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富的产生与分配

财富的产生与分配

财富的产生与分配
财富的产生与分配

财富的产生与分配

一、财富的定义

什么是财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W.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中对财富(Wealth)下的定义是:“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它们被认为是财富。财富可以分成两种主要类型: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

本人认为,这种定义是不够严密、准确和规范的,忽略了很多要素。那么,应该怎样来定义财富呢?我们可以从财富的来源、产生过程和应用价值等方面来做出定义:财富就是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或由人类生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的总和。

二、财富的分类

财富因其分类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主要分类方法有四种:

㈠从形态分:有形财富、无形财富

㈡从状态分:隐性财富、显性财富

㈢从用途分:创富、应用、观赏、收藏

㈣从性质分:消费类、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三、财富的属性

1.具有特定的价值并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体现

财富都是具有特定价值的,这种价值可以是使用价值,也可以是交换价值,甚至可以是观赏价值或收藏价值,这些价值可以通过等价、溢价或减价交换来实现,也可以在陈列或收藏的过程中体现。

2.具有社会性

财富是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能够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同并可以在社会成员之间流通、共享,一般来说要进入社会之中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3.具有流通性

财富可以通过交易、赠与、转化等形式在人类社会成员中任意流通。

4.具有时效性;

财富的时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某些财富只能在特定的时期内形成价值或产生效用,过了有效期后就成为毫无价值或没有效用的东西;二是某些财富会随着时间推移、科技进步或社会发展形成增值或产生新的效用;三是某些财富在流通过程中也会由于人类的竞

争、文化、破坏等行为导致其价值产生增减变化。

5.具有专享性

财富是人类特有的,只能是人类才能专享,脱离了人类社会,把财富送给任何别的星空或动物都会成为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物。

6.具有可变性

这也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态(即存在状态)转换,可以由隐性财富转化为显性财富,或由显性财富转化为隐性财富;二是效用转换,可以由静态财富转化为动态财富,或由动态财富转化为静态财富;三是价值转换,可以在使用价值、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等多种价值之间相互转化。

三、财富的产生和增值

财富的产生是资源、资本、物质、能量、知识、权力、智力、劳动、技术、信息等要素相互组合、作用及交换转化的结果,任何单一的要素都创造不了财富。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源的转化。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风场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等等,在人类未加以开发利用前为隐性财富,通过人类开发、加工、应用后转化为显性财富。

二是资本的价值转移和资产增值。资本作为投资转化为机械、原材料、能量、智力等生产要素,其价值转移到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上,并与人类的劳动、文化等行为所形成的价值一道,构成商品的价值,并在流通中得到增值。

三是劳动价值的转换。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资本、物质、能量、知识、技术等价值聚合或转换的过程,而劳动又分为脑力(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策划)劳动和体力劳动,这两者在价值转换中所作贡献的大小,由转换后形成的产品的类型、层次、属性等决定。

四是流通、交换增值。即在包装、运输、销售、服务等过程中加入了附加价值,或融入文化价值。

五是虚拟价值或期望价值的实现。通过竞价拍卖、期货交易、文物市场等渠道,将人类对某些物质或产品的虚拟价值或期望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六是人类的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产品——知识、经验、体制、制度、文化、观念、点子,以及人类的发明创造、技术改进、经营理念、管理策略等等,可以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财富。

七是社会财富和公共服务的转化。每一个个体和企业都会享受到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这些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和比例渗入生产劳动和财富形成的过程,成为财富价值的组成部分。

四、人类创造财富的活动

任何财富都是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类在自然界劳作发生作用的结果。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初始阶段:人类依靠手和脚来进行简单体力劳动创造财富。主要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

成长阶段:人类借助各种工具来创造财富。主要是提高劳动效率,加快创造财富的步伐。

高级阶段:人类借助知识、资本、能源、电子产品、信息等来创造财富。主要是解决生存空间、生活质量、创富效率及探索自然、利用资源等问题。

人类通过劳动经验的积累发明了劳动工具,而工具(文字也是工具的一种)的使用使人类由创富的初始阶段进入成长阶段,知识、资本、能源、电子产品、信息等的使用使人类的创富活动跃升到高级阶段。人类的创富活动每提升一个层次,创富效果就会出现一次质的飞跃,创富效率就会有上百倍的提高。

五、财富的分配

㈠财富分配应遵循的原则

财富的分配应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做到公平、合理、科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来源决定分配。即是谁创造了财富或使财富产生增值,就应该参与财富或增值部分的分配。也就是说,每一个参与创造财富或产生增值的要素都应参与分配。

2.建立风险储备。任何个体、企业甚至是国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如市场风险、社会危机、政治事件、自然灾害、战争冲突、疫病殃祸等等,因此,创富者必须在产出中留出部分资金,用于应付万一出现的各种风险、危机和灾难,这部分资金应该由所有创富要素共同承担。

3.体现社会责任。任何个体、企业甚至是国家都是社会的组成元素,都会从社会获取相应的价值,也应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繁荣承担相应的责任,必须在财富的增值部分按比例提出一定的资金(如税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社会捐赠等)来履行社会责任。

4.可持续发展。如果创富活动是一次性的,其创造的财富可一次完成分配。否则,就需要提取一定数额的资本作为发展基金,用于新的创富过程或扩大创富的规模,使人类的创富活动得以持续。

㈡财富的分配及其比例

谁创造了财富就应该有权参与财富的分配,谁创造的财富多或形成的增值大就应该分配得多。因此,必须根据财富产生的来源及要素按贡献大小的比例参与初始分配。如投入资本形成的增值,就应该分配给投资者;以资源投入形成的增值,应该由资源拥有者获得;投入劳动形成的增值,由劳动者获取;投入智力所形成的增值,由智力投入者享有;公共投入应

该全社会共享等等。

并不是新增的财富或形成的增值全部都分配给创富要素,在分配之前,应提取一定比例的财富作为企业风险储备、社会责任承担和新的创富资本。

应该按照分配的原则确定财富的分配比例,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实现利益平衡。

中国家庭财富报告_共10篇 .doc

★中国家庭财富报告_共10篇 范文一: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新华社北京4月28日专电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8日发布。该报告基于覆盖全国25个省,268个县共12000户家庭的入户访问调查数据,涉及中国家庭财富的规模与结构、城乡与区域差异、金融资产和住房、家庭投融资决策、养老计划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财富的基本状况。 2015年,我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4197元,其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08317元和64780元。城镇家庭的人均财富是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3.22倍。除了城乡差异以外,家庭财富也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为了从财富的角度理解家庭财富的形成以及分配状况,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对家庭财富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房产净值是家庭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占比为65.61%;在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比重分别为67.62%和57.60%。金融资产在全国、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分别占到了16.49%、15.96%和18.61%。动产与耐用消费品也是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家庭人均财富中的比重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分析了城乡家庭的汽车保有情况、消费信贷、投资渠道。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家庭的汽车保有率为

31.8%。一些家庭不只拥有一辆汽车,拥有两辆及以上汽车的家庭占调查家庭总数的3.48%。平均而言,每百户家庭的汽车保有量是39.8辆。汽车保有情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家庭消费信贷的普及程度不高,一部分拥有汽车的家庭采用贷款的方式购置汽车,但这部分家庭的规模较少,仅占拥有汽车家庭的18%,占全部调查家庭的6.5%。 在家庭进行储蓄的主要原因中,位居首位的是“为子女教育做准备”,超过40%的家庭都将其作为储蓄原因。其次分别是“应付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为养老储蓄做准备”“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为购房或装修做准备”。这说明,预防性动机是城乡家庭储蓄行为的主要动因。 从城乡家庭的投资渠道看,在参与各类金融产品投资的家庭中,股票的投资参与度相对最高,占到了全部调查家庭的7.35%。投资基金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4.52%。投资于收藏的家庭只占到全部家庭的3.53%。参与各类产品投资的家庭并不是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被调查者比较认同家人、朋友、同事的意见,对家人、朋友、同事的意见持肯定态度的占57.48%。另外,专业型理财师的作用凸显。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60岁以后的收入水平有着较低的预期。33.28%的人预期60岁以后,收入将不足60岁以前的三成。60.07%的居民预期60岁以后收入将下降一半以上。为达到老年时期的理想生活标准,48.29%的人认为应该在50岁以前制定养老计划,33.8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在51-60岁

中国财富实力分布情况

中国财富实力分布情况 1中国富人集中在哪些省份?见(附件1) ——广东人最富,河北、河南成为“后起之秀”,宁夏、青海最少 2中国富人的钱怎么赚的? ——“办实业”虽仍是主流,但“金融投资”占比大幅提升 3中国富人喜欢去境外哪些地方投资? ——最爱中国香港、美国和加拿大 4中国富人喜欢哪些理财渠道? ——36%购买过互联网理财产品 5中国富人投资者主要投资哪些领域? ——调研结果显示,平均每位受访者覆盖近4个不同的投资领域;约65%受访客户投资于股票市场,约61%和56%的受访客户分别投资于现金管理类和固定收益类产品。除此之外,42%的受访客户投资于信托产品,也主要由于其“刚性兑付”的特性,可满足客户实现保值和稳定增值的需求。 同时,可投资资产大于3000万的高净值客户将股票、信托和房地产作为最主要的投资手段,对于现金管理类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热度较其他客户而言更少一些,主要是因为高净值客户在财富积累有相当量的前提下,愿意积极寻求其他风险与收益率稍高的替代产品 6中国富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承受能力? 调研结果显示,68%的受访客户愿意承担一定风险,较2012年的客户调研结果有大幅增长;另有14%的客户风险容忍度较强,愿意承受较大风险,也接受“高回报意味着可能要承担较高风险”的想法。受访客户中,47%和40%的客户分别配置了中等和高等风险产品;相较于可投资资产在600万~3000万之间的客户,可投资资产大于3000万元的高净值客户在中高风险产品的配置上更为激进,持有30%及以上比例中等和高等风险产品的客户占比分别为41%和48%。 7 中国富人除投资以外还有什么爱好?见(附件2) 8 中国富人都喜欢聊自己的家乡,怀念当年,为什么,怎么聊?见(附件3) 中国富人都不会忘记曾今自己的出生地或家乡是多么的美好,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帮客户回忆聊起他美好的家乡,你们注定能达成共识,无话不谈,感情铺垫到位,无意中提到现货市场目前的火爆,你还会担心客户不成交吗,几百万,千万资金不算什么,客户也许正考虑玩玩现货呢。

财富世界强历年国家分布情况分析

财富世界500强历年国家分布情况分析 第一份《财富》500强排行榜诞生于1955年,当时上榜的仅限于美国公司。1957年,美国之外的大公司首次拥有了专门的排行榜。1976年,第一份国际500强排行榜出炉,但仅包括美国之外的公司。直到1995年,第一份包含了美国和其他各国企业在内的综合榜单才正式问世,这也是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500强排行榜。 从历年榜单的国别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企业发展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二者相得益彰。世界500强排行榜不仅是世界知名企业用来判断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世界各国经济状况的一个“晴雨表”。 美国和日本长期占据榜单的“第一方阵”。截至2005年,这两个国家的企业数目总和均占到了50%以上。但是,日本在资产泡沫破灭后一蹶不振,500强企业数量自2005年起就基本呈下滑趋势,美国也在2002年达到巅峰的197家之后开始减少。 随着美日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下降,新兴国家获得了增长的空间,尤其是中国企业异军突起,已和美日共同形成“第一方阵”。近年来,中国企业进入榜单的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中国大陆上榜公司数量达到69家,首次超过日本。2014年,上榜的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公司数量创纪录地达到了100家,全球排名第二。美国、中国、日本共有285家企业入榜,占比超过总企业数的50%, 英、德、法这三个欧盟最重要的国家构成了“第二方阵”。每个国家入选世界500强的公司数目基本都在30~40家左右徘徊,整体数量一直很稳定。但由于近年来笼罩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之下,这三国入围企业数量也在缓慢减少。2014年,英德法三国共有86家企业入围榜单,占总企业数的17.2%。 韩国、瑞士、荷兰稳稳占据“第三方阵”。每年入选的企业数量均在十几家。2014年,三国上榜企业共42家,占比为8.4%。

新时代中国人财富观的变化

新时代中国人财富观的变化 1988年8月15日晚上,52岁的上海人陈映霞,正在自家狭窄的弄堂小房里,给全家布置战斗任务:丈夫去华联商厦抢洗衣机,大儿子去淮海路抢录像机,儿媳妇去第一百货抢鸭绒被,小女儿去徐家汇抢肥皂洗衣粉,她自己去豫园抢金首饰。 “你们要看牢自己的皮夹子,明天务必要买到!”陈映霞大手一挥,宛如指挥战役的将军。 陈映霞一家正在密谋的事情,无数上海家庭也都在紧锣密鼓的策划:越来越多的消息在私下里流传,说是到9月份,街面上所有能买到的商品,都要进行大涨价。弄堂里有邻居耸人听闻地讲道:“现在能买金镯子的钱,到时候只能买金戒指了。” 8月16日一大清早,陈映霞一家就奔赴各条战线,结果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很多商场不到10点就已经卖完全天的货,银行门前更是排起了取款的长队。到了20号,部分商品已全部售罄,到了28号,食盐和火柴需要凭票供应,铝锅甚至要结婚证才能购买。

在上海之外的全国,物价闯关引起的抢购潮也在风风火火地上演。济南有市民用板车运回家100公斤盐;广州一女士扛回家10箱洗衣粉,足够五年用;北京一位老师商店去晚了,只抢到200盒火柴和够喝一年的酱油。改革开放后老百姓攒的那些钱,从一本本银行存折,变成了一箱箱消费品。 涨价是那些年的时髦词,一直要等到很多年后,老百姓才能熟练地用另外一个词来代替:通胀。 在日后的《中国物价年鉴》记载中,这一年被重点标记:“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通货膨 胀明显加剧的一年。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上升18.5%,这个上升幅度又是在持续3年物价累计上涨23.7%的基础之上。” 改革开放之后刚刚攒了些许私人财富的中国人,第一次面临“如何抵御通胀”的这个难题。“理财”这个词汇,对绝大多 数人还是完全陌生,他们只能依靠给自己储蓄保值的本能,把平时存在银行里的钱,换成保值的黄金和耐用品,以及短缺的消费品。

中国财富市场富裕人群细分趋势分析

中国财富市场富裕人群细分趋势分析

中国财富市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08年,全球总财富减少了11.7%,但中国总财富仅减少了2.3%,达到3.41万亿美元。在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中国财富市场规模最大且发展最为迅速,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应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参考资料:BCG《中国财富管理市场》2003-2008 年均复合 增长率12.5% ?万一网制作收集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 违者必究

-2008年,中国可投资资产1 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 人群达30万人,人均持有 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 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8.8 万亿人民币。 -2009年,预计高净值人群 达到32万人,同比增长达 到6%;高净值人群持有的 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9万亿 人民币,同比增长7%。 参考资料:招商银行&贝恩《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国富裕人群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万一网制作收集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 违者必究

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高储蓄率 有助于财富市场发展 -过去十几年,中国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10% -中国国民储蓄率高达51%,在亚太地区国家中处于最高水平-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将在2008年到2013年间几乎翻一倍 2008-2013 年均复合 增长率 13.6%

财富将持续高度集中于富裕人群-2008年中国的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占家庭总数不到0.1%, 但拥有45.8%的总财富。 -在市场复苏后,这些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将重新变得更为 富有,财富的集中度又将升高。 46.3% ?万一网制作收集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 违者必究

社会财富如何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社会财富如何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的蛋糕不断做大,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完善:一是更好地健全社保体系,二是打破垄断提高居民工资收入,三是深化各项改革。下面,就这三大问题一一介绍 一:健全社保体系 伴随着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居民财产拥有量和储蓄量也快加。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不断完善。但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政府公共支出比重仍然较低,分布不均衡、保障水平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使得居民不得不过多地把收入用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支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玲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表示,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非但无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反而有扩大二者收入鸿沟的作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板块分割状况,使得整个体系既有失公平,又损失效率。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统筹协调收入再分配。一是制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二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制度对接。三是重点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打破垄断 提高居民工资收入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在政府、企业与居民三者之间大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在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分配中,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步下滑。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是扩大内需与转变增长动力的瓶颈和障碍,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行政垄断、审批等体制上的障碍,造成了行业准入和分配上的不公平。通讯、金融、电力、煤气等少数垄断行业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是导致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必须建立一个能让更多国民财富分配给劳工阶层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渠道,这也是中国经济建立由消费驱动的新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三:深化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相关领域改革不到位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还需深化改革,从财税改革、确立财产公开制度和透明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保体系等多处着手,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在于如何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此,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初次分配上,即如何提高工资等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完善工资标准的基础上,清理、规范各类津贴、补贴,提高收入透明度。努力建立法制化的财产申报制度。健全以权力监督、行政监督为主,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为辅的多层次监督体系,加大对公务员财产的监督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在全社会实行财产公开和申报制度。

(2020年编辑)中国收入分配现状

中国收入分配现状: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社会群体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非常关键的一个趋势。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这种趋势在过去10年间显得尤为突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益发展的“国家主义”的经济结构,它所导致的权力和垄断成为收入差距的一个根本结构性来源。在新一轮的收入差距扩大化进程中,尚未完全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灰色收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后果已经远远超越分配领域,对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大部分经济学家对中国基尼指数的估计在0.45和0.5之间,远高于0.4的世界警戒标准。如此大的收入差距也将中国和东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分配结构区分开来,例如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即使是比起金砖四国(BRIC),中国的收入差距也仅仅略低于巴西,而高于俄罗斯和印度。 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实际的收入分化程度远远大于建立在官方统计数据之上的估值。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灰色收入”实际上并未计入官方统计,使得官方统计大大低估了最富阶层的收入水平。根据王小鲁博士过去三年对灰色收入所作的系统取样和研究,中国城市家庭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要大大高于根据官方数据所作的估计,可能远超过0.5这个危险临界点。根据王小鲁的最新估计,灰色收入可能占到国民收入的15%,其中90%更是被收入最高的10%家庭所占有。 近10年来收入差距的扩大还伴随着私人财富(以及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急剧增长。经济学家们根据家庭收入和财富的独立取样调查,对当今中国的财富分配格局做出了比收入分配更加惊人的估计。即使是从最乐观的结果看,10%的家庭实际控制了私人财富的45%以上。私人财富分配与灰色收入紧密相关。

资料综合:当代中国财富分布状况

资料综合:当代中国财富分布状况 2009-07-04 14:18:48 作者: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编辑来源: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浏览次数:1766 网友评论 12 条 中国财富集中的速度是全球均速的两倍 专家称贫富差距开始伤害中产阶级 2009-6-26 中国社会财富加速增长,有数据显示,这些财富正以全球最快的速度流入极少数富人的腰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表示:“在中国,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仅伤害着底层的人民,也开始伤害中产阶级。” 香港《文汇报》报道,在6月召开的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称:“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他指这种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格局,导致了内地消费的不足,甚至产生了畸形的消费。 财富集中速度达全球均速两倍 有专家认为,在日本、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一般是5%的家庭控制国家50%-60%的财富,而中国财富向富人的集中度正以年均12.3%的加速度增长,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这一现象值得警醒。另一份多部门联合调查完成的统计报告则显示,截

至06年3月底,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含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 0人。在超过1亿元以上的富豪当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占据了亿元户的91%,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而考证其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权力资本。 这份报告引发社会热议:“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实际上,这种畸形财富分布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一方面,金融危机令全球陷入衰退,民众纷纷勒紧裤带过日子;另一方面,据《福布斯》中文版6月发布的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奢侈品品牌最看好的市场,3.8亿元一套的别墅,1.4亿元一艘的游艇,4,300万元一辆的汽车,1,800万元一只的腕表……天价奢侈品畸型热销。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表示:“在中国,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仅伤害底层的人民,也开始伤害中产阶级。”数据显示,1994到2004年10年间,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生存环境恶化,全国有770万家个体户消失。中产塌陷的M型社会倾向,以及精英循环与精英结盟已成为一种定型,财富高度集中、垄断、世袭的现象继续恶化,其它阶层的发展空间将不断遭到侵占。 权威部门报告显示中国0.4%人掌握70%财富

2016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6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一、财富管理发展概述 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对应的财富管理市场也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超百亿元。其中主要是由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组成。 1.1 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回顾及趋势 1.1.1财富管理定义 目前,对于财富管理的概念并无准确定义,我们借鉴国际经验及国内行业共识,整理后认为,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财富管理范围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 按照财富管理的定义来看,财富管理的涵盖很广,会涉及到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等。其产品形式会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型保险,期货资管等等。同时,财富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私密性:能为人们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它涵盖了个人、家庭和事业的一揽子综合金融和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第二,高端性:可以为人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中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确保资产能带来可预期的增长。同时,由于个体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运作起来的更加轻松自如。 1.1.2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推动社会财富快速累积,由此财富管理这一新兴词语取代银行存款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投中研究院将我国财富管理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潜伏期、萌芽期、生长期。 1)潜伏期(1979-1990)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社会经济及财富都得到快速增长,国家政策摆脱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发展,居民理财也摆脱了真空地带。但是,银行定期存款却仍然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唯一金融理财产品,而其中国库券由于利率较高,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产品。 在随后的80年,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相继开放了国库券交易市场,每年老百姓都要义务性地买一些。但是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的老百姓很多等不到几年以后再兑现,特别

中国财富的集中度

中国财富的集中度 1、基尼系数在中国 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2、我国1%家庭掌握41.4%财富,集中度超过美国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基尼系数为1,表示绝对的不平均。在这一区间,数值越小,社会的收入分配就越趋于平均;数值越大,表明社会收入的差距越大。 根据经验数据,人们通常认为0.4是基尼系数的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国民财富已高度集中于少数群体。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社会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距偏大”,0.5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在美国,最高收入的两大群体的收入,超过中下层60%人口的收入总和。然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并不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明显,因为美国劳动收入的大部分落入中产阶级的口袋中。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 2015年我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4197元,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08317元和64780元。城镇家庭的人均财富是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 3.22倍。 我国城乡家庭的金融资产持有形式单一,投资渠道狭窄,现金和存款依然是城乡家庭持有资产的主要方式。 大多数人对60岁以后的收入水平有着较低的预期。33.28%的人预期60岁以后,收入将不足60岁以前的三成。 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4月29日发布。该报告基于覆盖25个省份,268个县共12000户家庭的入户访问调查数据,涉及中国家庭财富的规模与结构、城乡与区域差异、金融资产和住房、家庭投融资决策、养老计划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财富的基本状况。 家庭人均财富14.4万元 2015年我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4197元,其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08317元和64780元。城镇家庭的人均财富是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3.22倍。除了城乡差异以外,家庭财富也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从数值上看,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为187793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30708元和74513元。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分别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1.44倍和2.52倍。 房产占总资产近7成 家庭财富由金融资产、房产净值、动产与耐用消费品、生产经营性资产、非住房负债以及土地等六大部分组成。为了从财富来源的角度理解家庭财富的形成以及分配状况,中国家庭财富报告对家庭财富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房产净值是家庭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占比为65.61%;在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比重分别为67.62%和57.60%。金融资产在家庭财富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金融资产在全国、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分别占到了16.49%、15.96%和 18.61%。动产与耐用消费品也是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家庭人均财富中的比重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生产经营性资产在城乡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有着一定的城乡差异,其在城镇和农村家庭人均财富中的比重分别为 7.30%和6.00%。非住房负债是指除住房债务以外的其他一切债务。 可以看到,我国城乡家庭的非住房负债并不高,非住房负债在城镇和农村家庭人均财富中的占比分别仅为-1.48%和-4.08%。与城镇家庭不同,农村家庭

中国人关于财富的观念

中国人关于财富的观念 财富一直是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对于财富的观念也是自古便有。通过阅读文运老师《从中国文化视角看财富的奥秘》系列文章及聂云台所著《保富法》后,对古人的财富观略知一二: 中国文化从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里面,引申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律性的认识——取类比象。所谓取类比象,就是说,万事万物、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变动轨迹,都可以类比,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都可以模拟。 取类比象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我们的文化把一切事物都能够抽象到八卦、五行,再抽象到阴阳。武术要讲阴阳,中医也要讲阴阳,书法、国画都要讲阴阳,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说这些话的意思在于,财富也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方法来看待。 《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譬如一盈一虚,一消一长;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乐,一忧一喜,一治一乱。但是天时的阴阳,有一定的标准,是万古不变的;而人事的盛衰,则是随著人心的动向,变化无常。过了中间界限,阴阳失去了平均,就要起变化了,这叫作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说,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笔者看来,反映在财富上,人的贪欲无尽,则钱财再多也不满足,穷极一生追求,殊不知,满招损,不懂见好就收,终有一天,积攒的财富会荡然无存。 已是亿万身家的罗兆辉因炒房规模过大、物业负担已超20亿、

楼市大跌时,仍孤注一掷,不听刘銮雄“不追高,谁追谁死”的劝告,终负债3亿港元,宣告破产。这是文化、时代背景对财富主体的共同作用。 不同的文化框架之下,产生了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进而又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社会风貌。文运老师提到:第一种文化框架下,世界是偶然、不可知的,人是无奈的,钱的来源多样:捡来的,抢的骗的,继承的……因此要及时行乐。第二种文化框架下(主西方),世界是神主宰的,钱来源于上帝恩宠,要按神的要求去做(“荣耀上帝”说),因此拼命挣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第三种文化框架,也就是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如何看待财富呢?五行关系原理中有一句话叫做:“为我所克者,为我之财。”对于水来说,水能够克火,火就是水的财;木能够克土,土就是木的财。“克”就是能管着它、能支配它的意思。那么,财富的本质,就是可以要求别人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一种权利。 中国古代文化中“道”贯穿一切,意味着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正因如此,万事万物组合起来之后,就有无穷无尽的差别,这也横向解释了财富不等的部分原因。再从纵向观之,我们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不会空过,都将有后果——这就是往复的道理。“往复”——“无往而不复”,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中国文化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往复”是“道”起作用的一个基本形式和规律。一个人如果积善,就是出去了一个善,这个善一定会转回来,这就是“往复”。如

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分析

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分析 一、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财富管理业务还处在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M2(货币和准货币)总量155万亿元,较2011年的85万亿元增长82.4%,虽然近5年M2增长速度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增长率维持11%以上,投中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将超过200万亿元,而目前财富管理规模远低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还有较大市场空间。 2016年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道分水岭,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野蛮生长期”后,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监管日益加强,2016年被业内人士称为财富管理的“规范元年”。2016年4月15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简称“私募新规”),并于2016年7月15日正式实施,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未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中国基金业协会不予办理私募基金备案业务。”私募新规的出台旨在规范私募机构募集行为,短期可能会带来私募行业及财富管理行业的阵痛,但从长期来看监管趋严对于私募行业和财富管理行业规范发展是利好。 二、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瑞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家庭财富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人均财富 增长强劲,在2000到2016年间,中国人均财富从5670美元增长到22864美元。由于2015年房地产投资回报优于股票,2016年房产在非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为53%,较2015

年上升3%;人均债务为2100美元,总占比8%,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基于当前国内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的判断, 未来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行业面临洗牌,优胜劣汰步伐加快 2016年出台的私募新规对于财富管理行业是一次大洗牌,随着监管的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无证、机构实力较弱、牌照不齐的财富管理机构都会受到一定冲击,甚至惨遭淘汰;对于实力较强、牌照齐全、规范运营的财富管理机构而言,由于整个市场规模并没有因为监管趋严而缩水,幸存的财富管理机构反而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加速布局海外资产 2016年“资产荒”仍在延续,国内优质资产较少。随着美联储加息、人民币加入SDR (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配置海外资产更加便利。目前我国居民海外资产配置比例较低,未来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个人投资者倾向借助有海外投资背景和经验的机构来实现海外资产配置。目前国内已有一些财富管理公司已经开始着手海外资产布局,未来这一趋势还将在更大范围内延续。 3.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协同发展 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财富管理公司如诺亚财富、宜信财富、钜派投资等,采取的都是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混合的业务模式,将服务者角色和产品供应者角色相结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财富管理机构积极向资产管理产业链上游拓展,推动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协同发展,完善自身产品线。 4.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并结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水平、财务状况、预期收益目标以及投资风格偏好等要求,为其提供多元化、自动化、个性化的智能理财服务。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客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提高,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内投资者对网络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智能投顾较传统投资顾问的管理咨询费率更低,能降低雇佣投资顾问的人力成本;智能投顾“去人工化”的特点使得

2014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全文)

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2014年1月

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 摘要 我国最富有10%家庭拥有社会总财富60.6%,资产分布严重不均。虽然,过去两年,中等资产阶层财富增长明显高于其他阶层,但其占社会总财富的比重仍然很低。中等资产阶层财富增长主要是因房产。房产价值的增长对家庭财富增加的贡献超过70%。在对我国富裕家庭的研究中发现,前1%富裕家庭的总资产、净资产、年收入均远高于前5%富裕家庭。也就是说,财富更多的集中在少数家庭中。与普通家庭相比,前5%资产富裕家庭的收入主要来自工商业经营,其家庭消费是普通家庭的3.5倍,但在教育支出上的差距则高达5倍以上。富裕家庭资产构成中,工商业资产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金融市场的参与上,富裕家庭的参与率和有贷款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在借出款市场上也非常活跃。 1.家庭财富的分布 中国家庭资产分布极为不均。每个分位数上资产说明有多少百分比的家庭低于此资产。例如,从表1,2013年全国资产10分位数为1.7万,表明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1.7万,或90%的家庭资产高于1.7万元。在50分位数上的资产值即为中位数,表明有一半的家庭资产低于该数,另有一半的家庭资产高于此。2013年全国资产中位数为25.2万。表1报告了10-90分位数上的全国及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资产情况。从全国来看,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1.7万。对资产最多的家庭而言,有10%的家庭资产多于154.2万。最高的90分位数家庭资产是最低的10分位数家庭资产的88.9倍,是中位数家庭资产的6.1倍,可以看出我国家庭资产分布非常不均。其中,城市地区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2.2万,而有10%的城市家庭资产多222.5万,中位数为42.3万。农村地区10%的家庭资产低于1.4万;10%的家庭资产高于62万,中位数13万。 表1 各分位家庭资产状况

财富世界强历年国家分布情况分析

财富世界强历年国家分 布情况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一份《财富》500强排行榜诞生于1955年,当时上榜的仅限于美国公司。1957年,美国之外的大公司首次拥有了专门的排行榜。1976年,第一份国际500强排行榜出炉,但仅包括美国之外的公司。直到1995年,第一份包含了美国和其他各国企业在内的综合榜单才正式问世,这也是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500强排行榜。 从历年榜单的国别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企业发展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二者相得益彰。世界500强排行榜不仅是世界知名企业用来判断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世界各国经济状况的一个“晴雨表”。 美国和日本长期占据榜单的“第一方阵”。截至2005年,这两个国家的企业数目总和均占到了50%以上。但是,日本在资产泡沫破灭后一蹶不振,500强企业数量自2005年起就基本呈下滑趋势,美国也在2002年达到巅峰的197家之后开始减少。 随着美日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下降,新兴国家获得了增长的空间,尤其是中国企业异军突起,已和美日共同形成“第一方阵”。近年来,中国企业进入榜单的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中国大陆上榜公司数量达到69家,首次超过日本。2014年,上榜的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公司数量创纪录地达到了100家,全球排名第二。美国、中国、日本共有285家企业入榜,占比超过总企业数的50%, 英、德、法这三个欧盟最重要的国家构成了“第二方阵”。每个国家入选世界500强的公司数目基本都在30~40家左右徘徊,整体数量一直很稳定。但由于近年来笼罩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之下,这三国入围企业数量也在缓慢减少。2014年,英德法三国共有86家企业入围榜单,占总企业数的17.2%。 韩国、瑞士、荷兰稳稳占据“第三方阵”。每年入选的企业数量均在十几家。2014年,三国上榜企业共42家,占比为8.4%。

图揭中国家庭财富构成

图揭中国家庭财富构成:人均14万六成财富是房产 2016年08月08日12: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据悉,《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日前发布。这份来自25个省份的268个县共12000户家庭的入户访问调查报告,涉及中国家庭财富的规模与结构、城乡与区域差异、金融资产和住房、家庭投融资决策、养老计划等多个方面。 家庭人均财富14万 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4197元,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08317元和64780元。

数据的对比揭示了中国家庭财富存在的两个差距: 一是城乡差距——城镇家庭的人均财富是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3.22倍; 二是地区差距——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从数值上看,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为187793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30708元和74513元。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分别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1.44倍和2.52倍。 尽管报告公布2015年我国家庭人均财富超过14万元,但由于城乡、地区、行业差距的存在,不少人觉得这个平均数与自己的实际感受有不小的差距。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基尼系数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7年下降,但仍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收入分配存在的失衡值得高度关注。 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居民收入数据时首次采用了中位数。相关专家表示,中位数是数据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后处于最中间的数值。平均数受少数高收入数据的影响大于中位数,贫富差距越大,平均数就越大于中位数。因此,下一步,更多运用中位数有利于更科学地反映居民收入的真实情况。 六成财富是房产三成家庭有汽车

中国财富管理

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尤其是高净值群体的增加,财富管理作为一个新概念越来越受到金融投资界的重视,不仅以渠道业务为传统优势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等机构纷纷宣称致力于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而且以主动投资管理为传统优势的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也纷纷制订了向财富管理机构转型的目标。那么,什么是财富管理,财富管理在我国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又是如何?本文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什么是财富管理 对于财富管理的概念,目前业内尚无共识。借鉴国际经验,财富管理一般是指财富管理机构根据高净值客户(个人和企业)不同人生(发展)阶段的财务需求和收益风险偏好,为客户进行相应的财务规划,通过现金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保险保障、税务筹划、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等手段,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帮助客户达到满足财务需求、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 依此定义可见,财富管理和目前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或个人金融业务)、信托、券商、第三方理财等机构从事的渠道业务是不同的,财富管理更强调的是管理机构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而这些机构是大多不具备这个能力的,它们目前所做的主要是金融产品代销,更像一个VIP 金融超市。不仅如此,财富管理与目前金融投资界的资产管理或投资管理是也有区别的: 首先,范畴不同,三者之间是依次包含关系,财富管理包含了资产管理的范畴,后者又包含了投资管理的范畴;另一方面,财富管理机构与客户的主被动角色不同,财富管理业务中管理机构是主动角色,根据客户情况主动为客户提供财务解决方案,而在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中是被动角色,均是在客户制定了财务解决方案后被动接受客户的投资委托。举个例子,客户甲面对财富管理机构乙丙等,财富管理是乙或丙为甲量身定做财务解决方案,例如根据市况提供包含股票、债券、外汇、房地产、保险产品等投资工具在内的大类资产配置计划,并组织实施;投资管理是甲在决定了财务解决方案后在实施过程中,乙接受甲的委托投资股票产品,丙接受甲的委托投资债券产品,等等。 其次,服务形式不同。财富管理依托的是服务,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依托的产品。最后,服务宗旨不同。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二、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严格来讲,我国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财富管理行业,但若把金融产品渠道销售、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业务涵盖进来,则财富管理主体众多,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渠道业务为传统优势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等机构,另一类是以资产管理或投资管理为传统优势的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 依各财富管理主体不同,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大致如下: 1.商业银行---年代恒久远

2015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

2015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 一、财富管理发展概述 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对应的财富管理市场也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超百亿元。其中主要是由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组成。 1.1 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回顾及趋势 1.1.1财富管理定义 目前,对于财富管理的概念并无准确定义,投中研究院借鉴国际经验及国内行业共识,整理后认为,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财富管理范围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 按照财富管理的定义来看,财富管理的涵盖很广,会涉及到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等。其产品形式会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型保险,期货资管等等。同时,财富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私密性:能为人们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它涵盖了个人、家庭和事业的一揽子综合金融和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第二,高端性:可以为人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中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确保资产能带来可预期的增长。同时,由于个体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运作起来的更加轻松自如。 1.1.2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推动社会财富快速累积,由此财富管理这一新兴词语取代银行存款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投中研究院将我国财富管理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潜伏期、萌芽期、生长期。 1)潜伏期(1979-1990)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社会经济及财富都得到快速增长,国家政策摆脱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发展,居民理财也摆脱了真空地带。但是,银行定期存款却仍然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唯一金融理财产品,而其中国库券由于利率较高,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产品。 在随后的80年,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相继开放了国库券交易市场,每年老百姓都要义务性地买一些。但是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的老百姓很多等不到几年以后再兑现,特别是少做长远打算的年轻人,纷纷在买后不久甚至是第二天,就把国库券以5折的价格卖掉。 自1988年开始,个人可以直接将国库券卖给银行了,但是仅仅在大城市里有交易点,所以出现了许多利用地域差价赚钱的人,目前许多知名人士的第一桶金都来自于当时的国库券买卖。 2)萌芽期(1990-2003) 自1990年开始,中国财富管理进入萌芽时期,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诞生。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

财富分布的帕累托法则与中等收入陷阱

财富分布帕累托法则及其启示 引言:中国百亿富豪已与美国相差无几,而中国3亿多的贫困人口则几乎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按人均每日1.25美元的贫困线计算,前1000名中国最富裕人群财富总额是这3亿多贫困人群财富总额的四倍以上。 文田国强 帕累托(Vilfredo Pareto)是出生于19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他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统计结果,即某一群体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该群体所拥有的总收入或总财富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倒挂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后被称为帕累托法则。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创富效应和帕累托法则的要义,在中国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胡润百富榜近些年的数据验证了财富分布帕累托法则在我国也完全成立。基于这一法则,笔者最近利用这些数据计算了2000~2010年我国财富分布的基尼系数,发现其贫富差距总体上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且程度越来越严重。根据近年胡润百富榜的数据,中国百亿富豪已与美国相差无几,而中国3亿多的贫困人口则几乎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按人均每日1.25美元的贫困线计算,前1000名中国最富裕人群财富总额是这3亿多贫困人群财富总额的四倍以上。 对财富的追逐和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正是市场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但令人忧虑的是,中国的贫富分化愈益越来越严重,使之出现了一股仇富心理。再加上很多一直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正在不断减弱,中国正在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么如何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呢?其关键是处理好市场、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界定市场、政府与社会间的治理边界, 以此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使之能达到效率、公平与和谐,实现科学发展。 从市场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主张以私有产权和法治来鼓励人们利用合法的手段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强调的是机会平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而不是结果平等。因而,从初次分配调整看,由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渠道和激励机制,必须尽可能地通过完善市场体系来改善初次分配格局,发展经济,将“蛋糕”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