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寓言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寓言故事为体裁的教学内容。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优秀的寓言故事里有着丰厚的容量,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学生们去推想、领悟言外之意、品评人生滋味。寓言能对学生们的思想情操、道德人格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寓言也是儿童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因为它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一个教训。《揠苗助长》写古时候有个人盼望自己的禾苗能快点长大,就想到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蠢办法,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做事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守株待兔》写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结果再也没有捡到野兔,地也荒了,庄稼全完了。这则寓言讽刺了不主动努力,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2、了解寓言的特点:借助可笑的小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观赏图画,对比的方法,体会寓言故事中种田人的可笑与愚蠢。

2、抓重点词,体会、朗读、感受两个种田人的愚蠢。让学生在情感妙答中体会其中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懂得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违背其规律。

2、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总想着不劳而获。

3、激发学生对寓言的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多阅读。

【教学重难点】:1、通过重点词的学习感受两个种田人的愚蠢。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发情感,引出话题。

1、读古诗《悯农》,引出话题。

2、导入课文:课文中的这两位种田人是怎样种田的?

二、感受《揠苗助长》中种田人的愚蠢,并感悟寓意。

1、默读课文,找出种田人怎样种田的句子。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提出问题:他为什么要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呢?

2、从生的回答中相机学习种田人的“焦急”。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巴望”“天天”感受种田人的焦急。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焦急”“转来转去”感受种田人的焦急。

(3)导出原因,并积累有关“焦急”的词。

3、感受种田人的方法。

(1)用语言描述理解“终于”“筋疲力尽”,体会种田人的辛苦。

(2)朗读体会。

(3)种田人自己觉得辛苦吗?理解“总算没白费”“都长高了一大截”体会种田人的快乐和自以为的“好结果”。

4、学习“结果”。

(1)结果怎样?

(2)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感受种田人的愚蠢。

(3)总结种田人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

5、揭示寓意。

6、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三、感受《拔苗助长》中种田人的愚蠢,并感悟寓意。

1、默读课文,找出种田人怎样种田的句子。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提出问题:种田人为什么要丢下锄头,不去种田呢?

2、找原因,感受种田人的幸运。

(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抓“窜出来”“忽然”感受事情的意外。

(2)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抓“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感受种田人的幸运。

(3)他乐滋滋的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抓“乐滋滋”感受种田人的快乐和得意。

抓种田人的心理活动感受种田人心存侥幸的想法。

3、看图读句,感受种田人想不劳而获的愚蠢。

(1)看图直观感知,猜猜种田人在想什么呢?

(2)抓“整天”语言描述,感受种田人的耐心。

(3)朗读感受。

4、学习结果,感受种田人的伤悲。

5、角色体验,语言训练。

是啊,可兔子没有来,他的田里却长满了野草,眼看着庄稼颗粒无收,邻居们都为他着急,纷纷赶来劝说他,可谁也没法说服他。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能言善辩,想请我们帮忙劝劝他,你们想不想帮这个忙呢?该怎样劝他呢?

6、揭示寓意。(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寓言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1、揭示寓言的特点。提出读寓言的方法。

2、激发兴趣,推荐书籍。

五、板书设计

寓言

揠苗助长:好焦急“好”办法“好”结果好愚蠢

急于求成违反规律坏了事

守株待兔:真幸运真敢想真耐心真愚蠢

不劳而获愚蠢悲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经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 引导同学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引导同学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同学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0 个生字,会写9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1、一分钟记忆练习:学生领读;开火车读;背诵。 2、观察谈话: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通过这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 ?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 (引出课题 )揠苗助长。 3、解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 ?(同学交流 )。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括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括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引发同学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同学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同学的认知,激发同学阅读兴趣。 学习揠苗助长 一、初读 1、读题考虑: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同学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优秀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语言故事,体会其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寓言两则》。板书,提醒 谁想展示一下你的预习作业,教一教大伙你昨天已学到的东西。

1.记字形,学写生字:疲筋 2.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yùzéjiāo jīn pímèn 寓言两则焦急筋疲力尽纳闷 3.读通课文 4.按课文内容填空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就把禾苗结 果。告诉我们。 生: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1.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2.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篇一: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教案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教学目标: 1、学习“掩、盗、铃、偷、捂”5个生字及新词,认读“铛、 零”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自己想做坏事而又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4、讲一讲《掩耳盗铃》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自己想做坏事而又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要上课的时候,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呢?是不是丁零丁零,铛铛的声音呢?这是我们铃铛的声音,在告诉我们上课了回到教室去上课。是不是说明铃铛有提醒的作用呀,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个有关于铃铛的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看看这则有关于铃铛的故事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师:读了课题,同学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了解题意) 同学们知道“掩”是什么意思?做一做“掩耳”的动作。(遮住耳朵)盗:什么意思?就是偷 掩耳盗铃的意思是什么?(捂住耳朵偷铃铛) 师:我们知道了课题的意思,现在,我们大家读读这则寓故事,边读边用“O”把生字圈出来,读一读。 1、检查读情况,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师:同学们都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有谁能告诉我故事吗?

同:。。。。 师:《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 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 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 刻被人发觉了。 2、读准字音 师:先自己读读课文,检查课文中的生字、认读字能不能读正确, 句子能不能读通顺。(指导学习掩、盗、铃、偷、捂”5个生字及 新词,认读“铛、零”2个字) 三、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一)盗铃人的总体印象 师:同学们掩耳盗铃的人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汇报:我觉得掩耳盗铃的人很笨。(笨、可笑、愚蠢??) 师: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他很可笑、愚蠢? 师:默读课文。你们从哪句话看出他很可笑用直线画出,从哪个词 看出的用△标出。 (二)体会盗铃人愚蠢的做法

寓言两则教案1

《寓言两则》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 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四公开课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四公开课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寓言两则优秀教案四公开课,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两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2.生字、生词卡片。 3.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

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

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两篇寓言故事,其中《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遵循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寓、焦”等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 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意外的收获不 要存有侥幸心理。 5.会写“守、丢”等9个字。 6.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认识“寓、焦”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会写“龙、恩”等12个字。 教学难点: 1. 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意外的收获不 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寓”等4个生字。 2、理解“巴望”“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是篇的意思。 二、学习《揠苗助长》,初步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出示课题,正音。 2、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3、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指生读第二自然段(认读词语:筋疲力尽) 说说“筋疲力尽”的意思,读出他的累。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体会“焦急” 1、课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呢? 2、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焦急)学生读。 3、体会“焦急”。 (1)找出文中带有“焦急”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2)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3)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4)理解“自言自语”。 4、找出文中的其他语句来感受他的焦急。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理解“巴望”:盼望、期望、希望、渴望,朗读句子。 (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你从哪个词语中知道的?(好象) 指导朗读:一天,两天,三天,要读得慢,进一步体会文中人的焦急。 四、理解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1、禾苗长高长大的事能急吗?为什么不能急? 2、植物都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按照一定的生长规律、生长顺序来长高、长大。这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经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同学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引导同学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同学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1、一分钟记忆练习:学生领读;开火车读;背诵。

2、观察谈话: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3、解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同学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括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括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引发同学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同学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同学的认知,激发同学阅读兴趣。学习《揠苗助长》 一、初读 1、读题考虑: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同学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 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通过交流丰富识字

《寓言》优秀教案

《寓言》优秀教案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两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2.生字、生词卡片。 3.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a案 第一课时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 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 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 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a.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b.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c.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30 寓言两则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上册 课 文:30 寓言两则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掩耳盗铃》和《守株待兔》是两则浅显易懂的寓言,对中年段的学生来说大都耳熟能详。为此,要怎样教学这两则寓言呢?首先要把重点放在理解偷铃人和种田人的可笑行为上,并由此展开逐层深入的教学。通过品读语句,想象画面,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味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插图的语文功能。另外,寓言以它语言精神的特点又让其成为一种压缩艺术,把这种压缩文本用适当的方式打开,让学生读出字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很重要。为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教学目标: 1.会认“铛、蹿”等生字;会写“盗、铛、零、株、桩、滋”等生字;掌握“掩耳盗铃、铃铛、丁零丁零、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寓言,基本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4.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懂得自欺欺人只会害了自己; 得到一点意外好处就产生侥幸心理,结果只会一无所有。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寓言,基本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我来考考你们,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呢?(板书:寓言)边板书边提醒“寓”字的最后三画是“竖、提、点”。 (二)指名学生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 (三)小结。(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就叫寓言) (四)你们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哪位同学愿意讲一讲? (五)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两则寓言(把题目补充完整),其中一则就叫——《掩耳盗铃》。(板书)二、初读课文,弄懂题意 (一)这是一则什么样的寓言呢?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边听边纠正字音。(展示课件第三屏) (三)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这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呢?谁来说一说。(结合课文插图一)(展示课件第四屏) (四)交流寓言的主要内容。 (五)现在请同学们再看课题,“掩”是什么意思?“盗”又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又是什么意思呢? (六)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展示课件第五屏) 三、再读课文,体会寓意 (一)默读课文,弄清起因、经过、结果。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想偷铃铛) 2.他知道偷铃铛的后果了吗?从文中哪句话看出,请用“~~~”画出。 ①(展示课件第六屏)齐读句子。 ② “明明知道”说明什么?(这个人很聪明) ③谁能用“只要……就……”造一个句子? 3.想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掩住耳朵)在书中用“ ”画出偷铃人是怎样想的句子读一读。想想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句子中有一个关联词,请找出来,谁能用这个关联词造一句话。 (展示课件第七屏)指导朗读这句话。 4.偷铃铛的人得手了吗?结果怎样?(被人发觉) 5.你觉得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同学交流一下看法。(自欺欺人、自作聪明……) 6.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二)体会寓意 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自作聪 这个环节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寓言”,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对旧内容的复习,则丰富了寓言故事的内涵。 读与听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技能,它们又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语文课堂上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尝试着读,认真地听,才能增强他们听读的针对性,提高听读的效果,从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有位名师说,会读书的学生会把一篇文章概括为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一个词。语言教学始终是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服务的。因而,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通过弄懂主要内容,再来理解“掩耳盗铃”的意思,那就水到渠成了。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遣词就句的能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大胆发言,表达意向的欲望,让他们有感而发。

小学四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教学案例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相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 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3)有感情朗读。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是不是束。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教案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13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焦急、筋疲力尽、喘气、枯死、亡羊 补牢、羊圈、叼走、劝告、堵上、后悔、接受等。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做错 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3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 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课文一共 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二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

生认读。(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字音的情况。)zéjīn 寓言则喘气白费一大截筋疲力尽 2.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 明确: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四)讲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指名回答。 明确: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2)“巴望”是什么意思? 明确:希望、盼望的意思。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 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②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句话,是用“巴望”好,还是用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_教案教学设计_2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本文是关于寓言两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3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焦急、筋疲力尽、喘气、枯死、亡羊补牢、羊圈、叼走、劝告、堵上、后悔、接受等。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教学步骤:(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3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二则”。(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字音的情况。)zéjīn 寓言则喘气白费一大截筋疲力尽2.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明确: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三)整体感知课文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明确: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四)讲读课文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指名回答。明确: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2)“巴望”是什么意思?明确:希望、盼望的意思。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②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句话,是用“巴望”好,还是用“希望”好呢?明确:用“巴望”好,因为巴望可以更体现那个人很急,想让禾苗长得快一些的急切的心情。请同学们再找一找哪些语句也表示这种急切的心情呢?明确:天天到田里去看,焦急地转来转去。(3)他看到的结果怎样?明确: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是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明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3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3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一、授课时间: 5月12日——13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2、难点:“寓、截”的识记。“费、望、算”的书写。感悟寓意。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课件、投影仪 五、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读过成语故事吗?举例说说。 (像《刻舟求剑》那样,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学习“寓”字。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自读感悟。(学习第一则寓言) 1、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记(想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想(你读懂了什么?) 4、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小组合作讨论。 1、检(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读(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3、议(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

《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9 寓言两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亡羊补牢》。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 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 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教案设计】30.寓言两则(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四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 语文S版 30.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二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能理解“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寓意,受到尊重事实,老老实实做人做事的思想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培养独立学习寓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寓意,受到尊重事实,老老实实做人做事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0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先来看一段小视频,这段视频的名字叫做《掩耳盗铃》。 2.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各小组内先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3.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二、初读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学生互动学习,互助检验自学结果。

3.出示生词: 掩耳盗铃铃铛丁零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蹿出来 (1)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同桌之间互读,互相检查记忆情况。 4.理解词语: 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的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三、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则寓言《掩耳盗铃》,思考: (1)“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这里的“明明”是什么意思? (强调是盗铃人知道。) (2)那个偷铃铛的人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3)他这么想对吗? (不对) (4)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偷铃铛的人的行为? (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5)学习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2.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思考: (1)读第一自然段,“突然”、“蹿”各是什么意思? (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蹿:向前跳。) (2)这两个词说明什么?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3)读第二自然段,种田人“白捡”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后,心情怎么样? (乐滋滋) (4)种田人有什么想法呢? (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伊索寓言两则教案

《伊索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承留一中李冬棉 [教学目标] 1、了解《伊索寓言》,理解寓言的特点。 2、通过分析情节,理解寓意。 3、联系实际,多角度理解寓意,获得丰富的人生启迪。 4、发挥联想和想象,理解寓言和生活的关系,学习续写寓言。 [教学重点难点] 目标2、3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到《伊索寓言》,大家并不陌生,我们这学期一直在读这本书,那么谁能说说你对这本书的了解呢? 生说。师出示课件,介绍。

伊索,弗里吉亚人,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动物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法国)和莱辛(德国)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2、读了《伊索寓言.》,你认为寓言有什么特点呢? 生说,师出示课件,展示。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大家对寓言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将来提升一个层次,对如何阅读和写 作寓言有一些新的认识,下边我们以两则伊索寓言为例来实现这个目标。 二、分析情节,理解寓意。 1、放朗读录音《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2、出示生字,抽生注音,纠正后齐读。 宙斯赫拉饶头粘住庇护 3、刚才的朗读好不好?好在哪里? 请大家也模仿着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并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 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一遍。说出寓意:最后一段。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

《寓言两则》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两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2.生字、生词卡片。 3.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守株待兔》)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优秀教案板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优秀教案板书设计 12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语言故事,体会其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寓言两则》。板书,提醒谁想展示一下你的预习作业,教一教大伙你昨天已学到的东西。 1.记字形,学写生字:疲筋 2.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yù zé jiāo jīn pí mèn 寓言两则焦急筋疲力尽纳闷 3.读通课文 4.按课文内容填空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就把禾苗结果。告诉我们。 生: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1.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2.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

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C、咱们一起来读读 (3)第三自然段 A、你为什么这样读?(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自然段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小组讨论) (三)总结寓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