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1]

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1]

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1]
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1]

【社会学研究】

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

赵定东①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杭州 310018)

摘 要:道义社会作为社会学类型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当代中国利益相对均衡下的系统整合,是强国家、强社会发展模式雏形实现的良性体现,也因此成为分析中国当代民生工程建设的理论前提。其内涵是:第一,道义社会是以明确的国家、社会和个体责任为主体和基础的;第二,道义社会是以情感、道德等软性力量为主要社会维系手段和支撑;第三,道义社会是以民众和国家的整体受益和终极关怀为根本的;第四,道义社会是以人的本性为生存基础的。

关键词:社会学;民生工程;道义社会;国家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72(2009)01—0033—12

一、社会学的“类型学”研究与道义社会

类型学(Typol ogy)研究最早是考古学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即是将同一门类的遗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分成类型,研究其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类型学本质上是分析归纳的认识方法,其作用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初级产品,也就是说,使用类型学方法不仅仅可以区别物质文化表象的差异,更重要的还在于运用它可以把握住文化内在的有机联系,使考古学文化类型这样的概念成为具有确切意义的实体。当然,作为一种方法,它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这一点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学上,韦伯考察社会事实的基本方法就是类型学的方法。韦伯认为,理想类型作为认识现实社会的工具,它是为认识某些既存社会事实而建立的一种类型。因此,社会学的类型学,根据韦伯的观点完全是“类型的理想”。

类型分析属意于理想类型的建构。理想类型的建构要求,把历史生活的特定关系和事件集合为一个复合体,而关系和事件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体系,从而显示出这一复合体的“典型性”;同时,为说明这一复合体的“个体历史”,应将关系与事件的因果分析放置于客观可能性的探讨中,遵循经验规则。在此方法指引下,建构理想类型实际就成为建构社会行动类型。此中以目的态度为指引方向的行动范式,又直接以价值为取向。而那些要素性的个别事件和关系的分析,也就不足以说明问题。马克斯?韦伯正是在此方法的引导下,分析某一伦理类型与资本主义发生关系的。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从单个因素上考察,西方发生资本主义的几乎所有要素,其余地区也都具备。但从事件与关系的内在一致性上分析,各文明古国的科学未达到社会普遍认同,未生成普遍应用的公理系统,中国的史学、印度的政治思想、西方以外的音乐艺术、建筑、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权力机制,都不如西方那么严密、合理。西方独具宗教观、经济生活、技术、科学研究、军事训练、法律和行政机关的理性化特征,尤其是能够采取理性化行动类型的社会精神气质———新教伦理的禁欲主义,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复合性发生机制。而在中国,之所以未能结出资本主义这个经验性成果,则与儒家理性地适应此世的伦理观相关。儒家维护现存社会,主张中庸之道,重视血缘关系、剥夺统一人格的追求,从而限制了理性的成长、职业的分途、劳动的合理组织与计算,外加道教的遁世观念的影响,以及有效率的货币制度的缺乏,家产官僚制的低效率行政体系、血缘体系的超法律运作,城

 第11卷第1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1No.1 2009年2月 Journal of Eastern L iaon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Feb.2009 

①收稿日期:2008-11-10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430522)

作者简介:赵定东(1971—),男,湖北当阳人,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研究方向:社会学。

市行会的非独立性,使资本主义无以在中国发生。

马克斯?韦伯的这种类型分析,其特点是:一是以复合体看待伦理与社会的互动,克服了要素分析以局部证整体的局限;二是透过经济现象,在其背后寻找出支持某一经济行为类型的精神气质,克服了要素分析难以抓住问题实质的弱点;三是理论判断与经验事实有着完全的一致性,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在西方发生的必然,和在中国发生的不可能性,克服了要素分析不能说明中西同具某一条件为何西方发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中国却未曾发育而出的缺陷。

以此而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实际上是社会学的经典类型学研究,但作为一般的类型学研究从社会学诞生之始就已经被广泛运用,这在从孔德、迪尔凯姆到现当代中外社会学家的思想脉络中可以清晰显现。

孔德是从秩序、进步的原则出发提出他的社会学类型的。他反对一切空想的、批判的学说,把重整法国革命后社会动荡的希望寄托在工业社会自身的秩序上,最终以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新宗教作为他的社会学任务。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孔德认为,为了获得实证知识,要采用4种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贯穿在这些具体方法中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统一的科学观,即认为社会同自然并无本质的不同,没有必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做出划分。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也成为长期争议的问题。

同时孔德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地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迪尔凯姆根据文明程度将社会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社会类型。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护共同意识,维持一致性。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迪尔凯姆认为,民族越进化,其成员间的差异越大。这种趋势甚至反映在体质上。从大脑容量上看,同一种动物的脑量相互差别小,而人与人的脑量差别大;就人类而言,土人与土人相比,其脑量较之文明人更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装、思想)的内部差异也很显著。因此,近代社会是差异的社会,又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斐迪南?滕尼斯在社会学上的贡献最主要的是发现并深刻阐明在人类的群体生活中的两种结合的类型,用二分法的概念,从人类结合的现实中,抽象地概括出这两种类型: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认为,共同体的类型主要是在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的群体(家庭、宗族)里实现的,此外,它也可能在小的、历史形成的联合体(村庄、城市)以及在思想的联合体(友谊、师徒关系等)里实现。他认为,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等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的。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等作为共同体的基本形式,它们不仅仅是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加起来的部和,而是有机地浑然生长在一起的整体。“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 

一体”。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共同体这种结合的类型早于有的放矢建立的、人的结合的“社会”类型。

帕森斯的意志论行动理论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单元行动,由目的、手段、条件、规范这样一些要素构成,每一种行动都涉及主观目的,并构成行动中的意志自主因素。社会行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4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都有自己维持和生存边界,但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层次控制系统。社会系统是一种行动者互动过程的系统,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社会系统的一种基本结构。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通过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与社会发生联系,制度化了的身份与角色复合体就是社会制度。社会系统必须满足四种基本功能,即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潜在模式维系,在组织上产生功能分化,由经济、政治、社会共同体和文化意义上的模式托管系统分别执行。在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在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形成社会系统的过程。通过交换,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并构成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冲突的社会模型。为此,社会学必须走出帕森斯所建构的均衡与和谐的“乌托邦”,建立起一般性冲突理论。他认为,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而是强制性协调联合体。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社会结构中固有的这种不平等权威的分布,使社会分化为统治和被统治两大彼此对立的准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准群体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利益群体,并作为集体行动者投入公开的群体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组织内部权威和权力的再分配,社会暂时趋于稳定与和谐。但权威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新的统治和被统治角色的制度化过程。和谐中潜伏着冲突的危机,一旦时机成熟,社会成员就会重新组织起来,进入另一轮争夺权力的冲突。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

以上种种,无须累举。总的看来,社会学的类型学研究体现出两种取向:历时性的社会变迁分类和共时性的社会发展模式分类。在研究的旨趣上或多或少都在追求人类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但又可以看出,过多地注重社会内部的细枝末节而体现出的反哲学终极价值人文关怀的社会学标签意识反而局限了社会学的发展空间。社会学博大精深,有人统计当今社会学分支学科有119种之多,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这种扩展和蔓延在从表面上繁荣社会学的同时又瓦解了社会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不加区别和审查地以西方主流社会学观点为瞻,只能导致中国社会学的自行消亡。面对这种状况每一个有责任意识的社会学者都在进行深深的反思,费孝通先生的反思最为独特也最为深刻[1]。

费老的反思是从文化入手,从文化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影响力来谈社会学的发展前景。他说“我认为人的社会有三层秩序,第一层是经济的秩序,第二层是政治上的共同契约,有共同遵守的法律,第三层是大众认同的意识。我们社会学要在第三个秩序的建立上有所作为。这第三个秩序,即道义的秩序,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人和人相处,能彼此安心、安全、遂生、乐业,大家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意,对于别人也能乐于相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这个作为主要的轴心问题进行研究。”[2]费老的这段话说的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也就是文化的共同意识问题,在这里他将社会学的研究从表面的繁荣引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的更深入思考。他特别注意到中国文化的本土研究对世界社会学的贡献,他讲“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固然糟粕不少但也不缺乏精华。其中有一条那就是人对人和群体对群体的关系中有霸道和人道的区别。东方文明的一个基点就是崇尚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强调包容性,使不同群体能和平共处。东方文明的这种经验教训可以为世界形成新的和平秩序提供的一条值得思考的启示。”[3]费老的社会学思考确实匠心独具,他不是就文化而谈文化,而是以文化为例谈社会学的本土化,谈中国社会学对世界社会学学科的贡献,谈社会学传统方法论的改进。“今天社会学的一些方法,无法和古人进行跨越时间和历史的‘交流’”,“新领域的开拓,往往要求在方法论和方法方面进行探索,也不排除吸收借鉴一些其它的方法和思路。”“吸收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潮流,不拘泥于是否时髦、流行,而是注重于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价值,以我们自己的需要为参照系来衡量和吸收。”[4]他以中国的“宋明理学”为例谈了真正领悟古人“格物致知、诚心正义”认知方法的重要

 第1期 赵定东: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

意义,也就是说社会学研究从文化反思到人的自觉的飞跃是中国社会学本土研究走向实质繁荣的必要途径。

费孝通先生的反思为我们重新评估西方主流社会学派对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影响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也就是说如何在中国的社会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类型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西方学界如孔德的“三阶段”论、迪尔凯姆的“两种团结”论、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论、现代化理论的“传统与现代”论等都是建立在现代西方的现代性社会基础上。中国有自我的特殊性,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国家责任、家庭责任及个人责任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二、道义、道义社会与民生工程的研究

由于本文关注的是中国当代民生工程建设的社会基础问题,因此受西方类型学研究的启迪而提出“道义社会”的类型,当然这决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刻意追求一种新意,而是感到西方的分析类型很难惬当地说明中国,同时又感到中国学界目前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等也很难统领本文研究的内涵。因此贸然提出以供学界的批评。

其实“道义”对于中国学界并不陌生,由追求“道义”而引发的“道义社会”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基础。

首先表现在悠久的文化底蕴。它又表现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的社会影响力上。众所周知,儒家伦理思想是以“仁爱”学说为核心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是仁的主要表现。这里的“仁”包含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表达了一种政治要求,另一方面是关于伦理道德的准则,是人的品格修养、理想人格标准。儒家提“仁爱”思想是为了建立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仁、礼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在“仁爱”思想体系中,儒家对待义利关系的态度是“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儒家义利观所讲的“义”是指与封建礼制相联系的行为规范。所谓“义”,“宜也”(《中庸》)是行为的当然之则,而“利”一般是指利益,即物质利益,它包含有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即公与私)的两层含义。义利之辨作为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它规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或行为方针,指导着人们选择行为和追求什么样的理想人格,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道德修养。儒家在处理义利关系中所取的态度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道义论。道义论也就是道德目的论。这种道义论倾向就使儒家的价值取向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义”的规范,要“贵义贱利”“义然后取”,但并不反对“义”之下的“利”。

儒家道义论的始倡者是孔子。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四》)。他把义和利对立起来,并把“义”和“利”作为区别不同的道德思想境界的标准,认为道德高尚的人注重的是“义”,道德低下的人追求的是“利”。在孔子看来,如果一味追求个人私利,就会引起社会的动乱,破坏社会秩序,因而他把利欲熏心的人视为“小人”(《论语?子路第十三》)。在义利关系上,他强调“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第十六》)“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第十四》),认为见到有利可图之事,首先要想到道德,符合道德的“利”可以考虑,不符合的就要抛弃。他厌恶“为富不仁”,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第四》)“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七》)。认为求富贵,去贫贱都必须以是否符合正道为前提,应该“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待“义”和“利”的态度是“见利思义”的道义论。这里,儒家笔下的“君子”“小人”是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社会地位的高低,其二是指道德品格的优劣。这里所指的“君子”和“小人”之分主要是属于后一种意思的,即道德高尚者为君子,道德低下者为小人。这种道义论思想,在孟子、荀子、董仲舒那里得到继承和发挥。在孟子看来,社会上的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和一切破坏道德秩序的现象是由于人们相互间的“争利”引起的。“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认为统治阶级内部相互残杀,就在于追求“利”而导致的。孟子认为只要“去利怀义”,放弃对“利”的追求,就能达到社会安定之目的。荀子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考虑个人的利益,然而应该使关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服从道德原则的指导。董仲舒对孔子“重义轻利”思想加以发挥,主张“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 

总的来说,儒家在处理“义”与“利”关系间题上是强调“道义”为上的道义论者,但并不反对“利”,强调“义,然后取”。儒家道义论主张“义以为上”,“义,然后取”的要求,一方面向人们指明了行为的价值方向,指导人们的行为向有利于社会整体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克服私欲,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道义论注重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坚持人格尊严,这对今天理解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无疑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佛家的道义观源于佛经中的平等、利群、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重义修心。佛家主张出世,故“他站在远离于人的立场,总是超开人来说话,更不复归到人身上……归结到成佛”[5]。佛教进入中原之后,为适应其水土气候,不得不把抽象的“佛性”,在接受儒家“人性心性”思想过程中逐渐伦理化并与“人性”相通。佛家所重视的义,实质是佛教的道德之义,藉以规范人们远恶近善、弃恶从善、止恶向善。规劝人们脱离红尘皈依佛教,走上追求大彻大悟的成佛之路。故佛家针对社会的不平等现实,提出了“众生平等”思想;针对弱肉强食的生存空间,提出了“因果报应”理论;针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提出了“生死轮回”学说。佛家认为慈悲为怀、积德行善、益人利众、利己利人、人我并重、普渡众生之举,就是最大的义。

第二,重义轻利。佛教入主中原之后,逐渐改变了印度佛教时期的利益观。即“手不捉金银”“不掘地垦土”的教义逐渐与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由此逐步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主张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满足其自身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在佛家看来,一切身外之物都处于“诸行无常”状态。宇宙、社会、人生一切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无时无刻都处于变化之中,绝无常住。人生在世不过是匆匆过客,现实存在不过是暂短的停留,物质财富易得易失,权势利禄也是如此。唯有精神才可永存,故重精神是“智者”所为,重物质是“愚人”所求。

第三,抑欲求义。佛家在重义轻利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以抑欲为核心、以修炼为其主要行为方式。其修炼主要是对出家人而言。佛家认为,人生皆苦。主要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种痛苦。为了摆脱痛苦,就要通过修炼去灭欲望。佛家把修炼法称之为“八正道”,亦称之为“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意思是指通向涅磐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按佛家说法,只要按八正道去修行,就可以超凡入圣,从迷界此岸到达悟界的彼岸。故把八正道形象的比作“八船”或“八筏”。八正道的具体内容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道教的道义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尊道重德。道教认为,“道德”是维护世界和谐的纲纪,是道教义理中最重要的内容。道教的“道”是其最高的信仰。它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无形”“无名”“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一句话,即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衍化而来的。“道”的伟大和神圣,恰恰是由“德”体现出来的。故道教认为一切万物的生育成长,皆依赖于“道”和“德”的作用。天下万事万物因含有德,故得以化育生长。所以道家特别重视尊道贵德。主张修道必先立德,只有保持自我高贵的道德情操,才能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自身的品格。修道只有以道德为根本,才合乎天地之常道。

第二,重义轻利。道家把修道立德视为人生第一要务。主张淡泊名利,平和心性。把享受肉体的健康和精神上的快乐看作是人生中的最大快乐。故道家主张“抱扑守真”“轻利寡欲”“致虚守静”“无私不争”[6]。在道家看来,人本来的天性是犹如儿童一样天真无邪。但是,由于世俗钱财货利的诱惑,才使人纯朴的天性逐渐迷茫而导致沦丧,乃致嗜欲不止贪得无厌,直至危及生命。正如《太平经》所指出的,“日就浮华,因而愁苦,不竞天年”。可见,道家对钱财货利的态度是主张适度和节制。以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前提,舍此之外不贪求,不奢靡。在道家看来,只有不为钱财货利所诱惑、所动心,才能摆脱物欲和私心杂念的缠绕,才会有轻松、轻静的精神生活,能逐渐实现与道和一,自然和谐的目的。

第三,济世利人。道家尊道重德的最终目的,为了修成真人、仙人。道家认为欲达此目的必需从自身作起。道家之所以把济世利人作为处理义利关系的行为准则,原因在于就社会层面来看,只有济世利人,才能深得民心,弘扬道教。就道教教义层面来说,只有济世利人,才有助于增进个人道德,

 第1期 赵定东: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

增进功德,增进个人寿命。总而言之,道家的济世利人,实质就是济世度人,先人后己。

总的看来,儒、释、道三家对义利的重视,具有以下共同特点:第一,三家都紧紧围绕各自的学说或信仰来阐述义利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各自学说或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儒、释、道三家都注重用各自的理论学说,在把义利理论化的同时,又把义利付诸于实践使其具体化。从而使义利不仅成为一种理念,同时又成为指导人们判别是非对错的行为指南。第三,儒、释、道三家均重义轻利,在处理义利关系问题上,儒、释、道三家均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根据各自的学说或信仰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数代人的实践活动。以至构成了“道义社会”的文化基础。

其次,“道义社会”有深厚的政治经济基础。以史而论,中国社会主要是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不如古代希腊社会那样一开始就以海上贸易、海上交通为基础,因此中国的社会亦可称为“土地社会”,土地和农业生产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所在。为了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与人的关系[7]。《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人是自然界生成的,那么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理所当然。因此国人的价值取向则主要是“安息于土地”,这是中国社会质朴厚重、绵延世泽、稳定数千年的根本之一。但同时依赖土地又导致了对土地的崇拜,进而迷恋土地而缺乏流动、安于天命而不思进取。这反映在土地制度上就是“井田制”和“授田制”的推行和禁锢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决定了中国社会具有强大的同质性、稳定性和僵化性,长期的稳定又促成了家长制的持续继承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土地本位导致的家庭主义又使中国社会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因为家庭共有的经济、财产、物质利益和发展家业的共同需要及家庭成员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共同厉害关系导致了以亲情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共同意识具有极强的坚韧性[8]。

这种经济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理念,即均平、天人感应、政府责任意识和多支柱的四个传统社会保障道义的思想基础上[9-11]。

均平道义在先秦儒家那里便提了出来了,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论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他认为只有调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他认为,西汉中叶官僚地主对百姓的欺压掠夺造成了贫富悬殊和民不聊生,这是当时社会“难治”的根本原因。要使社会“易治”,就必须实行调均,“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固易治也。”孔子与董仲舒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出社会保障通过再分配而调节收入的功能和使贫困者解除生存之忧,缩小收入差距,以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功利性;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一种关于解释天人关系的神秘学说。他认为,天和人是相同的,上天能干预人事,灾害是上天对人的警告,而人也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消除灾害,“天告”“天罚”是其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使得历代统治者把天灾看成是自己的警示,成为其启动社会保障制度或措施的内驱力,于是才十分积极地采取灾前预防和灾后救助措施,以防出现更大的殃咎,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官方社会保障措施的前提;所谓政府责任道义,是指政府将自己作为社会保障的主体。这种意识实际上来源于天道观念和天人感应思想,统治者既然有了替上天掌管臣民的权利,那么也就天然地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在统治者看来,灾害的发生并不是纯自然的结果,而是在极大的程度上来源于自身,因此自己有责任解除臣民的生存危机。

同时在农业社会里,在社会财富富余达不到相当程度的前提下,单单依靠政府的保障道义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构建多支柱的社会保障网络十分必要。通观我国历史,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一般由官方的政府、民办社会保障机构、宗教社团、宗族内保障和商人的业缘地缘社团五种不同的形式。所谓官方,可以理解为从朝廷一直到地方各级政府。在西方,国家正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之前,只有当宗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 

①有关土地制度对中国社会自性的影响请参见袁林著《西周土地制度新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书中对

我国原初社会形态时期的土地制度进行了详尽的梳理。该书认为,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私有与公有并存的状况,即“田”为统治者所有,而“井”则为自耕农自我控制和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授田制首先将控制单位局限于“家”,秦以后“名田制”则直接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

教慈善事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政府才会根据经济实力出面举办一些有限的救助活动。在其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介入时间晚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成为社会保障活动的责任主体,并在整个体系中扮演了制度制定与推广、财政支付、检查监督的重要角色。如宋代官办社会保障机构常平仓、惠民仓、福田院、居养院等其保障内容涉及灾害保障、弱势群体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几乎涵盖了以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的全部内容。与官办社会保障机构不同的是,民办的社会保障机构往往表现为一种精英事业或富人事业,就是说,在所有的民办机构中,大多数都是由富有的乡绅或商贾出资举办的,如与常平仓相对的义仓。宗教是西方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其教义直接指导了社会保障实践的开展。随着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教派逐渐传入我国,宗教组织开办的社会信仰机构补充着民办与官办的不足。宗教组织的社会保障是一种无身份、阶层、职业、人种、宗族、地域区别的、开放性的救助体系。与此不同的是,宗族保障是一个封闭的、内敛的救助体系,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同一宗族的身份,才有资格享受保障给付。典型的是族田和义庄的产生。综观历史上的族田和义庄,其作用可以概括为收族睦族、赈恤族众,其保障范围虽然比较小,仅仅局限于宗族之内,但其对稳定地方秩序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商人的社会保障机构是商人的业缘和地缘观念创办的。在商业社会中,破产、失业及由此导致的贫穷、疾病、无家可归、死亡风险是与农业社会截然相异的,这种机构,既增加了行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又完成了行业内的相互保障道义。

以上基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条件构成了“道义社会”形成的基础。如果说“道义社会”是历史传统的惯习,是当代政府全面进行和打造民生工程的历史责任依据,那么何以理解它与西方的现代化社会、中国自身提出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等的区别和联系呢?作为民生工程的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必然要涉及政府、社会与市场的结构关系,也即责任主体选择问题。在发展经济学的探讨中,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对以往的经济体制进行变革和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来增加人民的收入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失灵”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市场经济主体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现了盲目的生产与恶性竞争;尤为严重的是市场导致了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及两极分化、“弱者越弱、强者越强”等社会问题,其实这就是责任主体缺位而自然产生的问题。也就是说对道义社会定位或者说对道义社会内涵与形态缺乏实质把握而导致的偏差。

三、道义社会的基本形态及实践内涵

要深入分析道义社会的基本形态首先必须探讨它与西方的现代化社会、中国自身提出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等的区别和联系。

经典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主要奠基人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他据结构———功能主义立场,认为现代化乃社会结构———功能的巨大变迁,现代化源于新型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生成、发展及其对原结构———功能的渗透、改造和替代,可以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范式的变革与适应性重组(整合)。他的开创性研究后经斯梅尔塞、穆尔、艾森斯塔德、列维、拉斯菲尔德、英格尔斯、布莱克等诸多学者的努力,形成为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体系。14、15世纪在古希腊各地由于其生存环境的需要及优越的海陆位置,为当时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给当时的希腊社会带来了相当的活力,不仅使古希腊原始氏族血缘组织内部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且与地中海造就的各文明古国、不同民族间的频繁交往推动了区域性社会结构变迁。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对商品的推崇极大地带动了后来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也正是在这种商品理念的影响下,英国于18世纪率先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随后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及美国也相继完成了初次的社会转型而步入现代社会的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的基础上迅速推动了经济社会化、市场化的进程,并使其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这些变化使之成为学术界称谓的“先发自致”国家。在“先发自致”模式的发展绩效感召及各种压力影响下,自20世纪40年代起世界其它非西方国家通过民族革命等形式而汇入全球现代化的洪流之中,从而也揭开了其全面社会转型的序幕,形成了诸如市场为主的、计划为主的及混合型的诸多发展模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基本上是在西方模式的启迪之下发端和进行的,也因此成为了被学术界称谓的“后发外生”类型模式。在理论层面上,西方社会

 第1期 赵定东: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

学界对这两种类型模式的分析而形成的理论就称为现代化理论。它一度成为西方学界研究非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典范。

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后发外生”国家在现代化理论的“许诺”和诱导下,纷纷接受了现代化理论提供的“西方化”和“经济增长第一”的社会转型模式,采取了系列对西方开放、引进外国资本、输入西方科技和优先发展经济的转型战略,然而尽管经济在一个时期内明显增长,但政治社会问题却日益突出,表现为经济上“先发自致”国家与“后发外生”国家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政治上政权更迭频繁,政局不稳定;社会方面贫富分化严重,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同时以东亚为主要区域的“异西方”儒家文明圈出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在这样的挑战面前,西方学界的现代化理论遭受否定性批判。对于现代化理论的批评首先是集中在对“传统—现代”两分法的批判。而且这种批评又主要是集中在下面的几个问题上。第一,主观武断地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对立起来,割裂了两者的有机联系,从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设置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二,这种两分法是一种简单化的抽象,因为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实际上都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人甚至认为,有时传统社会之间的差异或者是现代社会之间的差异,比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差异还要大。第三,这种两分法带有浓厚的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色彩。因为这种两分法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从目前西方国家(现代化国家)与非西方国家(非现代化国家)的差别中归纳出来的。这就意味着,自然地将西方社会中所具有的那些特征认为是现代的因素,而把非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特征认为是传统因素。

实现小康,是华夏千年之梦。吟咏《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知小康,汉代就已经将小康作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历代经典治国学说和文学作品对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都作了深刻的阐释和美好的描绘。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与小康理想一脉相承。小康社会也因此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在20世纪末的一个阶段性中心话题。那么何以是小康社会呢?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展状况的反映。新世纪的小康社会建设源于邓小平的“三步走”的思想,即温饱、小康和富裕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我国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二番的目标,到2000年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800美元,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40%—50%左右的水平[12],人民的生活跨越了温饱进入了小康。

按照胡鞍钢的观点,有三个定义可以说明小康[13]。第一个称之为人均收入,第二个称之为恩格尔系数,第三个称之为人类发展指标。他认为社会指标实现有一定难度,表现为:城市化方面,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大于70%,步入后城市化阶段。而我国多年来采取了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在户籍、土地、经济、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严格的城乡分割制度,大大延缓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在37.1%。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标准,实属难事[14]。耕地的占用、就业岗位的安排、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无不牵涉其中。大批量的人口迁移必将带来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社会结构方面,全面的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即橄榄型等级结构,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与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相反的是传统社会阶层结构,即金字塔型。中国是否达到全面的小康社会,仅有3000美元的人均国民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现代化的阶层结构形态,才能深刻地、本质地反映中国的整体现代化水平。一般认为,中产阶层达到总人数的40%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我国目前只有18%;教育及其它方面,全面的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能超过15%,农村人口不能超过50%,大学人数不应低于适龄人数的20%,第三产业比例占45%以上。但由于某些制度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人口占了70%以上,而且还出现了诸如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社会问题。由于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它有一系列指标可以量化。还有在当前,我国的制度建设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 

是一个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二是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与参与经济全球化互补的国家基本制度与功能的建设。根据胡鞍钢的理解[15],我们当前的制度建设包括了五大目标、八大机制。他认为,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旨在保证实施“良治”的制度条件、制度环境和制度功能。良治的最大目标旨在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社会人民福利最大化,真正保证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中国而言,这些目标是指保障人民生存、发展、安全、民主的关键性利益,即五大目标: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经济发展与经济稳定;社会公正与人类安全;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八大机制是指强制机制、汲取机制、共识机制、监管机制、协调机制、表达机制、整合机制、再分配机制。所谓强制机制是指中国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军队和警察队伍的高素质建设;汲取机制是指提高国家动员和汲取社会资源的财政能力,有效地为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履行国家基本职能;共识机制是指国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忠诚,国家制度保证对公民权的尊重和保护;监管机制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协调机制是指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制度和廉政制度以确保国家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廉洁;表达机制是指政府必须提高民众制度化的表达渠道;整合机制是指国家通过一些制度对民众的意见进行整合,将人民的意志集合为国家制度;再分配机制是指保障公民平等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保证其能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此为现阶段我国制度变革和制度重构的主要内容。

进入2004年和谐社会又成为中国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从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出发,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认为和谐社会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第一,从共性上看,“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有机均衡”,即组成社会的制度、人和文化等要素的胶合状态。按照邓伟志教授的看法,它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6]即:它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即民族、宗教、党派、阶层等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它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即人口结构、阶层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家庭结构等之间的均衡关系;它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即维系社会关系的是相对稳定而明确且可信度和透明度较高的法规;它是机制运筹得当的社会,即调节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时,其内在机制能够运调自如,运筹决胜,也即政府的执政能力问题。

第二,从个性上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区域差异性。虽然和谐社会作为人类追求的共同主题,是以维护现有的国家治理体制及稳定的社会秩序为目的,但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基础、社会传统等不同导致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不同的着力点。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深受古希腊“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思想影响而追求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在保持个人主义的前提下追求社会整体面的精神联系与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说,公平与公正是其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传统计划经济国家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强调集体主义,追求社会的整齐划一和统一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说,平均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其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从中国的现实状况看,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由于发展历史、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式等有差异,形成了诸多有明显差异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因而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有些不同。如东部发达地区主要是追求发展中的和谐,即如何将发展速度、发展目标与资源整合密切联系好,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则主要是如何解决稳定中求发展的问题,稳定的社会秩序追求是其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也是其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

第三,从目标上看,和谐社会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的和谐社会是指组成社会的各要素之间处于不断的、趋向更合理更发展的关系调整中。如社会阶层地位处于相对的变动之中、社会规范更体现出公平与公正、社会机制更加灵活等,也即社会的各组成要素都处于与现实社会基础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转变之中,期间可能有些冲突,甚至导致实质性和颠覆性的变革,但社会呈总体性向更有序、更合理的方向推进;静态的和谐社会是一种意识形态下的超稳定机制,其构建的动力来源于权力干预和人为的设定而非社会要素的自我控制与转变,如中国自秦至清就是静态和谐的典范,期间虽有变革和多次的改朝换代,但社会的基本结构没有变,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只是名称发生了某些变化。另一方面,动态与静态也不是绝对分离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真正的和谐社会应追求动态中的稳定,稳定中的变革与发展,动是手段,静是目的,只有在动与静的相互交替中社会呈波浪性发展、螺旋式上升才能构建完美的实质性的全面和谐,用郑杭生教授的话说,是社会的良性运

 第1期 赵定东: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

行状态。

可持续发展社会是近两年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议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主要是认为新世纪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区域的不平衡加剧,都将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诞生。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它主要是指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是人口趋于稳定、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其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7]:第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这既包括满足人们对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又包括满足人们对劳动环境、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等的生态需求;既包括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又包括逐步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做到适度消费和生活方式文明,使人、社会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和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第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它强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整人口结构,真正把现代发展转移到提高人的素质轨道上来,实现人口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许多社会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形成社会系统全面进步和不断更新的持续发展能力。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消除贫困与公平分配财富。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不会把现存的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永远继续下去,它当然也不会允许贫穷永远存在。不公平性会助长社会发展的非持续性,只有公平性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持续社会发展应是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以公平分配,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为宗旨的社会进步过程。可见,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系统发展观。它对发展的诠释可分为如下层次:一是既要当前发展,又要协调永续发展,这是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二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相应的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这是各个发展要素的相互联系与整体的协调;三是既要人和社会的发展,又要自然、环境的相应发展。自然界的平衡、再生也是一种发展,也就是说,把宇宙、地球与人类,把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把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与自然领域都置入在一个动态的系统中,寻求达到整个系统的最佳选择和结果,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四者之间有区别,但共同点大于差异性。单从共同性而论,主要体现为四点:第一,四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也就是说是学界根据现实社会基础而“类别”性地提出的发展要求;第二,四者的终极目的是阶段性社会发展。从上述的四个理论观点来看,都是基于某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描述,而不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理论;第三,四者都是对社会发展主体的模糊定位。也就是说都是一般性地确定阶段性社会发展目标,对于社会发展主体的不同层次的功能未能明确把握,导致了实际操作过程中指标体系的混乱和研究的浮躁;第四,四者注重的是趋同性的理想感召,而不是基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社会基础。可以看到,西方的现代化社会、中国自身提出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都是追求社会应该怎样,而没有回答为什么要这样,或者说人类社会只有趋同性而没有差异性,而且是忽视或模糊了不同的社会基础。

道义社会与上述四者相比有明显区别,见下表。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 

项目现代化社会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道义社会

社会行动理性理性理性理性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理论目标西方的榜样中国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中国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中国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中国的本能社会终极追求社会基础西方中国的阶段发展中国的阶段发展整体整体

责任主体模糊的国家模糊的国家与个体模糊的国家模糊的国家国家、社会和个体

社会结构西方理想的、分化有序中国理想的、整体的中国理想的、分化有序中国理想的、分化有序整体的

发展模式追求现代性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全面推进道德的自然变化

维护手段法律、强制法律、情感法律、情感法律、强制情感、道德

意志取向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国家、社会和个体

实现程度可行,后果不可预测理想感召理想感召可行,有阶段性知识缺陷自然存在、人类的本性

可以想象的是,我的这种类型分析必将遭受很多非议和批评,因为表中的系列指标体系本身学界就有很多争议,更何况我的分析也只是基于一般层面上的概说。但要说明的是,它主要是为道义社会的基本形态和实践内涵分析提供一个理论线索。

第一,道义社会是以明确的国家、社会和个体责任为主体和基础的。单从现代社会而言,在市场经济的产生及形成过程中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利益重构问题:其一,个体利益的生成以及满足个体利益的社会功能。市场的资源调配功能分化着各利益主体,社会成员的不同类型化包含着不同的利益,利益的分明与细化导致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组织形式及利益的个人化程度提高,在其中政府与市场共同

,共同控制着利益分化的程度;其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复杂化。市场渗透中的利益关系协调问题实际上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一般而言,在利益的评价上出发点有两个,一是个人优先,二是优先考虑普遍的利益即社会利益。从理论上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在表面上看,始终是一种功能此消彼长、互补结合的过程,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看,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的变化是主流方向。而且社会资源配置变化的主要方向是政府的功能作用相对不断弱化,而市场力量和民间力量的作用相对在增强。但政府功能相对弱化的表现一是政府管理的范围和领域在缩小,二是行政强制的刚性手段逐渐为社会动员、政府公关的柔性方式所取代,三是直接干预市场和社会的方式转为运用法律和经济杠杆间接的调控方式,四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的集权纵向管制逐渐向管理重心下沉的分权式的网络沟通转变。道义社会中的重义轻利思想及普遍的人道假设是以明确的国家、社会和个体责任为主体,这为当代民生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道义社会是以情感、道德等软性力量为主要社会维系手段和支撑。这一方面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导致,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现实和将来需求所要求。从大传统的视角而论,中国社会的原型是和合本位和仪礼本位。所谓和合本位是指中国社会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和”即多样性,“合”即融洽和统一。它不仅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更主要是指国人处理问题方法论和异质文化吸收的多元和统一性。中国古史中常见“虞夏商周”的联称,说明三代之前有个以虞舜命名的虞代,暗示着中华文明的成长从那时已经开始,而据考古学提供的证据,那时正是龙山文化中晚期①。龙山文化起源于陕西的仰韶文化,是以中原为主要区域的华夏集团生活方式。后来其中心区逐渐向东发展,约在公元前2800-2400年中心东移的华夏集团与现今苏鲁豫冀边界的部分东夷部落发生大规模冲突。一直到中原龙山文化中期以后,苏鲁豫冀边区才逐渐过度为山东龙山文化,实现了黄河流域的文化大融合,为两大集团的主要部落联盟即中华民族主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尧舜之时,三苗已成为南方的一个强邦,与夷夏联盟时盟时战,禹任盟主之后,对三苗集团大力讨伐,不仅讨灭了三苗集团,而且“亡其姓氏”,之后禹任众邦霸主,以豫冀为主划定九州。后虽频繁分裂反复,但以中原文化为本的中华民族多样性统一格

 第1期 赵定东:作为一种类型和理想的道义社会

①有关龙山文化的详细资料,请参阅《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根据学者们的看法,新石

器时代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区、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区、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的诸文化区各为一人种聚居群。结合古史传说材料,新石器诸部落大致可分为仰韶文化区的华夏集团、大汶口文化区的东夷集团和南方诸文化区的苗蛮集团。

局却未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中国社会思想史的角度看,和合本位又奠定了中国家庭制度的基础。《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它把修身看作根本,实际上修身的内容还是家庭制度所要求的,家是社会生活的主轴。尊尊亲亲观念,即孝、悌、慈都是以和合为基础而产生的。从家庭关系出发,士林阶层又着手探讨“人伦”,亦即人与人关系的秩序。孟子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大致包括了当时社会上最主要的个人关系,但要注意这五伦是以和合之道为宗旨,而且都是强调一种多样对立中的统一。这种历史惯习和当代中国的总体性社会使情感、道德等软性力量成为主要社会维系手段和支撑。

第三,道义社会是以民众和国家的整体受益和终极关怀为根本的。道义社会不排斥利益,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利益问题就一直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焦点问题,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都莫不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逐有关;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也都莫不是建立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之上,“利益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这在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论述中充分显露出来。西方的代表性人物亚当?斯密认为,个人之间基于市场的利益交换具有一种天然协调的特点,只要实现充分的自由竞争,个人私利就能够自动地达到社会总体的和谐,即“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地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个体利益成为中心。中国不一样,家国同构体系和后来的单位体系使得国家、社会与个人利益成为一个总体。改革以来政府在实现了国家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扩大了多数人利益增长及保护的路径,即多数人利益随着国家整体财富的增加而实现了增值就是说明。因此无论现实还是历史,均有着内在的合理逻辑,中国的现实来源于历史的归属。

第四,道义社会是以人的本性为生存基础的。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人类社会的局部性认识,当然也就有局限性,建立在这些局限性知识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目标也必然有或多或少的偏差,只有回归人的本性才能具有真正的坚实支撑。

在这个程度上说道义社会是利益相对均衡下的系统整合,是强国家、强社会发展模式雏形实现的良性体现,也因此成为分析中国当代民生工程建设的理论前提。

参考文献:

[1]赵定东.试论费孝通的社会学本土化思想架构[J].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11):1.

[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3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3.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5-6.

[4]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北京大学学报,2003(3):1.

[5]梁漱溟.儒佛异同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1.

[6]老子.道德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1.

[7]王丽丽,倪伟.“天下观”的寓意及其社会学阐释[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81-90.

[8]赵定东.中国社会原型与转型的历史分析[J].长白学刊,2007(3):33-37.

[9]赵定东.转型期中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基础及其实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24-29.

[10]赵定东.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态轨迹[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81-90.

[11]赵定东.阶层骤变与俄罗斯利益关系谐调机制的失灵[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1-37.

[12]文枫.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J].湖北社会科学,2002(11):1.

[13]胡鞍钢.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中国经济信息,2002(22):1.

[14]林丽妍,雷天怡.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非正式制度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35-38.

[15]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J].战略与管理,2002(5):1.

[16]邓伟志.和谐社会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7-35.

[17]徐春.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E B/OL].htt p//www.peo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54078.html,/G B/guandian/29/173/20020827/

808709/ht m l.

(责任编辑:雷会生)

(下转第62页)① 参见许顺湛著《中原远古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2-215页。书中具体描述了文化一体局面的形成历程。

现实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通过对社会中介行政这一典型的非政府公共行政类型的组织特征、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等的剖析,能够提出发展非政府公共行政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为政府及有关组织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国外关于社会中介行政的直接研究,但是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却是极其丰富的。综观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大致是沿以下三条线索进行的:一是经济学认为仅仅依靠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和市场机制与企业组织难以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只有加入社会机制与非政府组织,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管理学和行政学认为在“全球社团革命”背景下“第三部门”已成为“提供集体商品的优先机制”,特别需要一种有别于政府组织的社会管理组织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三是政治学和社会学在“国家—社会”分析模式基础上形成“国家—经济—社会”三元分析模式,并得出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恒光.市场与政府之中介———聚焦当代社会组织[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57.

[2]李恒光,汪婷.中介发展系统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129.

[3]李恒光,孟琥,陈亚杰.中国科技园区中介运作[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317.

(责任编辑:游媛媛)

Soc i a l Agency and Governm en t a l Refor m

L I Heng-guang

(Institu te of Techn ical Econo m y and M anage m ent,Q ingdao U niversity,Q ingdao266071,China) Ab s trac t:The appearance of“good governance”indicates the update transfor mati on of governmental govern2 ance mode.I n fact,“good g overnance”de monstrates the regressi on of the state power t o the s ociety,incor porating as the power distributi on fr om the government t o s ocial agencies in China.Social agencies bridge government and s ociety.The devel opment of s ocial agencies is hel pful for the govern ment t o transfor m its functi ons,while the latter is the p r opeller f or s ocial agencies t o gr ow.I n China,s ocial agencies have become an i m portant measure for the govern ment t o supervise s ocial affairs,and are p laying a significant r ole in maintaining s ocial order and p r omoting econo m ic gr owth.

Key wo rd s:govern mental ref or m;s ocial agency;good governance

(上接第44页)

M ora lity and Justi ce Soc i ety i n Typology and I dea

ZHAO D ing-do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Econo m ics,Hangzhou N or m al U niversity,Hanzhou310018,Ch ina) Ab s trac t:Morality and justice s ociety,as a kind s ociety in the typol ogical study of s oci ol ogy,is the syste matic conf or m ity in conte mporary China where the interest is relatively balanced,reflecting the rudi m ental f or mati on of the devel opment of a str ong nati on and s ociety.Accordingly,it becom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 on of the peop le’s livelihood p r oject.The content of morality and justice s ociety includes:first,the clear res ponsibilities of the nati on,s ociety and individuals are its basis and main body;second,s ome s oft powers,such as e moti on and morality are key measures and support f or maintaining the s ociety;third,the overall benefit and ulti m ate care of the peop le and the nati on are its essential goal;f ourth,it survives on the basis of human being’s nature.

Key wo rd s:s oci ol ogy;peop le’s livelihood p r oject;morality and justice s ociety;nati on and s ociety

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词典中对个人理想的解释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的对于自己的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所产生的种种设想和向往,它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当今之世,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在不断变更,但对自己的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所产生的种种设想和向往是不变的。对我来说,我从不认为站在社会地位上的高层次或是收入丰厚才算实现了个人理想。孔子认为,人的眼光有两种,一种向外,只会不断地向物质生活伸手,为世俗名利所缚,累不堪言,因为受的物相诱惑太多太多,而另一种眼光是向内,向自己的内心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在生命的更深层次实现一种和美之境,和谐之势,才算真正意 处在这个历史条件里,说多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说多了牺牲自己利益、保全集体利益,说多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说多了为人民服务——然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视之为个人理想,并真的为之付出一生辛劳?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最实际的个人理想扎扎实实学到知识,扎扎实实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工作中。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也算志存高远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通过工作把自己的绵薄之力贡献到社会之中,发挥最大的光和热,一起点亮这个社会,这是一项缺了谁也不行的任务——这时的个人,不仅实现了最真实的个人理想,而且已经等同于圣人了。庄子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说神人真的没功劳吗,是说圣人真的没有名气吗?不,因为神人功劳太大(正如社会上无数劳动者联手打造了这个高度文明与发达的社会)而无法概括他的功劳,因为圣人名声太多(还是正如这些劳动者,凭着个人理想的指导,创造了一个个推动社会的动力,赢得了无声赞美颂扬)而无法概括他的名声。每个人,怀揣着这个人理想,都应该自豪——毕竟并非人人都是比尔盖茨,能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毕竟并非人人都是雷锋,能为社会贡献无限爱心。 对个人理想,我的总结是,志当存高,踏踏实实。 谈到这,就该引入社会理想了。 因为只追求个人理想而漠视共同理想,如同本末倒置,其结果是渺小的。社会理想是什么,根据词典的解释,是“社会集体主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除了自身努力,更大程度上是依靠社会的助力。 到了现代,我国的社会理想也一直在变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社会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力强盛的同时,我们个人的生活也走出温饱,跨入小康。到了这时,我们的社会理想,便是进一步使国家走上经济高速发展之路,在国际中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力,走向共产主义之路。 社会理想并非挂在嘴边的空话,是需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的。可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着密切关系。我认为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是正确的看法。***同志说过的:“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可见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由这个关系决定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且社会理想还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而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基础。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100943 土木工程 9班何昀 一、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个人理想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90后的大学生,一度被众人所质疑,被冠以”月光族””啃老族”之类的称号.但是做为祖国的下一代,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来创造,因此在大学时代,也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我们需要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来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同时,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并且坚定自己的个理想,不要被一点点的小挫折给打败.最近,华中科技大学又发生了几起学生跳楼事件,对于大学生跳楼事件,每年都有好多起,有的是为情所困,有的是压力太大,等等.我认为这是缺乏个人理想,不珍惜生命的体现.青春年华,风华正茂都是大学生所具备的特质,这时正应该是慷慨激昂,充满斗志的时候,一个轻生的念头就让这一切逝去,这是多么的可惜,多么的不负责任. 理想信念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会成为空想.光有对美好理想信念的向往是不够的,还需用辩证地眼光看待和处理理想信念与现实的矛盾,坚信自己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 对于自己的国家,应该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理想信念而献身的精神,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坚定不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应该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即是在生活中能吃苦耐劳,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在学习上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努力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 二、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个人的理想必须同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相一致.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论述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度的一个阶段.中国以建立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向共产主义奋斗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以共产主义做为理想信念.它是一面旗帜,能统一、协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同时它也是一股巨大的推力,能够推动我们无产阶级不畏艰险、勇敢的、坚定的向着目标奋斗. (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 做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相结合.首先,我们应从思想上相结合.我们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相信党的领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这二者辩证统一,相互制约,存在密切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社会理想指导个人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我们必须重视个人理想的树立和实现。但是,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又极具包容性。一方面,它凝聚着党、国家、民族、个人利益和愿望,是全体社会的共识,是号召全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另一方面,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的框架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个人理想的多样性也使社会理想更具活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到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思想汇报-作文

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思想汇报 理想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支配着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是人前进的精神动力!因此树立正确的理想可以引导人走向成功,也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但是如果没有远大、正确的理想,对人生的发展将是十分不利的,有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或者走向失败。 所以大学生必须正确的看待理想的树立问题,尤其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在人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为人指明奋斗目标方向。 树立一个好的理想对学习、工作、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有远大理想的人看问题不会狭隘,他会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问题,仔细分析问题,以及做出决策的后果估计和对自我发展的作用。 其次,一个个人理想明确的人对目标会很明确,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思想迷茫时可以参照理想检查自己的想法,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最后,个人理想的确立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能够为理想奋斗,用理想控制自己的各种想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个人理想确立的重要作用。 个人理想固然重要但社会理想更重要。 社会理想指导的是社会发展的道路,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最高的

奋斗目标,从而指引社会向前发展。 只有有了良好的社会理想,整个社会才能有新的发展。 不同时期社会的社会理想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但是都有一点它决定了社会的走向。 而我们个人则必须服从社会理想。 因为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体。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非常崇高的理想,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崇高的理想,他将是不长久的。 例如奴隶社会,人们都追求自由,而奴隶主剥削奴隶的自由,这个理想的不统一造成了奴隶社会的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奴隶社会瓦解。 所以只有社会有了远大崇高正确的理想,整个社会才能稳定,才会繁荣昌盛,加速发展。 所以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大多数人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违背,那么他所做的事也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或者是损坏他人利益的。 这种个人理想绝对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①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②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集和升华,代表和反应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 努力来实现,并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③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牺牲,是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 社会的共同理想。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①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 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 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③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 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 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②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 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民族精神。 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用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生 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②社会上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种种错误的人生观尽管在形式上五花八门, 内容上不尽一致,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揭示错误人生观的本质。 ③其一,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剥削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 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二,它们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其三,它们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要,马原中总结了,结合环境保护法)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应当善于上网学习,是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要提高 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浏览不良内容。 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 同时,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 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就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的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如果离开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流于空谈。社会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社会共同理想制约个人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促进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 人总就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就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言,社会理想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与谐一致,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个人理想。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倡导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的利益愿望、实现个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与持久的生命力。 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就是辨证统一与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与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就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与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吴奇修的故事就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与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 当代大学生再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显示,也就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指导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的框架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与需要,形成自己再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这些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具有自己的个性与多样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就越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案.doc

授课章 节授课题 目授课类 型 教学目 标 教学重 点教学难 点教学资 源教学方 法 板 书 设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教者:彭枭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授课日期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理论课讨论课授课时数 2 课 时 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知识目标 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能力目标 崇高的人生理想。 情感目标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多媒体课件教学。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二、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是社会的最高奋斗目标

计 教时学间过分程配 2.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 和向往 3.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三、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1.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2.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3.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四、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人生理想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2.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的要求 3.在社会发展中确立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师活动学目 生的 活 动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 「」 1.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 引 分 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 入 钟 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新「」 向往和追求。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分 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修订版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 关系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 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的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如果离开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流于空谈。社会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社会共同理想制约个人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促进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 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就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言,社会理想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和谐一致,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个人理想。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倡导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的利益愿望、实现个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

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吴奇修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 当代大学生再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显示,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的框架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再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这些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多样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就越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13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我认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且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的客观反映,肯定不存在着独立的个人理想抑或是社会理想,两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可以说社会理想指导着个人理想,而个人理想又发展了社会理想。脱离了谁都只是空谈,都将失去方向。 对于个人理想而言,社会理想就是它的导师。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从根本上讲,它是由社会决定的。个人理想的形成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背离,即使有人暂时喘息的机会,不久也将因为与社会的不入流而失去意义。并且,社会理想也是个人理想的有机结合,代表着广大群众共同的理想。 对于社会理想而言,个人理想就是它的原动力。社会理想,都是以千千万万的个人理想为基础的,只有了最代表人民的理想,才会被凝聚升华成全民族共有的社会理想。没有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就会变得飘渺虚无,空洞的无法触及,总是纵使理想再大,但都是不切合实际的“空谈”。 总的来说,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密不可分,我们不需要“大隐隐于市”的个人主义,我们需要的是个人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不需要崇高,不需要境界,树立远大的目标,以振兴民族为己任,“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并且视社会理想为个人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的服务于理想,实现全民族的目标,我们的个人理想也将变得有意义,才会发出璀璨的光芒。 怀抱理想,我们心怀民族,将个人的抱负转化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原动力,我们就会有和谐的社会,美好的人生!

关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

关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想象的多层次性的客观反映。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坚持正确的奋斗方向,选择真正的奋斗道路。 (一)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单个人对事物未来的想象、希望及追求,是其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道德、职业、成就、生活等方面。社会理想是人们所希望的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和生活方式的社会状况,是人们的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属于个人理想范畴,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在我国,社会理想是指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就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不能按个人主观愿望随意决定,从根本上讲,它是由社会决定的。个人理想的形成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背离,即使在短时间内可能有一定动力,但从长远观点看,它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另一方面,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并反映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又依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社会理想不是虚幻和空洞的,它体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中。要防止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讲社会理想,不讲个人理想,其结果是导致理想空泛,难以落实;二是只讲个人理想,不讲社会理想,其结果是四处碰壁,无法实现。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上,还有一种衍生的错误倾向,就是只讲理想职业,不讲社会需要。理想职业不等于职业理想,理想从来不是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实生产力水平对理想有制约作用,人们应当也只能在其所提供的条件和机遇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即使生产力水平比较高了,仍有社会需要和分工的问题。选择职业时,要考虑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不忽视个人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矛盾时,应以社会需要为重,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马克思所选择的职业就是以社会理想为指导,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事业。马克思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正确处理,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当前,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的形成和表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在社会理想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理想,实实在在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二是在社会理想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理想的同时,以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为另一目标,如考取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但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发生矛盾时,强调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至上;三是纯粹为了获取名誉和地位,只讲自我奋斗,甚至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对于当前大学生的理想状况应当科学分析,既要承认大学生关注个人理想的合理性,又要强调社会理想对个人理想的制约性,要引导大学生看清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走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动和要求,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正确进行个人理想的设计和追求。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很大,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加以完善、巩固和提升,其方向应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其结合点就是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个人兴趣和特长,生活理想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又要凸显个性,道德理想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要求又要有自我的鲜明特色。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 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 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 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新课讲授〉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 (学生分析) 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学生比较) 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展示图表: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 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 理想,理想来源于现实,又会成为新的现实。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理想脱离现实、用现实否认理想。 投影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请学生分析它们的含义: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 ——李大钊 青年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达 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 ——邓小平 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我 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高尔基 二、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是社会的最高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是社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 的整体,是一定社会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总体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我国现阶段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学生讨论) 2.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 面的追求和向往 图片展示邓亚萍,从邓亚萍的成功经历,说明个人理想是和时代发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论文

理想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支配着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是人前进的精神动力~因此树立正确的理想可以引导人走向成功,也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但是如果没有远大、正确的理想,对人生的发展将是十分不利的,有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或者走向失败。 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单个人对事物未来的想象、希望及追求,是其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道德、职业、成就、生活等方面。社会理想是人们所希望的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和生活方式的社会状况,是人们的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属于个人理想范畴,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在我国,社会理想是指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个人理想在人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为人指明奋斗目标方向。树立一个好的理想对学习、工作、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有远大理想的人看问题不会狭隘,他会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问题,仔细分析问题,以及做出决策的后果估计和对自我发展的作用。其次,一个个人理想明确的人对目标会很明确,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思想迷茫时可以参照理想检查自己的想法,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个人理想的确立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能够为理想奋斗,用理想控制自己的各种想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个人理想确立的重要作用。 而社会理想指导的是社会发展的道路,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最高的奋斗目标,从而指引社会向前发展。只有有了良好的社会理想,整个社会才能有新的发展。不同时期社会的社会理想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但是都有一点它决定了社会的走向。 就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不能按个人主观愿望随意决定,从根本上讲,它是由社会决定的。个

我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我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做的伟大复兴。这一理想是是与我个人理想的总体方向是符合的,我也想要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更为强大。在此时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符合,这是最为和谐的时期,也是最为稳定的时期。假设所有的人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即社会发展要求),所有人劲儿往一处使,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什么目标也是能够实现的吧? 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想是密切联系的。社会理想是人们社会公公生活方面所持基本理念和对理想社会的制度的向往和追求。个人理想又在人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他为人指明奋斗方向,树立一个好的理想对工作,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引领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不开集体。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发生冲突时,要服从集体抉择,必要时牺牲个人的理想。 其实我到现在都还有些困惑,为什么个人的理想一定要服从于社会的理想呢?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终极目标,个人理想又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人应该是为了自己而活,为何不优先实现自己短暂人生的小小梦想,一定要为了其他人建设我们绝对享受不到的一切呢?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目标和追求。个人理想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的对自己的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所产生的种种设想和向往,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必须与社会理想完全一致,这一点我是完全赞同的。生活理想,在不违反法律,不损害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也是由个人决定的。最后职业理想……职业理想靠的不是公共支援,不是社会理想所决定的,而是由个人奋斗。 当今在世,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在不断变更,但人们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产生的种种设想和向往是不变的。没有人会不喜欢锦衣玉食,没有人会因为贫穷而欢喜,因为富有而哭泣。人们的生活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贫富水准之上的,所谓精神上的富有,富者精神匮乏者存在,可是贫者精神富有者不会多数!你的教育水平决定你看事物的角度,哀愁也好幸福也好,都是自己追求的。人的眼光由两种,一种向外,只会不断地向物质生活伸手;一种向内,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不会整天喊着“我要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生!“;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诚诚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好自己,扮演好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色。努力让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自己的人生发光发热,这才是一个社会的延续,一个社会理想的完成。 到底如何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呢? 我觉得,不能完全追求个人理想的实现,这是人性最为不堪的,自私的一面;也不能为了社会理想就完全将自己的人生理想抛之于脑后,这是不公平的,这样实现的社会理想也是不够纯粹的。身为当代人,一个大学生,一个未来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做的是优先考虑社会理想,毕竟社会的力量是种潮流,我们无法逃避。再根据社会理想的大环境下尽可能地考虑自己地理想,尽量将两者重合,如果到最后还是无法达到自己地要求,就根据自己取熊掌。 理想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支配着一个人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是人前进的动力!因此树立正确的理想可以引导人走向成果,也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但是如果没有远大

(完整版)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案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教者:彭枭

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冋: 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 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 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 想的关系。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 向往和追求。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 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 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 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 (学生分析) 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 有科学与非科学, 崇高与 庸俗之分。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一一生活理想: 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 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社会理想是一个人 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 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 的目标。 「」 分 「」 分 I 孙中山的理想是:推翻 丄 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 学 生 比 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11 袁世凯的理想是:实行 帝制,独裁统治

展示图表: 一般情况下,理想越远大,实现的时间就越长。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3.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来源于现实,又会成为新的现实。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理想脱离现实、用现实否认理想。 投影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请学生分析它们的含义: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费尔巴哈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 ――李大钊青年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 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 ――邓小平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个人发展应先考虑个人理想

个人发展应先考虑个人理想 社会需求是满足个人理想的,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当理想,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社会是不健全的社会。 社会理想是在个人理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个人理想的实现才是最现实实现社会理想的手段,没有个人理想的实现作为基础社会理想的实现更加无从谈起。 个人理想并不代表背离了社会理想,只是在个人发展的同时,着重发展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指: 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冲突时,应顾全大局。 只要一个人的理想是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就是伟大的理想。 就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言,社会理想还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和谐一致,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个人理想。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倡导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的利益愿望、实现个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首先,我们申明,个人发展应优先考虑个人理想,但并不代表不实现社会理想。 再者,个人发展优先考虑个人理想,并不意味这不去发展社会理想。正如饭要一口口吃,理想也要一步步实现,只有先实现个人理想,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扩大,实现社会理想。 社会的基本原则,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去设计自己的理想,或是强调个人理想至上,都是阻碍社会理想的卑微的理想。这种个入理想在短时间内,可能

对个人有一定的推动力,也可能暂时得以实现,但从长远看,这种个人理想逆社会潮流而动,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可能持久的。特别是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就更显得软弱无力,甚至会使人沉沦、堕落下去,是不会有前途的。社会理想并不排斥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包括了个人理想,并反映了干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的要求和愿望。社会主义现建设事业,乃至共产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的伟大事业,是干百万人的共同实践活动。没有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实践活动的积累,最终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社会理想并不排斥或否认个人理想。如果一个人树立了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个人理想,.实际上就是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理想根植于个人理想之中,它的实现是干百万人努力的结果。没有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就会落空,更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把自己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这是人的最高级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也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个人的个性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社会的活力来自于生存于这个社会的人,如果人们都是有事业心、有抱负、有追求的,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充满生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众多有作为的人才,需要众多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生、企业管理人才、技术工人、艺术家、优秀运动员……,这就决定了人必须有个性的发展,有创造力,有个人的追求和向往。由此可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相辅相成、相一致的。 总结: 总之,我们在确认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一致时,应尊重、承认和鼓励个人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主观条件来设计和规划个人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奋斗。同时,必须认识到,在确立个人理想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个人理想建立在同人民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这是因为理想是个人理想的灵魂,进步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使社会理想具体化、个性化,社会理想的统—性和个人理想的多样性相结合,必然会使社会理想在现实生活中闪耀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处在这个历史条件里,说多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说多了牺牲自己利益、保全集体利益,说多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说多了为人民服务——然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视之为个人理想,并真的为之付出一生辛

理论分析-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理论分析: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一、人生的个人理想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首先形成并直接影响日常生活的是个人理想。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方面上的追求和向往。它是社会各个成员根据自己周围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条件所确立的理想。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工作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经历、年龄、兴趣爱好不同,其奋斗目标也有层次的差异。在同一社会或同一种环境中,有的人可达到高层次的水平,有的人则只能处于低层次。个人理想包括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一定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在道德修养上所希望达到的目标。道德理想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内容c一方面是指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结晶,另一方面,是指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理想人物所体现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理想人格的完善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和善是美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注重真和善的修养,一味追求外表的华丽,就不可能形成完美的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把真善美的追求作为理想人格确立的价值取向,才能最终塑造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理想人格。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最进步的道德理想,它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建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职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人们在本职工作中对取得成就的希望。职业理想是随着社会的分工而出现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人们依据社会的分工和个人的条件,来选择职业和专业,并希望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取得成绩,这是为实现某种社会理想所需要的。如当教师的,希望做个教育家,愿桃李满天下。科学家希望有较多的发明创造,多为人民为社会造福。 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如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和愿望,文化娱乐活动、兴趣爱好、友谊,婚姻家庭等精神生活的方向和追求。生活理想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 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道德理想是人们选择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的指导,只有在道德理想的指导下,人们才不至于在本职工作中滋生和发展个人主义,在生活中追求低级趣味的东西。同时,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又制约着道德理想的实现程度,离开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就是空洞的、抽象的。但是,这三种理想都离不开社会理想。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其中社会想起着主导作用。它既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决定、支配着其他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一)社会理想决定和支配个人理想,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 首先,社会理想决定个人理想的选择。社会理想是理想的核心,是最根本的理想。在社会条件下,它追求的是整个民族、国家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它包含着每个社会成员所追求的利益,对个人生活的追求、职业的选择、道德的完善起着指导和支配作用。只有在社会理指导下,个人才能确定其奋斗目标。 比如,一个具有远大社会理想的人,才能选择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才能选择社会最需要的和最艰苦的工作,并为此而做出较大贡献。如果社会成员仅仅从个人出发,不把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那么,个人奋斗目标就会失去正确方向。 其次,社会理想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离开了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的实现就没有保证。这就是说,社会理想的实现是理想实现的基础,只有社会理想得到实现,个人理想才能得到实现。比如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要求翻身取得解放,单靠个人努力根本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