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17例介入治疗体会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17例介入治疗体会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17例介入治疗体会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17例介入治疗体会

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体会

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32例经手术治疗的HCC 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观察其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价值。结果3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5%;1年生存率66.9%,2年生存率35.2%,3年生存率7.1%。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患者。结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癌切除和门静脉取栓是安全的,结合术后辅助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标签:手术;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是伴发门静脉癌栓,据报道尸检和影像学检查,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20%~70%,而手术切除标本镜检发生率更高[1-2]。迄今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尚在进一步探讨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1~68岁,平均5 2.6岁。其中乙肝标志物阳性者28例,丙肝标志物4例。术前诊断为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15例,术中检查肝断面发现癌栓的有6例,11例为术后病理学发现癌栓。AFP阳性26例,合并肝硬化21例。肝功child A级25例,B级7例,ICGR15均在10~20min之间。 1.2肿瘤与癌栓情况肿瘤位于肝左叶者18例,肝右叶者12例,左右肝均有者2例。直径:3~15cm,肿瘤数目:单发的29例,多发的3例。癌栓部位:左支11例,右支16例,左支+主干3例,右支+主干2例。 1.3手术方式32例中行肝段或肝叶切除后将门静脉癌栓一并切除11例,肿瘤切除后自肝断面取除癌栓19例,其中门静脉左支二级分支残端取栓术8例;行门静脉右支二级分支残端取栓术1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门静脉左支主干断端取栓术2例,行右半肝切除术+门静脉右支主干断端取栓术1例;行肝肿瘤切除术主干切开取栓术2例。 1.4术后辅助治疗本组病例除2例术后肝功能不全患者外,均于术后1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采用股动脉介入灌注栓塞化疗(TACE),栓塞化疗用药方案:吡柔比星20~40mg+顺铂40~60mg+氟尿嘧啶500~750mg+超液化碘油10~20ml混合乳剂为主,导管内灌注,1次/月,共计2~3次。22例患者术后皮下注射胸腺肽α1,1.6mg,2次/w,共计注射40~60支。 1.5随访情况随访截止于2014年12月,30例(93.7%)获随访,2例失随访。总生存期(OS)定义为从手术治疗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因其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119740.html,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 作者:刘金明赵震宇李涛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及TACE联合PEI 3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TACE+PEI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TACE组(70%)和PEI组(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17-02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的生命及健康[1]。有 研究显示,采用介入治疗的手段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2-3]。本院分别对单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单独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以及TACE+PEI 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TACE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平均(53.1±10.1)岁;PEI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3~69岁,平均(54.3±8.1)岁;TACE+PEI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67岁,平均(53.2±10.5)岁。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采用TACE、单独PEI以及TACE+PEI 3种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TACE组采用Seldinger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化疗药物的选定为:1000 mg氟尿嘧啶(国药准字H41025147,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6~10 mg丝裂霉素(国药准字H33020854,浙 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多柔比星[国药准字H20013334,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顺铂(国药准字H20023461,齐鲁制药厂)。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病人的预后因素_陈荣新

u论著u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病人的预后因素 陈荣新樊嘉吴志全周俭邱双健肖永胜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病人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随访83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其中64例术后行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化疗栓塞。单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单纯手术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10.3个月,若术后行各种化疗栓塞,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13.4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6%、30.7%、14.0%,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术后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Ed mondson分级、术后化疗栓塞次数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结论:Edmondson分级、术后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术后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改善病人的预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预后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Chen Rongxin Fan Jia Wu Zhiquan,et al.(Liver Cancer Institut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in the patient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PLC)with portal vein tu mor thrombi(PVTT).Methods:83patients of PLC with PVTT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followed,in whom64patients were treated wi th chemoemblization after resection.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rvival were esti mat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 variate analysi s.Results: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in the patients only treated with resection was10.3months.But in the patien ts treated with following chemoemblization the time was13.4months and the1-,2-,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53.7%,37.6%,30.7%and14.0% 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 tly higher than the former(P<0.05).Both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chemoemblization courses affected the prognosi s.C onclusion: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chemoemblization courses affected the prognosis in the patien ts of PLC with PVTT after resection.Chemoemblization may improve the suvivial. Key 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 Portal vei n tumor thrombi Prognosis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发生率(30%~70%)高,既往多采取保守治疗,近年来在部分病人中行手术切除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1~5]。本文研究影响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病人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为病人的预后提供相关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访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83例,随访期至2001年1月。1.2一般资料男性7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5岁,HBsAg(+)68例,AFP(+)72例(>20ng/ L),伴肝硬化75例。Child-Pugh评分A级66例,B 级17例。肿瘤直径5~22c m(平均10.8?3.8cm),肿瘤位于左叶19例,右叶53例,左、右叶均有10例,尾叶1例。门静脉癌栓位于左支19例,右支47例,左支+主干3例,右支+主干7例,左、右支+主干7例。手术方法见文献[3~5]。术中平均出血量1386?1558ml,手术死亡率4.8%(4/83)。 1.3病理82例肝细胞肝癌,1例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混合性癌。Edmondson?、ò级11例,ó级57例,?级15例。门静脉癌栓肉眼观灰白色,易松碎,显微镜下见由成团癌细胞构成,间或混有红细胞、白细胞,周边多为坏死的癌细胞。 1.4术后化疗栓塞64例病人术后经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化疗栓塞,平均2~3次(1~7次)。途径有TACE、HAI、PVI或B超引导下门静脉穿刺化 573 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8月第11卷第4期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2004.Vol.11,No.4

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分析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Dec.2011, Vol.6 No.24中国医疗前沿 2011年12月 第6卷 第24期 37 临床研究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死亡顺位排名前三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起病较隐匿,患者一般不易察觉,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肝癌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是肝区疼痛、乏力、纳差以及消瘦,体征多表现为肝肿大、脾肿大、腹水、黄疸、肝区血管杂音、肝区摩擦音和转移灶相应的体征。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差,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其平均生存时间多为半年。目前对肝癌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高。近几年,我院依据文献,采用放射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71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7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4例,年龄分布为38-7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月-26年。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线信息经调整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 诊断及纳入标准[1]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1.3 病例排除标准[2] 与原发性肝癌有相似症状的继发性肝癌、肝硬化、肝炎、肝脓肿等应予以排除。1.4 治疗方法[3] 对照组采用60钴远距离体外照射,B 超定位,每周1.8-2Gy,总量25-55f/4-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即肝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的治疗手段,经过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进一步入肝总动脉,在肿瘤的责任血管处注药栓塞,常见的化疗药物有5Fu(500mg)、阿霉素(ADM、20mg)及其衍生物、丝裂霉素(4mg)、VP16和氨甲喋呤等。1.5 疗效判定标准[4] 缓解:肿瘤明显缩小,达到50%以上,并且维持时间大于1个月;稳定:肿瘤缩小不明显,但较治疗前有好转迹象,能够维持1个多月;恶化:肿瘤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增大倾向或者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缓解+稳定)/总例数×100%。1.6 统计学方法 Excel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 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Z 检验)。P < 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分析 张学鸿 目的【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71例,随机将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放疗;治疗组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结果 放射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两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论 放射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延长其生存时间,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普通放疗;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1.24.0021【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0.55;R735.7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1673-5552(2011)24-0037-01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放射介入治疗组有效人数为35人,总有效率为95.5%;单纯介入对照组有效人数为27人,总有效率为8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的比较 放射介入治疗组6个月生存率的患者有34例,12个月生存率的患者有28例;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的患者有25例,12个月生存率的患者有19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的起病十分隐匿,大多患者平时并无异常表现,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已患肝癌,处于此期的患者因为没有临床症状、体征而被称之为亚临床肝癌[5]。当患者感到不适、出现肝癌的相应症状时,患者的病情已然进入中晚期,此时治疗非常困难[6]。对于发现较早的肝癌,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治疗手段,其他较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姑息性外科治疗、多模式综合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放射治疗、导向治疗、化疗、生物治疗以 及中草药治疗等[7] 。肝动脉栓塞化疗(即介入治疗)是近2、30年新发展的一种非手术的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的治疗能起到良好作用,是临床上非手术疗法中首选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多使用化疗药物栓塞肿瘤远端的血管供应,使用明胶栓塞近端的肝动脉,使肿瘤的侧枝循环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肿瘤灶缺血坏死[8]。多项研究资料表明,介入治疗的1年生存率可达到40%左右,仍不是很理想。放射治疗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手术切除不宜实现的患者,放射治疗具有杀灭残癌的作用,有调查显示放射治疗与中 草药治疗相结合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10%左右[9], 与手术、化疗联用可起到增敏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化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资料分析表明,放射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1年 作者单位: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作者简介:张学鸿(1967-),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n ) 组别 n 缓解 稳定 恶化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7 20 15 2 95.5 对照组 34 18 9 7 80.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n (%)] 组别 n 6个月生存率 12个月生存率 治疗组 37 34(91.9) 20(54.1) 对照组 34 25(73.5) 11(32.4) 两组生存率比较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对 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次选取2011年4月?2015 年2 月,我院接收原发性肝癌50 例,分析对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本组肝细胞腺癌40例,1 年生存率为 87.5%,2年为42.5%,3年为10%,4年为5%。肝细胞腺癌中位生存期为21 个月,混合型腺癌12个月,胆管细胞癌11 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TACE 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TAI 中位生存期为10 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门静脉高压、组织坏死、大体分型、供血情况、表面抗原、肝外转移均为诱导因素(r 均值=0.033,P<0.05),使生存风险增加。结论供血情况、门静脉高压、HBsAg,大体分型、肝外转移、组织坏死是独立的对肝癌患者生存造成影响的因素,血供丰富、无门静脉高压、HBaAg 阴性、小癌型、无肝外转移、无组织坏死的肝癌病例,有较高生存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影响因素 原发性肝癌(PLC)有较高恶性程度,发病隐匿,

大部分患者到院初诊时手术指征已丧失,至中晚期。 介入微创方案具效果确切、创伤小优势,对介入治疗 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展开分析,是指导临床病例选取 的关键[1]。本文就此内容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 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2011年4月?2015年2 月,我院接收50例原发性肝癌作研究对象,男39例,女11例,年龄35?78岁, 平均(60.8±9.4)岁。均依据CT检查、甲胎蛋白 (AFP)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组织学分型:混合型腺癌3 例,肝管细胞癌7 例,肝细胞腺癌40 例。大体分型:小癌型2 例,块状型20例,弥漫型8例,结节型20例。 1.2方法本次选取的患者41 例采用肝动脉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化疗栓塞术(TACE),9 例采用肝动脉选择性局部化疗术(TAI )。药物:表阿霉素40mg,氟尿嘧啶1000mg,奈达铂100mg,碘化油4?18ml。介入步骤:完成肝动脉造影操作,应用Seldinger 法,经股动脉插管,在导丝引导下达肝固有动脉,后轻柔操作,经其左支、右支达靶动脉;细致观察血管分布特点及肿瘤直径。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_钱骏

作者单位: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专题综论·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钱骏 冯敢生 【主题词】 肝肿瘤/治疗; 癌,肝细胞/治疗; 栓塞,治疗性 【Subject words】 Liver neoplas m/therapy; Carcinoma,Hepatocellular/therap y; Embolization,therapeutic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二十二万人死于肝癌[1]。介入治疗肝癌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不可切除性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手段,它在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其总体疗效仍欠佳。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下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耐药以及术后肿瘤侧枝循环的生成等,是其中几个最主要的原因。由于肝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及目前对其认识的局限性,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模式,包括单纯介入治疗都难以治愈肝癌。 提高肝癌总体疗效依赖于综合治疗已成为共识。综合介入治疗肝癌是指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相联合以及介入治疗与肿瘤生物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避免其缺点,协同作用,获得单一治疗方法所无法得到的疗效。现就目前综合介入治疗的方法作一评述。 1.介入免疫联合治疗: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肿瘤细胞因子免疫疗法(如IL-2/IL-12、TNF、IFN)、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如LAK、TIL、CTL)、肿瘤主动免疫治疗(如OK-432)。但单纯使用免疫制剂的毒副反应较大,限制了临床有效剂量的使用。介入免疫联合治疗,如细胞因子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与TACE或瘤体内注射法联合运用,或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细胞增长,减轻瘤负荷;或可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和某些化疗药物的抗癌效应,产生协同效应;或可在肿瘤局部刺激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克服化疗栓塞使肿瘤患者免疫力更加低下的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于志坚等[3]报道肝动脉灌注IL-2、IFN联合TACE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86例,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率达55.8%,优于单纯TACE组的3 2.1%。 2.肝癌的介入导向疗法:导向疗法是利用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包括铁蛋白抗体、甲胎蛋白抗体、抗人肝细胞癌抗体、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碘化油和非抗体类如非降解玻璃微球等),把药物(如表阿霉素或生物反应调节剂)或其他杀伤肿瘤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以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采取介入方法即经肝动脉给药有其巨大优势,既可减少或避免生物导向免疫治疗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稀释、生理屏障和非特导性吸收,又可增加肝癌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癌/肝比,减少全身的毒副反应。放射核素如131I为弹头的制剂其杀伤力大于化疗弹头,而双弹头的运用则可集中化疗和放疗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杀伤肿瘤的效能。通过多种单克隆抗体混合使用以及利用核素弹头减少抗原表达异质性的影响,并增加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对清除肝癌亚临床灶,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具有广阔的前景。 3.介入联合基因治疗:随着基因工程和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经介入方法行基因治疗已渐成雏形并正走向临床。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肿瘤局部,具有导向可靠、操作简便和直观的优点,可使全部肿瘤细胞均有被转染的机会;而经肝动脉插管注入目的基因,则可使目的基因在靶器官相对定向地表达,能够增强目的基因的治疗作用及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副作用[4]。经介入途径进行联合基因治疗,从多方面调整机体的抗肿瘤作用,综合强化了各种单一基因的治疗效果,它包括自杀基因的联合治疗(如CD/5-FC和HSV-tk/GCV系统)、免疫因子基因治疗的联合应用(如IL-2和GM-CSF)、肿瘤生长抑制基因的联合应用(如p53和p16两种基因)、自杀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的联合治疗(如CD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分析 程保国,高万勤 摘 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PVTT )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原发性肝癌243例, 64排螺旋CT 检查PVTT ,总结PVTT 与肝癌大体类型、肝硬化基础的相关性。结果243例肝癌病例中合并门静脉癌栓98例,有肝硬化基础者PVTT 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硬化基础者;癌栓类型和肝癌大体类型及肿瘤中心位置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有肝硬化基础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易形成门静脉癌栓。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计算机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3, R81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88X (2011)04-0264-03 Clinical Analysis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omplicated by Tumor Thrombus in Hepatic Portal Vein CHENG Bao-guo ,GAO Wan-qi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he primary HCC complicated b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 ).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43cases of the primary HCC patients was conducted ,which was based on diagnosis of 64multidetector spiral CT.Then we summarized the relevance of PVTT to the gross type of HCC and cirrhosis. Results 98cases of HCC complicated with PVTT occurred in 243cases of HCC ,incidence of PVTT based on liver cirrho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ithout cirrhosis.No clear releva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ypes of tumor thrombus and the gross types of HCC or the central locations of tumors.Conclusion It is easier to develop PVTT for patients of primary HCC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 Key words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computed tomography 收稿日期:2011-09-28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洛阳471003 作者简介:程保国(1974-),男,河南辉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高万勤,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Email :lywanqin @sina.com 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 PVTT )是肝癌肝内播散、远处转移及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门静脉癌栓可加重肝癌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9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PVTT 形成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点。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43例病例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 2011年8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肝癌的诊断标准[1] , 其中男187例,女57例,年龄18 83岁,中位年龄57岁。 1.2 检查方法使用GE 公司64排螺旋CT (LightSpeed VCT ,GE ,USA )扫描,造影剂为注射用碘 普罗胺(300mg I /L )50 80mL ,注射流率3 5mL /s ,动脉期扫描采用SmartPerp 软件监控,兴趣区选取肾动脉层面腹主动脉,触发阈值设定100HU ,注射完造影剂后接续注入生理盐水20mL ,注射流率3 5mL /s ,默认延迟时间行门脉期与延迟期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 ,管电流300 320mA ,准直64?0.625mm ,螺距0.16 0.24,显示野(FOV )250mm ,矩阵512?512,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腰4椎体层面。将原始数据重建为层厚、间距0.625mm 横断面图像传至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3,ADW4.3),选取动脉期、门脉期图像以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 ,MPR )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分析原发性肝癌及门静脉主干、分支的形态、密度、管腔大小、通畅度、侧支循环 ·462·J Henan Univ Sci Tech (Med Sci )December 2011Vol.29No.4

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

·论著· 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 骆助林 汪涛 刘子沛 刘湘林 戴睿武 闫洪涛 王华 田伏洲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63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17例(A组)行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再加大网膜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其余46例(B组)行非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治疗24例、无水酒精注射14例、介入治疗8例。结果 A组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2%、41.2%、23.5%,明显高于B组的45.7%、28.3%和0%(P<0.05)。结论 与非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能相对延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方便术后使用大网膜静脉插管灌注化疗。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中图分类号】 R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3685(2012)01-0048- 03Value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 LUO Zhulin,WANG Tao,LIU Zipei,et al.Department of PLA General Surgery Center,Chengdu General Hospitalof Chengdu Military Command,Chengdu61008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with p ortal vein tumor thrombi(PVTT).Methods Of 63HCC patients with PVTT,17cases(group  A)underwent hepatectomy and extraction of PVTT,and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viaomentum majus′vein.The other 46patients(group  B)received non-surgical treatments,including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 in 24patients,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in 14cases,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8cases.Results The 1-,2-and 3-year survival rates in group A were65.2%,41.2%and 23.5%,respectively,which were higher than 45.7%,28.3%and 0%in group  B(P<0.05).Conclusion Compared to non-surgical treatments,surgical intervention prolonges theservival and benefits the use of chemotherapy  via portal vein in HCC patients with PVTT.【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Jiangsu Med J,January  2012,38(1):48-50.] 作者单位: 610083 四川省,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骆助林、汪涛、刘湘林、戴睿武、闫洪涛、王华、田伏洲);北京市解放军第三○六医院普通外科(刘子沛) 通讯作者:田伏洲 E-mail:tfz30061@yahoo.com 肝癌生长到一定程度很容易侵犯门静脉形成门 静脉癌栓,癌栓不仅发生率高,而且也是影响肝癌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献报道提示,晚期肝癌患者40%-90.2%在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内形成癌栓[1] 。即使小肝癌,门静脉内形成癌栓的比例也相当高。我科1999年1月-2009年1月收治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门静脉癌栓(p ortal vein tumor thrombi,PVTT)患者63例,对部分患者采取了积极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施行多种手术方式的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再加大网膜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3例,其中男48例,女15例,年龄36-59岁,中位年龄43岁;术前AFP、B超、CT或MRI诊断为HCC合并PVTT患者,全部为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21例,B级30例,C级12例。其中延伸到肠系膜上静脉者6例,波及到下腔静脉者4例。单个癌块直径5-10cm者33例,直径大于10cm者13例,多个癌块者17例,B超提示有腹水者21例。 二、方法 1.手术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1) 手术组纳入条件为:单侧肿块直径小于15cm, 半肝多发肿块直径之和小于15cm;癌栓未延伸至肠系膜上静脉及腔静脉;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或B级;本人及家属自愿。满足以上要求的共有17例纳入手术组。 ·84·江苏医药2012年1月第38卷第1期 Jiangsu Med J,January  2012,Vol 38,No.1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展

【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很高,而门静脉癌栓的出现表明肝癌已近中晚期,预后很差。随着对门静脉癌栓认识的深入和手术技术的改进,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疗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本文就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手术治疗,肝动脉、门静脉置泵术,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栓塞化疗术,癌栓内无水酒精注射,门脉血管支架放置,超声消融术,放射疗法等治疗方法的进展及疗效等作一阐述。 【关键词】肝肿瘤门静脉癌栓治疗综述文献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是居于第二位的癌症杀手。由于肝癌起病隐匿,生长迅速,发现时往往已近晚期,且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伴有肝细胞癌侵及门静脉主干或第一级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pvtt),常被认为不宜行手术治疗,既往对其多采用消极的方法或放弃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数月内死亡,同时,pvtt也是引起患者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恶化、肝内广泛转移及术后复发,进而影响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治疗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简述如下。 1 手术治疗 积极的外科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主要方法是在切除hcc的同时,经肝切除断面的门静脉断端取癌栓或直接切开有癌栓的门静脉进行取栓,术后辅以动脉栓塞化疗、生物治疗等积极的综合治疗。樊嘉等[1]报道,手术适应证为:①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②肝功能属于child?鄄pugh a或b级;③肝癌局限在半肝,无肝脏以外的转移;④估计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可一并切除主支癌栓或可经门静脉残端或切开主干能取净癌栓。其优点是:①切除原发癌灶,防止癌栓继续侵入门静脉;②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③作为术中肝癌切除时癌栓脱落进入门静脉的补救措施;④使后续治疗如肝动脉栓塞化疗等顺利进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fukuda等[2]报道19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或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治疗不仅可以切除肿瘤,而且可以同时切除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合并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其手术后总体存活率为48.5%。konishi等[3]认为,如果肝脏功能可以耐受,肝脏主瘤切除术联合门静脉主干癌栓清除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为pvtt的根治性切除、防止早期肝癌复发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pvtt的手术治疗进展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经门静脉切开取栓术;②气囊导管取栓术;③静脉搭桥术;④门静脉切除吻合术;⑤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为行肝切除后,控制门静脉主干,开放肝切面上门静脉残端,用铗钳或吸引器头插入腔内等方式将其吸出,或用导管插入以生理盐水冲吸。门静脉阻断放松后见残端血流喷出呈扇形,提示癌栓已被除去,缝合门静脉残端。术毕用b超即时检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观察癌栓是否已完全清除干净。 余业勤等[4] 应用此法,患者术后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为95.4%,47.0%和20.0%。但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此方法有时难以将癌栓清除干净,残留癌栓或微小栓子肝内播散而导致复发,远期疗效并不理想。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入,此法现已不再单独使用。 2 肝动脉、门静脉置泵(drug delivery system,dds)灌注化疗 手术取栓有时很难清除干净,残留癌栓或微小栓子肝内播散可导致复发。因此,在肝癌切除并门静脉取栓术的基础上附加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埋置皮下泵灌注化疗,不但切除了肝肿瘤,清除了门静脉癌栓,而且经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能有效地治疗残余癌灶、癌栓,防止残余微小癌栓继续肝内播散,减少复发,从而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dds的指征为[5]:①术中发现不能手术切除者;②病灶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者;③根治性切除估计复发倾向较大者;④估计术后生存时间大于2年者。对于部分能耐受剖腹探查手术的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术中探查发现肝内有广泛播散,肝硬化严重,余肝体积小,估计切除术后肝功能

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体会

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32例经手术治疗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观察其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价值。结果3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5%;1年生存率66.9%,2年生存率35.2%,3年生存率7.1%。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患者。结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癌切除和门静脉取栓是安全的,结合术后辅助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关键词:手术;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是伴发门静脉癌栓,据报道尸检和影像学检查,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20%~70%,而手术切除标本镜检发生率更高[1-2]。迄今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尚在进一步探讨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1~68岁,平均5 2.6岁。其中乙肝标志物阳性者28例,丙肝标志物4例。术前诊断为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15

例,术中检查肝断面发现癌栓的有6例,11例为术后病理学发现癌栓。AFP阳性26例,合并肝硬化21例。肝功child A 级25例,B级7例,ICGR15均在10~20min之间。 1.2肿瘤与癌栓情况肿瘤位于肝左叶者18例,肝右叶者12例,左右肝均有者2例。直径:3~15cm,肿瘤数目:单发的29例,多发的3例。癌栓部位:左支11例,右支16例,左支+主干3例,右支+主干2例。 1.3手术方式32例中行肝段或肝叶切除后将门静脉癌 栓一并切除11例,肿瘤切除后自肝断面取除癌栓19例,其中门静脉左支二级分支残端取栓术8例;行门静脉右支二级分支残端取栓术1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门静脉左支主干断端取栓术2例,行右半肝切除术+门静脉右支主干断端取栓术1例;行肝肿瘤切除术主干切开取栓术2例。 1.4术后辅助治疗本组病例除2例术后肝功能不全患者外,均于术后1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采用股动脉介入灌注栓塞化疗(TACE),栓塞化疗用药方案:吡柔比星20~40mg+顺铂40~60mg+氟尿嘧啶500~750mg+超液化碘油10~20ml混合乳剂为主,导管内灌注,1次/月,共计2~3次。22例患者术后皮下注射胸腺肽α1,1.6mg,2次/w,共计注射40~60支。 1.5随访情况随访截止于2014年12月,30例(93.7%)获随访,2例失随访。总生存期(OS)定义为从手术治疗开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探讨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探讨 发表时间:2014-07-16T08:37:02.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张立军[导读] 针对肝癌患者可在X线或CT等设备的引导下,采用穿刺针向肿瘤病灶内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或化疗药物。张立军 (山东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要】综合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肝癌总体疗效,主要集成多种治疗方法优势,有效避免单一治疗方法所难以实现的疗效,本文较详细地探讨了综合介入治疗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栓塞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175-01 1. 前言 原发性肝癌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因肝癌死亡的患者多达22万人。目前在不可切除性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介入治疗被公认为是一种主要手段,能够对肿瘤生长抑制、使患者生存率提高等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但在总体疗效上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降低了机体免疫功能与肝功能、肿瘤细胞降低了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敏感性及术后生成肿瘤侧枝循环等。因肝癌生物学特性比较特殊,对于单纯介入治疗等单一治疗模式,都不能将肝癌彻底治愈。 2. 肝癌介入治疗方法 2.1 介入免疫联合治疗 肿瘤细胞因子免疫疗法、肿瘤主动免疫治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是免疫治疗的主要内容,免疫制剂的单纯应用具有较大的毒副反应,对于临床应用的有效剂量具有限制性。介入免疫与上述方法联合治疗,能够将肿瘤细胞直接杀伤,并实现对肿瘤细胞增长的抑制,使瘤负荷减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和化疗药物的抗癌效应明显提高使肝癌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进而使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采用IL-2、IFN的肝动脉灌注与TACE联合治疗方法,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4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有1例患者完全缓解,部分患者达到52.2%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TACE治疗方法的30.4%。 2.2 粒子植入治疗 在患有肺癌的患者中,由于一些患者病变位置无法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就可以采用粒子植入治疗方法,这时可将会粒子棒植入患者体内,由其定期行释放粒子治疗。该方法对体内脏器具有较小的辐射,碘125粒子有效射程直径为1.6厘米左右,在射程外具有很大程度的递减,辐射不大。而且副作用较小,主要副作用体现在穿刺过多,增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粒子植入治疗属于体内靶向性放疗,与其它部位没有关系。 2.3 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治疗 针对肝癌患者可在X线或CT等设备的引导下,采用穿刺针向肿瘤病灶内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或化疗药物。无水酒精是最常用的一种硬化剂,化疗药物主要采用一些抗肿瘤药物,按照1:2的比例添加碘油等作为造影剂,在肿瘤病灶内进行多点注射。 2.4 肝癌的介入导向疗法 导向疗法是采用具有特异性的甲胎蛋白抗体、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等载体,将生物反应调节剂等药物或放射性核素等杀伤肿瘤物质运抵达肿瘤位置,实现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的一种方法。介入方法通过肝动脉实施给药优势比较明显,不仅能够将存在于生物导向免疫治疗中的生理屏障、非特导性吸收及稀释等问题有效避免,还可以使肝癌局部药物浓度增加,实现全身毒副反应的明显降低。 2.5 介入联合基因治疗 近年来,基因工程与介入放射学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利用介入方法实施基因治疗已逐渐成熟并应用于临床中。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方法直接向肿瘤局部导入目的基因,其准确导向、操作便捷等优势,对于全部肿瘤细胞都存在被转染机会。目的基因通过肝动脉插管进行注入,使其在靶器官中的表达能够相对定向,提高目的基因疗效及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显著降低其副作用。介入联合基因治疗对于机体的抗肿瘤作用能够实现从多方面进行调整,也实现单一基因的治疗效果的综合强化。 2.6 TACE 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 肝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及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TACE后肿瘤侧枝循环。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能够对肿瘤生长内皮细胞及生成侧枝循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治疗方法需要较少的药量,具有毒副作用少、良好特异性等优点。但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不能抑制已形成的肿瘤血管,无法缩小肿瘤,与TACE联合应用在抗癌优势上比较明显。不仅可通过化学药物将肿瘤细胞抑制及杀死,实现肿瘤血管栓塞,肿瘤缺血而坏死缩小,而且还能使肿瘤新生血供减少并对生成肿瘤侧枝循环进行抑制,有效降低肿瘤复发与转移。 2.7 TACE 联合热消融治疗 肿瘤一般来说不耐热,因此加热局部肿瘤组织,可产生肿瘤凝固性坏死。临床中常用的组织物理加热方法就是微波与射频,随着不断改进的器械,微波天线与射频电极都能够利用皮穿方式向实体肿瘤刺植入并对其采取局部加热方式。采用单用热消融治疗肝肿瘤直径不足4厘米的效果不佳,而将热疗与介入治疗相联合治疗肝癌将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疗效。加热肿瘤时,瘤内及瘤周血液循环具有冷却作用,TACE可实现肝癌组织血供的减少,使肿瘤热消融坏死体积增加。热效应能够实现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摄取的增加,使肿瘤组织的药物停留时间得到延长,提高肿瘤组织的药物敏感性,使化疗取得良好效果,化疗药物用量减少,能够明显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使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在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中具有各种方式,主要存在用于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条件而产生不同研究结果、临床研究不具有前瞻性等一些问题。据此,不断优化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案及开展前瞻性相关研究就十分重要。肝癌采用综合介入治疗将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有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合理有序的综合序贯治疗模式会逐渐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模式。参考文献 [1] 常旭主编.原发性肝癌的治疗[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2] 肖恩华,胡国栋.肝癌介入性化学生物疗法[J],放射学实践,2010 .1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