儿园时期应该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应该去引导,所以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和蔼的态度,真诚的爱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如果用奖惩制度,会让很多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海燕分二班於哲伊

《陈鹤琴全集》

我认真地读完了《陈鹤琴全集》,感受颇多,陈鹤琴现身是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阔者和奠基人。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如今的幼儿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陈鹤琴老师提出了“活教育”的口号,他主张“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才能教育小孩,实行一套完整的儿童教育原则。陈鹤琴老师批评就教育是“死教育”,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不问儿童是否了解,不管与时令是否合适,只是一节一节课的做,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书呆子”。“活教育”则反其道而行之,要向大自然十大社会学习。他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十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认为,“大自然十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而书本上的知识却是死的书,间接的书。活的书比死的书要好,直接的书比间接的书要好。间接的书本知识只能当做学习的副工具,国语、常识、算术都是副工具,它们只能作为“活的书”的一种补充。所以他说:“现在我们在这里主张大家去向大自然十大社会学习,就是希望大家能把过去‘书本万能’的错误观念抛弃,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

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他认为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对于他的道德、学问及从事的事业有很大影响。中国人身体素质不好,具有健全的身体,更为重要。

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当时中国“凡百具废”,而过去的教育培养的人不重视建设的能力,因此更重视培养建设的能力。

第三,要有创造能力,一般文人学士,摇笔呐喊的能力本领虽有余,而创造的能力则不足。时至今日,我们急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能力,他一向认为儿童本来就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只要善于启发诱导、教育和训练,创造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在团体活动中,常缺乏合作的态度。所以,我们对于小朋友要从小就训练他们合作团结,才能使他们配做一个新中国的主人翁。

第五,要有服务精神。他说:“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设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义。”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要教育儿童知道应该帮助别人,知道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陈鹤琴先生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活教育”的教学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活动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即重视直接经验,不重视间接知识。“活教育”把直接经验当作为人们进步的最大功力。陈鹤琴先生还详细阐述解释了“活教育”的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自己做,但是儿童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当教儿童怎么学。鼓励儿童去发现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等等。”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思想。

陈鹤琴先生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知识,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动教育的教材,一方面因为大自然,大社会就是知识的来源,它提供儿童的知识是最主动直接,形象鲜明的,它避免了任何形式化的环节和人为的扭曲,便于儿童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切合儿童的生活,这种教育最能激化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喜欢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活动。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生活的环境,直接拿儿童热衷的事物来做教材,有利于儿童加深对生

活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也正是如今人们倡导的课程内容。陈鹤琴先生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但并不完全否定课本,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的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他相信:“小孩子聪明的很,小孩中有许多瓦特,牛顿,爱迪生。”因为反对剥夺了儿童自由,反对教师越俎代庖,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重视儿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同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础精神。而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精神,更是如今的新课程理念所大力提倡的。

陈鹤琴先生倡导的:“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生活是完整的,在生活中自然地融入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内容。生活又是多变的,孩子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主动又有趣的变化。我们从孩子的生活入手,从孩子身边的生活中去摄取营养,这将是一个有效地途径。

例如:我班孩子进行“好吃的水果”活动时,就受了陈鹤琴先生得生活化教育的启发。我让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水果,让他们自由仔细地去感受每一种水果的味道,敏觉,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及好奇心,由于水果是孩子生活中极其熟悉且喜爱的东西,因此孩子从来没感到自己在学知识,有感到自己处于快乐的生活游戏之中,而这样的活动也自然地融入了领域的学习内容。这就是陈鹤琴先生说的“活教材,活教育”。现在的孩子整天住在高楼里,就更应该亲近大自然,融入社会。不仅是为了教育,也是为了扩展孩子的生活,陶冶孩子的心灵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后感及心得(精选多篇)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后感(精选多篇) 去年授市教研室之托我园买了两套《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今年暑假我拿了一(更多请你搜索)本在家看看,初读张雪门老师的教育文集,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虽然我的文学底子不好,但也感悟到了一些东西。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雪门其人。 张雪门(1891-1973),浙江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说,“北张”即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 张雪门作为一名著名幼儿教育家,他写的幼儿教育文章,他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集上卷里教师里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身,原是一种生命!担任幼儿园的教师,就是负担这一生命去生长的细胞体。教师是负着教育地使命,在人生道路上正在前进的人,本身就不会有停顿的想象,学识经验随时随地地吸收着、受用着、生长着、哪里容得下足息的地方?”是的,作为教师,学习是无止境的,要做到终身学习。教师应具有的人格修养1、立志。2、省察。3、力行。4、选择环境。教师不但须要有伟大的人格,且须有健全的学识。学识修养,断不是仅仅只限于在校时所得的一些,应该与时俱进。否则材料已经变得不新鲜,除去旧把戏又没有别的,渐渐就要感到职业的乏味,以后也就会淘汰。

幼儿教师的职业很伟大,幼儿的生理如嫩芽,其心理又如素丝,日东则东倾,日西则西倾,其染色容易,也正和嫩芽向阳一样,我们的工作又如自己种的一丛花,看着它发芽,看着它长叶,看着它含苞,看着它开花结实,天天生态不同,多用一分培养的工夫,便立刻又一分的效验现出来。指导幼儿园的儿童,正是这样。儿童可塑性大,想教他怎么样,自然会怎么样。只有指给他一条路,他自然会往前跑,他跑路的速度,常常出乎意料。他们的天真烂漫,有多少情分给他,他自有多少情分给你,只有加多,绝无减少。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肩上的责任也重大,幼儿园里的一颗颗幼苗得靠你去培育、去呵护,他们才能茁壮成长。使他们开得更加茂盛。 我们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要充满信心,如果感不到重要,或虽感到重要而自己没有兴趣,应该放下幼儿教育的担子,另找有兴趣及重要的职业去干,不要勉强再走这一条路。如果感到,你诚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和自己个性合宜,就当立刻打上裹腿,努力猛进。 读了他的文章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为张雪门对孩子的热爱而感动着。因为心中有爱,所以他才有自成一体的教育体系和观点。作为今天的幼儿教师,我们更应爱岗敬业,在工作重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使幼儿教育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教师应看清自己职业的重要,平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使自己具

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

观《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有感 2020年6月,我园开展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全片分为5集。介绍了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先驱者、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理论。在大学时期,就了解过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再加上这次的学习和工作后的一些实践和经验,简略的谈谈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而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我在实践过程中,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的教育不仅孩子会乐意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非常好。由于学龄前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较为直观的事物,如果我们多带他们到外面大自然中走走,他们的收获通常都比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看着挂图或是多媒体要多。 为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我园一直提倡幼儿能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所以我们一直让幼儿定期去参加“重阳敬老”和“走进社区”的活动,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到了一些与他们不一样的人群,从开始的有些害怕、不愿靠近,到后来的每次都会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节目,为他们捶背捶腿……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关爱情感的萌发和提升,而这也是在教室中无法达成的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社会是个大课堂,我们要引领孩子们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更多、实践更多。 陈鹤琴先生还提出了一个做中教,并在此过程中求得进步,教师和孩子都来做,必要时给孩子提供帮助。“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共有十七条教学原则,而这些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的。 就像在区域活动中,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并在各个区域中做他们想做的事,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孩子,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暗示,让他尝试自己

读陈鹤琴《活教育》有感

读陈鹤琴《活教育》有感 作者: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幼教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会让孩子死读书本,而“活教育”就是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以“大自然”为活教材,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在活动设计时也尽量让幼儿多参与,多动手。幼儿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依陈鹤琴看来,我们的教学要活“做”就起着纽带的作用,通过“做”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把知识和技能联结起来。根据过往的一些经验,回想自己的教学实践,让幼儿多“做”的例子是很多,不管上的是什么课,音乐课让孩子多拍、多唱、多跳,科学课让孩子动手做简单的实验,学习记录的方法,美术课多涂、多画。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这条原则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常用、普遍的一条原则。以后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更应该让幼儿动手为自己服务,以提高他们自身的生活自己能力。本文将就如何去运用“活教育“从如下几点阐述。 一﹑把握兴趣点 教师通过媒体、实物、以及开放性的提问等方式,引导孩子发现事物的变化。当孩子发现这一特征后,都感到非常的兴奋,于是教师立即抓住这个兴趣点,来挖掘更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通过图片、媒体,让孩

子细致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师幼在共同探索过程中,寻求答案,并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师幼间的情感交流。当孩子对事物的变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抓住机会,把孩子的兴趣点推向更高的层次。如教师让孩子独立思考或画出事物的变化过程,虽然有的孩子画出的物体形象不是非常的形象生动,但毕竟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体验。教师积极的鼓励,适当的点拨,能更加激发孩子们的创作与想象。只有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才是真知识,只有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教师提供一个充分的“活”的空间,给予孩子自我发现的机会,从而让孩子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点我深有体会,现代教学采用了媒体教学,改以往书本教学为主的方法为媒体课件或实物教学,这样更开阔了孩子的视野,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媒体教学进行了一次教学展示,我运用大量的媒体课件让孩子们观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提问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思维特别活动,给这节活动课增加了很多的闪光点,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替代教学 陈鹤琴说,玩是孩子的天性,你没有东西给他做,他就要破坏,就要捣乱。所以我们要他做,要他建设,要他创造。 经常,一些顽皮的孩子会给老师带来许多麻烦,让老师感到头痛。其实,孩子是活泼好动的,我们要有事情让他做,让他在“做”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自我提高,学会自我服务。如课间休息时可以提供图书、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书心得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书心得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关于体德智三育都从小好好学起。”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的教育观念。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读了陈鹤亲先生的《怎样做小学教师》,深受启发。 陈老的教育思想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大理论,细细读来着许多的思想都是陈老一生工作经验思考的精华。特别让我感动的是陈老的任何一条箴言的提出都是从小处入手,从排队的问题到礼貌的训练,以及教室里的布局和桌椅的摆放,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小问题,陈先生都事无巨细地进行了详细的要求。例如教室里展板的高度,并不是以好看为首要目的,而是要求既美观又便利,教室的门吱吱呀呀的响动这些让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陈先生也同样关注到了。“爱生”的理念融入在陈先生的思想中。这样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诸多细节:我们教

室里的讲台边、橱柜角上的护边、护角;我们教室门上的防护包边;我们精心倡导的六项儿童礼……这些不都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的践行吗? 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做教育也好,做教师也好,无论何时都不能忽略细节、忽略最微小的根本,从小处入手,把点滴做实,也是功德无量的吧。

陈鹤琴著作读后感

读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有感 合上面前这本微微泛黄的书,我的心里久久不平静,很后悔以前的自己对于孩子的傲慢与偏见,但我也深深佩服鹤琴老先生对于孩子深刻爱与理解,而这正是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的必备条件,所以我把自己读这本书时的一些收获与感受记录下来,希望能应用到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一.容简介 《儿童心理之研究》是鹤琴先生以其长子一鸣为观察、研究对象,运用文字记录和摄影的记录方式,进行长达808天的连续追踪观察,取得第一手的资料编撰而成。书中论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儿童发展的一般程序,儿童身体(主要是感觉器官)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动作的模仿与拟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 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直接相关的器具──玩具,儿童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好奇心、惧怕、哭,儿童的学习、言语、美感、绘画、思想的心理特征,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差异,特殊儿童(主要是耳聋和口吃儿童)的心理缺陷及矫治,以及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和历史等。书中还配有大量的系统反映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照片及图表,而且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十分重视儿童期在人的一生中的意义。他认为,人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儿童时期开始发展,所以人的儿童期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此外,儿童期对社会和家庭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 阅读收获与感受 (一)关于幼稚期意义的感受 在书中鹤琴提到“儿童期”的意义解释道:“环境愈复杂,儿童期愈长,学习的机会愈多,天赋的智力发展发展愈快,然后才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所以人的儿童期实在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他还将儿童期的作用形容为“改进家庭、改进社会和促进文化的原动力。” 我觉得作为幼儿园老师,要想尽职尽责,首先要懂得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有一种使命感:我们将来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这一时期是人一生当中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预备适应这复杂社会的重要时期。但是,在我们传统观念中却认为孩子是一白纸,可以任意涂抹,或是按照我们大人的意愿去“强逼”着他们学习一些我们自认为对他们将来好的东西,到最后往往事得其反。实际上孩子的心理发展与身体发育一样都有其在发展的规律,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和衡量他们的某些行为,相反,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去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这一点我会在对“好奇心”这一章节的感悟中具体说明)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学习的东西,这样岂不是更好? (二)关于模仿的启示 众所周知,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可是儿童喜欢模仿哪些东西?他们又是为什么喜欢模仿呢?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孩子们的

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认识讲解学习

对陈鹤琴“活教育” 思想的认识

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认识 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陈鹤琴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 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形成了完整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活教育”理论体系, 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在此文中,从教学目的、课程论、教学 论、师生关系等不同的方面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活”进行了阐述,以为更多 的人认识陈鹤琴先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活教育做游戏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他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即“活教育”。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活”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活”的教育目的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何谓“做人”?我们都知道,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即一个真正的人的存在是脱离不了社会的。陈鹤琴认为“做人”包含两个要求:其一,热爱人类;其二,热爱真理。前者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和珍惜,后者则体现了对人类共同生活准则的认可和维护。在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时期,正是中国的黑暗期,社会动荡混乱,民风日下,人情冷漠,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们信仰观念也处于一个混沌迷乱的阶段,何处是真理,哪里又还有真理。很明显,对于当时扭曲的社会扭曲的人来说,先学会“做人”是非常必要的。 何谓“做中国人”?这是活教育的深一层目的,带有明显的民族性,陈鹤琴希望通过教育来挽救危难之中的祖国,而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时的社会大众已经变得思想麻木,在帝国主义的摧残与军阀混战的折磨下,民族意识已经淡薄,即便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开始后,广大有志青年虽然义愤填膺,但也只有一部分人才能真正认识到民族意识的内涵,许许多多中国青壮年还是做了日伪军、汉奸,所以,从小开始让幼儿明白怎样“做中国人”是促进民族觉醒的有效选择。 何谓“做现代中国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先生认为“现代中国人”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这是“活教育”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基于“做人”、“做中国人”实现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的。中国遭受了近百年的殖民压迫和破坏,虽然做出了一些努力去改变落后面貌,比如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及制度,并且也进行了数十年的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但社会和大众的落后面貌仍未改观。因此,陈鹤琴先生希望培养更多的现代中国人,通过救国图强和科学民主启蒙去改变这种现状。

读陈鹤琴《家庭教育》有感

读陈鹤琴《家庭教育》有感 自从读了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一书后,感慨挺多的,方才发现我们教育孩子的诸多错误的地方。我深深地感到《家庭教育》这本书拜读晚了,以前对于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太随意了,现在我也深知教育孩子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科学学问。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 在《家庭教育》这本书中所提及的很多方面的内容,放在当今社会依然实用,不愧是一本被奉为经典的家庭教育类好书。此书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以及贴近生活的实际经历,不仅介绍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而且列出了若干的教诲原则与办法。全书共十三章,从儿童的心理;学习的性质和原则;普通教诲法;卫生习惯;游戏与玩物;游戏就是任务,任务就是游戏;告诉你为什么孩子怕和哭;怎样学习待人接物的、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怎样责罚儿童;怎样使孩子的精力格外充沛、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等十三个方面探讨了生命生长的历程、以及父母的职责、儿童的养育。她还在这本书中对于“怎样做父母”这个问题进行了五次阐述,书中具备了很多的精辟见地和育子的实践经历。 书中详细地讲述了家庭教育的诸多原则,从一个经历过这些的人的视觉,在生活中,结合其他父母的经历以及经验来谈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停止教育,十分实在牢靠。书中罗列了大量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案例,显而易见的是想通过不同案例的展现,去震动父母去思考——好父母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作者没有向我们长篇累牍的介绍开发孩子如何智力、怎样培育孩子技艺、照顾孩子生活的好方法,而是不断的提醒我们,孩子是一团体,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虽然他们的想法不成熟、他们的情感很依赖,但他们和大人一样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关爱。在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后,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生长,解答他们的困惑。一方面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关爱自己,审视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让他关爱家人、同学以及其他需要关心和爱护的人,学会正确评价他人,要用积极、主动、开朗的心态面对一切。 如今的小小大人们聪明,活泼,也很大方,同时好胜性强,自信心也很强,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当他们真正的面对困难以及挫折的时候,往往显得那么无助和束手无策。现今社会,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姓名张翠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伦理学指导教师钱焕琦20070429中文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儿童心理研究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本文对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其“活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形成和发展过程概括总结了“活教育”思想的内容揭示了“活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史发展的历史价值从而提炼出“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也是其长期从事中国化新教育运动的实践结果。研究与了解儿童、热爱与尊重儿童是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内容还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及教师观。当前随着“儿童优先”道德观的提出以及幼儿教育的科学化要求幼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我国当前幼儿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解决这些误区可以借鉴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理论从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教师素质以及家园共育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今的幼儿教育改革力争早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幼儿教育改革“”“”‘‘’“’“’’…’’’“’’“”“”Ⅱ果。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9?9、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辱匡霪簟日期』回上仁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盈鍪聋日期型叫刖昌陈鹤琴浙江上虞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五四运动后我国新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系统地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教育。“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其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中国化新教育创造精神。应该肯定这种精神不仅具有破除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之意义而且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他的贡献为世人所瞩目有“中国的福禄贝尔”和“中国幼教之父”的美称。中国人曾一度被外人讥为“东亚病夫”陈鹤琴早年就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强弱与国民性的弱点有关因为国家的强弱决定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国家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发展因此他在年一改学医的初衷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他先是在美国学习了五年五四期间他应邀回国开始了他的新教育的创业。从年月陈鹤琴始任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之后的八年时问是他奠定教育事业和“活教育”思想酝酿与提出时期。期间他投身教育改革译介西方理论、新方法并以长子一鸣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长达天的系统观察、文字记录探索总结中国儿童心理发展及其教育规律之后陈鹤琴又酝酿并实行新的教育研究计划开始了中国化幼稚园的执着求索。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一鼓楼幼稚园并对幼稚园进行课程、读法、教法及设备等方面的实验。虽然实验进展一波三折但实践证明这一持久的教育实验克服了中国幼稚园的外国化弊病并从理论高度总结出中国化幼稚园教育的宣言书一《我们的主张》。这一时期“活教育”思想的轮廓己初步形成。年代末陈鹤琴在《小学教师》发刊词中重述了陶行知十年前对中国传统死教育的描述“教死书死教书教书

2020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篇

2020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篇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本分享一 闲暇之余,读了意大利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它揭开了儿童成长的奥秘。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最生动的著作。 儿童天生具有秩序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之前,我们并不太在意,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有了新的感受。大人都自以为是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会去考虑儿童的感受,这样就会违背儿童的心理愿望。年幼的初生儿将用啼哭来表示抗议,稍大点的幼儿园小朋友就会大胆说出来,到了小学阶段的儿童,甚至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因此,我们要根据儿童天生具有秩序感这一点原则,多考虑儿童的感受。特别是书中讲到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提防,凭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紧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从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成人往往将一切事务全部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当孩

观后感 陈鹤琴

观后感 看了陈鹤琴视频后,感觉受益匪浅。陈鹤琴先生是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阔者和奠基人。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如今的幼儿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而看完以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课程的"生活化"。 正如陈鹤琴先生倡导的:"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生活是完整的,在生活中自然地融入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生活又是多变的,孩子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又有趣的变化。而我们所实施的课程能否做到"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呢"?如果我们从孩子的生活入手,从孩子身边的生活中去汲取营养,这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还有让我启发深刻的是陈鹤琴先生还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但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似乎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林立的高楼,挡住了他们的视线。其实孩子们对于神秘而亲切的大自然充满了憧憬,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也是他们学习的最好课堂。因此要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释放,尤其要带领城里的孩子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这不仅是为了教育,也是为了扩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更是为了他们稚嫩心灵的陶冶。 当今社会已越来越朝着社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也给我们的课程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只局限在幼儿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环境和社会资源。如果能将幼儿园的教育真正地与家庭、社区整合起来,这样的教育合力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身处多功能的社区,有着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就要经常组织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陈鹤琴认为,要善于激发孩子做事的主动性,不必要去命令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而要启发他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学前106 吴佳程 45号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启示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及启示 陈鹤琴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近代教育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他是我国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陈鹤琴自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的教育实验,直到1947年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是陈鹤琴产生了“活教育”理论?陈鹤琴针对陶行知揭露旧教育的情形:“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决心是这种腐败的死教育变为先进的、自动的、有生气的活教育。其表述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其中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在目的论中,第一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这与当前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排第一位的观点是一样的。关于课程论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书本万能的旧观念则形成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活教育的方法论,主张“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活教育重视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主张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幼儿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就得到了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了事物的性质。

从上可见,活教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对封建就教育的有力批判,也是抗日战争烽火下催生的精神体现;活教育是对欧美新教育的吸收和再创造,更是陈鹤琴长期教育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尽管或教育理论有其历史和领域的局限,但却非常适宜于学前教育领域。 不可不承认的是,活教育理论在强调“做”的同时不可忽视了系统知识教学;忽视了书本知识的学习,否认间接经验的作用。儿童教育要全面和谐发展。儿童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在当下社会里学前教育有五大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要求幼儿的教育活动要围绕这五大领域展开。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灵活的使用教育方法的科学化要求。组织活动,要考虑儿童的需求,依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利用游戏和自由活动吸引幼儿,提高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

幼儿园课程读后感

幼儿园课程读后感 读《幼儿园课程》有感 前段时间问同事借了一本《幼儿园课程》的书看看。 曾在《纲要》中看到过关于课程的一些内容,但《纲要》中只提到了“新知识观与幼儿园课程内容”并未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这次拿到书后我认真地阅读了里面的内容。 知道了什么是幼儿园课程,详细的了解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特别是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五指课程,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作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 “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 “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教育观原则一直指引着我们对课程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 读了《幼儿园课程》后,使我能对幼儿园课程有了初步的

认识和理解。 路还很长,还需不断学习、锻炼。 我也会尽力,努力学习的。 《幼儿园课程》读后感 课改以来,幼儿园课程问题的研究也就摆上了我们的案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省基本幼儿教材的使用框架下,摸索适合老师转变观念,满足幼儿自我发展需要的课程模式,呈现了几个阶段的变化。 如:从注重目标到注重过程的变化;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幼儿的学的变化;从集中活动居多到开放活动居多的变化;从预设活动为主到生成活动的介入的变化等。 这些都说明大家在创新幼儿园课程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幼儿园课题的一系列活动中,大家都多少对幼儿园的课程新理念有了些许收获。 但是,我们要推进幼儿园课程朝着有自我特色方向迈进时,总是感觉水平有限,难度较大! 今又认真学习了《幼儿园课程》一书,对幼儿园课程这一概念从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梳理即将要在园内确定的游戏化特色课程,为我园特色课程的行动研究方案提供了更准确和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可将其作为在下一步实施行动的过程中,研讨培训的支持工具。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任何模式的课程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人生的启航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仪征市真州幼儿园惠立夏 一、著作名称 《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 陈鹤琴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二、名句摘抄内容 “我们晓得栽花有了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载得好。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的好。育蚕有了育蚕的学识技能,蚕才能育的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鱼、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学识技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来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好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司空见惯。” “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的,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他非常来的倔强,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有时候,他睡在床里哭喊,你不晓得去抱他起来摇摇他好呢,还是让他大哭大喊的好!” 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总结出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 1.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 “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弄。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到嘴里去。……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做声以取乐,现在他要背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2.小孩子是喜欢模仿的

陈鹤琴教育箴言读后感1611

陈鹤琴教育箴言读后感 《陈鹤琴教育箴言》读后感《陈鹤琴教育箴言》凝聚了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智慧。 这本书从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化传承等角度,阐释教育的原理、本质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陈鹤琴先生是一位堪称大师的人物,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改革者,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符合国情,具体全面,可操作性强。他毕生致力于幼稚教育,创办了鼓楼幼稚园,将国外最先进的幼稚教育理念和方法本土化好落地实践,实现了他报国为民的高尚理想和情操。陈鹤琴先生不愧是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虽然是几十年前的思想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当然时代局限性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活教育的伟大不会受到影响。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一些原文句子较为有感触。儿童有时对于教师们布置的环境,也不很注意。因此我们一定要帮助儿童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儿童能认识环境,接触环境,以至创造环境。老师每一次在区域或者大环境中更新了材料,都是有必要给小朋友介绍的。而且应该要思考:环境布置和区域材料的投放真的是以幼儿为本进行的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孩子们真正参与环境的布置,并让环境为幼儿服务,我们任重而道远。比如不说纸屑不应随地乱抛,而说纸屑投入纸篓,这就是叫学生去做,不是单单把禁止乱抛纸屑的标语,贴在墙壁上就算了事的。这种教法是训育上一个大大的转变,希望国内从事教育的人们,加以特别的注意!人们往往都乐于接受积极事物,所以鼓励教育比否定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大社会也是儿童的世界,家庭怎样组织的,乡镇怎样自治的,社会上的风俗习惯怎样形成的,国家怎样富强的,世界怎样进化的,这一切社会的实际问题,都是儿童的活教材。自然的东西最纯粹,最真实,最容易让人亲身接触。亲身经历过的记忆最深。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教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是软性的,实际上小孩子是愿意改进的。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很费时间,你要花一点心思去对付。最容易做的是一种消极命令。你看见一个肮脏的小孩子,不知不觉会说他、 会骂他,教他这样做、那样做。这种硬性的教育,是不彻底的,是暂时的。积极暗示是比较难做,而收效实际上是很大的。碰到小朋友某一陋习或者有什么做不好的事情,不要直截了当的当众批评指责,反而是用积极的暗示,通过表扬做的好的小朋友,让做的不好

读《陈鹤琴教育论著选》有感

读《陈鹤琴教育论著选》有感 寒假我拜读陈鹤琴先生的大作《陈鹤琴教育论著选》,感慨万千,受益匪浅!陈鹤琴先生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活教育”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纲领。 “活教育”的课程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把大自然十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他们去学习。幼儿在学习中要走进大自然大社会这个大课堂。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各种事物与现象都可成为孩子探索的对象。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应带着孩子走入大自然、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教师可以利用春游和秋游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孩子们对动植物有着特别的情感,教师可利用此机会让孩子观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探索自然界中的沙石水土等等,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我们还组织孩子走进社区和户外活动,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课外资源,如儿童科学博物馆、动物园、水族馆和天文馆等,那里环境轻松、愉快,可以为孩子提供很多非正式的科学活动。这些机构通过“动手做”的活动与学校在科学等领域建立了联系。如带领孩子们去蔬菜园地,让种植员给孩子们介绍各种蔬菜;带领孩子们走进农场,认识各种牲口;带领孩子们走进果园,自己动手摘橘子、桃子等;带领孩子们参观污水处理厂,让孩子了解污水是如何处理的。孩子们从狭小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教育场所变得更广阔。 如在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蔬菜》中,我们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有哪些蔬菜,蔬菜都有些什么颜色?蔬菜是从哪里来的?蔬菜有什么作用?如若把教学场所局限于教室,以图片呈现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必定不理想。所以我们就带领幼儿去参观蔬菜园,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各种蔬菜。由于幼儿都没有参观过蔬菜园的经历,因此每个人都显得很兴奋,都迫不及待地向同伴介绍自己认识的蔬菜:“看,这个是西红柿,我最喜欢吃的。”“这个是黄瓜,我吃过的。”“老师,这是什么蔬菜啊?我没有吃过。”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多么强烈啊!“我知道,这是土豆。”“原来土豆是长在土里的啊!”“看,西红柿是长在树上的。”“原来荷花的根就是藕呀!”随着孩子们的阵阵惊叹声,他们的好奇心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学习兴趣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还有一些我们都不认识的蔬菜,就去请教种蔬菜的人,请他们为我们讲解。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幼儿对蔬菜

读陈鹤琴活教育有感

读陈鹤琴活教育有感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读陈鹤琴《活教育》有感 作者: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幼教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会让孩子死读书本,而“活教育”就是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以“大自然”为活教材,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在活动设计时也尽量让幼儿多参与,多动手。幼儿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依陈鹤琴看来,我们的教学要活“做”就起着纽带的作用,通过“做”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把知识和技能联结起来。根据过往的一些经验,回想自己的教学实践,让幼儿多“做”的例子是很多,不管上的是什么课,音乐课让孩子多拍、多唱、多跳,科学课让孩子动手做简单的实验,学习记录的方法,美术课多涂、多画。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这条原则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常用、普遍的一条原则。以后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更应该让幼儿动手为自己服务,以提高他们自身的生活自己能力。本文将就如何去运用“活教育“从如下几点阐述。 一﹑把握兴趣点

教师通过媒体、实物、以及开放性的提问等方式,引导孩子发现事物的变化。当孩子发现这一特征后,都感到非常的兴奋,于是教师立即抓住这个兴趣点,来挖掘更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通过图片、媒体,让孩子细致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师幼在共同探索过程中,寻求答案,并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师幼间的情感交流。当孩子对事物的变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抓住机会,把孩子的兴趣点推向更高的层次。如教师让孩子独立思考或画出事物的变化过程,虽然有的孩子画出的物体形象不是非常的形象生动,但毕竟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体验。教师积极的鼓励,适当的点拨,能更加激发孩子们的创作与想象。只有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才是真知识,只有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教师提供一个充分的“活”的空间,给予孩子自我发现的机会,从而让孩子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点我深有体会,现代教学采用了媒体教学,改以往书本教学为主的方法为媒体课件或实物教学,这样更开阔了孩子的视野,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媒体教学进行了一次教学展示,我运用大量的媒体课件让孩子们观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提问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思维特别活动,给这节活动课增加了很多的闪光点,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替代教学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在认真拜度了《陈鹤琴全集》,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专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试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幼稚教育概论》等书,在幼教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让儿童死读书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并告诉我们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工作之后,重拾《陈鹤琴文集》这本书,温故而知新,对他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一、儿童玩具与教育 我们从小玩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却从没有想过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它却真真实实的交给了我们无数的没能从课本,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各种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会成为孩子们的玩具。由此可见,玩,对于孩子而言是多么重要。陈鹤琴在文中说“小孩子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很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满足玩的欲望。”而这些玩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玩具了。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寓教育于游戏呢?孩子究竟要怎样玩才能玩出意义呢?教师以及家长怎么才能做好孩子“玩”的支持者、帮助者、保护者和游戏的伙伴呢? 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玩,要有好的玩具。这些玩具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满足孩子的需要,与他们的爱好兴趣相一致,更要安全,耐用。而孩子玩的场地,例如房间、公园的草地、儿童游乐场等,也都要仔细选择,找到最适合的。再有就是成人的帮助与指导,激发他们玩的兴趣,教会他们怎么去思考,或者如何让游戏更加好玩等等。此外我们还要细心的观察幼儿,及时发现他们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再给予正确的指导,教会孩子从正确积极的一面来玩游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去做的是教会孩子怎样玩,而不是带领孩子玩。 二、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方法论,包括十七条教学原则,而这些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的。其中第一条原则是这样说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他向我们提倡鼓励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使孩子进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在活动设计时也尽量让孩子多参与,多动手。孩子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条原则在如今依旧非常的适用。 如在幼儿园每天的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中,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并在各个区域中做他们想做的事,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孩子,给与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暗示,让他尝试自己解决,这类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突出了“做”字和“活”字,使幼儿能够在一个处于主动学习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儿童的操作活动即“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 时至今日,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仍然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迪。他的理论主张是深刻的,阐述又通俗易懂。时代变了,教育的一些因素也变了,但是热爱儿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923年创办可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是个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反对思教育,提倡活教育: 教育的三大目标: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1)教育观:必须以“自动代替主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 (2)教育目标:实现或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 (3)教育内容: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 (5)教育原则:活教育的17条原则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 3.幼儿园课程理论: (1)课程的中心:陈鹤琴反对幼儿园课程脱离实际,主张将儿童的环境——自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作为幼稚园课程系统的中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 (2)课程结构: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项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3)课程的实施: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他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的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我国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他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惊声,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